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砍掉腳
關燈
小
中
大
只能砍掉腳
田雨扯著嗓子喊回頭:“你走錯門了,這兒沒有胡奶奶。你到旁處找接生婆吧。”
“在哪裏,哪裏有大肚子難產?”旁邊連著的男知青點沖出兩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一人抓著銀針,一人抓著本書。
因為情緒過於激動,他還揚起了胳膊,恰好叫拍門男人手裏提著的馬燈照亮了書的封面。
《赤腳醫生手冊》。
餘秋眼皮子直跳,她看這書沒感覺,她只怕旁邊知青手上抓著的銀針戳到了人。
男知青興致勃勃,像是終於找到了可以大顯身手的機會:“找什麽接生婆,我們要遵循偉大領袖的六二六指示,赤腳醫生解決農村的醫療問題。”
餘秋眼皮子跳得更厲害了,這是她今天第二次聽到赤腳醫生這個名詞。
“你們站在這裏幹什麽?”
先前帶她們進屋的小姑娘手上端著一筐子煮山芋,茫然地看著眾人。
她老太喊她過來給知青姐姐們送點兒吃的。
提著馬燈的男人一把抓住小姑娘的胳膊:“秀秀,趕緊喊你老太,我老婆生不下來。”
“我老太不接生了,不是有寶珍姐姐在嗎?寶珍姐姐去縣裏頭學過的。”小姑娘連連搖頭,放下山芋筐子就走。
男人追著她往黑暗中去,那主動請纓卻碰了一鼻子灰的“赤腳醫生”也跟著上去。
田雨與幾位女知青面面相覷,既害怕又期待,生孩子啊,她們也想去看看。
“餘秋,你要不要一塊兒過去?”
坐在竈膛門口的餘秋搖搖頭,聲音仍舊沙啞:“我不去了。”
看什麽生孩子,她現在對接生毫無興趣。有接生員有接生婆,她多管什麽閑事。踢在她腰上的那一腳,到現在還隱隱作痛呢。
她只奇怪一件事,為什麽被她代替了身份的這個人也叫餘秋。難道是這名字太過尋常,所以湊巧碰一塊兒了?
身體還是她的身體,幸虧她今天穿的是綠軍褲配藍棉布襯衫,腳上為了走路舒服,套了雙布鞋。雖然比不上其他知青統一綠軍裝武裝帶解放鞋的打扮,也不至於太出格。
否則搞不好要被當典型批判的。
可惜的是,她的手機跟鑰匙不知道是不是被洪水沖走了,口袋裏空空如也。
田雨沒勉強她,只點點頭叮囑:“那你把門窗關好,我們去去就回來。”
餘秋嘴裏頭嗯了一聲,心道想得挺美的,生孩子又不是雞生蛋,最短也要幾個小時,說不定疼到天亮都生不下來。
她腹中空空如也,隨手拿起個煮山芋送到嘴邊。
大概是餓狠了,煮山芋吃在嘴裏頭居然也分外香甜。
餘秋狼吞虎咽,一連幹掉三個煮山芋才感覺心裏頭慌得不是那麽厲害。她停下手想找水瓶,山芋吃多了也口渴。
可惜屋裏有水的地方就是水缸,想喝水得自己燒,她卻連竈膛都點不著。
餘秋出門的時候告誡自己,她就是去小姑娘家討口水喝的,其他的事情都跟她沒關系。
多事都沒好下場。要是自己夠豁的出去,做完術前準備直接下夜班走人,那臺手術,她不就把自己摘的幹幹凈凈的嗎?
