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漢中合圍
關燈
小
中
大
第239章 漢中合圍
昔年洛陽之變,袁基帶領劉辯潛逃,脫離董卓那滅口行徑的時候,就已留下了嚴重的後患,在這鄴城朝廷之中所擔任的只是個閑職。
比起袁紹這種在實權上的領袖,他更應該算作袁氏族人中禮法上的嫡長。
這也正是為何,在去年袁術將那封“紹非袁氏子”的書信送到喬琰手中後,會被她將此信轉交給袁基,也是由袁基來處理這兩兄弟之間的關系,並對喬琰這邊給出封口的贈禮。
當時他的身體就已不算太好了。
雖然憑借著袁氏的財力和權柄,要想尋到名醫和進補的藥物並不難,但在方今的醫療條件下,這種傷勢處理的不及時和身體虧空後帶來的種種後遺癥,都讓袁基的病亡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早在去年冬日,袁基就已有些病情進一步加重的征兆,到了冬春交際之時,更是被一場風寒直接送到了死亡邊緣。
或許並不只是因為當年舊傷的緣故。
作為天下生變之前的袁氏繼承人,袁基在來到鄴城之後也難以避免地要去考慮袁氏的將來。
叔父袁隗死於洛陽後,袁氏的上一代長輩自此全部身亡。
袁隗的二子都跟隨母親馬倫前往了樂平,與他們之間幾乎斷絕了往來。
袁成沒有兒子,所以袁紹被過繼了過去。
袁逢的嫡子就是袁基和袁術。
可現在袁紹和袁術一個支持鄴城朝廷一個支持長安朝廷,各自占據州郡對峙,分明是要讓汝南袁氏分崩離析的樣子。
這甚至不是將籌碼投註在不同方向的問題。
袁基毫不懷疑,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哪一個人支持的那方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他們都絕不會讓自己的兄弟活下來。
這就與父親當年讓他們兄弟守望相助的囑托完全背道而馳。
在言辭與行動上都格外不重臉面的袁術,又會不會因為出身世家的傲慢,得罪了長安朝廷的頭號支持者喬琰,在袁基看來依然是一件難以揣測的事情。
袁基在病中向楊彪借來了樂平月報,逐字逐句地研讀了過去。
出於多年間在洛陽朝廷為官的眼界,袁基和沮授形成了同樣的認知判斷——
這份樂平月報的存在意味著一種潛藏的文化入侵,在其內容與體系成型後,朝著鄴城這頭試探出了自己的手腳。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
而面對這種威脅的袁紹又該當如何應對呢?
鄴城所籌措的太學失去了原本能擁有的鄭玄,反而讓喬琰的樂平書院形成了更加牢不可破的文化底蘊,就是他們在決策上的一個大失誤。
這種差距,絕不是什麽研究舊年圖紙可以彌補的。
袁基若能放平心態來養病,或許還能讓自己多活幾年,可他偏偏要用這樣的糾結思索來為難自己的身體。
這直接導致了最後的一場疾病發作中,袁紹甚至還沒來得及為他延請到看癥的名醫,他就已經撒手人寰。
袁紹站在袁基的病床前,看著兄長已經失去了呼吸的遺體,一面為生老病死的離別而心中哀慟,一面又不免理智地考慮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在袁基之死的消息傳出後,其他人會有何種反應?
這並不是個很合適的死亡時間。
袁基還在的時候,無論是袁術還是袁紹的頭上,都還有一個“大家長”。
固然袁術當年何其不顧袁氏臉面地來上了個對袁紹的抹黑,只要袁基還在,他就不能對身在鄴城的袁氏一支做出更進一步的指責。
可現在袁基死了,死在了鄴城朝廷剛剛改元為永漢,和長安的新朝廷對峙的時候!
偏偏袁術還恰好身在袁氏的族地汝南。
這就意味著他要比袁紹能接觸到的袁氏子弟更多!
袁紹手下的謀臣已算極多了,可惜還是算不到兩個人的想法。
一個是喬琰,因為她永遠能用別人難以想象的方式取勝。
一個是袁術,因為他永遠能用當年那種路中悍鬼的方式打破下限。
袁基一死,天知道袁術會折騰出什麽動靜來。
袁紹頭疼得要命,一邊操持著袁基的葬禮事宜,一邊讓人留意著豫州的動靜,順帶催促一番,某位蕩寇將軍可以早日進軍了。
劉備除了在剛進軍豫州的時候給了袁術以迎頭痛擊,接下來的行動都穩紮穩打得過頭了,讓袁紹甚至懷疑起了利用劉備來“除賊”,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他還真沒有猜錯的是,袁術果然在獲知袁基死訊後幹了個混賬事。
身在長安的程昱郭嘉等人原本還覺得,像是喬琰這樣,有喬氏這種沒眼色且想要打秋風的親戚,已經是足夠倒黴的事情,甚至讓他們更有了為君侯盡忠效命的決心,但一對比袁紹和袁術這兩位的互相拆臺,喬氏族人居然還得算是很聽話的。
“袁公路他真是什麽都敢說啊……”郭嘉看著手中這份信報,不由嘆為觀止。
在信報中寫道,袁術聲稱袁基之死,必定和袁紹脫離不開關系。
當世名醫有什麽人?若要算的話,頭一號就是華佗。
袁基抱病的情況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袁紹是不是應該將他請來鄴城給袁基診治呢?
