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7章 對……

關燈
第117章 對……

“大將軍不可!”

袁紹話音剛落,陳琳便站了起來。

“周易中有言,即鹿無虞,諺語中還有說法,言及掩目捕雀,不可欺以得志,捕獵尚且是這樣的情況,何況是國家大事?”1

陳琳朝著袁紹拱了拱手,以示自己並無對袁紹不敬的意思,繼續說道:“我知大將軍如今所面對的情勢危急,上有所迫,必行不得已之舉。但令人盤踞河東,詐為迫使之策,絕無可能無有後患,此為自欺欺人!”

“以強兵為外援聚會於京畿,必以強者為雄,屆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可成否尚未可知,秖為亂階卻是必然!琳請大將軍三思。”

何進一聽陳琳這話也不免猶豫了起來。

他朝著袁紹看去,卻見對方面色從容,顯然沒有被陳琳這番質疑給說退。

“本初,有話直說便是。”

袁紹回道:“我知孔璋所憂之事,以外援上臨皇都,一來有損於天子權威,如若操作不得法,只恐有更大的反撲,一來若董仲穎有不臣之心,難保有他禍。”

袁紹難道不知道董卓本事嗎?

當然不是。

連劉宏身在病中都覺得,董卓此人自西涼崛起,從結交豪強之時便已顯現出梟雄氣度,必成後患。

此人非但手下有一眾西涼武將擁護,有兵行赫赫之勢,當年孤軍深入追擊韓遂等人被圍攻的時候還能沈著冷靜,行奇策脫身,身邊必定有智謀之士。

這樣的人物若是給了他正式出兵河東的機會,只怕要出大事。

但董卓也有著比誰都明顯的短板。

在如今這個極重人品出身的時代,在袁紹看來,他是沒有越權機會的。

正因為如此,袁紹繼續說道:“因叔穎在此,有些話我說了得罪人,董仲穎如今雖因平西涼之事受封為前將軍,可其出自臨洮,無有中原根基,縱兵屯河東,欲再進一步極其難行,更有將軍以上位之威從中節制,加有北軍五校戍守城郭。凡此種種早做籌備,此便非孔璋所言即鹿無虞,乃是有的放矢。”

當然他並不會多說的是,董卓在升官途中曾得到過袁氏的提拔。

這份提拔並不算太多,起碼還不到讓袁紹將董卓徹底歸入袁氏故吏的程度,但在現如今這計較名聲的環境裏,董卓若再得了他這番相助,無論如何也該對他袁氏感恩才是。

他話說到此,朝著董旻投了一眼。

董旻先前為那西園八校和度遼將軍的人選所惱,很是記恨了世家一番。

若非劉宏沒將他那醉話張揚出去,他早該跟袁紹鬧起來。但他也沒少想到自己被針對而淘汰的情況,暗中對袁紹這等世家子心懷不忿。

不過他這會兒腦子轉得也不慢,情知這很可能是兄長在年前與他所說的機會,他連忙在旁補充了一句:

“大將軍請放心,我阿兄對大將軍素來敬仰,先前不願為少府與青州牧,也確實是因阿兄自年少便與涼州豪雄結交,不舍離去。若大將軍有令,阿兄必當遵從。”

董旻這話說出了就差沒指天發誓的樣子。

說實話,何進瞧著他這舉動,是有幾分親切感的。

也不知道這種親切感是因為大家的出身都不高,還是因為董旻瞧著也不太像是會動腦子的樣子。

以至於他聽董旻說什麽“大將軍有令,阿兄必當遵從”,只覺自己在聽的是什麽仗義豪俠之言,其中還真有那麽些個可信度。

但還不等他對著董旻答應下來,在場的人中又有另一人站了出來。

“我還是覺得此舉不妥。”

何進循聲望去,見開口說話之人乃是鄭泰。

鄭泰鄭公業乃是舉孝廉出身,卻不肯接受公車征辟,而是與豪傑多有結交,以自家的四百頃田地供養義士,名聞家鄉。

何進在掌大將軍權柄後聽聞此人名聲,將其征用到了手下,對外的官職則是尚書侍郎。

因他對天子征辟並不放在心上,反而投效到他的門下來,何進對他還是有幾分特別好感的。

他問道:“不知公業有何意見教我?”

