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行禁酒令
關燈
小
中
大
第251章 行禁酒令
長安,長安……
雖然人人都知道其中懷揣美好希冀的展望之意更重,但當這長安二字被以這等刻畫的方式著墨於地的時候,卻無端有種讓人望之心安的感受。
這是建安元年的春日。
在往來的人群中還有剛從田屯上回返的。
或許是因為長安的氣氛和去年相比要好上太多,也或許是因為光從這春日耕作的有條不紊中就可以看出今年的好景象來,又或許是因為長安糧倉在上個月多出的百萬石米糧給了人底氣,總之這些人的面色上就顯示出了幾分松弛輕快之色。
寫下這兩個字的又是大漢的樂平侯。
這就很難不讓人覺得,“長安”二字裏更有了令來人安之的底氣。
“不過這位喬侯的書法造詣,超乎想象得高啊。”
老者刻意從本應該走的東門轉道來南門,等到前後停駐觀看的人離開後,這才慢慢地朝前走來,停在了這兩個字面前,發出了這句感慨。
想到此前弘文館三字的題字她還專門請自己的兄長來寫,他便不免在此時揣摩出了裏面的幾分用意。
在他身邊那位約莫三十歲的男子朝著地上的兩字看去,問道:“同為隸書,這二字比起兄長如何?”1
那弘文館三字出自於涼州三明之一張奐的長子張芝,而此時身在這裏的兩人,便是張芝的兩位弟弟。
二弟張昶,三弟張猛。
若論草書造詣,因張昶與張芝同為翹楚之才又稍遜色於兄長,故而被稱為草書之中的亞聖,但若要論他的隸書造詣,天下能與他匹敵之人卻相當少。
二十七年前的延熹八年,張昶在西岳華山留下了一塊《華岳碑》,此碑也被稱為漢隸之中的典範,便是對他在書法造詣上的認可。
聽張猛這麽問,張昶搖了搖頭回道:“評判一個人的書法不能只看兩個字的,要知道漢隸之中有三態,筆畫方圓,藏鋒露鋒也未必要盡數遵循一態。我說她書法造詣高明,是因她以鐵器落筆,卻一氣呵成,既有蕩氣回腸之勢,又有……”
他頓了頓方才說道:“又有承載民望之重。”
張猛聽著這話不以為意,“兄長這話說的,倒顯得那樂平侯年不滿二十,卻有百年之功了。”
他朝著前頭這段一直朝著桂宮延伸的水泥路看去。
他們抵達此地的時候,已經是這條路被鋪設落成的三日之後,表層的濕漉景象已經出現了些變化,就連顏色也微有變動。
但又有人在這時提著噴壺往水泥路面上噴灑,以確保其處在必要的濕潤狀態。
張猛瞧著這從未見過的修路材料,和這種違反常理的加濕舉動,不由小聲嘀咕了一句“故弄玄虛”。
張昶比起他這三弟年長上不少,耳力已有些壞了,卻還是將這四個字聽了個清清楚楚,連忙冷聲斥責了句“不得胡言”。
一想到長兄張芝的身體並不算太好,自己也已五十有餘,偏偏這個幼弟還有一種拎不清的傲慢,張昶就覺得自己止不住的頭疼。
他這個幼弟正生在父親擔任武威太守的延熹六年,如今還不到三十歲。
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夢見自己將父親的太守印綬給佩戴在身上,登上城樓而歌。
父母覺得這是個異象,就尋了解夢人來問詢其中的緣故,解夢人說,這意味著她懷著的這個孩子將來也會做武威郡的太守,只不過將會死在任上。2
父親倒也很心大,一點沒將解夢人的後半句話給放在心上,只覺得這個晚生的孩子要繼承他安定涼州,戍衛邊境的職務。
因彼時的父親還沒被朝堂爭鬥所波及,隨後又因政績卓著、武功赫赫而被委任為度遼將軍,張奐更對幼子寄予厚望,便給他以猛字為名。