只隔壁屋子黑的,連旁邊的男知青點也黑黢黢。
少年人熱血沸騰,時時刻刻都充滿了好奇心,一幫半大小子居然也跑去看人生孩子了。
也不怕被人打斷腿。
去年她帶教的一位男研究生剛從產房出來,就被產婦家屬一拳打掉了牙齒,理由是竟然敢看他老婆生孩子。
後來那小哥哥去骨科深造了,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餘秋齜牙咧嘴,轉頭想回知青點又沒憋住,還是轉了個頭。
餓可以忍,渴堅決忍不了,她還是去老鄉家裏頭叨擾一杯水吧。
她從包裏頭摸出手電筒,照著朝前走,走了兩步看到岔道時才犯難,她也不知道到底往哪兒走。
後面響起了腳踩泥水發出的聲響,有人提著馬燈問:“你在這裏做什麽?你是知青吧。”
手電筒在楊樹灣可是稀罕東西。
餘秋趕緊回過頭:“剛才有人找胡奶奶接生,我朋……同伴們都過去了。”
那人身上穿著蓑衣,頭戴鬥笠,大步往前走:“你要找他們?跟我走吧。”
天上的雨又大了些,餘秋出門時沒拿傘,屋裏頭的傘已經被同伴們都撐走了。
她縮下腦袋的時候,頭上一沈,那挑著馬燈走的人,將自己戴著的鬥笠擱在了她頭上。
“幹凈的,還有一段路。”
餘秋趕緊扶住鬥笠道謝,挪了挪手電筒的方向,替那身材高大的男子照亮腳下的路。
那人似乎笑了:“你顧好你自己就行。”
他塊頭大,步子大,饒是餘秋素來步伐快,也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追上對方。
雨天鄉路泥濘,她走得艱難。
那人大概意識到了小知青的不容易,拉開幾步之後又會略略停下,等到她追上時再邁開步伐。
如此走走停停,足足過了二十多分鐘,他才在處農家小院停下。
院子門開著,這人老實不客氣,連招呼也不打就往屋子去。
餘秋的手電筒照亮了屋子的墻壁,微微皺眉。
這材料連泥磚都不如,完全是泥巴壘出的屋子。
她真懷疑,這場暴雨會直接泡爛了房子。
等走進屋裏頭,她幾乎要驗證自己的猜測了,因為外頭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到處都是接水的盆盆罐罐,原本就狹窄的屋子簡直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餘秋看著恨不得把自己變成相片的知青們,下意識地挑眉:“怎麽樣?”
一道布簾子將泥巴屋一分為二,裏頭傳來婦女的慘叫:“胡奶奶,救我啊。”
跟著響起個蒼老的女聲:“大寶媽,不是好生啊,這是餓老生。”
簾子外頭站著兩個小蘿蔔頭,一個三四歲;另一個不過剛會走路的樣子,抱著大的哭著喊媽媽。
那大點兒的也抹眼淚,卻不敢哭出聲,只拍著弟弟的背哄人。
餘秋頭痛,有兩個孩子幹嘛非得還要生第三個呢。真是嫌自己受的罪不夠大。
先前躍躍欲試的兩位男知青按耐不住,毛遂自薦:“讓我們試試啊,我們是赤腳醫生。”
餘秋看著手持電筒翻《赤腳醫生手冊》的男知青就頭痛,頭回見上手術臺前溫習功課的醫生。
胡楊拽了把自己的同伴,示意簾子外頭站著的小接生員:“行了,人家好歹還接生過娃娃呢。”
自己這兩位新朋友,看著真不像多有譜。
男知青不服氣,將《赤腳醫生手冊》翻得嘩嘩響:“我看過書的。我還在我自己身上下過針呢。”
小接生員滿臉期待:“你是大夫嗎?你會開刀?娃娃歪著,下來的不是頭。”
那男知青趕緊又翻書,企圖書中自有黃金屋。
領著餘秋進屋的青年農民皺起眉毛:“怎麽不送衛生院?”
“橋垮了。”接生員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說話帶著哭腔,“送不了。”
小姑娘滿懷希冀地看著毛遂自薦的赤腳醫生,“你們有辦法嗎?”
那男知青沒從書上找到答案,終於歇火,悻悻地摸著鼻子退到了一邊。
門簾子裏頭又傳來慘叫,大肚子似乎疼緊了,聲音淒厲。
蒼老的女聲安慰她:“桂枝啊,孕婦不能拿鹽出門的,不然娃娃生下來就會伸手問人討鹽,先下手。”
餘秋沒心思聽什麽討鹽之類的胡話,她後背直冒涼氣,胎兒先下手意味著要麽就是頭合並手的覆合先露,要麽就是橫位。
哪個搞不好都會出事。
接生婆的語氣也沈重:“趕緊拿鹽過來擦手,看娃娃會不會自己縮回去吧。”
餘秋額頭上青筋直跳,忍無可忍,什麽鬼話,還伸手討鹽呢。
她下意識地掀了角簾子沖進去,皺起眉毛:“要是給了娃娃鹽巴,他還是不縮手呢?”
