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棉衣展示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5章 棉衣展示
兩年前,陽安長公主在前往鄴城登基的劉辯以及回返並州的喬琰之間,因伏壽的勸說而選擇了後者。
與此同時,她的丈夫伏完選擇了劉辯,她便毅然與伏完和離。
在將長子伏德留給了伏完後,她自己與伏壽還有次子伏雅都前來了並州。
若要打著看望伏德的名號前往鄴城,確實也說得通。
劉華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嶄新棉衣,在回望向喬琰的目光中便有一番了然。
並州涼州也是需要有自己的優勢特產來積攢軍資的,棉花就是一種典型的存在。
人無我有的特質在棉花身上有著最為鮮明的表現。
雖然棉布做成的衣物,在垂墜感和光澤度上不如絲綢,但貴族世家這些存在,為了體現其獨有的地位,所擁有的並不一定要是最好的,卻一定要是最稀少的。
在這一點上,棉布便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更不用說棉布還有穿著舒適和保暖的優點。
這就足以讓他們對棉布趨之若鶩。
劉華問道:“君侯是希望以我為標桿,行推廣棉布之舉?”
喬琰回問道:“長公主以為如何?”
早在前兩年喬琰和伏壽談起長公主在並州適應如何的時候,她便已知道,這位大漢公主雖是尋她這裏做個庇護的,卻也並不打算做個在此地光吃不幹的存在。
大小喬在逃來並州之前已猜到了此地女子購買力的提升,劉華親處其間,更清楚於這一點。
她在晉陽城中所開的衣衫首飾鋪子也兜售通過宮廷秘方制作的護膚品,直接盯上了並州境內中上層的市場,如今已算是走上了正軌。
這原本只能算是個增加進項的舉措,居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陽安長公主也不是什麽得過且過的人,她當即雇傭了不少太原郡內的女工,將相鄰的兩個鋪子也給盤了下來。
她身上的棉衣便是由她那店鋪中的女工設計,由她掌眼調整,而後制作完成的。
作為第一塊棉布所制作出的衣服,它完全對得起其特殊的身價,更是讓其上的絲綢綾羅點綴,反而成為了棉料的陪襯品。
若要作為宣傳,這就是個再標準不過的參考。
喬琰繼續說道:“我意在讓棉花本身先滿足並州境內民眾越冬的需求,而將棉布衣物作為售價高昂的存在,請長公主走這一趟自然也會給您對應的報酬。”
劉華敏銳地意識到她好像並不打算將棉布的銷售交到她這裏,只是讓她起到一個宣傳的目的。
但她也並未多問喬琰對此意圖做出何種安排,只頷首回道:“那便一碼歸一碼的交易,君侯有此等需求,我就為你達成此事。”
往鄴城一行背後潛藏著的炫耀意味,她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來。
但她是漢桓帝之女又不是漢靈帝的女兒,與劉辯劉協的關系都不親近。
所以她沒必要對此舉中的勢力交鋒而心懷什麽幫扶劉辯的情緒。
就像她對喬琰扶持劉虞上位的舉動,同樣沒有什麽想法。
在與喬琰談妥了這筆“代言費”後,劉華當即籌備起了前往鄴城出行的行裝。
伏雅早在前年就進入了樂平書院就讀,伏壽也在喬琰的手下任職。
陽安長公主將兩人的長進看在眼裏。
故而她說是說著此為一碼歸一碼的交易,還是將自己從並州開店所賺到的錢財,添進了不少在喬琰給出的報酬之中,務求讓這出棉衣“奢侈品”展示,起到足夠震撼的效果。
喬琰在聽到了她的這番籌備後,幹脆又給她添加了幾樣東西。
出自大宛的寶馬,作為拉車的工具。
西極石蜜和高原牛乳並茶葉一道制成的奶茶。
蔡邕已幾乎修訂完成的東觀漢記。
劉洪等人推算完成的乾象歷。
以及……一個暫時外借給她的趕車人。
接到喬琰這個讓他護送陽安長公主前往鄴城的指令,馬超差點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但從喬琰的表情看,他顯然沒有領會錯她的意思。
“我原本在想,是讓你前往遼東協助文遠作戰還是先參與涼並軍防,待日後有戰況再行委任。”
聽到喬琰提及遼東這邊還有作戰的機會,馬超的眼神當即亮了起來,卻又聽喬琰說道:“可惜劉幽州還在遲疑即位天子之事,若是在此時又加上一支隊伍,難免令其在強壓之下心生不快,倒不如讓一步,所以我想讓你往冀州走一趟。”
“表面上看來,你是保護陽安長公主的護衛,實際上,我要你協助德祖留意冀州魏郡的布防情況。我相信你們涼州人的實力,對同為北方的將領兵卒做出個評判應當不難。”
說到“不難”二字的時候,馬超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喬琰給警告了一眼。
這話中的言外之意,就是讓他別到時候只帶回來一句“他們沒我能打”。
若他真敢這麽幹,喬琰也敢在他回來後把他丟去給呂布當傳令官。
馬超當然不敢放肆,又問:“楊主簿此次也去?”
讓他配合楊修行動,還真是個讓馬超沒想到的情況。
但再這麽一想,讓陽安長公主前去冀州看望自己的長子,楊修也確實可以去冀州探望自己的父親,主打的就是一個衣錦還“鄉”,親情關懷。
在喬琰拿下了關中後,楊氏本家所在的弘農郡已可以算進入了她的掌控之下,楊修也自然更想證明,父親選擇跟隨劉辯在鄴城成立新的朝廷,完全就是個錯誤的選擇。
此番出使,比起陽安長公主的推銷帶貨,楊修的存在,更像是去展示並州的人才培養成果的。
自光熹元年楊修抵達並州開始,他以主簿的身份不斷適應並州擴張的腳步和做事的體系,如今也可以將其發揮在一些特殊的用途上了。
比如說,以弘農楊氏的身份來挖墻腳。
但說挖墻腳可能還是難聽了點,這應該叫優秀人才的出使。
當這一列足以彰顯氣派和實力的隊伍朝著冀州方向而去的時候,喬琰目送著他們的背影,眼中閃過了一抹微妙的笑意。
關中之戰過後,以袁紹和其手下謀士的水準,必定會想到前來並州考察。
但對這種堂堂正正到他們地盤上的出使,他們又當如何應付呢?
