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十九章

關燈
第三十九章

臘月的清晨,呵氣成霜。東方欲曉,晨曦初露,徐家別院的小廝們就已經縮著身子抖著手腳忙碌起來了,一個管事在吆喝“動作麻利些,地上的石子和落葉都要清掃幹凈”,一個管事在指揮“再拌一些上好的草料把馬餵飽,馬車軲轆都檢查仔細了”,話音剛落,就見內院裏走出一個老嬤嬤,兩手籠在袖子裏,張口即是“二管事,馬車都套好了嗎”,那位被問的管事忙賠笑答道“你老放心,保證誤不了老太太的事兒”。

外院忙得如火如荼,內院的丫鬟們也在有條不紊地收拾箱籠。徐母把徐令安喚至身前,滿臉疲憊地嘆道:“總歸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不能不管他,總要見他一面才能心安……大夫說了,鄭氏胎像不穩,她權且留在這兒養胎吧,你和蓁兒也留下,互相有個照應,我只帶你大嫂回京。”

徐令安聽了亦是傷感,一母同胞的兄長,她也不想長兄落得如此結局,可如今的情勢,不累及家族已是萬幸,誰還敢出頭為他求情,她含淚答應,勸道:“兄長是自作孽,即使不能相見,娘也不必自責。”

徐母不接這話,又說道:“一會你與我同去隔壁走一遭。”

徐令安面露遲疑,問道:“蓁兒不是說崔老太太不見客嗎?”

徐母苦笑一聲,嘆道:“昨日不見,今日總該見了。好歹做了二十幾年的親家,我舍了這張老臉,也不求別的,只求讓刑部大牢通融一二,讓我給他們爺兒倆送頓飯……”一語未了,淚已沾襟,徐令安心底對哥哥和侄子沒有幾分同情,但見母親如此難過,一夜之間仿佛蒼老了十歲,也不禁陪著抹了一回眼淚。

崔家院內,當丫鬟來稟“徐老太太求見”時,崔母正帶著四個小的在用早膳,秦若瑜和徐敏正在搶最後一個油香,聽到自家祖母來了,徐敏分心楞神不過一瞬的功夫,秦若瑜筷子一撇,迅速將它夾進碗裏咬了一口,崔行遲含笑喝下一口粥,秦懷瑾無奈地搖搖頭。

崔母忙放下筷子,說道:“大冷的天,快把徐老太太請進來。”說完,又指了一個人說道:“她們恐怕還沒用早膳呢,你去吩咐廚房再備下一桌送過來。”兩頭囑咐完,才又看著四人,道:“敏兒和阿瑜陪我去偏廳見客,你們兩個就在這待著。”

崔行遲略一沈吟,道:“祖母,孫兒陪著吧。”

崔母已經扶著秦若瑜的手起身,聞言看他一眼,嘆道:“我知道你是怕我為難,但徐老太太年事已高,看在你姑母的面上,我也不能太讓她難堪。放心吧,祖母有分寸,不會給你父親出難題的。”

崔行遲忙解釋:“祖母誤會了,孫兒並無此意。”

崔母連連擺手,道:“行了行了,讓你們待在這自有我的道理。”說罷,領著秦若瑜和徐敏轉身出去了。

“老姐姐,天寒地凍的,怎麽不多睡一會兒,可用過早膳了?若不嫌棄,便在我這將就著用些吧。”徐母一進門,崔母就熱情地迎了上去,牽住她的手,將她引至偏廳的圓桌旁坐下,桌上碗碟羅列,丫鬟掀開一個砂鍋蓋兒,一鍋碧粳粥還在騰騰冒著熱氣,看得人胃裏一暖。

徐敏乖巧自覺地為徐母盛粥擺箸,徐母含笑說道:“還是親家母能掐會算,怕不是一早起來就料到我們母女二人要過來打秋風?”

徐令安忙配合地掩袖而笑,湊趣道:“娘也是不害臊,瞧瞧,算上敏丫頭,咱們可算是祖孫三代上門來吃白食。”

崔母亦笑個不住,道:“都是清湯寡水,只要你不嫌棄,我巴不得你日日過來呢。”

徐敏為徐母盛了半碗粥,又夾了一塊蟹黃畢羅,才轉頭向徐令安問道:“姑姑,蓁妹妹呢?”

