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晉陽王氏
關燈
小
中
大
第43章 晉陽王氏
鮑鴻這人怎麽說也是在京城裏混的,那些個話中潛藏深意的東西,他就算說不來,聽總是聽得明白的。
聽那些人打啞謎打多了,他也有了那麽點自認為可以算是直覺的反應。
比如說現在,在喬琰問他,此酒可否叫做英雄酒的時候,鮑鴻怎麽聽怎麽覺得這句話像是在說,他既然已經喝了這壺酒了,是不是就該當去剿匪去了,所謂烈酒壯膽送行正是如此。
雖然這酒不那麽烈,但顯然意義也……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鮑鴻的表情定格在了當場。“喬侯莫要與我開玩笑……”
他如今帶著抵達這樂平的也只有兩百多人而已,再如何算得上是精銳兵將,也難應付數十倍的敵人。
這不是去當英雄,是去送死的!
他剛琢磨起了自己也效仿那先前的樂平縣令,直接包袱款款跑路的可能性,又忽然見到喬琰笑了出來,“鮑將軍想到哪裏去了,我不過是在說此酒醇厚,堪配英雄飲,若要取名何不叫做英雄酒。”
鮑鴻一怔,訥訥回道:“……原是如此,原是如此。”
還好他剛才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心裏話給說出來,不然豈不是很尷尬。
他緊跟著又聽到喬琰說道:“並州之地苦寒,對酒需求更大,且邊關將士戍守比之境內更多戰事,一日之內便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此酒既誕生在並州,便也自當與此地契合,否則豈不可惜。”
鮑鴻不懂那些個銷售套路,卻也聽來覺得其中頗有可行之處,問道:“那麽喬侯是要將此酒打出這個名聲來?”
“倒也不是。”喬琰的回答讓鮑鴻不由一噎。
他發覺自己便不必想著能看透這位君侯,然她神色從容言辭篤定,分明也不像是存著什麽尋他開心的意思。
喬琰又道:“鮑將軍莫要忘了,我此前便同楊修說過,這釀酒改良一事,本就是為了打通我們與此地酒坊的關系,以釀酒之方換取對方采購米糧的渠道。現在也不該本末倒置。”
“一來我們還不曾有這個大規模生產酒的本錢,樂平今歲減免畝稅,發展農耕的想法並不會改變,二來我喬琰就算是個縣侯也到底是此地的外來戶,貿然和人競爭,於樂平無益,只有結怨而已。”
“三來——如今不過是個嘗試而已,往後保留這十方陶鈁繼續提升,尚不知會到何種程度,何必急於站到臺面上來。”
鮑鴻:“那果如喬侯所說,又何故要提英雄酒三字?”
“不過是為了更多的利益而已。”
喬琰的這個回答讓鮑鴻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他自覺自己不算是個聰明人,再一看楊修也沒聽懂喬琰的想法,他那些微的郁悶情緒也就不翼而飛了。
再者說,他也實在沒有郁悶的必要,反正他出動些許兵卒協助陶鈁之中的酒分裝搬上車,便能從喬琰這裏得好酒一品,總的說來他還是賺了!
正是如此!
