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重回洛陽
關燈
小
中
大
第305章 重回洛陽
“你確定他們真的不會太過活潑嗎?”在船只正式入海,從原本朝著東方行駛的方向改為了往北方行駛,這些在船上的年輕人就從原本站定在船頭的狀態轉為了在船上上躥下跳。
這個上躥下跳,可能是甘寧對呂令雎這姑娘單獨的形容。
按說這些少年人早在船只出海的時候,就已經大到船身的構造,小到船上船員的履歷,都已經問詢了一個清清楚楚,但在這個正式駛入海中的行程開始之際,這種和在長江水域上試航的狀態截然不同的航行感受,還是讓他們有一種別樣的新奇感受。
表現出的,就當真是好一派“鮮活”面貌。
要說甘寧對此就毫無新鮮感,那純屬是在自欺欺人,只是他想著,在他們所操縱的這條船上,到底還有那麽三千多號的人手,作為其中的統領者,還是要拿出一點領袖氣場的,總不能個個都像是個毛頭小子。
結果他剛朝著太史慈問出這問題,就聽呂令雎從這樓船的上層甲板探出了一個腦袋,回道:“甘興霸,君侯說了,在什麽年紀呢就要做什麽事情,凡事都體驗過,才不會被人給輕易騙了。”
“我們現在適應這出海上遠航就是正逢其時,等到再過上一兩日就沒那麽大的興致了,自然就成了指揮若定的樣子,耽誤不了進攻公孫度的要事。”
她說到這裏的時候忽然嘆了口氣,“哎,這種年輕人才會有的感覺,想來你是不會明白的。”
甘寧:“……”
這句話裏用來陰陽他的地方好像還並不只是這年齡問題,還有說什麽只有年輕的時候將事情都體驗過了,以後才不會被騙。
那他被這群孩子用激將法給騙上了賊船,豈不是就在說,這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經歷的事情太少了?
敢請她先前沒因為自己嘲笑他們把陸議給丟下了而做出什麽回擊,現在是在這裏等著自己呢!
他剛想上去找這孩子理論一二,就見一旁的太史慈伸手攔住了他的腳步,再一擡頭,呂令雎早已經沒有了蹤影。
“行了,他們玩鬧歸玩鬧,其實都是知道分寸的。”太史慈看著這些年輕人朝氣蓬勃的樣子,不覺露出了一抹笑容。
別看他們頗有探索欲,也都還存著幾分剛開始在外頭走動的孩子氣,甚至會將海航出戰的人選,都用先前徐州戰事表現中的運氣高低來決定,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在大事上掉鏈子。
就拿這趟出行遼東的行船人數來說吧。
他們這二十艘的航船裏,主副兩條船都是標準的樓船,也是喬琰原本說給他們出題之中所說的兩艘,而剩下的船都是小型戰船,按照樓船可承載三千人,小型戰船可承載五百人的負載頂配,他們這趟出兵所能出動的最多人數,其實是一萬五千人。
這個人數,放在如今的徐州和揚州地界,或許很難在不動聲色之間湊齊,但要利用徐州南北爭端,將一部分流民給收容到船上,又通過這趟海航讓其銷聲匿跡,其實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可這些少年人最終還是很收斂地將這個出兵的人選敲定在了兩千五百人。
人數增多,固然在用來威懾遼東上會更加容易,甚至可以在靈活調配船員和艦隊的操作中,並不只是將目標鎖定在公孫度身上,但所帶來的糧食壓力,卻容易讓這出遠航東北的進攻計劃早早洩露。
兩千五百人外加上這兩大十八小的二十條航船,恰恰是他們在商榷之後敲定的最合適數額。
也早在他們抵達徐州實際接觸到了這些海船之後,朝著長安這邊上報給喬琰的數額。
此外,對於他們此番前往遼東的著陸位置,他們何止是在這數年之間做出了數以百計的模擬,也反覆通過雙方辯論的方式來推斷公孫度可能會做出的應對,進而確保這番讓他們真正聞名天下的遠渡襲擊絕不會讓他們出現任何的紕漏的。
徐州的小試牛刀,在太史慈看來,很可能並不是讓他們通過這番局勢的推動,覺得自己如此年輕就已經可以將那些豪傑玩弄於鼓掌,進而飄飄然了起來。
而是因為關羽從陷阱之中的掙脫,以及龐統這邊未曾遇敵的情況,讓他們越發確定——
所謂完美無缺的計劃其實是並不存在的,在實際的操作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特殊情況,讓他們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既然前往遼東震懾公孫度的機會只有這樣的一次,他們也就必須更加將此事謹慎以待,以免辜負了喬琰以及樂平書院對他們的寄望。
非要說他們這趟行程出現了一點小小瑕疵的話,那大概也只是——
他們差點將陸議給留在了港口。把他們的小夥伴給丟下了。
僅此而已。
這不是什麽關系到大局的問題。
見甘寧的臉上尤有幾分擔憂,太史慈說道:“我自來到君侯麾下到如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依然寸功未立,這趟遼東之行,若我不能打出一番卓越的戰績,我便再無顏面統帥什麽神臂弓營,若他們行事不當,我遠比興霸還要心中焦慮,並不會因為他們是何人之子女,或是什麽臥龍鳳雛,就對他們有所吹捧恭維,我想這一點你應該能明白。”
太史慈看得出來,喬琰之所以讓他們將甘寧給騙到此地,看中的正是對方在淺水區內的航船調撥的本事,和出色的水上作戰能力。
這既是要發揮對方在航船登錄之時可能拿出來的戰鬥力,也是為了在往後對甘寧有所調遣,故而要趁著這次海航己方展現出的實力,將對方徹底收歸到自己的麾下。
往後便是同僚,他當然要打消一番甘寧的困惑。
何況甘寧雖有幾分莽烈之氣,卻也並非是個毫無頭腦的莽漢。
既然如此,這段海航的前置航行階段,也恰恰是他和甘寧,這些少年人和甘寧之間相互磨合相互了解,也真正開始走向配合的最好時機。
太史慈剛說到這裏,忽聽諸葛亮在上頭的甲板上開了口,“勞駕二位將軍上來再與我等商討一番長山列島的情形吧,待那頭將航船的情形給檢查完畢,便是我等該商討正事的時候了。”
這趟航行還需持續不短的時間,呂令雎這番左右的亂逛看似是亂逛,也同樣是一種讓身在船上的船員與兵卒適應她存在和小範圍調配的法子。
在這番突擊檢查中,這些由漢中和徐州送來的船員,以及喬琰從關中和並州調配過來的兵卒能否適應良好,都能在這裏看得一清二楚。
君侯說的不錯,什麽年紀的人就該去做什麽年紀的人該做的事情,也都有各自處理此事的方法。
她也不例外。
海航這東西,可真是讓人又因海上的風浪萬變而覺憂心,又讓人因其波瀾壯闊而覺豪情萬丈。
在她從附近的小型戰船上乘小舟回到那大樓船的時候,重新朝著已經有些模糊的岸邊看了一眼,已經分辨不清徐州那頭的景象了,只能看見這海波簇擁著一支滿載戰意的隊伍朝著北方進。
在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可能已經不再能夠想到那個想要超越父親的想法了。
她和呂布有著各自要走的作戰立功之路。
所以她也有著自己面對挑戰的做法。
“阿姊覺得,他們能成功實現君侯對他們的期待嗎?”在呂令雎並不能看到的徐州岸邊,喬亭對著喬嵐問道。
兩年前徐州牧陶謙身亡,笮融賊子作亂謀圖徐州之時,她們姐妹二人得到了喬琰的委任,在此地折騰出了好一出大戲,讓喬琰借此牟利,在這徐州南部拿下了己方的立足之地。
而這其中的種種因勢利導,讓這兩姐妹並未在此地暴露自己的身份。
對此地來說,她們依然是兩個從益州方向來到此地,偶爾來到徐州經營的商人。
眼下雖有賈詡和龐統在對張懿身在徐州的作戰做出指導,看似對她們姐妹身在此地沒有太多的需求,但海陵這個駐軍之地,原本就並不只是代表著對徐州的掌控,也意味著出兵遼東的起航地和對揚州的監察。
如果說張楊在此地提前負責督辦的航船打造和與張懿之間的配合,是為了前兩個目的,那麽喬嵐和喬亭姐妹並未完全與此地割裂開的關系,也就代表著喬琰在第三個目的上對她們二人所寄予的希望。
而在這陣子,徐州那邊的戰局因為北方勢力的先一步出手,有了平衡被從中打破的機會,揚州這邊,又如何不是因為孫策的遇刺和他趁機從揚州世家的清洗,讓人有了從中出手的可能呢?