喬琰收回了朝著遠處看去的目光,落到身邊的陸苑身上,說道:“棉布的銷售不能交給長公主,頂多就是讓她打出名氣而已,這份單獨在中原地界上的代理權,只能是東海麋氏的。”
“先前麋氏在協助我們將鄭公送來並州一事上出了大力,涼州與關中之戰若非他提供的戰備物資,也難以結束得這麽順遂,也到了該投桃報李以維系關系的時候。”
“替我草擬一封書信送往麋氏,請麋子仲往並州來走一趟,這筆長期的大買賣我要跟他親自談。”
陸苑頷首應下。
不需喬琰多說她也知道,棉花棉布樣品,以及陽安長公主已往鄴城去的消息都必定要附帶上。
麋竺最大的優勢在於他的商業網絡,有他相助,長公主此番行動的後續影響,才能被放到最大。
棉布的單獨代理權也足可以彌補他先前對喬琰的投資,以防這位大商人轉投別處。
另外的合作之事,便等到麋竺本人來了再說吧。
此外,隨著陶謙對徐州的掌控日益增強,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準信,從並州送出往徐州的信件會否先被陶謙給阻攔一道。
考慮到這一點,陸苑深知,送往徐州的信件中就只能談簡單的商務。
說來,將代理權交給麋竺而不是劉華絕不只是因為要還前者的人情。
一來,劉華的大漢宗室身份無疑是一重桎梏,喬琰不適合重用她。
二來,有了一條在明面上合作的商隊,也正是對暗處另外一支的掩護。
因這種明暗照應上,在兩人返回州府的路上,陸苑便聽喬琰說起了在涼州和關中設立信鴿養殖點的事情。
“從去年開始在並州測試信鴿的馴養和放飛,今年已屢次證明此法可行,如今關中已下,也是時候將馴養基地增設了。”
陸苑回道:“若要便於消息傳達,又考慮到信鴿的保密性,我建議君侯將信鴿哨站設置在郿塢和金城。”
信鴿在試飛期間的單程性,已經註定了一點,如若哨站的數量過多,極有可能在信鴿的往覆期間,出現對應地點的混淆,還不如以一州設立一處即可。
“金城已是君侯穩固與羌人關系的屯田之處,涼州屯兵又大多位於此地與河西四郡,由烏鞘嶺以南的金城郡處作為信息中轉為好。關中數鎮中長安過於人多眼雜,反倒是郿塢有董卓留下的高墻壁壘,更適合於馴養信鴿。”
喬琰同意她的這個判斷,回道:“關中哨站放在郿塢沒有爭議,讓子龍替我掌管此地,涼州那邊到底是放在金城還是高平,你帶著並州這邊的養鴿人去確認一番。”
金城的海拔高於高平,難保信鴿在此地無法適應,還是實地確認一番為好。
如今她還需要消化在拿下長安之後的收獲,短期內不會對外動兵。
可也正是這段和鄰居的冷靜期裏,足夠完成這些信鴿落戶於涼州和關中的適應過程。
等到明年,自然有給旁人驚喜的時候。
正事交代完了,喬琰也不免調侃著說道,“如卿,你說德祖此番去鄴城,能辯論得過陳孔璋那家夥嗎?”
把楊修給派出去,可絕不只是因為他這弘農楊氏的出身和楊彪之子的身份,也不全然是因為他需要一個觀摩冀州局勢以立功的機會。
還因為隨著他的年歲漸長,他這種頭腦靈活口才絕佳的天賦也越發明顯。
這麽說來,不用在這等需要對外陳說展示的環境裏當真是浪費了。
但袁紹這頭在辭賦檄文上極有本事的陳琳,也是個出口成章的人物,若真打起擂臺來,楊修到底還是年紀小,容易吃虧。
陸苑笑道:“若君侯擔心此事,何不讓奉孝一道前往?”
喬琰輕咳了一聲,“……他若去了,我看袁紹未必敢讓他說話,也難保不會拼著得罪於我,直接把人給扣押下了。”
郭嘉在袁紹那裏拉的仇恨可不要太高,誰讓那張欠條就是他前往袁紹的軍營讓對方給簽下的。
如今這欠條的真相揭開,袁紹恐怕做夢都會想到這個在當時簽訂下來此物的場面,也絕對忘不掉郭嘉的臉。
如果說喬琰在他這裏的仇恨排行第一,郭嘉怎麽也能排個第二。
“這不就結了?”陸苑回道:“既已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何不相信楊主簿會交出一份讓君侯滿意的答卷。”
這話說得也對,畢竟諸葛亮都還只有十一二歲,更別說是他那個還沒影的侄子諸葛恪。
放眼天下,能拿出“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結果的,也不過就是那幾人,喬琰也不可能親自往鄴城走一趟,還不如對楊修多抱有一點信心。
在並州的競爭環境中,以楊修這種不服輸的性格,又怎麽會甘願看到——
其他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他卻因為在弘農耽誤的四年而落於人後。
不過冀州魏郡的民眾,在如今作為國都的鄴城,先看到的不是楊修的表現,而是長公主劉華那數量不多,卻極具震撼效果的車駕。
袁紹麾下的部將張郃尊奉袁紹的指令鎮守魏郡,看護這片京畿之地的安定。
他今日剛巡防到鄴城西面,正在校閱守城的兵卒,就看到一向少有人來的西面官道上,一輛四匹駿馬所拉的車駕,並後方的數輛載貨車輛以及騎兵衛隊疾馳而來。
距離城門尚且有些距離,張郃憑借著參軍數年間鍛煉出的眼力,便已清楚地看到,那最為醒目的車駕前,四匹拉車的寶馬縱是放在冀州最高水準的戰馬面前都是一等一的存在,絕非中原地區所能見到。
當行到近處後,張郃當即判斷出,這正是在古畫中出現過的大宛名駒,還是血統最為純正的那種,不是與中原馬匹雜交出的品種!
