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68 章

關燈
第 168 章

第168章

化遠四十四年, 五月三十,肅州城。

距離紀元到肅州,已經一個多月了。

這段時間裏, 他先是接手肅州本地事務, 隨後又去下面縣城逛了一圈。

可以說一刻都未停歇過。

最終, 他在落魄的石興縣停下, 說是對當地廢棄的礦井很有興趣,甚至把自己帶來的大部分人手都安排到石興縣的廢棄礦井處。

那處礦井在幾十年前很有名氣。

名為永興礦井,是石興縣最大石炭礦井,即使放到整個肅州,也是不小的礦洞。

當年產出的石炭,可是讓整個肅州都受益。

但問題是, 幾十年過去,那礦井下面都是水,根本不能開采了。

紀大人為什麽去這種地方?

麥種呢?

橡膠呢?

您不管了嗎?

仔細看的話,是管的。

紀元的手下蔡同知在帶著農人整理官田, 說最近農時不對, 要等到時間到了再培育麥種。

蔡同知手裏倒是有各地的麥種, 看著像模像樣。

但橡膠呢?

橡膠直接交給當地的武夫?

被調過來的李指揮使,還有那個叫劉軍劉隊長的,天天在肅州城外瞎轉,也不知道在做什麽。

他們到底在幹什麽啊。

這麽大的事,紀大人為什麽不上心?

如果說麥種的事,是當地農戶們著急。

那橡膠的事, 便是當地商戶著急了。

橡膠買賣, 如今大多集中在天齊國的南部,距離滇州府近的, 又或者本地就可以種水冬瓜樹的。

他們西北,北邊,對橡膠的需求極多,但能運過來的橡膠極少。

這種情況下。

商戶們著急啊。

原本還能等一等,見紀大人只對廢棄礦井有興趣,這下是真的著急了。

所以,河西府通判親自過來,明顯是要問問怎麽回事。

大家都盼著肅州橡膠買賣發展起來,然後讓大家都受益呢。

紀元跟武營回的時候,還笑著道:“倒是稀奇,為了橡膠買賣,河西府的通判都過來了。”

河西府通判是正四品的官職,跟紀元平級。

但到底是上頭來的,紀元肯定也是要行禮的。

武營在邊衛多年,這裏雖不是邊衛,但情況是類似的,而且面對紀元,也不需要隱瞞。

“此條商路發達,商戶多有受益,跟官府的來往也密切。”

“上面下來人,多半也是商會施壓。”

商會。

又是商會。

紀元在建孟府的時候,就跟商會的人打過交道。

小到正榮縣,大到建孟府城。

之後去了滇州府,更是有五大商會的名號。

如今的河西府也不例外。

可那些商會,基本都在官府之下。

直接跟官府之人商議,還讓通判下來找他談話。

這能量已經不是一般的大了。

甚至還能施壓?

武營點頭:“是,這些地方沒有別的產業,幾乎是一家商會獨大,當地想要稅收,只能如此。”

“而且他們手裏有人,不好動他們。”

能有如今的局面,自然是有原因的。

紀元回肅州城的路上,仔仔細細了解了全過程。

肅州城作為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經濟在西北各地來說,算不得差。

但認真看的話,就會發現,本地的經濟,幾乎全靠來往的商貿。

肅州下共計二十六個縣,商隊會經過其中九個縣。

這九個縣的經濟就不錯,剩下的十七個縣,距離商路近的,說不定能分點湯,距離比較遠的,那就是著名的窮縣。

這也說明,肅州本地的經濟發展,全靠來來往往的商隊。

放眼河西府,其中大半地方,都是如此。

這條商路帶來的不止繁榮,也有依賴。

更有一個商會的崛起。

貨運商會。

他們手裏有馬有車,還有隨行的壯力漢子。

負責來來往往的商貿運輸,也帶來大部分銀錢跟貨物。

這種商會,如何不讓人側目。

既然本地大部分經濟稅收都是他們帶來的,甚至手裏有馬有人,自然而然成一股不小的勢力。

乃至官員都要低頭。

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

多數官員過來,只是為了攢夠政績,四年後就走。

只要稅收過得去,地方也算安定,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這些商會在本地盤踞多年,沒必要惹他們。

調當地駐軍來管?

