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97章 散關陳倉

關燈
第197章 散關陳倉

當送飯的侍從將牛骨撿起步出此地後,董卓盤算起了行動的可能性。

他此時能用的人不多。

李傕是打著“要證明董卓決斷失誤”這樣的理由將他扣押起來的,那就難保不會有聯系上的人,在得到消息後又告知了李傕。

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涼州的兵卒大多沒有多少判斷能力。

這樣的部下好用,卻也偶爾會是個麻煩。

所以他的有些部署不能用。

他得選個忠心又聰明些的部將來調動。

董卓絲毫沒有意識到,若非要算的話,他自己在被賈詡忽悠這件事情上,可能也得算是這種類型,只琢磨著在這種情況下他的首選只剩下了一個人。

段煨。

至於如何聯系……

他在長安渾渾噩噩多時,還給自己準備了一個後手,而這條退路他沒敢交到外人的手裏。

現在正是將其啟用的時候。

李傕都已經狂妄到敢給他吃這種牛骨了,可見此時是個何等穩操勝券的心態,也就更不會防著他的這一舉動。

他忽然朝著門口走了過去,在並不意外地被人攔下後,坦然地朝著門口的李傕親信說道:“拿紙筆來,李稚然既不敢殺我,總不敢苛待我的老母與孫女吧!替我給她們轉交一封報平安的書信。”

