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李傕之念……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4章 李傕之念……
有些人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些人卻是老則老矣又奈其何。
董卓顯然屬於後者。
對李傕這等早早追隨於董卓的人來說,他這種變化尤其可悲。
他早年間從涼州的一方豪強投身軍伍,靠著日益擴張的勢力去爭取更高的位置,直到有機會去碰一碰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方,又抓住時機一舉得手。
那時候的董卓野心和眼光一樣不缺。
當他們在洛陽橫行無忌的時候,李傕無比慶幸自己選擇了追隨董卓。
可現在呢?
他有些恍惚地聽著董卓說,以喬琰用兵的習慣,她不可能會放任自己的後方存在這樣的空虛,讓他們有這樣的可乘之機。
而以她習慣於開春動兵的慣例,誰也無法保證他們這邊出兵的同時,喬琰會不會也同時進軍長安。
若真如此,他們的後路就被徹底斬斷了,連原本的中策下策兩條退路都將會不覆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這話也有那麽一點依據。
中平五年春,喬琰出兵塞外進擊鮮卑王庭。
中平六年春,她為了確保鮮卑不再進犯,加深其對大漢的敬畏,再度出兵。
光熹二年春,她出兵高平城,屠鐘羌八千。
在光熹三年的春天,她確實有不小的概率繼續出兵作戰。
可李傕雖然沒在董卓進入洛陽的時候,就在他的手底下謀取到一個中郎將的位置,論起對董卓的了解,他絲毫也不比旁人要少。
董卓到底是因為對局勢的明確判斷才選擇不在此時進軍,還是因為不敢作戰而選擇畏縮不前,他看得清清楚楚。
李傕心頭生寒。
董卓這個處於領頭地位的人都是這個樣子了,那他們這些跟隨他的人該當怎麽辦?
跟著他一起等到喬琰的勢力越發強盛,直到將他們圍殺在長安嗎?
還是繼續往南逃竄,進入益州和荊州的地界?
若李傕是那種小富即安的性格,他或許會接受於這種安排。
但在董卓身邊可用之人在洛陽一戰中死傷大半,也將他從校尉提拔上來後,他就有些不滿於此了。
董卓這種老之將至的狀態,和周遭富貴卻冷寂的環境,無疑加劇了他這種心態上的變化。
他雖沒在應對董卓的時候,將這種煩躁的情緒表達出來,可當他回到高陵駐守之地後,他的臉色就立刻垮了下來。
“相國想要等,他的對手又不會讓他這麽安穩得等下去,你說這算是個什麽情況!”
“我看相國再不做出決定,我們要麽就把行囊收拾好,隨時準備離開,要麽就直接給自己準備壽衣吧!”
一旁的李傕妻子大驚失色,“這是何意?”
她早先還覺得長安這邊的戍守穩如泰山。
董卓最終還是沒按照賈詡所說的,將這些地方的守軍輪轉起來,所以依然是李傕鎮守高陵涇水河口,他的外甥胡封駐紮在淳化的安排。
在這一年半有餘的時間裏,這兩方駐守的勢力都隨著董卓的擴軍招募,也隨之擴張了起來。
這種兵力的增進,讓她心中安定了不少。
怎麽現在他們又得給自己準備壽衣了。
李傕嘆道:“相國已經不想打了,他打不動了!”
他提高了幾分聲調,咬牙說道:“可他到底知不知道,到了他這個地步,退一步根本不是什麽尋個地方安享晚年,只會從高處摔下來摔個粉身碎骨。”
“——連帶著我們一起!”
李傕妻子在說其高陵和淳化優勢地位侃侃而談,可到了眼下這種要命局面的時候又說不出話來了。
她好半晌才從口中擠出了一句話問道:“那……那我們該當如何?”
李傕從妻子的手中接過了茶盞,將水灌下了肚,平覆下了幾分胸中的煩悶,說出了他在路上便已經想通了的答案,“相國不想打了,我還想打!那就從他手裏把軍隊的掌控權接管過來!”
人總是不想死的!
他也得拼一拼。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他看出了董卓此時心態的變化,可董卓所統帥的兵將並不會因此就聽從於他的指揮。
這些人是以董卓為核心而形成的利益和軍事集團,而不是他李傕。
他扶著有些發疼的腦袋,朝著妻子問道:“你說,如果讓式兒娶相國的孫女,讓我們和相國成為一家人,有沒有可能……”
李式是他的兒子,董白是董卓的孫女,年齡也算是相仿。
若是能以這種方式得到董卓進一步的信任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可他話還沒說完就已經遭來了妻子的厲聲否決。“你想都不要想!”
