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71 章

關燈
第 71 章

隆寧公主此舉被視為對另一派勢力的試探, 所謂“敵人反對的我就支持”,於是,很快就有宗室打著保衛成氏江山的旗號起兵造反, 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下去,因此而來的朝野動蕩,卻持續了很長時間。

作為風暴的中心, 女皇當然在重重保護之下,皇宮之中也不是那麽好進去的,隆寧公主卻不同, 她的府邸在宮外, 駙馬早逝,二人倒是有一兒兩女三個孩子, 年紀都不大,於是就成了被針對的目標。

武人刺殺、修士謀害,多麽下三濫的手段都用上了,隆寧公主一度狼狽不已。

顧斟真既然說過要保她的性命, 自然不會食言,然而這些只是外力而已, 重重阻力之下造成的無限壓力, 全都在隆寧公主一人身上。

有些事,不是殺得人頭滾滾落地就能行的, 不能得到對方的理解,人家知道你在做什麽?又怎麽會選擇支持你?

獨來獨往的修士可以不解釋,而隆寧公主這樣執掌大權、一言可以決定多少人生死存亡的人, 可不能草率行事。

於是, 隆寧公主退而求其次,轉而向朝野尋求政治盟友。

有些人在後宅管了一輩子人和事, 鬥來鬥去,爭的是芝麻綠豆大小的利益,若是將眼光放長遠些,看看成齊國廣闊的江山,機會又擺在面前,自然就會有動心的。

大規模地辦女子書院是不成了,那就在小範圍內舉辦,來的是高門貴女,對外只說是聚會而已,而所學的內容是國家典章制度各地風土人情等等從前很少接觸的東西。

此舉也被認為是隆寧公主攫取權力的手段,因此從一開始就進行著派系鬥爭,表明態度的不是沒有,觀望的人更多。

這些具體的事務,顧斟真是不會幹預的,其實她只有在那次進皇宮見到女皇的時候,才提了那些話,之後無論隆寧公主做什麽,只有隆寧公主自己來稟報,顧斟真並不會多問一句。

或許已經知道顧斟真對這些並不感興趣,隆寧公主後來幹脆挑緊要的事務簡短地說來,她只要確定顧斟真在聽,就不打算放棄,何況只有顧斟真身邊時,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

那是絕對實力的庇護。

有人將主意打在顧斟真身上,想方設法監視、打探消息,無所不用其極,威脅的有,利誘的有,利誘不成轉而威脅的也有,明明得不到他們想要的答案,卻不停地做著這樣愚蠢的事。

女皇也感覺到危險,從皇位上下來,那當然是不可能,多少人死也要死在那個位置上呢。於是,女皇選擇扶持娘家人,作為對抗成氏宗室的利劍,由此引發了儲君之爭。

部分選擇觀望的勢力之所以容忍女皇的“胡鬧”,很大程度是寄希望於那位曾經的小皇帝、如今的皇嗣,所以希望維持局勢穩定,熬死了女皇一切就結束了,當女皇娘家人卷進來之後,一切就不同了。

朝堂上的位置是有限的,有人下來才有人上去,有人上去就必然有人下來,若是能全身而退也就罷了,很多人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在女皇登基第三年,大朝會上,隆寧公主遭到訓斥,被直接送回了公主府。

此事被視為某種信號,各方面勢力蠢蠢欲動。

隆寧公主倒是不哭不鬧,只是走到顧斟真這個院子,坐下來喝了茶,平靜地訴說著自己的遭遇。

顧斟真靜靜地聽著,因為她不肯介入具體的事務,此時倒是有一點局外人的意思。

“所以,是禁足了?”

“是。”

“公主的樣子,過於平靜了。”

“仙師能看透人心,為何看不透宜媛心中所想?”

“如無必要,我不喜歡窺探人心。”

“仙師恕罪。”

“無妨。”

短暫的沈默之後,隆寧公主開口道:“三年前,仙師在皇宮大殿上所說的,開創一個時代,宜媛記在心裏,如今也有不少同盟,只是母皇此舉,令人心寒。”

顧斟真大概知道隆寧公主想要說什麽,這位也不是什麽剛出閨閣的小女孩,而是出身皇族、縱橫政壇一二十年的老人了,該有的分寸,還是有的。

當時投下那顆石子,顧斟真是想看看它泛起的漣漪,其實從她成為修士開始,就已經放棄了親手去實踐某些事。

“公主如今清醒的很,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麽,這不是很好嗎?”