兩個在徐州已經經營出了一點勢力的商人,將勢力朝著揚州的方向進一步,從經商的角度上來說,好像也並不是什麽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不過在前往揚州攪局之前,兩姐妹還是先往徐州走了一趟,和賈詡這位老謀深算的老師碰了個面,從對方這裏得到了幾句指點,而後在這徐州海陵縣的岸邊,送別這些出海航行的少年們。
當然,這種送別並未被那些出行的孩子們所知曉,而是她們姐妹二人單方面地看著這些航船出行。
眼見出航的這一幕,想到在喬琰麾下的各方人手都在各顯神通,她們也對下一步將執行的任務更有了幾分信心。
何況,從理論上來說,揚州還是歸屬於長安朝廷立場的。就算當真在行事上出現什麽紕漏,也不至於有性命之憂。
但想到喬琰兵進潁川的速度過快,就算她和袁渙解釋說,這並非是一出早有預謀的出兵,也並不是讓人直接將消息送到了長安去,依然有被人發現其中加入了信鴿傳訊的可能。
她們還是得小心辦事才對,以免給喬琰那頭帶來什麽不利影響。
兩姐妹的視線裏,那二十條航船早就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了江流入海口經年遭到沖刷的海岸線上,一抹倒湧回返到海中的洋流,也只剩下了海潮聲傳入耳中,令人忽覺幾分天地渺茫之感。
喬嵐朝著喬亭回道:“他們總還是要經歷風雨的,我想,就像在我們剛來到徐州的時候都沒有想到過我們能做到這樣的成果,他們也會給人帶來意外之喜的。”
“也或許這不能叫做意外之喜。他們在樂平書院內進學了這樣長的時間,是該到了一展身手的時候了。”
喬嵐時常覺得君侯的話都有些超出這個時代所能理解的範疇,又好像只是比有些人走得快了幾步而已。
她說這徐州揚州的岸邊,有些原本還被海水所覆蓋的地方,或許在數百上千年之後就會隨著海潮的褪去,地勢的擡升,逐漸成為海水之上讓人立足發展的土地。
就像是在如今還被淹沒在浪潮之下的聲音,被覆壓在底層的潛流,也終究要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她們這些原本被裹挾的或許是其中的一員。
隨著呂令雎等人將要畢業,已經在悄無聲息進行下一步擴招的樂平書院中,那些並非出身於世家的新生也會是其中的一員。
總得有人先去做出嘗試,才能讓這些後來者有進一步深耕的機會。
所以,又何必擔心事情能否成功呢?
總要先放手大膽地嘗試一番的。
喬琰就是這麽想的。
別管諸葛亮和司馬懿還有本應該是東吳大都督的陸議,在這個年少之時能否交出一份讓她所滿意的答卷,在她已經將該做的準備都做完的情況下,最後會出現何種結果,都是她能夠接受的。
比起考慮他們那邊所能達成的戰果,她還不如將更多的註意力都給集中在眼前。
眼前的豫州。
在又將潁川之地也收歸到了自己的手中之後,她這出將旱災蝗災中的流民收容地建設一路推進到洛陽周遭的情況,更是有了其執行的必然性。
只有轘轅關也正式掌握在了她的手中,她才能穩定對潁川方向做出支援,讓豫州不至於變成曹操的一言堂。
交情是一回事,利益是另外的一回事。
“在回返司隸之後我會上書天子,由你接任潁川太守的位置。”
喬琰剛朝著袁渙說出這話,就見他的臉上浮現出了幾分拒絕的意思,又接著說道:“不管你是因為對袁公路之死心懷有愧,還是覺得這個位置應該交到他那兒子的手中,你都先聽我將話說完。”
“有些話,和袁公路那兒子可能說不明白,和你卻能解釋得清楚,比如說,長安這邊對旱災做出的籌措準備並不只是今年的,所以我需要一個能撐得起潁川民生的人物來擔任這個太守的位置,而不是搞出什麽父死子繼的戲碼。”
喬琰也沒有必要通過這種給袁耀賦予高位的方式,來達成對袁術剩餘部將做出拉攏的目的。
有沒有這麽多可用之人,可能都不好說。
喬琰的這句話說得可真是有夠直接的。
但在這份對袁術的嫌棄之餘,袁渙的註意力還是先一步集中在了她說的旱災持續多年的意思上,面上露出了幾分憂心。
若真如此的話,這對於剛經歷了一番易主動亂的豫州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喬琰並未給袁渙多加思考的空當,已接著說了下去,“其二,隨著袁公路之死,汝南袁氏的主導權必定落到袁本初的手中,雖說在之前,袁本初也始終在對著他那兄弟的時候占據上風,但如今確實是更加名正言順了。”
“這樣一來,要想繼續依靠著汝南袁氏的名聲收回豫州,或許有點難度,反倒不如扶持陳郡袁氏。這話我說的直白了一點,希望耀卿不要介意。”
袁渙搖了搖頭,“君侯說笑了,這等坦言相告,才讓人更覺得安心。”
也讓人更覺喬琰的誠意。
他不會看不出喬琰這個改宗支持的意思。
坐在她這個位置上的人,總不能凡事都還按照理想化的想法來做事,尤其是在官員的委任上,勢必要做出一番利益的權衡。
陳郡袁氏固然崇尚於清虛簡樸,克己奉公之禮,也並非就是毫無在政壇上做出建樹的意思。
否則的話,在前漢孝武皇帝時期,也不會有族人為天子立下戰功受封關內侯,他袁渙的父親也不會一路做到大司農的位置上。
這確實是對喬琰來說更有扶持價值的一方。
這種價值,也意味著她不會對豫州做出輕言舍棄的決斷。
這才是袁渙更覺安心的地方。
喬琰又道:“其三,我需要耀卿擔任潁川太守期間為我維系和潁川世家之間的關系。”
名士和名士,世家和世家之間,在她的印刷術發揮出足夠的變革作用之前,都還有著相當明確的潛規則辦事。
用陳郡名士來治理潁川,無疑要比她隨便從關中調配一個將領駐紮在此地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好。
何況,現在還存在一個很特殊的節點。
喬琰朝著袁渙解釋:“不知道耀卿記不記得,到了這個月的月末,持續兩年的禁酒令就要結束了。但因眼下天災的緣故,我想將這件事再持續一年。”
“早前袁公路對此時的執行力度,你我之間是心知肚明的,豫州地界上的有些事情我也不太好過問,所以潁川這邊……”