接生婆頭發雪白,連背都佝僂起來了。陪在她身邊的小姑娘像是被餘秋嚇了一跳,本能地往後面縮。
屋子裏頭黑黢黢的,煤油燈只照亮床上女人慘白的臉。她頭發濕透了,緊緊貼著額頭跟脖頸,要不是胸口還微微起伏,看上去跟死人並無二致。
餘秋沈著臉,將手電筒的光柱對準女人的下.身,旋即她忍不住搖頭:“奶奶,先下來的這個是腳。”
簾子外頭的田雨發出一聲笑:“哈,我真是頭回聽說有人伸腳討鹽巴。”
這接生婆聽著就是封建殘留,應當破四舊。
餘秋沒心思嘲笑年老眼花的接生婆,她伸手摸了下女人的肚子,心裏頭草泥馬咆哮奔騰。
沒錯,又是一個臀位足先露。
老天爺故意的呢,讓她穿成個名叫餘秋的女知青不算,還叫她一穿過來又碰上臀位足先露的大肚子。
生個屁啊,準備手術開刀吧。即使穿到1972年,她的觀點仍舊不變。
接生婆胡奶奶被她一頓搶白,居然臉色不變:“是腳啊,那就只能先動針了。”
餘秋立刻移開放在孕婦肚子上的聽診頭,剛才她看到旁邊的紅十字箱子上放著聽診器,下意識就拿過來聽胎心了。
反正總不能指望這兒還有多普勒監護儀。
她抱著胳膊讓到一邊,冷眼旁觀神奇的傳統醫學。她也好奇見多識廣的接生婆到底要怎樣通過針灸讓胎兒順利分娩。
然而讓餘秋目瞪口呆的是,老太太拒絕了男知青主動貢獻出來的銀針,而是要了根縫衣針。
針頭在火苗上灼燒著,胡奶奶交代大肚子:“桂枝啊,我要拿針戳娃娃腳了,讓他縮回去,你才好生。”
餘秋太陽穴都鼓鼓直跳,她忍無可忍:“要是娃娃不肯縮腳呢?”
用針戳,虧她想的起來。
針一戳,包在孩子身上的胎膜豈不是破了。臍帶一旦掉下來被壓迫,臍帶血流阻斷七八分鐘,孩子就能死在媽媽肚子裏。
胡奶奶愁眉不展,看上去極為難的模樣:“那就沒法子咯,只能拿刀砍掉腳。”
餘秋已經一句話都不想說。
砍腳,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辦法。
就算砍了腳真能生下來,這孩子也完蛋了。且不說他長大如何生存,就眼下這環境,孩子下來能活著才怪!
※※※※※※※※※※※※※※※※※※※※
餓老生的定義來自於我查找的資料,接生婆說的處理方法也是當時資料上說的舊辦法,當然是錯誤的。
16 “餓老生”指一只手或腳先出來而產婆無法把它送回去,這種情況產婆就用針紮手腳或者用刀把它砍斷,或者在上面抹鹽(村民認為如果孕婦出門時手裏有鹽,她生產的時候胎兒就會伸手要鹽)。
16 “婦嬰衛生工作調查工作” 1950年:第3-4頁。 “陜西省51年婦幼衛生材料” 中還描述了另外一個更讓人毛骨悚然的難產事件。事件就發生在 T 村附近的南鄭縣城:待產時叫來老娘婆亂摸亂抓陣,第天又喊來個娘婆,孩摸不到。又請到三位老娘婆來幫忙。個捉著右臂,個捉著左臂,她丈夫按住腰。個老娘婆拿著剃須由肚剖到恥骨,結果胎仍未取出。當時產婦痛得將自指頭咬斷兩個。即刻痛死。
所以這些真的不是作者胡編亂造,而是的確發生過。包括在產科相關的教科書裏頭也提到過,不要將脫出的手腳剪掉,這說明曾經剪掉手腳,是發生類似難產一個比較主流的處理手段。
六.二六指示自行搜索吧,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貼了就鎖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田雨扯著嗓子喊回頭:“你走錯門了,這兒沒有胡奶奶。你到旁處找接生婆吧。”
“在哪裏,哪裏有大肚子難產?”旁邊連著的男知青點沖出兩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一人抓著銀針,一人抓著本書。
因為情緒過於激動,他還揚起了胳膊,恰好叫拍門男人手裏提著的馬燈照亮了書的封面。
《赤腳醫生手冊》。
餘秋眼皮子直跳,她看這書沒感覺,她只怕旁邊知青手上抓著的銀針戳到了人。
男知青興致勃勃,像是終於找到了可以大顯身手的機會:“找什麽接生婆,我們要遵循偉大領袖的六二六指示,赤腳醫生解決農村的醫療問題。”
餘秋眼皮子跳得更厲害了,這是她今天第二次聽到赤腳醫生這個名詞。
“你們站在這裏幹什麽?”