跟他那兩位兄長的名字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若只是夢境如此,取名如此也就算了,要張昶看來,張猛本人也自有一派橫沖直撞的架勢。
“你也不是在涼州長大的,而是在弘農長成的,怎麽就養出了這麽一番悍匪做派,”張昶努力讓自己擺出了一副兄長架子,用只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別怪我沒有提醒你,這裏是長安,不是你任職的弘農郡州府。如今陛下統禦關中,弘農聽憑調配,把你那點傲氣收一收。”
張猛倒也不能說沒有本事。
張奐尚未病逝的時候,在弘農帶著弟子授課,編寫成了《尚書記難》,張猛便在一旁作為旁聽的學生。
他又有一身勇力,跟著父親學了不少防身的手段。
但要張昶看來,那所謂的解夢帶來的後續影響,幾乎伴隨著他這弟弟的成長。
就像是在他們前來長安之前,張猛還頗為大言不慚地說道,那河西四郡之中的武威郡目前還沒有太守,誰知道是不是在等著他這個命定太守的出現。
那位喬並州在涼州和關中打出的戰績,居然還能讓張猛抱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希望,這讓張昶不敢想象,若是他和兄長都相繼過世,這個弟弟會發展成什麽樣子。
所以他不得不以兄長之名勒令張猛隨同他往長安走一趟。
在從華陰往長安來的一路上,張昶讓張猛留神沿路所見的農耕景況,但張猛卻並沒當一回事,現在來到了長安,眼見著遠比半年前繁盛了太多的國都景象,張猛倒是嫌棄起這條水泥路的故弄玄虛來了。
他這種態度,張昶是絕不敢讓他直接去喬琰或者劉虞面前自薦的,否則難保將自己的小命都給玩沒了。
張昶心中思忖,想到喬琰在這道路的開端那“長安”二字中所透露出的風骨錚然,便有了個盤算。
他經歷過的動亂往事已不在少數,也曾經見過涼州三明相繼熠熠生光的時代,正因為有了這個對比,才讓他越發確認,喬琰到底是何種人物。
這樣的人,絕不會在這個各方博弈的關鍵階段,弄出一個毫無用處的東西來。
雖然憑借著張昶的經驗,還並不能判斷出這個新路到底會變成何種樣子,但並不妨礙他轉頭朝著張猛說道:“叔威,我想跟你打一個賭。”
張猛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朝著兄長看去的時候,又覺得他好像並不像是在說笑。
他收回了朝著周遭打量的目光,漫不經心地回道:“二兄想賭什麽?”
張昶朝著這條路指去,說道:“就賭這條路好了,你既覺得此物乃是故弄玄虛,我就賭大司馬對此路必有重用之處。”
張猛聳了聳肩,表示自己對此賭並無不可。
要他看來,一條路而已,還是這種能在上頭提筆成字的路,難道還能變成什麽傳世之物不成?
既然兄長覺得此路有用,那他就賭此物也不過是對方閑暇時候的試驗品好了。
也不知道那喬侯是出於什麽考慮,才要讓“不能在撤掉護欄之前踐踏禦道”成為一條明文規定的律令。
張猛倒是沒打算來上個以身試法,丟了他們張氏的臉面,但這並不妨礙,他覺得這只是讓這條路變得更加裝腔作勢而已。
張昶將他這個無所謂的神情看得分明,也很清楚自己的胞弟到底是個何種脾性。
在沒讓他親自看到事實之前,他只怕是沒法扭轉這個觀念的。
他便又補充了一句:“在你我分出個勝負出來之前,你不許去尋什麽晉身之階,老老實實地待在我身邊,能做到嗎?”