至於說華佗和喬琰這邊的關系更好,甚至被喬琰在去年春日請去了並州,這也不是什麽問題。
哪怕按照兩國邦交的情況來看也是可以有商量的,更別說,按照袁術在豫州境內所了解的情況,此人向來信奉醫者仁心,絕不可能因為這種勢力恩怨就拒絕醫治。
如果袁紹說,這是因為自尊心作祟,那這個邀請本可以由袁術來發起的。
可袁紹甚至派遣了劉備前來進攻豫州,或許他也同樣不能接受豫州這邊的好意。
如果袁紹說,這是因為和喬琰之間還有一筆欠債沒有結清,故而不好意思開口,那還是袁紹的問題嘛。
明知道自己的計算水平不太好,為什麽要答應這樣的條件,又為什麽要拖欠區區五萬石的糧食到如今。
倘若袁術早知道此事的話,必定會提前替袁紹還賬的,也就不會讓大哥身亡。
再若是往陰謀論一點的方向去想,有沒有一種可能,袁紹根本就是故意讓袁基身亡的,只是為了名正言順地得到袁氏繼承人的身份,進而謀奪朝堂上更高的位置。
這三個猜測可算是把袁紹給譴責了個到底。
袁紹進攻豫州是因為袁術先不幹人事?現在不重要,袁基死了,袁紹也沒幹好事。
袁紹從喬琰這裏借的軍糧,袁術其實也有用過?這也不重要,這個債務是袁紹自己要承擔的,可不能怪袁術。
袁紹其實還沒去爭奪什麽袁氏繼承人的位置?他要是真的不爭,倒是也有個方式可以證明自己,把這個位置交給袁術就好了。
算盤被袁術打得明明白白。
程昱都忍不住感慨:“袁公路此人雖是同室操戈,本事還是有的。”
沒本事的人撒潑打滾,可鬧騰不出袁術這種驚人的動靜。
程昱和郭嘉相視一笑,完全可以猜到身在鄴城的袁紹看到這樣的質疑後會做出什麽反應。
比起喬琰這種靠著實力造成的威脅,袁術這種流氓行徑,大概更能讓袁紹體會到什麽叫做如鯁在喉。
而袁紹和袁術的這種彼此攻訐,對喬琰來說就完全是個好事了。
在他們兩方爭出個所以然之前,喬琰的漢中會獵,大概已經取得醒目成果了。
不過此時在頭疼的並不只有袁紹,還有曹操。
袁紹在北袁術在南,這兩方之間的矛盾激化,讓曹操夾在中間實在無奈。
憑借著兗州士族與豪強的支持,他已經徹底在兗州境內站穩了腳跟。
通過跟喬琰交易的棉衣,和去年的屯田效果,他更是將曹氏夏侯氏的兵卒,豪強世家貢獻出的私兵與門客,連帶著從兗州招募到的黔首,扭結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隊伍。
說得直白一點,現在若是讓他直接南下進攻袁術,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豫州士族對袁術的身份認同程度要遠比對曹操的更高。
他進攻豫州容易,要想持有豫州卻很難。
再者說來,他目前也還不適合讓袁紹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實力。
不過這樣一來,他已經可以想象袁紹和袁術一旦相爭,他這兗州地界上到底會有多少往來的信使哨騎了。
若是袁紹在目前和公孫瓚達成了合作關系的情況下,不必多顧及北方的戰事,選擇出兵入豫州,兗州還很有可能要為其提供一部分軍糧。
這更是一件有點棘手的事情。
他心中斟酌著此事,伸手捏了捏一旁曹彰的臉,說道:“黃須兒可莫要學那袁公路和袁本初,兄弟相爭徒惹笑柄,得記住兄友弟恭的道理。”
曹彰童言無忌地問道:“可是二兄現在不是在跟父親對立的地盤上嗎?”
“這不一樣。”曹操直接擺了擺手,讓曹昂把曹彰給拎下去。
從名義上來說,身在支持長安朝廷的並州地盤上的曹丕,和身在支持鄴城朝廷的兗州地盤上的曹彰,確實站在了兩面,但這跟袁紹袁術這哥倆又不是一個情況。
等到他曹操的羽翼豐滿之後,也未必要再看兗州世家的臉色,要看袁紹的臉色。
喬琰也不會始終停留在潼關以西的地界上。
到了外擴接鄰之際,或許就是他轉換立場的時候。
不過這種話就不必跟曹彰這種孩童去說了,也並不適合說出來,難保隔墻有耳。
在目送曹昂和曹彰退下去後,曹操才對著陳宮說道:“公臺是如何看燁舒躋身大司馬位置這件事的?”
