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六十一章
對於大漢的農人來說, 八月既是充滿希望的收獲之月,同時也是極度難熬的痛苦之月。
因為八月,要交稅了。
漢初延秦制, 以十月為歲首。直到武帝朝才將歲首改到了正月, 但舊制還是遺留了些在生活中。
在本朝睿帝之前,收稅時間並不固定, 六、七、八月均有, 主要是看當年天時,莊稼什麽時候成熟收獲。
直到睿帝元綬七年, 規定每年八月為統一繳納賦稅的月份, 如今被稱作“八月算民”。
而各郡國的上計吏則須在十月前將本郡今年應該上繳的賦稅、生民籍冊表,以及本郡土產祥瑞押送到長安, 替本郡郡守為天子賀歲。
所以對於天子來說,每年的八月都值得期盼, 因為這關系到他今年這個年過得如何,明年能有多少錢用於開銷。
但對於支撐起整個帝國, 最為眾多, 也最為普通的農人來說,八月意味著剛收的莊稼還沒捂熱就要售賣換錢,然後上繳給前來征賦稅的鄉吏。
最要命的是,時下的賦稅征收並無能夠行之有效施行的統一標準。
大漢的賦稅結構特點是田稅輕而賦錢重。高皇帝時便施行十五稅一的田稅稅率,景帝時更是改為三十稅一, 即畝產一石糧食的田,要交的糧食也不過是三升多一點。
但要是誰現在和秦游說大漢朝農人的負擔輕, 秦游鐵定啐他一臉。
極低的田稅, 只不過是遮羞布本布。真要是一年只繳納這麽點稅款,朝廷上上下下都得去喝西北風。
大漢朝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來自於人頭稅,也可以叫做丁稅。
其一為算賦,由十五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的成年人繳納,沒人每年一百二十錢,充作軍費。
其二為口錢,由七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人繳納,每人每年二十三錢,這部分錢歸於皇室支出。
加之時下視郡為國,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利很大,一郡乃至於一縣之內,最高行政長官可以巧立名目多次征收口錢,令許多地方形成溺嬰的惡俗。
因為現在根本沒有避孕技術,生下的孩子撫育成本和稅錢都不低,幹脆早早溺死,免得給家中增加負擔。
最後則是更賦,成年男子每年要繳納三百錢,作為戍邊三日的代役金。
這三樣稅加起來,通常是所要繳納田稅的兩到三倍,甚至更多。
而出於打擊奴隸制,穩固中央集權和重農抑商的需要,還規定對奴婢及商人加重征稅。
不過在今年之內,具體來說是當個納稅周期之內,秦游還是不用繳納更多賦稅的。
因為他還“沒來得及”去更把自己的戶籍轉到市籍。
而關於貨郎是否必須要轉到市籍,大漢朝的律法也沒明確規定,畢竟誰平時還不買進賣出點東西啊。
律法規定必須要轉為市籍的,只有那些在縣市中做買賣的大商人,比如說秦游的舅家。
而以他如今的聲望,恐怕東鄉也不會有不長眼的小吏來“提醒”他更改。
以上這些其實都還好,畢竟人口多寡,年齡大小是可以清楚用眼睛看到的。
普通百姓也沒那個能力讓全裏百姓幫著他一家隱瞞人口。
真正能引發糾紛沖突,令裏中狗叫不斷的其實是訾算,也就是財產稅。
不得不說大漢朝為了抑制豪強大姓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平常年月,每萬錢的財產需要繳納一百二十錢,即一算的財產稅。
而能夠被算作家產的東西含納極為廣泛,房屋、奴婢、牛馬、農具、軺車都算。甚至於某些時刻會包括衣服、鞋子、鍋釜和桑樹。
時下對草鞋還有個諢稱,叫做不借,就是因為連一雙草鞋都是家中的重要資產。
訾算涵蓋的內容如此寬泛,能鉆的空子自然也就相當的多。
譬如說一顆長成的大桑樹和剛剛載下的小桑苗,在訾冊上都能登記為桑一棵,但具體估值多少,就要看前來征稅鄉吏手中的刻刀往哪歪了。
豪強大姓有得是辦法讓自己良田千頃,廣廈百間變成瘠田十畝,漏雨茅房一座。
秦游就記得《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中記載了這麽一件事。
曹洪是譙縣有名的大戶,在時任司空的曹操將征收賦稅的種類改為租調,以身作則讓家鄉的縣令評定家訾好繳納賦稅時,縣令居然評定曹操的家訾與曹洪等同。
令曹操知曉後都來了一句:“我家那得如子廉(曹洪之字)耶?”
