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87章
竹小蝶終於趕在下午場第二個表演前趕回竹坑鄉。作為參賽選手她有資格站到戲臺旁的選手等候區, 擡眼掃視了一圈參賽選手,小半數都是相熟的鄉裏人。
“姐,姐, 我在這裏。”竹小蝶回頭瞧見黑蛋高高坐在山陜會館的院墻上。這家夥滿臉興奮, 高舉雙手大力揮動。
黑蛋是未成年人不能參加大眾評選的抓鬮,只能在外場觀看。
“坐好。別亂動!”竹小蝶生怕黑蛋掉下來, 趕緊喊道。
姜崖順著聲音看過去,輕扯唇角,朝竹小蝶笑了笑。
竹小蝶伸出兩根手指在另一只手掌上慢吞吞走過,又是聳肩,又是嘆氣, 還指了指已經過了天中的日頭。姜崖笑起來,張開嘴唇無聲地說了兩個字,“塞車!”
竹小蝶一下子知道他看懂了自己的意思, 而後又瞧見姜崖又無聲地說了兩個字,“歇歇!”
哪怕此時此刻臺上唱曲高昂,臺下叫好聲一片,這些聲音全在她耳邊繞路而走,唯有聽到姜崖口中的無聲的關懷。
下午場比賽比上午場更精彩。
四個外鄉人只比暫居第一名的張建德夫婦少三分, 先不說進半決賽的名額已經鎖定了人家外鄉人,剩下的席位現在也要拼出真功夫才能得到。
銀峽村的老太太姬條兒作為初賽中最年長者, 姜崖生怕出意外,還專門去鄉醫院找了位醫生陪在其旁邊看顧。別看老太太兩只小腳, 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可待她慢悠悠走到戲臺中央, 竟嫌棄地讓人把話筒拿走。
“以前哪有什麽話筒?!”老太太哼道。被耷拉卷縮的眼皮包裹的小眼睛裏透出幾分不屑。
竟是倔強有個性的老太太。臺下人都笑起來。
老袁笑喊道:“那是。以前唱山歌都靠喊。隔著山,隔著水都聽得一清二楚。”
老太太一努嘴, 旁邊像是孫子模樣的小夥子立馬送上來一張小凳子,並搬上來一面小鼓。老太太坐穩後,鼓槌一敲,咚咚咚,瞬即腳底一踩,鑔聲震天響。原來這是組合樂器,她一人就是一個小型樂隊。
“中華民國幾十年哎,百姓沒有安一天哪,盼得今朝烏雲散哪,來了紅軍□□哪……”
“鳥兒出籠飛天涯,哥哥逃出地主家,去到延安找紅軍,我的哥呀,你跟著領袖打天下。”
老太太聲音蒼老,但韻味十足,像是回到了幾十年前,紅軍進入竹坑鄉,被壓迫的人們終於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為群眾謀福利的軍隊,他們覺醒了,用歌聲表達跟著領袖打天下的願望。
咚咚鏘鏘,鏘鏘咚咚……
“鏘哩鏘哩鏘鏘嘁,共產黨來了咱心歡喜。分田分糧又分地,地主惡霸直嘆氣。鏘哩鏘哩鏘鏘嘁,老財屋裏有東西,拿出來了寬大你,拿不出來槍崩你!”
咚咚鏘鏘,鏘鏘咚咚……老太太嫻熟地敲著鼓,腳底鑔聲陣陣,將對封建剝削的憤恨唱得肝腸寸斷,又將紅軍做靠山,那種終於翻身做主人的得意和自豪表達地淋漓盡致。
在場觀眾掌聲陣陣。
王學海作為主持人也為老太太的激情感到振奮,他蹲下來逗道:“大娘,咱年輕時候是不是也是山歌界的一枝花啊?”
“那必須啊。”老太太哼道:“我現在也是一枝花啊。”
在場觀眾齊齊大笑。
姜崖心道看來這位老太太的大眾評審選票得分不低。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計票中,五百個人竟有486個人投了票。
戈明德作為五位專家中年齡最大的,最為佩服,“老太太寶刀未老啊。不僅三首山歌小調《來了紅軍□□》、《跟著領袖打天下》、《共產黨來了心歡喜》串在一起唱,而且自唱自配樂,鼓鑔也打得很好。我給100分。”
苗秋月苗教授接過話筒道:“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咱們西河縣的很多山歌調子被賦予了新內容。關於對我黨我們領導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山歌越來越多。這也是咱們山歌的一大特色,也就是與時俱進。”
包括剛才姬條兒唱的那段《來了紅軍□□》,也是根據1932年□□率部進入西河縣這段真實歷史傳唱下來的。
文化館館長鞏仁更為姬條兒自信從容的演唱風格打動,他提及當年編纂《西河縣山歌集》的時候曾經拜訪過姬條兒,當t時她恰好病著,得知縣文化館在整理山歌歌詞和曲調,拖著病體在病床上口述了幾十首她能記得的歌詞。
宣傳部部長丁佳慧說像姬條兒這樣行走的山歌寶庫,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要讓山歌文化傳承下去。她再次肯定了竹坑鄉這次山歌賽舉辦的意義十分重大,要不是有這樣的場合,還不知道竹坑鄉臥虎藏龍。
最終這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得了全場最高分954分,比張建德夫婦高出20分,暫居第一。
梁有仙倒也服氣,先不說老太太唱得不錯,她都被五位專家誇成了“活著的瑰寶”“行走的詞庫”,那是如何也比不過的。
接下來的比賽,仍有不少精彩,只是得分再也沒有那組外鄉人的高。就從第一天比賽結果來看,大家夥都鉚足了勁想拿冠軍。畢竟對個人來說五千塊的獎金還是太有吸引力了。
比賽一直搞到太陽下山,月掛樹梢。緊趕慢趕總算完成的三分之一選手的表演。
散場後,五位專家被請進金竹村安慶生的農家樂結結實實地吃大餐,犒勞一天的辛苦。
幹凈整潔的院子裏擺滿了四五張大圓桌,且都坐滿了游客,桌子上大盤小盤雞鴨魚肉,觥籌交錯之間氣氛十分濃烈。宣傳部長丁佳慧瞧見此場景,連連稱讚,說金竹村這鄉村旅游算是走到了全縣乃至全市的前列。
安慶生頓覺蓬蓽生輝,興頭上請丁部長去隔壁院子,隔壁的隔壁的院子參觀。
“都是我盤下來的,今天全住滿了。”
“那感情好啊。生意不錯。”
安慶生不忘把姜崖拽過來,“都是我們鄉產業辦的小姜同志的功勞……”安老頭人情世故精明地很,金竹村包括他能有今天,姜崖功勞一頂一沒話說。現在這麽大的一個領導來家裏吃飯,他哪能忘了姜崖。
只可惜姜崖是只做事不攬功的人,見狀連連擺手,只說要不是全村人大家夥支持,他什麽事都做不成。
宋香巧在一旁聽得感慨萬千,她知道姜崖怵這種場合,趕緊拉開安慶生,請專家們落座。
飯畢,一行人在安慶生家住下。
姜崖忙活一天終於有空歇口氣,走在村路上,風吹林動,溫潤的燈光從各家各戶院墻透出來。夜深了,仍有不少游客三五幾人,慢悠悠晃蕩著,享受著難得的靜謐,被夜風吹拂著都有了些醉意。
今天蛤I蟆洞景區的日游客量超過開園日,算是給大家夥又打了一針興奮劑。山歌賽要熱熱鬧鬧搞一個月,希望這股熱潮能把今年後面幾個月都炒熱,到了過年又會是一個高峰期。
經過竹小蝶家時,她家的院子裏好似有人說話。姜崖上前敲門,裏面瞬時安靜起來,過了好一會竹小蝶才拉開門,只露出個圓鼓鼓的頭來。
也不知道是門檐下的燈光太亮,竹小蝶兩只眼睛像碎星一樣閃閃的,瞧見姜崖的瞬間越發得亮。
“姜崖哥哥,你怎麽來了?”
姜崖的目光順著門縫往裏瞧,笑呵呵地說:“大半夜不睡覺幹嘛呢?”
