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退器(小修
關燈
小
中
大
制退器(小修
“什麽思路?”
四個人齊刷刷地看過來, 在他們的目光下,孟秋坐直了一些,開口道:“比如……換個形態?”
換個形態?四個人思索, 示意孟秋展開說說。
孟秋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們現在想實現的是提升制退器的效率……”
制退器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槍管只有兩頭,裏面的火藥燃氣要麽往前, 要麽往後, 往前的是幫助子彈射擊的能量,往後造成的作用力就是常說的後坐力。
制退器的作用就是在槍口處加一個小裝置,讓這個火藥燃氣除了往兩頭跑,還可以從側面出去,相應的,往後的作用力就小了,產生的後坐力也就減小了。
而影響制退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制退器內部腔室的數量、制退室的直徑、側邊的長度、兩側形成的角度錐角。
一般來說, 多個腔室的效率比單個高。如果有兩個腔室, 火藥燃氣會先在第一個腔室內膨脹, 排出一部分, 再進入第二個腔室, 再次膨脹, 再排出一部分。單室這種過程只會進行一次,剩餘的火藥燃氣自然更多。
另外, 制退室的直徑越大,效率越高, 但也不可能無限大,一是要考慮制退器的大小不影響實際使用,二是,這種關系有一個臨界值,當到達某個值時,制退室即便再增大,也幾乎不能再帶來效率的提升。
側邊長度和錐角同樣是這樣的,且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錐角越大,長度就要取小,反之,則取大。
這些基本上都是經過多次實驗總結的規律。
他們之前的實驗,說簡單點,就是試圖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找到那個最佳值。
因為涉及到因素過多,所以才說計算工作十分繁重。
某個因素稍微變化一點,其他的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然後他們就要重新測算。確認效率確實有可能提升後,才到制造成品的步驟。再之後,還要進行測驗。
往往還會發現,測算時數值確實有所提升,但實際測驗時,卻並沒有達到預期。
他們現在的困境就是,調整這個因素,那個受影響,調整那個,這個受影響,就像是被一團亂麻纏住,牽一發而動全身,偏偏還找不到線頭。
孟秋就覺得,與其困死在原地,不如破而後立。
她拿出紙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八字形簡圖,繼續道:“我的想法是,咱們或許可以直接改變一下制退室的形狀。”
“依舊維持兩個腔室的數目不變,改成八字形的,腔室內部直徑增加,效率可以得到部分提升。同時,在前室的兩側開兩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後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側方、上方,開幾個洩氣孔。”
“當火藥燃氣進入裝置後,先經過後室,通過側方和上方的洩氣孔,排出部分,且火藥燃氣向上噴出,會產生一個向下的作用力,能夠防止槍口上跳……”
“在後室消耗掉部分後,再進入前室,後斷面的鋸齒形槽會讓氣體偏流,更多地沖向前斷面,從而進一步降低後坐力。”
孟秋拿出提前測算過的數據:“我試著測算過,簡單分析了一下可能的情況,這是相關結果……”
她本來還想利用系統實驗室裏的設備材料先做一遍,好驗證一下有沒有問題。但很可惜,系統雖好,處處都要氪金,除了在實驗操作考試期間,可動用相應的實驗室,其餘時候,想用,可以,充錢。
一級實驗室使用一次100星幣,二級實驗室一次1000星幣,價格依次增長。
孟秋只能惱羞成怒地從系統空間出來,她的賬戶餘額只剩下九十多,一次也不夠買的。
她只能先計算出理論數據。
孟秋剛把測算情況拿出來,還沒介紹,他們已經等不及自己看了,幾人湊過來。
林亦寒直接將她手上的東西拿過去看,李江三人圍過去,四人頭碰頭將孟秋寫的東西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韓蕓更是直接趴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寫算算起來,好一會兒,她停筆道:“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算了幾個數據的李江和王建民也讚成道:“是的,我們也覺得可以一試。”
幾人拿起東西,當即就要去實驗室。
孟秋在後面“啊”了一聲,她猶豫道:“不用……再討論討論了嗎?”
她還打了很多腹稿,想著他們要是不相信,她要從哪些角度來說服他們,結果她還沒開始呢,他們就這麽直接地要去進行實驗了?
韓蕓揉了揉她的臉,笑著道:“你也是我們小組的一員啊,你提出了建議,我們判斷可行,還猶豫什麽?”
孟秋撓撓頭,笑了起來。
只是一個想法,想要實現,要經過許多步。
首先就是反覆測算、合理設計,而後是不斷地調整、修改,再之後就是制造了。
前面還算順利,到制造這一步t,卻遇到了困難。
這種形狀的制退器,內腔覆雜,需要一整塊材料制造,對制造工藝要求高,他們以前常用的那種鑄造工藝做不到。
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卡住了,大家很不甘心。
林亦寒咬了咬牙,安慰大家道:“沒事,這個問題交給我,我來解決。”
他專門開了介紹信,去外面的廠子裏找老師傅想辦法,後來重新設計了一個專用的內澆壓型模,又在壓型模的基礎上,制作出專用的蠟模,再進行組合焊裝。
一個模型就搞得他頭都快禿了。
中間又遇到各種問題,比如蠟模容易開裂、燒鑄強度不夠、制造器接口螺紋出現缺陷……
我國的槍械一般都是右旋膛線,在射擊時,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矩,所以輔助裝備的螺紋就要設計成左旋的。這樣射擊時,才會越旋越緊。
而他們幾次燒鑄出來的接口螺紋組織疏松,在劇烈震動下,別說旋緊了,用著用著估計都能掉。
這可不行,太影響射擊了。
他們又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找出了問題所在,將成品做了出來。
實驗室裏,桌子上放著一個小小的黑色的八字形物體,平平無奇,大家看著它,卻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這就是他們做了一個多月的東西呀!