別說袁紹對此生出了一番嫉妒的想法,便是如曹操這等與她關系頗好的,都難免生出了一種對後起之秀表現驚人的唏噓。
這個時局的變化讓誰都未曾料到。
大司馬執掌軍政大權,昔年舊例之中又多有僭越之輩,喬琰貿然登臨這個位置,對她來說未必是個好事。
但——
“長安那邊並未傳來對她接掌大司馬位置的微詞,或許其中還有些隱情。”陳宮回道,“這大概就和她進軍漢中之事有所關聯。”
這句宣召並未傳到益州,卻因喬琰調動出兵的情況為關東諸侯耳聞。
聰明人還是有的,多少能將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
可惜,若要進一步想到,這個出兵漢中的機會和讓大將軍位置給劉焉,都是出自喬琰的算計,大概還有不小的難度。
陳宮又道:“不過,進攻漢中的話,我看張魯並非輕易束手就擒之輩。”
張魯確實不是,但並不代表在喬琰掌握了主動權的情況下,他能將這些既有頭腦又足夠強勢的入侵者,從漢中地界上輕易地驅逐出去。
在喬琰率先一步搶奪下了成固這個漢中平原中部的跳板後,他更是落入了一張為他編織開的羅網之中。
張魯自武都郡退回漢中的發展並非毫無限制。
與他同樣信奉五鬥米教的張修,在他前往武都郡後依然在漢中地界上傳教,也按照劉焉的吩咐,換掉了原漢中太守蘇固。
雖然都是五鬥米教的教團,但他們並不是兩團水,可以輕易地交融在一處,反而在早前張魯之父張衡過世後,一度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狀態,直到張魯勢力漸成,才變成今日的樣子。
而現在的情況又出現了些變化。
張魯被徐庶和蓋勳聯手擊敗的戰績,讓他必須對己方的道眾給出一個交代。
原本他若是有來自劉焉的支持,要想壓制住張修的反撲,或許還不算太難。
但劉焉彼時因那大將軍冊封之事暫時無暇顧及漢中的情況,讓張魯重新立足變得艱難了不少。
好在,盧夫人前來漢中雖然應當叫做避禍,也未嘗不是一種對他在天師道正統上的支持。
此時張魯屯兵於漢中治所南鄭,而張修居於沔陽為輔。
張魯確實得算個能人,若非如此他也不能博取到劉焉的信任,借助這位益州牧的勢力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天師道的“師君”。
他直覺喬琰著令下屬在武都郡對他發起的進攻,絕不只是在給劉焉讓出名位前打一棒子而已,極有可能還有後招。
在一次被她的下屬取代了身份進攻陳倉,一次被她悍然驅逐出境後,張魯對喬琰的警惕心拉到了最高的地步,對斜谷道方向不斷派出哨騎探報並嚴防死守。
因駱谷道和子午谷被用於進軍的可能性遠不如斜谷道要高,他便只是讓人在往來間巡邏而已。
這三處隘口的戍防,正是為了確保漢中之地不會迎來長安方向的打擊。
可是怕什麽來什麽,當他站在南鄭城頭,朝著遠處山嶺之巔看去之際,忽而聽到了一陣從東面而來的馬蹄聲。
他當即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了一員騎兵自遠處而來,還未到城下就已經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龍亭守軍信物。
張魯看得分明,這是他給漢中各地守軍所安排的確認敵我法子!
對方手持的這道,又赫然是急報之意。
張魯連忙擡手,示意城上的守軍將人給放進來。
這被放進城來的青年跑馬跑得有些著急,大喘了口氣方才平覆了下來,朝著張魯說道:“楊將軍讓小人來給師君報信……”
他話說到一半,又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在心急之間居然說的是巴東的方言,連忙改口用了官話說道:“哨騎探報,子午谷方向有關中那頭的大軍行來,人數約莫在兩萬,已逼近午口,至多只有一日路程便可出谷。”
張魯神情一凜。
子午谷這條路確實不好走,但秦末的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就曾經領著麾下士卒走過。
近來又不是雨季,這條比起駱谷道來說好走一些的路,還是有走通機會的。
正因為如此,張魯將自己的心腹下屬楊昂給安排在了那裏。
現在看來,這個安排還做對了!
那送信的哨騎接著說道:“楊將軍已帶人前往谷口伏擊了,但聽聞喬並州素來兵員精悍,楊將軍唯恐有失,故而請將軍支援。”
兩萬人!
這簡直是來者不善的架勢。
那哨騎隨即朝著他遞過來了楊昂的手書。
似乎是因倉促寫就,又被這信使直接揣入了懷中,在有些位置的墨跡稍顯模糊,不過並不影響張魯看出,這正是楊昂的字跡。
在分兵之前,張魯確實提醒過楊昂,如有緊急軍情,務必以文書送呈,以防印信為敵人所盜用,造成消息傳達的謬誤。
這樣看來,這出消息確實是真。
以楊昂在龍亭處駐紮的人手,若只是要應對數千人的隊伍大概無妨。
憑借著守在子午谷出口的有利條件,說不定還能將對方給盡數殲滅,可現在驟聞來人有兩萬之數,還是無有敗績的喬琰部從,張魯根本不敢猶豫。
他將南鄭的駐守交托給了心腹後,立刻調集了在周遭駐防的五千士卒。
為了防止在他走後張修有所異動,他直接發出了調令讓張修統兵千人與他同行。
張修並未從調令中得知他此舉何故,直到來到了南鄭城下才知道了張魯此行的用意。
他不由冷笑道:“若對手是那喬並州,你就是不與我玩這些心眼我也照樣會相助於你。昔年她對張角的太平道是何種態度,對你這前往武都郡傳教的天師道又是什麽樣子,難道我會看不出嗎?”