竹小蝶臉紅了下,“秘密!”
“哦!”
姜崖眨了眨眼睛,“我記得明天你第五個出場。”
竹小蝶:“你知道?”
“看一眼就記住了。”姜崖笑起來,“那行。早點搞完睡覺。”
竹小蝶嗯了一聲,“晚安。”
“晚安。”
姜崖擺擺手,轉身離去。
竹小蝶瞧著姜崖的身影隱入夜色,這才轉身把門叉好。
過了一會,有道身影從門口不遠處的樹後閃出來,盯著斑駁破舊的大門半天,最終又消隱在黑暗中。
*
翌日比賽依舊如火如荼。昨天暫且位列前20名的人,在高興之餘,也害怕今天被哪些優秀的選手擠下去。而且前20名中,有的村一個選手都沒有入圍,有的村卻入圍了好幾名。
竹坑鄉總共有25個行政村,現在只有20個組選手才能進入半決賽,那些一個選手都沒有入圍的村子,肯定特別著急,想必經過一夜發酵,今天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梁有仙反正手握張建德夫婦這張王牌心不慌,他斜著眼看向安慶生,“安老頭,你們村的不會就竹小蝶那個女娃娃這一個選手吧?”
在他看來竹小蝶不過是個在校高中生,沒任何表演經驗,想必就是小時候耳濡目染跟著她那個會唱山歌小調的媽學過一點,這不足無慮。
安慶生一臉神秘,“反正你到時候看就知道了。”
第二日前四組選手上臺表演後,昨天的前20名排位就發生了變化,有人出局,有人上榜,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待到王學海報幕說第五位上場的是來自金竹村的竹小蝶時,金竹村25人大眾代表團立馬鼓起掌來。
帷幕後鑼鼓聲起,一只“大鯉魚”從裏面“游”了出來。再仔細看,這是用連竹篾紮編而成的,前為魚頭,後為魚尾,中間一朵巨大的紙紮荷花,荷花內藏著一個小女郎。這小女郎一臉嬌俏妝容,眉心鑲嵌著一枚蓮花花鈿,雙手撐著魚身兩邊,以身挺魚,挺魚而走。
誰也沒先到竹小蝶竟然把好多年沒搞過的《鯉魚鬧蓮》搬到了山歌賽的舞臺上。要說這《鯉魚鬧蓮》屬於西河縣傳統歌舞表演,一般只有在過大年或者正月十五才有。大革命時候這些都作為封建糟粕被迫中止表演,好多年輕人都沒見過這種“玩意”。
這時,兩個蓮花女也依次登臺。只見兩個小姑娘鉆在一只由巨大蓮花制作的花籃裏,頭頂紅色蓮花,腰圍綠色荷葉,雙手撐籃,慢蕩輕晃,好似正在欣賞自己投映在湖面的身影。
竹小蝶撐著“鯉魚船”在蓮花之間嬉戲、游動、反轉。
好一幅“鯉魚鬧蓮”。
“小小鯉魚滿口腮,上江跑到下江來。上江吃的靈芝草,下江吃的藕蓮苔”。
竹小蝶的嗓音靈動婉轉,沁人心脾,不用話筒也能把聲音唱到每個人的心裏,再搭配上她鮮活的“魚步”,一游一動,首尾相銜,一會鉆到蓮花女的身後,一會又繞到蓮花女的身前,穿插走場,載歌載舞。
這時,趕魚漢來了。他的鼻梁抹了一坨白,帽子上插著一只嬌艷的花,手裏搖著蒲扇,喜劇感直接拉滿。
他一上臺就開始追趕“紅鯉魚”,把她從這頭追到那頭,從那頭追到這頭。兩個蓮花女被撞得東倒西歪,卻又恰到好處地擋住了趕魚漢。
人、魚、花在這場“鬧蓮”中完美地融為一體,時動時靜,賞心悅目。
鼓聲、鑔聲、鑼聲,聲聲貼著臺上四人的表演,熱鬧非常。
鬧了一會後,竹小蝶扮演的紅鯉魚一躍而起,用魚尾將趕魚漢撅到在地,趕魚漢被蓮花女圍住,不一會他暈頭轉向,踉蹌不已,一個趔趄竟直接從戲臺上跌落……在眾人驚呼聲中,趕魚漢直直落地,安然無恙。
表演結束。
觀眾鼓掌聲震動不停。
宋香巧湊到姜崖身邊,道:“這妮子啥時候準備的?連我都瞞著!要知道連我十來年沒見過這種表演!”
姜崖笑起來,想起昨晚上竹小蝶的院內深更半夜燈火通明,想必忙到了半夜。
另一邊,安親生湊到梁有仙身邊,道:“咋樣?我們金竹村的姑娘和小夥子不賴吧。”
梁有仙哼道:“也要看最後得分咋樣!”
“你就說你看著咋樣?”
“我看著……還行。”梁有仙勉為其難地哼道。
安慶生哈哈笑起來,“那就投票。”
戲臺上,王學海請人留步。
竹小蝶微微喘著氣,一手拉住一個蓮花女,趕魚漢也從臺上繞上來,四人一起站到戲臺中央。
王學海一臉好奇,摸著紅鯉魚船,“這都是你們做的嗎?”
紅鯉魚船大約有2米長,竹篾紮成的特別輕巧,像竹小蝶這樣的女孩子也能撐得起。魚嘴用大紅紙糊成,魚身上金黃線條勾勒魚鱗,魚尾巴高高翹起,可見竹紮功力。而人則鉆在魚身裏,四四方方的小空間被紙紮的漂亮花朵包圍著,連面向魚頭和魚尾的小小轎門上也貼著吉利的四字對聯。
竹小蝶小小的身體被鯉魚船包裹著,王學海只得把話筒遞進去。
竹小蝶赧然一笑,自從她準備報名參賽,她就在琢磨初賽表演什麽。還是弟弟黑蛋提了一句,說小時候就見過一次《鯉魚鬧蓮》,以後再也沒見過了。所以她就跑去找了村裏的紅奶奶。八十多歲的紅奶奶年輕時候是村裏有名的“紅鯉魚”,逢年過節經常在村裏村外表t演。紅奶奶教她唱詞,教她走位,還親自出面請竹器廠廠長竹向笛連夜做了“紅鯉魚”。
要想表演完整的《鯉魚鬧蓮》,還需要兩位蓮花女和一位趕魚漢。竹小蝶便扯上她的好朋友安芝以及她的弟弟安良。
王學海震驚道:“我以為這位也是個小姑娘啊。”
戲臺下一陣大笑。連姜崖都忍俊不禁。安思源這位寶貝兒子竟被竹小蝶拎到舞臺上,描紅擦白的,又跳又唱。真是個人才。
坐在臺下的姬蓮花哪能想到自己的一雙親兒女,竟然不跟她商量,悄無聲息地跑到戲臺上唱大戲。尤其她兒子竟然男扮女裝,虧她剛才壓根沒認出來還在臺下叫好!現在大家夥笑得樂不可支,顯然是在笑話她。
“你們兩個兔崽子給老娘等著!看我不抽破你們的皮!”她猛然站起來,大罵道。
臺上安芝安良姐弟顯然沒把親媽的話放在心裏。
安芝握著話筒喊道:“我樂意!唱這個不丟人。”
安良也跟著姐姐說:“我也樂意!人家張建德叔叔都能唱,我為啥不能唱?”