在這裏,已經有人手效力在長安的幾家,有跟她做出一點交易,但在潁川大體上還是聽從於袁術所制定的規則這個前提下,她的限酒令實際上是沒有延伸到這邊來的。
現在不同。
她需要豫州這地方逐漸適應,此地將逐漸接收到長安朝廷的指揮,不能再按照袁術那松散的秩序,就必須要有一個能明確傳達她想法,又確實能讓這些人服從指令的潁川太守。
其他人能不能做到這一點不好說,袁渙顯然可以。
袁渙理解喬琰的這個用意,回道:“該當如此。”
若非袁術只是想要從長安朝廷這邊得到一個豫州牧的名號,趁著朝廷對各州的掌控力削弱,在這裏盡做些陽奉陰違之事,豫州這邊的災情也不會處在漸漸不可控的狀態,更不會出現那讓天下人都看了笑話的軍隊嘩變之事。
眼看長安所奉行的種種更有讓時局趨於穩定的可能,執行那頭的所作所為也有了說服力。
限酒令在如今也確實是還有操作必要的。
頂多就是隨著長安這頭的錢糧累積,會做出逐漸放寬的調整,並不適合一口氣就回到原本的狀態。
畢竟災情當前,也實在是沒有這麽多的糧食可以用在酒水上造作。
“還有一件事,也是我覺得讓耀卿來擔任這個潁川太守更合適的緣由。”
喬琰接著說道:“不知道耀卿有沒有留意過那個被從南陽那邊派遣過來支援此地的將領。這位將軍雖已算是在將領的盛年將近年歲,但我觀其氣色與聲勢,和其在統領兵卒上的治理有方,都非同一般。”
喬琰自己在軍事上的實力毋庸置疑,袁渙在此事上遠不如她,又如何會質疑她的判斷。
袁渙更不會知道的是,喬琰在對黃忠實力的評判上,還有對他這位蜀漢五虎將之一在歷史上的戰績的考量。
他只是在此時不免有些好奇地問道:“若如大司馬所以覺得此人是個可造之材,為何不親自對他做出拉攏招募的舉動,而是似乎有讓我與之接觸的意思?”
喬琰笑了笑,“我看那劉景升會將他派遣到豫州地界上來,其實算不上是給他個好差事,要說有多少重用的意思倒也未必,但這位黃將軍既是被劉景升給提拔上來的,對他倒是還算忠心,我與之接觸,能不能將人招募到手下不好說,卻大概會將其匯報回去,而後讓劉景升更覺得我要對他做點什麽了。”
“早先我拿下了漢中,收歸長安朝廷掌控的時候,劉景升就有點惶惶不安,因孫文臺和孫伯符父子和我之間的交情遠勝於我跟他之間的,他大概同樣覺得心中憂懼。”
“若是我再將他派遣來豫州的軍隊將領直接帶走了,我看他都要盤算著,是不是需要拼殺出一條生路了。”
這話說的有那麽點調侃的意思,可很奇怪的是,袁渙覺得自己並沒有從喬琰的語氣中聽出什麽居功自傲的意思,反而像是在以一種何其尋常的語氣交代著一個事實。
這和她忽然馳援臨穎之時讓他感受到的安全感何其相似。
喬琰道:“還是先別給他這麽大的壓力,由耀卿慢慢和那位黃將軍接觸吧。如今旱災當頭,本也沒有什麽大肆動兵的地方,此時收攏將領為己用,倒是有些浪費了。”
要說喬琰對黃忠這員虎將的出現不覺得意外和驚喜,那就純屬是在騙人,不過凡事確實也急不來。
袁渙頷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喬琰的意思。
有這四條理由在,足以讓人知曉,她為何要堅持讓袁渙當這個潁川太守了。
袁渙本也不是個擔不起事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袁術交給了他迎戰劉備隊伍的時候,考慮直接不按照袁術所提出的作戰方針來行事。
固然他在袁術的麾下以謀臣自居,真要讓他去做這個潁川太守,他就真的不可為嗎?
他有足夠的家世背景和名望能力資本處在這個位置上,也自忖,自己若是能從長安這頭得到理法與應變時局舉措的支持,還真能擔負得起托舉此地民生的重責。
又聽喬琰補充了一句,“我原本給子龍請授的位置是京兆尹,意在便於讓他在京中行演兵之舉,但如今我打算將這個位置稍稍調整一二,以建威將軍之名坐鎮於洛陽。”
“這樣一來,他將一面配合於荀文若和司馬建公在弘農與河南尹對京畿的重建,一面可隨時作為你方後援,兵出轘轅關支援潁川,你看如何?”
有了最後的這一句,袁渙最後的一點後顧之憂也給解除了。
他回道:“有子龍將軍在洛陽,兗州那邊大概也不敢將太多人力毫無顧忌地投入到豫州地界上,或許我等將來還有反攻汝南的可能。”
但這句話說來容易,執行起來,這個越界也沒那麽容易,權且當做是袁渙在對喬琰做出效忠之時的一種說法罷了。
而讓袁渙接任潁川太守的位置變得容易的是,袁耀對於喬琰提出的將他接到長安和劉琦為伴的決定,根本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甚至頗有一番急不可耐地想要離開豫州的意思。
“若是這袁耀是個能扶持得起來的少主,或許我還要擔心幾分,如今看來卻不必了。”喬琰讓人送袁耀去收拾行裝後,和典韋感慨道。
以典韋這等相對簡單的腦回路,他是不會想到,喬琰說的那句“擔心幾分”之中,其實還有著幾層含義。
這會兒他一面覺得,跟隨喬琰的時間同樣很久的趙雲,若是在此時也能得到一個將軍的名號,實在是一件應當慶幸的事情,一面又覺得,這個要真是按照喬琰所說,給趙雲敲定的雜號將軍名頭是建威的話,好像要比他這個牙門將軍聽起來威風得多,也不知道能不能申請更換一個。
想歸這麽想,他也知道,這已是喬琰所給予的殊榮了,聽到喬琰這句感慨,他也只是回道:“這小子說不定在上次來長安欣賞那條新路風光的時候,就已經對長安心向往之了,巴不得去那邊天天欣賞。”
見喬琰朝著他瞥了一眼,一副讓他別亂說話的意思,他又改口道:“識時務總是好的,難保也是因為他被平輿速攻之下告破的情況給嚇破了膽子,想著與其承擔這個風險,還不如領個穩定差事。”
袁耀還真是這麽想的。
他被人從另一頭帶出,恰好避過了死劫,讓他在死裏逃生的慶幸之餘,也根本不想要再繼續遭受到這樣的驚嚇。
上一次他有這等好運,下一次就未必了!
誰知道他會不會步上父親的後塵。
他也確實沒有在一地坐鎮穩守的本事,那麽與其讓人將他當做突破口,還不如趁著長安朝廷或許對沒能救下他的父親,心存了些許愧疚的時候,趕緊讓自己做個富貴閑人去。
喬琰說什麽要讓袁渙坐鎮潁川?