“我告訴你,你就算是想靠著姻親關系接管相國的部將,你也別想著靠式兒娶董白,那姑娘都被她祖父給寵壞了,哪裏是什麽良配。我看你把女兒送給董相國,混個岳父當當也成。”
“你瞎說什麽胡話!”李傕臉色一黑。
“你還知道我說的是胡話啊?”她冷笑道:“我告訴你!你要是真抱著想要式兒給你當奪權筏子的想法,你也不必等到並州軍攻入長安了,我現在就帶著你兒子去跳高陵城墻去。”
“行了行了你少在這裏給我添亂……”李傕扯住了她的手,阻止了她轉頭要走的動作,“我換個法子總行了吧。”
他夫人一向溺愛兒子李式,會在此時有這種表現真是讓他一點也不意外。
可這條路一斷,他也不免想到,他好像也不是非要和董卓拉扯起這樣的關聯的。
盤算一番他手下的勢力,其實也著實不少。
董卓在兄長早逝,胞弟戰死後只剩了老母、孫女和統領著禁衛軍的董璜,沒幾個相互照應的親屬。
就連董璜也只是因為董卓多疑,這才取代了樊稠,作為鎮守長安宮城的衛隊統領。
可他李傕手下的親人是不少的。
他有兩個堂弟李應和李桓,此時和他一起身在長安,又有兩個已經到了能領兵作戰年紀的侄子李利和李暹,還有個被董卓冊封為騎都尉鎮守淳化的外甥胡封。
若這些人都各自統領一支部從……其實也不必這麽害怕董卓。
李傕推己及人,又怎麽想都覺得,倘若滅亡之事已在眼前,難道樊稠張濟段煨等人,就當真對董卓忠心不二嗎?
還有那因為涼州之變才投效到董卓麾下來的閻行。
那家夥是因為董卓是唯一有機會出兵涼州、為韓遂報仇之人,才選擇為董卓效力的。
這樣一個武藝非凡的小將,若是得知董卓已經打算放棄反攻,又會是什麽反應?
還有那屢屢為董卓出謀劃策,卻因董卓這個選擇而唉聲嘆氣的賈詡。
倘若李傕沒有記錯的話,他是念在董卓能讓他有振興武威賈氏的機會,才寧可放棄身在並州的妻兒性命,為董卓謀劃。
但董卓顯然辜負了賈詡的局面鋪設。
這麽一想,說不定連賈詡都是可以被他給拉攏過去的!
李傕想清楚了這一點,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了起來。
不過他也沒選擇立刻行動,而是等到賈詡被董卓安排著前來各處營防處監軍,眼看他對著直道又楞神了許久,像是在唏噓為何董卓不按照他的計劃行事,這才跟賈詡搭上了話。
“文和先生,恕我冒昧想向您請教一件事。我也覺得您這出襲擊並州的方法可行——”
見賈詡因為這一句話對他的態度溫和了不少,李傕趁熱打鐵地說道:“相國或許是因為先前在洛陽的兵敗,和看到馬騰韓遂的接連失敗,才覺得喬琰不可戰勝,可歸根到底,她也不過是一區區小兒罷了。想要一人掌控兩州還不出任何差錯,便是天神也辦不成這樣的事情。”
賈詡問道:“你想說什麽?”
“我想說,您看,若是我們能來上個先斬後奏,讓相國見到先生這一策中的精妙之處,或許就能醒悟過來,立刻采取後續的行動。不如試一試。”
李傕義正辭嚴地說道;“我等都是涼州人,涼州人也只能靠著彼此了,哪裏能看到這等天賜良機從眼前錯過!哪怕相國要因此怪罪於我,要將我論罪,我也認了。總比一步都沒踏出去就被人消滅在關中平原上好得多。”
他話說出口,便緊緊盯著賈詡的表情。
一旦對方露出任何的異樣,他寧可拼著掃尾的麻煩,也要將賈詡給解決在此地。
但他看到的只是對方似有幾分動容之色,卻很快被壓制在了平靜的神情之下,而後開口說道:“你說晚了。”
李傕茫然:“什麽說晚了?”