姬蓮花被懟得跳腳。
“哎呀,兩個娃唱得不錯。你這當媽的該高興啊。”
“就是啊,我剛看你不是也鼓掌鼓得起勁。思源要是知道他兩個娃能唱能跳,肯定誇你教得好。”
“我家娃只會吃只會喝,要是敢上臺表演,我都要高興死。”
旁邊的人紛紛勸姬蓮花別生氣。姬蓮花就覺得自己臉面屢屢被兩個娃給搞沒了,還想跳起來再罵兩句,這時,安慶生轉身睇著她,“你且安生點吧。”
姬蓮花不服氣地回瞪了一眼,卻再也不敢多嘴。
小插曲掀過。王學海請大家打分,並請五位專家進行點評。
苗秋月苗教授非常興奮,“咱們西河縣屬於春秋戰國時的楚地。當時的國都之一就叫丹陽,也就是在現在丹江之濱。楚國人尚鬼神,崇祭祀,而這幾位小演員表演的《鯉魚鬧蓮》有祝告、祈福的色彩。”
她繼續介紹道,竹小蝶四人表演的這段只是這出祭祀祈福的組成部分。按照史書記載和歷代演繹的完整流程,首先要舉行《鯉魚飲水》儀式。眾人走到丹江邊兒,放鞭炮,斬殺一純白公雞,用雞血為“鯉魚”點睛,再由“鯉魚女”面對江水三鞠躬。而後,由“鯉魚女”登門村子裏的各家各戶拜年祈福。最後再繞回江邊,跪地祈福“鯉魚來到大河邊,恭賀鯉魚已成仙。今天送你龍宮去,保我富貴萬萬年。”
最後,挖掉鯉魚雙眼,送還江力量,歸還河神,這樣才算完整的一次“鯉魚鬧蓮”。
“這算是楚地人尚鬼、崇巫、淫祀、好蔔的典型寫照啊。這可是流傳兩千多年的文化,現在還能看到一些吉光片羽的東西,可見我們西河縣歷史多麽悠久,文化多麽深厚啊。”
在場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什麽是鯉魚鬧蓮,但從不知道這還跟什麽楚文化有關,兩千多年前的人愛做的事現在人們還在做,這種跨越時光的牽畔讓人有種說不上來的感動。一時間大家都聽迷了。
宣傳部部長丁佳慧提到前段時間縣政府四大班子會上還說從明年開始,要把西河縣歷史悠久的過年習俗都再整起來。要求縣城各個企事業單位、學校都出個節目,在縣城的主要街道上游街表演,把過年氣氛搞好。另外,領導們還要求各家單位制作祈福主題性質的花燈,在正月十五這天擺滿縣政府所在的十字大街上,到時候滿街流光溢彩,花燈閃爍,組織全縣人一起鬧元宵。
到時候可以請竹坑鄉把《鯉魚鬧蓮》搬到街上去表演,效果一定不錯。
文化館館長鞏仁笑道:“咱們竹坑鄉除了《鯉魚鬧蓮》,還有跑旱船啊。這種表演形式更為多樣,到時候也可以一起去縣城表演。”
當然,專家們看門道,在場的觀眾看熱鬧。反正竹小蝶他們四人在臺上能唱能跳,表演故事性強,又能看得懂,這就夠了。
結果五位專家總共450分,在場觀眾投了430票,共計880分,暫居第8名。
梁有仙瞅見得分笑呵呵地湊到安慶生耳邊,“安老頭,你嘴裏說的王炸不會就這吧。”
安慶生不理他,“著啥急?!明天還有一天表演呢。”
接下來,雷家窪村的歷桃上臺演唱了一首《勸十郎》。唱詞裏妻子勸丈夫寒窗苦讀在功名,為官一方要清正,忠孝節義顧周全,莫讓私情誤虔誠等,不貪玩,不賭博,不貪酒,不狂言,要孝雙親,睦四鄰等等,戈明德笑道這活脫脫就是鄉約村規,完全可以略修改後雕刻成碑,立在村頭,要大家互相監督遵行。
除此之外,專家對歷桃唱腔的評價有高有低。像文化館館長鞏仁認為歷桃表演過於羞澀,唱腔技法不足,給的分比較低。而老袁則非常欣賞歷桃這種純自然唱法,發自內心的情緒非常充沛,無雕飾原生態的唱腔更打動人,他直接打出了99分的高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不停爭論。
兩人顯然偏好不同,遇到歷桃這樣的選手矛盾點立馬尖銳起來。老袁自持已退休,加上他這人即便在工作崗位上也固執己見,哪怕對方是自己領導也不願意順從。而鞏仁鞏館長也沒錯,他看過太多表演,從一個成熟演員的角度來評價也立得住腳,他倒也沒自持領導一定要壓老袁一頭,也是想讓歷桃這樣的好苗子能走得好遠,所以毫不留情地提出他的想法,希望歷桃能在接下來的表演中有所改進。
王學海見狀趕緊打圓場,“哎呀,兩位專家,道不同也可同謀嘛。咱都是希望歷桃能走得更遠,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歷桃,你可不要辜負專家們的期望,接下來的表演繼續加油啊。”
歷桃哪裏見過這陣仗,兩個爺爺輩的人在臺下為她爭得面紅耳赤,趕緊點頭說是是是,然後麻溜滾下臺了,連最後得分都忘了看一眼。
不過她長得好看,人又乖巧,得分不算高也不算太低,比竹小蝶少了10分,暫居第九名。
賈平濤作為海選時的熱門人物也在第二天登臺表演。他仍然唱的是丹江號子,不過他這次唱的又有所變化。首先他穿上了蓑衣,鬥笠一帶,腰上再綁著烏黑發亮的繩索,俯身一彎腰,活脫脫一個行走在丹江岸邊的老船工。其次,他也找了幫手,一個年輕小夥子,看長相應該是他的小孫子。年方七八歲,虎頭虎腦的,也穿著和爺爺一樣的蓑衣和鬥笠,一老一少,在臺上一唱一答。
“漢口河裏開哩開船走啊,扯起風蓬呀風哩風擺柳,搖擼著蕩槳來得快呀。”賈平濤高聲唱道。
這是他身旁的小孫子唱問:“太公哎,抓子哎,也不知前面什麽地方呀哎呀?”
“抓子呢”就是當地的土話“幹什麽呢!”的意思,用屬於小孩子的聲調來詢問,更顯有趣。
賈平濤笑唱道:“兩個老婆去親嘴。怎麽講?老河口啊!”
緊接著他又唱起一段,“駕起清風,蕩起雙槳,開船走喲哦……”
他的小孫子又問前面是什麽地方,賈平濤依次用歇後語的形式回答著由南至北,從漢口、老河口、李官橋、雙河鎮到西河老縣城,一個碼頭接著一個碼頭,用山歌小調的形式把沿途的地名編串起來,直至唱到竹坑鄉這一水路的盡頭。
爺孫兩個你一句我一句,詼諧好玩,把丹江號子唱出另類趣味來,也獲得了大家的滿堂喝彩。
對於丹江號子戈明德這位寫出《丹江風光世無雙》的人最有發言權。
“賈平濤你也真行啊,把你孫子都提溜上臺了啊。”戈明德笑問。
兩人顯然認識。
賈平濤握住話筒有些不好意思,“戈館長,咱這不是找不到合適人上臺表演嘛。”只能臨時把孫子叫過來培訓一下,勉強上臺。
好在他這小孫子從小聽他唱,教了三天就學會了。
戈明德感嘆著說當年他來丹江岸邊采風,那時候賈平濤一家人還住在丹江上。一艘木帆船撐起一個家,賈平濤在船上娶妻生子,經歷暴風驟雨,嘗遍水上人家的酸甜苦辣。
一家人在丹江上討生活。從竹坑鄉碼頭一路到漢江,再到長江,經過無數道江灣,無數處沙灘,他都如數家珍,都能用號子唱出來。
“七幾年的時候t,丹江上開始有機械船,木帆船就越來越少,現在全都是燒油船,再也聽不到什麽號子了。”賈平濤苦笑著說。
“我們都逃不過時代的大浪,可是,能留下來的一定能留下來,尤其像丹江號子這樣表征丹江人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精神的更會流傳下去。這就是我們舉行山歌賽的意義之一。”戈明德斬釘截鐵地說著。
掌聲瞬時鼓起。
賈平濤爺孫兩個這次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排進了前20名。