這樣的馬匹極不多見!
自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絲綢之路通行從官方層面上截斷後,此等名馬已無有大量流入中原的情況。
而這樣的大宛寶馬在這隊伍中甚至不止四匹。
同行的騎兵隊伍中,那位策馬而行的少年文士也同樣騎著這樣的寶馬。
此人比後方的車隊先一步抵達了鄴城的城門邊上,翻身下馬朝著張郃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
如此排場,讓張郃不難猜出對方的身份。
也便是在今日,戍守於磁山縣的冀州士卒,以快馬加鞭的速度朝著鄴城方向送出了一份信報,信報中稱,陽安長公主過滏口陘從並州進入冀州地界,意圖前來鄴都見見親人。
這不是一場尋常的拜訪。
無論並州牧和鄴都天子以及袁紹這位青州牧之間到底是敵是友,陽安長公主的地位都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
作為漢桓帝的長女,她的政治意義不小。
只因公主的體面,乃是漢室尊榮的體現。
所以誰也不可能阻攔她的到訪。
袁紹雖直覺陽安長公主來訪中,給他添堵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什麽要來與伏完再續前緣,他也只能捏著鼻子下達了指令,讓沿途官員對長公主不得稍有懈怠。
除了讓張郃這位戍守魏郡的將領折返鄴城之外,他又讓人將鄴城之內用於接待的別館給整頓了一番。
此刻這位長公主果然到了!
也比張郃所想象的到得更快。
果然他在下一刻就聽到那從另一匹駿馬上下來的少年對他說道:“並州主簿弘農楊修,護送陽安長公主來鄴,可否勞煩將軍領路。”
張郃眼皮一跳。
弘農楊修,那是楊彪的兒子!
這是一位未曾想到的同來客人。
在董卓之亂中,楊彪一度被董卓免職,只給出了個光祿大夫的名號而已。
但隨著鄴城朝廷的建立,因楊彪的夫人出自汝南袁氏,加之朝廷也需要表示對弘農楊氏的拉攏,故而給他光覆了太尉的位置。
鄴城中也有個誰都知道的消息,別看楊彪處在這麽一個高位上,他卻有個格外叛逆的兒子,因早前與他之間的打賭取勝,投向了並州的方向,跟他站在了對立面。
世家這等多方買股的情況並不少見,其實也難保楊彪就是支持他兒子這個舉動的,但在明面上,楊彪說的當然是什麽“犬子叛逆”之類的話。
張郃聽過不少有關於楊修的傳言,卻還是第一次親自見到他本人。
出現在他面前的少年除了稍有幾分年輕人的矜傲之氣外,倒是看不出什麽叛逆的樣子,甚至在與他互通了姓名後,還向他打聽了兩句有關於他父親的情況,言及自己前來,給楊彪帶了不少高原補藥,也不知道是不是對癥。
張郃並未發覺的是,當楊修在說到這裏的時候,目光有意無意地看向了城門這些戍守隊伍的精神面貌。
這種稍縱即逝的窺探在張郃提及要讓隨行的衛隊留一部分在城外後,當即收了回來。
楊修回道:“長公主只為探親,我也只為問父親身體康泰,此行不涉及兩地邦交,我們自然遵照鄴城這邊的規矩,便只帶十數人入城,能將長公主所帶的禮物送入城中便夠了。”
對於楊修這等知情識趣的表現,張郃聞言大喜。
但他很快發覺,削減入城的隊伍,好像根本不影響長公主入城所造成的震撼效果。
劉華只留下了兩匹大宛寶馬拉車,自己騎上了一匹,讓馬超騎上了另外一匹,在馬超和楊修的護送下,朝著城中行館的方向而去。
她已主動減少了衛隊數量,張郃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阻攔她親自策馬入城的舉動。
可這種行動,甚至比起那四馬拉車的陣仗還要顯得矚目!