之前袁渙不就在這裏協助災情的平定嗎,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讓他接著幹就是了!
在喬琰宣告著從潁川啟程的時候,袁耀若不是還要押著袁術的棺槨而行,或許會走得比喬琰的先頭部隊還要快得多。
但讓袁耀未曾想到的是,他本以為自己應該體驗的,是由大司馬親自送入長安,在面見天子之後將父親在長安城中尋到一處風水寶地埋葬,按照袁術原本的豫州牧官職,由朝廷表達一番對他這位遺孤的關照,做出相應的委任。
實際上的情況卻是——
喬琰並未直接隨著隊伍一起回到長安去,而是因為要和司馬防商議洛陽的重建工作,並對周遭本打算因為災情外流的洛陽民眾進行收容,決定暫時滯留在此地,由典韋護送袁耀前往長安。
這跟他所預想的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待遇。
偏偏喬琰的一番說辭也可算是有理有據,按照她所說,隨他一道進入潼關的,還會有一封對豫州戰況的解釋,也不必讓他還得親口來說。
確實是有留在這裏的必要,才省去了回長安的述職之事。
“君侯只是因此才這麽做的嗎?”
郭嘉在替她回長安報信,並向天子求得出兵的指令後,雖然行路的速度要比趙雲更慢,在此時也已經重新趕回來了。
雖說錯過了喬琰和曹操會面的這出好戲,但參與到這些後續的處理之中倒也不遲,便在此時對著喬琰說道。
喬琰並未馬上回答郭嘉的這個問題。
她此刻行在洛陽的街道上,想著自己此前的數次到訪,或多或少懷有一些特殊的目的,像是如今這樣有些慢節奏的狀態還真是有些少見。
也更讓人在俯仰之間,生出了幾分物是人非之感。
在有一陣的沈默後,她才朝著郭嘉問道:“你覺得我是如何想的?”
郭嘉回道:“三個目的吧。”
“君侯和曹孟德的這出會面,雖是為了讓豫州的局勢盡快平定下來,也減少在旱災之中還需開戰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告而僭越,輕言定奪一州之地歸屬的意思,若是直接回返長安,耳邊還是免不了聽到一些嘮叨的。”
“此外,那袁小公子以這等方式前往長安,所受到的待遇在明眼人看來就是要持續弱化袁氏影響,以防再讓這四世三公之家的子弟在長安城裏占據什麽位置,可在有些人看來便是君侯對他的排擠了,多少還能再憑借著這事,看看長安城中有幾個蠢蛋。”
“其三的話,那司馬建公此人有本事,也有眼力,卻總讓人覺得還有些游離在外,現如今他那二兒子都跟著君侯的船隊去遠渡遼東了,這人也總該跟君侯再多接觸一二才是。借著他也對著潁川做出了發兵增援的協助,正好可以與之說道說道。”
喬琰的唇角微微上揚了幾分,“不錯,這三個目的都可以算,但奉孝還說漏了一件事。”
她的腳步停在了洛陽荒廢已久的南宮面前,推開了那扇當年她為了找尋玉璽、找尋劉辯和袁基的時候走過的小門,走在了這條有些衰草叢生的小路上,一路往南行到了蘭臺和玉堂殿一帶。
在她當年於黃巾之亂後前來洛陽的時候,曾經在這裏和劉宏有過一次對她而言至關重要的會面,如今想來,卻已有些遙遠了。
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還需要通過韜光養晦之舉,孤臣肝膽之心來取信於帝王的樂平侯,而是這出時代浪潮之中的翻雲覆雨之人。
戰事與災情之中,也恰恰是她要繼續往前走出一步的好時候。
這不是在說,她要打算讓劉虞坐鎮長安的時候,自己在洛陽這邊又分出一個小朝廷來,和那頭行分庭抗禮之舉。
也不是要憑借著身居洛陽來對兗州對鄴城那邊進行進一步的威懾,而是……
先前就已經敲定的,要將《急就篇》作為第一號典籍進行大量的印刷,所執行的時間也已近在眼前了。
即便這已經是一件她已經和眾人都通過了氣的事情,也難免會有人在此事正式執行的時候,又提出了什麽不太滿意的想法,甚至覺得這對他們的利益還是有損害。
“我們一面可以利用於洛陽周遭的人口更多,在將此地民生竭力恢覆的時候,作為一個急就篇推行之中的特殊試點,另一面,告知於長安那頭,若是有人對我所做出的決定有任何的不滿之處,就自己來洛陽找我說道。”
郭嘉回道:“那麽他們也只有兩種選擇了,要麽就是知道不該在此時打擾君侯的大事,將想法都給壓下去,要麽就是……”
喬琰忽然朝著郭嘉比劃了個噤聲的動作,“這些事,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好了,不必在這裏說出來了。”
這些給他們制造好的條件,誰知道會不會在什麽特定的時候,終於被一口氣地給引發出來,帶來一番內部的裂變。
從長安的朝廷建立到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或許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知道,要憑借著她的能力讓局勢穩定,從鄴城朝廷這裏先把正統權柄的地位給搶奪回來。
可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私欲。
喬琰手握的權利也早不只是淩駕於三公之上而已,又如何不會被人所忌憚呢?
這種裂變實在是發展之中遲早要面對的局勢,充其量就是到來的早晚有別而已。
既然如此,幹脆讓其更順著她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當她朝著長安這個培養容器內丟進去一道又一道催化的誘餌之時,到底哪些人會對此做出異樣的反應,在分批次的激發中是能讓她的人手窺探到種種端倪的。
這實在是要比突如其來的發作,對她而言有利得多。
聽喬琰這麽說了,郭嘉便也直接閉上了嘴,沒打算再接著談論此事。
眼看著他們身處的位置,他忽然想到什麽一般問道:“說起來,當年洛陽的董卓作亂,加上在董卓到來之前的南北宮變動,讓大漢的傳國玉璽消失不見,時隔多年居然也並未有人將其拿出來到臺面上,也不知道此物到底去了何處。”
“張讓此人得了孝靈皇帝的器重,倒也有一件事是著實對得起他的。孝靈皇帝一死,那傳國玉璽便也好似是與他陪葬了一般。”
喬琰回道:“或許有一天會出現的,但現在它一日沒在鄴城這邊出現,對我們來說就是好消息。”
她總不能跟郭嘉說,這東西早在當年就被她給藏匿了起來,用來換取種地之法了。
反正它能不能在洛陽再次重見天日,本也就是個未知數,就當這也是個只能天知地知的秘密好了。
何況,現今的時局之下,還是己方的硬實力要緊,傳國玉璽若是在這時出現,固然會因為她手中有劉虞這個幌子的緣故,減少幾分帶來的弊端作用,卻也未嘗不是在讓人覺得,大漢的國祚還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她何必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行動!
