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一更)
關燈
小
中
大
流民(一更)
近來朝中總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上朝的官員都繃緊了一層皮,整日戰戰兢兢,尤其是太史令。
先前晉王為了倒騰含嘉倉糧食時放出大旱的消息, 當時聖上便已命他們夜觀天象。太史令測不出來,後來聽說此事乃晉王所為,於是心安理得地回稟, 旱災一事確實是子虛烏有。誰知道眼下晉王一語成讖, 北方一帶真發生了旱情。這可不是小事,整個北方糧食或是減產, 或是顆粒無收,再不下雨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若不是太史令還有些靠山, 沒準這會子已經被罷免官職發配流放了。他最近處處小心,不敢多說一句話,即便如此還經常挨罵。太史令都已經被罵得麻木了, 下朝之後還有種魂不附體的抽離感,埋頭走了好一會兒忽然被人叫住。
太史令一看,原來是晉王跟丁蒙。
好家夥,他們還敢來?自己倒黴跟戶部多多少少還有些關系,尤其是眼前的晉王,他拉長了:“你們是不是早就知道今年有旱災?”
“太史令大人怎會這麽想?”裴元珩大為震驚,隨即傷心欲絕。
丁蒙見狀,臉上的友好之色頓時消失不見,惡狠狠地道:“我與晉王好心過來安慰你, 你怎能倒打一耙?”
“那含嘉倉之事為何會這麽巧?”
丁蒙氣壞了:“那是王爺運氣好, 誤打誤撞罷了!”
他決不允許有人汙蔑王爺!
裴元珩嘆氣:“罷了, 清者自清,多說無益。但我若真有這份本事, 先前也不至於弄得一身狼狽了。”
太史令冷哼一聲,他反正是不信的。
丁蒙咬牙切齒,這人是有多大的膽子敢當眾汙蔑當朝王爺?他承認晉王能力出眾,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更顯得晉王有遠見卓識。若是當初聽了自己的話沒有買糧,這會兒戶部上下都得玩完,好在最後還是晉王說了算。但是晉王有能力,跟太史令口中的未蔔先知顯然是兩碼事。
晉王睿智,這個太史令便更面目可憎。丁蒙瞪了他一眼後,拉著晉王回到趙尚書跟田豐身邊,很是不忿地抱怨一句:“這些人對王爺的惡意實在太大,天災也要往王爺身上潑臟水,當真可惡。”
裴元珩落寞:“罷了,我已經習慣了。”
天哪——
丁蒙快要心疼壞了,連從前裴元珩對自己的那些冷言冷語也一並原諒了。王爺先前對他態度差肯定都是有苦衷的,一定是被這群蠢貨傷得太深了。
田豐比他嘴更毒:“說來說去還不是太史局沒本事,身為太史令卻連測算天象都拿捏不準,要他們又有何用?你也是多餘跑過去安慰,管他是死是活呢,他被聖上罷免了才最好,朝廷也不必再養無用的閑人。”
趙尚書雖沒有說話,但也覺得太史令方才那番揣測實在沒良心。他近來越發體會到晉王在朝中的進退兩難了,外頭官員不論官位高低似乎總對晉王抱有惡意,可晉王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之事,他們又何必總這樣心存惡念呢?
裴元珩表面委屈,心裏其實穩著呢,偶遇鄭厭的時候甚至沖著對方笑了笑。
鄭厭嚇得一整日都不得安生。見鬼,晉王對他笑什麽笑?笑得他心裏發慌。
朝中人人自危,皇上這邊也不好受。他從先帝手中接過江山之後,一直沒發生什麽岔子,近些年太子漸漸長成,或許是福澤庇佑了大楚,年年都風調雨順,萬沒想到如今卻出了旱災,還是在他冊封太子的當年出現的。
如若這次解決不好,只怕太子在民間的聲望也會一跌到底。皇上疼愛太子,哪裏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最愛的孩子遭此非議?他甚至已經在跟太子商議是否要下一道罪己詔了。如若真要怪罪那就由他替太子受過吧,是他當年對不住皇後,也是他欠了這母子倆。
裴元璽並不認為情況已經到了這等無法挽回的地步:“父皇,興許只是幹旱數月罷了,沒準下個月便能降雨。”
皇上嘆息:“都已經這麽久了,如若要下雨一早便下了,如今只怕是難了。”
“即便真的要寫罪己詔,也該先讓天下先知道您是如何心系百姓的,不如請太史局測算一番,看看近期有無黃道吉日。若是有,您再設壇祈雨,興許能奏效?”