已到不惑之年的陽安長公主在良好的保養與華佗抵達並州後的診療後,越發看起來正當盛年,策馬緩行之際還有一種英姿勃發之態。
在她身後隨行的小將顏色如玉,俊秀如錦,也端的是一副武力不低的好體魄。
但比起有頂尖武將風儀的馬超,尤為讓人在意的還是陽安長公主身上的騎裝。
這衣服非麻非綢的質地,竟像是一種他們任何人都未曾見過的布料。
當她打馬而行過鄴城之時,過境的秋風已讓人下意識地攏起衣襟,披上外氅,生怕這冷風會造成風寒,然而眾人只見得這位陽安長公主面色紅潤,分毫也不為秋風所動,儼然是她身上的衣衫已起到了足夠的防寒效果。
等她入住了行館後,才有消息對外傳出,她所穿的那件衣服名為棉衣。
在並州境內,這種棉衣有兩種款式。
一種是有若木棉一般,以棉絮填塞於衣衫夾層內防寒,這種棉衣被廣泛分發於涼並二州的戍防士卒,他們也有將其添購來贈予家人的權利。
另一種則是如陽安長公主所穿著的那樣,將棉絮抽絲紡織而成,到如今在並州境內也僅僅產出了數十件而已,唯有並州牧及其親信,以及權貴世家可穿著。
而後便聽聞,楊修將屬於自己的那一件贈予了太尉楊彪,以全其孝道。
不需劉華和楊修多言,袁紹和其下屬已看出了棉這種材質上的優點。
雖然不知道為何田豐還未曾將棉花的消息傳遞回冀州來,袁紹已先將手下召集了起來。
此刻在他手上的便是從楊彪這裏借來的那件棉衣。
另有一件乃是從行館中借來的普通棉絮衣,被擺放在了他面前的桌案上。
這兩件衣服袁紹都親自上身體驗過,也正因為這種親身的感知,才讓他此刻面色沈沈,說不出的郁卒。
但凡他長了腦子,就不會看不出此物的優越性。
比起所謂的非權貴世家不可著這種引領風潮之說,此物在防寒保暖上的優勢簡直太大了。
他朝著下屬逡巡了一圈目光,語氣嚴肅地說道:“並州方向能將此物廣泛用於邊防士卒和境內民眾,可見不是難以推廣之物,楊德祖這小子說什麽此物乃是天賜予並州的植株,絕立不住腳跟,如今暫時聯系不上元皓,請各位替我出個主意,如何將此物引入冀州。”
許攸搖頭嘆道:“不瞞您說,我已登門太尉府問詢過了,楊德祖牙尖嘴利的,說什麽今年的這一批已供給給最有需要之人了,明年的因劉幽州的緣故,必然要先送去幽州。”
“他說自古以來都是北方比南方要冷,按照大漢禮法也是先給天子治下,無論遵循哪種說法,都是先緊著幽州來,更別說涼並二州還未全員供給。”
“戍守邊防者如不能活,羌胡入侵,所亂者甚重,此為大漢邊疆所慮,若冀州真要此物,便以羊皮來換,倒也無妨。”
許攸說到這裏,袁紹的臉色中就已浮現出幾分惱怒之色了。
別以為他分不出這是植物的白絮還是動物的毛皮!
用羊皮換棉衣,他還不如直接用這羊皮禦寒。
聽聽這說得是什麽話。
但楊修這話還真踩住了一個道理。
幽州在冀州的北面,如若幽州還沒有的東西,是不可能流入到冀州的。除非他們讓行商之人高價到並州境內收購。
因這戍守邊防之說,他也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
而屬於貴族的棉布衣物並未大量生產,倒也對得上他的這種說法。
許攸繼續說道:“我便又問他,既是此前並未廣泛在中原發現的植物,何以知道只能種植於並州境內而不能種植在冀州,為民生所計,將種子或植株交換於我等又有何妨?”
袁紹問道:“他是如何說的?”
許攸苦笑:“他問我,冀州是想要並州饋贈、出借還是售賣種子與他。”
袁紹回問:“饋贈如何,出借如何,售賣又如何?”
見許攸有點自閉,同去尋楊修的陳琳替他接話道:“他說饋贈便不必說了,和冀州之間還沒到這個交情,冀州擁立偽帝,在如今中央天子未定的情況下,並州若行饋贈之舉,於並州牧的立場有失,恐有左右逢源之說。出借的話——”
“明公在他們並州那裏沒有這個信用。”
說到這裏,陳琳小心地留意了一番袁紹的臉色,見他並未勃然大怒,這才接著說了下去,“至於售賣……他說並州所能找到的植株也便只有這些,頂多也就是在明年再播種一批,經由數年才能長成,屆時這些棉衣又可活數十人,若冀州要買,便拿數十張羊皮來買一顆種子好了。”
有南方的木棉這等植物在,許攸和陳琳又怎麽會想到,棉花居然是一種草本植物,楊修也敏銳地從他們的話中聽出了這個誤區,直接喊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天價。
但袁紹怎麽可能會用這等價碼去購買這樣一個未知產量幾何,甚至不知能否成活的東西!
更讓袁紹覺得氣惱的是,陳琳接著說道:“楊德祖還說,若說不需花錢便能獲得的辦法,倒還真有一個。若是他哪個表兄弟有些才幹的,不妨跟著他一道往並州去,保不準明年就能給表舅掙一件棉衣回來。”
袁紹差點把桌子掀了。
那混賬楊德祖原來還記得,他該叫自己一聲表舅?
他坑起自家人的能言善道樣子,可一點都看不出來,他身上還流著汝南袁氏的血!
對冀州境內楊修的詭辯發揮,喬琰既已將此事交托給他,便也並未多分去擔憂。
她此時還不能回返關中。
昨日河東衛氏來信求見,身在東海的麋竺還未收到她的信,仍處幽州的劉虞也還未曾應允繼任天子之位。
本著今日無事,她便打算往樂平書院走一趟。
算起來,被她寄予厚望,許要接手情報組織的喬氏姐妹,自抵達樂平至今也有三月了。
她原本是打算讓她們在此地適應半年再問詢有無意願做出抉擇,但賈詡李儒正在賦閑狀態,信鴿哨站正在往涼州與關中擴張,明暗商路都在逐漸搭建之中,早一些問詢此事也無妨。
在如今這時局下,有些東西當然是越早走上正軌越好。
不過在見大小喬之前,她還是先去尋了一趟蔡邕和鄭玄。
她雖身居高位,還是不應對外表現出倨傲之態,對當世大儒合該持有禮數。
等她回返關中後,應當將荀爽也給送到此地來休養。
若非天子未決,荀爽這病體沈重的狀態,早不該留在關中了。
她一邊想著一邊叩響了面前的門扇。
當她得到了準允推門而入的時候,看到的便是蔡邕鄭玄帶著曹丕陸績兩個孩子,四人圍坐在桌前整理竹片書簡的古籍,好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
只是——
倘若她沒有看錯的話,在陸績的側臉上還沾著一點冰酥的痕跡。
而再順勢往桌子下面看去,便見四個碗若隱若現地藏在了底下,碗中正是那古代版的冰激淩。
喬琰:“……”
這個場景,是不是有那麽一點眼熟?