可見這些小吏的膽子有多大,刀有多歪。
雖然他也看到過有人為曹洪此舉辯白,說是曹洪一個當下屬的不好讓財產超過曹操,但秦游還是認為曹洪就是純摳門,不然也不會拒絕借錢給曹丕,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閑言少敘,回轉至平山裏中。
而今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裏除卻年節與婚喪嫁娶的大事,一裏之中鮮少來生人。
即便有生人到來引發了狗叫,也會在裏監門的喝止下很快噤聲。
因而能夠引起連綿不絕狗叫的人唯有一種——前來征稅的鄉吏。
後漢桓帝年間巴郡就有人做五言詩譏諷此種現象。
詩雲:“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現今雖非後漢,但到了生命末期的封建王朝往往會呈現驚人的一致性,自唐以降更是只剩下互相比爛了。
都說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而在兩漢時期,將權力二字用聲望或威名等價代換也沒問題。甚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後者比前者還要管用得多。
秦游如今雖然尚未加冠,但數月來的努力並非虛妄,已經成為本裏中僅次於馮家的領頭人物。
在馮太公以年老邁為托詞不出屋舍,馮翼出仕縣中鮮少歸家,馮況身為裏長卻少了點不卑不亢骨頭的情況下,他已經隱隱有了越過馮家的勢頭。
但有機會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站穩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而在覺察到又有鄉吏入裏征稅時他第一時間出了門。
不捐細流,方成江海。馮太公有意把他往本亭話事人的方向推,他可不能差事。
秦游健步如飛,同時在心中飛快盤算,隱隱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氣息。
算上這次,旬日之內已經是第三次狗叫了。該收的稅早該收完了,就是有人因家貧沒繳齊稅,也不會這麽快就來重催。
難怪自他出門到現在如此長一段時間內,狗叫聲還沒有平止,看來裏監門心中也是有氣啊。
他而今腿長步大,不過須臾功夫就到了裏中人口稠密處。
在秦游捐出五萬錢之前,平山裏中就有一口井,井邊生長著一顆須得十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樹。
周遭空地在農忙時用於晾曬莊稼,農閑時就是孩童玩鬧、老人講古、漢子博戲,婦女互相拉家常的地方。
而今地上也曬著莊稼,只是上面占滿了人。
秦游人還未至,就聽到一個有些熟悉,卻因驚懼破音而無法分辨的男聲:“做什麽?你們要做什麽?是也要學那些羌人抗稅造反嗎?”
緊接著便是一個很熟悉,他能籍此清楚辨別來人身份的聲音響起:“諸位,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有我胡品在此,斷……”
“都攏在一起做什麽?做什麽!還有那是誰家的小豎子?擠到這來看熱鬧了。要是磕著碰著怎麽得了!還不快速速離了去。”
秦游聽到最後一個聲音暗暗好笑。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還得是馮況你啊。
馮況到底是馮家人,又做了多年的裏長,且從未放錯過屁股位置,所以哪怕是裏中最渾的,根本沒聽懂他話裏意思的人,聽了他的話後也安靜下來。
而在多年與鄉吏的鬥智鬥勇中,拒絕多餘攤派這種事已經形成了極為成熟的處理流程。
人群中窸窸窣窣一陣後,便是裏中數得著的富戶牛虎出面代表眾人說話:“亭長,裏長,我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今年托了秦君的福,莊稼收得好。
“那賣糧換的錢還沒在懷裏揣熱乎,就全交給這位郭鄉吏了,今年全裏沒有一戶人家少交稅錢。
“可現如今連名目也不說,就叫咱們再多湊兩只雞錢出來。
“還有俺家和王家,那分明是兩頭小牛犢,怎麽到訾算冊上就成了大牛,價錢翻了三倍都不止。那吳家……”
因著情緒激動的緣故,牛虎的語速極快,其中包含的強烈怨懟情緒令那位鄉吏的臉上青紅交加,心中更是驚疑不定。
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粗胚何時會認字算數了,這去年還不是任他們隨便寫隨便算的嗎?
他卻不知道是曹服在收草藥時多聽兩耳朵心算了一通。秉承著與人為善的準則,她告訴了牛虎這個當事人。
結果四下裏一對數,毫不意外地拔出蘿蔔帶著泥。
民不與官鬥,本來在牛虎的勸說下,各家已經決定不再追究,就當吃了個啞巴虧,在明年繳稅時多提防著點就行,最好是把會算賬的阿服大夫給請到家裏鎮著。
結果這鄉吏今天又來了,不僅來了,還在曬谷場上趾高氣昂地宣布今年全裏還要多交兩只雞錢。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民風彪悍,武德更充沛的平山裏農人立刻就把一行人圍在了曬谷場。
孤軍深入在不夠天才的人用起來就是絕佳的自殺方法。
郭鄉吏也是收慣稅的,知曉鄉人脾性,所以入裏之前特意叫上了胡品這個亭長給自己保駕護航。
胡品輕俠出身,早就網羅了數個脾氣相投的輕俠作為爪牙,如今都由他供養,一同住在亭部。
今日為了交好郭鄉吏,他特地帶了兩個輕俠來幫場子。
只是他根本沒想到,加征不到百錢的兩只雞能引來這麽強硬的反抗,好似往滾油鍋中投入了一滴水。
馮況最是個見風使舵靠不住的,他又絕不能讓郭鄉吏出事。可這要是真動上手,他好不容易積攢下的名聲就要付之東流了。
是護百姓還是保同僚,心思急轉間,他很快有了答案。
不過他也是幸運的,秦游的出現令他得以不用現在就交出答案。
秦游走到了人群的最外層,拍了拍攔在自己面前一個裏民的肩膀:“有勞,讓我一讓。”
“秦君來了!”