中場休息時,姜崖緩步走出平浪宮。今天國慶假日第二天,來竹坑鄉游玩的人數依舊很多,尤其這兩天來明清一條街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先不說平浪宮前這條古街上自發性游客不少,有些腦子活的鄉裏人也自發地大清早在街上搶占合適位置擺攤賣山貨、土特產或者竹編等。
還有不少人跑到丹江邊兒上踏水玩,恰好有道河灣沙灘細膩,平時裸露著倒是個玩沙的好去處。有人去玩,就有更多的人隨之而去。姜崖不放心,找人看顧著水邊,以防有人落水。
蛤I蟆洞那邊傳來的消息也不錯,人數持續增多,運維井然有序。金竹村這次作為山歌賽的讚助商,還是得益了不少。這兩天農家樂都住滿了,而且從游客的客源地統計來看,不少來自外縣外市。
姜崖隨意扒拉了兩口飯,在下午場比賽前提前湊到市電視臺的攝像頭前。這兩個小夥子認真給姜崖解釋攝像頭的操作方法,什麽時候拉近什麽時候拉遠,他們還有一個小一點的攝像機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跟拍,拍攝演出者幕後故事,拍攝圍觀群眾的精彩反饋,拍攝組織者的辛苦。
待初賽結束後,市電視臺的這兩位工作人員將對比賽瞧見拍攝到的素材進行剪輯,結合之前拍攝的竹坑鄉的丹江風光、溶洞風光、寺廟幽境等,整體制作一出長達40分鐘的節目,務必要形象生動、重點突出、熱鬧非常,讓《鄉村大舞臺》這一反應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節目有一個令人震撼的開端。
下午場的比賽選手好像紮堆沒睡醒似的,表演的內容泛善可陳,表演的形式司空見慣,這可能也和比較進行到一半有關。該唱的曲調都唱了,很多人重選選歌,表演的形式也大同小異,專家評委和大眾評委都看膩了。這也是後面人出場難免遇到的困境。必須要更精彩,更有趣,更專業才能獲得高分。
直到下午場結束,前20名的位置也沒有任何變化。這20人仿佛凝固般,暫時守擂臺成功。
節目進行到第三天,大家夥確實也多了些疲憊感,少了些新鮮感。姜崖看到此種情況,頓覺還是節目比賽節奏和效果沒有把握好。明年舉行第二屆的時候,應該多請些專家同時分時比賽。
宋香巧聽到姜崖如此提議連連點頭,“是,但主要也是因為今年是第一屆,咱們也不敢保證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參加比賽。剛開始咱們還擔心沒人報名,後來還是沿街宣傳效果好,召集了這一百多人。結果人又多到需要三天才能比賽完初賽。”
王學海啞著嗓子說:“咱這臨時頂上來的主持人也不好過啊。”兩天的主持任務快把他整趴下了,要說臺詞串場,要搞笑互動,還要喊讚助商的口號。
姜崖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年算是第一次吃螃蟹,吃得好不好,香不香,要一個月後看情況。但無論如何,咱們這第一口結結實實地咬下去了。”
說完三人同時笑起來了。
上午表演到快晌午時,大家夥都有點撐不住了。莊稼人要說在地裏擺弄收拾三天也不會累,但讓他們坐下來三天不動,再有趣好玩的事也變得不好玩不有趣了。
就在眾人只盼著趕緊吃中午飯時,有人上臺了。
一上臺,那麽一亮相,臺下人頓時炸鍋了。
“這不是那誰嗎?她怎麽來了?!”
“我的媽呀。過見鬼啊。這不是金竹村竹興文他老婆小翠兒嘛!”
“她啥時候回來的?她怎麽還有臉回來!”
臺上主持人王學海不明所以,他皺了皺眉頭繼續念道:“第105位選手名叫史馨雅。她演唱的曲目是《人人都說丹江好》。”
“啥?她叫史馨雅?她不是叫史小翠嗎?”
“啥時候改名了?”
“你們在說什麽啊?我怎麽不認識她?”
在場的人中年紀稍微大一點的都還記得十幾年前金竹村那個忽然消失的女人,有人說她跟著賣貨郎私奔了,有人還說在縣城看見她上了去外省的車,甚至有人說她掉下山崖摔死了。
但無論如何,拋夫棄子這個罪名是死死貼在這個叫史小翠的女人身上。
當然這也是十幾年前的事,年輕的新來的都不認識她。
包括早都見過也聽她唱過甚至待她報出自己是金竹村人,王學海都沒有懷疑過她的身份。以為是村裏誰家的媳婦或者女兒聽說有山歌賽後回來報名的。
宋香巧驚得兩只眼睛都快掉下來 ,姜崖也緊緊驟起眉頭,“怎麽回事?”
待宋香巧說這個改名叫做史馨雅的女人是竹小蝶和黑蛋的母親史小翠時,姜崖眉頭皺得更緊了。
梁有仙嘿嘿兩聲,扭頭盯著安慶生喊道:“你這老小子,嘴裏說的王炸竟然是這個女人?!”
腦子只是轉了那麽一轉,瞬時更火了,“你竟然為了打敗我們梁家窪村,下血本把她找回來???”
安慶生見他說的離譜,“你瞎說啥啊。我哪能有這個本事把十幾年不露面的人找回來。是她自己回來,找上我門,跟我說想報名參賽。”
“誰信你啊?!她都跑了十來年了,怎麽會這麽巧在這個節骨眼回來還要參加比賽?”梁有仙咋說都不信,腦子又那麽一轉,“總不會是咱們這比賽金額高到遠在天邊的人都知道了,要回來搶錢?”
安慶生老神在在,反正就說是碰巧,別的什麽話都不願意多說一個字。
姜崖轉身去找竹小蝶,可唯有黑蛋還坐在後面的院墻上,傻了一樣,死死盯著臺上那位他從來不知道長什麽樣的女人。
“哎呀,這小妮子怕是跑了。可別出什麽事。”宋香巧一跺腳跑出去找人去了。
臺下亂七八糟,臺上的史小翠,哦也就是史馨雅淡定如常,只見她施施然從旁邊拿來一個樂器,先用手指掃了兩下,竟發出嗡嗡聲。再細看,這把像是二胡的樂器卻又與二胡不一樣,比二胡短,琴身木質,琴頭上雕刻了一只俯臥的蛤I蟆,栩栩如生,兩根琴弦從蛤I蟆的嘴裏吐出來,造型奇特有趣。而且下端的琴筒用蛤I蟆皮蒙了一層,倒是其他樂器沒見過的用材。
臺下五位專家還是老袁率先認出來,他驚呼道:“這是蛤I蟆嗡!”
“蛤I蟆嗡?!”宣傳部部長丁佳慧沒聽過。
老袁這麽一說,戈明德、鞏仁、苗秋月都瞪大了眼睛。
“我以前聽說咱們西河縣有一種幾乎失傳的曲藝叫做蛤I蟆嗡,這還是頭一次見到。”
“是啊,這種唱法非常難學,解放前還有人唱,解放後就慢慢沒人會了。”
在專家們驚呼中,史小翠唱了起來。
“說呀啊丹江哎哎呀咿呀,都說風光好呀哎呀呀……”她的手指在蛤I蟆嗡上輕揉慢撚,不慌不忙,隨口就來,曲調輕松愉快,只是虛詞襯詞很多到你得從這裏面扣歌詞出來。
如果再仔細聽,你會發現史小翠唱的時候這個蛤I蟆嗡的樂器會發出“咯哇咯哇”的聲音,還真的像蛤I蟆的叫聲。
“丹江哎呀呀風光好啊,風碎江呀唉呀咦面啊……”史小翠邊唱邊走,又跳又蹦,真聲假聲切換自如,尤其尾音“咦”拉高就變成假音,特別不好唱,但唱好了又格外好聽。
眾人糊裏糊塗看著一個十幾年沒見過面的人上臺表演,又糊裏糊塗聽了一長段聽不太懂卻又十分好聽的調子,再糊裏糊塗看著她朝眾人鞠躬表示感謝。
王學海上臺請她留步。
史小翠唱了半天竟一點也不喘氣,手握蛤I蟆嗡朝王學海笑著說謝謝。
王學海方才在臺下,已經得知史小翠的身份,這下近看,確實覺得竹小蝶和史小翠有幾分像,尤其眉眼處都含著輕柔的光。
老袁率先搶過話筒喊道:“看你年歲也不大,從哪裏學t來的蛤I蟆嗡?你手裏的蛤I蟆嗡看著像老物件,民國時候的東西吧?是你師父傳給你的?”