若是沒記錯的話,她還只是樂平侯的時候,蔡邕跟那群小孩搶著吃楮樹穗的時候,好像就是這個樣子……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兩年前,陽安長公主在前往鄴城登基的劉辯以及回返並州的喬琰之間,因伏壽的勸說而選擇了後者。
與此同時,她的丈夫伏完選擇了劉辯,她便毅然與伏完和離。
在將長子伏德留給了伏完後,她自己與伏壽還有次子伏雅都前來了並州。
若要打著看望伏德的名號前往鄴城,確實也說得通。
劉華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嶄新棉衣,在回望向喬琰的目光中便有一番了然。
並州涼州也是需要有自己的優勢特產來積攢軍資的,棉花就是一種典型的存在。
人無我有的特質在棉花身上有著最為鮮明的表現。
雖然棉布做成的衣物,在垂墜感和光澤度上不如絲綢,但貴族世家這些存在,為了體現其獨有的地位,所擁有的並不一定要是最好的,卻一定要是最稀少的。
在這一點上,棉布便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更不用說棉布還有穿著舒適和保暖的優點。
這就足以讓他們對棉布趨之若鶩。
劉華問道:“君侯是希望以我為標桿,行推廣棉布之舉?”
喬琰回問道:“長公主以為如何?”
早在前兩年喬琰和伏壽談起長公主在並州適應如何的時候,她便已知道,這位大漢公主雖是尋她這裏做個庇護的,卻也並不打算做個在此地光吃不幹的存在。
大小喬在逃來並州之前已猜到了此地女子購買力的提升,劉華親處其間,更清楚於這一點。
她在晉陽城中所開的衣衫首飾鋪子也兜售通過宮廷秘方制作的護膚品,直接盯上了並州境內中上層的市場,如今已算是走上了正軌。
這原本只能算是個增加進項的舉措,居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陽安長公主也不是什麽得過且過的人,她當即雇傭了不少太原郡內的女工,將相鄰的兩個鋪子也給盤了下來。
她身上的棉衣便是由她那店鋪中的女工設計,由她掌眼調整,而後制作完成的。
作為第一塊棉布所制作出的衣服,它完全對得起其特殊的身價,更是讓其上的絲綢綾羅點綴,反而成為了棉料的陪襯品。
若要作為宣傳,這就是個再標準不過的參考。
喬琰繼續說道:“我意在讓棉花本身先滿足並州境內民眾越冬的需求,而將棉布衣物作為售價高昂的存在,請長公主走這一趟自然也會給您對應的報酬。”
劉華敏銳地意識到她好像並不打算將棉布的銷售交到她這裏,只是讓她起到一個宣傳的目的。
但她也並未多問喬琰對此意圖做出何種安排,只頷首回道:“那便一碼歸一碼的交易,君侯有此等需求,我就為你達成此事。”
往鄴城一行背後潛藏著的炫耀意味,她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來。
但她是漢桓帝之女又不是漢靈帝的女兒,與劉辯劉協的關系都不親近。
所以她沒必要對此舉中的勢力交鋒而心懷什麽幫扶劉辯的情緒。
就像她對喬琰扶持劉虞上位的舉動,同樣沒有什麽想法。
在與喬琰談妥了這筆“代言費”後,劉華當即籌備起了前往鄴城出行的行裝。
伏雅早在前年就進入了樂平書院就讀,伏壽也在喬琰的手下任職。
陽安長公主將兩人的長進看在眼裏。
故而她說是說著此為一碼歸一碼的交易,還是將自己從並州開店所賺到的錢財,添進了不少在喬琰給出的報酬之中,務求讓這出棉衣“奢侈品”展示,起到足夠震撼的效果。
喬琰在聽到了她的這番籌備後,幹脆又給她添加了幾樣東西。
出自大宛的寶馬,作為拉車的工具。
西極石蜜和高原牛乳並茶葉一道制成的奶茶。
蔡邕已幾乎修訂完成的東觀漢記。
劉洪等人推算完成的乾象歷。
以及……一個暫時外借給她的趕車人。
接到喬琰這個讓他護送陽安長公主前往鄴城的指令,馬超差點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但從喬琰的表情看,他顯然沒有領會錯她的意思。
“我原本在想,是讓你前往遼東協助文遠作戰還是先參與涼並軍防,待日後有戰況再行委任。”
聽到喬琰提及遼東這邊還有作戰的機會,馬超的眼神當即亮了起來,卻又聽喬琰說道:“可惜劉幽州還在遲疑即位天子之事,若是在此時又加上一支隊伍,難免令其在強壓之下心生不快,倒不如讓一步,所以我想讓你往冀州走一趟。”
“表面上看來,你是保護陽安長公主的護衛,實際上,我要你協助德祖留意冀州魏郡的布防情況。我相信你們涼州人的實力,對同為北方的將領兵卒做出個評判應當不難。”
說到“不難”二字的時候,馬超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喬琰給警告了一眼。
這話中的言外之意,就是讓他別到時候只帶回來一句“他們沒我能打”。
若他真敢這麽幹,喬琰也敢在他回來後把他丟去給呂布當傳令官。
馬超當然不敢放肆,又問:“楊主簿此次也去?”
讓他配合楊修行動,還真是個讓馬超沒想到的情況。
但再這麽一想,讓陽安長公主前去冀州看望自己的長子,楊修也確實可以去冀州探望自己的父親,主打的就是一個衣錦還“鄉”,親情關懷。
在喬琰拿下了關中後,楊氏本家所在的弘農郡已可以算進入了她的掌控之下,楊修也自然更想證明,父親選擇跟隨劉辯在鄴城成立新的朝廷,完全就是個錯誤的選擇。
此番出使,比起陽安長公主的推銷帶貨,楊修的存在,更像是去展示並州的人才培養成果的。
自光熹元年楊修抵達並州開始,他以主簿的身份不斷適應並州擴張的腳步和做事的體系,如今也可以將其發揮在一些特殊的用途上了。
比如說,以弘農楊氏的身份來挖墻腳。
但說挖墻腳可能還是難聽了點,這應該叫優秀人才的出使。
當這一列足以彰顯氣派和實力的隊伍朝著冀州方向而去的時候,喬琰目送著他們的背影,眼中閃過了一抹微妙的笑意。
關中之戰過後,以袁紹和其手下謀士的水準,必定會想到前來並州考察。
但對這種堂堂正正到他們地盤上的出使,他們又當如何應付呢?