“是秦君來了!快讓開,讓秦君過去!”
“秦君來了就好啊。”
驚呼聲瞬間充斥了秦游的耳朵。不用任何人催促提醒,他面前自然就裂開了一條筆直寬廣的道路。
沈甸甸的自豪也在同一時間充斥在了他的心房。
數月辛苦,終究不是無功。
馮況也是悄然松了一口氣,這小豎子若是再不出現,他必要派家中奴婢上門去請的。萬一他壓不住裏民們,出事了必定難辭其咎。
胡品則是瞬間收緊了握劍的手,指節變得青白。
又是這種該死的無力感,有秦游這麽塊雲籠罩在他頭上,無論他如何努力收買人心,也成為不了博亭百姓心中的第一。
明明他才是代表著帝國權力的亭長。數月來的遭遇令他對漢家歷任天子不遺餘力的打擊豪強大姓有了全新的認知。
但處在其中的他又看得明白,秦游同他過往認知中的每一個聲望卓著者都不同。
豪強大姓在饑荒年間出糧賑濟災民,集結家人大奴打擊盜寇的同時,不妨礙他們趁機大搞“小鬥出,大鬥進”,瘋狂吸納田地和奴婢。
一裏之內有剛強者,則小吏不敢言。輕俠在遵循內心的道義為本裏之人出頭的同時,不妨礙他們瞧不起裏民,遇到利益相沖之事立刻拔刀相向。
而如馮家這樣的士族求的是清譽,但凡事涉朝廷,便有無數的理由片葉不沾身,馮況這個不成器的那是純屬給家族背黑鍋的。
唯有秦游,唯有秦游,不計成本也不求回報地對這些泥腿子好。時至今日,哪怕平山裏最小人之心的偏狹者,也無法對秦游的所作所為挑出刺來。
這家夥,就像書中所說的聖人走出來了!
而農人的價值觀也十分質樸,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聽誰的話同誰走。
胡品心中暗恨,嫉妒猶如這世間最厲害的蝗蟲,把他整個人啃食得百孔千瘡。
秦游註意到了眾生相,但他沒有搭理。只是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過為他留著的那條路,站到了沖突的最前沿。
他沒問候兩個地位要尊上一籌的,而是率先對明顯松了一口氣的馮況說道:“仲父,這些天地裏正忙著收莊稼,這聚眾喧囂,荒廢農事,不知為何?”
見秦游第一個問得是自己,馮況居然在生出來些許受寵若驚之感,於是趕緊不摻雜任何私人情感的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秦游聽罷瞇了眼。
他聽明白了,平山裏百姓在意的其實不是兩只雞錢,而是歷年來鄉吏們在訾算上動的手腳,和對接下來的不安。
今日無緣無故多了兩只雞錢,那明日呢?會不會再多出兩只雞,甚至兩頭牛出來?
想從他們口袋裏掏錢,總要給出具體說法,不能讓他們陷入無休止的泥淖吧。
所有人都安靜地在等秦游思考。
就連胡品帶來的那兩個輕俠也放松了繃緊的身體,悄然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水。
有這位在,今日應該是打不起來了。
這段時間說起來長,其實連馮況解釋在內也就是一盞茶不到的功夫。
秦游終於睜開了眼,沖著郭鄉吏似笑非笑說道:“兩只雞?為何?”
他沒有行禮,也沒有用敬稱,整個人顯得十分倨傲無禮,偏偏郭鄉吏還就吃這一套。
辱下者,往往媚上。
他做鄉吏多年,看得出秦游是真有本事讓他今日走不出平山裏的。到時候他被作為激起民變的罪魁禍首給處置了,秦游照舊能種田行商。
早知道先去找秦游好了,劉君,啊不,老劉那個大酒缸就是靠不住,說什麽任亭長的胡品素得眾望,可保他此行順利,全是放屁。
為了生存,郭鄉吏在秦游發問的瞬間就收斂好了自己的滿肚子牢騷,擠出對著鄉佐、嗇夫們才會露出的諂媚笑容,搓著手細聲細氣說道:“這錢,這錢是鄉中的攤派。聽說貴裏今秋大豐收了麽……”
說和做畢竟是兩碼事,眾目睽睽之下說出就更是考驗人的羞恥心。
哪怕郭鄉吏早沒了羞恥心這個東西,但那些想生吃了他的眼神做不了假啊。
秦游用盡所有的自制力才讓自己沒有被氣笑。
這是什麽多收了三五鬥劇情的完美覆刻。
他是不是還要謝謝大漢朝這些稅吏,還沒有進化到發明淋尖踢斛啊。
秦游這個話事人沒什麽表情就是最大的表情,氣氛空前的凝固起來,仿佛有雷暴在其中孕育。
郭鄉吏沒想到秦游會是這番作態,若非還有兩個胡品帶來的輕俠攙著,整個人幾乎就要站立不住。
馮況雙眉緊鎖,不斷搓著手來回打望,最終還是低嘆一口氣選擇閉嘴。
胡品站了出來,一如往常的貌態恭敬:“秦君,若非今歲豐收,這雞……不過這兩只雞還不到百錢……”
前一次是他故意欲言又止,後一次則是被秦游用話打斷。
“也對,不到百錢,小數目,那亭長幫忙出了?”