鄭泰跟袁紹這等還要因為董旻在場而維持個面子的家夥不一樣,他日後能與何颙等人一道密謀刺殺董卓之事,可見是個暴脾氣。

他回道:“董卓此人,虎兕之材也,進擊韓遂已成,尤有貪念,孤軍深入腹地。又有狼戾賊忍之象,雖有叔穎為之作保也不可妄信。大將軍這是先除一禍,又來一事!”

“西涼賊子貪狡反覆,多見於行,那董仲穎先時不願解兵權歸於中央,若有堂皇之由駕臨中原,屆時又該當以何種理由令其回返?更何況,事留變生,殷鑒不遠,望大將軍謹慎處之。”

董旻下意識就想要與鄭泰來上個當庭論架。

但鄭泰如今年不過四十,又有豪武之貌,此時坦蕩視來,讓董旻不由擔心跟他吵架是否會詞窮。

他只能將希冀的目光投向了何進,很有一番我們涼州也有老實人,當真吵不過的意思。

“……”何進又將目光投向了提出這一建議的袁紹。

袁紹沈吟片刻回道:“人品高下之說,恕紹不敢妄加斷言,但有一法,可令大將軍不必擔憂董仲穎陳兵於河東生禍。”

何進目光一亮:“本初言說便是。”

“請大將軍除卻征召前將軍進於河東外,以鮑濟北、丁建陽等人行募兵之舉,於東側呼應。且嚴令董仲穎不可攜逾三千士卒,便有不測,也可將其拿下,大將軍以為如何?”

袁紹所說的鮑濟北就是鮑信,丁建陽便是丁原。

這兩人如今也都投效在何進大將軍府的麾下。

不過鮑信時任濟北相,做官在外,丁原為執金吾,正在京中。

按照袁紹的說法,便是讓這兩人一個在京城附近募兵,一個從兗州方向募兵而來,而那董卓陳兵河東,位於洛陽的西北方向,正好與之分列東西兩側,成掎角之勢。

若能對董卓所帶來的兵卒也做出一個人數限制,自然更少了些麻煩。

何進顯然對這想法頗感興趣。

若按此法行事,董卓在此番起到的作用也沒有這麽大,或許更能減少陳琳與鄭泰口中的禍事發生。

見鄭泰還有話想說,何進連忙擡手示意他先不必多言。

但在此時,何颙又站了出來。

何颙早前為三公府議事的主持,也對何進早幾年間的行事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議,見他站了出來,何進雖在心中不免哀嘆了一句這建議當真是一波三折,卻還是先示意他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對本初的建議並無意見。”何颙說道,“但將軍要讓董仲穎於河東進軍就必須註意一個人。若陛下在得聞消息後令另一人自北面出兵,又令皇甫將軍往東趨進,董仲穎的脅迫頃刻可解。”

自北面出兵?

何進當即明白了何颙在說的是誰。

“你是說那喬燁舒?”

“不錯。”何颙回道。

因為先前的西園八校選拔比鬥,也因為喬琰先行讓郭嘉給何颙傳遞了消息,卻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何颙難免對喬琰心存忌憚。

這位並州牧的心術手段,絕不能用尋常少年的標準來衡量。去歲春日她出兵進攻鮮卑得勝歸來,更是讓何颙對她的評價再往上擡了一個層次。

那麽讓董卓作為何進的外援,逼迫當今天子做出決定,是否劉宏真就沒有破解之法了呢?

倒也未必,他還能調動喬燁舒這張王牌。

那董卓手下的兵卒是從涼州戰場上歷練出來的,喬琰手下的人,又如何不是經歷了對戰胡虜的戰事!