成品出來了,下一步就是試驗,先是在實驗室裏試驗,而後又聯系研究所保衛科的同事幫忙實地試驗。
在經過多次試驗後,終於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結論——這款制退器的綜合效率達到了34.6%。
較之前平均提升了約四個百分點,距離他們的目標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韓蕓“嗷”一聲,轉身一把抱住了孟秋。
“小孟,你太棒了,太棒了!”
王建民和李江同樣很激動,經歷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中途遇到過無數問題,他們天天進了實驗室就是算,晚上做夢,夢裏面都是各種數據,都快算吐了,終於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誰能不激動?
他們激動地也想抱一下最大的功臣,無奈對方是個女同志,不好意思抱,只能互相抱抱,聊表激動的心情。
兩個大漢抱在一塊,你拍拍我,我拍拍你,那場面真是太精彩。
林亦寒嫌棄地後退一步,對這種表達心情的方式表示拒絕。
李江和王建民互相使了眼色,一起出手,前後夾擊:“來吧你!”
兩人給了林亦寒一個熊抱,把他的後背拍得“啪啪”作響。
林亦寒大叫:“哎呦餵,吐血了,真的要吐血了!”
大家哈哈大笑。
新項目取得了初步成功,大家高興歸高興,但也要面對試驗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
那就是前室開口太大,導致射擊時火焰過於明顯,尤其是在晚上,很不利於隱藏。
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這個制退器效率雖然達標了,但是局限性很大,不實用,那它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成果。
組會上,孟秋提議道:“既然開口太暴露,那就在外面再加一層‘擋板’。”
大家看向她,神情專註:“擋板?怎麽說?”
孟秋道:“說是擋板,其實相當於外面多加一個腔室,內外開口錯開。氣體進入裝置之後,多了一次緩沖,從內部腔室進入外部腔室,從最外面的洩氣孔排出……”
“同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增加消音擋片,和底部屏蔽裝置。”
既然要做,就盡善盡美。
在實際試驗中,測試人員反映,加裝制退器後,射擊時,底部揚起的灰塵太大,一來容易暴露槍手位置,二來也會影響槍手視野。
至於產生的噪音,測試人員沒有把它當成主要問題來提,但是據她觀察,裝上制退器後,噪音較之前還是有一定的增大的。
孟秋拿起筆,一邊在紙上畫示意圖,一邊講解:“消音擋片可以考慮放在這個位置,至於底部屏蔽裝置……”
林亦寒幾人聽得很認真,時不時提出疑問,孟秋一一解答。
不知不覺中,明明只是一個新人的孟秋,仿佛成了這個團隊的主導者。
*
“我和蕓姐進行內部壓力和排氣量測試,林哥,王哥,李哥,你們負責觀察實際使用時制退效果和底部屏蔽裝置效果,可以嗎?”
某次組會,大家討論起接下來的工作方向和安排,林亦寒說孟秋對這個方案比較了解,讓她來說。而後,大家好像就習慣了讓她來安排大家的任務。
這次也一樣。
他們改進之後的制退器已經基本完成了,現在要進行的就是檢驗實際效果。
孟秋安排完,大家沒有異議,分成兩隊,各自去完成任務。
孟秋和韓蕓的測試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兩人就留在了實驗室裏。
她們這邊的測試很快就結束了,從她們這邊的結果來看,是達到目標的,但卻不知道實際使用效果如何。
畢竟這東西要拿出去用的,只有經過實際檢驗,才能說有沒有成功。
兩人一邊整理實驗報告,一邊有一茬沒一茬地閑聊。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聊啥,心思根本不在眼前。
到了下午,在她們焦躁地等待中,門外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就是熟悉的聲音。
“韓蕓,小孟!”
孟秋“唰”一下把實驗室門拉開,林亦寒三人小跑進來,李江手裏抱著去做測試的制退器,跟抱著什麽寶貝似的,三人臉上都是一種抑制不住的欣喜。
一見他們這副表情,孟秋和韓蕓心裏便猜到了幾分,但還是不敢肯定,兩人追問:“怎麽樣,怎麽樣?成功了嗎?”
王建民一激動,家鄉話都出來了:“哎呀媽呀,效果杠杠滴!”
李江接話道:“成功了!大大的成功!”
林亦寒努力平覆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給她倆說試驗結果:“綜合制退效率達到了40.6%,比我們以前研究的老M制造的那款還高0.6%!”
“真的?”孟秋和韓蕓異口同聲問。
“當然!還有呢,”林亦寒繼續介紹,“聲音降低了50%,槍口火焰縮短了25%,射擊時底部灰塵也同樣大大減少!”