慷他人之慨誰不會啊,說得好聽不到百錢。平山裏是個小裏,攏共就二十來戶人家,人口剛剛過百。
刨除馮、牛、王三家富庶些的,每多增加半個錢都是極為沈重的負擔。
諺雲三年豐產,方得一年積儲可不是玩笑話。
好不容易才攏到口袋中的錢,憑什麽因為你不當一回事就要交出去。
更何況這口子一開明年還會不會再來呢?
這缺德的損色,難怪躺平的系統一直看他不順眼。
胡品被堵了個啞口無言。他是知道這些骨頭縫裏都刻著貪婪的鄉吏是想把這件事變成常例的,
只要秦游和馮家頂不住壓力,把平山裏的口子一開,他們大可以打著這個由頭每年收更多,講究點無非是在東鄉各亭輪著來。
他說這番話的意思其實是想引導裏民埋怨秦游。
若不是秦游發明堆肥法,又搶先傳給他們,怎麽會迎來大豐收,對上那麽多覬覦的目光。
哪知秦游根本沒給他借題發揮的機會。
秦游非常果斷,仿佛知道他還要說些什麽,直接進行了打斷。
而且這句要不你給的話,可算是把他給架到火上烤了。
幾十錢對他來說算不得什麽,可關鍵是這錢拿出去沒有一個人會念他的好,純屬是花錢買罪受了。
而且隨著秦游這句話落下,他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聲望也宣告付諸東流。
當給予的好處無法遮蓋惡意,風評變差也就成了無可挽回的事。
這個認知令他的心徹底破碎,唯有不斷想著那個早早制定好的計劃,持續說著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才沒失態到拂袖而去。
把唯一一個敢開口的給壓服,秦游才抖了抖袖子,對著已經渾身發抖的郭鄉吏說道:“郭君,我也知道鄉中諸君數日來為朝廷,為咱們奔波辛苦,的確是該吃兩只雞好好補補身體。
“不過……”
秦游特地頓了頓,然後緩步上前,支住他的手,和站他身後的兩個鄉吏一道把人給架了起來:“這訾算錯漏的……”
胳膊上被施加的力道和秦游嘴角噙著的危險笑意足以讓郭鄉吏這根老油條醒神,他來不及咽下口中因緊張產生的唾液,大聲說道:“是我們行事粗疏,錯算了,就當,就當是買雞錢已經交過了!”
這個結果算不上好,但各方基本能接受。
秦游也不想將這些人得罪太過,便要抽手離去。
孰料這時候手居然被反握住了。
還是郭鄉吏,就是聲音已經變得有些難為情:“吾也久慕秦君之德,今日之言,振聾發聵,不知可否有機會再向秦君討教一二?”
秦游挑眉,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看到了許多雙赤著的腳板。心下了然,這是怕離了自己路上被打悶棍。
秉承著收錢辦事的良好品格,秦游同樣笑著回應:“我也正好有些話想同郭君您請教,咱們就在路上說吧。”
言罷直接朝著後頭一揮手:“散了散了,都聚在這像什麽樣子,莊稼不收了?”