張猛本已打算直接往弘文館去了,現在卻忽然聽到張昶對他做出了這樣的一道附加規定,表情頓時有些難看。
但張奐過世的時候,他才只有十幾歲,還是兩位兄長以父親的身份將他給帶大的,他又沒有這個跟兄長叫板力爭的底氣,只慢吞吞地回了個“能”字,便跟著張昶在長安城中尋落腳處去了。
說來也巧,若是這兩兄弟發生爭端的地方不是在長安,不是在喬琰於這兩個月內嚴防死守的水泥路邊,喬琰大概並不會知道,這條在長安城中的大多數人看來都有點莫名其妙的路,居然還能引發一場賭約。
“張文舒和張叔威?”喬琰聽到下屬來報的消息,本要將茶盞舉起的動作一頓。
在獲知此事的一瞬間,比起什麽對張猛此人桀驁脾性的不喜,和又遭到了一出質疑的不快,喬琰此時絕對是喜大於憂的。
就在剛才她還在說起,在將這條水泥路正式啟用的時候,若只靠著讓人在上頭行走,用來和尋常的磚石與泥路對比,是不是還不夠起到足夠轟動的效果。
現在倒好,有一個好用的“人才”自己送上門來了。
坐在她對面的郭嘉從喬琰的臉上不難看出她的想法來,很是為這位叛逆的張三投去了幾分憐憫的情緒。
可他轉頭一想,他實在沒什麽好同情別人的。
他雖然成功讓樂平月報的建安元年四月刊上,出現了冀州勵志人物元某人的故事,看了一遭田豐的笑話;又聽聞賈詡領了嚙鐵獸的玩偶後,在今年秋收後便要到長安來,姑且可以算是看了回賈文和的笑話;現在眼看著還有君侯用水泥路去給張猛開拓開拓眼界的好戲看——
他也沒能成功說服喬琰,把那個三個月不能飲酒的決定撤回去啊!
這甚至並不只是一個只持續三個月的禁酒。
在那條水泥路鋪設完成,進入固化維護狀態之後,喬琰就已經馬不停蹄地轉向了下一個目標。
她對著劉虞提出了一項決定,在三州地界上實行禁酒令兩年。
兩年!
這對郭嘉來說更是與酷刑無異了。
可從喬琰正經向劉虞遞交奏疏的表現來看,這是一條她並不打算變更的決定。
更讓人知曉其中無有轉圜餘地的,是她將這條禁酒令提出得不要太有理有據。
倘若她像是歷史上曹操提出禁酒令的時候所說的那樣,說的是什麽“飲酒喪德,為正世風”,那必然會有人像是孔融一樣提出“古聖賢喜歡喝酒的多了去了”這樣的駁斥言論。3
又倘若她說的是如今兵饑糧少,需要囤積足夠的糧草用於日後行軍之用,故而提出此等禁酒的限制,大概又會有人說了,長安治下其實是沒有這麽缺糧的,那百萬石軍糧也才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送到了長安的糧倉之中。
但她沒有選擇這兩種說法中的任何一種。
就像喬琰當年在樂平賺到第一桶金,還是靠著將英雄酒的補料發酵法交給了太原王氏,這才能讓她有這個將黑山賊給釣下山來的資本,在現如今這個時候,飲酒成風就是上流典範。
這也是一股短時間內不可能遏制住的風尚習氣,尤其是此時還未曾經歷隨後幾年的旱災和蝗災,更讓人在這緩過勁來的幾年裏,少了幾分危機感。
所以她並不能在這種未雨綢繆舉動中貿然觸動士族階層的利益。
要郭嘉看來,喬琰所深谙的語言藝術,在這番禁酒的陳說中,可以說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她在向著劉虞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說道——
並州的烈酒蒸餾技術,讓她早在攻伐涼州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隨軍攜帶的酒精,但這樣的酒精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需要做出一定數量的囤積。
這不僅僅是戰備的需求,還有另外的一項更具普適性的價值。
酒精的消毒作用絕不只是用在軍旅上。
如若戰事波及,並不能夠保證所有人都安坐明堂,難保就會有受傷的可能。
而酒精消毒和外傷縫合已經廣泛應用於喬琰麾下的軍隊,在這方面是最有發言資格的。
此外,早幾年間的大疫已經證明,若是想要將疫癥的擴散給減緩速度,一個相當有用的法子就是將家宅之中的衛生給處置妥當。
而恰好,酒精在消毒這方面的作用,也是其他東西難以企及的。
所以她需要囤積起一批酒精,甚至需要壓縮其他人飲酒的生存空間,正是為了增強長安朝廷在這種疫癥和戰事面前的扛災能力。
這些世家公卿大臣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受到災病的襲擾嗎?