喬琰收回了朝著遠處看去的目光,落到身邊的陸苑身上,說道:“棉布的銷售不能交給長公主,頂多就是讓她打出名氣而已,這份單獨在中原地界上的代理權,只能是東海麋氏的。”
“先前麋氏在協助我們將鄭公送來並州一事上出了大力,涼州與關中之戰若非他提供的戰備物資,也難以結束得這麽順遂,也到了該投桃報李以維系關系的時候。”
“替我草擬一封書信送往麋氏,請麋子仲往並州來走一趟,這筆長期的大買賣我要跟他親自談。”
陸苑頷首應下。
不需喬琰多說她也知道,棉花棉布樣品,以及陽安長公主已往鄴城去的消息都必定要附帶上。
麋竺最大的優勢在於他的商業網絡,有他相助,長公主此番行動的後續影響,才能被放到最大。
棉布的單獨代理權也足可以彌補他先前對喬琰的投資,以防這位大商人轉投別處。
另外的合作之事,便等到麋竺本人來了再說吧。
此外,隨著陶謙對徐州的掌控日益增強,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準信,從並州送出往徐州的信件會否先被陶謙給阻攔一道。
考慮到這一點,陸苑深知,送往徐州的信件中就只能談簡單的商務。
說來,將代理權交給麋竺而不是劉華絕不只是因為要還前者的人情。
一來,劉華的大漢宗室身份無疑是一重桎梏,喬琰不適合重用她。
二來,有了一條在明面上合作的商隊,也正是對暗處另外一支的掩護。
因這種明暗照應上,在兩人返回州府的路上,陸苑便聽喬琰說起了在涼州和關中設立信鴿養殖點的事情。
“從去年開始在並州測試信鴿的馴養和放飛,今年已屢次證明此法可行,如今關中已下,也是時候將馴養基地增設了。”
陸苑回道:“若要便於消息傳達,又考慮到信鴿的保密性,我建議君侯將信鴿哨站設置在郿塢和金城。”
信鴿在試飛期間的單程性,已經註定了一點,如若哨站的數量過多,極有可能在信鴿的往覆期間,出現對應地點的混淆,還不如以一州設立一處即可。
“金城已是君侯穩固與羌人關系的屯田之處,涼州屯兵又大多位於此地與河西四郡,由烏鞘嶺以南的金城郡處作為信息中轉為好。關中數鎮中長安過於人多眼雜,反倒是郿塢有董卓留下的高墻壁壘,更適合於馴養信鴿。”
喬琰同意她的這個判斷,回道:“關中哨站放在郿塢沒有爭議,讓子龍替我掌管此地,涼州那邊到底是放在金城還是高平,你帶著並州這邊的養鴿人去確認一番。”
金城的海拔高於高平,難保信鴿在此地無法適應,還是實地確認一番為好。
如今她還需要消化在拿下長安之後的收獲,短期內不會對外動兵。
可也正是這段和鄰居的冷靜期裏,足夠完成這些信鴿落戶於涼州和關中的適應過程。
等到明年,自然有給旁人驚喜的時候。
正事交代完了,喬琰也不免調侃著說道,“如卿,你說德祖此番去鄴城,能辯論得過陳孔璋那家夥嗎?”
把楊修給派出去,可絕不只是因為他這弘農楊氏的出身和楊彪之子的身份,也不全然是因為他需要一個觀摩冀州局勢以立功的機會。
還因為隨著他的年歲漸長,他這種頭腦靈活口才絕佳的天賦也越發明顯。
這麽說來,不用在這等需要對外陳說展示的環境裏當真是浪費了。
但袁紹這頭在辭賦檄文上極有本事的陳琳,也是個出口成章的人物,若真打起擂臺來,楊修到底還是年紀小,容易吃虧。
陸苑笑道:“若君侯擔心此事,何不讓奉孝一道前往?”
喬琰輕咳了一聲,“……他若去了,我看袁紹未必敢讓他說話,也難保不會拼著得罪於我,直接把人給扣押下了。”
郭嘉在袁紹那裏拉的仇恨可不要太高,誰讓那張欠條就是他前往袁紹的軍營讓對方給簽下的。
如今這欠條的真相揭開,袁紹恐怕做夢都會想到這個在當時簽訂下來此物的場面,也絕對忘不掉郭嘉的臉。
如果說喬琰在他這裏的仇恨排行第一,郭嘉怎麽也能排個第二。
“這不就結了?”陸苑回道:“既已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何不相信楊主簿會交出一份讓君侯滿意的答卷。”
這話說得也對,畢竟諸葛亮都還只有十一二歲,更別說是他那個還沒影的侄子諸葛恪。
放眼天下,能拿出“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結果的,也不過就是那幾人,喬琰也不可能親自往鄴城走一趟,還不如對楊修多抱有一點信心。
在並州的競爭環境中,以楊修這種不服輸的性格,又怎麽會甘願看到——
其他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他卻因為在弘農耽誤的四年而落於人後。
不過冀州魏郡的民眾,在如今作為國都的鄴城,先看到的不是楊修的表現,而是長公主劉華那數量不多,卻極具震撼效果的車駕。
袁紹麾下的部將張郃尊奉袁紹的指令鎮守魏郡,看護這片京畿之地的安定。
他今日剛巡防到鄴城西面,正在校閱守城的兵卒,就看到一向少有人來的西面官道上,一輛四匹駿馬所拉的車駕,並後方的數輛載貨車輛以及騎兵衛隊疾馳而來。
距離城門尚且有些距離,張郃憑借著參軍數年間鍛煉出的眼力,便已清楚地看到,那最為醒目的車駕前,四匹拉車的寶馬縱是放在冀州最高水準的戰馬面前都是一等一的存在,絕非中原地區所能見到。
當行到近處後,張郃當即判斷出,這正是在古畫中出現過的大宛名駒,還是血統最為純正的那種,不是與中原馬匹雜交出的品種!