徐令安笑道:“她身子弱,畏寒,沒讓她跟過來。你二人這麽難舍難分的,等你祖母今日回了城裏,我送蓁兒來與你同住如何?”

徐敏本在布菜的手一頓,這頭起得不怎麽好,她咽了口唾沫,也不敢擡頭去看雙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問道:“祖母今日要回城裏嗎?”

徐母慢慢地喝了一口粥,先對著崔母讚了一句“這粥熬得好”,才看向徐敏,點頭嘆道:“你大伯和你大哥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唉……眼下你爹又不在京城,你二伯人微言輕,少不得祖母這把老骨頭要親自奔波。我自知無力回天,只是到底是自家骨肉,不求別的,趁著朝廷宣判的旨意還未下來,我總得回京去見他們一面,好歹送他們一程……”語畢,徐母又滾下淚來。

崔母嘆息一聲,停下手中的筷子,對上徐母老淚縱橫的臉,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老姐姐還是要想開一些。咱們也是認識幾十年的情分了,令郎的事我亦有耳聞,實是國法難容,我亦無能為力。只是,既然你們今日要回城裏,我派幾個管事護送你們吧,別的忙我忙不上,但是給犬子遞個話還是理所應當的,我會托他在刑部大牢看顧一二,讓令郎他們少吃些苦頭。”

這便可以了,原本求的也是如此罷了,徐母強行止住淚意,想扯出一個感激的笑卻又笑不出來,她只能用手帕按了按眼角,二十年前,崔徐兩家旗鼓相當,如今,自家已經折了一脈,徐家卻仍是欣欣向榮,她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最後只能化為一嘆,低頭喝粥。

秦若瑜心頭一動,腦中閃過讓紅渠給陸珩傳信的事,忙對著崔母說道:“外祖母,咱們來時不是遇見賊人了嗎,如今又下了雪,怕是路上更危險,幾個管事怕是不夠用,我讓紅渠護送徐老太太一程吧。”

崔母還未答話,徐母倒是一楞,一臉錯愕地看向對面之人,她正輕扯著崔母的衣袖撒嬌,明眸皓齒,巧笑嫣然,徐母心緒翻湧,這姑娘真令人羨慕,秦家,真是一門好親事啊。

崔母呵呵笑道:“好,你的丫鬟你自己安排。”

徐母忙笑著答謝,用完一碗粥,即起身告辭,臨走前,又歉意地指著徐令安說道:“我此番只帶著大兒媳婦回京,她們母女留在別院,還望親家母能照看一二。”

崔母滿口笑著應下,把徐家母女送走,才又折回另一間,對著表兄弟二人說道:“你們兩個,跟徐家錯開,晚一些動身,用過午膳再回去。”二人對視一眼,連聲答應。

四輛馬車緩緩地行駛在官道之上,車輪滾過積雪的泥地,發出沈悶的聲響。徐母一路上都闔著眼皮,趙氏亦不敢輕易說話,只偶爾將車窗推開一道小縫,讓外面的清冷氣息滲進馬車內,在昏昏欲睡的行程中保持著清醒。

幾個車夫心裏都明白,月前離開京城時,主子們是閑情雅興,今日離開藍田,在前方等著他們的是沈重和灰暗。幾人一言不發地悶頭趕車,只要徐母不發話,沒人敢停下手中的鞭子,是以回長安的腳程竟比來藍田時快了許多,午後才過,徐家的馬車便黑壓壓地走在了長安城的大街上。

“嫂嫂,好端端的,怎今日非要拉我來這茶樓?在家裏喝茶不好嗎?你若是有興致,我可以陪你到後園的亭子裏,四面用厚厚的圍簾擋了,支上一個小火爐,管保你什麽意境都有了,你就是想穿上蓑衣雪中垂釣都使得。”盧蘭芝倚著臨街的窗戶,看著韓氏笑道。

韓氏嗔她一眼,道:“你少打趣我,我叫你出來自有我的道理。怎的,你就這麽不願意陪我出門?”

