第327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327章
在湛兮看來,大雍河北道的問題,多少能算得上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了。
其實,自從前前朝國土分裂之後,關隴地域與河北地域就長期處於敵國的狀態,長期的征戰,令兩地的門閥士族與平民百姓都互相仇視。
哪怕大雍一統天下之後,這個情況也未能得到好轉……因為李氏皇族是從關隴集團中脫穎而出的。
而關隴與河北的長期的鬥雞眼狀態,也影響了大雍皇帝的心態,因此自大雍開國伊始,歷代大雍皇帝對河北道都采取打壓的態度。
要讓湛兮說,大雍的皇帝們也多少是有點兒上頭了,那一系列的打壓政策,誰敢說不是違背了帝王應該秉持的平衡之道的基本呢?
但大雍皇帝們表示他們不在乎!
針對河北道那一塊兒反覆叛亂,反覆被平定,犁了不知道多少遍,卻依然很硬頸的地,他們的操作堪稱一句--
沒有技巧,全特麽是私人情感!
******
河北道區區一個道,就敢與大雍中央反覆叫板,當然也是有它的底氣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凡事「錢」開頭。
在河北道內,有黃河、漳河、滹沱河、易水等多條河流,貫通其境,大河沖積出來的廣闊平原,土壤肥沃,宜於耕種。
這不比你大雍中央姓李的孫賊兒們天天四處屯田香麽?
而且大河可不僅僅能灌溉農田,四通八達的河流更有利於交通運輸,後世的人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
不用修路就有河道的河北道就很富裕!
有了錢,養兵馬就容易多了!而且河北還特麽的盛產馬匹,是最重要的大雍產馬基地之一。
又因自古以來就與北方善戰的游牧民族相鄰,在長期的扯頭花中,河北道形成了尚武的傳統,兵力資源更是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有錢又有兵馬,兒郎們各個作戰素質極高,湛兮想,越往下分析,他都忍不住拍案而起要和皇帝掰掰手腕了。
當然,河北道鬧獨立自由的底氣還不止這一點。
在地理上,河朔三鎮南北相連,東為渤海,南是黃河,西有太行山,北則近幽燕,形勢險要。
這天然的地理優勢,令大雍中央難以對其形成包圍之勢,一舉殲滅。通常大雍中央去犁地,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
然而這代價付出了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你平定了它後,軍隊前腳剛走,後腳它就又跳起來,大聲向世界宣布--「我不服!」
大雍:……我俏麗嗎?!
更兼之,河北三鎮雖自個兒窩裏鬥也撕得雜毛亂飛,但他們深谙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中央對其用兵,他們立刻就能變成穿一條褲子的、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親兄弟,令中央深感麻爪。
******
方纔二皇子說河北道是「節度使們的修羅場」,就是基於以上的現實情況而產生的。
節度使若是親大雍中央,河北道的士族就能捅死他;
節度使若是親地方士族,暗戳戳想和中央掰手腕,大雍中央立即就能要他狗命!
因此,自大雍開創到現在,河北道的節度使無論是哪一個派系的,都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劇本在手的湛兮知道,小青雀死後,在廢物皇帝統治下,河北道直接就反了!
而且後期國力衰弱、國祚將近的大雍,已經成為了節度使割據地方的天下,河北道也不例外。
他們還熱衷暴打當地士族……嗯,湛兮想,也許是為了出一口惡氣?
話題又回來了,總之,河北道與中央就長期處於一個極度「微妙」的平衡狀態,這個平衡,是決不能輕易就去打破的。
先帝深知不能由著他們這樣下去,因此直接分封了六個兄弟到河北道。
基於大漢因郡國並存而導致了七國之亂,大雍吸收了相對應的教訓,大雍的王爺都是「虛封」,而不「實封」。
所謂的虛封,就是王爺們空有封號與爵位榮耀,而無土地和人口實力。
先帝或許早就料想到了,處理了皇室內部的兄弟們,令王爺無兵無馬,構不威脅,但節度使勢大,日久必然也會成為隱患。
因此,先帝做了一個違背祖訓的決定,他著重盯緊了河朔三鎮,分封了六個兄弟去那邊,這個分封,是「實封」!