在董卓被扣押起來的同時,除了手握禁軍被李傕擒獲的董璜之外,他被封為池陽君的母親以及被封為渭陽君的孫女董白也被李傕給關在了住處。

或許是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過於驚人,李傕沒兩天就得到了消息——

董白病倒了,想要自己的曾祖母陪在身邊。

在此時還不適合傳出他苛待董卓家人消息的情況下,李傕不得不同意了這個要求。

何況關押在一處也便於管理。

連帶著服侍她們二人的侍女也給關押在了一起,對董卓的部下便也算是有了個交代。

做完了這一番安排,他就再沒多留意這一老一少,一如他對自己的女兒也沒多上心一般。

要他看來,有這種態度也不算奇怪。

畢竟她們二人是因董卓的緣故才得有等同於公主的待遇,又不是喬琰這等匪夷所思的情況。

沒制造出多少鬧騰的動靜他也就懶得去管那頭了。

現在聽屬下來報,董卓想給她們送個簡訊,他也未曾橫加阻攔。

比起董卓這兩個拖油瓶,他更在意的是在問詢賈詡後得到的那個建議。

賈詡說,建議他派遣堂弟李應以及樊稠一起出戰上邽,同時在經過郿塢之時,從段煨處再征調一部分人手。

可若要李傕所想,這一趟既是要爭個首功,不如只有自己人。

但賈詡說的也對。

進攻涼州之戰不只是要站穩腳跟,還要快速打開局面,只有一路是絕不夠的。

而倘若全是由李傕的人手組成,也難免引起段煨的懷疑。

在還需段煨作為後援,一旦得手,便立刻令其協同跟進的情況下,行事切記謹慎。

只不過李傕尋思了一番,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心,便又加上了一個人,外甥胡封。

以二對一,這才顯得首要功勞在他的手裏。

在第二日他便下達了進軍的指令——

以李應為主帥,樊稠、胡封為裨將,領兵兩萬,奇襲上邽。

其中的五千人馬,從郿縣的段煨麾下調度。

長安城中的上一次調兵,還是讓張濟前往荊州,協助劉表對峙孫堅。

但彼時也只是由騎兵援助,行小規模的軍事調配而已。

如今這趟,才算是正兒八經的進軍。

在這種情形下,無論是有早年間門跟隨董卓作戰經驗的西涼軍,還是在長安才招募的兵卒,都有種手忙腳亂之態。

可當大軍開拔之際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依然是一派威風凜凜的聲勢。

作為被李傕從董卓手中救出的吉祥物,劉協不得不登上了長安城的城墻為士卒送行。

他望著這支隊伍遠行,臉上閃過了一絲憂慮之色。

劉協並未親眼而見過多少交戰,只經歷過洛陽城被攻破之際的逃亡。

對於一個自小被養在深宮裏的皇帝來說,這已是他所見過的數量最多的軍隊。

然而這一支軍隊並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存在的,而是為了進攻意圖救駕的並州軍。

這般看來,他雖比身在董卓的看管之下待遇好轉了些,卻依然在充當著一個傀儡工具的作用。

甚至可能還是負面的作用。

他自知自己不能將這種情緒表露在外,只在見到了王允之後,才將這種苦悶的情緒訴說了出來。

“陛下切勿憂心。”王允安慰道。

他看著面前早熟且聰慧的天子,不由心中感慨。

劉協也並不只是聰慧而已,他還對臣子有一份關懷備至之心。

在他身處長安期間門,哪怕被董卓限制了行動和權力,也還是多有問及長安民生。

若是能讓眼前的天子還都洛陽、重新掌握,未必不能重現漢室之榮光,可惜他實在是生不逢時,才處在了今日這樣的境遇之中。

好在……好在西涼軍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也讓他們還有機可趁。

“董卓和李傕這對豺狼虎豹如今已非同心,若要讓他們相互爭鬥,我等便可從中謀利了。”

劉協連忙插話道:“可這派往涼州的隊伍怎麽辦?”

王允反問道:“陛下以為這支隊伍的統帥比起董卓如何?”

“自是不如。”劉協回道。

李應、樊稠和胡封等人若能和董卓相提並論,又怎麽可能在早前在他的麾下還排不上號。

王允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更有信服力了幾分:“那麽就不必擔心並州牧的情況了。她素來運籌帷幄,豈會在涼州之地,對門戶看守有所缺漏呢?”

劉協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

想到自己到底不如王允一樣參與過戰爭,覺得還是相信他的判斷為好。

若喬並州能從容應對此戰,便再好不過了。

但其實王允也無法做出一個肯定的判斷,這上邽之地的防守有變,到底是喬琰有意為之,還是恰好被西涼軍留意到的破綻。

那涼州之地畢竟是一塊連段颎、張溫、皇甫嵩等人都無法劃定規則的地方。

但他必須跟劉協這樣說,以讓陛下心中懷有一份希望。

王允更不能說的是,只出於長安城中局勢的考量,這場上邽之戰哪怕敗了,對他們也是一個好機會。

屆時李傕的勢力必將遭到削弱,董卓就有了與之相爭的機會。

而若是勝了,李傕的部從將有相當一部分先滯留在涼州,這也同樣給了董卓反擊的可能。

所以無論勝敗,他們都要努力見縫插針地尋求興覆契機。

在說服陛下血書下詔取信於李傕後,王允也在不斷爭取在此地的話語權。

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幫上董卓一把。

至於涼州的情況,他也鞭長莫及。

他此刻所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王允唏噓不已地踏出了未央宮,舉目四望間門所見,都是一片頹敗的宮室遺跡。

今日也實在是壞消息一個接一個。

年已高壽的荀爽竟又一次臥病在床,也不知道會不會病情加重。

盧植還與李傕在宗廟祭祀問題上起了爭執,被關入了大牢。

他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然而他又不免想到,百多年前的王莽篡政,天下亂起,不也是如今這樣的局面嗎?

所幸大漢火德不衰,有漢光武帝這樣的宏圖偉志之人,掣起炎漢興覆的責任,仿佛天命歸漢,實為不可逆轉之事。

天子劉協又有明君之相,仁人志士尤在努力。

那麽他還不能放棄!

現在機變風雲在前,他王允絕不能走錯半步!