喬琰明擺著不信道統,甚至對此道頗有一種斬盡殺絕的意思。
對此,張修很難不生出唇亡齒寒之感。
既然真是喬琰來襲,張魯直說需要他協助就是。
現在這麽迂回一繞,反而讓他對沔陽的守軍未曾來得及妥善安排。
但來都來了,又確實是敵情緊迫的狀態,他也沒多耽擱,便和張魯直奔龍亭而去。
因楊任的部將言說,喬琰等人距離午口至多只有一日的工夫,從午口到龍亭又是一條順著漢水的坦途,在途徑成固縣的時候張魯和張修也沒敢耽擱,徑直奔襲而過。
只看到身在此地的盧夫人登上了城頭朝著他們看了一眼,便已消失在了那裏。
在軍情如火的緊迫面前,張魯來不及和母親有所交代。
想著成固這地方本就因為夾在南鄭與龍亭之間的位置,並未留下太多的守軍,此時再進行軍隊的調撥,還有些耽誤時間,倒不如不動,張魯便並未猶豫地繼續朝著龍亭率眾而去。
他卻並未看到,此時還停在成固城頭的荀攸正在看著這隊人的身影,露出了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正在看著獵物往陷阱裏跳。
張魯此時看著的只是眼前行路的東方。
他深知自己絕不能輸掉這場交戰。
在已經被人打得狼狽而逃後,他必須將侵入漢中的敵軍給擊敗,才能穩固他這天師道師君的位置。
天師道的傳承在他這裏從原本的入道教習,發展到軍政與教統合一的狀態,絕不能往回後退一步,更不能朝著瓦解的方向發展。
抱著這種必須取勝的信念,從南鄭到龍亭的百裏奔襲間,他在中間幾乎沒有進行過什麽停留。
這會兒他也不免慶幸他所處之處,乃是漢中平原了。
若非是這種路況,他絕無可能在第二日的黃昏之前來到龍亭的城下。
可到了此地,他要是繼續直奔午口而去,難免成為強弩之末。
他當即決定在城中進行一番休息補給,而後再根據子午谷那頭的戰況,進行下一步的作戰方略制定。
想到這裏,他便朝著面前的龍亭縣城看去。
這座城池雖小,卻因處在漢水流域,可直接引漢水入護城河,城頭也架著不少利弓勁弩,此時正是城門緊閉、士卒嚴守四面的狀態,也可算是一座堅城。
想到這等景象防著的正是北面的敵人,張魯心中大定。
他擡手示意,他身邊的親隨當即朝前策馬,向著城頭喊道:“師君有令,速開城——”
驚變便發生在這一瞬間。
他那個“門”字尚未發出,已有一支利箭如電光過境,悍然洞穿了他的頭顱。
在他摔下馬去的那一刻,張魯眼見城頭上出現了一道赤色風氅的身影。
也是在同一時間,在城頭的垛口間架設起了另外的數十架重弩。
此種情形,分明不是要對他表現出迎接的狀態,而是對他的遠道而來發出反擊!
張魯面色一變,他陡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自己恐怕是來晚了!
按照那哨騎探報所說,在楊昂發覺喬琰兵馬行蹤的那一刻,長安兵馬距離午口也只有一日的行程。
倘若楊昂並未對他們形成有效的攔截,他們確實有這個可能,在此時已經進駐了龍亭。
那麽龍亭易主,也不過是順理成章而已。
也幾乎便是接著那射殺隨從的一箭,城頭的弩機驟然發出了成片的箭矢,直奔張魯所在的隊伍而來。
張魯想都不想地翻身下馬,一把摘過了掛在馬邊的盾牌頂在了頭上。
破空而來的弩箭在瞬間將他的戰馬和他周遭的數名將士給射殺在了當場。
他急奔而後,一把奪過了另外的一匹馬翻身而上。
在第二輪箭雨發出的同時,張魯高聲喝道:“後撤!弓箭手斷後,防備敵軍出城,其餘人等隨我後撤!”
驟然面對城池易主的噩耗,張魯確實有片刻的慌亂。
更別說他還是從幾乎奪命的箭矢邊上閃躲過去的。
但他深知,此時絕不是他這位主帥該當驚慌失措的時候。
對方選擇據城而守,卻不是在城外以那所謂的兩萬人整裝列隊應戰,大約在谷口一戰中的損失也不小。
而他這六千人的隊伍中騎兵不在少數,對方卻因過子午道不可能攜帶太多騎兵,若是在平原上交戰,他反而是有優勢的。
這就給了他撤軍的機會!
何況,對方只是占據了一個龍亭而已!
那只是漢中平原中最為邊緣的位置。
她要想靠著此地全取漢中絕沒有那麽容易。
分布在漢中平原上的天師道教眾和益州兵馬足有數萬之眾,起碼也是對方此番來襲人數的三倍。
龍亭以西,不在漢中平原內的西城上庸等地,在得到了消息後也能朝著此地出兵,立時就能對她形成兩面合圍之勢,絕不會拖到她將新的兵力投入漢中之戰。
在這須臾之間,張魯想通了此刻的局勢,和敵我雙方的優劣勢所在。
他也同時想明白了一點,這樣一看,他的勝算並不比對面小。
於是他下達了又一條指令——
退兵成固縣!