他何必費腦子想那麽些個有的沒的。
這麽說來,他不免覺得自己和那為了一口喝的前來打白工的酒鬼有些共同話題了。
雖然在他搬完了酒,拍了拍那酒鬼的肩膀,一副很懂對方想法神態的時候,換來的是個有些莫名的神情。
鮑鴻倒是沒在意這個,轉頭就讓兵卒去留意樂平周遭的情況去了。
雖這一個月來那太行山上流竄匪寇仿佛銷聲匿跡一般並未出現,但趙雲所說的張牛角部和褚燕部會合的消息,始終讓鮑鴻有些緊張,生怕不知道何時就出現了點意外。
他卻並沒看到,在他身後,那“智才”收回了看向他的目光,本看起來有些懶散的目光裏流露出了幾分興味來。
這喬侯著實有點意思……
也不枉他來這一趟。
他可不像是楊修和鮑鴻等人所以為的那樣,只是個以工代酒的尋常人。
他是刻意被楊修招進來的。
當然智才這名字確實有些敷衍,只不過誰讓他名為戲志才,這太原晉中又正好有個智的姓氏來源,他就正好借用了。
他自然也並非是太原人士,而是潁川人。
正是專出士子謀臣的那個潁川。
數月前,戲志才自潁川北上,與南陽何伯求一道抵達洛陽,何颙有意為三公府征辟,所交往之人也大多有那些個一手的政治消息,戲志才雖暫時沒有出來做事的想法,卻也從中聽了不少,不免對喬琰生出了幾分興趣來。
在他看來,這世上雖有天縱其才之人,但到了喬琰這個程度的,讓人甚至不免懷疑她生而知之。
不過感興趣是一回事,要與之接觸是另一回事。
戲志才行事放曠,自然也並未在意於五月中旬在洛陽城中傳出的敕封縣侯消息,甚至照舊按照自己的遍覽山川四方行游計劃,離開洛陽北上並州,於雲中山一游後暫時在晉陽城裏落了腳。
也正是在此時,他收到了何颙的書信,提到了喬琰在京城中的一番策論,以及許劭對喬琰的評價。
戲志才回了一封信。
【郭林宗以王子師為王佐之才,伯求以荀文若是也,今皇甫義真與盧子幹以喬侯為王佐,又有子將以其為雛鳳,然三人可堪王佐尚需時日,不若評說之人當先一決高下。】
何颙收到信,差點沒被戲志才這個促狹鬼給氣個半死。
看看他說的什麽玩意。
郭林宗,也就是郭泰,乃是和許劭齊名的評論家,他在太原之時,說太原王氏的王子師,也就是王允,是有王佐之才。
何颙呢,也就是何伯求,在先前居於潁川的時候,見到了荀彧,說他有王佐之才。
現在好啦,皇甫嵩和盧植說喬琰有王佐之才。
但是這三個“王佐之才”,現在一個在豫州協助黃巾平亂,一個還在家進學,剩下的那個現在才十歲,總之這三個人到底有沒有這個王佐之才的本事都還需要時間驗證。
那該怎麽辦呢,不如你們幾個評論的人打一架吧。
且不說讓何颙去跟皇甫嵩和盧植這等能上戰場的打,到底是什麽完全沒有可行性的事情,就說郭林宗吧,他跟許劭時常被合並到一處來說,可不是說他們兩個現在一南一北各有一評論家的名號——
要知道郭林宗早已經去世了。
難道他要到地下去找郭林宗打一架說到底誰更有才嗎?
好在何颙對戲志才荒誕不經的性情有數,這氣也至多不過是有些無語而已,再便是覺得這家夥到現在還沒闖出個名聲來,實在是有些道理的。
但何颙大概也沒想到的是,戲志才寄回去洛陽的書信中雖然頗有對這評價不置可否的意思,實際上他可不是這麽做的。
在發覺喬琰等人因黑山賊之故繞行晉陽,又有個楊修不知道何故在城中招募釀酒的人手之時,因對喬琰的幾分興趣,他也幹脆混入了隊伍裏,甚至打著有酒喝即可的名頭,連工錢都沒要,還給自己取了這麽個不走心的假名。
至於那些個釀酒的理論說辭,他在閑暇的時候多記住了些哪有什麽難度。
他也正好有了個近距離觀察喬琰的機會。
此前的一月之中,她對樂平中人口的統計和實行的一年減稅政策,已經讓戲志才看出了幾分喬琰行事的風格,而今日這一番說法,讓他越發確信自己得給喬琰打上一個“實幹家”的評價。
這種對自我的清醒認知和循序漸進的步調,出現在一個年少才高且已有列侯之位封賞的孩子身上出現,無疑顯得極其驚人。
即便戲志才與荀彧交好,也不得不說,通過這種細枝末節中窺見的東西,讓他覺得他那位好友只怕還是差了喬琰一籌。
他也旋即盤算起了喬琰那對英雄酒之名的想法。