賈詡回道:“若是你早些時日說,或許我還能再試試幫你一把,讓你既打出個戰績來,又不至於被相國怪責,可現在不行。”
“你不會沒收到從直道巡視的哨騎送回來的消息,幾日前並州牧著人在上郡繼續開墾土地,甚至派出了駐軍。這或許只是她在設立又一處軍屯,繼續拓展上郡的耕地,但也另外一種可能——是有人走漏了消息,讓她防備起我們從這一路的進攻。”
李傕這一猶豫要不要找賈詡搭話,直接猶豫掉了一個月。
按照行軍作戰的情況來說,這便是已經錯過戰機了。
喬琰的表現還讓賈詡不需要多找理由,就可以打消掉李傕執行進攻上郡的想法。
雖雙方位處兩地,沒能進行多餘的交流,可事情的進展始終在把控之中。
賈詡傾向於這是喬琰這邊又有什麽提高畝產的法子,這才在上郡拓展耕田。
不過只怕他都不會想到,此時在上郡南部,也就是今天的延安和綏德的位置,正在被種植於此地,又以重兵把守的,並不是黍麥,而是棉花這種作物。
當然這並不影響他在長安城裏繼續“興風作浪”。
他先前尋董卓提出那進攻並州建議的時間,自是經過了精挑細選的。
正是在李傕前來向董卓匯報戍守情況之前。
而李傕所看到的場面,也便是他提建議無果,不由發出長籲短嘆,也是他有意為之。
他也終於聽到了這位西涼武將想要枉顧董卓指揮,獨立行動的意願。
這個墻腳已經松動了,正是他該動鏟子的時候了。
見李傕因戰機已失而露出了幾分迷茫的神情,賈詡說道:“我知道李將軍乃是有勇有謀之人,想要先斬後奏也並不是對相國有什麽背叛的想法,只是想要替相國打破眼下的困局而已。”
“但局勢已變,請將軍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若非要做的話,得換個時間,也換一個方法。”
賈詡這句“不要做無謂的犧牲”,可以說是尤其對李傕的胃口。
他連忙朝著賈詡行禮而拜,“請先生教我。”
李傕在這一刻心中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若是董卓用不好這個謀士,那就讓他來用!
長安城裏的這些暗潮湧動並沒有對外傳出任何的征兆。
在李傕被賈詡勸說、按捺下了那個動兵的打算後,此地看起來還是董卓的一言堂。
喬琰對賈詡操縱局面發展有信心,所以此時已開始專心地主持涼州與並州的春耕活動。
尤其是涼州。
去年在田地開墾後播種下去的冬油菜,於緊隨而至的四月裏,變成了一片在眼前鋪開的金色花海。
油菜花開花後二十天便可結籽,當喬琰巡視於武威郡田壟之上的時候,花期其實已經過半了。
十來天之後花期過去,此地便要收獲菜籽,而後改種小麥。
這一段交接的時間裏,原本被引導到那五處辦事地方的羌人,其中的絕大多數也要被填補到種田的隊伍之中。
例外的大概只有接待辦和外語辦的成員。
但前者中的羌人數量原本就有限,後者目前最大的任務,是將各個羌人指引到對應的田屯中,憑借他們在冬日學會的漢語,完成對各項工作的解釋說明,其實也該被算在這個春耕的行列裏。
喬琰踱步而行,就看到田壟間站著不少穿著統一制服的羌人,他們一面要同並州調配過來的老農打交道,一面又要跟這些羌人轉述消息,不是一般的忙碌。
比起二月裏她剛回返涼州時候從窗外所聽到的音調,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或許是因為熟能生巧的緣故,傳入她耳中的漢話又有了不小的長進。
起碼聽起來已要比先前順耳太多了。
其他的羌人經過了造物辦、紡織辦、建造辦等地工作一冬,又拿到了對應的薪酬,也已算是初步建立起了對喬琰的信心。
在下地從事農活的時候,好像很難讓人在第一時間看出,他們原本隸屬於游牧民族。
也更讓人很難想起,在前兩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漢軍陷入你死我活的交戰。
眼前所見的種種景象,讓喬琰不無感慨地對著一旁的趙雲說道:“子龍,你看今日的羌人,像不像昨日的黑山賊?”