先前帶她們進屋的小姑娘手上端著一筐子煮山芋,茫然地看著眾人。
她老太喊她過來給知青姐姐們送點兒吃的。
提著馬燈的男人一把抓住小姑娘的胳膊:“秀秀,趕緊喊你老太,我老婆生不下來。”
“我老太不接生了,不是有寶珍姐姐在嗎?寶珍姐姐去縣裏頭學過的。”小姑娘連連搖頭,放下山芋筐子就走。
男人追著她往黑暗中去,那主動請纓卻碰了一鼻子灰的“赤腳醫生”也跟著上去。
田雨與幾位女知青面面相覷,既害怕又期待,生孩子啊,她們也想去看看。
“餘秋,你要不要一塊兒過去?”
坐在竈膛門口的餘秋搖搖頭,聲音仍舊沙啞:“我不去了。”
看什麽生孩子,她現在對接生毫無興趣。有接生員有接生婆,她多管什麽閑事。踢在她腰上的那一腳,到現在還隱隱作痛呢。
她只奇怪一件事,為什麽被她代替了身份的這個人也叫餘秋。難道是這名字太過尋常,所以湊巧碰一塊兒了?
身體還是她的身體,幸虧她今天穿的是綠軍褲配藍棉布襯衫,腳上為了走路舒服,套了雙布鞋。雖然比不上其他知青統一綠軍裝武裝帶解放鞋的打扮,也不至於太出格。
否則搞不好要被當典型批判的。
可惜的是,她的手機跟鑰匙不知道是不是被洪水沖走了,口袋裏空空如也。
田雨沒勉強她,只點點頭叮囑:“那你把門窗關好,我們去去就回來。”
餘秋嘴裏頭嗯了一聲,心道想得挺美的,生孩子又不是雞生蛋,最短也要幾個小時,說不定疼到天亮都生不下來。
她腹中空空如也,隨手拿起個煮山芋送到嘴邊。
大概是餓狠了,煮山芋吃在嘴裏頭居然也分外香甜。
餘秋狼吞虎咽,一連幹掉三個煮山芋才感覺心裏頭慌得不是那麽厲害。她停下手想找水瓶,山芋吃多了也口渴。
可惜屋裏有水的地方就是水缸,想喝水得自己燒,她卻連竈膛都點不著。
餘秋出門的時候告誡自己,她就是去小姑娘家討口水喝的,其他的事情都跟她沒關系。
多事都沒好下場。要是自己夠豁的出去,做完術前準備直接下夜班走人,那臺手術,她不就把自己摘的幹幹凈凈的嗎?