總而言之,這是一款制退效率超過40%,同時集消音、消焰於一體的綜合型輔助裝備。
而且,在設計時,他們就是按照國內的槍械數據來設計的,強調“通用”和“方便”,因此,按照這款制退器的數據調整比例,制造出來的制退器,可以適用國內的絕大多數槍械,比如他們國家部隊配備最多的F系列,以及Z-1式槍。
王建民興奮道:“這種制退器,國外說不定都沒有!”
李江道:“就算有,我就不信他們還能比我們的效率高多少!”
對他們的成果,兩人就是這麽自信。
孟秋雖然沒那麽自信,想想之前上《自動武器》課,老師提起的這個時期幾個大國技術水平的先進程度,她覺得說不定國外還是有比他們更好的制退器。
但是怎麽說呢,他們已經在追趕了,眼下就是一大步,早晚有一天會追上,不,會超過他們!
所裏有個項目出了點問題,是材料上的事,時教授被拉去救火,一忙就是一兩個月。總算告一段落,稍微清閑了點,她就想起來被自己招進來的準學生。
時教授泡了一杯茶,一手拿著搪瓷缸子,一手拿著杯蓋,慢悠悠地去找人。
嗯,讓我來看看寶貝學生在幹什麽?有沒有認真學習?
時教授找了一圈,從辦公樓找到實驗樓,卻沒看到人,連另一個學生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奇怪了……”
時教授嘀咕了一句,又轉了一圈,總算找到人了。
一個學生,一個準學生,正在食堂呢。
還有幾個人,像是她學生小組的成員,幾人坐在那兒,不知道在幹什麽,興高采烈,說說笑笑,還舉起搪瓷杠子碰了個杯。
時教授哼了一聲,這個亦寒,平時不是挺靠譜嗎?讓他帶小孟學習,他倒好,帶小孟在這兒聚會?
啪,時教授將手裏的搪瓷缸蓋子蓋上,單手提著,手背在身後,走了過去。
“亦寒,你們這是幹什麽呢?”時教授涼涼道。
林亦寒並沒有發現老師的教鞭正在靠近,他一見是老師,驚喜地喊了一聲,接著又道:“老師,剛好我們有事和您說呢?”
“有事和我說?”
“嗯!”
東西都在辦公室裏,一行人回到辦公樓,林亦寒特地跑實驗室一趟,拿了資料過來。
辦公樓,時教授的辦公室裏。
林亦寒站在桌前,匯報完實驗成果,臉上還帶著笑容。t
“你是說,你們研制出了效率在40%以上的制退器?還兼具消音、消焰作用?”
“是的!”林亦寒說了一句,又補充道,“消音和消焰的作用比不上專門的消音器和消焰器,但相較於未裝配消音器和消焰器的槍械,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具體數據都在這裏。”
時教授拿起眼鏡,戴上,細看桌上的實驗報告。
她的眉頭皺著,看著看著慢慢松開,不時點點頭,看到最後,實驗人員一欄,“孟秋”兩個字赫然在列,甚至還排在第一個。
時教授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她又看了一遍,沒看錯,確實是自己準學生的名字。
林亦寒看出老師的疑問,主動解釋道:“這次改進項目,主要想法、實驗方案都是小孟提出來的,甚至實驗過程中幾次遇到問題,也多虧了小孟。她排在第一位,實至名歸,這是我們小組其他成員一致的決定。”
時教授心裏的疑問不減反增,她的準學生,不是剛來研究所的新人嗎?怎麽就成項目組重要組員了?還排在第一位?
讓林亦寒把這段時間的事情都說一說,了解完詳細情況,她讓林亦寒把孟秋叫過來。
孟秋進來,面對的是一張和顏悅色的臉。
“坐坐坐……”時教授笑著道,她問孟秋,“喝茶嗎?”
孟秋見她要給她倒茶,忙說:“不喝不喝。”
時教授就道:“也是,你們小年輕不愛喝茶,喝點牛奶吧,偷偷告訴你,別告訴你林哥,我這裏還有大白兔奶糖呢。”
七顆大白兔奶糖一杯奶,時教授剝了幾顆大白兔放進杯子裏,倒上熱水,端給孟秋。
孟秋忙接過,時教授在對面坐下,笑瞇瞇道:“等一等,等奶糖化了再喝。”
孟秋捧著杯子點頭:“好。”
時教授便閑話一般和她聊了起來,問她是怎麽想到這個辦法的。
孟秋如實以告,說她整理了項目之前的資料,又從之前所裏研究的一些國外制退器的資料中得到的靈感。
時教授又問起她項目裏的事,孟秋也一一告訴。
時教授看著她侃侃而談,說起項目上的事,更是胸有成竹,便越發高興。
這孩子真是給了她一個大驚喜啊!
她對她的要求只是先看看書,打基礎,她呢,竟然已經參與進項目了,還帶領團隊,取得了遠超現有裝置水平的成果。
這是什麽?這簡直就是天才呀!
有這樣一個學生,她的心裏產生了一些面對挑戰的感覺。
時教授又問她:“之前布置的任務完成得怎麽樣了?看書的過程中,有沒有疑問啊?”