這更是開玩笑。

能在西域這種兇險之地駐軍的,都是皇上的親信,調幾個人過來還行,若要派兵,當地士兵不僅不會聽他們的,還會把消息送到京城。

從西北邊衛送信到京城,可不像滇州府那邊,還要經過崇山峻嶺。

這一路既有筆直的道路,還有早就修繕的官道,四五千裏的地方,快馬加鞭不到一個月就能送信過去。

若真正著急了,飛鴿傳書也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何必去招惹本地的勢力。

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合作。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本地的生存法則,外人看起來或許怪異,但總會有自己的原因。

了解這些情況之後,紀元更知道讓他回來的原因了。

麥種是幌子。

重點還是橡膠。

貨運商會,對橡膠的需求,必然不是一般的大。

不僅自家的馬車需要橡膠,還能做買賣。

自己無意之間,竟然讓本地最大的勢力之一不滿了?

知道事情的原因,紀元做起事來更加游刃有餘。

他回到肅州城,第一時間去了官田,然後又處理了其他文書。

不過此地有蔡豐嵐坐鎮,他是不擔心的。

肅州城大事小情,蔡豐嵐處理得都很好。

官田那邊也事先做好劃分,幾百個試驗田已經分割好,只等著農時到了,隨後就可以種植。

除了此事之外,各種化肥也準備好。

再者,蔡豐嵐道:“本地太缺水了,雖說麥子不需要太多水,可也不能那樣缺。”

缺水,要麽挖水井,吃地下水。

要麽修水渠,引水灌溉。

那樣都需要人力物力。

紀元點頭,此事他記下了。

缺錢缺東西。

隨後劉軍也來了,劉軍知t道紀元回來肅州城之後,第一時間過來。

劉軍臉上寫著興奮,常年喝酒的他,臉上帶著紅暈,看著其實不怎麽健康。

但這段時間的忙碌,都是讓他少喝了不少酒。

“找到合適的位置了,是一大片無人的沙地,很適合大面積種植蒲公英,接下來就可以去收蒲公英種子了。”

蒲公英,也可以喊橡膠草。

這橡膠草的花可以采摘下來泡茶以及制成藥材。

根部則用來做橡膠用。

紀元兩年前寫信給他們的時候,大家就知道這一點。

但問題在於,邊衛那地方危險,根本不適合大面積種植這些東西。

說句不好聽的,今日種了,明日西域小國就敢過來搶。

這甚至也是大家一直沒有種植的原因。

紀元聽此也很高興。

終於找到合適的位置了。

肅州的沙地不少,但要距離百姓居住的地方很近,又要有大部分空地,確實需要費工夫。

可問題也來了。

要收蒲公英的種子了。

收種子是要錢的啊。

以及雇附近的百姓過來種植,也是需要錢的。

好家夥,自己剛回肅州城。

蔡豐嵐跟劉軍就給他出了兩個大難題。

要錢。

肅州雖說沒那樣窮,但一時間也拿不出來那麽多銀子啊。

面對兩人的目光,紀元嘆口氣:“等著吧。”

蔡豐嵐跟劉軍同時笑。

他們就知道!

跟紀元說了,肯定沒問題。

紀元多靠譜啊。

跟著紀元的武營也擡擡下巴,等著吧!

四個人忍不住笑。

一直到現在,四個人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當年在府學的同窗們,好像就差白和尚跟李錦?”

紀元,蔡豐嵐,武營,劉軍。

他們當初可都是建孟府府學的同窗。

蔡豐嵐因為眼睛近視,一直都沒去踢蹴鞠,但每場比賽他跟李錦都去加油了。

至於白和尚?

他也是第二個任期了,聽說最近去了川地綿州,繼續在刑司做事。

白和尚信件寫得很勤,大家都知道他的動向,他好像是當地有名的光頭刑司,也很有意思。

紀元算了算道:“或許我們能在京城見面。”

這個任期結束,估計就會在京城見了。

當然,前提是這個任期做得好。

武營跟劉軍也有點恍惚。

京城?

現在的京城如何了?