這樣的馬匹極不多見!
自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絲綢之路通行從官方層面上截斷後,此等名馬已無有大量流入中原的情況。
而這樣的大宛寶馬在這隊伍中甚至不止四匹。
同行的騎兵隊伍中,那位策馬而行的少年文士也同樣騎著這樣的寶馬。
此人比後方的車隊先一步抵達了鄴城的城門邊上,翻身下馬朝著張郃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
如此排場,讓張郃不難猜出對方的身份。
也便是在今日,戍守於磁山縣的冀州士卒,以快馬加鞭的速度朝著鄴城方向送出了一份信報,信報中稱,陽安長公主過滏口陘從並州進入冀州地界,意圖前來鄴都見見親人。
這不是一場尋常的拜訪。
無論並州牧和鄴都天子以及袁紹這位青州牧之間到底是敵是友,陽安長公主的地位都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
作為漢桓帝的長女,她的政治意義不小。
只因公主的體面,乃是漢室尊榮的體現。
所以誰也不可能阻攔她的到訪。
袁紹雖直覺陽安長公主來訪中,給他添堵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什麽要來與伏完再續前緣,他也只能捏著鼻子下達了指令,讓沿途官員對長公主不得稍有懈怠。
除了讓張郃這位戍守魏郡的將領折返鄴城之外,他又讓人將鄴城之內用於接待的別館給整頓了一番。
此刻這位長公主果然到了!
也比張郃所想象的到得更快。
果然他在下一刻就聽到那從另一匹駿馬上下來的少年對他說道:“並州主簿弘農楊修,護送陽安長公主來鄴,可否勞煩將軍領路。”
張郃眼皮一跳。
弘農楊修,那是楊彪的兒子!
這是一位未曾想到的同來客人。
在董卓之亂中,楊彪一度被董卓免職,只給出了個光祿大夫的名號而已。
但隨著鄴城朝廷的建立,因楊彪的夫人出自汝南袁氏,加之朝廷也需要表示對弘農楊氏的拉攏,故而給他光覆了太尉的位置。
鄴城中也有個誰都知道的消息,別看楊彪處在這麽一個高位上,他卻有個格外叛逆的兒子,因早前與他之間的打賭取勝,投向了並州的方向,跟他站在了對立面。
世家這等多方買股的情況並不少見,其實也難保楊彪就是支持他兒子這個舉動的,但在明面上,楊彪說的當然是什麽“犬子叛逆”之類的話。
張郃聽過不少有關於楊修的傳言,卻還是第一次親自見到他本人。
出現在他面前的少年除了稍有幾分年輕人的矜傲之氣外,倒是看不出什麽叛逆的樣子,甚至在與他互通了姓名後,還向他打聽了兩句有關於他父親的情況,言及自己前來,給楊彪帶了不少高原補藥,也不知道是不是對癥。
張郃並未發覺的是,當楊修在說到這裏的時候,目光有意無意地看向了城門這些戍守隊伍的精神面貌。
這種稍縱即逝的窺探在張郃提及要讓隨行的衛隊留一部分在城外後,當即收了回來。
楊修回道:“長公主只為探親,我也只為問父親身體康泰,此行不涉及兩地邦交,我們自然遵照鄴城這邊的規矩,便只帶十數人入城,能將長公主所帶的禮物送入城中便夠了。”
對於楊修這等知情識趣的表現,張郃聞言大喜。
但他很快發覺,削減入城的隊伍,好像根本不影響長公主入城所造成的震撼效果。
劉華只留下了兩匹大宛寶馬拉車,自己騎上了一匹,讓馬超騎上了另外一匹,在馬超和楊修的護送下,朝著城中行館的方向而去。
她已主動減少了衛隊數量,張郃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阻攔她親自策馬入城的舉動。
可這種行動,甚至比起那四馬拉車的陣仗還要顯得矚目!