這六位王爺就番河北道那片地,是背負著歷史使命的,他們一面要監督節度使,一面也要威懾三鎮士族,必要時,或許可將河朔三鎮內部分而劃之。
滄王,就是那六個王爺之一。
滄,指的就是河北治清池縣。
******
正是有先帝的「大方慷慨」在前,永明帝才不能表現得太過苛刻,因而也給自己的兄弟實封,比如:之前作亂的淮安王。
但是很顯然,湛兮他姐夫要小氣一些。
滄王的含金量可比淮安王高多了,滄王是一字並肩王。
又因就番河北道後,連娶兩位側妃,皆為河北道當地士族貴女,滄王很是為大雍中央與河北道的緊張氛圍給馬殺雞了一番,雙方都松快了不少。
滄王的功績便是他夾在大雍中央與河北道之間,不斷地緩和雙方矛盾,因而河北道這個反骨仔也沒繼續沖中央叫囂,中央也沒去河北道犁地。
維持一方的穩定與和平,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功績。
因而滄王在天下的名聲極好,多的是王公貴族與名門大家以能與他相交為榮。
又因著滄王「恭順」,在先帝病重,諸位皇子奪嫡之際,依然穩住了河北道,沒叫其生亂,也不曾心生不軌,乘虛而入,永明帝也對他很是敬重。
永明帝登基後,沒少給這位臉都不咋熟悉的皇叔封賞。
******
看著眼前這血淋淋的丐幫拐賣案,湛兮冷笑了一聲。
滄王究竟是不是大善人,這事兒與他究竟有沒有關系,究竟是他在做,還是他兒子在做,他是否知道,又知道多少……
這一切,湛兮無法給出定論。
但是先帝病重,他沒作亂,可不一定是因為他對大雍赤膽忠心啊!
要湛兮說,先帝這種前朝擱哪兒和士族鬥生鬥死、爾虞我詐,回後宮還有精力,還能和一大群養蠱似的宮妃們虛與委蛇、互相飆戲的「黃金聖鬥士」,那根本就不是簡單的角色。
他病重,他的兒子們打生打死沒所謂,你這個不是一個娘胎裏出來的「好弟弟」也湊過來?
你想幹什麽?
嫌腦袋長得方不好看,要皇兄我給你捶扁一點是吧?
比起相信一個人面對皇位時,因內心的「仁慈正直良善大公無私」而放棄,湛兮更願意相信,是客觀條件與實力它不允許!
甭說當年大雍好幾個名將陳兵河北道邊緣,還有九賢王的三個兒子都親自監軍,就說滄王自個兒有沒有完全將河北三鎮都拿捏在手中,有沒有足夠的實力一擊得手,才是最根源的問題。
既然實力不允許,那硬賭就沒意義。
打起來,又是打錢,沒錢就傷感情了。
搞到最後,估計又是數十年不變的--大雍中央費時費力費兵地跑去把河北道犁一遍。
哦不對,會有點變化,這次估計會順便把他這個美名遠揚,但造反翻車,濾鏡破碎的實封王爺給剁了。
說真的,不是我會不會一朝失足被剁的問題,我不在意這個,我是說,問題是那多沒意思啊,你們說是吧?
那還不如安分地呆著呢,順便把蠢蠢欲動的蠢貨們也摁住,如此還能贏一波尊重和好名聲。
指不定九賢王這老東西一死,我就能取代他而存在了呢!
別怪湛兮心理陰暗,把賢名遠揚的滄王想得那麽卑劣陰險,只是在湛兮看來,權力場中,就沒誰心中還打著手電筒的。
******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湛兮覺得,以上的都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湛兮相信,人定勝天。
大雍搞不定河北道這個刺頭,根本原因還是--人。
一切統治與管理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民」是一切的基礎,是最強大的底層力量。
大雍皇帝慣來就打壓河北道,態度堪稱惡劣,毫無「民父」之仁慈,本就對關隴地域非常仇視的河北道的黎明百姓,自然對大雍的統治更加排斥了。
而相對之下,河朔三鎮上至士族、節度使,下至縣令、百夫長,都會對自己的管理範圍高度負責,表現出一副「愛民如子」的模樣,百姓自然更加擁戴他們。
歷史遺留問題早晚都是要處理的,湛兮不是沒留意河北道這個刺頭,只是目前時機不到。
時機不到,也正是魚知樂等人頭疼的根源。
無論如何,他們不能輕易去招惹河朔三鎮,萬一一不小心就捅了個大簍子,在皇都還能補補繼續用,在河北道那一塊,就又得打起來了。
打起來,中央肯定不會輸。
但打起來,傷的那都是兵卒的性命啊!
他們如何能不慎重呢?