大約是因為她跟鮑鴻的一番交談中,著實很有喜歡讓人意外的風格,戲志才雖對如何牟利有些想法,卻也覺得喬琰的計劃很有可能跟他所猜測的也並不是一回事。
奈何他因為賣不了力氣活,被喬琰排出了此番前往晉陽之人的名單,他又暫時不樂意將自己的馬甲給扒了,表現出什麽太過出挑的樣子,以至於也只能等個二手消息。
不過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他又給自己沽了一小壺酒。
這分作九次加料的補料發酵,釀造出的酒風味獨特,讓他在斜躺於院落中淺酌之時,頗有幾分享受,只覺這樂平之名倒也名副其實,此地也著實是比潁川和洛陽讓他待得舒服。
只是臥榻之側尚有賊人,不知道這位喬侯到底要何時發起對黑山賊的計劃。
以他看來,那褚燕能當機立斷,在冀州黃巾被朝廷剿滅的當口撤入太行山中,保持了作戰優勢和有利地位,又能讓人主動來投,只怕是個足夠審時度勢之人。
在他未曾摸清楚喬琰的底細之前,他是不會貿然襲擊樂平的。否則難保便會步了有些人的後塵。
除非啊……
戲志才又給自己灌了一口酒。
除非擺在他面前的是讓他不得不動手的巨大利益。
而這就要看那位喬侯的本事了。
此時的喬琰已經領著人到了晉陽。
不過那輛裝載有新酒的車還被停在晉陽城外,讓人小心看守著,喬琰只帶了楊修、典韋和趙雲幾人進的那晉陽城,在典韋的背後背著幾個酒葫蘆,裏面盛放了這補料發酵出的黃酒而已。
楊修先前在購買陶鈁、酒曲和調研酒坊酒業的時候,對這晉陽城中的情況也算是摸熟悉大半了,現在自然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領路的責任。
他也順帶著介紹道:“這城裏最出名的酒坊背靠的都是太原世家,一個是唐氏,一個是王氏。”
說到世家,楊修這個出自弘農楊氏的也就更加熟悉了,他繼續說道:“太原王氏,準確的來說應當要分作兩支,一支叫做晉陽王氏,一支叫做祁縣王氏,後者世代為官,出大才的情況更多些,王允王子師就是出自這一支的。但前者這一輩出了一對兄弟,也就是王叔憂和王季道這對兄弟,也算是有了昌盛之象。”
“至於唐氏,若非要追根溯源的話,可以往前到先秦時期。”
“戰國策士唐雎的唐。”喬琰對此還有些印象,便是那“唐雎不辱使命”。
“不錯,”楊修回道,“不過先漢之時,唐雎後嗣中分出了一支遷往沛國,數十年前又分出了一支前往丹陽,以至於近些年來,晉陽唐氏漸有些衰弱。”
正好他們在此時經過了唐氏的酒坊,楊修便道:“要我看來,若是要將利益更優,不如選擇這唐氏。唐氏衰頹,難與王氏相爭,若是此時有一特殊的釀酒技法,自然肯出更大的價錢。”
這話說的有些道理。
喬琰卻沒對他的這個建議表露出什麽決斷態度,而是說:“且先不急,看看王氏的酒坊再說。”
也正如楊修所說,王叔憂和王季道這對兄弟的出現,雖目前來看並未給王氏什麽直接的支持,但世家這種東西,只要出了能支撐門庭的人物,對整體風氣的影響毋庸置疑。
這王氏酒坊在門面上看起來也要比唐氏氣派不少,他們抵達晉陽之時已近黃昏,正是這酒家往來景象最為繁盛的時候,也更顯出了兩家的對比。
算起來若是按照楊修的說法,好像的確應該選擇唐氏才對,這般有競爭力的東西自然是交托給稍稍處在下風,又還保留有購買力的一方手裏,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但喬琰又端詳了這兩家酒坊一陣子,拍板道:“我們選王氏。”
在她此前還在樂平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決斷,若非如此也不會與鮑鴻說出那可堪為英雄酒的說法,如今親自來到晉陽,也不過是做出最後的確認而已。
至於為何選王氏而非唐氏……
喬琰著典韋往王氏在這晉陽城中的宅邸遞上了一張拜帖,而後於第二日上門的時候,楊修方才知道了答案。
在她與這位王氏族長王揚會面的時候,面對對方似有幾分不解地問及喬琰這位樂平縣侯因何而來的問題,喬琰慢條斯理地給出了一個本沒有想到會出現的回答。
“為護匈奴中郎將而來。”
王揚不由詫異:“為叔優?”