孟秋說:“有,我都整理下來了。”
系統空間裏可以購買上課服務,但要是每本都買的話,她的餘額很快就不夠用了。孟秋就先自己自學,實在有難度的再在系統中上課。
自學的那部分,遇到問題,她都記了下來,想著可以來研究所裏問人。
孟秋去把自己整理的本子拿過來,時教授翻開看了看,對她更滿意了。
這孩子能在跟項目的同時,還沒有耽誤學習,可見她有多勤勉。
聰明的孩子不少見,既聰明,又勤勉的,就難得了。
她叫孟秋把椅子搬過來,師生兩個,一個講解,一個聽,和樂融融。
時教授讓他們把實驗報告放在她這裏,轉頭她就親自去找張副所,告訴他,看,我學生他們的項目組出成果了,獎勵什麽的是不是該下發呀。
張副所道:“行,回頭我一起拿去給沈老看過,就報上去,保證不虧待你學生,行了吧?”
時教授勉為其難地接受,催他盡快。
張副所管這些後勤雜事,都被催習慣了,他道:“好好好。”
拿起報告翻看起來,見項目成員中,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排在第一個。
“這不是……你之前要進來的那小姑娘嗎?”
時教授點頭:“對,就是她,小孟秋。”
張副所見她那副炫耀之意,嘖嘖出聲:“這小姑娘才進研究所多久啊?這就出成果了?看來咱們研究所又來一個顧鶴年啊!”
時教授不滿道:“我學生未必比顧鶴年差。”
顧鶴年是接受正經教育出來的,她學生野路子一個,全靠自學,就能做到這一步,真說起來,不一定比不上顧鶴年。
張副所就笑:“看來你對這個學生是相當滿意了,那怎麽還不收徒?”
時教授道:“正有這個打算。”
孟秋他們的槍口制退器項目告一段落,幾人有乘勝追擊的想法,想著下一步要不就搞炮口制退器,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孟秋卻突然被時教授抓去學習了,時教授道:“炮口制退器不著急,先讓你林哥他們去研究。至於你,接下來的任務是,從大一開始,系統地過一遍課程。”
孟秋沒有異議,老老實實聽安排。
時教授每天抽出時間給她授課,她是搞材料的,但其他課程也略通,教基礎的不成問題。
時教授本來是這麽想的,教了一段時間,就發現了,她這個學生,比她想象中還要聰明。
學習能力強,舉一反三,書本上的知識教一遍就理解了,動手能力也強,帶她去做實驗,實驗器材看一遍就能上手。
“小孟啊,你是真有天分!”時教授誇道。
孟秋心虛,其實不是的,只是時教授帶她操作的實驗器材,有的她前世用過,還有的她在系統實驗室裏都上手過好多次了。
時教授越誇她,她越不好意思。
時教授反而覺得她謙虛。師生兩個相處越發融洽。
時教授讓她別叫教授了,叫老師。
這樣一個學生,老師教得都有成就感。時教授迫不及待想把人拐去跟自己搞材料。
她循循善誘,問孟秋:“以後想研究哪方面啊?或者對哪方面感興趣啊?比如材料學……”材料學和材料學。
這麽好的學生,不學材料可惜了。
孟秋說:“唔……我也不知道,感興趣的好像有點多。”
她撓撓頭:“比如之前做收音機,涉及的無線電技術,還有電池,集成電路。然後搞制退器的時候,想了解更多動力學、物理學、機械設計的知識。當然,還有材料學……”
如果她真的要做一些東西的話,感覺只學習某個學科的知識好像不太夠,至少其他的也要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依托於整體的進步。
孟秋上輩子是學物理的,這輩子有了系統這個大殺器,感覺也可以看看其他風景。
時教授心裏暗暗嘆氣,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欣慰的是學生目標遠大,失落的是,這麽個好苗子,她偏偏這麽博愛。
這還讓她怎麽把人拉到他們材料學?
唉,先看看吧。
要是她的能力能夠兼顧,趁著年輕,精力充沛的時候,想多學點知識,就多學點,要是不能兼顧,她這個當老師的,就該引導了。
時教授想到孟秋的情況,又挺慶幸,她要不是到駐地來,要不是陰差陽錯跟亦寒結識,一個好苗子,就被埋沒了。
在他們師生倆教學的時間裏,張副所也如他所說,把實驗報告和近期的一些項目進展送到了沈老的辦公室。
沈遠山很忙,他不管研究所裏的雜事,但技術上的事他會了解。
每個月,他都會抽出時間,來看一看研究所裏的近期成果,或者是各個項目上遇到的問題。
這天,忙到晚上九點多,他才吃上飯。
顧鶴年將飯盒、筷子放在桌子上,沈遠山倒了一杯水,他的習慣,吃飯之前,先喝幾口水,潤潤嗓子。
他打開飯盒,問顧鶴年:“你的飯呢?就在這兒吃,吃完回去休息,今晚不許再去實驗室。”
顧鶴年確實是打算胡亂塞兩口,就回實驗室,聽他這麽說,只好放棄這個打算。
沈遠山一邊吃飯,一邊趁這個時間,看張副所送來的文件。
“制退器?”
一份實驗報告,很快就看完了,沈遠山放下筷子,提筆簽字批準,目光在最後一頁的小組成員名單上多停留了兩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什麽思路?”