裴元璽說得一本正經,但他心裏對祈雨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把握。他們心裏都清楚,如今關鍵不在於祈雨,而是為了讓百姓知道皇家為求降雨有多牽腸掛肚,知道他父皇為了百姓有多憂思難寐。只要穩住了京畿百姓,短時間內便不會生亂。
皇上也沒別的法子,是能盡力一試,父子倆再三商議,決定還是先不開倉放糧。這災情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麽時候,萬一明年也是個災年呢?這會兒將糧食放出去日後便沒了。朝廷手裏無糧,真有暴亂他們擋都擋不住,一切還得以維持社稷安穩為重。
先苦一苦百姓吧。
從大明宮出來後,裴元璽還在反覆思考一件事——裴元珩到底是不是能未蔔先知?
雖然身邊人都不信,包括父皇也不信裴元珩有這個本事,總以為對方誤打誤撞,但是跟裴元珩從小鬥到大的裴元璽絕不信這是個巧合。
他重又叫來鄭厭。鄭厭前幾次在對付裴元珩一事上屢屢失敗,但是上次扶持林玉暉還算盡心,又聽聞他在刑部還罵過兩次晉王,裴元璽便覺得先前只是裴元珩滑不溜手,並非是鄭厭有心縱容。
鄭厭被叫來時便有些不安。他今兒下朝後看到晉王便覺得自己可能要倒黴,如今被太子叫來更加確定了自己會倒黴。這兄弟倆每回鬥法,最終被坑的只有他一個。這次只怕也是如此。
裴元璽讓他去接近裴元珩,徹底查出來背後支持裴元珩的究竟是誰。
鄭厭心中煩躁,真想脫口而出,是他,是他行了吧?可惜他什麽都不敢,只能默默地拱手:“殿下放心,微臣必定將晉王一派查得水落石出。”
“務必仔細一些,這回旱災孤總覺得有古怪,你多費點心,看看老二還有沒有什麽後招。”不查清楚,裴元璽寢食難安。
鄭厭揣著一肚子的心思回了刑部,還沒消停多久,又被商止借著公務的名義給找上門。
對於這個扮豬吃老虎的商止,鄭厭也是十足十的警惕。他還沒想好究竟是一如既往支持太子,還是改弦更張支援晉王,所以對晉王這個眼線總不能信任。這些日子以來,鄭厭也算是看明白了商止為人。晉王的走狗,果然都不是簡單的貨色。
別看商止在比部上下扮演老好人,實則心思比針眼還要尖、還要細,這才多久的功夫便已經成為比部實打實的一把手了。林玉暉那個蠢貨還以為商止好拿捏,見天兒將活推給對方,殊不知比部的主心骨已經從他變成了商止了。
商止前來也沒交代別的,只是將王爺那句話傳達了。
鄭厭攥緊了手心,瞇著眼打量起了商止。
商止微微一笑:“王爺也說了,要不要這份機會,全在鄭尚書您。”
交代這一句,商止便離開了。他也確信,鄭厭一定會去。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即便做到尚書的位置也還是不滿足,鄭厭想要封侯拜相,還想要給自己的女兒找一個身份顯赫的夫婿,更想再娶妻生子徹底擺脫王家。他為了彰顯自己對亡妻一腔情誼,至今不娶也不納妾,但要說鄭厭不想要兒子那也不可能,只是他岳母為了女兒不讓鄭厭納妾另娶罷了。
鄭厭迫切地想要改變這窩囊的現狀。
臨近傍晚,裴元珩在自己府中等來了悄悄上門的鄭厭。
進了王府之後,鄭厭甚至都不屑於觀望,這所謂的晉王府甚至還比不過他的尚書府。他們家那宅子是他亡妻的嫁妝,出自王家的東西自然是盡善盡美的,與之相比,這晉王府便顯得不夠看。皇上不喜歡晉王,建造王府時也不過讓人隨意就打發了,根本不用心。
晉王府景致一般,仆從也少,不及他府上十之二三。及至書房,鄭厭才終於見到了裴元珩。
裴元珩心情不錯地給他倒了一杯茶,指著對面的位置:“坐吧。”
鄭厭戒備地坐下。
裴元珩:“不必如此緊張,本王今日請鄭尚書過來是有一筆劃算的買賣想跟你商量。”
鄭厭直勾勾地盯著對方,等待下文,他覺得應該不是什麽好事。
果然——
“你再替我給裴元璽下點藥吧,拖著裴元璽不讓他代替皇上祈雨就成,也不用毒.死,跟上回一樣即可。”
呵……鄭厭了無生趣地幹笑了一聲,他就知道。
“作為回報,本王也會給鄭尚書一個立功的機會。”
鄭厭滿是懷疑地看了過來,他不信。
裴元珩故作悲傷地道:“鄭尚書如此不信任本王,本王可是會傷心的。”
鄭厭:“……”
矯揉造作!