在漢中平原的中部,形成對這些侵入關中兵馬的攔截防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昔年洛陽之變,袁基帶領劉辯潛逃,脫離董卓那滅口行徑的時候,就已留下了嚴重的後患,在這鄴城朝廷之中所擔任的只是個閑職。
比起袁紹這種在實權上的領袖,他更應該算作袁氏族人中禮法上的嫡長。
這也正是為何,在去年袁術將那封“紹非袁氏子”的書信送到喬琰手中後,會被她將此信轉交給袁基,也是由袁基來處理這兩兄弟之間的關系,並對喬琰這邊給出封口的贈禮。
當時他的身體就已不算太好了。
雖然憑借著袁氏的財力和權柄,要想尋到名醫和進補的藥物並不難,但在方今的醫療條件下,這種傷勢處理的不及時和身體虧空後帶來的種種後遺癥,都讓袁基的病亡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早在去年冬日,袁基就已有些病情進一步加重的征兆,到了冬春交際之時,更是被一場風寒直接送到了死亡邊緣。
或許並不只是因為當年舊傷的緣故。
作為天下生變之前的袁氏繼承人,袁基在來到鄴城之後也難以避免地要去考慮袁氏的將來。
叔父袁隗死於洛陽後,袁氏的上一代長輩自此全部身亡。
袁隗的二子都跟隨母親馬倫前往了樂平,與他們之間幾乎斷絕了往來。
袁成沒有兒子,所以袁紹被過繼了過去。
袁逢的嫡子就是袁基和袁術。
可現在袁紹和袁術一個支持鄴城朝廷一個支持長安朝廷,各自占據州郡對峙,分明是要讓汝南袁氏分崩離析的樣子。
這甚至不是將籌碼投註在不同方向的問題。
袁基毫不懷疑,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哪一個人支持的那方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他們都絕不會讓自己的兄弟活下來。
這就與父親當年讓他們兄弟守望相助的囑托完全背道而馳。
在言辭與行動上都格外不重臉面的袁術,又會不會因為出身世家的傲慢,得罪了長安朝廷的頭號支持者喬琰,在袁基看來依然是一件難以揣測的事情。
袁基在病中向楊彪借來了樂平月報,逐字逐句地研讀了過去。
出於多年間在洛陽朝廷為官的眼界,袁基和沮授形成了同樣的認知判斷——
這份樂平月報的存在意味著一種潛藏的文化入侵,在其內容與體系成型後,朝著鄴城這頭試探出了自己的手腳。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
而面對這種威脅的袁紹又該當如何應對呢?
鄴城所籌措的太學失去了原本能擁有的鄭玄,反而讓喬琰的樂平書院形成了更加牢不可破的文化底蘊,就是他們在決策上的一個大失誤。
這種差距,絕不是什麽研究舊年圖紙可以彌補的。
袁基若能放平心態來養病,或許還能讓自己多活幾年,可他偏偏要用這樣的糾結思索來為難自己的身體。
這直接導致了最後的一場疾病發作中,袁紹甚至還沒來得及為他延請到看癥的名醫,他就已經撒手人寰。
袁紹站在袁基的病床前,看著兄長已經失去了呼吸的遺體,一面為生老病死的離別而心中哀慟,一面又不免理智地考慮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在袁基之死的消息傳出後,其他人會有何種反應?
這並不是個很合適的死亡時間。
袁基還在的時候,無論是袁術還是袁紹的頭上,都還有一個“大家長”。
固然袁術當年何其不顧袁氏臉面地來上了個對袁紹的抹黑,只要袁基還在,他就不能對身在鄴城的袁氏一支做出更進一步的指責。
可現在袁基死了,死在了鄴城朝廷剛剛改元為永漢,和長安的新朝廷對峙的時候!
偏偏袁術還恰好身在袁氏的族地汝南。
這就意味著他要比袁紹能接觸到的袁氏子弟更多!
袁紹手下的謀臣已算極多了,可惜還是算不到兩個人的想法。
一個是喬琰,因為她永遠能用別人難以想象的方式取勝。
一個是袁術,因為他永遠能用當年那種路中悍鬼的方式打破下限。
袁基一死,天知道袁術會折騰出什麽動靜來。
袁紹頭疼得要命,一邊操持著袁基的葬禮事宜,一邊讓人留意著豫州的動靜,順帶催促一番,某位蕩寇將軍可以早日進軍了。
劉備除了在剛進軍豫州的時候給了袁術以迎頭痛擊,接下來的行動都穩紮穩打得過頭了,讓袁紹甚至懷疑起了利用劉備來“除賊”,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他還真沒有猜錯的是,袁術果然在獲知袁基死訊後幹了個混賬事。
身在長安的程昱郭嘉等人原本還覺得,像是喬琰這樣,有喬氏這種沒眼色且想要打秋風的親戚,已經是足夠倒黴的事情,甚至讓他們更有了為君侯盡忠效命的決心,但一對比袁紹和袁術這兩位的互相拆臺,喬氏族人居然還得算是很聽話的。
“袁公路他真是什麽都敢說啊……”郭嘉看著手中這份信報,不由嘆為觀止。
在信報中寫道,袁術聲稱袁基之死,必定和袁紹脫離不開關系。
當世名醫有什麽人?若要算的話,頭一號就是華佗。
袁基抱病的情況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袁紹是不是應該將他請來鄴城給袁基診治呢?