這會兒她也不免覺得,曹操真是幫了她一個大忙了。
袁術之死,和豫州大半地盤的丟失,意味著頭頂長安朝廷的名頭,其實並不是一件切實有效的保命符,反倒是她喬琰所統率的三州依然在穩定發展。
這何嘗不是一種此消彼長。
她擡頭朝著玉堂殿上依然殘存著火燒痕跡,早已看不清楚字樣的牌匾看去,開口說道:“此地還是繼續維持著封存的狀態吧,在原本隸屬於洛陽太學的位置,重新修建一處我等在此地辦事的落腳地。”
“昔年太學車馬往來,如今,我倒是希望奔走於此地的,都是洛陽千萬之民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你確定他們真的不會太過活潑嗎?”在船只正式入海,從原本朝著東方行駛的方向改為了往北方行駛,這些在船上的年輕人就從原本站定在船頭的狀態轉為了在船上上躥下跳。
這個上躥下跳,可能是甘寧對呂令雎這姑娘單獨的形容。
按說這些少年人早在船只出海的時候,就已經大到船身的構造,小到船上船員的履歷,都已經問詢了一個清清楚楚,但在這個正式駛入海中的行程開始之際,這種和在長江水域上試航的狀態截然不同的航行感受,還是讓他們有一種別樣的新奇感受。
表現出的,就當真是好一派“鮮活”面貌。
要說甘寧對此就毫無新鮮感,那純屬是在自欺欺人,只是他想著,在他們所操縱的這條船上,到底還有那麽三千多號的人手,作為其中的統領者,還是要拿出一點領袖氣場的,總不能個個都像是個毛頭小子。
結果他剛朝著太史慈問出這問題,就聽呂令雎從這樓船的上層甲板探出了一個腦袋,回道:“甘興霸,君侯說了,在什麽年紀呢就要做什麽事情,凡事都體驗過,才不會被人給輕易騙了。”
“我們現在適應這出海上遠航就是正逢其時,等到再過上一兩日就沒那麽大的興致了,自然就成了指揮若定的樣子,耽誤不了進攻公孫度的要事。”
她說到這裏的時候忽然嘆了口氣,“哎,這種年輕人才會有的感覺,想來你是不會明白的。”
甘寧:“……”
這句話裏用來陰陽他的地方好像還並不只是這年齡問題,還有說什麽只有年輕的時候將事情都體驗過了,以後才不會被騙。
那他被這群孩子用激將法給騙上了賊船,豈不是就在說,這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經歷的事情太少了?
敢請她先前沒因為自己嘲笑他們把陸議給丟下了而做出什麽回擊,現在是在這裏等著自己呢!
他剛想上去找這孩子理論一二,就見一旁的太史慈伸手攔住了他的腳步,再一擡頭,呂令雎早已經沒有了蹤影。
“行了,他們玩鬧歸玩鬧,其實都是知道分寸的。”太史慈看著這些年輕人朝氣蓬勃的樣子,不覺露出了一抹笑容。
別看他們頗有探索欲,也都還存著幾分剛開始在外頭走動的孩子氣,甚至會將海航出戰的人選,都用先前徐州戰事表現中的運氣高低來決定,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在大事上掉鏈子。
就拿這趟出行遼東的行船人數來說吧。
他們這二十艘的航船裏,主副兩條船都是標準的樓船,也是喬琰原本說給他們出題之中所說的兩艘,而剩下的船都是小型戰船,按照樓船可承載三千人,小型戰船可承載五百人的負載頂配,他們這趟出兵所能出動的最多人數,其實是一萬五千人。
這個人數,放在如今的徐州和揚州地界,或許很難在不動聲色之間湊齊,但要利用徐州南北爭端,將一部分流民給收容到船上,又通過這趟海航讓其銷聲匿跡,其實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可這些少年人最終還是很收斂地將這個出兵的人選敲定在了兩千五百人。
人數增多,固然在用來威懾遼東上會更加容易,甚至可以在靈活調配船員和艦隊的操作中,並不只是將目標鎖定在公孫度身上,但所帶來的糧食壓力,卻容易讓這出遠航東北的進攻計劃早早洩露。
兩千五百人外加上這兩大十八小的二十條航船,恰恰是他們在商榷之後敲定的最合適數額。
也早在他們抵達徐州實際接觸到了這些海船之後,朝著長安這邊上報給喬琰的數額。
此外,對於他們此番前往遼東的著陸位置,他們何止是在這數年之間做出了數以百計的模擬,也反覆通過雙方辯論的方式來推斷公孫度可能會做出的應對,進而確保這番讓他們真正聞名天下的遠渡襲擊絕不會讓他們出現任何的紕漏的。
徐州的小試牛刀,在太史慈看來,很可能並不是讓他們通過這番局勢的推動,覺得自己如此年輕就已經可以將那些豪傑玩弄於鼓掌,進而飄飄然了起來。
而是因為關羽從陷阱之中的掙脫,以及龐統這邊未曾遇敵的情況,讓他們越發確定——
所謂完美無缺的計劃其實是並不存在的,在實際的操作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特殊情況,讓他們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既然前往遼東震懾公孫度的機會只有這樣的一次,他們也就必須更加將此事謹慎以待,以免辜負了喬琰以及樂平書院對他們的寄望。
非要說他們這趟行程出現了一點小小瑕疵的話,那大概也只是——
他們差點將陸議給留在了港口。把他們的小夥伴給丟下了。
僅此而已。
這不是什麽關系到大局的問題。
見甘寧的臉上尤有幾分擔憂,太史慈說道:“我自來到君侯麾下到如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依然寸功未立,這趟遼東之行,若我不能打出一番卓越的戰績,我便再無顏面統帥什麽神臂弓營,若他們行事不當,我遠比興霸還要心中焦慮,並不會因為他們是何人之子女,或是什麽臥龍鳳雛,就對他們有所吹捧恭維,我想這一點你應該能明白。”
太史慈看得出來,喬琰之所以讓他們將甘寧給騙到此地,看中的正是對方在淺水區內的航船調撥的本事,和出色的水上作戰能力。
這既是要發揮對方在航船登錄之時可能拿出來的戰鬥力,也是為了在往後對甘寧有所調遣,故而要趁著這次海航己方展現出的實力,將對方徹底收歸到自己的麾下。
往後便是同僚,他當然要打消一番甘寧的困惑。
何況甘寧雖有幾分莽烈之氣,卻也並非是個毫無頭腦的莽漢。
既然如此,這段海航的前置航行階段,也恰恰是他和甘寧,這些少年人和甘寧之間相互磨合相互了解,也真正開始走向配合的最好時機。
太史慈剛說到這裏,忽聽諸葛亮在上頭的甲板上開了口,“勞駕二位將軍上來再與我等商討一番長山列島的情形吧,待那頭將航船的情形給檢查完畢,便是我等該商討正事的時候了。”
這趟航行還需持續不短的時間,呂令雎這番左右的亂逛看似是亂逛,也同樣是一種讓身在船上的船員與兵卒適應她存在和小範圍調配的法子。
在這番突擊檢查中,這些由漢中和徐州送來的船員,以及喬琰從關中和並州調配過來的兵卒能否適應良好,都能在這裏看得一清二楚。
君侯說的不錯,什麽年紀的人就該去做什麽年紀的人該做的事情,也都有各自處理此事的方法。
她也不例外。
海航這東西,可真是讓人又因海上的風浪萬變而覺憂心,又讓人因其波瀾壯闊而覺豪情萬丈。
在她從附近的小型戰船上乘小舟回到那大樓船的時候,重新朝著已經有些模糊的岸邊看了一眼,已經分辨不清徐州那頭的景象了,只能看見這海波簇擁著一支滿載戰意的隊伍朝著北方進。
在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可能已經不再能夠想到那個想要超越父親的想法了。
她和呂布有著各自要走的作戰立功之路。
所以她也有著自己面對挑戰的做法。
“阿姊覺得,他們能成功實現君侯對他們的期待嗎?”在呂令雎並不能看到的徐州岸邊,喬亭對著喬嵐問道。
兩年前徐州牧陶謙身亡,笮融賊子作亂謀圖徐州之時,她們姐妹二人得到了喬琰的委任,在此地折騰出了好一出大戲,讓喬琰借此牟利,在這徐州南部拿下了己方的立足之地。
而這其中的種種因勢利導,讓這兩姐妹並未在此地暴露自己的身份。
對此地來說,她們依然是兩個從益州方向來到此地,偶爾來到徐州經營的商人。
眼下雖有賈詡和龐統在對張懿身在徐州的作戰做出指導,看似對她們姐妹身在此地沒有太多的需求,但海陵這個駐軍之地,原本就並不只是代表著對徐州的掌控,也意味著出兵遼東的起航地和對揚州的監察。
如果說張楊在此地提前負責督辦的航船打造和與張懿之間的配合,是為了前兩個目的,那麽喬嵐和喬亭姐妹並未完全與此地割裂開的關系,也就代表著喬琰在第三個目的上對她們二人所寄予的希望。
而在這陣子,徐州那邊的戰局因為北方勢力的先一步出手,有了平衡被從中打破的機會,揚州這邊,又如何不是因為孫策的遇刺和他趁機從揚州世家的清洗,讓人有了從中出手的可能呢?