人群立時一哄而散,看得馮況眼皮直跳。
這小子,到底自己是裏長還是他是裏長。
正當他想同被下了面子的胡品說上兩句話緩和氣氛,結果就是連背影都尋不著了。
得,愛咋滴咋滴,沒出亂子就行。馮況又一次心態很好的安慰了自己。
太好了,今天也是無事發生的一天啊。
不過有些東西,已經悄無聲息地開始了改變,於地底積聚增長,只等著春日驚雷鉆出地面。
-------------------------------------
鄉亭之吏,最為緊要。心懷奸邪,則闔鄉受害。民無申訴之途,則困弊怨憤叢生。為今之計,太學女校諸生並朕之子女,當入田間地頭,錘憐民愛民之心。繡衣使者須拔擢賢良剛直之臣,使政令暢通,奸邪匿跡。鄉間教學應循序漸進,唯有腦中充實,貪鄙者方難欺。——《元初十年答尚書臺治政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大漢的農人來說, 八月既是充滿希望的收獲之月,同時也是極度難熬的痛苦之月。
因為八月,要交稅了。
漢初延秦制, 以十月為歲首。直到武帝朝才將歲首改到了正月, 但舊制還是遺留了些在生活中。
在本朝睿帝之前,收稅時間並不固定, 六、七、八月均有, 主要是看當年天時,莊稼什麽時候成熟收獲。
直到睿帝元綬七年, 規定每年八月為統一繳納賦稅的月份, 如今被稱作“八月算民”。
而各郡國的上計吏則須在十月前將本郡今年應該上繳的賦稅、生民籍冊表,以及本郡土產祥瑞押送到長安, 替本郡郡守為天子賀歲。
所以對於天子來說,每年的八月都值得期盼, 因為這關系到他今年這個年過得如何,明年能有多少錢用於開銷。
但對於支撐起整個帝國, 最為眾多, 也最為普通的農人來說,八月意味著剛收的莊稼還沒捂熱就要售賣換錢,然後上繳給前來征賦稅的鄉吏。
最要命的是,時下的賦稅征收並無能夠行之有效施行的統一標準。
大漢的賦稅結構特點是田稅輕而賦錢重。高皇帝時便施行十五稅一的田稅稅率,景帝時更是改為三十稅一, 即畝產一石糧食的田,要交的糧食也不過是三升多一點。
但要是誰現在和秦游說大漢朝農人的負擔輕, 秦游鐵定啐他一臉。
極低的田稅, 只不過是遮羞布本布。真要是一年只繳納這麽點稅款,朝廷上上下下都得去喝西北風。
大漢朝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來自於人頭稅,也可以叫做丁稅。
其一為算賦,由十五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的成年人繳納,沒人每年一百二十錢,充作軍費。
其二為口錢,由七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人繳納,每人每年二十三錢,這部分錢歸於皇室支出。
加之時下視郡為國,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利很大,一郡乃至於一縣之內,最高行政長官可以巧立名目多次征收口錢,令許多地方形成溺嬰的惡俗。
因為現在根本沒有避孕技術,生下的孩子撫育成本和稅錢都不低,幹脆早早溺死,免得給家中增加負擔。
最後則是更賦,成年男子每年要繳納三百錢,作為戍邊三日的代役金。
這三樣稅加起來,通常是所要繳納田稅的兩到三倍,甚至更多。
而出於打擊奴隸制,穩固中央集權和重農抑商的需要,還規定對奴婢及商人加重征稅。
不過在今年之內,具體來說是當個納稅周期之內,秦游還是不用繳納更多賦稅的。
因為他還“沒來得及”去更把自己的戶籍轉到市籍。
而關於貨郎是否必須要轉到市籍,大漢朝的律法也沒明確規定,畢竟誰平時還不買進賣出點東西啊。
律法規定必須要轉為市籍的,只有那些在縣市中做買賣的大商人,比如說秦游的舅家。
而以他如今的聲望,恐怕東鄉也不會有不長眼的小吏來“提醒”他更改。
以上這些其實都還好,畢竟人口多寡,年齡大小是可以清楚用眼睛看到的。
普通百姓也沒那個能力讓全裏百姓幫著他一家隱瞞人口。
真正能引發糾紛沖突,令裏中狗叫不斷的其實是訾算,也就是財產稅。
不得不說大漢朝為了抑制豪強大姓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平常年月,每萬錢的財產需要繳納一百二十錢,即一算的財產稅。
而能夠被算作家產的東西含納極為廣泛,房屋、奴婢、牛馬、農具、軺車都算。甚至於某些時刻會包括衣服、鞋子、鍋釜和桑樹。
時下對草鞋還有個諢稱,叫做不借,就是因為連一雙草鞋都是家中的重要資產。
訾算涵蓋的內容如此寬泛,能鉆的空子自然也就相當的多。
譬如說一顆長成的大桑樹和剛剛載下的小桑苗,在訾冊上都能登記為桑一棵,但具體估值多少,就要看前來征稅鄉吏手中的刻刀往哪歪了。
豪強大姓有得是辦法讓自己良田千頃,廣廈百間變成瘠田十畝,漏雨茅房一座。
秦游就記得《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中記載了這麽一件事。
曹洪是譙縣有名的大戶,在時任司空的曹操將征收賦稅的種類改為租調,以身作則讓家鄉的縣令評定家訾好繳納賦稅時,縣令居然評定曹操的家訾與曹洪等同。
令曹操知曉後都來了一句:“我家那得如子廉(曹洪之字)耶?”