這一者之間若是同等人數的較量,結局尚未可知。

但若是董卓在何進的限制下,只帶著三千人馬前來,喬琰自汾水流域的山口出兵,則必然穩占優勢。

要是再加上了此時還在西涼的皇甫嵩回兵出擊,勝負就更不用說了。

何颙只怕這威懾不成,反而成了天子追究何進過錯,對他發起清算的理由。

“這一點伯求卻是過慮了,”不用袁紹開口,何進自己就能回答這個問題,“自太醫署中傳出的消息,陛下大約已活不過四月,我也並無弒君之意,只是想請陛下莫要在病中做出了不明智的選擇,如此一來,只需我等在四月裏占據上風便夠了。”

“巧得很,三日之前,那喬燁舒如去年舊例,往塞外進攻鮮卑王庭去了,去歲之變,鮮卑部族必然遷移,要尋到王庭所在並非易事,就算天子有召,她也是來不了的。”

何進說到這裏自己先笑了出來。

這位喬侯北出塞外的時間可著實不好。

等她回返,大約劉宏已經殯天,劉辯也已經坐上皇位了。

屆時他再來料理這位並州牧不遲。

何進也不免想到,若非劉宏要刻意掩飾自己的身體狀況,以確保他暗中調集人手的行為不被發現,大約那並州的討虜將軍也不會真覺得現在是什麽出兵北上的好時候。

劉宏屬實是自己把自己坑了一把。

而若是少了喬琰這一方的助力,只是靠著皇甫嵩一路要遏制住董卓的陳兵,可不那麽容易。

皇甫嵩到底是不如董卓一樣紮根於涼州,他雖戰績比之董卓更甚,可若是董卓留守人馬與皇甫嵩對峙,一月之內未必就能分出個勝負來。

有了這一個保證,何進細想之下也覺得,袁紹提出的還真是一條可行之法。

他當即著人寫成了三封書信,分別送往執金吾丁原、濟北相鮑信以及那前將軍董卓的所在,而後才宣布解散了此番議事。

只是在步出這大將軍府府門的時候,先前出言的鄭泰依然覺得何進此舉多有不妥。

他回頭朝著那鎏金牌匾上看了一眼,無聲地嘆了口氣,在收回目光後他快走了兩步,追上了前方一人的腳步,出言問道:“公達先前為何堂上不言?”

被他追上的同路人正是那潁川荀氏的荀攸。

自去歲起劉宏身體越發糟糕,何進手中的權柄也就越大。

他也早不滿於,只有那些為了躲避黨錮之禍的人投靠到他的身邊。

又或許是,他也意識到了自己正在成為別人誅宦的工具,故而同樣是征辟士人,他選擇轉換了一種方式。

在讓何颙許攸等人列出了一張名單後,他朝著四海名士廣發邀請,將其中的一十多人“請”來了洛陽,荀攸便是在此時來的,對外則擔任黃門侍郎一職。

這荀氏子弟比其族叔荀彧的年紀大上六歲,但如今也只是三十出頭的年紀。

又因荀氏多美姿容,打眼看來,他那風儀氣度與常人著實不同。

聽得鄭泰這般發問,荀攸笑了笑,回道:“已知出言不可為上峰所采納,何必做此等無謂之舉?”

鄭泰嘆道:“倒是你好脾氣。”

他說是如此說,卻也清楚,荀攸此人看起來外表柔順,甚至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遲緩怯弱,實為慷慨激昂之士,也自有一番胸襟算盤在其中。

在兩人又走出了一段,距離那何進大將軍府有些路程,也無人會聽到他們在說些什麽的時候,鄭泰忽然開口說道:“那何進不是個可以輔佐之人,今日堂上的情形公達也見到了,說是說的讓董卓虎視河東,引為外援,乃是當下最合適的舉動,實際上是何等目光短淺之舉,你我心知肚明。”3

見荀攸頷首未言,鄭泰繼續說了下去,“我有意棄官而走,不參與此番謀劃。若洛陽當真亂起,我再尋機做些事情就是。”

“公業如此脾氣,的確留不得此時。”荀攸邊走邊回道:“不過我卻覺得我等觀棋之人,唯有身在局中,方有發起破局一擊的可能,故而我想留在此地,再看上一看。”

“如此也好。”鄭泰並不太擔心荀攸身在此地的安全。

潁川荀氏雖然不像是那四世三公的袁氏一般門庭顯貴,但荀氏八龍之名,於汝潁之間多有流傳,絕非等閑可比,荀攸為其後輩,也自多了一份名望保護。

他自身又為智計之士,料來自保無虞。

聽得荀攸在此時問他要往何處去,鄭泰回問道:“你怎知我不是回返開封?”