他雖然一度動搖過是否要上晉王這條船,但是每回跟晉王打交道還是覺得難以忍受。這狗脾氣就不能改一改?若日後一直如此能籠絡到什麽重臣?鄭厭乏力地問:“王爺別賣關子了,直說就是。”
裴元珩正色道:“先前含嘉倉賣出去的那幾百萬石陳糧,又被本王低價買了回來,如今就堆放在城西的地窖中。只要你能給這批糧食找一個正經的出處,本王便將這批糧食交給你。如今正是缺糧的時候,鄭尚書大可以將這批糧食低價賣給朝廷,將之前都本金給我就成。如此,一來可以緩解災情,二來也是大功一件。皇上跟裴元璽如今正為糧食著急,你此番立了功,不論朝野上下都會記著你的功勞。”
裴元珩當初存這批糧食是為了自己賣,可後來想想,他自己賣很難不被人查到蛛絲馬跡,到時候更解釋不清。不如將這麻煩丟給鄭厭,還能哄著他再多辦一件事:“王相年事已高,總不能一直霸占丞相之位,總該退位讓賢,鄭大人正得其時。”
他?丞相?
鄭厭壓住了澎湃的躁動,逼著自己冷靜下來。他沒想到晉王這麽能藏,幾百萬石陳糧,這得多大的魄力才能買回來。這麽多的糧食,若要為它尋一個合理的出處肯定不容易,但鄭厭依然心動了。誠如晉王所言,此事運作好對他來說絕對是大功一件,王家壓制他這麽多年,他早就想著取而代之了。
可是……晉王為何會幫他?
裴元珩提醒:“應下之後,記得幫本王處理裴元璽。”
鄭厭回過了神,是了,除了他,只怕晉王也找不到別人對付太子了。先前晉王讓他給太子下藥只是為了讓太子在戶部丟臉,這回又是為了什麽?他開口道:“我能問問您究竟是為了——”
“不該問的別問,到時候就知道了。”裴元珩猛然打斷。
鄭厭深吸一口氣,臭脾氣還是一如既往。不過,這事兒他應下了,鄭厭根本拒絕不了立大功的機會,至於太子,都已經杠過了一次藥了應該也能扛過第二回,毒不死就成。這可不是他的錯,要怪只怪太子先背棄了他。
鄭厭還有一件事格外好奇,索性問出來:“王爺,您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今年有旱災?”
裴元珩笑吟吟地看著他,一雙桃花眼熠熠生輝:“你猜?”
鄭厭無語,他就多餘問這一句。
雖然跟晉王相處時候要多氣惱有多氣惱,但是晉王交代的事鄭厭還是屁顛屁顛地去辦了。他多年來的經營並非無用功,不過短短五六日功夫,鄭厭便給這批糧食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由頭。
他從江南請來了一位商人,特意雇著船,大搖大擺地將這些糧食送到了碼頭,又特意進宮稟明,是自己多番聯系打探才找到了糧食源,也是自己苦心說服這位糧商,讓他答應以極低調價格出售這批糧食。
“微臣私下促成此事,只是不忍心見皇上未旱災一事發愁,更不忍心看到北方百姓忍饑挨餓。天災面前,微臣能盡的只有這份綿薄之力了。”鄭厭都把自己給說感動了。
皇上更是感動,鄭厭此舉等於是替他解決了燃眉之急,他親自下去扶起鄭厭:“朕有愛卿,如魚得水啊。若是朝中官員都能有鄭卿這份胸襟,江山社稷何愁不能代代永存?”