可見這些小吏的膽子有多大,刀有多歪。
雖然他也看到過有人為曹洪此舉辯白,說是曹洪一個當下屬的不好讓財產超過曹操,但秦游還是認為曹洪就是純摳門,不然也不會拒絕借錢給曹丕,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閑言少敘,回轉至平山裏中。
而今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裏除卻年節與婚喪嫁娶的大事,一裏之中鮮少來生人。
即便有生人到來引發了狗叫,也會在裏監門的喝止下很快噤聲。
因而能夠引起連綿不絕狗叫的人唯有一種——前來征稅的鄉吏。
後漢桓帝年間巴郡就有人做五言詩譏諷此種現象。
詩雲:“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現今雖非後漢,但到了生命末期的封建王朝往往會呈現驚人的一致性,自唐以降更是只剩下互相比爛了。
都說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而在兩漢時期,將權力二字用聲望或威名等價代換也沒問題。甚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後者比前者還要管用得多。
秦游如今雖然尚未加冠,但數月來的努力並非虛妄,已經成為本裏中僅次於馮家的領頭人物。
在馮太公以年老邁為托詞不出屋舍,馮翼出仕縣中鮮少歸家,馮況身為裏長卻少了點不卑不亢骨頭的情況下,他已經隱隱有了越過馮家的勢頭。
但有機會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站穩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而在覺察到又有鄉吏入裏征稅時他第一時間出了門。
不捐細流,方成江海。馮太公有意把他往本亭話事人的方向推,他可不能差事。
秦游健步如飛,同時在心中飛快盤算,隱隱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氣息。
算上這次,旬日之內已經是第三次狗叫了。該收的稅早該收完了,就是有人因家貧沒繳齊稅,也不會這麽快就來重催。
難怪自他出門到現在如此長一段時間內,狗叫聲還沒有平止,看來裏監門心中也是有氣啊。
他而今腿長步大,不過須臾功夫就到了裏中人口稠密處。
在秦游捐出五萬錢之前,平山裏中就有一口井,井邊生長著一顆須得十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樹。
周遭空地在農忙時用於晾曬莊稼,農閑時就是孩童玩鬧、老人講古、漢子博戲,婦女互相拉家常的地方。
而今地上也曬著莊稼,只是上面占滿了人。
秦游人還未至,就聽到一個有些熟悉,卻因驚懼破音而無法分辨的男聲:“做什麽?你們要做什麽?是也要學那些羌人抗稅造反嗎?”
緊接著便是一個很熟悉,他能籍此清楚辨別來人身份的聲音響起:“諸位,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有我胡品在此,斷……”
“都攏在一起做什麽?做什麽!還有那是誰家的小豎子?擠到這來看熱鬧了。要是磕著碰著怎麽得了!還不快速速離了去。”
秦游聽到最後一個聲音暗暗好笑。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還得是馮況你啊。
馮況到底是馮家人,又做了多年的裏長,且從未放錯過屁股位置,所以哪怕是裏中最渾的,根本沒聽懂他話裏意思的人,聽了他的話後也安靜下來。
而在多年與鄉吏的鬥智鬥勇中,拒絕多餘攤派這種事已經形成了極為成熟的處理流程。
人群中窸窸窣窣一陣後,便是裏中數得著的富戶牛虎出面代表眾人說話:“亭長,裏長,我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今年托了秦君的福,莊稼收得好。
“那賣糧換的錢還沒在懷裏揣熱乎,就全交給這位郭鄉吏了,今年全裏沒有一戶人家少交稅錢。
“可現如今連名目也不說,就叫咱們再多湊兩只雞錢出來。
“還有俺家和王家,那分明是兩頭小牛犢,怎麽到訾算冊上就成了大牛,價錢翻了三倍都不止。那吳家……”
因著情緒激動的緣故,牛虎的語速極快,其中包含的強烈怨懟情緒令那位鄉吏的臉上青紅交加,心中更是驚疑不定。
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粗胚何時會認字算數了,這去年還不是任他們隨便寫隨便算的嗎?
他卻不知道是曹服在收草藥時多聽兩耳朵心算了一通。秉承著與人為善的準則,她告訴了牛虎這個當事人。
結果四下裏一對數,毫不意外地拔出蘿蔔帶著泥。
民不與官鬥,本來在牛虎的勸說下,各家已經決定不再追究,就當吃了個啞巴虧,在明年繳稅時多提防著點就行,最好是把會算賬的阿服大夫給請到家裏鎮著。
結果這鄉吏今天又來了,不僅來了,還在曬谷場上趾高氣昂地宣布今年全裏還要多交兩只雞錢。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民風彪悍,武德更充沛的平山裏農人立刻就把一行人圍在了曬谷場。
孤軍深入在不夠天才的人用起來就是絕佳的自殺方法。
郭鄉吏也是收慣稅的,知曉鄉人脾性,所以入裏之前特意叫上了胡品這個亭長給自己保駕護航。
胡品輕俠出身,早就網羅了數個脾氣相投的輕俠作為爪牙,如今都由他供養,一同住在亭部。
今日為了交好郭鄉吏,他特地帶了兩個輕俠來幫場子。
只是他根本沒想到,加征不到百錢的兩只雞能引來這麽強硬的反抗,好似往滾油鍋中投入了一滴水。
馮況最是個見風使舵靠不住的,他又絕不能讓郭鄉吏出事。可這要是真動上手,他好不容易積攢下的名聲就要付之東流了。
是護百姓還是保同僚,心思急轉間,他很快有了答案。
不過他也是幸運的,秦游的出現令他得以不用現在就交出答案。
秦游走到了人群的最外層,拍了拍攔在自己面前一個裏民的肩膀:“有勞,讓我一讓。”
“秦君來了!”
