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五十三章

關燈
第五十三章

姜艷玲回來了。

性情大變。過去是直眉瞪眼,現在是慈眉善目。她跟朱子山都成了社裏最和善的人。

艷玲甚至拉起林林手道:“林子,我非常看好你,你是一個好編輯。”很有點“人之大病,其言也善”的意思。林林不曉得怎麽回話,半天才說:“謝謝。”過了幾日,艷玲又在 QQ 上問,說林子,聽說你在外面出了好多書。

林林只好恢覆:就一本。

艷玲又來一句,“你非常棒。”

林林再次回覆謝謝。

感慨。巨大的感慨。過去霸王似的一個人,如今衰落了,也開始渴望友誼。這輩子,能夠成就多少,往往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命運說了算。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大早,林林端著馬克杯往洗手間去,走到門禁處,玻璃門外,有個男人朝她招手,想讓她幫忙開門。林林把門打開,那人一進來就問:“請問,陳社長在嗎。”林林問:“哪個陳社長。”

男人道:“陳志闖社長。”

林林用手指戳了一下西邊,男人連聲說謝謝,過去了。林林剛從洗手間出來,就聽到三分社辦公大廳發出劇烈笑聲,跟著是志闖的寒暄,“來來來,王大記者……”志闖最近在找選題,瞧瞧,點子都想到記者身上了。林林探頭看看,玻璃門內,小會議室,陳志闖正搖頭晃腦地掰扯著。

王萌跟林林對了個眼神,都忍住笑。

王萌道:“今天中午有局。”林林問什麽局。王萌說:“陳總要退了。”林林這才想起來,陳爾馬上六十整。林林剛打算問飯店定在哪兒,志闖卻跟那位王記者從會議室出來。他一路送客人門口,王萌眼尖,瞧見志闖胳肢窩下夾著個東西。她朝林林瞅了瞅,李林林裝看不見。實際上,剛才在門禁那兒,她就註意到這位王記者拎著兩大盒禮品。不過這也常見,作者上門,空著手的也不多。

不大會兒,志闖折回頭,他又去小會議室把禮品拎出來,若無其事放在自己工位底下。胳肢窩的本本放進抽屜。隨即一聲大喊:“大川!”方大川連忙回應。

志闖道:“去問問吳總幾點有空,開會。”

方大川嘀咕,“打個電話不就行了。”

偏志闖耳朵尖,“跑起來!”

大川只好遵命。林林和王萌都笑,新的一年,方大川的處境沒什麽變化,依舊是跑腿小弟。志闖調轉方向,“王萌,去看看常主任來沒來。”王萌只好嗳一聲,麻利兒履行小妹的職責。約莫過了半個小時,常晶晶帶著手下幾個發行員來了,志闖又給吳冠去了個電話。五分鐘後,吳冠姍姍來遲,三分社全體成員,編輯加發行,在小會議室關起門來開會。

照例,吳冠先說一段開場白。大致意思是,新年了,都打起精神來。然後問生產進展,每個編輯說一下手頭書的進度,其中志闖、桃根的書最多,大川的最少,林林那套文學小叢書,陳爾終審好了。已經送去大芳、大磊那兒排版。

吳冠手指敲擊桌面,跟跑馬似的,“晶晶,你說說。”

常晶晶放下筆,“我的意見只有一條,希望編輯能夠根據市場需求來做書,做出市場需要的東西,就能賺錢,生產的都是市場不需要的,就很難回款。”

這話有點狠,而且等於沒說,每個編輯都按照自己的判斷做書,問題在於,判斷沒法準確。

吳冠又對戴琪,“戴老師說。”

戴琪扶了扶眼鏡腿,“吳總說什麽,我們就做什麽。”

林林暗笑。吳冠只好繼續讓桃根發言。桃根坐正了,道:“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分層次,暢銷書,長銷書,兩條腿走路,今年可以沖一沖,項目部單本能消化兩千冊,壓力會小很多。”

吳冠又看志闖。

陳志闖朗聲道:“我的意見還是,擴大生產,要有產品意識,產品要面對消費者。每個編輯都是產品經理,產品從你手裏走,你就要對產品負責,產品要達標,要合格。”這話對也不對,林林不完全讚同,出版是商業,更是文化積累。文化沒法標準化生產。

都說完了,吳冠沈默幾秒,才用低沈的聲音說:“危機感,得有危機感了。二分社在跟我們搶渠道,二渠道說有處理書在回流,內憂外患,我們自己得爭氣!”

沒人敢出聲,聽著。

吳冠又說:“張紅嬌在向司社爭取,他們也想做社科文藝,我是堅決不同意,可人家要是真做出來了,木已成舟,我也擋不住。”

危機意識,競爭意識,這個意識那個意識……在林林看來,無論你什麽意識,一切都要落實到選題上,落實到作者身上,可顯然,在志闖、甚至劉桃根看來,作者滿大街都是,因為他們的操作模式,是攢稿,並非徹底的原創。他們往往是主題先行,有了一個選題方向,再去找作者去寫。

吳冠布置任務之後,志闖又給大家開小會,“小說現在也是策劃出來的,是吧,你看《張翠花升職記》,是吧,我跟你說作者沒準都不止一個,沒準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沒幾天,他便授意王萌,去弄了一個“艾小美升職記”。林林對這種“生產方式”十分不屑,認為根本是大腦的垃圾,文化的快餐,沒有營養。