君臣執手相看,彼此都甚是滿意。
皇上給錢給得也痛快,為了挽救自己與太子的名聲,甚至自掏腰包買下這批糧食,更給了那位好心糧商一個虛職,並格外開恩允他家中子弟日後科舉入仕。
首功的鄭厭也被皇上記下了,不過眼下還不是論功行賞的時機。鄭厭這批糧食很快便被朝廷散了出去。
京畿的百姓同別地的百姓不同,得先穩住他們才行。至於其他地方,皇上已經下令讓軍隊多加約束。等到江南的稅糧收上來,便可以運到各地賑災。為今之計,得先將人控制住。
皇上自己扣下一半,剩下的足以解當下之困。京畿一帶的人口大概有一百八十萬左右,缺糧的並不算太多,這四百萬石的糧食省著點兒吃足夠再對付大半年了。
一時間,領到糧食的人都由衷感激鄭尚書,有不少百姓甚至給鄭尚書立起了生祠。鄭厭終於體會到萬眾矚目是什麽感覺了,就連他岳丈這些日子也得避著些鋒芒了。唯一不讓他高興的便是太子,太子雖然沒有明說,但卻埋怨他私自將運糧的功勞給占了。
鄭厭表面依舊恭敬,心中卻不爽。太子越來越小心眼了,連屬下的功勞都要惦記。對比起來,還是晉王大方許多。
鄭厭本以為這批糧運過來,便能高枕無憂數月了,誰想這批糧食竟成了禍患,京外不少地方聽聞京城災民有免費的糧食,全都拖家帶口地湧入京畿。
上半年一場雨沒有下,無數河流幹涸,連井水也降了十尺左右。不至於一點水也沒有,但是田裏卻真的一點糧都不剩了。北方不少百姓吃完了所有的糧食後走投無路,驟聽京城人有糧,心中格外不平。都是爹生娘養的,憑什麽京城的災民就有糧食,而他們卻要被活活餓死?憑什麽一道城墻就能劃分兩個階.級?京城的百姓是人,他們就不是人嗎?
憤怒的流民擺脫士兵壓制,聚集在京外,人數一日比一日多。
若是鬧出事來,對朝廷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南方能送過來的糧食有限,且如今都還在路上,鄭厭上個月弄來的糧食還有一些,但是也只夠京畿一帶賑災所用。朝廷已下令讓這些流民先回去,半月之後便能有糧食發下去,可是流民對此並不相信。
若要打發這些流民,勢必要動用含嘉倉的糧食。但含嘉倉的糧食是朝廷存放的最大的一批糧,這會兒給流民用了,來日還會有越來越多打秋風的流民,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朝廷又該用什麽?
君臣想得更深的一層是,真有數年旱災他們該吃什麽?給這些流民用了,他們便沒得吃了。
真有數年大旱,他們勢必得遷都江淮了。
誰也不想自斷後路,誰也不願意做這個惡人,所以放糧一事就這麽心照不宣地拖著。流民們吃完了草根吃幹草,最後急得都想要吃土了。成年人還能讓忍一忍,可孩子老人如何能忍?
趙謙也在糾結,他身為戶部尚書,撥款賑災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如今奏章都呈上去數日了依舊杳無音信,比起朝廷穩固,皇上似乎並不在意多死幾個流民,鐵了心要拖到半個月後江南的糧食進京。
如今朝中上下都披著一張虛偽的皮,也沒人敢去戳破,更沒人敢冒大不韙去逼他們真正放糧。一旦這樣做便是與整個朝廷為敵,誰能有這樣的魄力?反正趙謙沒有,他能做的只有上書諫言,除此以外也沒什麽辦法,畢竟他也做不到去跟皇上太子說理去。
丁蒙還在念著昨日又埋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生了病。
裴元珩突然起身。
他本來想再等等,等到裴元璽跟狗皇帝束手無策的時候再出頭,可如今聽到這些人一個個丟了性命,裴元珩才意識,這並非是系統口中的故事,更不是劇情中三兩段的文字,這是旱災,能夠奪去數萬人性命的旱災。
他沒辦法再拿旱災做籌碼,與命運對賭。
一群人望向他。
裴元珩冷靜道:“隨我進宮請旨,本王倒要看看,誰有臉攔著不讓戶部放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近來朝中總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上朝的官員都繃緊了一層皮,整日戰戰兢兢,尤其是太史令。
先前晉王為了倒騰含嘉倉糧食時放出大旱的消息, 當時聖上便已命他們夜觀天象。太史令測不出來,後來聽說此事乃晉王所為,於是心安理得地回稟, 旱災一事確實是子虛烏有。誰知道眼下晉王一語成讖, 北方一帶真發生了旱情。這可不是小事,整個北方糧食或是減產, 或是顆粒無收,再不下雨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若不是太史令還有些靠山, 沒準這會子已經被罷免官職發配流放了。他最近處處小心,不敢多說一句話,即便如此還經常挨罵。太史令都已經被罵得麻木了, 下朝之後還有種魂不附體的抽離感,埋頭走了好一會兒忽然被人叫住。
太史令一看,原來是晉王跟丁蒙。
好家夥,他們還敢來?自己倒黴跟戶部多多少少還有些關系,尤其是眼前的晉王,他拉長了:“你們是不是早就知道今年有旱災?”