至於說華佗和喬琰這邊的關系更好,甚至被喬琰在去年春日請去了並州,這也不是什麽問題。
哪怕按照兩國邦交的情況來看也是可以有商量的,更別說,按照袁術在豫州境內所了解的情況,此人向來信奉醫者仁心,絕不可能因為這種勢力恩怨就拒絕醫治。
如果袁紹說,這是因為自尊心作祟,那這個邀請本可以由袁術來發起的。
可袁紹甚至派遣了劉備前來進攻豫州,或許他也同樣不能接受豫州這邊的好意。
如果袁紹說,這是因為和喬琰之間還有一筆欠債沒有結清,故而不好意思開口,那還是袁紹的問題嘛。
明知道自己的計算水平不太好,為什麽要答應這樣的條件,又為什麽要拖欠區區五萬石的糧食到如今。
倘若袁術早知道此事的話,必定會提前替袁紹還賬的,也就不會讓大哥身亡。
再若是往陰謀論一點的方向去想,有沒有一種可能,袁紹根本就是故意讓袁基身亡的,只是為了名正言順地得到袁氏繼承人的身份,進而謀奪朝堂上更高的位置。
這三個猜測可算是把袁紹給譴責了個到底。
袁紹進攻豫州是因為袁術先不幹人事?現在不重要,袁基死了,袁紹也沒幹好事。
袁紹從喬琰這裏借的軍糧,袁術其實也有用過?這也不重要,這個債務是袁紹自己要承擔的,可不能怪袁術。
袁紹其實還沒去爭奪什麽袁氏繼承人的位置?他要是真的不爭,倒是也有個方式可以證明自己,把這個位置交給袁術就好了。
算盤被袁術打得明明白白。
程昱都忍不住感慨:“袁公路此人雖是同室操戈,本事還是有的。”
沒本事的人撒潑打滾,可鬧騰不出袁術這種驚人的動靜。
程昱和郭嘉相視一笑,完全可以猜到身在鄴城的袁紹看到這樣的質疑後會做出什麽反應。
比起喬琰這種靠著實力造成的威脅,袁術這種流氓行徑,大概更能讓袁紹體會到什麽叫做如鯁在喉。
而袁紹和袁術的這種彼此攻訐,對喬琰來說就完全是個好事了。
在他們兩方爭出個所以然之前,喬琰的漢中會獵,大概已經取得醒目成果了。
不過此時在頭疼的並不只有袁紹,還有曹操。
袁紹在北袁術在南,這兩方之間的矛盾激化,讓曹操夾在中間實在無奈。
憑借著兗州士族與豪強的支持,他已經徹底在兗州境內站穩了腳跟。
通過跟喬琰交易的棉衣,和去年的屯田效果,他更是將曹氏夏侯氏的兵卒,豪強世家貢獻出的私兵與門客,連帶著從兗州招募到的黔首,扭結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隊伍。
說得直白一點,現在若是讓他直接南下進攻袁術,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豫州士族對袁術的身份認同程度要遠比對曹操的更高。
他進攻豫州容易,要想持有豫州卻很難。
再者說來,他目前也還不適合讓袁紹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實力。
不過這樣一來,他已經可以想象袁紹和袁術一旦相爭,他這兗州地界上到底會有多少往來的信使哨騎了。
若是袁紹在目前和公孫瓚達成了合作關系的情況下,不必多顧及北方的戰事,選擇出兵入豫州,兗州還很有可能要為其提供一部分軍糧。
這更是一件有點棘手的事情。
他心中斟酌著此事,伸手捏了捏一旁曹彰的臉,說道:“黃須兒可莫要學那袁公路和袁本初,兄弟相爭徒惹笑柄,得記住兄友弟恭的道理。”
曹彰童言無忌地問道:“可是二兄現在不是在跟父親對立的地盤上嗎?”
“這不一樣。”曹操直接擺了擺手,讓曹昂把曹彰給拎下去。
從名義上來說,身在支持長安朝廷的並州地盤上的曹丕,和身在支持鄴城朝廷的兗州地盤上的曹彰,確實站在了兩面,但這跟袁紹袁術這哥倆又不是一個情況。
等到他曹操的羽翼豐滿之後,也未必要再看兗州世家的臉色,要看袁紹的臉色。
喬琰也不會始終停留在潼關以西的地界上。
到了外擴接鄰之際,或許就是他轉換立場的時候。
不過這種話就不必跟曹彰這種孩童去說了,也並不適合說出來,難保隔墻有耳。
在目送曹昂和曹彰退下去後,曹操才對著陳宮說道:“公臺是如何看燁舒躋身大司馬位置這件事的?”