兩個在徐州已經經營出了一點勢力的商人,將勢力朝著揚州的方向進一步,從經商的角度上來說,好像也並不是什麽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不過在前往揚州攪局之前,兩姐妹還是先往徐州走了一趟,和賈詡這位老謀深算的老師碰了個面,從對方這裏得到了幾句指點,而後在這徐州海陵縣的岸邊,送別這些出海航行的少年們。
當然,這種送別並未被那些出行的孩子們所知曉,而是她們姐妹二人單方面地看著這些航船出行。
眼見出航的這一幕,想到在喬琰麾下的各方人手都在各顯神通,她們也對下一步將執行的任務更有了幾分信心。
何況,從理論上來說,揚州還是歸屬於長安朝廷立場的。就算當真在行事上出現什麽紕漏,也不至於有性命之憂。
但想到喬琰兵進潁川的速度過快,就算她和袁渙解釋說,這並非是一出早有預謀的出兵,也並不是讓人直接將消息送到了長安去,依然有被人發現其中加入了信鴿傳訊的可能。
她們還是得小心辦事才對,以免給喬琰那頭帶來什麽不利影響。
兩姐妹的視線裏,那二十條航船早就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了江流入海口經年遭到沖刷的海岸線上,一抹倒湧回返到海中的洋流,也只剩下了海潮聲傳入耳中,令人忽覺幾分天地渺茫之感。
喬嵐朝著喬亭回道:“他們總還是要經歷風雨的,我想,就像在我們剛來到徐州的時候都沒有想到過我們能做到這樣的成果,他們也會給人帶來意外之喜的。”
“也或許這不能叫做意外之喜。他們在樂平書院內進學了這樣長的時間,是該到了一展身手的時候了。”
喬嵐時常覺得君侯的話都有些超出這個時代所能理解的範疇,又好像只是比有些人走得快了幾步而已。
她說這徐州揚州的岸邊,有些原本還被海水所覆蓋的地方,或許在數百上千年之後就會隨著海潮的褪去,地勢的擡升,逐漸成為海水之上讓人立足發展的土地。
就像是在如今還被淹沒在浪潮之下的聲音,被覆壓在底層的潛流,也終究要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她們這些原本被裹挾的或許是其中的一員。
隨著呂令雎等人將要畢業,已經在悄無聲息進行下一步擴招的樂平書院中,那些並非出身於世家的新生也會是其中的一員。
總得有人先去做出嘗試,才能讓這些後來者有進一步深耕的機會。
所以,又何必擔心事情能否成功呢?
總要先放手大膽地嘗試一番的。
喬琰就是這麽想的。
別管諸葛亮和司馬懿還有本應該是東吳大都督的陸議,在這個年少之時能否交出一份讓她所滿意的答卷,在她已經將該做的準備都做完的情況下,最後會出現何種結果,都是她能夠接受的。
比起考慮他們那邊所能達成的戰果,她還不如將更多的註意力都給集中在眼前。
眼前的豫州。
在又將潁川之地也收歸到了自己的手中之後,她這出將旱災蝗災中的流民收容地建設一路推進到洛陽周遭的情況,更是有了其執行的必然性。
只有轘轅關也正式掌握在了她的手中,她才能穩定對潁川方向做出支援,讓豫州不至於變成曹操的一言堂。
交情是一回事,利益是另外的一回事。
“在回返司隸之後我會上書天子,由你接任潁川太守的位置。”
喬琰剛朝著袁渙說出這話,就見他的臉上浮現出了幾分拒絕的意思,又接著說道:“不管你是因為對袁公路之死心懷有愧,還是覺得這個位置應該交到他那兒子的手中,你都先聽我將話說完。”
“有些話,和袁公路那兒子可能說不明白,和你卻能解釋得清楚,比如說,長安這邊對旱災做出的籌措準備並不只是今年的,所以我需要一個能撐得起潁川民生的人物來擔任這個太守的位置,而不是搞出什麽父死子繼的戲碼。”
喬琰也沒有必要通過這種給袁耀賦予高位的方式,來達成對袁術剩餘部將做出拉攏的目的。
有沒有這麽多可用之人,可能都不好說。
喬琰的這句話說得可真是有夠直接的。
但在這份對袁術的嫌棄之餘,袁渙的註意力還是先一步集中在了她說的旱災持續多年的意思上,面上露出了幾分憂心。
若真如此的話,這對於剛經歷了一番易主動亂的豫州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喬琰並未給袁渙多加思考的空當,已接著說了下去,“其二,隨著袁公路之死,汝南袁氏的主導權必定落到袁本初的手中,雖說在之前,袁本初也始終在對著他那兄弟的時候占據上風,但如今確實是更加名正言順了。”
“這樣一來,要想繼續依靠著汝南袁氏的名聲收回豫州,或許有點難度,反倒不如扶持陳郡袁氏。這話我說的直白了一點,希望耀卿不要介意。”
袁渙搖了搖頭,“君侯說笑了,這等坦言相告,才讓人更覺得安心。”
也讓人更覺喬琰的誠意。
他不會看不出喬琰這個改宗支持的意思。
坐在她這個位置上的人,總不能凡事都還按照理想化的想法來做事,尤其是在官員的委任上,勢必要做出一番利益的權衡。
陳郡袁氏固然崇尚於清虛簡樸,克己奉公之禮,也並非就是毫無在政壇上做出建樹的意思。
否則的話,在前漢孝武皇帝時期,也不會有族人為天子立下戰功受封關內侯,他袁渙的父親也不會一路做到大司農的位置上。
這確實是對喬琰來說更有扶持價值的一方。
這種價值,也意味著她不會對豫州做出輕言舍棄的決斷。
這才是袁渙更覺安心的地方。
喬琰又道:“其三,我需要耀卿擔任潁川太守期間為我維系和潁川世家之間的關系。”
名士和名士,世家和世家之間,在她的印刷術發揮出足夠的變革作用之前,都還有著相當明確的潛規則辦事。
用陳郡名士來治理潁川,無疑要比她隨便從關中調配一個將領駐紮在此地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好。
何況,現在還存在一個很特殊的節點。
喬琰朝著袁渙解釋:“不知道耀卿記不記得,到了這個月的月末,持續兩年的禁酒令就要結束了。但因眼下天災的緣故,我想將這件事再持續一年。”
“早前袁公路對此時的執行力度,你我之間是心知肚明的,豫州地界上的有些事情我也不太好過問,所以潁川這邊……”
在這裏,已經有人手效力在長安的幾家,有跟她做出一點交易,但在潁川大體上還是聽從於袁術所制定的規則這個前提下,她的限酒令實際上是沒有延伸到這邊來的。