“太史令大人怎會這麽想?”裴元珩大為震驚,隨即傷心欲絕。
丁蒙見狀,臉上的友好之色頓時消失不見,惡狠狠地道:“我與晉王好心過來安慰你, 你怎能倒打一耙?”
“那含嘉倉之事為何會這麽巧?”
丁蒙氣壞了:“那是王爺運氣好, 誤打誤撞罷了!”
他決不允許有人汙蔑王爺!
裴元珩嘆氣:“罷了, 清者自清,多說無益。但我若真有這份本事, 先前也不至於弄得一身狼狽了。”
太史令冷哼一聲,他反正是不信的。
丁蒙咬牙切齒,這人是有多大的膽子敢當眾汙蔑當朝王爺?他承認晉王能力出眾,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更顯得晉王有遠見卓識。若是當初聽了自己的話沒有買糧,這會兒戶部上下都得玩完,好在最後還是晉王說了算。但是晉王有能力,跟太史令口中的未蔔先知顯然是兩碼事。
晉王睿智,這個太史令便更面目可憎。丁蒙瞪了他一眼後,拉著晉王回到趙尚書跟田豐身邊,很是不忿地抱怨一句:“這些人對王爺的惡意實在太大,天災也要往王爺身上潑臟水,當真可惡。”
裴元珩落寞:“罷了,我已經習慣了。”
天哪——
丁蒙快要心疼壞了,連從前裴元珩對自己的那些冷言冷語也一並原諒了。王爺先前對他態度差肯定都是有苦衷的,一定是被這群蠢貨傷得太深了。
田豐比他嘴更毒:“說來說去還不是太史局沒本事,身為太史令卻連測算天象都拿捏不準,要他們又有何用?你也是多餘跑過去安慰,管他是死是活呢,他被聖上罷免了才最好,朝廷也不必再養無用的閑人。”
趙尚書雖沒有說話,但也覺得太史令方才那番揣測實在沒良心。他近來越發體會到晉王在朝中的進退兩難了,外頭官員不論官位高低似乎總對晉王抱有惡意,可晉王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之事,他們又何必總這樣心存惡念呢?
裴元珩表面委屈,心裏其實穩著呢,偶遇鄭厭的時候甚至沖著對方笑了笑。
鄭厭嚇得一整日都不得安生。見鬼,晉王對他笑什麽笑?笑得他心裏發慌。
朝中人人自危,皇上這邊也不好受。他從先帝手中接過江山之後,一直沒發生什麽岔子,近些年太子漸漸長成,或許是福澤庇佑了大楚,年年都風調雨順,萬沒想到如今卻出了旱災,還是在他冊封太子的當年出現的。
如若這次解決不好,只怕太子在民間的聲望也會一跌到底。皇上疼愛太子,哪裏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最愛的孩子遭此非議?他甚至已經在跟太子商議是否要下一道罪己詔了。如若真要怪罪那就由他替太子受過吧,是他當年對不住皇後,也是他欠了這母子倆。
裴元璽並不認為情況已經到了這等無法挽回的地步:“父皇,興許只是幹旱數月罷了,沒準下個月便能降雨。”
皇上嘆息:“都已經這麽久了,如若要下雨一早便下了,如今只怕是難了。”
“即便真的要寫罪己詔,也該先讓天下先知道您是如何心系百姓的,不如請太史局測算一番,看看近期有無黃道吉日。若是有,您再設壇祈雨,興許能奏效?”