荀攸只微笑以對並未回答,但這答案不必他說也清楚。

若是鄭泰想要暫離洛陽遠些靜觀其變,自然不能選家鄉這地方。

他是響應了何進的征召來的,現在卻又跟對方離心,多少是得罪了那位大將軍,怎麽也得走遠些。

鄭泰知曉友人這一笑中調侃的意思,自己已接話說了下去,“不錯,我不打算回開封,自洛陽往開封不到四百裏,若大將軍於此閑暇之間還能尋我不痛快,難免麻煩,我便不留在河南了,往北邊去看看。”

他沒有跟荀攸賣關子的意思,已接著說了下去,“我欲往那並州一行。何伯求與大將軍均為喬並州兵出塞外而覺慶幸,我卻覺得,若這引董卓入河東之事生變,能平定此事的,非喬並州莫屬。”

“只是我先前只聞其名,不知其實,而今先去那並州境內看上一看。”

棄官而走,可謂是一身輕松。

他鄭公業是在河南有些名聲,卻也沒什麽標志性的特征,也沒什麽可大肆宣揚的事情,倒不如先以一個陌生訪客的身份往並州境內走一走。

此前他覺得何進為諸多黨人提供了個安身立命之所,實有英雄景象,這才前來洛陽,如今既覺對方行事與他預料不同,要再對另一人報以希望,便尋思著該當先親往了解才好。

念及喬琰此時人在塞外而不在並州,那並州境內種種也就更為真實。

這簡直是個絕佳的觀摩時機。

荀攸沒有勸阻他的這個想法。

他安靜地聽著友人叮囑,言及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他若留在京中必當小心行事,頷首回道:“你且去吧,若時不可轉,我自會尋人庇護的。”

可非要說起來,若這帝位更疊中已註定要經由流血廝殺,又有何處是可以稱得上庇護的?

與鄭泰分別後荀攸往如今在洛陽的落腳地走出最後一段路,心中思忖,哪怕是這身處帝位上的天子,此時為那外戚刀兵所指,竟也不能太平地過完最後一段日子。

方今這世道啊……

他仰頭朝著天上望去,雖已是陽春時節,但目之所及天色陰沈,實為山雨欲來之景象。

也何止是天色陰沈而已。

四月初,天有日食之變。

哪怕並非是在洛陽頭頂發生的,卻也再度引發了民眾一片人心惶惶。

劉宏於朝堂上下旨罷黜了馬日磾的太尉之位,欲以南陽太守羊續為太尉。4

朝堂之上他還強撐著一口氣,可一回返到嘉德殿中,他便暈厥了過去。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他朝著殿外看去,竟見已是夜深時分,這殿內也已點上了燭火。

他試圖開口言說些什麽,卻發覺自己張口間嗓音說不出的嘶啞,已到了幾乎失聲的狀態。

天有日晦,天有日晦!

哪怕他反覆告訴自己,正如當年喬琰在與那張角辯論的時候所說的那樣,即便是最為英明睿智的君主在位,日食乃是天時規律而已,不必將其非要聯系在一起。

可當他的生命正式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他自小所接觸的理論卻在告訴他,這好像就是對他而言的一個征兆。

一個將要命喪的征兆。

“張……”

他剛發出了個音節,張讓便已經奔到了他的面前,“陛下先不必多說,您此番昏迷我已讓人把守住了消息,並未讓人知曉,哪怕是皇後遣人來詢問我也只說陛下暫不見人。”、

“不……讓他們知道。”劉宏此時的面色說不出的難看,唯獨一雙眼睛在此時亮得驚人,像是一團幾乎要在此時燃掉最後一點能量的火,“將消息透露給何進知道。只有朕已到了這等將要病篤臨終的時候,讓何進入宮前來才不會引起他的懷疑。”

他已然有些枯槁跡象的手牢牢地扼住了張讓的手腕,像是費了極大的努力才從唇齒之間擠出了幾個字,“密令蹇碩,以西園八校中為他所調動之人,與皇城中的可用之人一道,一旦何進入宮,便將其格殺。”

見張讓的臉上一閃而過猶豫之色,劉宏臉色一沈,“你怕了?”