四個人齊刷刷地看過來, 在他們的目光下,孟秋坐直了一些,開口道:“比如……換個形態?”
換個形態?四個人思索, 示意孟秋展開說說。
孟秋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們現在想實現的是提升制退器的效率……”
制退器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槍管只有兩頭,裏面的火藥燃氣要麽往前, 要麽往後, 往前的是幫助子彈射擊的能量,往後造成的作用力就是常說的後坐力。
制退器的作用就是在槍口處加一個小裝置,讓這個火藥燃氣除了往兩頭跑,還可以從側面出去,相應的,往後的作用力就小了,產生的後坐力也就減小了。
而影響制退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制退器內部腔室的數量、制退室的直徑、側邊的長度、兩側形成的角度錐角。
一般來說, 多個腔室的效率比單個高。如果有兩個腔室, 火藥燃氣會先在第一個腔室內膨脹, 排出一部分, 再進入第二個腔室, 再次膨脹, 再排出一部分。單室這種過程只會進行一次,剩餘的火藥燃氣自然更多。
另外, 制退室的直徑越大,效率越高, 但也不可能無限大,一是要考慮制退器的大小不影響實際使用,二是,這種關系有一個臨界值,當到達某個值時,制退室即便再增大,也幾乎不能再帶來效率的提升。
側邊長度和錐角同樣是這樣的,且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錐角越大,長度就要取小,反之,則取大。
這些基本上都是經過多次實驗總結的規律。
他們之前的實驗,說簡單點,就是試圖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找到那個最佳值。
因為涉及到因素過多,所以才說計算工作十分繁重。
某個因素稍微變化一點,其他的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然後他們就要重新測算。確認效率確實有可能提升後,才到制造成品的步驟。再之後,還要進行測驗。
往往還會發現,測算時數值確實有所提升,但實際測驗時,卻並沒有達到預期。
他們現在的困境就是,調整這個因素,那個受影響,調整那個,這個受影響,就像是被一團亂麻纏住,牽一發而動全身,偏偏還找不到線頭。
孟秋就覺得,與其困死在原地,不如破而後立。
她拿出紙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八字形簡圖,繼續道:“我的想法是,咱們或許可以直接改變一下制退室的形狀。”
“依舊維持兩個腔室的數目不變,改成八字形的,腔室內部直徑增加,效率可以得到部分提升。同時,在前室的兩側開兩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後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側方、上方,開幾個洩氣孔。”
“當火藥燃氣進入裝置後,先經過後室,通過側方和上方的洩氣孔,排出部分,且火藥燃氣向上噴出,會產生一個向下的作用力,能夠防止槍口上跳……”
“在後室消耗掉部分後,再進入前室,後斷面的鋸齒形槽會讓氣體偏流,更多地沖向前斷面,從而進一步降低後坐力。”
孟秋拿出提前測算過的數據:“我試著測算過,簡單分析了一下可能的情況,這是相關結果……”
她本來還想利用系統實驗室裏的設備材料先做一遍,好驗證一下有沒有問題。但很可惜,系統雖好,處處都要氪金,除了在實驗操作考試期間,可動用相應的實驗室,其餘時候,想用,可以,充錢。
一級實驗室使用一次100星幣,二級實驗室一次1000星幣,價格依次增長。
孟秋只能惱羞成怒地從系統空間出來,她的賬戶餘額只剩下九十多,一次也不夠買的。
她只能先計算出理論數據。
孟秋剛把測算情況拿出來,還沒介紹,他們已經等不及自己看了,幾人湊過來。
林亦寒直接將她手上的東西拿過去看,李江三人圍過去,四人頭碰頭將孟秋寫的東西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韓蕓更是直接趴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寫算算起來,好一會兒,她停筆道:“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算了幾個數據的李江和王建民也讚成道:“是的,我們也覺得可以一試。”
幾人拿起東西,當即就要去實驗室。
孟秋在後面“啊”了一聲,她猶豫道:“不用……再討論討論了嗎?”
她還打了很多腹稿,想著他們要是不相信,她要從哪些角度來說服他們,結果她還沒開始呢,他們就這麽直接地要去進行實驗了?
韓蕓揉了揉她的臉,笑著道:“你也是我們小組的一員啊,你提出了建議,我們判斷可行,還猶豫什麽?”
孟秋撓撓頭,笑了起來。
只是一個想法,想要實現,要經過許多步。
首先就是反覆測算、合理設計,而後是不斷地調整、修改,再之後就是制造了。
前面還算順利,到制造這一步t,卻遇到了困難。
這種形狀的制退器,內腔覆雜,需要一整塊材料制造,對制造工藝要求高,他們以前常用的那種鑄造工藝做不到。
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卡住了,大家很不甘心。
林亦寒咬了咬牙,安慰大家道:“沒事,這個問題交給我,我來解決。”
他專門開了介紹信,去外面的廠子裏找老師傅想辦法,後來重新設計了一個專用的內澆壓型模,又在壓型模的基礎上,制作出專用的蠟模,再進行組合焊裝。
一個模型就搞得他頭都快禿了。
中間又遇到各種問題,比如蠟模容易開裂、燒鑄強度不夠、制造器接口螺紋出現缺陷……
我國的槍械一般都是右旋膛線,在射擊時,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矩,所以輔助裝備的螺紋就要設計成左旋的。這樣射擊時,才會越旋越緊。
而他們幾次燒鑄出來的接口螺紋組織疏松,在劇烈震動下,別說旋緊了,用著用著估計都能掉。
這可不行,太影響射擊了。
他們又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找出了問題所在,將成品做了出來。
實驗室裏,桌子上放著一個小小的黑色的八字形物體,平平無奇,大家看著它,卻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這就是他們做了一個多月的東西呀!