裴元璽說得一本正經,但他心裏對祈雨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把握。他們心裏都清楚,如今關鍵不在於祈雨,而是為了讓百姓知道皇家為求降雨有多牽腸掛肚,知道他父皇為了百姓有多憂思難寐。只要穩住了京畿百姓,短時間內便不會生亂。
皇上也沒別的法子,是能盡力一試,父子倆再三商議,決定還是先不開倉放糧。這災情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麽時候,萬一明年也是個災年呢?這會兒將糧食放出去日後便沒了。朝廷手裏無糧,真有暴亂他們擋都擋不住,一切還得以維持社稷安穩為重。
先苦一苦百姓吧。
從大明宮出來後,裴元璽還在反覆思考一件事——裴元珩到底是不是能未蔔先知?
雖然身邊人都不信,包括父皇也不信裴元珩有這個本事,總以為對方誤打誤撞,但是跟裴元珩從小鬥到大的裴元璽絕不信這是個巧合。
他重又叫來鄭厭。鄭厭前幾次在對付裴元珩一事上屢屢失敗,但是上次扶持林玉暉還算盡心,又聽聞他在刑部還罵過兩次晉王,裴元璽便覺得先前只是裴元珩滑不溜手,並非是鄭厭有心縱容。
鄭厭被叫來時便有些不安。他今兒下朝後看到晉王便覺得自己可能要倒黴,如今被太子叫來更加確定了自己會倒黴。這兄弟倆每回鬥法,最終被坑的只有他一個。這次只怕也是如此。
裴元璽讓他去接近裴元珩,徹底查出來背後支持裴元珩的究竟是誰。
鄭厭心中煩躁,真想脫口而出,是他,是他行了吧?可惜他什麽都不敢,只能默默地拱手:“殿下放心,微臣必定將晉王一派查得水落石出。”
“務必仔細一些,這回旱災孤總覺得有古怪,你多費點心,看看老二還有沒有什麽後招。”不查清楚,裴元璽寢食難安。
鄭厭揣著一肚子的心思回了刑部,還沒消停多久,又被商止借著公務的名義給找上門。
對於這個扮豬吃老虎的商止,鄭厭也是十足十的警惕。他還沒想好究竟是一如既往支持太子,還是改弦更張支援晉王,所以對晉王這個眼線總不能信任。這些日子以來,鄭厭也算是看明白了商止為人。晉王的走狗,果然都不是簡單的貨色。
別看商止在比部上下扮演老好人,實則心思比針眼還要尖、還要細,這才多久的功夫便已經成為比部實打實的一把手了。林玉暉那個蠢貨還以為商止好拿捏,見天兒將活推給對方,殊不知比部的主心骨已經從他變成了商止了。
商止前來也沒交代別的,只是將王爺那句話傳達了。
鄭厭攥緊了手心,瞇著眼打量起了商止。
商止微微一笑:“王爺也說了,要不要這份機會,全在鄭尚書您。”
交代這一句,商止便離開了。他也確信,鄭厭一定會去。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即便做到尚書的位置也還是不滿足,鄭厭想要封侯拜相,還想要給自己的女兒找一個身份顯赫的夫婿,更想再娶妻生子徹底擺脫王家。他為了彰顯自己對亡妻一腔情誼,至今不娶也不納妾,但要說鄭厭不想要兒子那也不可能,只是他岳母為了女兒不讓鄭厭納妾另娶罷了。
鄭厭迫切地想要改變這窩囊的現狀。
臨近傍晚,裴元珩在自己府中等來了悄悄上門的鄭厭。
進了王府之後,鄭厭甚至都不屑於觀望,這所謂的晉王府甚至還比不過他的尚書府。他們家那宅子是他亡妻的嫁妝,出自王家的東西自然是盡善盡美的,與之相比,這晉王府便顯得不夠看。皇上不喜歡晉王,建造王府時也不過讓人隨意就打發了,根本不用心。
晉王府景致一般,仆從也少,不及他府上十之二三。及至書房,鄭厭才終於見到了裴元珩。
裴元珩心情不錯地給他倒了一杯茶,指著對面的位置:“坐吧。”
鄭厭戒備地坐下。
裴元珩:“不必如此緊張,本王今日請鄭尚書過來是有一筆劃算的買賣想跟你商量。”
鄭厭直勾勾地盯著對方,等待下文,他覺得應該不是什麽好事。
果然——
“你再替我給裴元璽下點藥吧,拖著裴元璽不讓他代替皇上祈雨就成,也不用毒.死,跟上回一樣即可。”
呵……鄭厭了無生趣地幹笑了一聲,他就知道。
“作為回報,本王也會給鄭尚書一個立功的機會。”
鄭厭滿是懷疑地看了過來,他不信。
裴元珩故作悲傷地道:“鄭尚書如此不信任本王,本王可是會傷心的。”
鄭厭:“……”
矯揉造作!