連連發問,好像恨不得把人提溜起來趕緊把她知道的從腦子裏全倒出來似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竹小蝶終於趕在下午場第二個表演前趕回竹坑鄉。作為參賽選手她有資格站到戲臺旁的選手等候區, 擡眼掃視了一圈參賽選手,小半數都是相熟的鄉裏人。
“姐,姐, 我在這裏。”竹小蝶回頭瞧見黑蛋高高坐在山陜會館的院墻上。這家夥滿臉興奮, 高舉雙手大力揮動。
黑蛋是未成年人不能參加大眾評選的抓鬮,只能在外場觀看。
“坐好。別亂動!”竹小蝶生怕黑蛋掉下來, 趕緊喊道。
姜崖順著聲音看過去,輕扯唇角,朝竹小蝶笑了笑。
竹小蝶伸出兩根手指在另一只手掌上慢吞吞走過,又是聳肩,又是嘆氣, 還指了指已經過了天中的日頭。姜崖笑起來,張開嘴唇無聲地說了兩個字,“塞車!”
竹小蝶一下子知道他看懂了自己的意思, 而後又瞧見姜崖又無聲地說了兩個字,“歇歇!”
哪怕此時此刻臺上唱曲高昂,臺下叫好聲一片,這些聲音全在她耳邊繞路而走,唯有聽到姜崖口中的無聲的關懷。
下午場比賽比上午場更精彩。
四個外鄉人只比暫居第一名的張建德夫婦少三分, 先不說進半決賽的名額已經鎖定了人家外鄉人,剩下的席位現在也要拼出真功夫才能得到。
銀峽村的老太太姬條兒作為初賽中最年長者, 姜崖生怕出意外,還專門去鄉醫院找了位醫生陪在其旁邊看顧。別看老太太兩只小腳, 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可待她慢悠悠走到戲臺中央, 竟嫌棄地讓人把話筒拿走。
“以前哪有什麽話筒?!”老太太哼道。被耷拉卷縮的眼皮包裹的小眼睛裏透出幾分不屑。
竟是倔強有個性的老太太。臺下人都笑起來。
老袁笑喊道:“那是。以前唱山歌都靠喊。隔著山,隔著水都聽得一清二楚。”
老太太一努嘴, 旁邊像是孫子模樣的小夥子立馬送上來一張小凳子,並搬上來一面小鼓。老太太坐穩後,鼓槌一敲,咚咚咚,瞬即腳底一踩,鑔聲震天響。原來這是組合樂器,她一人就是一個小型樂隊。
“中華民國幾十年哎,百姓沒有安一天哪,盼得今朝烏雲散哪,來了紅軍□□哪……”
“鳥兒出籠飛天涯,哥哥逃出地主家,去到延安找紅軍,我的哥呀,你跟著領袖打天下。”
老太太聲音蒼老,但韻味十足,像是回到了幾十年前,紅軍進入竹坑鄉,被壓迫的人們終於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為群眾謀福利的軍隊,他們覺醒了,用歌聲表達跟著領袖打天下的願望。
咚咚鏘鏘,鏘鏘咚咚……
“鏘哩鏘哩鏘鏘嘁,共產黨來了咱心歡喜。分田分糧又分地,地主惡霸直嘆氣。鏘哩鏘哩鏘鏘嘁,老財屋裏有東西,拿出來了寬大你,拿不出來槍崩你!”
咚咚鏘鏘,鏘鏘咚咚……老太太嫻熟地敲著鼓,腳底鑔聲陣陣,將對封建剝削的憤恨唱得肝腸寸斷,又將紅軍做靠山,那種終於翻身做主人的得意和自豪表達地淋漓盡致。
在場觀眾掌聲陣陣。
王學海作為主持人也為老太太的激情感到振奮,他蹲下來逗道:“大娘,咱年輕時候是不是也是山歌界的一枝花啊?”
“那必須啊。”老太太哼道:“我現在也是一枝花啊。”
在場觀眾齊齊大笑。
姜崖心道看來這位老太太的大眾評審選票得分不低。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計票中,五百個人竟有486個人投了票。
戈明德作為五位專家中年齡最大的,最為佩服,“老太太寶刀未老啊。不僅三首山歌小調《來了紅軍□□》、《跟著領袖打天下》、《共產黨來了心歡喜》串在一起唱,而且自唱自配樂,鼓鑔也打得很好。我給100分。”
苗秋月苗教授接過話筒道:“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咱們西河縣的很多山歌調子被賦予了新內容。關於對我黨我們領導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山歌越來越多。這也是咱們山歌的一大特色,也就是與時俱進。”
包括剛才姬條兒唱的那段《來了紅軍□□》,也是根據1932年□□率部進入西河縣這段真實歷史傳唱下來的。
文化館館長鞏仁更為姬條兒自信從容的演唱風格打動,他提及當年編纂《西河縣山歌集》的時候曾經拜訪過姬條兒,當t時她恰好病著,得知縣文化館在整理山歌歌詞和曲調,拖著病體在病床上口述了幾十首她能記得的歌詞。
宣傳部部長丁佳慧說像姬條兒這樣行走的山歌寶庫,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要讓山歌文化傳承下去。她再次肯定了竹坑鄉這次山歌賽舉辦的意義十分重大,要不是有這樣的場合,還不知道竹坑鄉臥虎藏龍。
最終這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得了全場最高分954分,比張建德夫婦高出20分,暫居第一。
梁有仙倒也服氣,先不說老太太唱得不錯,她都被五位專家誇成了“活著的瑰寶”“行走的詞庫”,那是如何也比不過的。
接下來的比賽,仍有不少精彩,只是得分再也沒有那組外鄉人的高。就從第一天比賽結果來看,大家夥都鉚足了勁想拿冠軍。畢竟對個人來說五千塊的獎金還是太有吸引力了。
比賽一直搞到太陽下山,月掛樹梢。緊趕慢趕總算完成的三分之一選手的表演。
散場後,五位專家被請進金竹村安慶生的農家樂結結實實地吃大餐,犒勞一天的辛苦。
幹凈整潔的院子裏擺滿了四五張大圓桌,且都坐滿了游客,桌子上大盤小盤雞鴨魚肉,觥籌交錯之間氣氛十分濃烈。宣傳部長丁佳慧瞧見此場景,連連稱讚,說金竹村這鄉村旅游算是走到了全縣乃至全市的前列。
安慶生頓覺蓬蓽生輝,興頭上請丁部長去隔壁院子,隔壁的隔壁的院子參觀。
“都是我盤下來的,今天全住滿了。”
“那感情好啊。生意不錯。”
安慶生不忘把姜崖拽過來,“都是我們鄉產業辦的小姜同志的功勞……”安老頭人情世故精明地很,金竹村包括他能有今天,姜崖功勞一頂一沒話說。現在這麽大的一個領導來家裏吃飯,他哪能忘了姜崖。
只可惜姜崖是只做事不攬功的人,見狀連連擺手,只說要不是全村人大家夥支持,他什麽事都做不成。
宋香巧在一旁聽得感慨萬千,她知道姜崖怵這種場合,趕緊拉開安慶生,請專家們落座。
飯畢,一行人在安慶生家住下。
姜崖忙活一天終於有空歇口氣,走在村路上,風吹林動,溫潤的燈光從各家各戶院墻透出來。夜深了,仍有不少游客三五幾人,慢悠悠晃蕩著,享受著難得的靜謐,被夜風吹拂著都有了些醉意。
今天蛤I蟆洞景區的日游客量超過開園日,算是給大家夥又打了一針興奮劑。山歌賽要熱熱鬧鬧搞一個月,希望這股熱潮能把今年後面幾個月都炒熱,到了過年又會是一個高峰期。
經過竹小蝶家時,她家的院子裏好似有人說話。姜崖上前敲門,裏面瞬時安靜起來,過了好一會竹小蝶才拉開門,只露出個圓鼓鼓的頭來。
也不知道是門檐下的燈光太亮,竹小蝶兩只眼睛像碎星一樣閃閃的,瞧見姜崖的瞬間越發得亮。
“姜崖哥哥,你怎麽來了?”
姜崖的目光順著門縫往裏瞧,笑呵呵地說:“大半夜不睡覺幹嘛呢?”