別說袁紹對此生出了一番嫉妒的想法,便是如曹操這等與她關系頗好的,都難免生出了一種對後起之秀表現驚人的唏噓。
這個時局的變化讓誰都未曾料到。
大司馬執掌軍政大權,昔年舊例之中又多有僭越之輩,喬琰貿然登臨這個位置,對她來說未必是個好事。
但——
“長安那邊並未傳來對她接掌大司馬位置的微詞,或許其中還有些隱情。”陳宮回道,“這大概就和她進軍漢中之事有所關聯。”
這句宣召並未傳到益州,卻因喬琰調動出兵的情況為關東諸侯耳聞。
聰明人還是有的,多少能將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
可惜,若要進一步想到,這個出兵漢中的機會和讓大將軍位置給劉焉,都是出自喬琰的算計,大概還有不小的難度。
陳宮又道:“不過,進攻漢中的話,我看張魯並非輕易束手就擒之輩。”
張魯確實不是,但並不代表在喬琰掌握了主動權的情況下,他能將這些既有頭腦又足夠強勢的入侵者,從漢中地界上輕易地驅逐出去。
在喬琰率先一步搶奪下了成固這個漢中平原中部的跳板後,他更是落入了一張為他編織開的羅網之中。
張魯自武都郡退回漢中的發展並非毫無限制。
與他同樣信奉五鬥米教的張修,在他前往武都郡後依然在漢中地界上傳教,也按照劉焉的吩咐,換掉了原漢中太守蘇固。
雖然都是五鬥米教的教團,但他們並不是兩團水,可以輕易地交融在一處,反而在早前張魯之父張衡過世後,一度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狀態,直到張魯勢力漸成,才變成今日的樣子。
而現在的情況又出現了些變化。
張魯被徐庶和蓋勳聯手擊敗的戰績,讓他必須對己方的道眾給出一個交代。
原本他若是有來自劉焉的支持,要想壓制住張修的反撲,或許還不算太難。
但劉焉彼時因那大將軍冊封之事暫時無暇顧及漢中的情況,讓張魯重新立足變得艱難了不少。
好在,盧夫人前來漢中雖然應當叫做避禍,也未嘗不是一種對他在天師道正統上的支持。
此時張魯屯兵於漢中治所南鄭,而張修居於沔陽為輔。
張魯確實得算個能人,若非如此他也不能博取到劉焉的信任,借助這位益州牧的勢力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天師道的“師君”。
他直覺喬琰著令下屬在武都郡對他發起的進攻,絕不只是在給劉焉讓出名位前打一棒子而已,極有可能還有後招。
在一次被她的下屬取代了身份進攻陳倉,一次被她悍然驅逐出境後,張魯對喬琰的警惕心拉到了最高的地步,對斜谷道方向不斷派出哨騎探報並嚴防死守。
因駱谷道和子午谷被用於進軍的可能性遠不如斜谷道要高,他便只是讓人在往來間巡邏而已。
這三處隘口的戍防,正是為了確保漢中之地不會迎來長安方向的打擊。
可是怕什麽來什麽,當他站在南鄭城頭,朝著遠處山嶺之巔看去之際,忽而聽到了一陣從東面而來的馬蹄聲。
他當即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了一員騎兵自遠處而來,還未到城下就已經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龍亭守軍信物。
張魯看得分明,這是他給漢中各地守軍所安排的確認敵我法子!
對方手持的這道,又赫然是急報之意。
張魯連忙擡手,示意城上的守軍將人給放進來。
這被放進城來的青年跑馬跑得有些著急,大喘了口氣方才平覆了下來,朝著張魯說道:“楊將軍讓小人來給師君報信……”
他話說到一半,又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在心急之間居然說的是巴東的方言,連忙改口用了官話說道:“哨騎探報,子午谷方向有關中那頭的大軍行來,人數約莫在兩萬,已逼近午口,至多只有一日路程便可出谷。”
張魯神情一凜。
子午谷這條路確實不好走,但秦末的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就曾經領著麾下士卒走過。
近來又不是雨季,這條比起駱谷道來說好走一些的路,還是有走通機會的。
正因為如此,張魯將自己的心腹下屬楊昂給安排在了那裏。
現在看來,這個安排還做對了!
那送信的哨騎接著說道:“楊將軍已帶人前往谷口伏擊了,但聽聞喬並州素來兵員精悍,楊將軍唯恐有失,故而請將軍支援。”
兩萬人!
這簡直是來者不善的架勢。
那哨騎隨即朝著他遞過來了楊昂的手書。
似乎是因倉促寫就,又被這信使直接揣入了懷中,在有些位置的墨跡稍顯模糊,不過並不影響張魯看出,這正是楊昂的字跡。
在分兵之前,張魯確實提醒過楊昂,如有緊急軍情,務必以文書送呈,以防印信為敵人所盜用,造成消息傳達的謬誤。
這樣看來,這出消息確實是真。
以楊昂在龍亭處駐紮的人手,若只是要應對數千人的隊伍大概無妨。
憑借著守在子午谷出口的有利條件,說不定還能將對方給盡數殲滅,可現在驟聞來人有兩萬之數,還是無有敗績的喬琰部從,張魯根本不敢猶豫。
他將南鄭的駐守交托給了心腹後,立刻調集了在周遭駐防的五千士卒。
為了防止在他走後張修有所異動,他直接發出了調令讓張修統兵千人與他同行。
張修並未從調令中得知他此舉何故,直到來到了南鄭城下才知道了張魯此行的用意。
他不由冷笑道:“若對手是那喬並州,你就是不與我玩這些心眼我也照樣會相助於你。昔年她對張角的太平道是何種態度,對你這前往武都郡傳教的天師道又是什麽樣子,難道我會看不出嗎?”