他雖然一度動搖過是否要上晉王這條船,但是每回跟晉王打交道還是覺得難以忍受。這狗脾氣就不能改一改?若日後一直如此能籠絡到什麽重臣?鄭厭乏力地問:“王爺別賣關子了,直說就是。”
裴元珩正色道:“先前含嘉倉賣出去的那幾百萬石陳糧,又被本王低價買了回來,如今就堆放在城西的地窖中。只要你能給這批糧食找一個正經的出處,本王便將這批糧食交給你。如今正是缺糧的時候,鄭尚書大可以將這批糧食低價賣給朝廷,將之前都本金給我就成。如此,一來可以緩解災情,二來也是大功一件。皇上跟裴元璽如今正為糧食著急,你此番立了功,不論朝野上下都會記著你的功勞。”
裴元珩當初存這批糧食是為了自己賣,可後來想想,他自己賣很難不被人查到蛛絲馬跡,到時候更解釋不清。不如將這麻煩丟給鄭厭,還能哄著他再多辦一件事:“王相年事已高,總不能一直霸占丞相之位,總該退位讓賢,鄭大人正得其時。”
他?丞相?
鄭厭壓住了澎湃的躁動,逼著自己冷靜下來。他沒想到晉王這麽能藏,幾百萬石陳糧,這得多大的魄力才能買回來。這麽多的糧食,若要為它尋一個合理的出處肯定不容易,但鄭厭依然心動了。誠如晉王所言,此事運作好對他來說絕對是大功一件,王家壓制他這麽多年,他早就想著取而代之了。
可是……晉王為何會幫他?
裴元珩提醒:“應下之後,記得幫本王處理裴元璽。”
鄭厭回過了神,是了,除了他,只怕晉王也找不到別人對付太子了。先前晉王讓他給太子下藥只是為了讓太子在戶部丟臉,這回又是為了什麽?他開口道:“我能問問您究竟是為了——”
“不該問的別問,到時候就知道了。”裴元珩猛然打斷。
鄭厭深吸一口氣,臭脾氣還是一如既往。不過,這事兒他應下了,鄭厭根本拒絕不了立大功的機會,至於太子,都已經杠過了一次藥了應該也能扛過第二回,毒不死就成。這可不是他的錯,要怪只怪太子先背棄了他。
鄭厭還有一件事格外好奇,索性問出來:“王爺,您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今年有旱災?”
裴元珩笑吟吟地看著他,一雙桃花眼熠熠生輝:“你猜?”
鄭厭無語,他就多餘問這一句。
雖然跟晉王相處時候要多氣惱有多氣惱,但是晉王交代的事鄭厭還是屁顛屁顛地去辦了。他多年來的經營並非無用功,不過短短五六日功夫,鄭厭便給這批糧食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由頭。
他從江南請來了一位商人,特意雇著船,大搖大擺地將這些糧食送到了碼頭,又特意進宮稟明,是自己多番聯系打探才找到了糧食源,也是自己苦心說服這位糧商,讓他答應以極低調價格出售這批糧食。
“微臣私下促成此事,只是不忍心見皇上未旱災一事發愁,更不忍心看到北方百姓忍饑挨餓。天災面前,微臣能盡的只有這份綿薄之力了。”鄭厭都把自己給說感動了。
皇上更是感動,鄭厭此舉等於是替他解決了燃眉之急,他親自下去扶起鄭厭:“朕有愛卿,如魚得水啊。若是朝中官員都能有鄭卿這份胸襟,江山社稷何愁不能代代永存?”