竹小蝶臉紅了下,“秘密!”
“哦!”
姜崖眨了眨眼睛,“我記得明天你第五個出場。”
竹小蝶:“你知道?”
“看一眼就記住了。”姜崖笑起來,“那行。早點搞完睡覺。”
竹小蝶嗯了一聲,“晚安。”
“晚安。”
姜崖擺擺手,轉身離去。
竹小蝶瞧著姜崖的身影隱入夜色,這才轉身把門叉好。
過了一會,有道身影從門口不遠處的樹後閃出來,盯著斑駁破舊的大門半天,最終又消隱在黑暗中。
*
翌日比賽依舊如火如荼。昨天暫且位列前20名的人,在高興之餘,也害怕今天被哪些優秀的選手擠下去。而且前20名中,有的村一個選手都沒有入圍,有的村卻入圍了好幾名。
竹坑鄉總共有25個行政村,現在只有20個組選手才能進入半決賽,那些一個選手都沒有入圍的村子,肯定特別著急,想必經過一夜發酵,今天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梁有仙反正手握張建德夫婦這張王牌心不慌,他斜著眼看向安慶生,“安老頭,你們村的不會就竹小蝶那個女娃娃這一個選手吧?”
在他看來竹小蝶不過是個在校高中生,沒任何表演經驗,想必就是小時候耳濡目染跟著她那個會唱山歌小調的媽學過一點,這不足無慮。
安慶生一臉神秘,“反正你到時候看就知道了。”
第二日前四組選手上臺表演後,昨天的前20名排位就發生了變化,有人出局,有人上榜,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待到王學海報幕說第五位上場的是來自金竹村的竹小蝶時,金竹村25人大眾代表團立馬鼓起掌來。
帷幕後鑼鼓聲起,一只“大鯉魚”從裏面“游”了出來。再仔細看,這是用連竹篾紮編而成的,前為魚頭,後為魚尾,中間一朵巨大的紙紮荷花,荷花內藏著一個小女郎。這小女郎一臉嬌俏妝容,眉心鑲嵌著一枚蓮花花鈿,雙手撐著魚身兩邊,以身挺魚,挺魚而走。
誰也沒先到竹小蝶竟然把好多年沒搞過的《鯉魚鬧蓮》搬到了山歌賽的舞臺上。要說這《鯉魚鬧蓮》屬於西河縣傳統歌舞表演,一般只有在過大年或者正月十五才有。大革命時候這些都作為封建糟粕被迫中止表演,好多年輕人都沒見過這種“玩意”。
這時,兩個蓮花女也依次登臺。只見兩個小姑娘鉆在一只由巨大蓮花制作的花籃裏,頭頂紅色蓮花,腰圍綠色荷葉,雙手撐籃,慢蕩輕晃,好似正在欣賞自己投映在湖面的身影。
竹小蝶撐著“鯉魚船”在蓮花之間嬉戲、游動、反轉。
好一幅“鯉魚鬧蓮”。
“小小鯉魚滿口腮,上江跑到下江來。上江吃的靈芝草,下江吃的藕蓮苔”。
竹小蝶的嗓音靈動婉轉,沁人心脾,不用話筒也能把聲音唱到每個人的心裏,再搭配上她鮮活的“魚步”,一游一動,首尾相銜,一會鉆到蓮花女的身後,一會又繞到蓮花女的身前,穿插走場,載歌載舞。
這時,趕魚漢來了。他的鼻梁抹了一坨白,帽子上插著一只嬌艷的花,手裏搖著蒲扇,喜劇感直接拉滿。
他一上臺就開始追趕“紅鯉魚”,把她從這頭追到那頭,從那頭追到這頭。兩個蓮花女被撞得東倒西歪,卻又恰到好處地擋住了趕魚漢。
人、魚、花在這場“鬧蓮”中完美地融為一體,時動時靜,賞心悅目。
鼓聲、鑔聲、鑼聲,聲聲貼著臺上四人的表演,熱鬧非常。
鬧了一會後,竹小蝶扮演的紅鯉魚一躍而起,用魚尾將趕魚漢撅到在地,趕魚漢被蓮花女圍住,不一會他暈頭轉向,踉蹌不已,一個趔趄竟直接從戲臺上跌落……在眾人驚呼聲中,趕魚漢直直落地,安然無恙。
表演結束。
觀眾鼓掌聲震動不停。
宋香巧湊到姜崖身邊,道:“這妮子啥時候準備的?連我都瞞著!要知道連我十來年沒見過這種表演!”
姜崖笑起來,想起昨晚上竹小蝶的院內深更半夜燈火通明,想必忙到了半夜。
另一邊,安親生湊到梁有仙身邊,道:“咋樣?我們金竹村的姑娘和小夥子不賴吧。”
梁有仙哼道:“也要看最後得分咋樣!”
“你就說你看著咋樣?”
“我看著……還行。”梁有仙勉為其難地哼道。
安慶生哈哈笑起來,“那就投票。”
戲臺上,王學海請人留步。
竹小蝶微微喘著氣,一手拉住一個蓮花女,趕魚漢也從臺上繞上來,四人一起站到戲臺中央。
王學海一臉好奇,摸著紅鯉魚船,“這都是你們做的嗎?”
紅鯉魚船大約有2米長,竹篾紮成的特別輕巧,像竹小蝶這樣的女孩子也能撐得起。魚嘴用大紅紙糊成,魚身上金黃線條勾勒魚鱗,魚尾巴高高翹起,可見竹紮功力。而人則鉆在魚身裏,四四方方的小空間被紙紮的漂亮花朵包圍著,連面向魚頭和魚尾的小小轎門上也貼著吉利的四字對聯。
竹小蝶小小的身體被鯉魚船包裹著,王學海只得把話筒遞進去。
竹小蝶赧然一笑,自從她準備報名參賽,她就在琢磨初賽表演什麽。還是弟弟黑蛋提了一句,說小時候就見過一次《鯉魚鬧蓮》,以後再也沒見過了。所以她就跑去找了村裏的紅奶奶。八十多歲的紅奶奶年輕時候是村裏有名的“紅鯉魚”,逢年過節經常在村裏村外表t演。紅奶奶教她唱詞,教她走位,還親自出面請竹器廠廠長竹向笛連夜做了“紅鯉魚”。
要想表演完整的《鯉魚鬧蓮》,還需要兩位蓮花女和一位趕魚漢。竹小蝶便扯上她的好朋友安芝以及她的弟弟安良。
王學海震驚道:“我以為這位也是個小姑娘啊。”
戲臺下一陣大笑。連姜崖都忍俊不禁。安思源這位寶貝兒子竟被竹小蝶拎到舞臺上,描紅擦白的,又跳又唱。真是個人才。
坐在臺下的姬蓮花哪能想到自己的一雙親兒女,竟然不跟她商量,悄無聲息地跑到戲臺上唱大戲。尤其她兒子竟然男扮女裝,虧她剛才壓根沒認出來還在臺下叫好!現在大家夥笑得樂不可支,顯然是在笑話她。
“你們兩個兔崽子給老娘等著!看我不抽破你們的皮!”她猛然站起來,大罵道。
臺上安芝安良姐弟顯然沒把親媽的話放在心裏。
安芝握著話筒喊道:“我樂意!唱這個不丟人。”
安良也跟著姐姐說:“我也樂意!人家張建德叔叔都能唱,我為啥不能唱?”