只隔壁屋子黑的,連旁邊的男知青點也黑黢黢。
少年人熱血沸騰,時時刻刻都充滿了好奇心,一幫半大小子居然也跑去看人生孩子了。
也不怕被人打斷腿。
去年她帶教的一位男研究生剛從產房出來,就被產婦家屬一拳打掉了牙齒,理由是竟然敢看他老婆生孩子。
後來那小哥哥去骨科深造了,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餘秋齜牙咧嘴,轉頭想回知青點又沒憋住,還是轉了個頭。
餓可以忍,渴堅決忍不了,她還是去老鄉家裏頭叨擾一杯水吧。
她從包裏頭摸出手電筒,照著朝前走,走了兩步看到岔道時才犯難,她也不知道到底往哪兒走。
後面響起了腳踩泥水發出的聲響,有人提著馬燈問:“你在這裏做什麽?你是知青吧。”
手電筒在楊樹灣可是稀罕東西。
餘秋趕緊回過頭:“剛才有人找胡奶奶接生,我朋……同伴們都過去了。”
那人身上穿著蓑衣,頭戴鬥笠,大步往前走:“你要找他們?跟我走吧。”
天上的雨又大了些,餘秋出門時沒拿傘,屋裏頭的傘已經被同伴們都撐走了。
她縮下腦袋的時候,頭上一沈,那挑著馬燈走的人,將自己戴著的鬥笠擱在了她頭上。
“幹凈的,還有一段路。”
餘秋趕緊扶住鬥笠道謝,挪了挪手電筒的方向,替那身材高大的男子照亮腳下的路。
那人似乎笑了:“你顧好你自己就行。”
他塊頭大,步子大,饒是餘秋素來步伐快,也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追上對方。
雨天鄉路泥濘,她走得艱難。
那人大概意識到了小知青的不容易,拉開幾步之後又會略略停下,等到她追上時再邁開步伐。
如此走走停停,足足過了二十多分鐘,他才在處農家小院停下。
院子門開著,這人老實不客氣,連招呼也不打就往屋子去。
餘秋的手電筒照亮了屋子的墻壁,微微皺眉。
這材料連泥磚都不如,完全是泥巴壘出的屋子。
她真懷疑,這場暴雨會直接泡爛了房子。
等走進屋裏頭,她幾乎要驗證自己的猜測了,因為外頭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到處都是接水的盆盆罐罐,原本就狹窄的屋子簡直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餘秋看著恨不得把自己變成相片的知青們,下意識地挑眉:“怎麽樣?”
一道布簾子將泥巴屋一分為二,裏頭傳來婦女的慘叫:“胡奶奶,救我啊。”
跟著響起個蒼老的女聲:“大寶媽,不是好生啊,這是餓老生。”
簾子外頭站著兩個小蘿蔔頭,一個三四歲;另一個不過剛會走路的樣子,抱著大的哭著喊媽媽。
那大點兒的也抹眼淚,卻不敢哭出聲,只拍著弟弟的背哄人。
餘秋頭痛,有兩個孩子幹嘛非得還要生第三個呢。真是嫌自己受的罪不夠大。
先前躍躍欲試的兩位男知青按耐不住,毛遂自薦:“讓我們試試啊,我們是赤腳醫生。”
餘秋看著手持電筒翻《赤腳醫生手冊》的男知青就頭痛,頭回見上手術臺前溫習功課的醫生。
胡楊拽了把自己的同伴,示意簾子外頭站著的小接生員:“行了,人家好歹還接生過娃娃呢。”
自己這兩位新朋友,看著真不像多有譜。
男知青不服氣,將《赤腳醫生手冊》翻得嘩嘩響:“我看過書的。我還在我自己身上下過針呢。”
小接生員滿臉期待:“你是大夫嗎?你會開刀?娃娃歪著,下來的不是頭。”
那男知青趕緊又翻書,企圖書中自有黃金屋。
領著餘秋進屋的青年農民皺起眉毛:“怎麽不送衛生院?”
“橋垮了。”接生員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說話帶著哭腔,“送不了。”
小姑娘滿懷希冀地看著毛遂自薦的赤腳醫生,“你們有辦法嗎?”
那男知青沒從書上找到答案,終於歇火,悻悻地摸著鼻子退到了一邊。
門簾子裏頭又傳來慘叫,大肚子似乎疼緊了,聲音淒厲。
蒼老的女聲安慰她:“桂枝啊,孕婦不能拿鹽出門的,不然娃娃生下來就會伸手問人討鹽,先下手。”
餘秋沒心思聽什麽討鹽之類的胡話,她後背直冒涼氣,胎兒先下手意味著要麽就是頭合並手的覆合先露,要麽就是橫位。
哪個搞不好都會出事。
接生婆的語氣也沈重:“趕緊拿鹽過來擦手,看娃娃會不會自己縮回去吧。”
餘秋額頭上青筋直跳,忍無可忍,什麽鬼話,還伸手討鹽呢。
她下意識地掀了角簾子沖進去,皺起眉毛:“要是給了娃娃鹽巴,他還是不縮手呢?”