那在生命的威脅面前,是選擇禁酒還是要保持所謂的上流風度,好像並不太難決斷。
禁酒令若能成功執行兩年,從她這邊調控酒精的生產,看似生產的酒依然不少,但這些東西都被用在了醫學救治和防疫上,而少了民間為了享樂所釀造的部分,這其中的中間差值就相當可觀了。
只不過這種禁令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了。
喬琰看著郭嘉將思緒從張猛這頭扯回來,就表現出了一派如喪考妣的樣子,不由笑道:“你以為我這樣倡議了,就真能讓所有人都滴酒不沾了?凡事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又不是不懂,在戰亂中壓力深重的情形下,更不可能讓人連一個紓解的途徑都沒有了,起碼給人一口酒喝吧。”
郭嘉眸光一亮,又聽喬琰說道:“先將這個規則卡到最嚴格的地步再往回收,總比一步步從別人這裏搶占主導權要容易。這些原本從事酒業行當的人要去做什麽,我們也得有個解決的措施,否則豈不是在把人往絕路上逼?”
“但有一步我是不打算讓的,”她語氣堅決地說道:“哪怕是獲知過補料發酵法的太原王氏,在糧食出酒的效率上也遠低於我們,這條還能小酌飲酒的渠道,也只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見郭嘉的臉上露出幾分意動之色,喬琰毫不留情地回道:“這件事你就不要想了,當年在樂平的時候是由德祖協助此事的,現在也由他來做吧。”
“有些話——”
“由他來說,要比讓你來說更合適。”
出身弘農楊氏的楊修,所能起到的可不只是和鄴城朝廷那頭維系關系的作用,還有眼下這種場合。
不讓郭嘉去做這件事,除了防止他貪杯傷身之外,更大的用意還是對他的保護。
郭嘉顯然意會到了這一點,也不覺心情一松。
他朝著喬琰舉了舉杯,以茶代酒,“那我就預祝君侯萬事順遂了。”
喬琰這邊當然順遂,連兩個月之後的表演工具人都到位了。
其他人這邊可就沒這麽順遂了。
比如說,袁術。
早先他所要面對的只是劉備和其部從,憑借著他和豫州世家之間更為緊密的聯系,要應付起來還不算是個難事。
但當袁紹被他所扣的謀害袁基這頂帽子所激怒,令文醜領兵南下的時候,袁術的處境就有點不妙了。
這已不再是他能夠輕易阻擋在江河對岸的隊伍,而是一支合兵而來的虎狼之師。
倘若喬琰此時已經從潼關東出,還都洛陽,那麽潁川汝南均是天子腳下,又有喬燁舒這等強援,要對付文醜和劉備的聯軍根本不在話下。
但現在的情況是——
長安朝廷看似給了他這個豫州牧的名號,甚至還給了他一個前將軍的加封,卻依然將自己的主力藏匿在險關要塞之內,活像是要看著他們一南一北的汝南袁氏子弟分出個高下來。
他們分明沒有插手其中的意思。
袁術恨得牙癢癢,將喬琰又在心中罵了一頓,卻也深知,自己沒有多少猶豫的時間了。
哪怕是春耕農忙時節,也並未讓文醜有暫緩動兵的跡象。
對方從沛國入汝南的時間,也根本不足以讓袁術向著長安再度發出求援。
所以他當即做出了決斷,令紀靈領一路軍馬,以袁渙為軍師,令張勳領一路軍馬,以閻象為軍師,先行應戰文醜與劉備!