姬蓮花被懟得跳腳。
“哎呀,兩個娃唱得不錯。你這當媽的該高興啊。”
“就是啊,我剛看你不是也鼓掌鼓得起勁。思源要是知道他兩個娃能唱能跳,肯定誇你教得好。”
“我家娃只會吃只會喝,要是敢上臺表演,我都要高興死。”
旁邊的人紛紛勸姬蓮花別生氣。姬蓮花就覺得自己臉面屢屢被兩個娃給搞沒了,還想跳起來再罵兩句,這時,安慶生轉身睇著她,“你且安生點吧。”
姬蓮花不服氣地回瞪了一眼,卻再也不敢多嘴。
小插曲掀過。王學海請大家打分,並請五位專家進行點評。
苗秋月苗教授非常興奮,“咱們西河縣屬於春秋戰國時的楚地。當時的國都之一就叫丹陽,也就是在現在丹江之濱。楚國人尚鬼神,崇祭祀,而這幾位小演員表演的《鯉魚鬧蓮》有祝告、祈福的色彩。”
她繼續介紹道,竹小蝶四人表演的這段只是這出祭祀祈福的組成部分。按照史書記載和歷代演繹的完整流程,首先要舉行《鯉魚飲水》儀式。眾人走到丹江邊兒,放鞭炮,斬殺一純白公雞,用雞血為“鯉魚”點睛,再由“鯉魚女”面對江水三鞠躬。而後,由“鯉魚女”登門村子裏的各家各戶拜年祈福。最後再繞回江邊,跪地祈福“鯉魚來到大河邊,恭賀鯉魚已成仙。今天送你龍宮去,保我富貴萬萬年。”
最後,挖掉鯉魚雙眼,送還江力量,歸還河神,這樣才算完整的一次“鯉魚鬧蓮”。
“這算是楚地人尚鬼、崇巫、淫祀、好蔔的典型寫照啊。這可是流傳兩千多年的文化,現在還能看到一些吉光片羽的東西,可見我們西河縣歷史多麽悠久,文化多麽深厚啊。”
在場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什麽是鯉魚鬧蓮,但從不知道這還跟什麽楚文化有關,兩千多年前的人愛做的事現在人們還在做,這種跨越時光的牽畔讓人有種說不上來的感動。一時間大家都聽迷了。
宣傳部部長丁佳慧提到前段時間縣政府四大班子會上還說從明年開始,要把西河縣歷史悠久的過年習俗都再整起來。要求縣城各個企事業單位、學校都出個節目,在縣城的主要街道上游街表演,把過年氣氛搞好。另外,領導們還要求各家單位制作祈福主題性質的花燈,在正月十五這天擺滿縣政府所在的十字大街上,到時候滿街流光溢彩,花燈閃爍,組織全縣人一起鬧元宵。
到時候可以請竹坑鄉把《鯉魚鬧蓮》搬到街上去表演,效果一定不錯。
文化館館長鞏仁笑道:“咱們竹坑鄉除了《鯉魚鬧蓮》,還有跑旱船啊。這種表演形式更為多樣,到時候也可以一起去縣城表演。”
當然,專家們看門道,在場的觀眾看熱鬧。反正竹小蝶他們四人在臺上能唱能跳,表演故事性強,又能看得懂,這就夠了。
結果五位專家總共450分,在場觀眾投了430票,共計880分,暫居第8名。
梁有仙瞅見得分笑呵呵地湊到安慶生耳邊,“安老頭,你嘴裏說的王炸不會就這吧。”
安慶生不理他,“著啥急?!明天還有一天表演呢。”
接下來,雷家窪村的歷桃上臺演唱了一首《勸十郎》。唱詞裏妻子勸丈夫寒窗苦讀在功名,為官一方要清正,忠孝節義顧周全,莫讓私情誤虔誠等,不貪玩,不賭博,不貪酒,不狂言,要孝雙親,睦四鄰等等,戈明德笑道這活脫脫就是鄉約村規,完全可以略修改後雕刻成碑,立在村頭,要大家互相監督遵行。
除此之外,專家對歷桃唱腔的評價有高有低。像文化館館長鞏仁認為歷桃表演過於羞澀,唱腔技法不足,給的分比較低。而老袁則非常欣賞歷桃這種純自然唱法,發自內心的情緒非常充沛,無雕飾原生態的唱腔更打動人,他直接打出了99分的高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不停爭論。
兩人顯然偏好不同,遇到歷桃這樣的選手矛盾點立馬尖銳起來。老袁自持已退休,加上他這人即便在工作崗位上也固執己見,哪怕對方是自己領導也不願意順從。而鞏仁鞏館長也沒錯,他看過太多表演,從一個成熟演員的角度來評價也立得住腳,他倒也沒自持領導一定要壓老袁一頭,也是想讓歷桃這樣的好苗子能走得好遠,所以毫不留情地提出他的想法,希望歷桃能在接下來的表演中有所改進。
王學海見狀趕緊打圓場,“哎呀,兩位專家,道不同也可同謀嘛。咱都是希望歷桃能走得更遠,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歷桃,你可不要辜負專家們的期望,接下來的表演繼續加油啊。”
歷桃哪裏見過這陣仗,兩個爺爺輩的人在臺下為她爭得面紅耳赤,趕緊點頭說是是是,然後麻溜滾下臺了,連最後得分都忘了看一眼。
不過她長得好看,人又乖巧,得分不算高也不算太低,比竹小蝶少了10分,暫居第九名。
賈平濤作為海選時的熱門人物也在第二天登臺表演。他仍然唱的是丹江號子,不過他這次唱的又有所變化。首先他穿上了蓑衣,鬥笠一帶,腰上再綁著烏黑發亮的繩索,俯身一彎腰,活脫脫一個行走在丹江岸邊的老船工。其次,他也找了幫手,一個年輕小夥子,看長相應該是他的小孫子。年方七八歲,虎頭虎腦的,也穿著和爺爺一樣的蓑衣和鬥笠,一老一少,在臺上一唱一答。
“漢口河裏開哩開船走啊,扯起風蓬呀風哩風擺柳,搖擼著蕩槳來得快呀。”賈平濤高聲唱道。
這是他身旁的小孫子唱問:“太公哎,抓子哎,也不知前面什麽地方呀哎呀?”
“抓子呢”就是當地的土話“幹什麽呢!”的意思,用屬於小孩子的聲調來詢問,更顯有趣。
賈平濤笑唱道:“兩個老婆去親嘴。怎麽講?老河口啊!”
緊接著他又唱起一段,“駕起清風,蕩起雙槳,開船走喲哦……”
他的小孫子又問前面是什麽地方,賈平濤依次用歇後語的形式回答著由南至北,從漢口、老河口、李官橋、雙河鎮到西河老縣城,一個碼頭接著一個碼頭,用山歌小調的形式把沿途的地名編串起來,直至唱到竹坑鄉這一水路的盡頭。
爺孫兩個你一句我一句,詼諧好玩,把丹江號子唱出另類趣味來,也獲得了大家的滿堂喝彩。
對於丹江號子戈明德這位寫出《丹江風光世無雙》的人最有發言權。
“賈平濤你也真行啊,把你孫子都提溜上臺了啊。”戈明德笑問。
兩人顯然認識。
賈平濤握住話筒有些不好意思,“戈館長,咱這不是找不到合適人上臺表演嘛。”只能臨時把孫子叫過來培訓一下,勉強上臺。
好在他這小孫子從小聽他唱,教了三天就學會了。
戈明德感嘆著說當年他來丹江岸邊采風,那時候賈平濤一家人還住在丹江上。一艘木帆船撐起一個家,賈平濤在船上娶妻生子,經歷暴風驟雨,嘗遍水上人家的酸甜苦辣。
一家人在丹江上討生活。從竹坑鄉碼頭一路到漢江,再到長江,經過無數道江灣,無數處沙灘,他都如數家珍,都能用號子唱出來。
“七幾年的時候t,丹江上開始有機械船,木帆船就越來越少,現在全都是燒油船,再也聽不到什麽號子了。”賈平濤苦笑著說。
“我們都逃不過時代的大浪,可是,能留下來的一定能留下來,尤其像丹江號子這樣表征丹江人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精神的更會流傳下去。這就是我們舉行山歌賽的意義之一。”戈明德斬釘截鐵地說著。
掌聲瞬時鼓起。
賈平濤爺孫兩個這次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排進了前20名。