“不!為陛下分憂解難為奴婢之本職,如何會怕此事。”張讓苦笑道:“陛下啊,只是奴婢不知到底是何處走漏了風聲,竟讓那何進屠夫知曉了這番謀劃。”

劉宏面色一變,又聽得張讓說道:“在陛下您昏迷的半日內,有消息送來,何進令西涼董卓自隴西進軍河東,儼然有威懾京師之意,他此時只怕早對陛下有警惕之心了,又哪裏是您病重便能引誘過來的。”

劉宏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只聽得張讓好一陣驚呼才收回了那神思不屬的狀態。

張讓神魂不定地看著劉宏又嘔出了一口血來,越發是一副氣若游絲的狀態,不由有些後悔將此事告知了劉宏知曉。

可在這等時候,他也只能將情況都告知劉宏才是。否則若是他們對何進的誅殺失敗,那才是將局面推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服侍著劉宏飲下了幾口藥湯,又將帶有血漬的絹帕拿了下去,讓他得以重新安生躺下,再過了好半晌,才聽到劉宏開口罵道:“出兵河東?簡直荒唐!朕提防董卓至此,那何進是何人物,竟然敢給對方如此權柄。真是匹夫之見!”

“替我擬旨,令喬燁舒自並州進軍,拿下董卓。”

見張讓沒有動作,劉宏喝道:“快去!”

張讓搖了搖頭,“陛下……陛下您忘了,上個月是您批準的喬侯,讓她如去年此時一般北上襲擊鮮卑,以保今年冬日,那鮮卑賊子不會進犯並州。她還遠未到回來的時候。”

當時喬琰的奏表中還說道,那幽州冀州剛經歷了張舉張純之亂,如今正在平覆民生。

若是春秋之間剛得些許收成,到了冬日又遭鮮卑襲擊,只怕要引起民怨沸騰。

她這並州既有餘力,不如趁此時狩獵塞上,替陛下彰顯大漢之威儀。

當時的劉宏是怎麽想的?

他以為自己在死前能將何進也一道帶走,讓董重接管軍務,那麽喬琰替他在外保有太平,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當即做出了批覆。

可他又哪裏會想到,何進匹夫不知從何處得到了消息之後,又竟然會做出這等荒謬的決定。

而偏偏在這個原本可以用喬琰來破局的關鍵時候,她居然並不在並州境內!

塞外何其遼闊,更別說喬琰還已經出發了幾日,要找到她所率領的軍隊蹤跡,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更不必說要讓她趕在合適的時間前,將董卓的部隊擊潰。

她實在是離開得太不巧了一點!

方今之時,還有誰有可能進攻董卓的部隊?

度遼將軍只怕不行!

何進與汝南袁氏,在如今的劉宏看來可稱得上是沆瀣一氣,而偏偏度遼將軍韓馥是袁氏舊吏,倘若韓馥來上一出陽奉陰違,必然給他的計劃造成第一次破壞。

皇甫嵩也不成!

正如何進所猜測的那樣,劉宏也不看好皇甫嵩能在短期內擊退董卓,除非能給他更多的募兵權限。

可劉宏始終無法忘記,皇甫嵩逢戰少有敗績,甚至曾被人勸諫直接取帝位而代之。

早些年間皇甫嵩確實沒有這個想法,如今卻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先對他提防些才好。

劉宏一想到自己此時竟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境地,心中悲苦莫名。

這大漢江山若是在此等脅迫的處境中交到劉辯的手中,與交到何進的手中有何區別!

若真如此,他還不如現在就將劉辯叫到這嘉德殿中將他扼死了事。

不……還不到這個時候。

劉宏的目光轉向了床尾處的燈燭,瞧著那燃燒著的火焰許久,都未曾挪開目光,在張讓都幾乎以為他要放棄的時候,卻忽然聽到劉宏說道:“此時不宜再做什麽打草驚蛇的舉動。”

所以哪怕在他排除了喬琰和皇甫嵩後,接著想到的可用之人是盧植,他都沒打算起用對方來與何進打擂臺。

“你附耳過來。”

張讓覺得自己好像在劉宏微闔的眼中,看到了近乎孤註一擲的光芒。

在聽到劉宏在他耳邊所說之事後,他更是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

此等謀劃!