管不了那麽多了,先打!:,w,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長安,長安……
雖然人人都知道其中懷揣美好希冀的展望之意更重,但當這長安二字被以這等刻畫的方式著墨於地的時候,卻無端有種讓人望之心安的感受。
這是建安元年的春日。
在往來的人群中還有剛從田屯上回返的。
或許是因為長安的氣氛和去年相比要好上太多,也或許是因為光從這春日耕作的有條不紊中就可以看出今年的好景象來,又或許是因為長安糧倉在上個月多出的百萬石米糧給了人底氣,總之這些人的面色上就顯示出了幾分松弛輕快之色。
寫下這兩個字的又是大漢的樂平侯。
這就很難不讓人覺得,“長安”二字裏更有了令來人安之的底氣。
“不過這位喬侯的書法造詣,超乎想象得高啊。”
老者刻意從本應該走的東門轉道來南門,等到前後停駐觀看的人離開後,這才慢慢地朝前走來,停在了這兩個字面前,發出了這句感慨。
想到此前弘文館三字的題字她還專門請自己的兄長來寫,他便不免在此時揣摩出了裏面的幾分用意。
在他身邊那位約莫三十歲的男子朝著地上的兩字看去,問道:“同為隸書,這二字比起兄長如何?”1
那弘文館三字出自於涼州三明之一張奐的長子張芝,而此時身在這裏的兩人,便是張芝的兩位弟弟。
二弟張昶,三弟張猛。
若論草書造詣,因張昶與張芝同為翹楚之才又稍遜色於兄長,故而被稱為草書之中的亞聖,但若要論他的隸書造詣,天下能與他匹敵之人卻相當少。
二十七年前的延熹八年,張昶在西岳華山留下了一塊《華岳碑》,此碑也被稱為漢隸之中的典範,便是對他在書法造詣上的認可。
聽張猛這麽問,張昶搖了搖頭回道:“評判一個人的書法不能只看兩個字的,要知道漢隸之中有三態,筆畫方圓,藏鋒露鋒也未必要盡數遵循一態。我說她書法造詣高明,是因她以鐵器落筆,卻一氣呵成,既有蕩氣回腸之勢,又有……”
他頓了頓方才說道:“又有承載民望之重。”
張猛聽著這話不以為意,“兄長這話說的,倒顯得那樂平侯年不滿二十,卻有百年之功了。”
他朝著前頭這段一直朝著桂宮延伸的水泥路看去。
他們抵達此地的時候,已經是這條路被鋪設落成的三日之後,表層的濕漉景象已經出現了些變化,就連顏色也微有變動。
但又有人在這時提著噴壺往水泥路面上噴灑,以確保其處在必要的濕潤狀態。
張猛瞧著這從未見過的修路材料,和這種違反常理的加濕舉動,不由小聲嘀咕了一句“故弄玄虛”。
張昶比起他這三弟年長上不少,耳力已有些壞了,卻還是將這四個字聽了個清清楚楚,連忙冷聲斥責了句“不得胡言”。
一想到長兄張芝的身體並不算太好,自己也已五十有餘,偏偏這個幼弟還有一種拎不清的傲慢,張昶就覺得自己止不住的頭疼。
他這個幼弟正生在父親擔任武威太守的延熹六年,如今還不到三十歲。
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夢見自己將父親的太守印綬給佩戴在身上,登上城樓而歌。
父母覺得這是個異象,就尋了解夢人來問詢其中的緣故,解夢人說,這意味著她懷著的這個孩子將來也會做武威郡的太守,只不過將會死在任上。2
父親倒也很心大,一點沒將解夢人的後半句話給放在心上,只覺得這個晚生的孩子要繼承他安定涼州,戍衛邊境的職務。
因彼時的父親還沒被朝堂爭鬥所波及,隨後又因政績卓著、武功赫赫而被委任為度遼將軍,張奐更對幼子寄予厚望,便給他以猛字為名。