並無人在意到的是,今日除了劉協之外,在看向這出涼州方向進軍的還有一個人。

她小心地藏匿在圍觀的人群中,將自己的臉掩藏在鬥笠之下,以防被見過她的人認出。

董卓將她冊封為渭陽君之時,令她乘坐青蓋之車,列隊為儀仗,自長安往郿縣所起高壇冊封,難保聞訊而來的好事者裏,就還有記得她相貌的。

目送著這一支軍隊出行遠去後,她又將鬥笠壓低了些,這才朝著遠離長安的方向走去。

她不是別人,正是董卓的孫女董白。

她原本不應該身在此地,而應該被關押在長安宮城之中,作為一個人質。

但兩年前修覆未央宮和宮城中必要建築的時候,董卓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便召集了工匠後,在董白所在的住處,又挖掘了一條通往城外的逃生之路。

這條逃生之路並未告知於他的任何一個手下。

也就意味著,這既是董卓在危急關頭給自己留下的退路,也是他對家人的保護。

在李傕對董卓動手之際,董白並未直接動用這條逃生的出口,而是先將曾祖母借助裝病的法子給調了過來,而後等待著祖父的反應。

當董卓的那封問候信抵達,她看到信中的“知爾畏寒懼火,體魄不健,勿斷飲食,小心珍重”,便知道,這就是祖父對她的指令了。

去找段煨!

在旁人無法交托信任的時候,只能由她去通知段煨,將長安城中的情況告知於對方。

而李傕分兵進攻涼州,也正是段煨能前來馳援的最好時機。

從長安到郿塢,官道二百多裏。

這個距離不算太遠。

可惜方今這等困苦時節她若貿然去農戶處購置驢馬,租賃車駕,只怕要出事,只能靠著徒步走過去。

但想到曾祖母要隱瞞她已不在此地的情況,處境更加危險,若是發覺了床下地道的存在,祖父也有性命之危,董白不敢耽擱,徑直朝著郿縣的方向而去。

在她身後的包袱裏,裝著供給她走這段路的幹糧,乃是在長安城郊購置的。

這些幹糧頂多供給飽腹之用。

不過比起喬琰當年在兗州行路,董白所面臨的條件已經要好太多了。

她到底也是在涼州地界上長大的,這種徒步遠行之事,在她並未被冊立為渭陽君之前,並不是沒有做過。

自長安到郿塢的這一段關中平原之地,也因被董卓劃歸在“私產”中,而多對流民進行驅趕,那麽她只需要遠離官道靠近兩側山嶺而行,便不會遇到太多危險。

更不用說,在她的前頭還正好有軍隊在行進,因其中也有步兵,行軍速度不會太快。

所以她只需要跟上這支隊伍的腳程,就可以確保,絕不會有劫道匪徒敢在周遭活動。

而在她的懷中,還揣著一把先前藏匿在地道中的匕首,作為護身的利器。

這足以支撐她找到段煨!