而現在,黑山賊已是黑山軍……不,已是並州軍中難以分割出去的一個部分了。
那麽,這些羌人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有些人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些人卻是老則老矣又奈其何。
董卓顯然屬於後者。
對李傕這等早早追隨於董卓的人來說,他這種變化尤其可悲。
他早年間從涼州的一方豪強投身軍伍,靠著日益擴張的勢力去爭取更高的位置,直到有機會去碰一碰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方,又抓住時機一舉得手。
那時候的董卓野心和眼光一樣不缺。
當他們在洛陽橫行無忌的時候,李傕無比慶幸自己選擇了追隨董卓。
可現在呢?
他有些恍惚地聽著董卓說,以喬琰用兵的習慣,她不可能會放任自己的後方存在這樣的空虛,讓他們有這樣的可乘之機。
而以她習慣於開春動兵的慣例,誰也無法保證他們這邊出兵的同時,喬琰會不會也同時進軍長安。
若真如此,他們的後路就被徹底斬斷了,連原本的中策下策兩條退路都將會不覆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這話也有那麽一點依據。
中平五年春,喬琰出兵塞外進擊鮮卑王庭。
中平六年春,她為了確保鮮卑不再進犯,加深其對大漢的敬畏,再度出兵。
光熹二年春,她出兵高平城,屠鐘羌八千。
在光熹三年的春天,她確實有不小的概率繼續出兵作戰。
可李傕雖然沒在董卓進入洛陽的時候,就在他的手底下謀取到一個中郎將的位置,論起對董卓的了解,他絲毫也不比旁人要少。
董卓到底是因為對局勢的明確判斷才選擇不在此時進軍,還是因為不敢作戰而選擇畏縮不前,他看得清清楚楚。
李傕心頭生寒。
董卓這個處於領頭地位的人都是這個樣子了,那他們這些跟隨他的人該當怎麽辦?
跟著他一起等到喬琰的勢力越發強盛,直到將他們圍殺在長安嗎?
還是繼續往南逃竄,進入益州和荊州的地界?
若李傕是那種小富即安的性格,他或許會接受於這種安排。
但在董卓身邊可用之人在洛陽一戰中死傷大半,也將他從校尉提拔上來後,他就有些不滿於此了。
董卓這種老之將至的狀態,和周遭富貴卻冷寂的環境,無疑加劇了他這種心態上的變化。
他雖沒在應對董卓的時候,將這種煩躁的情緒表達出來,可當他回到高陵駐守之地後,他的臉色就立刻垮了下來。
“相國想要等,他的對手又不會讓他這麽安穩得等下去,你說這算是個什麽情況!”
“我看相國再不做出決定,我們要麽就把行囊收拾好,隨時準備離開,要麽就直接給自己準備壽衣吧!”
一旁的李傕妻子大驚失色,“這是何意?”
她早先還覺得長安這邊的戍守穩如泰山。
董卓最終還是沒按照賈詡所說的,將這些地方的守軍輪轉起來,所以依然是李傕鎮守高陵涇水河口,他的外甥胡封駐紮在淳化的安排。
在這一年半有餘的時間裏,這兩方駐守的勢力都隨著董卓的擴軍招募,也隨之擴張了起來。
這種兵力的增進,讓她心中安定了不少。
怎麽現在他們又得給自己準備壽衣了。
李傕嘆道:“相國已經不想打了,他打不動了!”
他提高了幾分聲調,咬牙說道:“可他到底知不知道,到了他這個地步,退一步根本不是什麽尋個地方安享晚年,只會從高處摔下來摔個粉身碎骨。”
“——連帶著我們一起!”
李傕妻子在說其高陵和淳化優勢地位侃侃而談,可到了眼下這種要命局面的時候又說不出話來了。
她好半晌才從口中擠出了一句話問道:“那……那我們該當如何?”
李傕從妻子的手中接過了茶盞,將水灌下了肚,平覆下了幾分胸中的煩悶,說出了他在路上便已經想通了的答案,“相國不想打了,我還想打!那就從他手裏把軍隊的掌控權接管過來!”
人總是不想死的!
他也得拼一拼。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他看出了董卓此時心態的變化,可董卓所統帥的兵將並不會因此就聽從於他的指揮。
這些人是以董卓為核心而形成的利益和軍事集團,而不是他李傕。
他扶著有些發疼的腦袋,朝著妻子問道:“你說,如果讓式兒娶相國的孫女,讓我們和相國成為一家人,有沒有可能……”
李式是他的兒子,董白是董卓的孫女,年齡也算是相仿。
若是能以這種方式得到董卓進一步的信任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可他話還沒說完就已經遭來了妻子的厲聲否決。“你想都不要想!”