成品出來了,下一步就是試驗,先是在實驗室裏試驗,而後又聯系研究所保衛科的同事幫忙實地試驗。
在經過多次試驗後,終於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結論——這款制退器的綜合效率達到了34.6%。
較之前平均提升了約四個百分點,距離他們的目標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韓蕓“嗷”一聲,轉身一把抱住了孟秋。
“小孟,你太棒了,太棒了!”
王建民和李江同樣很激動,經歷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中途遇到過無數問題,他們天天進了實驗室就是算,晚上做夢,夢裏面都是各種數據,都快算吐了,終於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誰能不激動?
他們激動地也想抱一下最大的功臣,無奈對方是個女同志,不好意思抱,只能互相抱抱,聊表激動的心情。
兩個大漢抱在一塊,你拍拍我,我拍拍你,那場面真是太精彩。
林亦寒嫌棄地後退一步,對這種表達心情的方式表示拒絕。
李江和王建民互相使了眼色,一起出手,前後夾擊:“來吧你!”
兩人給了林亦寒一個熊抱,把他的後背拍得“啪啪”作響。
林亦寒大叫:“哎呦餵,吐血了,真的要吐血了!”
大家哈哈大笑。
新項目取得了初步成功,大家高興歸高興,但也要面對試驗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
那就是前室開口太大,導致射擊時火焰過於明顯,尤其是在晚上,很不利於隱藏。
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這個制退器效率雖然達標了,但是局限性很大,不實用,那它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成果。
組會上,孟秋提議道:“既然開口太暴露,那就在外面再加一層‘擋板’。”
大家看向她,神情專註:“擋板?怎麽說?”
孟秋道:“說是擋板,其實相當於外面多加一個腔室,內外開口錯開。氣體進入裝置之後,多了一次緩沖,從內部腔室進入外部腔室,從最外面的洩氣孔排出……”
“同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增加消音擋片,和底部屏蔽裝置。”
既然要做,就盡善盡美。
在實際試驗中,測試人員反映,加裝制退器後,射擊時,底部揚起的灰塵太大,一來容易暴露槍手位置,二來也會影響槍手視野。
至於產生的噪音,測試人員沒有把它當成主要問題來提,但是據她觀察,裝上制退器後,噪音較之前還是有一定的增大的。
孟秋拿起筆,一邊在紙上畫示意圖,一邊講解:“消音擋片可以考慮放在這個位置,至於底部屏蔽裝置……”
林亦寒幾人聽得很認真,時不時提出疑問,孟秋一一解答。
不知不覺中,明明只是一個新人的孟秋,仿佛成了這個團隊的主導者。
*
“我和蕓姐進行內部壓力和排氣量測試,林哥,王哥,李哥,你們負責觀察實際使用時制退效果和底部屏蔽裝置效果,可以嗎?”
某次組會,大家討論起接下來的工作方向和安排,林亦寒說孟秋對這個方案比較了解,讓她來說。而後,大家好像就習慣了讓她來安排大家的任務。
這次也一樣。
他們改進之後的制退器已經基本完成了,現在要進行的就是檢驗實際效果。
孟秋安排完,大家沒有異議,分成兩隊,各自去完成任務。
孟秋和韓蕓的測試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兩人就留在了實驗室裏。
她們這邊的測試很快就結束了,從她們這邊的結果來看,是達到目標的,但卻不知道實際使用效果如何。
畢竟這東西要拿出去用的,只有經過實際檢驗,才能說有沒有成功。
兩人一邊整理實驗報告,一邊有一茬沒一茬地閑聊。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聊啥,心思根本不在眼前。
到了下午,在她們焦躁地等待中,門外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就是熟悉的聲音。
“韓蕓,小孟!”
孟秋“唰”一下把實驗室門拉開,林亦寒三人小跑進來,李江手裏抱著去做測試的制退器,跟抱著什麽寶貝似的,三人臉上都是一種抑制不住的欣喜。
一見他們這副表情,孟秋和韓蕓心裏便猜到了幾分,但還是不敢肯定,兩人追問:“怎麽樣,怎麽樣?成功了嗎?”
王建民一激動,家鄉話都出來了:“哎呀媽呀,效果杠杠滴!”
李江接話道:“成功了!大大的成功!”
林亦寒努力平覆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給她倆說試驗結果:“綜合制退效率達到了40.6%,比我們以前研究的老M制造的那款還高0.6%!”
“真的?”孟秋和韓蕓異口同聲問。
“當然!還有呢,”林亦寒繼續介紹,“聲音降低了50%,槍口火焰縮短了25%,射擊時底部灰塵也同樣大大減少!”