不過再回去,應該跟之前不同了吧。

很快,大家就不再想那些事了,而是專註眼下。

紀元從石興縣回來的事,劉軍都知道,衙門其他人自然也知道。

肅州通判跟河西府通判已經在衙門等候了。

在知道紀元先去了官田,又見了負責橡膠的劉軍之後,大家才松口氣,甚至不覺得紀元不來見他們,有什麽不對勁。

哎,只要紀元能做成事,怎麽都行的啊。

所以紀元去衙門的時候,便是上面來的河西府王通判都是笑臉相迎,甚至道:“紀大人剛回來,是該休息休息的。”

紀元同樣笑著應道:“知道大人您過來,自然是要回的。”

“只是不知,知府大人有何指示,竟然差您過來。”

通判,算是一個監督職能的官職。

雖說品級比當地長官要低一些,卻能直達天聽,還能插手本地事務。

所以河西府的通判過來,跟知府過來區別不大。

紀元也跟肅州的通判打了招呼。

這兩位通判看向紀元,對視一眼道:“要不然,明日再說?”

不等紀元回答,肅州通判道:“明日商會的人前來拜見,正好一起見了。”

又是商會。

紀元看了兩人一眼,兩人倒也不躲閃。

這兩位通判,其實拿紀元當自己的人。

他們並非對立的關系,而是正兒八經的同氣連枝。

紀元裝作不知,揮退手下。

兩個通判見紀元如此識趣,同樣如此。

此地也就剩下兩個通判,以及紀元紀知州。

河西府王通判道:“咱們本地最大的商戶,貨運商會,他們著急想要橡膠,所以托到知府那邊。”

“紀大人你也知道,咱們整個河西府絕大部分收益,都是來自貨運,都是來自來往的商貿。”

“他們也是本地的支柱,既然有所求,知府大人與我商議,所以來這一趟。”

意思就是,貨運商會想讓紀元趕緊做橡膠,求到紀元上司頭上,於是過來施壓。

說施壓不對,應該講請求。

“那他們明日過來,是做什麽?”紀元問道。

“大概是要提前給下半年的稅收,先給交上,多不退少會補。”肅州通判道。

紀元挑眉。

好大的口氣。

多不退少會補。

這貨運商會,可真是財大氣粗啊。

明顯是想要銀錢來買橡膠進度。

紀元的表情,讓大家一楞,紀元直接問:“這是賄賂?”

“自然不是。”肅州通判趕緊道,“是算到本地的稅收,又不是給咱們的。”

自古收稅都是個難題。

本地的支柱產業這樣熱心交稅,是好事啊。

紀元並不接話。

因為這稅收也關乎到衙門俸祿的發放。

確實不是賄賂,但也直接關乎上下小吏補助的發放。

畢竟窮的地方稅收少,大家獎金也就少。

富的地方稅收多,獎金就多。

自己明日要是拒絕,那衙門上下都要恨自己了。

這也不能怪本地的小吏們。

大家都要過日子。

誰家不要吃喝。

說句不好聽的,他這種隨手賣畫就能賺錢的官員,又或者家族有依靠的官員,不在乎這些補助,那很正常。

但一般的小吏,其實跟普通百姓無異,那些多出來的補助就是為了生活。

紀元明白衙門上下的難處,更明白了這個貨運商會的能耐。

旁的暫時不提。

他想給當地百姓挖水井,想要收蒲公英種子,再雇當地百姓做事。

哪個不需要銀錢。

不過既然有人想給,那他就會照單全收。

“好,那就明日再說。”

王通判跟肅州通判兩個人見紀大人沈默許久,現在終於松口氣,全都齊齊松口氣。

就知道紀大人夠聰明,就知道紀大人明白事理!

跟聰明人共事就是好啊!

等他們一走,紀元對武營道:“把本地地圖找出來。”

“還有肅州的稅收,若有河西府的地圖更好。”

紀元在地圖上畫了一條商路。

再算了這些地方稅收的占比。

前兩天聽武營講,只知道在商路沿途的縣城稅收高,卻不知道高到這種程度。

肅州六十萬人口,二十六個縣,九個縣城在商路附近。

而這九個縣有著三十多萬的人口,以及百分之八十五的稅收占比。

高到離譜的程度。

肅州是這樣,河西府大部分地方都是這種情況。

也難怪人家貨運商會硬氣。

此地衙門百分之八十多的稅收都是人家提供的,這要是不硬氣,那就怪了。

就等於說,人家商會是肅州衙門,乃至河西府衙門的大金主。

大金主開口,事情哪有不能辦的。

紀元自己都笑了下。

想當金主是吧。

那就當。

紀元又道:“把劉軍請過來。”

“咱們好好盤算盤算,把橡膠產業發展起來,到底需要多少銀錢。”

不是想給錢嗎。

那就給。

給到他滿意為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