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吾皇萬歲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四章,吾皇萬歲
宣政殿內,皇帝坐於高臺之上,而臺下站著文武百官。
站在最前列的,不是左右丞相,亦不是大司馬,而是東西廠的兩位廠督,這天下多少書生寒窗苦讀,為的不都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偏偏身居高位為陛下所信任的卻只是粗通文墨的太監,何其諷刺,何其可笑?
周彧跪伏在了地上額頭幾乎與地面相觸,如今天底下能讓周彧如此的僅那麽一人,而此番為的姑且算是為民請命罷。
破天荒的頭一遭,周彧從未想過自己有一日不願順著陛下的心意去溜須拍馬,而是做出不符合皇帝心意的舉動來。
長安城外的流民數以千計,多少人食不果腹,席子一卷,便是荒冢一座。
他以前從不會做這些損害自身利益的事,哪怕心不落忍,如今卻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所謂的少年意氣是極麻煩的存在,是不知世事的富家子弟才會有的東西,但也同樣珍貴,令人向往……
他希望溫瑜還能有這樣的心性,那首先自己總要有那麽兩分,雖說不能將橫渠四句奉為圭臬,為生民請命豁出一切去,但也總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周彧苦笑,到底是被影響了啊,被那個自己無緣得見的肆意輕狂的宋玦也被如今這個歷經風雨依舊能瞧出舊時模樣的溫瑜所影響。
若周彧所料不錯,宋玦宋溫瑜想做的,可不僅僅只是報仇那樣簡單,若為了仇恨去隱忍去蟄伏去綢繆一切,那未免也太小瞧宋玦了。
周彧今日向陛下諫議的是由朝廷出錢幫助這些受災的流民回鄉,減免三年的賦稅,不僅如此,還要從國庫中撥出賑災糧支撐他們能夠活下去,活到來年豐收……
這些在歷史上都是有先例可循的,到了如今的陛下這裏,他便受不了了,周彧還未說要朝廷撥出款項來為他們搭建臨時住所呢。
今歲豫州受災的百姓數以萬計,多少人傷亡,又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可這些王子皇孫眼中看到的只有減免三年的賦稅令他們少了多少的富貴,不僅如此,甚至為這些低賤的百姓還要撥出去多少款項。
可若是不作為,又何以堵得住這悠悠眾口?
“回陛下,周大人這話說得不對,他們既然能來這裏,自然能再沿路乞討回去。”
“當時豫州的災情抵達長安的時候,陛下當時便派了欽差大臣押送賑災糧前往豫州安撫民心,何其聖明。
何況長安城外那麽些流民,我等皆有施粥,朝廷做的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我大周才止了幾年兵戈?這才休養生息幾年,南齊尚在虎視眈眈,若此次為那些流民掏空了國庫,又何以養得起那樣多的將士們?
為長遠計,請陛下三思。”
……
那些文武大臣你一言我一語,聽得周彧心中發笑,當年家鄉大旱,是不是也是在他們的三言兩語中成就了今日的周彧?
其實他們說的多少也是順著陛下的心意去說的,甚少有人站在周彧這邊,林百巖更是落井下石參了周彧一本。
人心易變,身在欲望的深淵裏,有幾人能拒絕得了這樣的誘惑?
真正的舍生取義者,為民請命者又有幾人?
那高臺之上的人久未言語,周彧便明白,此局是他勝了,再昏聵的君主多少也會考量自己的名聲,他要的從一開始便是退而求其次。
皇帝兩相結合朝臣們的諫議,減免賦稅兩年,撥賑災糧十萬石以支持流民返鄉及桑梓重建,皇帝陛下決定齋戒三日舉行祭天儀式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無論是誰,裝神弄鬼都只是為了“坑蒙拐騙”而已,不過皇帝的儀式來的更為盛大,騙的人更多。
子不語怪力亂神,世人卻大多都會敬畏鬼神。
相較於於百姓有利的實事,當權者更願意做那些虛的,只是因為成本更低,卻甚至於更加有效。
若有活路,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周彧能做到的,也僅僅如此而已了。
皇帝此言,百官跪伏皆稱讚道:“陛下聖明。”
諸事畢,百官退朝,
那高臺之上的人淡淡地說了句:“周卿家留下。”
周彧便被留了下來,等百官退出了大殿,周彧自覺地跪了下來,深深地叩首:“臣——請陛下恕罪。”
“哦?”高臺之上的人身著龍袍,約莫不惑之年的歲數,稍顯富態,聲音總是帶著幾分不疾不徐的散漫,有著掌握著他人生死的權利,不論他言語如何行為如何都足矣令人膽戰心驚,也就不需要故作威嚴的色厲內荏,“你何錯之有?”