總而言之,這是一款制退效率超過40%,同時集消音、消焰於一體的綜合型輔助裝備。
而且,在設計時,他們就是按照國內的槍械數據來設計的,強調“通用”和“方便”,因此,按照這款制退器的數據調整比例,制造出來的制退器,可以適用國內的絕大多數槍械,比如他們國家部隊配備最多的F系列,以及Z-1式槍。
王建民興奮道:“這種制退器,國外說不定都沒有!”
李江道:“就算有,我就不信他們還能比我們的效率高多少!”
對他們的成果,兩人就是這麽自信。
孟秋雖然沒那麽自信,想想之前上《自動武器》課,老師提起的這個時期幾個大國技術水平的先進程度,她覺得說不定國外還是有比他們更好的制退器。
但是怎麽說呢,他們已經在追趕了,眼下就是一大步,早晚有一天會追上,不,會超過他們!
所裏有個項目出了點問題,是材料上的事,時教授被拉去救火,一忙就是一兩個月。總算告一段落,稍微清閑了點,她就想起來被自己招進來的準學生。
時教授泡了一杯茶,一手拿著搪瓷缸子,一手拿著杯蓋,慢悠悠地去找人。
嗯,讓我來看看寶貝學生在幹什麽?有沒有認真學習?
時教授找了一圈,從辦公樓找到實驗樓,卻沒看到人,連另一個學生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奇怪了……”
時教授嘀咕了一句,又轉了一圈,總算找到人了。
一個學生,一個準學生,正在食堂呢。
還有幾個人,像是她學生小組的成員,幾人坐在那兒,不知道在幹什麽,興高采烈,說說笑笑,還舉起搪瓷杠子碰了個杯。
時教授哼了一聲,這個亦寒,平時不是挺靠譜嗎?讓他帶小孟學習,他倒好,帶小孟在這兒聚會?
啪,時教授將手裏的搪瓷缸蓋子蓋上,單手提著,手背在身後,走了過去。
“亦寒,你們這是幹什麽呢?”時教授涼涼道。
林亦寒並沒有發現老師的教鞭正在靠近,他一見是老師,驚喜地喊了一聲,接著又道:“老師,剛好我們有事和您說呢?”
“有事和我說?”
“嗯!”
東西都在辦公室裏,一行人回到辦公樓,林亦寒特地跑實驗室一趟,拿了資料過來。
辦公樓,時教授的辦公室裏。
林亦寒站在桌前,匯報完實驗成果,臉上還帶著笑容。t
“你是說,你們研制出了效率在40%以上的制退器?還兼具消音、消焰作用?”
“是的!”林亦寒說了一句,又補充道,“消音和消焰的作用比不上專門的消音器和消焰器,但相較於未裝配消音器和消焰器的槍械,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具體數據都在這裏。”
時教授拿起眼鏡,戴上,細看桌上的實驗報告。
她的眉頭皺著,看著看著慢慢松開,不時點點頭,看到最後,實驗人員一欄,“孟秋”兩個字赫然在列,甚至還排在第一個。
時教授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她又看了一遍,沒看錯,確實是自己準學生的名字。
林亦寒看出老師的疑問,主動解釋道:“這次改進項目,主要想法、實驗方案都是小孟提出來的,甚至實驗過程中幾次遇到問題,也多虧了小孟。她排在第一位,實至名歸,這是我們小組其他成員一致的決定。”
時教授心裏的疑問不減反增,她的準學生,不是剛來研究所的新人嗎?怎麽就成項目組重要組員了?還排在第一位?
讓林亦寒把這段時間的事情都說一說,了解完詳細情況,她讓林亦寒把孟秋叫過來。
孟秋進來,面對的是一張和顏悅色的臉。
“坐坐坐……”時教授笑著道,她問孟秋,“喝茶嗎?”
孟秋見她要給她倒茶,忙說:“不喝不喝。”
時教授就道:“也是,你們小年輕不愛喝茶,喝點牛奶吧,偷偷告訴你,別告訴你林哥,我這裏還有大白兔奶糖呢。”
七顆大白兔奶糖一杯奶,時教授剝了幾顆大白兔放進杯子裏,倒上熱水,端給孟秋。
孟秋忙接過,時教授在對面坐下,笑瞇瞇道:“等一等,等奶糖化了再喝。”
孟秋捧著杯子點頭:“好。”
時教授便閑話一般和她聊了起來,問她是怎麽想到這個辦法的。
孟秋如實以告,說她整理了項目之前的資料,又從之前所裏研究的一些國外制退器的資料中得到的靈感。
時教授又問起她項目裏的事,孟秋也一一告訴。
時教授看著她侃侃而談,說起項目上的事,更是胸有成竹,便越發高興。
這孩子真是給了她一個大驚喜啊!
她對她的要求只是先看看書,打基礎,她呢,竟然已經參與進項目了,還帶領團隊,取得了遠超現有裝置水平的成果。
這是什麽?這簡直就是天才呀!
有這樣一個學生,她的心裏產生了一些面對挑戰的感覺。
時教授又問她:“之前布置的任務完成得怎麽樣了?看書的過程中,有沒有疑問啊?”