“我告訴你,你就算是想靠著姻親關系接管相國的部將,你也別想著靠式兒娶董白,那姑娘都被她祖父給寵壞了,哪裏是什麽良配。我看你把女兒送給董相國,混個岳父當當也成。”
“你瞎說什麽胡話!”李傕臉色一黑。
“你還知道我說的是胡話啊?”她冷笑道:“我告訴你!你要是真抱著想要式兒給你當奪權筏子的想法,你也不必等到並州軍攻入長安了,我現在就帶著你兒子去跳高陵城墻去。”
“行了行了你少在這裏給我添亂……”李傕扯住了她的手,阻止了她轉頭要走的動作,“我換個法子總行了吧。”
他夫人一向溺愛兒子李式,會在此時有這種表現真是讓他一點也不意外。
可這條路一斷,他也不免想到,他好像也不是非要和董卓拉扯起這樣的關聯的。
盤算一番他手下的勢力,其實也著實不少。
董卓在兄長早逝,胞弟戰死後只剩了老母、孫女和統領著禁衛軍的董璜,沒幾個相互照應的親屬。
就連董璜也只是因為董卓多疑,這才取代了樊稠,作為鎮守長安宮城的衛隊統領。
可他李傕手下的親人是不少的。
他有兩個堂弟李應和李桓,此時和他一起身在長安,又有兩個已經到了能領兵作戰年紀的侄子李利和李暹,還有個被董卓冊封為騎都尉鎮守淳化的外甥胡封。
若這些人都各自統領一支部從……其實也不必這麽害怕董卓。
李傕推己及人,又怎麽想都覺得,倘若滅亡之事已在眼前,難道樊稠張濟段煨等人,就當真對董卓忠心不二嗎?
還有那因為涼州之變才投效到董卓麾下來的閻行。
那家夥是因為董卓是唯一有機會出兵涼州、為韓遂報仇之人,才選擇為董卓效力的。
這樣一個武藝非凡的小將,若是得知董卓已經打算放棄反攻,又會是什麽反應?
還有那屢屢為董卓出謀劃策,卻因董卓這個選擇而唉聲嘆氣的賈詡。
倘若李傕沒有記錯的話,他是念在董卓能讓他有振興武威賈氏的機會,才寧可放棄身在並州的妻兒性命,為董卓謀劃。
但董卓顯然辜負了賈詡的局面鋪設。
這麽一想,說不定連賈詡都是可以被他給拉攏過去的!
李傕想清楚了這一點,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了起來。
不過他也沒選擇立刻行動,而是等到賈詡被董卓安排著前來各處營防處監軍,眼看他對著直道又楞神了許久,像是在唏噓為何董卓不按照他的計劃行事,這才跟賈詡搭上了話。
“文和先生,恕我冒昧想向您請教一件事。我也覺得您這出襲擊並州的方法可行——”
見賈詡因為這一句話對他的態度溫和了不少,李傕趁熱打鐵地說道:“相國或許是因為先前在洛陽的兵敗,和看到馬騰韓遂的接連失敗,才覺得喬琰不可戰勝,可歸根到底,她也不過是一區區小兒罷了。想要一人掌控兩州還不出任何差錯,便是天神也辦不成這樣的事情。”
賈詡問道:“你想說什麽?”
“我想說,您看,若是我們能來上個先斬後奏,讓相國見到先生這一策中的精妙之處,或許就能醒悟過來,立刻采取後續的行動。不如試一試。”
李傕義正辭嚴地說道;“我等都是涼州人,涼州人也只能靠著彼此了,哪裏能看到這等天賜良機從眼前錯過!哪怕相國要因此怪罪於我,要將我論罪,我也認了。總比一步都沒踏出去就被人消滅在關中平原上好得多。”
他話說出口,便緊緊盯著賈詡的表情。
一旦對方露出任何的異樣,他寧可拼著掃尾的麻煩,也要將賈詡給解決在此地。
但他看到的只是對方似有幾分動容之色,卻很快被壓制在了平靜的神情之下,而後開口說道:“你說晚了。”
李傕茫然:“什麽說晚了?”