周彧言語中帶著幾分謹小慎微:“臣之今日都是陛下給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臣與陛下自然是一條心。”
皇帝嗤笑了一聲:“朕還以為周督主威風太久了,忘了從前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了呢。”
周彧全程俯首,自不敢直視天威:“奴自然清楚,奴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能給自然也能收回去。”
皇帝算是滿意了這個回答,並未繼續施壓:“那你今日這一遭,是為的什麽?”
“自然是為了陛下,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豫州水患,雖受災程度不同,受災者卻多達數十萬,數以萬計的百姓家破人亡背井離鄉,這並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周彧言語間稍有停頓,繼而道,“朝中有些官員欺上瞞下,以至於陛下不知實情,甚至於不知長安城外有這樣多的流民。
他們不為民請命,卻用自己府上的餘糧施粥,到底是真的心善還是別有異心?”
坐在那位置上的又有哪一個是不多疑的?即便是枕邊人都要提防一二,周彧只是淺淺的提了一嘴,而對方便想得深了去了。
至於皇帝到底清不清楚豫州的災情到底如何,那自然是“不知道”的。
周彧繼而又道:“而他們都知曉臣是陛下的人,臣的意思自然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愛民如子,只是此事爭議頗多,陛下多番考量,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而已。”
空曠的殿堂內寂靜到落針可聞,皇帝似乎思慮了許久,最終“龍顏大悅”,欣然道:“周卿家怎麽還跪著,快快平身,此番你為朕分憂居功甚偉,賞黃金百兩。”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彧跪下叩首謝恩,此番便算是過關了,只是以後還有得磋磨。
伴君如伴虎,皇帝喜歡聰明的,卻不喜歡太過聰明的,周彧的“先斬後奏”,皇帝雖面上不顯,心中已然生了芥蒂。
皇帝雖然耽於酒色,但能走過奪嫡之爭坐到如今的位置上,又豈是庸才?那心思怕是比誰都重。
周彧退出宣政殿拾級而下,盛夏裏初晨時分的日頭已然帶了幾分灼人的燥熱,惹得周彧有幾分心煩意亂,一揮袖袍不由得苦笑,要說後悔卻是不悔的,做了這樣的事反而心安。
皇帝好不容易將自己扶起來與朝中諸般勢力分庭抗禮,又怎會輕易地將自己拉下去,至少近幾年不會。
假以時日,未必不會培養一個更好掌控的。
作為皇帝,從來不在意黨羽之爭,互相牽制此消彼長,而皇帝是執棋人,獨坐釣魚臺,皇帝怕的從來都是一家獨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宣政殿內,皇帝坐於高臺之上,而臺下站著文武百官。
站在最前列的,不是左右丞相,亦不是大司馬,而是東西廠的兩位廠督,這天下多少書生寒窗苦讀,為的不都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偏偏身居高位為陛下所信任的卻只是粗通文墨的太監,何其諷刺,何其可笑?
周彧跪伏在了地上額頭幾乎與地面相觸,如今天底下能讓周彧如此的僅那麽一人,而此番為的姑且算是為民請命罷。
破天荒的頭一遭,周彧從未想過自己有一日不願順著陛下的心意去溜須拍馬,而是做出不符合皇帝心意的舉動來。
長安城外的流民數以千計,多少人食不果腹,席子一卷,便是荒冢一座。
他以前從不會做這些損害自身利益的事,哪怕心不落忍,如今卻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所謂的少年意氣是極麻煩的存在,是不知世事的富家子弟才會有的東西,但也同樣珍貴,令人向往……
他希望溫瑜還能有這樣的心性,那首先自己總要有那麽兩分,雖說不能將橫渠四句奉為圭臬,為生民請命豁出一切去,但也總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周彧苦笑,到底是被影響了啊,被那個自己無緣得見的肆意輕狂的宋玦也被如今這個歷經風雨依舊能瞧出舊時模樣的溫瑜所影響。
若周彧所料不錯,宋玦宋溫瑜想做的,可不僅僅只是報仇那樣簡單,若為了仇恨去隱忍去蟄伏去綢繆一切,那未免也太小瞧宋玦了。
周彧今日向陛下諫議的是由朝廷出錢幫助這些受災的流民回鄉,減免三年的賦稅,不僅如此,還要從國庫中撥出賑災糧支撐他們能夠活下去,活到來年豐收……
這些在歷史上都是有先例可循的,到了如今的陛下這裏,他便受不了了,周彧還未說要朝廷撥出款項來為他們搭建臨時住所呢。
今歲豫州受災的百姓數以萬計,多少人傷亡,又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可這些王子皇孫眼中看到的只有減免三年的賦稅令他們少了多少的富貴,不僅如此,甚至為這些低賤的百姓還要撥出去多少款項。
可若是不作為,又何以堵得住這悠悠眾口?