接生婆頭發雪白,連背都佝僂起來了。陪在她身邊的小姑娘像是被餘秋嚇了一跳,本能地往後面縮。
屋子裏頭黑黢黢的,煤油燈只照亮床上女人慘白的臉。她頭發濕透了,緊緊貼著額頭跟脖頸,要不是胸口還微微起伏,看上去跟死人並無二致。
餘秋沈著臉,將手電筒的光柱對準女人的下.身,旋即她忍不住搖頭:“奶奶,先下來的這個是腳。”
簾子外頭的田雨發出一聲笑:“哈,我真是頭回聽說有人伸腳討鹽巴。”
這接生婆聽著就是封建殘留,應當破四舊。
餘秋沒心思嘲笑年老眼花的接生婆,她伸手摸了下女人的肚子,心裏頭草泥馬咆哮奔騰。
沒錯,又是一個臀位足先露。
老天爺故意的呢,讓她穿成個名叫餘秋的女知青不算,還叫她一穿過來又碰上臀位足先露的大肚子。
生個屁啊,準備手術開刀吧。即使穿到1972年,她的觀點仍舊不變。
接生婆胡奶奶被她一頓搶白,居然臉色不變:“是腳啊,那就只能先動針了。”
餘秋立刻移開放在孕婦肚子上的聽診頭,剛才她看到旁邊的紅十字箱子上放著聽診器,下意識就拿過來聽胎心了。
反正總不能指望這兒還有多普勒監護儀。
她抱著胳膊讓到一邊,冷眼旁觀神奇的傳統醫學。她也好奇見多識廣的接生婆到底要怎樣通過針灸讓胎兒順利分娩。
然而讓餘秋目瞪口呆的是,老太太拒絕了男知青主動貢獻出來的銀針,而是要了根縫衣針。
針頭在火苗上灼燒著,胡奶奶交代大肚子:“桂枝啊,我要拿針戳娃娃腳了,讓他縮回去,你才好生。”
餘秋太陽穴都鼓鼓直跳,她忍無可忍:“要是娃娃不肯縮腳呢?”
用針戳,虧她想的起來。
針一戳,包在孩子身上的胎膜豈不是破了。臍帶一旦掉下來被壓迫,臍帶血流阻斷七八分鐘,孩子就能死在媽媽肚子裏。
胡奶奶愁眉不展,看上去極為難的模樣:“那就沒法子咯,只能拿刀砍掉腳。”
餘秋已經一句話都不想說。
砍腳,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辦法。
就算砍了腳真能生下來,這孩子也完蛋了。且不說他長大如何生存,就眼下這環境,孩子下來能活著才怪!
※※※※※※※※※※※※※※※※※※※※
餓老生的定義來自於我查找的資料,接生婆說的處理方法也是當時資料上說的舊辦法,當然是錯誤的。
16 “餓老生”指一只手或腳先出來而產婆無法把它送回去,這種情況產婆就用針紮手腳或者用刀把它砍斷,或者在上面抹鹽(村民認為如果孕婦出門時手裏有鹽,她生產的時候胎兒就會伸手要鹽)。
16 “婦嬰衛生工作調查工作” 1950年:第3-4頁。 “陜西省51年婦幼衛生材料” 中還描述了另外一個更讓人毛骨悚然的難產事件。事件就發生在 T 村附近的南鄭縣城:待產時叫來老娘婆亂摸亂抓陣,第天又喊來個娘婆,孩摸不到。又請到三位老娘婆來幫忙。個捉著右臂,個捉著左臂,她丈夫按住腰。個老娘婆拿著剃須由肚剖到恥骨,結果胎仍未取出。當時產婦痛得將自指頭咬斷兩個。即刻痛死。
所以這些真的不是作者胡編亂造,而是的確發生過。包括在產科相關的教科書裏頭也提到過,不要將脫出的手腳剪掉,這說明曾經剪掉手腳,是發生類似難產一個比較主流的處理手段。
六.二六指示自行搜索吧,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貼了就鎖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