而且已經微妙平衡了那麽久,他們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去打破這平衡,讓無意義的戰爭爆發,損耗無數生命,這未嘗不算是一種罪人了。
******
二皇子手裏就剩最後一顆爆米花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爆米花掰開成兩半,往太子嘴裏塞了一半。
「所以呢,小舅舅你也沒辦法了嗎?」
湛兮哼笑了一聲:「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辦法嘛,肯定還是有的。」
「去個人,查查看我們的詩中仙人鄭大才子在哪兒,把他給我綁……哦不,把他給我『請』回來。」
「二十九,去叫崔恪過來一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湛兮看來,大雍河北道的問題,多少能算得上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了。
其實,自從前前朝國土分裂之後,關隴地域與河北地域就長期處於敵國的狀態,長期的征戰,令兩地的門閥士族與平民百姓都互相仇視。
哪怕大雍一統天下之後,這個情況也未能得到好轉……因為李氏皇族是從關隴集團中脫穎而出的。
而關隴與河北的長期的鬥雞眼狀態,也影響了大雍皇帝的心態,因此自大雍開國伊始,歷代大雍皇帝對河北道都采取打壓的態度。
要讓湛兮說,大雍的皇帝們也多少是有點兒上頭了,那一系列的打壓政策,誰敢說不是違背了帝王應該秉持的平衡之道的基本呢?
但大雍皇帝們表示他們不在乎!
針對河北道那一塊兒反覆叛亂,反覆被平定,犁了不知道多少遍,卻依然很硬頸的地,他們的操作堪稱一句--
沒有技巧,全特麽是私人情感!
******
河北道區區一個道,就敢與大雍中央反覆叫板,當然也是有它的底氣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凡事「錢」開頭。
在河北道內,有黃河、漳河、滹沱河、易水等多條河流,貫通其境,大河沖積出來的廣闊平原,土壤肥沃,宜於耕種。
這不比你大雍中央姓李的孫賊兒們天天四處屯田香麽?
而且大河可不僅僅能灌溉農田,四通八達的河流更有利於交通運輸,後世的人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
不用修路就有河道的河北道就很富裕!
有了錢,養兵馬就容易多了!而且河北還特麽的盛產馬匹,是最重要的大雍產馬基地之一。
又因自古以來就與北方善戰的游牧民族相鄰,在長期的扯頭花中,河北道形成了尚武的傳統,兵力資源更是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有錢又有兵馬,兒郎們各個作戰素質極高,湛兮想,越往下分析,他都忍不住拍案而起要和皇帝掰掰手腕了。
當然,河北道鬧獨立自由的底氣還不止這一點。
在地理上,河朔三鎮南北相連,東為渤海,南是黃河,西有太行山,北則近幽燕,形勢險要。
這天然的地理優勢,令大雍中央難以對其形成包圍之勢,一舉殲滅。通常大雍中央去犁地,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
然而這代價付出了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你平定了它後,軍隊前腳剛走,後腳它就又跳起來,大聲向世界宣布--「我不服!」
大雍:……我俏麗嗎?!
更兼之,河北三鎮雖自個兒窩裏鬥也撕得雜毛亂飛,但他們深谙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中央對其用兵,他們立刻就能變成穿一條褲子的、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親兄弟,令中央深感麻爪。
******
方纔二皇子說河北道是「節度使們的修羅場」,就是基於以上的現實情況而產生的。
節度使若是親大雍中央,河北道的士族就能捅死他;
節度使若是親地方士族,暗戳戳想和中央掰手腕,大雍中央立即就能要他狗命!
因此,自大雍開創到現在,河北道的節度使無論是哪一個派系的,都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劇本在手的湛兮知道,小青雀死後,在廢物皇帝統治下,河北道直接就反了!
而且後期國力衰弱、國祚將近的大雍,已經成為了節度使割據地方的天下,河北道也不例外。
他們還熱衷暴打當地士族……嗯,湛兮想,也許是為了出一口惡氣?
話題又回來了,總之,河北道與中央就長期處於一個極度「微妙」的平衡狀態,這個平衡,是決不能輕易就去打破的。
先帝深知不能由著他們這樣下去,因此直接分封了六個兄弟到河北道。
基於大漢因郡國並存而導致了七國之亂,大雍吸收了相對應的教訓,大雍的王爺都是「虛封」,而不「實封」。
所謂的虛封,就是王爺們空有封號與爵位榮耀,而無土地和人口實力。
先帝或許早就料想到了,處理了皇室內部的兄弟們,令王爺無兵無馬,構不威脅,但節度使勢大,日久必然也會成為隱患。
因此,先帝做了一個違背祖訓的決定,他著重盯緊了河朔三鎮,分封了六個兄弟去那邊,這個分封,是「實封」!