率領兵馬朝著郿縣方向而去的李應、樊稠等人並不知道,在他們行進的軍隊後方不遠處,還有個年紀不大的姑娘綴著,只等他們途徑郿縣後就去尋段煨說及長安之事。

他們也並不知道,在他們的前方還有另外的一股勢力在監控著他們的到來。

那是身在武都郡的徐庶所統領的隊伍。

早在去年,董卓就按照賈詡建議的那樣,為了應對喬琰對孫策的舉薦,表奏了漢中張魯為武都郡太守。

這對於董卓來說,好處絕不只是給益州牧一點結盟的好處而已。

武都郡下抵漢中,上通隴西,東向關中,堪稱要害之地。

這個地方的局勢越是混亂,對董卓來說也越有利。

到了今年,因喬琰明擺著對武都郡疏於在意,這一片區域已經完全變成了前後兩任武都郡太守的爭奪。

若要更詳細地說,此地也是蓋勳的德治與張魯的信仰教化之爭。

今年的三月裏,駐紮於郿縣的段煨在董卓的授意之下分兵陳倉,由陳倉朝著武都郡出兵,協助張魯奪取了散關,將勢力擴張在武都郡的東南部。1

有這麽一出,對董卓來說就更有利了。

散關在張魯的手中,相當於用了一支並不屬於自己麾下的勢力,減少了一路喬琰進軍關中的方向。

此外,一旦散關有失,張魯怎麽都該能將消息傳到陳倉,進而被傳遞到他的耳中。

自今年送到董卓這裏的消息裏,喬琰也並未有進取武都郡的消息。

她只是在先前派出了人手,協助蓋勳平定了武都郡的叛賊,就將人手給撤離回去了。

這是個不難理解的決定。

畢竟她手中的直系兵力不可能籠罩涼州全境,與其空耗在武都郡,還不如集中於金城郡和武威郡。

她也可以算是與武都郡本地的豪族達成了協定。

在對方付出了一部分田地作為禮物的時候,她便不再屯兵於此地,以防引起矛盾。

當然,這是對外給出的印象。

事實如何只有喬琰的自己人知道。

別看徐庶只是憑借著小範圍屯田才滯留在武都郡內,他看起來也年輕且沒有背景,只是喬琰的下屬中極不起眼的一個。

可他留在武都郡的命令,卻是喬琰親自下達的。

也是出於長遠計劃的考慮才將他安排在這裏。

他在此地耕作的人手,都來自度遼將軍營。

論起作戰能力,雖然比不過正兒八經的並州軍,也怎麽說都是從邊地實戰中真刀真槍磨煉出來的。

這樣的一群人若真召集在一處作戰,實力遠勝過張魯的五鬥米教信徒。

然而張魯已經全心沈浸在了與蓋勳的鬥法之中,並未留意於徐庶和其部從。

五鬥米教的統治之法,和張角掀起黃巾起義之時的傳教方式不同。

早年間門張魯祖父張道陵創天師道之時,也是以丹藥救人,令患者對天懺悔,培養其宗教信仰。

但傳到張魯手中的時候,已經更趨向於政教合一的方式。

張魯自稱“師君”,部將稱為鬼卒,領頭者即為祭酒——其實也是管理地方政務的官員。

教民以五鬥米入教後,在張魯的領導下信奉教派,有罪者以修路為贖,又有春夏兩季禁止屠殺,設立義舍饋贈酒肉等等規則,逐漸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秩序。2

“這教派也是怪有意思的。”被喬琰丟過來協助徐庶的楊豐,因其出自河西四郡,對蓋勳沒有太多的印象,此刻完全站在中正的立場上評判起了武都郡的情況。

“涼州之地的民眾見到的自然之威不在少數,尊重萬物之生長,以義舍賑民,修通道路,在漢中實行得通,在涼州也實行得通。”

在張魯還手握有朝廷委任的武都郡太守之職的情況下,但凡換一個人處在跟他敵對的位置上,都已經被這種病毒式擴散教徒的方式給驅逐出境了。

也就是蓋勳確實是個稱職的太守,才能相持到如今。

“但是你覺不覺得這個教派有點怪?”徐庶忍不住吐槽道:“一面勸人無思欲,不貪榮富貴,不爭強好勝,一面自己在武都郡內與蓋元固對峙。”

“一面尊奉老子為道祖,一面又遵循的是世襲嗣教制度。”

“可也沒聽聞留侯與老子有什麽血緣關系吧?”

留侯說的是張良,而張魯乃是張良的十世孫。

所以徐庶的邏輯也很清楚了。

你們這道派傳教的時候說這個掌教師君的繼承方式是世襲的,那怎麽不傳到老子的後人手裏去?

最後還不是傳到你們這些姓張的人手中。

他們是有皇位要繼承嗎?