“是秦君來了!快讓開,讓秦君過去!”
“秦君來了就好啊。”
驚呼聲瞬間充斥了秦游的耳朵。不用任何人催促提醒,他面前自然就裂開了一條筆直寬廣的道路。
沈甸甸的自豪也在同一時間充斥在了他的心房。
數月辛苦,終究不是無功。
馮況也是悄然松了一口氣,這小豎子若是再不出現,他必要派家中奴婢上門去請的。萬一他壓不住裏民們,出事了必定難辭其咎。
胡品則是瞬間收緊了握劍的手,指節變得青白。
又是這種該死的無力感,有秦游這麽塊雲籠罩在他頭上,無論他如何努力收買人心,也成為不了博亭百姓心中的第一。
明明他才是代表著帝國權力的亭長。數月來的遭遇令他對漢家歷任天子不遺餘力的打擊豪強大姓有了全新的認知。
但處在其中的他又看得明白,秦游同他過往認知中的每一個聲望卓著者都不同。
豪強大姓在饑荒年間出糧賑濟災民,集結家人大奴打擊盜寇的同時,不妨礙他們趁機大搞“小鬥出,大鬥進”,瘋狂吸納田地和奴婢。
一裏之內有剛強者,則小吏不敢言。輕俠在遵循內心的道義為本裏之人出頭的同時,不妨礙他們瞧不起裏民,遇到利益相沖之事立刻拔刀相向。
而如馮家這樣的士族求的是清譽,但凡事涉朝廷,便有無數的理由片葉不沾身,馮況這個不成器的那是純屬給家族背黑鍋的。
唯有秦游,唯有秦游,不計成本也不求回報地對這些泥腿子好。時至今日,哪怕平山裏最小人之心的偏狹者,也無法對秦游的所作所為挑出刺來。
這家夥,就像書中所說的聖人走出來了!
而農人的價值觀也十分質樸,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聽誰的話同誰走。
胡品心中暗恨,嫉妒猶如這世間最厲害的蝗蟲,把他整個人啃食得百孔千瘡。
秦游註意到了眾生相,但他沒有搭理。只是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過為他留著的那條路,站到了沖突的最前沿。
他沒問候兩個地位要尊上一籌的,而是率先對明顯松了一口氣的馮況說道:“仲父,這些天地裏正忙著收莊稼,這聚眾喧囂,荒廢農事,不知為何?”
見秦游第一個問得是自己,馮況居然在生出來些許受寵若驚之感,於是趕緊不摻雜任何私人情感的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秦游聽罷瞇了眼。
他聽明白了,平山裏百姓在意的其實不是兩只雞錢,而是歷年來鄉吏們在訾算上動的手腳,和對接下來的不安。
今日無緣無故多了兩只雞錢,那明日呢?會不會再多出兩只雞,甚至兩頭牛出來?
想從他們口袋裏掏錢,總要給出具體說法,不能讓他們陷入無休止的泥淖吧。
所有人都安靜地在等秦游思考。
就連胡品帶來的那兩個輕俠也放松了繃緊的身體,悄然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水。
有這位在,今日應該是打不起來了。
這段時間說起來長,其實連馮況解釋在內也就是一盞茶不到的功夫。
秦游終於睜開了眼,沖著郭鄉吏似笑非笑說道:“兩只雞?為何?”
他沒有行禮,也沒有用敬稱,整個人顯得十分倨傲無禮,偏偏郭鄉吏還就吃這一套。
辱下者,往往媚上。
他做鄉吏多年,看得出秦游是真有本事讓他今日走不出平山裏的。到時候他被作為激起民變的罪魁禍首給處置了,秦游照舊能種田行商。
早知道先去找秦游好了,劉君,啊不,老劉那個大酒缸就是靠不住,說什麽任亭長的胡品素得眾望,可保他此行順利,全是放屁。
為了生存,郭鄉吏在秦游發問的瞬間就收斂好了自己的滿肚子牢騷,擠出對著鄉佐、嗇夫們才會露出的諂媚笑容,搓著手細聲細氣說道:“這錢,這錢是鄉中的攤派。聽說貴裏今秋大豐收了麽……”
說和做畢竟是兩碼事,眾目睽睽之下說出就更是考驗人的羞恥心。
哪怕郭鄉吏早沒了羞恥心這個東西,但那些想生吃了他的眼神做不了假啊。
秦游用盡所有的自制力才讓自己沒有被氣笑。
這是什麽多收了三五鬥劇情的完美覆刻。
他是不是還要謝謝大漢朝這些稅吏,還沒有進化到發明淋尖踢斛啊。
秦游這個話事人沒什麽表情就是最大的表情,氣氛空前的凝固起來,仿佛有雷暴在其中孕育。
郭鄉吏沒想到秦游會是這番作態,若非還有兩個胡品帶來的輕俠攙著,整個人幾乎就要站立不住。
馮況雙眉緊鎖,不斷搓著手來回打望,最終還是低嘆一口氣選擇閉嘴。
胡品站了出來,一如往常的貌態恭敬:“秦君,若非今歲豐收,這雞……不過這兩只雞還不到百錢……”
前一次是他故意欲言又止,後一次則是被秦游用話打斷。
“也對,不到百錢,小數目,那亭長幫忙出了?”