這樣的話,當然是莫大的鼓勵,隆寧公主神色一松,喟然嘆道:“整天忙得腳不沾地,也該休息休息。”

顧斟真沒有發表見解,她常去外面聽那些人的議論,無論什麽樣的話都會聽上一耳朵,一邊聽一邊觀察那些人的表情,猜測對方此時心裏真正的想法。

由於她此前缺乏這方面的鍛煉,或者說是不屑和刻意的忽視,此刻反而感受到樂趣,當然,一開始的確會受到小小的挫折,那是刻意忽略不計的。

以旁觀者的視角觀測人心,的確會看到非常齷齪的一面,可是看著無數人的人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幕一幕大戲,那不是小時候看電視的感覺嗎?

真人出演,情感真摯,上哪兒去找這麽好的演員?又上哪兒去找這麽美妙的體驗?

當真有趣。

事件的走向朝著顧斟真熟悉又陌生的方向發展。

為了鎮壓反對者,女皇手裏必須有一把鋒利的刀,這把刀太鋒利,女皇都得擔心傷到自己,所以要維持某種微妙的平衡,不允許天平向任何方面傾斜。

隆寧公主作為皇室血脈、女皇唯一的女兒,在朝中擁有特殊地位,所以她很快就獲得了自由,仍然可以正常出入府邸,不需要傳召就可以進入皇宮,既接受來自各方面的聲音,也負責傳遞各方面的聲音。

可平衡之術是非常危險的手段,當所有人都擁有了派系,女皇就會變成孤家寡人,她必須不斷重新培植新的親信,所以“信任”也就成了保質期極為短暫的允諾。

隨著女皇逐漸老去,那個被降為皇嗣的小皇帝也逐漸長大,從少年到青年,娶妻生子,雖然好幾年連宮門都出不去,卻越發成為眾多人心中的象征。

有人打著他的旗號起兵,不止一次,宣稱是得到了密詔,雖然事後都t被證偽,架不住真的有人相信這個,還有忠心耿耿的衛士冒死相救這種事發生。

女皇大約是動過除掉皇嗣的念頭,只是一直拖著不肯下手。

某天晚上,顧斟真路過女皇母家人的宅邸,聽到了一段對話。

“要我說,不如直接上書,就說皇嗣謀反,把證據一列,賜死算了。然後,在趙家子侄中選一個做皇太子,就等著改朝換代。”

“不妥,主要還是陛下顧慮重重。如今的皇嗣雖然不是陛下血脈,卻是禮法上的武帝後人,又在宮裏養了許多年,一旦死了,豈不是等於斷絕武帝後嗣?陛下下不了這個決心。”

“什麽武帝後嗣?皇嗣不過是宗室子弟,跟武帝血脈疏遠著呢,還不如咱們,真的跟陛下有血緣關系。要是陛下實在擔憂,大可以在改朝換代以後,為陛下和武帝單獨立廟。”

“這倒是個主意。”

“陛下只是登基而已,又不曾改朝換代,你們這個法子,不行。”

“陛下就那麽重視血脈?”

“死了以後沒人上香供奉,那這皇帝可不是白當了?”

“說來說去,你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

“誰?”

“隆寧公主。”

“……”

“隆寧公主是陛下和武帝唯一的血脈,若是隆寧公主,比之如今的皇嗣又如何?”

“你的意思是,立隆寧公主為儲君?女君……如何使得?”

“已經有了一位女皇了,再有第二位,又如何?何況,若是真的那麽名不正言不順,天下亂起來,陛下才會更加需要我們。只要大權在握,就算是多熬些時間,又如何?”

……

顧斟真當時就想,如果是自己坐在那把龍椅之上,知道了這些人的心思,會怎麽做?她想了又想,終究還是沒有給自己一個結論。

以血脈為理由,請求更換儲君的奏折在新的一次大朝會的時候被遞了上去,站出來的是新貴,還是隆寧公主發掘出來的人才,因此引發了部分附和。

在女皇面前說什麽“女子不可擔任儲君”這種話,簡直是找死,於是理由只能往別的地方說,一時間朝堂之上簡直要吵起來。

這一次,女皇並沒有訓斥隆寧公主,也沒有將之直接送回公主府,而是和顏悅色地問她有什麽想法。

公主戰戰兢兢,叩頭請罪。

女皇並未表態,只是在那之後的朝會,令皇嗣上殿,同時大肆冊封趙氏子弟。

顧斟真知道的時候,忍不住搖頭,她對平衡之術厭惡極了,女皇並不信任唯一的女兒隆寧公主,純粹的親情大約只存在於女皇掌權之前,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支持隆寧公主的勢力不允許她後退。

“以公主如今權勢,放下一切就能善終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