中場休息時,姜崖緩步走出平浪宮。今天國慶假日第二天,來竹坑鄉游玩的人數依舊很多,尤其這兩天來明清一條街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先不說平浪宮前這條古街上自發性游客不少,有些腦子活的鄉裏人也自發地大清早在街上搶占合適位置擺攤賣山貨、土特產或者竹編等。
還有不少人跑到丹江邊兒上踏水玩,恰好有道河灣沙灘細膩,平時裸露著倒是個玩沙的好去處。有人去玩,就有更多的人隨之而去。姜崖不放心,找人看顧著水邊,以防有人落水。
蛤I蟆洞那邊傳來的消息也不錯,人數持續增多,運維井然有序。金竹村這次作為山歌賽的讚助商,還是得益了不少。這兩天農家樂都住滿了,而且從游客的客源地統計來看,不少來自外縣外市。
姜崖隨意扒拉了兩口飯,在下午場比賽前提前湊到市電視臺的攝像頭前。這兩個小夥子認真給姜崖解釋攝像頭的操作方法,什麽時候拉近什麽時候拉遠,他們還有一個小一點的攝像機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跟拍,拍攝演出者幕後故事,拍攝圍觀群眾的精彩反饋,拍攝組織者的辛苦。
待初賽結束後,市電視臺的這兩位工作人員將對比賽瞧見拍攝到的素材進行剪輯,結合之前拍攝的竹坑鄉的丹江風光、溶洞風光、寺廟幽境等,整體制作一出長達40分鐘的節目,務必要形象生動、重點突出、熱鬧非常,讓《鄉村大舞臺》這一反應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節目有一個令人震撼的開端。
下午場的比賽選手好像紮堆沒睡醒似的,表演的內容泛善可陳,表演的形式司空見慣,這可能也和比較進行到一半有關。該唱的曲調都唱了,很多人重選選歌,表演的形式也大同小異,專家評委和大眾評委都看膩了。這也是後面人出場難免遇到的困境。必須要更精彩,更有趣,更專業才能獲得高分。
直到下午場結束,前20名的位置也沒有任何變化。這20人仿佛凝固般,暫時守擂臺成功。
節目進行到第三天,大家夥確實也多了些疲憊感,少了些新鮮感。姜崖看到此種情況,頓覺還是節目比賽節奏和效果沒有把握好。明年舉行第二屆的時候,應該多請些專家同時分時比賽。
宋香巧聽到姜崖如此提議連連點頭,“是,但主要也是因為今年是第一屆,咱們也不敢保證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參加比賽。剛開始咱們還擔心沒人報名,後來還是沿街宣傳效果好,召集了這一百多人。結果人又多到需要三天才能比賽完初賽。”
王學海啞著嗓子說:“咱這臨時頂上來的主持人也不好過啊。”兩天的主持任務快把他整趴下了,要說臺詞串場,要搞笑互動,還要喊讚助商的口號。
姜崖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年算是第一次吃螃蟹,吃得好不好,香不香,要一個月後看情況。但無論如何,咱們這第一口結結實實地咬下去了。”
說完三人同時笑起來了。
上午表演到快晌午時,大家夥都有點撐不住了。莊稼人要說在地裏擺弄收拾三天也不會累,但讓他們坐下來三天不動,再有趣好玩的事也變得不好玩不有趣了。
就在眾人只盼著趕緊吃中午飯時,有人上臺了。
一上臺,那麽一亮相,臺下人頓時炸鍋了。
“這不是那誰嗎?她怎麽來了?!”
“我的媽呀。過見鬼啊。這不是金竹村竹興文他老婆小翠兒嘛!”
“她啥時候回來的?她怎麽還有臉回來!”
臺上主持人王學海不明所以,他皺了皺眉頭繼續念道:“第105位選手名叫史馨雅。她演唱的曲目是《人人都說丹江好》。”
“啥?她叫史馨雅?她不是叫史小翠嗎?”
“啥時候改名了?”
“你們在說什麽啊?我怎麽不認識她?”
在場的人中年紀稍微大一點的都還記得十幾年前金竹村那個忽然消失的女人,有人說她跟著賣貨郎私奔了,有人還說在縣城看見她上了去外省的車,甚至有人說她掉下山崖摔死了。
但無論如何,拋夫棄子這個罪名是死死貼在這個叫史小翠的女人身上。
當然這也是十幾年前的事,年輕的新來的都不認識她。
包括早都見過也聽她唱過甚至待她報出自己是金竹村人,王學海都沒有懷疑過她的身份。以為是村裏誰家的媳婦或者女兒聽說有山歌賽後回來報名的。
宋香巧驚得兩只眼睛都快掉下來 ,姜崖也緊緊驟起眉頭,“怎麽回事?”
待宋香巧說這個改名叫做史馨雅的女人是竹小蝶和黑蛋的母親史小翠時,姜崖眉頭皺得更緊了。
梁有仙嘿嘿兩聲,扭頭盯著安慶生喊道:“你這老小子,嘴裏說的王炸竟然是這個女人?!”
腦子只是轉了那麽一轉,瞬時更火了,“你竟然為了打敗我們梁家窪村,下血本把她找回來???”
安慶生見他說的離譜,“你瞎說啥啊。我哪能有這個本事把十幾年不露面的人找回來。是她自己回來,找上我門,跟我說想報名參賽。”
“誰信你啊?!她都跑了十來年了,怎麽會這麽巧在這個節骨眼回來還要參加比賽?”梁有仙咋說都不信,腦子又那麽一轉,“總不會是咱們這比賽金額高到遠在天邊的人都知道了,要回來搶錢?”
安慶生老神在在,反正就說是碰巧,別的什麽話都不願意多說一個字。
姜崖轉身去找竹小蝶,可唯有黑蛋還坐在後面的院墻上,傻了一樣,死死盯著臺上那位他從來不知道長什麽樣的女人。
“哎呀,這小妮子怕是跑了。可別出什麽事。”宋香巧一跺腳跑出去找人去了。
臺下亂七八糟,臺上的史小翠,哦也就是史馨雅淡定如常,只見她施施然從旁邊拿來一個樂器,先用手指掃了兩下,竟發出嗡嗡聲。再細看,這把像是二胡的樂器卻又與二胡不一樣,比二胡短,琴身木質,琴頭上雕刻了一只俯臥的蛤I蟆,栩栩如生,兩根琴弦從蛤I蟆的嘴裏吐出來,造型奇特有趣。而且下端的琴筒用蛤I蟆皮蒙了一層,倒是其他樂器沒見過的用材。
臺下五位專家還是老袁率先認出來,他驚呼道:“這是蛤I蟆嗡!”
“蛤I蟆嗡?!”宣傳部部長丁佳慧沒聽過。
老袁這麽一說,戈明德、鞏仁、苗秋月都瞪大了眼睛。
“我以前聽說咱們西河縣有一種幾乎失傳的曲藝叫做蛤I蟆嗡,這還是頭一次見到。”
“是啊,這種唱法非常難學,解放前還有人唱,解放後就慢慢沒人會了。”
在專家們驚呼中,史小翠唱了起來。
“說呀啊丹江哎哎呀咿呀,都說風光好呀哎呀呀……”她的手指在蛤I蟆嗡上輕揉慢撚,不慌不忙,隨口就來,曲調輕松愉快,只是虛詞襯詞很多到你得從這裏面扣歌詞出來。
如果再仔細聽,你會發現史小翠唱的時候這個蛤I蟆嗡的樂器會發出“咯哇咯哇”的聲音,還真的像蛤I蟆的叫聲。
“丹江哎呀呀風光好啊,風碎江呀唉呀咦面啊……”史小翠邊唱邊走,又跳又蹦,真聲假聲切換自如,尤其尾音“咦”拉高就變成假音,特別不好唱,但唱好了又格外好聽。
眾人糊裏糊塗看著一個十幾年沒見過面的人上臺表演,又糊裏糊塗聽了一長段聽不太懂卻又十分好聽的調子,再糊裏糊塗看著她朝眾人鞠躬表示感謝。
王學海上臺請她留步。
史小翠唱了半天竟一點也不喘氣,手握蛤I蟆嗡朝王學海笑著說謝謝。
王學海方才在臺下,已經得知史小翠的身份,這下近看,確實覺得竹小蝶和史小翠有幾分像,尤其眉眼處都含著輕柔的光。
老袁率先搶過話筒喊道:“看你年歲也不大,從哪裏學t來的蛤I蟆嗡?你手裏的蛤I蟆嗡看著像老物件,民國時候的東西吧?是你師父傳給你的?”
連連發問,好像恨不得把人提溜起來趕緊把她知道的從腦子裏全倒出來似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