慷他人之慨誰不會啊,說得好聽不到百錢。平山裏是個小裏,攏共就二十來戶人家,人口剛剛過百。
刨除馮、牛、王三家富庶些的,每多增加半個錢都是極為沈重的負擔。
諺雲三年豐產,方得一年積儲可不是玩笑話。
好不容易才攏到口袋中的錢,憑什麽因為你不當一回事就要交出去。
更何況這口子一開明年還會不會再來呢?
這缺德的損色,難怪躺平的系統一直看他不順眼。
胡品被堵了個啞口無言。他是知道這些骨頭縫裏都刻著貪婪的鄉吏是想把這件事變成常例的,
只要秦游和馮家頂不住壓力,把平山裏的口子一開,他們大可以打著這個由頭每年收更多,講究點無非是在東鄉各亭輪著來。
他說這番話的意思其實是想引導裏民埋怨秦游。
若不是秦游發明堆肥法,又搶先傳給他們,怎麽會迎來大豐收,對上那麽多覬覦的目光。
哪知秦游根本沒給他借題發揮的機會。
秦游非常果斷,仿佛知道他還要說些什麽,直接進行了打斷。
而且這句要不你給的話,可算是把他給架到火上烤了。
幾十錢對他來說算不得什麽,可關鍵是這錢拿出去沒有一個人會念他的好,純屬是花錢買罪受了。
而且隨著秦游這句話落下,他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聲望也宣告付諸東流。
當給予的好處無法遮蓋惡意,風評變差也就成了無可挽回的事。
這個認知令他的心徹底破碎,唯有不斷想著那個早早制定好的計劃,持續說著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才沒失態到拂袖而去。
把唯一一個敢開口的給壓服,秦游才抖了抖袖子,對著已經渾身發抖的郭鄉吏說道:“郭君,我也知道鄉中諸君數日來為朝廷,為咱們奔波辛苦,的確是該吃兩只雞好好補補身體。
“不過……”
秦游特地頓了頓,然後緩步上前,支住他的手,和站他身後的兩個鄉吏一道把人給架了起來:“這訾算錯漏的……”
胳膊上被施加的力道和秦游嘴角噙著的危險笑意足以讓郭鄉吏這根老油條醒神,他來不及咽下口中因緊張產生的唾液,大聲說道:“是我們行事粗疏,錯算了,就當,就當是買雞錢已經交過了!”
這個結果算不上好,但各方基本能接受。
秦游也不想將這些人得罪太過,便要抽手離去。
孰料這時候手居然被反握住了。
還是郭鄉吏,就是聲音已經變得有些難為情:“吾也久慕秦君之德,今日之言,振聾發聵,不知可否有機會再向秦君討教一二?”
秦游挑眉,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看到了許多雙赤著的腳板。心下了然,這是怕離了自己路上被打悶棍。
秉承著收錢辦事的良好品格,秦游同樣笑著回應:“我也正好有些話想同郭君您請教,咱們就在路上說吧。”
言罷直接朝著後頭一揮手:“散了散了,都聚在這像什麽樣子,莊稼不收了?”
人群立時一哄而散,看得馮況眼皮直跳。
這小子,到底自己是裏長還是他是裏長。
正當他想同被下了面子的胡品說上兩句話緩和氣氛,結果就是連背影都尋不著了。
得,愛咋滴咋滴,沒出亂子就行。馮況又一次心態很好的安慰了自己。
太好了,今天也是無事發生的一天啊。
不過有些東西,已經悄無聲息地開始了改變,於地底積聚增長,只等著春日驚雷鉆出地面。
-------------------------------------
鄉亭之吏,最為緊要。心懷奸邪,則闔鄉受害。民無申訴之途,則困弊怨憤叢生。為今之計,太學女校諸生並朕之子女,當入田間地頭,錘憐民愛民之心。繡衣使者須拔擢賢良剛直之臣,使政令暢通,奸邪匿跡。鄉間教學應循序漸進,唯有腦中充實,貪鄙者方難欺。——《元初十年答尚書臺治政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