賈詡回道:“若是你早些時日說,或許我還能再試試幫你一把,讓你既打出個戰績來,又不至於被相國怪責,可現在不行。”
“你不會沒收到從直道巡視的哨騎送回來的消息,幾日前並州牧著人在上郡繼續開墾土地,甚至派出了駐軍。這或許只是她在設立又一處軍屯,繼續拓展上郡的耕地,但也另外一種可能——是有人走漏了消息,讓她防備起我們從這一路的進攻。”
李傕這一猶豫要不要找賈詡搭話,直接猶豫掉了一個月。
按照行軍作戰的情況來說,這便是已經錯過戰機了。
喬琰的表現還讓賈詡不需要多找理由,就可以打消掉李傕執行進攻上郡的想法。
雖雙方位處兩地,沒能進行多餘的交流,可事情的進展始終在把控之中。
賈詡傾向於這是喬琰這邊又有什麽提高畝產的法子,這才在上郡拓展耕田。
不過只怕他都不會想到,此時在上郡南部,也就是今天的延安和綏德的位置,正在被種植於此地,又以重兵把守的,並不是黍麥,而是棉花這種作物。
當然這並不影響他在長安城裏繼續“興風作浪”。
他先前尋董卓提出那進攻並州建議的時間,自是經過了精挑細選的。
正是在李傕前來向董卓匯報戍守情況之前。
而李傕所看到的場面,也便是他提建議無果,不由發出長籲短嘆,也是他有意為之。
他也終於聽到了這位西涼武將想要枉顧董卓指揮,獨立行動的意願。
這個墻腳已經松動了,正是他該動鏟子的時候了。
見李傕因戰機已失而露出了幾分迷茫的神情,賈詡說道:“我知道李將軍乃是有勇有謀之人,想要先斬後奏也並不是對相國有什麽背叛的想法,只是想要替相國打破眼下的困局而已。”
“但局勢已變,請將軍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若非要做的話,得換個時間,也換一個方法。”
賈詡這句“不要做無謂的犧牲”,可以說是尤其對李傕的胃口。
他連忙朝著賈詡行禮而拜,“請先生教我。”
李傕在這一刻心中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若是董卓用不好這個謀士,那就讓他來用!
長安城裏的這些暗潮湧動並沒有對外傳出任何的征兆。
在李傕被賈詡勸說、按捺下了那個動兵的打算後,此地看起來還是董卓的一言堂。
喬琰對賈詡操縱局面發展有信心,所以此時已開始專心地主持涼州與並州的春耕活動。
尤其是涼州。
去年在田地開墾後播種下去的冬油菜,於緊隨而至的四月裏,變成了一片在眼前鋪開的金色花海。
油菜花開花後二十天便可結籽,當喬琰巡視於武威郡田壟之上的時候,花期其實已經過半了。
十來天之後花期過去,此地便要收獲菜籽,而後改種小麥。
這一段交接的時間裏,原本被引導到那五處辦事地方的羌人,其中的絕大多數也要被填補到種田的隊伍之中。
例外的大概只有接待辦和外語辦的成員。
但前者中的羌人數量原本就有限,後者目前最大的任務,是將各個羌人指引到對應的田屯中,憑借他們在冬日學會的漢語,完成對各項工作的解釋說明,其實也該被算在這個春耕的行列裏。
喬琰踱步而行,就看到田壟間站著不少穿著統一制服的羌人,他們一面要同並州調配過來的老農打交道,一面又要跟這些羌人轉述消息,不是一般的忙碌。
比起二月裏她剛回返涼州時候從窗外所聽到的音調,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或許是因為熟能生巧的緣故,傳入她耳中的漢話又有了不小的長進。
起碼聽起來已要比先前順耳太多了。
其他的羌人經過了造物辦、紡織辦、建造辦等地工作一冬,又拿到了對應的薪酬,也已算是初步建立起了對喬琰的信心。
在下地從事農活的時候,好像很難讓人在第一時間看出,他們原本隸屬於游牧民族。
也更讓人很難想起,在前兩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漢軍陷入你死我活的交戰。
眼前所見的種種景象,讓喬琰不無感慨地對著一旁的趙雲說道:“子龍,你看今日的羌人,像不像昨日的黑山賊?”
而現在,黑山賊已是黑山軍……不,已是並州軍中難以分割出去的一個部分了。
那麽,這些羌人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