現在不同。
她需要豫州這地方逐漸適應,此地將逐漸接收到長安朝廷的指揮,不能再按照袁術那松散的秩序,就必須要有一個能明確傳達她想法,又確實能讓這些人服從指令的潁川太守。
其他人能不能做到這一點不好說,袁渙顯然可以。
袁渙理解喬琰的這個用意,回道:“該當如此。”
若非袁術只是想要從長安朝廷這邊得到一個豫州牧的名號,趁著朝廷對各州的掌控力削弱,在這裏盡做些陽奉陰違之事,豫州這邊的災情也不會處在漸漸不可控的狀態,更不會出現那讓天下人都看了笑話的軍隊嘩變之事。
眼看長安所奉行的種種更有讓時局趨於穩定的可能,執行那頭的所作所為也有了說服力。
限酒令在如今也確實是還有操作必要的。
頂多就是隨著長安這頭的錢糧累積,會做出逐漸放寬的調整,並不適合一口氣就回到原本的狀態。
畢竟災情當前,也實在是沒有這麽多的糧食可以用在酒水上造作。
“還有一件事,也是我覺得讓耀卿來擔任這個潁川太守更合適的緣由。”
喬琰接著說道:“不知道耀卿有沒有留意過那個被從南陽那邊派遣過來支援此地的將領。這位將軍雖已算是在將領的盛年將近年歲,但我觀其氣色與聲勢,和其在統領兵卒上的治理有方,都非同一般。”
喬琰自己在軍事上的實力毋庸置疑,袁渙在此事上遠不如她,又如何會質疑她的判斷。
袁渙更不會知道的是,喬琰在對黃忠實力的評判上,還有對他這位蜀漢五虎將之一在歷史上的戰績的考量。
他只是在此時不免有些好奇地問道:“若如大司馬所以覺得此人是個可造之材,為何不親自對他做出拉攏招募的舉動,而是似乎有讓我與之接觸的意思?”
喬琰笑了笑,“我看那劉景升會將他派遣到豫州地界上來,其實算不上是給他個好差事,要說有多少重用的意思倒也未必,但這位黃將軍既是被劉景升給提拔上來的,對他倒是還算忠心,我與之接觸,能不能將人招募到手下不好說,卻大概會將其匯報回去,而後讓劉景升更覺得我要對他做點什麽了。”
“早先我拿下了漢中,收歸長安朝廷掌控的時候,劉景升就有點惶惶不安,因孫文臺和孫伯符父子和我之間的交情遠勝於我跟他之間的,他大概同樣覺得心中憂懼。”
“若是我再將他派遣來豫州的軍隊將領直接帶走了,我看他都要盤算著,是不是需要拼殺出一條生路了。”
這話說的有那麽點調侃的意思,可很奇怪的是,袁渙覺得自己並沒有從喬琰的語氣中聽出什麽居功自傲的意思,反而像是在以一種何其尋常的語氣交代著一個事實。
這和她忽然馳援臨穎之時讓他感受到的安全感何其相似。
喬琰道:“還是先別給他這麽大的壓力,由耀卿慢慢和那位黃將軍接觸吧。如今旱災當頭,本也沒有什麽大肆動兵的地方,此時收攏將領為己用,倒是有些浪費了。”
要說喬琰對黃忠這員虎將的出現不覺得意外和驚喜,那就純屬是在騙人,不過凡事確實也急不來。
袁渙頷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喬琰的意思。
有這四條理由在,足以讓人知曉,她為何要堅持讓袁渙當這個潁川太守了。
袁渙本也不是個擔不起事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袁術交給了他迎戰劉備隊伍的時候,考慮直接不按照袁術所提出的作戰方針來行事。
固然他在袁術的麾下以謀臣自居,真要讓他去做這個潁川太守,他就真的不可為嗎?
他有足夠的家世背景和名望能力資本處在這個位置上,也自忖,自己若是能從長安這頭得到理法與應變時局舉措的支持,還真能擔負得起托舉此地民生的重責。
又聽喬琰補充了一句,“我原本給子龍請授的位置是京兆尹,意在便於讓他在京中行演兵之舉,但如今我打算將這個位置稍稍調整一二,以建威將軍之名坐鎮於洛陽。”
“這樣一來,他將一面配合於荀文若和司馬建公在弘農與河南尹對京畿的重建,一面可隨時作為你方後援,兵出轘轅關支援潁川,你看如何?”
有了最後的這一句,袁渙最後的一點後顧之憂也給解除了。
他回道:“有子龍將軍在洛陽,兗州那邊大概也不敢將太多人力毫無顧忌地投入到豫州地界上,或許我等將來還有反攻汝南的可能。”
但這句話說來容易,執行起來,這個越界也沒那麽容易,權且當做是袁渙在對喬琰做出效忠之時的一種說法罷了。
而讓袁渙接任潁川太守的位置變得容易的是,袁耀對於喬琰提出的將他接到長安和劉琦為伴的決定,根本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甚至頗有一番急不可耐地想要離開豫州的意思。
“若是這袁耀是個能扶持得起來的少主,或許我還要擔心幾分,如今看來卻不必了。”喬琰讓人送袁耀去收拾行裝後,和典韋感慨道。
以典韋這等相對簡單的腦回路,他是不會想到,喬琰說的那句“擔心幾分”之中,其實還有著幾層含義。
這會兒他一面覺得,跟隨喬琰的時間同樣很久的趙雲,若是在此時也能得到一個將軍的名號,實在是一件應當慶幸的事情,一面又覺得,這個要真是按照喬琰所說,給趙雲敲定的雜號將軍名頭是建威的話,好像要比他這個牙門將軍聽起來威風得多,也不知道能不能申請更換一個。
想歸這麽想,他也知道,這已是喬琰所給予的殊榮了,聽到喬琰這句感慨,他也只是回道:“這小子說不定在上次來長安欣賞那條新路風光的時候,就已經對長安心向往之了,巴不得去那邊天天欣賞。”
見喬琰朝著他瞥了一眼,一副讓他別亂說話的意思,他又改口道:“識時務總是好的,難保也是因為他被平輿速攻之下告破的情況給嚇破了膽子,想著與其承擔這個風險,還不如領個穩定差事。”
袁耀還真是這麽想的。
他被人從另一頭帶出,恰好避過了死劫,讓他在死裏逃生的慶幸之餘,也根本不想要再繼續遭受到這樣的驚嚇。
上一次他有這等好運,下一次就未必了!
誰知道他會不會步上父親的後塵。
他也確實沒有在一地坐鎮穩守的本事,那麽與其讓人將他當做突破口,還不如趁著長安朝廷或許對沒能救下他的父親,心存了些許愧疚的時候,趕緊讓自己做個富貴閑人去。
喬琰說什麽要讓袁渙坐鎮潁川?
之前袁渙不就在這裏協助災情的平定嗎,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讓他接著幹就是了!