跟他那兩位兄長的名字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若只是夢境如此,取名如此也就算了,要張昶看來,張猛本人也自有一派橫沖直撞的架勢。
“你也不是在涼州長大的,而是在弘農長成的,怎麽就養出了這麽一番悍匪做派,”張昶努力讓自己擺出了一副兄長架子,用只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別怪我沒有提醒你,這裏是長安,不是你任職的弘農郡州府。如今陛下統禦關中,弘農聽憑調配,把你那點傲氣收一收。”
張猛倒也不能說沒有本事。
張奐尚未病逝的時候,在弘農帶著弟子授課,編寫成了《尚書記難》,張猛便在一旁作為旁聽的學生。
他又有一身勇力,跟著父親學了不少防身的手段。
但要張昶看來,那所謂的解夢帶來的後續影響,幾乎伴隨著他這弟弟的成長。
就像是在他們前來長安之前,張猛還頗為大言不慚地說道,那河西四郡之中的武威郡目前還沒有太守,誰知道是不是在等著他這個命定太守的出現。
那位喬並州在涼州和關中打出的戰績,居然還能讓張猛抱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希望,這讓張昶不敢想象,若是他和兄長都相繼過世,這個弟弟會發展成什麽樣子。
所以他不得不以兄長之名勒令張猛隨同他往長安走一趟。
在從華陰往長安來的一路上,張昶讓張猛留神沿路所見的農耕景況,但張猛卻並沒當一回事,現在來到了長安,眼見著遠比半年前繁盛了太多的國都景象,張猛倒是嫌棄起這條水泥路的故弄玄虛來了。
他這種態度,張昶是絕不敢讓他直接去喬琰或者劉虞面前自薦的,否則難保將自己的小命都給玩沒了。
張昶心中思忖,想到喬琰在這道路的開端那“長安”二字中所透露出的風骨錚然,便有了個盤算。
他經歷過的動亂往事已不在少數,也曾經見過涼州三明相繼熠熠生光的時代,正因為有了這個對比,才讓他越發確認,喬琰到底是何種人物。
這樣的人,絕不會在這個各方博弈的關鍵階段,弄出一個毫無用處的東西來。
雖然憑借著張昶的經驗,還並不能判斷出這個新路到底會變成何種樣子,但並不妨礙他轉頭朝著張猛說道:“叔威,我想跟你打一個賭。”
張猛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朝著兄長看去的時候,又覺得他好像並不像是在說笑。
他收回了朝著周遭打量的目光,漫不經心地回道:“二兄想賭什麽?”
張昶朝著這條路指去,說道:“就賭這條路好了,你既覺得此物乃是故弄玄虛,我就賭大司馬對此路必有重用之處。”
張猛聳了聳肩,表示自己對此賭並無不可。
要他看來,一條路而已,還是這種能在上頭提筆成字的路,難道還能變成什麽傳世之物不成?
既然兄長覺得此路有用,那他就賭此物也不過是對方閑暇時候的試驗品好了。
也不知道那喬侯是出於什麽考慮,才要讓“不能在撤掉護欄之前踐踏禦道”成為一條明文規定的律令。
張猛倒是沒打算來上個以身試法,丟了他們張氏的臉面,但這並不妨礙,他覺得這只是讓這條路變得更加裝腔作勢而已。
張昶將他這個無所謂的神情看得分明,也很清楚自己的胞弟到底是個何種脾性。
在沒讓他親自看到事實之前,他只怕是沒法扭轉這個觀念的。
他便又補充了一句:“在你我分出個勝負出來之前,你不許去尋什麽晉身之階,老老實實地待在我身邊,能做到嗎?”