已到不惑之年的陽安長公主在良好的保養與華佗抵達並州後的診療後,越發看起來正當盛年,策馬緩行之際還有一種英姿勃發之態。
在她身後隨行的小將顏色如玉,俊秀如錦,也端的是一副武力不低的好體魄。
但比起有頂尖武將風儀的馬超,尤為讓人在意的還是陽安長公主身上的騎裝。
這衣服非麻非綢的質地,竟像是一種他們任何人都未曾見過的布料。
當她打馬而行過鄴城之時,過境的秋風已讓人下意識地攏起衣襟,披上外氅,生怕這冷風會造成風寒,然而眾人只見得這位陽安長公主面色紅潤,分毫也不為秋風所動,儼然是她身上的衣衫已起到了足夠的防寒效果。
等她入住了行館後,才有消息對外傳出,她所穿的那件衣服名為棉衣。
在並州境內,這種棉衣有兩種款式。
一種是有若木棉一般,以棉絮填塞於衣衫夾層內防寒,這種棉衣被廣泛分發於涼並二州的戍防士卒,他們也有將其添購來贈予家人的權利。
另一種則是如陽安長公主所穿著的那樣,將棉絮抽絲紡織而成,到如今在並州境內也僅僅產出了數十件而已,唯有並州牧及其親信,以及權貴世家可穿著。
而後便聽聞,楊修將屬於自己的那一件贈予了太尉楊彪,以全其孝道。
不需劉華和楊修多言,袁紹和其下屬已看出了棉這種材質上的優點。
雖然不知道為何田豐還未曾將棉花的消息傳遞回冀州來,袁紹已先將手下召集了起來。
此刻在他手上的便是從楊彪這裏借來的那件棉衣。
另有一件乃是從行館中借來的普通棉絮衣,被擺放在了他面前的桌案上。
這兩件衣服袁紹都親自上身體驗過,也正因為這種親身的感知,才讓他此刻面色沈沈,說不出的郁卒。
但凡他長了腦子,就不會看不出此物的優越性。
比起所謂的非權貴世家不可著這種引領風潮之說,此物在防寒保暖上的優勢簡直太大了。
他朝著下屬逡巡了一圈目光,語氣嚴肅地說道:“並州方向能將此物廣泛用於邊防士卒和境內民眾,可見不是難以推廣之物,楊德祖這小子說什麽此物乃是天賜予並州的植株,絕立不住腳跟,如今暫時聯系不上元皓,請各位替我出個主意,如何將此物引入冀州。”
許攸搖頭嘆道:“不瞞您說,我已登門太尉府問詢過了,楊德祖牙尖嘴利的,說什麽今年的這一批已供給給最有需要之人了,明年的因劉幽州的緣故,必然要先送去幽州。”
“他說自古以來都是北方比南方要冷,按照大漢禮法也是先給天子治下,無論遵循哪種說法,都是先緊著幽州來,更別說涼並二州還未全員供給。”
“戍守邊防者如不能活,羌胡入侵,所亂者甚重,此為大漢邊疆所慮,若冀州真要此物,便以羊皮來換,倒也無妨。”
許攸說到這裏,袁紹的臉色中就已浮現出幾分惱怒之色了。
別以為他分不出這是植物的白絮還是動物的毛皮!
用羊皮換棉衣,他還不如直接用這羊皮禦寒。
聽聽這說得是什麽話。
但楊修這話還真踩住了一個道理。
幽州在冀州的北面,如若幽州還沒有的東西,是不可能流入到冀州的。除非他們讓行商之人高價到並州境內收購。
因這戍守邊防之說,他也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
而屬於貴族的棉布衣物並未大量生產,倒也對得上他的這種說法。
許攸繼續說道:“我便又問他,既是此前並未廣泛在中原發現的植物,何以知道只能種植於並州境內而不能種植在冀州,為民生所計,將種子或植株交換於我等又有何妨?”
袁紹問道:“他是如何說的?”
許攸苦笑:“他問我,冀州是想要並州饋贈、出借還是售賣種子與他。”
袁紹回問:“饋贈如何,出借如何,售賣又如何?”
見許攸有點自閉,同去尋楊修的陳琳替他接話道:“他說饋贈便不必說了,和冀州之間還沒到這個交情,冀州擁立偽帝,在如今中央天子未定的情況下,並州若行饋贈之舉,於並州牧的立場有失,恐有左右逢源之說。出借的話——”
“明公在他們並州那裏沒有這個信用。”
說到這裏,陳琳小心地留意了一番袁紹的臉色,見他並未勃然大怒,這才接著說了下去,“至於售賣……他說並州所能找到的植株也便只有這些,頂多也就是在明年再播種一批,經由數年才能長成,屆時這些棉衣又可活數十人,若冀州要買,便拿數十張羊皮來買一顆種子好了。”
有南方的木棉這等植物在,許攸和陳琳又怎麽會想到,棉花居然是一種草本植物,楊修也敏銳地從他們的話中聽出了這個誤區,直接喊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天價。
但袁紹怎麽可能會用這等價碼去購買這樣一個未知產量幾何,甚至不知能否成活的東西!
更讓袁紹覺得氣惱的是,陳琳接著說道:“楊德祖還說,若說不需花錢便能獲得的辦法,倒還真有一個。若是他哪個表兄弟有些才幹的,不妨跟著他一道往並州去,保不準明年就能給表舅掙一件棉衣回來。”
袁紹差點把桌子掀了。
那混賬楊德祖原來還記得,他該叫自己一聲表舅?
他坑起自家人的能言善道樣子,可一點都看不出來,他身上還流著汝南袁氏的血!
對冀州境內楊修的詭辯發揮,喬琰既已將此事交托給他,便也並未多分去擔憂。
她此時還不能回返關中。
昨日河東衛氏來信求見,身在東海的麋竺還未收到她的信,仍處幽州的劉虞也還未曾應允繼任天子之位。
本著今日無事,她便打算往樂平書院走一趟。
算起來,被她寄予厚望,許要接手情報組織的喬氏姐妹,自抵達樂平至今也有三月了。
她原本是打算讓她們在此地適應半年再問詢有無意願做出抉擇,但賈詡李儒正在賦閑狀態,信鴿哨站正在往涼州與關中擴張,明暗商路都在逐漸搭建之中,早一些問詢此事也無妨。
在如今這時局下,有些東西當然是越早走上正軌越好。
不過在見大小喬之前,她還是先去尋了一趟蔡邕和鄭玄。
她雖身居高位,還是不應對外表現出倨傲之態,對當世大儒合該持有禮數。
等她回返關中後,應當將荀爽也給送到此地來休養。
若非天子未決,荀爽這病體沈重的狀態,早不該留在關中了。
她一邊想著一邊叩響了面前的門扇。
當她得到了準允推門而入的時候,看到的便是蔡邕鄭玄帶著曹丕陸績兩個孩子,四人圍坐在桌前整理竹片書簡的古籍,好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
只是——
倘若她沒有看錯的話,在陸績的側臉上還沾著一點冰酥的痕跡。
而再順勢往桌子下面看去,便見四個碗若隱若現地藏在了底下,碗中正是那古代版的冰激淩。
喬琰:“……”
這個場景,是不是有那麽一點眼熟?
若是沒記錯的話,她還只是樂平侯的時候,蔡邕跟那群小孩搶著吃楮樹穗的時候,好像就是這個樣子……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