“回陛下,周大人這話說得不對,他們既然能來這裏,自然能再沿路乞討回去。”
“當時豫州的災情抵達長安的時候,陛下當時便派了欽差大臣押送賑災糧前往豫州安撫民心,何其聖明。
何況長安城外那麽些流民,我等皆有施粥,朝廷做的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我大周才止了幾年兵戈?這才休養生息幾年,南齊尚在虎視眈眈,若此次為那些流民掏空了國庫,又何以養得起那樣多的將士們?
為長遠計,請陛下三思。”
……
那些文武大臣你一言我一語,聽得周彧心中發笑,當年家鄉大旱,是不是也是在他們的三言兩語中成就了今日的周彧?
其實他們說的多少也是順著陛下的心意去說的,甚少有人站在周彧這邊,林百巖更是落井下石參了周彧一本。
人心易變,身在欲望的深淵裏,有幾人能拒絕得了這樣的誘惑?
真正的舍生取義者,為民請命者又有幾人?
那高臺之上的人久未言語,周彧便明白,此局是他勝了,再昏聵的君主多少也會考量自己的名聲,他要的從一開始便是退而求其次。
皇帝兩相結合朝臣們的諫議,減免賦稅兩年,撥賑災糧十萬石以支持流民返鄉及桑梓重建,皇帝陛下決定齋戒三日舉行祭天儀式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無論是誰,裝神弄鬼都只是為了“坑蒙拐騙”而已,不過皇帝的儀式來的更為盛大,騙的人更多。
子不語怪力亂神,世人卻大多都會敬畏鬼神。
相較於於百姓有利的實事,當權者更願意做那些虛的,只是因為成本更低,卻甚至於更加有效。
若有活路,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周彧能做到的,也僅僅如此而已了。
皇帝此言,百官跪伏皆稱讚道:“陛下聖明。”
諸事畢,百官退朝,
那高臺之上的人淡淡地說了句:“周卿家留下。”
周彧便被留了下來,等百官退出了大殿,周彧自覺地跪了下來,深深地叩首:“臣——請陛下恕罪。”
“哦?”高臺之上的人身著龍袍,約莫不惑之年的歲數,稍顯富態,聲音總是帶著幾分不疾不徐的散漫,有著掌握著他人生死的權利,不論他言語如何行為如何都足矣令人膽戰心驚,也就不需要故作威嚴的色厲內荏,“你何錯之有?”
周彧言語中帶著幾分謹小慎微:“臣之今日都是陛下給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臣與陛下自然是一條心。”
皇帝嗤笑了一聲:“朕還以為周督主威風太久了,忘了從前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了呢。”
周彧全程俯首,自不敢直視天威:“奴自然清楚,奴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能給自然也能收回去。”
皇帝算是滿意了這個回答,並未繼續施壓:“那你今日這一遭,是為的什麽?”
“自然是為了陛下,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豫州水患,雖受災程度不同,受災者卻多達數十萬,數以萬計的百姓家破人亡背井離鄉,這並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周彧言語間稍有停頓,繼而道,“朝中有些官員欺上瞞下,以至於陛下不知實情,甚至於不知長安城外有這樣多的流民。
他們不為民請命,卻用自己府上的餘糧施粥,到底是真的心善還是別有異心?”
坐在那位置上的又有哪一個是不多疑的?即便是枕邊人都要提防一二,周彧只是淺淺的提了一嘴,而對方便想得深了去了。
至於皇帝到底清不清楚豫州的災情到底如何,那自然是“不知道”的。
周彧繼而又道:“而他們都知曉臣是陛下的人,臣的意思自然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愛民如子,只是此事爭議頗多,陛下多番考量,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而已。”
空曠的殿堂內寂靜到落針可聞,皇帝似乎思慮了許久,最終“龍顏大悅”,欣然道:“周卿家怎麽還跪著,快快平身,此番你為朕分憂居功甚偉,賞黃金百兩。”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彧跪下叩首謝恩,此番便算是過關了,只是以後還有得磋磨。
伴君如伴虎,皇帝喜歡聰明的,卻不喜歡太過聰明的,周彧的“先斬後奏”,皇帝雖面上不顯,心中已然生了芥蒂。
皇帝雖然耽於酒色,但能走過奪嫡之爭坐到如今的位置上,又豈是庸才?那心思怕是比誰都重。
周彧退出宣政殿拾級而下,盛夏裏初晨時分的日頭已然帶了幾分灼人的燥熱,惹得周彧有幾分心煩意亂,一揮袖袍不由得苦笑,要說後悔卻是不悔的,做了這樣的事反而心安。
皇帝好不容易將自己扶起來與朝中諸般勢力分庭抗禮,又怎會輕易地將自己拉下去,至少近幾年不會。
假以時日,未必不會培養一個更好掌控的。
作為皇帝,從來不在意黨羽之爭,互相牽制此消彼長,而皇帝是執棋人,獨坐釣魚臺,皇帝怕的從來都是一家獨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