搞出這種規矩簡直是荒唐可笑。

徐庶對張魯的種種舉動不無批判之意。

他曾經親眼見過黃巾之亂中情形,便也清楚地看到,要想結束這個亂世,只靠著宗教的傳承,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有些自欺欺人的手段註定會導致聚攏的信徒良莠不齊,其中也不乏打著宗教之名而為禍之人,那所謂的贖罪,很可能成為另外一種迫害黔首的方式。

倘若換了個人在此,還真難保會被張魯這一派地上神仙的做派給誆騙住。

但在對其傳教之法有著先入為主定論的情況下,徐庶只當周圍多了一些犯錯就修路的特殊人物,嚴格遵照喬琰所說,在這種多方勢力交錯之地,幹起了渾水摸魚、順帶種田的工作。

不過在這光熹三年的七月底,徐庶收到了一個特殊的指令。

【奪散關】

在喬琰的信中只言簡意賅地寫著這三個字。

可對徐庶這種天資聰穎,又已研究武都郡局勢將近一年的人來說,這三個字背後的意義可不少。

他拍了拍楊豐的肩膀,“走了,來活了。”

再不活動活動筋骨,他們真要成農夫了。

楊豐接過了喬琰的手書敕令後問道:“然後呢?將張魯趕出武都郡?”

“為何要將其趕出去?”徐庶搖了搖頭,“奪一個散關而已,又不是真能要了他的命,去掉散關和故道,他也還有四五座縣城的傳道範圍,算不得傷筋動骨。只要張魯還掌握著從武都郡進入漢中的門戶,他就絕不會退出武都,劉焉也不會允許他退出去的。”

“這樣一來,益州漢中也就還得給他送來物資和人力的支持。在守著益州大門的時候一邊傳道,一邊多修點路,沒有壞處的。”

“……”楊豐總覺得徐庶話中另有深意。

張魯的局面不好,就得花費更多的支出在發展信徒上,而信徒的贖罪方式是修路。

也就是說,這是在用益州的錢給涼州修路,還是在關隘口的附近。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喬琰需要這樣的修路建設,但聽上去,張魯好像是在幹一些凈賠本的買賣。

可喬琰眼下針對的絕不是張魯,而是散關對面的陳倉守軍,或者說是陳倉以東的長安守軍。

按照常理分析,她也沒有進軍益州的可能性。

那麽張魯該怎麽傳教還是得怎麽傳教,該怎麽防守還是怎麽防守。

楊豐拍了拍腦袋,決定暫時忽略掉這個令人迷糊的問題。

反正他需要做的也就是一件事——

協助徐庶拿下散關。

若是作為一個被獻給喬琰的漂亮禮物,他可能還要思考,要如何平衡自由與家族的關系,甚至需要擔心自己的有些舉動是否會觸及到喬琰的雷區。

但作為一個武將,他只要付出勞力就可以了。

楊豐立刻召集了部下,跟隨徐庶行動。

一個值得慶幸的消息是,在喬琰進軍涼州的路線是從漢陽或者安定進入三輔之地的情況下,散關這地方其實是很容易遭到忽視的。

而按照張魯傳教最為活躍的區域來看,散關的重要性也只是能和董卓駐軍呼應而已,實際上距離傳教中心地是最遠的。

這場趁其不備,先奪故道後取散關的兵變,甚至沒能在守軍易主之後,讓消息快速地傳遞到張魯的耳朵裏。

反而是先等來了董卓軍隊進駐陳倉的消息。

李應、樊稠等人按照從段煨這裏得到的消息,滿心以為在散關這邊駐紮著的還是他們友軍,便在從段煨這裏得到軍員補給後,繼續朝著陳倉方向推進,甚至還聯絡了散關方向的守軍。

因陳倉此前沒有被作為長期駐兵之地,整個關中平原的存糧又是朝著長安方向集中的,所以李應這封聯絡散關的信函中,通篇只有一個信息——

借糧。

要說這借糧的理由倒也充裕,散關和故道能落到張魯的手中,還是董卓提供的助力。

董卓確實是暫時成了李傕的階下囚,可張魯又不知道這件事。

現在李應代表李傕出兵,在外人看來卻是代表董卓在出兵。

這樣說來,張魯是否也應該拿出一點回饋來?