陛下這主意何其驚人,卻也……卻也真有幾分可行性。

“你和蹇碩若能替我做到此事,你等性命也無虞了。”劉宏幽幽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將我扶起來,我寫兩封旨意給你,一封是你做完了這兩件事後,扶持我兒劉協登基的旨意,另一封——”

“一旦喬燁舒返回並州,如若此時時局還未平定,立即讓她持此詔書前來清君側!”

“聽明白了嗎?”

張讓不敢猶豫。

嘉德殿內的燭火將劉宏臉上映照出了一片分明的死氣,唯獨這雙眼睛裏的兇光,讓人恍惚覺得看到的並不是一位帝王,而是一個賭徒。

他當即回道:“陛下放心,我必定為您做到!”

可一想到劉宏方才的那句叮囑,他實在不能不生出了一片膽寒之心。

這位陛下啊,他當真是無所不可為犧牲之物……

不過劉宏此時做出的這些決定,與喬琰可沒什麽關系。

她便是身在並州,都與這洛陽城中的風風雨雨隔了一條黃河,一道太行山脈,更別說她此時身在草原之上,中間還多了一道陰山山脈。

有賈詡與程昱這兩位老謀深算之人替她在此時坐鎮並州,她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會生出什麽亂子來。

當然最讓她可以放心的還是——

這兩人都不是大漢的忠實擁躉者。

也就絕不會因為收到什麽需要他們奔赴司隸救駕的消息,而在暫時聯系不上她的情況下率兵出征。

而此番出塞,為防自己遭了步度根的算計,她將郭嘉也給一並帶上了,做了個隨軍的軍師。

郭嘉原本還覺得,出塞算是個可以放假的游玩活動,結果在馬背上顛簸行路了兩日後,他便覺得自己已經是快要散架的狀態了。

“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羨慕志才兄被送去了樂平,由喬侯請回來的華佗針灸治療,還是應該羨慕文和與仲德一位在晉陽忙時辦公,閑時對弈。”

喬琰朝著郭嘉看去,不由對他這會兒的狀態大覺無語。

他們這趟往漠北來,帶上了些對並州來說無甚大用的“殘次品”,作為來找那步度根消遣的壓驚禮物。

這些東西自然是要用板車大箱來裝載的。

郭嘉不慣長期騎馬,幹脆躺進了其中一只箱子裏,這場面當真是……

“奉孝若是也要作為交換之物,我看那鮮卑部落得再加上兩萬頭牛羊才行。”喬琰眼見他這置身之所,不由調侃道。

郭嘉懶得動彈,只在箱中翻了個身,回道:“那喬侯記得在秋日將我搶回來,咱們每年做一次無本買賣也無妨。”

喬琰挑了挑眉頭,“那是否還要請他們再加上一份苛待於你的賠罪之禮?”

郭嘉回道:“若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面對這何其無恥的一隊人,步度根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這一次喬琰直出雁門,卻又繞行了一番,在步度根絲毫沒察覺到他們蹤跡的時候,他們已經繞到了鮮卑王庭的北面。

在她派遣使者來見他,讓他前去見面的時候,步度根差點沒將手中的杯子給摔了。

他領著數騎見到喬琰這堂而皇之駐紮於此的隊伍後,艱難地擺正了臉色,問道:“不知喬侯此來何意?”

不是說好的……他上貢她安分嗎?

喬琰回道:“一來是與你們送些並州內評為次等的煤炭,如去歲一般的楮皮衣,還有些多餘的米麥,想多換些馬匹。”

步度根朝著喬琰身後已卸下的箱子看去,若真如她所說其中是煤炭衣物以及糧食,那麽她便是來做財神的!交換也無妨!

他卻並未意識到,喬琰在說出“次等”一字的時候,分明有一瞬的停頓。

她已接著說了下去:“此外,上一次前來,我帶了麾下三位將領,這次除了文遠是你們的老熟人外,幹脆換了兩位,也好大家都認個眼熟。便是不熟的,打上幾架也就熟了。”

喬琰指了指隨隊的典韋和趙雲,朝著步度根露出了個和善的笑容。

“便是這一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