這六位王爺就番河北道那片地,是背負著歷史使命的,他們一面要監督節度使,一面也要威懾三鎮士族,必要時,或許可將河朔三鎮內部分而劃之。
滄王,就是那六個王爺之一。
滄,指的就是河北治清池縣。
******
正是有先帝的「大方慷慨」在前,永明帝才不能表現得太過苛刻,因而也給自己的兄弟實封,比如:之前作亂的淮安王。
但是很顯然,湛兮他姐夫要小氣一些。
滄王的含金量可比淮安王高多了,滄王是一字並肩王。
又因就番河北道後,連娶兩位側妃,皆為河北道當地士族貴女,滄王很是為大雍中央與河北道的緊張氛圍給馬殺雞了一番,雙方都松快了不少。
滄王的功績便是他夾在大雍中央與河北道之間,不斷地緩和雙方矛盾,因而河北道這個反骨仔也沒繼續沖中央叫囂,中央也沒去河北道犁地。
維持一方的穩定與和平,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功績。
因而滄王在天下的名聲極好,多的是王公貴族與名門大家以能與他相交為榮。
又因著滄王「恭順」,在先帝病重,諸位皇子奪嫡之際,依然穩住了河北道,沒叫其生亂,也不曾心生不軌,乘虛而入,永明帝也對他很是敬重。
永明帝登基後,沒少給這位臉都不咋熟悉的皇叔封賞。
******
看著眼前這血淋淋的丐幫拐賣案,湛兮冷笑了一聲。
滄王究竟是不是大善人,這事兒與他究竟有沒有關系,究竟是他在做,還是他兒子在做,他是否知道,又知道多少……
這一切,湛兮無法給出定論。
但是先帝病重,他沒作亂,可不一定是因為他對大雍赤膽忠心啊!
要湛兮說,先帝這種前朝擱哪兒和士族鬥生鬥死、爾虞我詐,回後宮還有精力,還能和一大群養蠱似的宮妃們虛與委蛇、互相飆戲的「黃金聖鬥士」,那根本就不是簡單的角色。
他病重,他的兒子們打生打死沒所謂,你這個不是一個娘胎裏出來的「好弟弟」也湊過來?
你想幹什麽?
嫌腦袋長得方不好看,要皇兄我給你捶扁一點是吧?
比起相信一個人面對皇位時,因內心的「仁慈正直良善大公無私」而放棄,湛兮更願意相信,是客觀條件與實力它不允許!
甭說當年大雍好幾個名將陳兵河北道邊緣,還有九賢王的三個兒子都親自監軍,就說滄王自個兒有沒有完全將河北三鎮都拿捏在手中,有沒有足夠的實力一擊得手,才是最根源的問題。
既然實力不允許,那硬賭就沒意義。
打起來,又是打錢,沒錢就傷感情了。
搞到最後,估計又是數十年不變的--大雍中央費時費力費兵地跑去把河北道犁一遍。
哦不對,會有點變化,這次估計會順便把他這個美名遠揚,但造反翻車,濾鏡破碎的實封王爺給剁了。
說真的,不是我會不會一朝失足被剁的問題,我不在意這個,我是說,問題是那多沒意思啊,你們說是吧?
那還不如安分地呆著呢,順便把蠢蠢欲動的蠢貨們也摁住,如此還能贏一波尊重和好名聲。
指不定九賢王這老東西一死,我就能取代他而存在了呢!
別怪湛兮心理陰暗,把賢名遠揚的滄王想得那麽卑劣陰險,只是在湛兮看來,權力場中,就沒誰心中還打著手電筒的。
******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湛兮覺得,以上的都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湛兮相信,人定勝天。
大雍搞不定河北道這個刺頭,根本原因還是--人。
一切統治與管理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民」是一切的基礎,是最強大的底層力量。
大雍皇帝慣來就打壓河北道,態度堪稱惡劣,毫無「民父」之仁慈,本就對關隴地域非常仇視的河北道的黎明百姓,自然對大雍的統治更加排斥了。
而相對之下,河朔三鎮上至士族、節度使,下至縣令、百夫長,都會對自己的管理範圍高度負責,表現出一副「愛民如子」的模樣,百姓自然更加擁戴他們。
歷史遺留問題早晚都是要處理的,湛兮不是沒留意河北道這個刺頭,只是目前時機不到。
時機不到,也正是魚知樂等人頭疼的根源。
無論如何,他們不能輕易去招惹河朔三鎮,萬一一不小心就捅了個大簍子,在皇都還能補補繼續用,在河北道那一塊,就又得打起來了。
打起來,中央肯定不會輸。
但打起來,傷的那都是兵卒的性命啊!
他們如何能不慎重呢?
而且已經微妙平衡了那麽久,他們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去打破這平衡,讓無意義的戰爭爆發,損耗無數生命,這未嘗不算是一種罪人了。
******
二皇子手裏就剩最後一顆爆米花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爆米花掰開成兩半,往太子嘴裏塞了一半。
「所以呢,小舅舅你也沒辦法了嗎?」
湛兮哼笑了一聲:「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辦法嘛,肯定還是有的。」
「去個人,查查看我們的詩中仙人鄭大才子在哪兒,把他給我綁……哦不,把他給我『請』回來。」
「二十九,去叫崔恪過來一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