在喬琰宣告著從潁川啟程的時候,袁耀若不是還要押著袁術的棺槨而行,或許會走得比喬琰的先頭部隊還要快得多。
但讓袁耀未曾想到的是,他本以為自己應該體驗的,是由大司馬親自送入長安,在面見天子之後將父親在長安城中尋到一處風水寶地埋葬,按照袁術原本的豫州牧官職,由朝廷表達一番對他這位遺孤的關照,做出相應的委任。
實際上的情況卻是——
喬琰並未直接隨著隊伍一起回到長安去,而是因為要和司馬防商議洛陽的重建工作,並對周遭本打算因為災情外流的洛陽民眾進行收容,決定暫時滯留在此地,由典韋護送袁耀前往長安。
這跟他所預想的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待遇。
偏偏喬琰的一番說辭也可算是有理有據,按照她所說,隨他一道進入潼關的,還會有一封對豫州戰況的解釋,也不必讓他還得親口來說。
確實是有留在這裏的必要,才省去了回長安的述職之事。
“君侯只是因此才這麽做的嗎?”
郭嘉在替她回長安報信,並向天子求得出兵的指令後,雖然行路的速度要比趙雲更慢,在此時也已經重新趕回來了。
雖說錯過了喬琰和曹操會面的這出好戲,但參與到這些後續的處理之中倒也不遲,便在此時對著喬琰說道。
喬琰並未馬上回答郭嘉的這個問題。
她此刻行在洛陽的街道上,想著自己此前的數次到訪,或多或少懷有一些特殊的目的,像是如今這樣有些慢節奏的狀態還真是有些少見。
也更讓人在俯仰之間,生出了幾分物是人非之感。
在有一陣的沈默後,她才朝著郭嘉問道:“你覺得我是如何想的?”
郭嘉回道:“三個目的吧。”
“君侯和曹孟德的這出會面,雖是為了讓豫州的局勢盡快平定下來,也減少在旱災之中還需開戰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告而僭越,輕言定奪一州之地歸屬的意思,若是直接回返長安,耳邊還是免不了聽到一些嘮叨的。”
“此外,那袁小公子以這等方式前往長安,所受到的待遇在明眼人看來就是要持續弱化袁氏影響,以防再讓這四世三公之家的子弟在長安城裏占據什麽位置,可在有些人看來便是君侯對他的排擠了,多少還能再憑借著這事,看看長安城中有幾個蠢蛋。”
“其三的話,那司馬建公此人有本事,也有眼力,卻總讓人覺得還有些游離在外,現如今他那二兒子都跟著君侯的船隊去遠渡遼東了,這人也總該跟君侯再多接觸一二才是。借著他也對著潁川做出了發兵增援的協助,正好可以與之說道說道。”
喬琰的唇角微微上揚了幾分,“不錯,這三個目的都可以算,但奉孝還說漏了一件事。”
她的腳步停在了洛陽荒廢已久的南宮面前,推開了那扇當年她為了找尋玉璽、找尋劉辯和袁基的時候走過的小門,走在了這條有些衰草叢生的小路上,一路往南行到了蘭臺和玉堂殿一帶。
在她當年於黃巾之亂後前來洛陽的時候,曾經在這裏和劉宏有過一次對她而言至關重要的會面,如今想來,卻已有些遙遠了。
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還需要通過韜光養晦之舉,孤臣肝膽之心來取信於帝王的樂平侯,而是這出時代浪潮之中的翻雲覆雨之人。
戰事與災情之中,也恰恰是她要繼續往前走出一步的好時候。
這不是在說,她要打算讓劉虞坐鎮長安的時候,自己在洛陽這邊又分出一個小朝廷來,和那頭行分庭抗禮之舉。
也不是要憑借著身居洛陽來對兗州對鄴城那邊進行進一步的威懾,而是……
先前就已經敲定的,要將《急就篇》作為第一號典籍進行大量的印刷,所執行的時間也已近在眼前了。
即便這已經是一件她已經和眾人都通過了氣的事情,也難免會有人在此事正式執行的時候,又提出了什麽不太滿意的想法,甚至覺得這對他們的利益還是有損害。
“我們一面可以利用於洛陽周遭的人口更多,在將此地民生竭力恢覆的時候,作為一個急就篇推行之中的特殊試點,另一面,告知於長安那頭,若是有人對我所做出的決定有任何的不滿之處,就自己來洛陽找我說道。”
郭嘉回道:“那麽他們也只有兩種選擇了,要麽就是知道不該在此時打擾君侯的大事,將想法都給壓下去,要麽就是……”
喬琰忽然朝著郭嘉比劃了個噤聲的動作,“這些事,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好了,不必在這裏說出來了。”
這些給他們制造好的條件,誰知道會不會在什麽特定的時候,終於被一口氣地給引發出來,帶來一番內部的裂變。
從長安的朝廷建立到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或許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知道,要憑借著她的能力讓局勢穩定,從鄴城朝廷這裏先把正統權柄的地位給搶奪回來。
可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私欲。
喬琰手握的權利也早不只是淩駕於三公之上而已,又如何不會被人所忌憚呢?
這種裂變實在是發展之中遲早要面對的局勢,充其量就是到來的早晚有別而已。
既然如此,幹脆讓其更順著她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當她朝著長安這個培養容器內丟進去一道又一道催化的誘餌之時,到底哪些人會對此做出異樣的反應,在分批次的激發中是能讓她的人手窺探到種種端倪的。
這實在是要比突如其來的發作,對她而言有利得多。
聽喬琰這麽說了,郭嘉便也直接閉上了嘴,沒打算再接著談論此事。
眼看著他們身處的位置,他忽然想到什麽一般問道:“說起來,當年洛陽的董卓作亂,加上在董卓到來之前的南北宮變動,讓大漢的傳國玉璽消失不見,時隔多年居然也並未有人將其拿出來到臺面上,也不知道此物到底去了何處。”
“張讓此人得了孝靈皇帝的器重,倒也有一件事是著實對得起他的。孝靈皇帝一死,那傳國玉璽便也好似是與他陪葬了一般。”
喬琰回道:“或許有一天會出現的,但現在它一日沒在鄴城這邊出現,對我們來說就是好消息。”
她總不能跟郭嘉說,這東西早在當年就被她給藏匿了起來,用來換取種地之法了。
反正它能不能在洛陽再次重見天日,本也就是個未知數,就當這也是個只能天知地知的秘密好了。
何況,現今的時局之下,還是己方的硬實力要緊,傳國玉璽若是在這時出現,固然會因為她手中有劉虞這個幌子的緣故,減少幾分帶來的弊端作用,卻也未嘗不是在讓人覺得,大漢的國祚還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她何必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行動!
這會兒她也不免覺得,曹操真是幫了她一個大忙了。
袁術之死,和豫州大半地盤的丟失,意味著頭頂長安朝廷的名頭,其實並不是一件切實有效的保命符,反倒是她喬琰所統率的三州依然在穩定發展。
這何嘗不是一種此消彼長。
她擡頭朝著玉堂殿上依然殘存著火燒痕跡,早已看不清楚字樣的牌匾看去,開口說道:“此地還是繼續維持著封存的狀態吧,在原本隸屬於洛陽太學的位置,重新修建一處我等在此地辦事的落腳地。”
“昔年太學車馬往來,如今,我倒是希望奔走於此地的,都是洛陽千萬之民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