喬琰明擺著不信道統,甚至對此道頗有一種斬盡殺絕的意思。
對此,張修很難不生出唇亡齒寒之感。
既然真是喬琰來襲,張魯直說需要他協助就是。
現在這麽迂回一繞,反而讓他對沔陽的守軍未曾來得及妥善安排。
但來都來了,又確實是敵情緊迫的狀態,他也沒多耽擱,便和張魯直奔龍亭而去。
因楊任的部將言說,喬琰等人距離午口至多只有一日的工夫,從午口到龍亭又是一條順著漢水的坦途,在途徑成固縣的時候張魯和張修也沒敢耽擱,徑直奔襲而過。
只看到身在此地的盧夫人登上了城頭朝著他們看了一眼,便已消失在了那裏。
在軍情如火的緊迫面前,張魯來不及和母親有所交代。
想著成固這地方本就因為夾在南鄭與龍亭之間的位置,並未留下太多的守軍,此時再進行軍隊的調撥,還有些耽誤時間,倒不如不動,張魯便並未猶豫地繼續朝著龍亭率眾而去。
他卻並未看到,此時還停在成固城頭的荀攸正在看著這隊人的身影,露出了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正在看著獵物往陷阱裏跳。
張魯此時看著的只是眼前行路的東方。
他深知自己絕不能輸掉這場交戰。
在已經被人打得狼狽而逃後,他必須將侵入漢中的敵軍給擊敗,才能穩固他這天師道師君的位置。
天師道的傳承在他這裏從原本的入道教習,發展到軍政與教統合一的狀態,絕不能往回後退一步,更不能朝著瓦解的方向發展。
抱著這種必須取勝的信念,從南鄭到龍亭的百裏奔襲間,他在中間幾乎沒有進行過什麽停留。
這會兒他也不免慶幸他所處之處,乃是漢中平原了。
若非是這種路況,他絕無可能在第二日的黃昏之前來到龍亭的城下。
可到了此地,他要是繼續直奔午口而去,難免成為強弩之末。
他當即決定在城中進行一番休息補給,而後再根據子午谷那頭的戰況,進行下一步的作戰方略制定。
想到這裏,他便朝著面前的龍亭縣城看去。
這座城池雖小,卻因處在漢水流域,可直接引漢水入護城河,城頭也架著不少利弓勁弩,此時正是城門緊閉、士卒嚴守四面的狀態,也可算是一座堅城。
想到這等景象防著的正是北面的敵人,張魯心中大定。
他擡手示意,他身邊的親隨當即朝前策馬,向著城頭喊道:“師君有令,速開城——”
驚變便發生在這一瞬間。
他那個“門”字尚未發出,已有一支利箭如電光過境,悍然洞穿了他的頭顱。
在他摔下馬去的那一刻,張魯眼見城頭上出現了一道赤色風氅的身影。
也是在同一時間,在城頭的垛口間架設起了另外的數十架重弩。
此種情形,分明不是要對他表現出迎接的狀態,而是對他的遠道而來發出反擊!
張魯面色一變,他陡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自己恐怕是來晚了!
按照那哨騎探報所說,在楊昂發覺喬琰兵馬行蹤的那一刻,長安兵馬距離午口也只有一日的行程。
倘若楊昂並未對他們形成有效的攔截,他們確實有這個可能,在此時已經進駐了龍亭。
那麽龍亭易主,也不過是順理成章而已。
也幾乎便是接著那射殺隨從的一箭,城頭的弩機驟然發出了成片的箭矢,直奔張魯所在的隊伍而來。
張魯想都不想地翻身下馬,一把摘過了掛在馬邊的盾牌頂在了頭上。
破空而來的弩箭在瞬間將他的戰馬和他周遭的數名將士給射殺在了當場。
他急奔而後,一把奪過了另外的一匹馬翻身而上。
在第二輪箭雨發出的同時,張魯高聲喝道:“後撤!弓箭手斷後,防備敵軍出城,其餘人等隨我後撤!”
驟然面對城池易主的噩耗,張魯確實有片刻的慌亂。
更別說他還是從幾乎奪命的箭矢邊上閃躲過去的。
但他深知,此時絕不是他這位主帥該當驚慌失措的時候。
對方選擇據城而守,卻不是在城外以那所謂的兩萬人整裝列隊應戰,大約在谷口一戰中的損失也不小。
而他這六千人的隊伍中騎兵不在少數,對方卻因過子午道不可能攜帶太多騎兵,若是在平原上交戰,他反而是有優勢的。
這就給了他撤軍的機會!
何況,對方只是占據了一個龍亭而已!
那只是漢中平原中最為邊緣的位置。
她要想靠著此地全取漢中絕沒有那麽容易。
分布在漢中平原上的天師道教眾和益州兵馬足有數萬之眾,起碼也是對方此番來襲人數的三倍。
龍亭以西,不在漢中平原內的西城上庸等地,在得到了消息後也能朝著此地出兵,立時就能對她形成兩面合圍之勢,絕不會拖到她將新的兵力投入漢中之戰。
在這須臾之間,張魯想通了此刻的局勢,和敵我雙方的優劣勢所在。
他也同時想明白了一點,這樣一看,他的勝算並不比對面小。
於是他下達了又一條指令——
退兵成固縣!
在漢中平原的中部,形成對這些侵入關中兵馬的攔截防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