張猛本已打算直接往弘文館去了,現在卻忽然聽到張昶對他做出了這樣的一道附加規定,表情頓時有些難看。
但張奐過世的時候,他才只有十幾歲,還是兩位兄長以父親的身份將他給帶大的,他又沒有這個跟兄長叫板力爭的底氣,只慢吞吞地回了個“能”字,便跟著張昶在長安城中尋落腳處去了。
說來也巧,若是這兩兄弟發生爭端的地方不是在長安,不是在喬琰於這兩個月內嚴防死守的水泥路邊,喬琰大概並不會知道,這條在長安城中的大多數人看來都有點莫名其妙的路,居然還能引發一場賭約。
“張文舒和張叔威?”喬琰聽到下屬來報的消息,本要將茶盞舉起的動作一頓。
在獲知此事的一瞬間,比起什麽對張猛此人桀驁脾性的不喜,和又遭到了一出質疑的不快,喬琰此時絕對是喜大於憂的。
就在剛才她還在說起,在將這條水泥路正式啟用的時候,若只靠著讓人在上頭行走,用來和尋常的磚石與泥路對比,是不是還不夠起到足夠轟動的效果。
現在倒好,有一個好用的“人才”自己送上門來了。
坐在她對面的郭嘉從喬琰的臉上不難看出她的想法來,很是為這位叛逆的張三投去了幾分憐憫的情緒。
可他轉頭一想,他實在沒什麽好同情別人的。
他雖然成功讓樂平月報的建安元年四月刊上,出現了冀州勵志人物元某人的故事,看了一遭田豐的笑話;又聽聞賈詡領了嚙鐵獸的玩偶後,在今年秋收後便要到長安來,姑且可以算是看了回賈文和的笑話;現在眼看著還有君侯用水泥路去給張猛開拓開拓眼界的好戲看——
他也沒能成功說服喬琰,把那個三個月不能飲酒的決定撤回去啊!
這甚至並不只是一個只持續三個月的禁酒。
在那條水泥路鋪設完成,進入固化維護狀態之後,喬琰就已經馬不停蹄地轉向了下一個目標。
她對著劉虞提出了一項決定,在三州地界上實行禁酒令兩年。
兩年!
這對郭嘉來說更是與酷刑無異了。
可從喬琰正經向劉虞遞交奏疏的表現來看,這是一條她並不打算變更的決定。
更讓人知曉其中無有轉圜餘地的,是她將這條禁酒令提出得不要太有理有據。
倘若她像是歷史上曹操提出禁酒令的時候所說的那樣,說的是什麽“飲酒喪德,為正世風”,那必然會有人像是孔融一樣提出“古聖賢喜歡喝酒的多了去了”這樣的駁斥言論。3
又倘若她說的是如今兵饑糧少,需要囤積足夠的糧草用於日後行軍之用,故而提出此等禁酒的限制,大概又會有人說了,長安治下其實是沒有這麽缺糧的,那百萬石軍糧也才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送到了長安的糧倉之中。
但她沒有選擇這兩種說法中的任何一種。
就像喬琰當年在樂平賺到第一桶金,還是靠著將英雄酒的補料發酵法交給了太原王氏,這才能讓她有這個將黑山賊給釣下山來的資本,在現如今這個時候,飲酒成風就是上流典範。
這也是一股短時間內不可能遏制住的風尚習氣,尤其是此時還未曾經歷隨後幾年的旱災和蝗災,更讓人在這緩過勁來的幾年裏,少了幾分危機感。
所以她並不能在這種未雨綢繆舉動中貿然觸動士族階層的利益。
要郭嘉看來,喬琰所深谙的語言藝術,在這番禁酒的陳說中,可以說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她在向著劉虞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說道——
並州的烈酒蒸餾技術,讓她早在攻伐涼州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隨軍攜帶的酒精,但這樣的酒精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需要做出一定數量的囤積。
這不僅僅是戰備的需求,還有另外的一項更具普適性的價值。
酒精的消毒作用絕不只是用在軍旅上。
如若戰事波及,並不能夠保證所有人都安坐明堂,難保就會有受傷的可能。
而酒精消毒和外傷縫合已經廣泛應用於喬琰麾下的軍隊,在這方面是最有發言資格的。
此外,早幾年間的大疫已經證明,若是想要將疫癥的擴散給減緩速度,一個相當有用的法子就是將家宅之中的衛生給處置妥當。
而恰好,酒精在消毒這方面的作用,也是其他東西難以企及的。
所以她需要囤積起一批酒精,甚至需要壓縮其他人飲酒的生存空間,正是為了增強長安朝廷在這種疫癥和戰事面前的扛災能力。
這些世家公卿大臣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受到災病的襲擾嗎?