每個禮拜,志闖還會率領大家去圖書城轉轉,就算“團建”。只可惜,每回都是一大群人坐公交、地鐵,浩浩湯湯,跟上訪似的。在摳門這件事上,志闖和吳冠一脈相承。王萌抗議,“陳社,咱們是不是應該打個車。”志闖想了想,道:“對,像我們社這種工資水平,應該打車,就打一天打一次,一個月也不會超過三千。”

大川道:“哥,您意思是,咱自己掏,分社不報銷呀。”

志闖理直氣壯,“當然自己掏。”

QQ 小群消息一陣翻滾。社員們都連忙湊到窗臺上往樓下看。

財務部的丁爽又換車啦!本科畢業,走關系到出版社,在財務部當科員。來了沒幾個月,換了三輛車。第一輛,奔馳,嫌空間太大,她太嬌小;第二輛,淩志,又嫌車屁股不舒服;第三輛,minicooper,這下好了,跟她的體型搭配,人們在車門外也能看清楚司機是誰了。

王萌端起馬克杯,感嘆,“瞧瞧,人家這才叫上班呢,精神享受,我們都是幹苦力,累的是肉體。”方大川說:“家裏有礦。”桃根接話過去,“說對了,真有礦。”眾人忙問怎麽回事。

戴琪道:“山西的。”

林林反應快,“搞煤炭生意?”

大川咧咧,“姐,直接說煤老板不得了。”

戴琪又說:“姥姥高幹,媽媽紅色商人,煤炭起家,現在金盆洗手,搞收藏,小丁來上班,純屬找個事兒幹,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

王萌惋嘆,兩眼對天花板,“哎呦,我能不參與麽,老天爺,求你了,給我個機會不參與。”

楚老師來京開新書發布會——他在文藝社推了新長篇。前不久,楚老師還拿了一個港臺的文學大獎,聲名更盛,已然是一線大家了。林林感到光榮,文學小叢書能收入一部楚老師的稿子,實乃萬幸。與此同時,她又大覺失落,她明白,只要她在星火社,恐怕永遠都不可能拿到楚老師的新作。尤其長篇。但關系還要處。要維持。當編輯當了些年頭,林林漸漸悟到,作者和編輯,不僅僅是稿子的關系,還有朋友的關系,於此之外,作者還是編輯的一種社會關系。

林林發現,只要一來了樣書,尤其是那種可讀性比較強的,吳冠就會安排牛哥給政協的幾個人寄,計生辦也是他的籠絡對象。都是關系嘛。馬克思說了,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書是媒介,更方便建立關系。林林有個同學,女,貌美,也在出版社混。但那家出版社幾乎沒什麽業務,但同學還是在那待著,理由是,有出版社編輯這個身份,方便社交。

究竟是文化人。

作者和編輯的關系,也很微妙。像給楚老師這種量級的作家出書,是作家給你面子,如果下幾個檔次,那種小作者、新作者,就變成,你給作者面子,作者欠你的人情。有了人情,便有了牽絆,編輯靠出書就能編織一張社會關系網。

分享會結束,林林抱著一大束花上前。文藝社的編輯宋雁認識她,立刻攔在頭裏,“給我吧。”她不想讓林林靠近。林林禮貌地,微微點頭,“我跟楚老師說兩句話。”宋雁只好讓開,但還在旁邊站著,嚴密監視。楚老師呵呵笑,還是那麽儒雅。林林道:“祝賀楚老師,活動很棒,”又說,“文學小叢書快出來了。”楚老師說:“多給我寄兩套。”斜刺裏,宋雁嚷嚷聲起來了,“楚老師這邊請,媒體采訪。”

林林沒機會了。

文學小叢書走完了一校,錯誤不多,高書藝問林林要不要二三連校。林林的意思還是按正常校次走。分社成立之後,校對科解散,三個校對員,分派帶三個分社。

高書藝負責三分社。稿子太多,她看不過來,所以一校二校,通常外發。找外校處理。她把關三校。林林走進校對小屋,才發現書藝前頭坐著個人。高書藝連忙介紹,說這是新來的,小曹。林林熱情地打招呼。說是新來的,可看上去年紀可不小。

午飯後,還是呂薇跟林林透風,“小曹可不簡單,北面的萬家園知道不。”

林林說當然知道,是個著名的大小區。

“她舅舅開發的,”呂薇一邊挖八喜一邊說,“人本來在文工團,那不行了,跳到這兒來,”忽然小聲,“走的是司社的關系。”林林問:“關鍵做校對,難度還挺大,真得能看出錯字兒。”呂薇說:“所以呀,不都發外校麽,她就是負責登個記。”又補充,“還沒結婚呢。”已婚婦女自認有資格鄙視老姑娘。林林不想埋汰人,她沒接話,兩個人默默繞著小公園湖泊走。

桃花正盛,呂薇湊到樹下,拉著桃枝兒,讓林林幫忙拍照。一轉臉,卻看到社裏好幾個新晉孕婦,挺著肚子在桃樹下擺姿態,其中一個最為豪壯,盆大的兩只奶,把衫子支得大高。

呂薇連忙躲開,拽著林林,嘀咕,“哎呦我天,一溜母螳螂。”

林林輕拍她,“你不也那麽過來的。”

呂薇道:“都是混。”

林林無奈,“混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