盧蘭芝笑而不語,又轉過頭去看街上的車馬行人,雪後天寒,連引車賣漿的小販都少了許多,行人寥寥,她看了片刻便覺無趣,正要把目光移開之時,忽見幾輛馬車由南向北駛來。說來也巧,趙氏心頭似有所感,推開車窗不知為何往上望了一眼,這一眼,便讓她與盧蘭芝的目光撞個正著,只見對方滿頭珠翠,披著一件白狐毛的鬥篷倚在茶樓的欄桿之上,雍容散漫至極。

趙氏心虛,頭一縮,手一抖,車窗“啪嗒”一聲打在馬車內壁,發出一聲脆響。徐母不悅地睜開眼睛,皺眉看著她,剛想叱責兩句,但一念及在獄中的父子,話到嘴邊又變成了一聲嘆息,道:“慌手慌腳的,像什麽樣。”

趙氏紅著臉,訥訥地不知該怎麽說。

盧蘭芝在茶樓之上也是吃了一驚,她是真沒想到竟有如此巧合,馬車裏有趙氏,想必徐母也在車內了,徐令言和徐敦下獄,趙氏肯定是沒轍的,那傷神的必然是徐母了,思及此,她不禁暗自嘆息,正出神時,耳邊忽傳來一道爽朗的笑聲——

“喲,盧夫人!我在樓下瞧見你家丫鬟,還當是認錯了呢,沒想到還真是你呀!”

“呀,於夫人!還真是巧了,咱們也有日子沒見了吧,你可還約了旁人?若是不嫌,便進來坐坐吧。正好,你不是說要見我家妹子嗎,今日她也在。來,蘭芝——”

盧蘭芝狐疑地看一眼韓氏,對方笑得一臉真誠地來拉她的手,低聲道“這是我的手帕之交,給我個面子”,說完又使勁沖她眨眼睛,盧蘭芝只好換上一個得體的笑臉去看來人,迎面走來的婦人年紀與韓氏不相上下,體態比韓氏略微豐腴,臉龐圓潤,笑容溫和,令人倍感親切,那婦人身後還跟著一個男子,看年紀倒不像是她兒子,一身藍袍,連鬥篷都是灰撲撲的,低著頭,看起來十分靦腆。

韓氏笑著給雙方引見:“阿菊,這就是我夫家妹子。妹妹,這位是左諫議大夫於大人之妻。”盧蘭芝忙笑著給對方行禮。

那位於夫人見盧蘭芝第一眼便覺驚艷,她笑著去攜盧蘭芝的手,道:“我娘家姓孫,你隨你嫂子喚我一聲孫姐姐也可。瞧瞧,這模樣真俊,難怪你嫂子往日裏總把你藏著掖著,不肯帶出來見我們。”

韓氏掩嘴輕笑,又招呼幾人落座,待四人坐定,才又像剛看見孫氏身邊之人一樣,驚呼道:“哎喲,這可是你家三弟?這得有七八年沒見了吧。”

孫氏笑道:“可不就是他,如今在太常寺任職,今日是陪我出來為家母挑選壽禮的。仲隱,還不見禮?”

孫仲隱忙拱手作揖,道:“孫某見過盧夫人,見過盧姑娘。”

盧蘭芝似笑非笑地睇一眼韓氏,韓氏此時無暇理會小姑子的眼神,她和孫氏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話,無非是你誇我弟弟,我誇你妹妹。盧蘭芝無奈地垂眸喝茶,心裏想著別事,對她們的打算不做理會,倒是孫仲隱悄悄地看了她好幾眼。

再說徐家那廂,馬車駛進崇仁坊時,徐母恍如隔世。紅渠將人平安送到,便立即告辭,縱馬離去。可巧,今日陸珩不當值,正在書房研習秦若瑜送他的兵書,當門房來報“門外有一個姑娘,說是秦家的侍女,要求見侯爺”,陸珩激動地險些要一躍而起,一疊聲地說著“快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