那在生命的威脅面前,是選擇禁酒還是要保持所謂的上流風度,好像並不太難決斷。
禁酒令若能成功執行兩年,從她這邊調控酒精的生產,看似生產的酒依然不少,但這些東西都被用在了醫學救治和防疫上,而少了民間為了享樂所釀造的部分,這其中的中間差值就相當可觀了。
只不過這種禁令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了。
喬琰看著郭嘉將思緒從張猛這頭扯回來,就表現出了一派如喪考妣的樣子,不由笑道:“你以為我這樣倡議了,就真能讓所有人都滴酒不沾了?凡事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又不是不懂,在戰亂中壓力深重的情形下,更不可能讓人連一個紓解的途徑都沒有了,起碼給人一口酒喝吧。”
郭嘉眸光一亮,又聽喬琰說道:“先將這個規則卡到最嚴格的地步再往回收,總比一步步從別人這裏搶占主導權要容易。這些原本從事酒業行當的人要去做什麽,我們也得有個解決的措施,否則豈不是在把人往絕路上逼?”
“但有一步我是不打算讓的,”她語氣堅決地說道:“哪怕是獲知過補料發酵法的太原王氏,在糧食出酒的效率上也遠低於我們,這條還能小酌飲酒的渠道,也只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見郭嘉的臉上露出幾分意動之色,喬琰毫不留情地回道:“這件事你就不要想了,當年在樂平的時候是由德祖協助此事的,現在也由他來做吧。”
“有些話——”
“由他來說,要比讓你來說更合適。”
出身弘農楊氏的楊修,所能起到的可不只是和鄴城朝廷那頭維系關系的作用,還有眼下這種場合。
不讓郭嘉去做這件事,除了防止他貪杯傷身之外,更大的用意還是對他的保護。
郭嘉顯然意會到了這一點,也不覺心情一松。
他朝著喬琰舉了舉杯,以茶代酒,“那我就預祝君侯萬事順遂了。”
喬琰這邊當然順遂,連兩個月之後的表演工具人都到位了。
其他人這邊可就沒這麽順遂了。
比如說,袁術。
早先他所要面對的只是劉備和其部從,憑借著他和豫州世家之間更為緊密的聯系,要應付起來還不算是個難事。
但當袁紹被他所扣的謀害袁基這頂帽子所激怒,令文醜領兵南下的時候,袁術的處境就有點不妙了。
這已不再是他能夠輕易阻擋在江河對岸的隊伍,而是一支合兵而來的虎狼之師。
倘若喬琰此時已經從潼關東出,還都洛陽,那麽潁川汝南均是天子腳下,又有喬燁舒這等強援,要對付文醜和劉備的聯軍根本不在話下。
但現在的情況是——
長安朝廷看似給了他這個豫州牧的名號,甚至還給了他一個前將軍的加封,卻依然將自己的主力藏匿在險關要塞之內,活像是要看著他們一南一北的汝南袁氏子弟分出個高下來。
他們分明沒有插手其中的意思。
袁術恨得牙癢癢,將喬琰又在心中罵了一頓,卻也深知,自己沒有多少猶豫的時間了。
哪怕是春耕農忙時節,也並未讓文醜有暫緩動兵的跡象。
對方從沛國入汝南的時間,也根本不足以讓袁術向著長安再度發出求援。
所以他當即做出了決斷,令紀靈領一路軍馬,以袁渙為軍師,令張勳領一路軍馬,以閻象為軍師,先行應戰文醜與劉備!
管不了那麽多了,先打!:,w,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