孟秋說:“有,我都整理下來了。”
系統空間裏可以購買上課服務,但要是每本都買的話,她的餘額很快就不夠用了。孟秋就先自己自學,實在有難度的再在系統中上課。
自學的那部分,遇到問題,她都記了下來,想著可以來研究所裏問人。
孟秋去把自己整理的本子拿過來,時教授翻開看了看,對她更滿意了。
這孩子能在跟項目的同時,還沒有耽誤學習,可見她有多勤勉。
聰明的孩子不少見,既聰明,又勤勉的,就難得了。
她叫孟秋把椅子搬過來,師生兩個,一個講解,一個聽,和樂融融。
時教授讓他們把實驗報告放在她這裏,轉頭她就親自去找張副所,告訴他,看,我學生他們的項目組出成果了,獎勵什麽的是不是該下發呀。
張副所道:“行,回頭我一起拿去給沈老看過,就報上去,保證不虧待你學生,行了吧?”
時教授勉為其難地接受,催他盡快。
張副所管這些後勤雜事,都被催習慣了,他道:“好好好。”
拿起報告翻看起來,見項目成員中,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排在第一個。
“這不是……你之前要進來的那小姑娘嗎?”
時教授點頭:“對,就是她,小孟秋。”
張副所見她那副炫耀之意,嘖嘖出聲:“這小姑娘才進研究所多久啊?這就出成果了?看來咱們研究所又來一個顧鶴年啊!”
時教授不滿道:“我學生未必比顧鶴年差。”
顧鶴年是接受正經教育出來的,她學生野路子一個,全靠自學,就能做到這一步,真說起來,不一定比不上顧鶴年。
張副所就笑:“看來你對這個學生是相當滿意了,那怎麽還不收徒?”
時教授道:“正有這個打算。”
孟秋他們的槍口制退器項目告一段落,幾人有乘勝追擊的想法,想著下一步要不就搞炮口制退器,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孟秋卻突然被時教授抓去學習了,時教授道:“炮口制退器不著急,先讓你林哥他們去研究。至於你,接下來的任務是,從大一開始,系統地過一遍課程。”
孟秋沒有異議,老老實實聽安排。
時教授每天抽出時間給她授課,她是搞材料的,但其他課程也略通,教基礎的不成問題。
時教授本來是這麽想的,教了一段時間,就發現了,她這個學生,比她想象中還要聰明。
學習能力強,舉一反三,書本上的知識教一遍就理解了,動手能力也強,帶她去做實驗,實驗器材看一遍就能上手。
“小孟啊,你是真有天分!”時教授誇道。
孟秋心虛,其實不是的,只是時教授帶她操作的實驗器材,有的她前世用過,還有的她在系統實驗室裏都上手過好多次了。
時教授越誇她,她越不好意思。
時教授反而覺得她謙虛。師生兩個相處越發融洽。
時教授讓她別叫教授了,叫老師。
這樣一個學生,老師教得都有成就感。時教授迫不及待想把人拐去跟自己搞材料。
她循循善誘,問孟秋:“以後想研究哪方面啊?或者對哪方面感興趣啊?比如材料學……”材料學和材料學。
這麽好的學生,不學材料可惜了。
孟秋說:“唔……我也不知道,感興趣的好像有點多。”
她撓撓頭:“比如之前做收音機,涉及的無線電技術,還有電池,集成電路。然後搞制退器的時候,想了解更多動力學、物理學、機械設計的知識。當然,還有材料學……”
如果她真的要做一些東西的話,感覺只學習某個學科的知識好像不太夠,至少其他的也要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依托於整體的進步。
孟秋上輩子是學物理的,這輩子有了系統這個大殺器,感覺也可以看看其他風景。
時教授心裏暗暗嘆氣,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欣慰的是學生目標遠大,失落的是,這麽個好苗子,她偏偏這麽博愛。
這還讓她怎麽把人拉到他們材料學?
唉,先看看吧。
要是她的能力能夠兼顧,趁著年輕,精力充沛的時候,想多學點知識,就多學點,要是不能兼顧,她這個當老師的,就該引導了。
時教授想到孟秋的情況,又挺慶幸,她要不是到駐地來,要不是陰差陽錯跟亦寒結識,一個好苗子,就被埋沒了。
在他們師生倆教學的時間裏,張副所也如他所說,把實驗報告和近期的一些項目進展送到了沈老的辦公室。
沈遠山很忙,他不管研究所裏的雜事,但技術上的事他會了解。
每個月,他都會抽出時間,來看一看研究所裏的近期成果,或者是各個項目上遇到的問題。
這天,忙到晚上九點多,他才吃上飯。
顧鶴年將飯盒、筷子放在桌子上,沈遠山倒了一杯水,他的習慣,吃飯之前,先喝幾口水,潤潤嗓子。
他打開飯盒,問顧鶴年:“你的飯呢?就在這兒吃,吃完回去休息,今晚不許再去實驗室。”
顧鶴年確實是打算胡亂塞兩口,就回實驗室,聽他這麽說,只好放棄這個打算。
沈遠山一邊吃飯,一邊趁這個時間,看張副所送來的文件。
“制退器?”
一份實驗報告,很快就看完了,沈遠山放下筷子,提筆簽字批準,目光在最後一頁的小組成員名單上多停留了兩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