君臣執手相看,彼此都甚是滿意。
皇上給錢給得也痛快,為了挽救自己與太子的名聲,甚至自掏腰包買下這批糧食,更給了那位好心糧商一個虛職,並格外開恩允他家中子弟日後科舉入仕。
首功的鄭厭也被皇上記下了,不過眼下還不是論功行賞的時機。鄭厭這批糧食很快便被朝廷散了出去。
京畿的百姓同別地的百姓不同,得先穩住他們才行。至於其他地方,皇上已經下令讓軍隊多加約束。等到江南的稅糧收上來,便可以運到各地賑災。為今之計,得先將人控制住。
皇上自己扣下一半,剩下的足以解當下之困。京畿一帶的人口大概有一百八十萬左右,缺糧的並不算太多,這四百萬石的糧食省著點兒吃足夠再對付大半年了。
一時間,領到糧食的人都由衷感激鄭尚書,有不少百姓甚至給鄭尚書立起了生祠。鄭厭終於體會到萬眾矚目是什麽感覺了,就連他岳丈這些日子也得避著些鋒芒了。唯一不讓他高興的便是太子,太子雖然沒有明說,但卻埋怨他私自將運糧的功勞給占了。
鄭厭表面依舊恭敬,心中卻不爽。太子越來越小心眼了,連屬下的功勞都要惦記。對比起來,還是晉王大方許多。
鄭厭本以為這批糧運過來,便能高枕無憂數月了,誰想這批糧食竟成了禍患,京外不少地方聽聞京城災民有免費的糧食,全都拖家帶口地湧入京畿。
上半年一場雨沒有下,無數河流幹涸,連井水也降了十尺左右。不至於一點水也沒有,但是田裏卻真的一點糧都不剩了。北方不少百姓吃完了所有的糧食後走投無路,驟聽京城人有糧,心中格外不平。都是爹生娘養的,憑什麽京城的災民就有糧食,而他們卻要被活活餓死?憑什麽一道城墻就能劃分兩個階.級?京城的百姓是人,他們就不是人嗎?
憤怒的流民擺脫士兵壓制,聚集在京外,人數一日比一日多。
若是鬧出事來,對朝廷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南方能送過來的糧食有限,且如今都還在路上,鄭厭上個月弄來的糧食還有一些,但是也只夠京畿一帶賑災所用。朝廷已下令讓這些流民先回去,半月之後便能有糧食發下去,可是流民對此並不相信。
若要打發這些流民,勢必要動用含嘉倉的糧食。但含嘉倉的糧食是朝廷存放的最大的一批糧,這會兒給流民用了,來日還會有越來越多打秋風的流民,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朝廷又該用什麽?
君臣想得更深的一層是,真有數年旱災他們該吃什麽?給這些流民用了,他們便沒得吃了。
真有數年大旱,他們勢必得遷都江淮了。
誰也不想自斷後路,誰也不願意做這個惡人,所以放糧一事就這麽心照不宣地拖著。流民們吃完了草根吃幹草,最後急得都想要吃土了。成年人還能讓忍一忍,可孩子老人如何能忍?
趙謙也在糾結,他身為戶部尚書,撥款賑災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如今奏章都呈上去數日了依舊杳無音信,比起朝廷穩固,皇上似乎並不在意多死幾個流民,鐵了心要拖到半個月後江南的糧食進京。
如今朝中上下都披著一張虛偽的皮,也沒人敢去戳破,更沒人敢冒大不韙去逼他們真正放糧。一旦這樣做便是與整個朝廷為敵,誰能有這樣的魄力?反正趙謙沒有,他能做的只有上書諫言,除此以外也沒什麽辦法,畢竟他也做不到去跟皇上太子說理去。
丁蒙還在念著昨日又埋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生了病。
裴元珩突然起身。
他本來想再等等,等到裴元璽跟狗皇帝束手無策的時候再出頭,可如今聽到這些人一個個丟了性命,裴元珩才意識,這並非是系統口中的故事,更不是劇情中三兩段的文字,這是旱災,能夠奪去數萬人性命的旱災。
他沒辦法再拿旱災做籌碼,與命運對賭。
一群人望向他。
裴元珩冷靜道:“隨我進宮請旨,本王倒要看看,誰有臉攔著不讓戶部放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