楊豐朝著徐庶問道:“我們是不是應當去送糧,以降低他們的戒備之心?”

徐庶回道:“當然得去,還得順便看看這些進攻涼州兵馬的兵力布局。”

“那好,我……”

楊豐剛開了個口,就被徐庶給打斷了:“不,我去!你身上的涼州特質太明顯了,容易讓他們看出端倪來。”

若要將楊豐說成是張魯在抵達涼州後發展的信徒,倒也不是不行,但前去送糧的另外一個目的是觀摩對方的軍隊情況,在這一點上,徐庶要遠比楊豐在行。

楊豐自己也清楚這一點,“我原本是擔心,你畢竟是君侯安排在武都郡的負責人,若是出了什麽事,我沒法跟君侯交代。但你既然執意要去,我便替你守好散關。”

徐庶朝著堂上還被捆得嚴實的“治頭大祭酒”,回道:“切莫讓張魯這麽快發現此地的異常。”

在出發前往陳倉之前,他先將一封【董卓部將李應樊稠已至陳倉】的消息,讓人飛馬報與喬琰,而後換上了故道城中五鬥米教的祭酒制服,這才帶上了城中的存糧往陳倉方向趕去。

不過說是說著不能拒絕對方借糧的請求,以防讓他們生出警覺之心,也沒必要將大批糧食送到李應、樊稠的手中,讓這些敵人太過暢快。

於是徐庶只帶上了僅夠應付的數量。

當李應朝著他身後的糧車看來,露出了並不太滿意的神情之時,徐庶坦然回道:“我教以米肉置辦於義舍之中供給行人取用,然多取者易告罪於鬼神,以至疾病降臨,此為教義精要,不可違背。”

“使者自長安遠來,又為師君之盟友,我等該當掃榻相迎才是,可惜……”

可惜他是按照規則來辦事的。

徐庶回答此話的時候神情那叫一個氣定神閑,楞是沒讓李應看出一點異常來。

他若知道七年之前,徐庶也曾經在喬琰的指派下,以太平道的經義忽悠下曲陽的守軍,只怕就不會這麽容易相信這種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然而他非但沒發覺他面前的人並非五鬥米教中人,還將對方禮貌地送出了陳倉,渾然不覺己方在城中休整的軍隊人數都被徐庶給估計了個七七八八。

等到人都已經走沒影了,他才後知後覺地朝著樊稠問道:“不對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義舍這種詞,應該是形容免費提供物資給流民貧戶的賑濟之所的吧?”

樊稠點了點頭。

李應憤怒喝道:“那道士罵我是來討要賑濟的?”

他差點想讓人牽馬過來,好讓他朝著散關方向追趕,非得給徐庶一個好看不可,卻被胡封和樊稠給攔了下來。

“行了行了,不要節外生枝了,那畢竟還是盟友。”樊稠提醒道:“我們的大事是進攻上邽,前方山道難行還需要耗費不少功夫,再休整半日便出發,得罪了張魯讓他提前報信沒有任何好處。”

得虧張魯的太守位置是董卓給的,跟他們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

總不至於將消息給報與喬琰知道。

被他們挖苦兩句也算不了什麽。

“等拿下了涼州,回頭再來找他們算賬就是了。”

樊稠的這句話總算是將李應的怒氣給安撫了下來。

他所說的前方山道難行也確實不是一句瞎話。

李應是走過從漢陽往三輔的這段路的。

從他們所在的陳倉往上邽走,起碼還有二百多裏的路程。

若不是前方已有斥候探路,確定漢陽依然處在防守懈怠的狀態,按照他們離開長安之前賈詡給他們的指令,他們是該當考慮暫緩進軍的。

好在,這位用兵未嘗一敗的並州牧,好像當真是被相國的畏縮態度給誤導了判斷,竟連兩萬大軍抵達陳倉都不曾察覺到。

這也正是他們速戰速決的機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