護匈奴中郎將正是先前在楊修口中提到過的王叔優,也就是王柔。
在他和弟弟年不過十二三的時候,見到了同郡有名的點評家郭林宗,問及他和弟弟未來會如何,郭林宗回說他會以做官聞名。
這個點評也並沒有出錯,他在這三十來歲正是身強體壯的年齡做到了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
何為護匈奴中郎將?
這並不是個需要出大漢地界的職位,而是在太原郡西邊方向的西河郡任職。
漢朝時期的匈奴該當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這場分裂發生在公元48年,也即建武二十四年。
南匈奴依附漢廷稱臣,被漢光武帝劉秀安頓在西河郡的美稷城一帶,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也就是這個時候定下的,用於管轄約束這些入大漢領地稱臣的南匈奴各部,到了這一代,正由晉陽王氏的領軍人物王柔所擔任。
喬琰回道:“不錯,為王叔優而來。”
這實在是一個讓王揚覺得很奇怪的答案。
要知道喬琰這位樂平縣侯跟王柔可算不上有什麽交情,兩人一個在並州之西,一個在並州之東,也幾乎沒有發生交集的機會,更談不上有什麽利益權柄的瓜葛。
以先前樂平縣內的王氏分支傳回來的消息,喬琰在樂平忙於梳理政務,也不像是個會忽然將手伸那麽長的樣子。
不過王揚到底是個老辣人物,雖在心中有困惑之處,卻也並未在面上表現出分毫,只是又問道:“不知喬侯是有何事要在下傳達給叔優?”
而他緊跟著便聽喬琰回問道:“長者可能飲乎?”
這依然是一個讓他覺得意外的問題。
也好像和先前的那個提及王柔的話題並沒有多少關聯度。
但他依然維持著面上的波瀾不驚回道:“少酌尚可。”
“那麽勞駕將此酒溫後送來。”喬琰擡手示意,典韋便將隨身帶著的酒壺朝著她遞了過來。
王揚朝著這存酒的器皿分出了些許目光。
他怎麽看怎麽覺得這東西看起來和喬琰的身份著實有些不匹配。
也好在這是由喬琰拿出來的東西,否則換個人將此物拿到他的面前,他只怕看都不會看一眼,這隨後被溫熱後送上來的酒也並未在外形上顯示出什麽獨特之處。
要知道如今價格高昂之酒依然以用料和清濁之分一辨高低,王氏有酒業支撐,平日裏也樂於以酒顯示風雅,自然不會對其一無所知。
而他一觀便知,這顯然並非是什麽名貴之物。
但酒一入口他便察覺出了其中的精妙之處,此酒的濃香醇厚竟遠超過尋常這等表現的酒。
“這是……”
喬琰回道:“此酒所用之米麥出自晉陽城中,所用酒曲也出自晉陽城中商鋪,我自抵達樂平以來便著手釀造此酒,入夏時節一月可成,但倘若時日延長,風味必定更佳。如此說來,不知長者願不願意與我做一做這個買賣。”
喬琰一提到用料和酒曲都出自晉陽,王揚原本還只當對方是個尋常來客的態度便已經完全改變了,現在聽到這買賣一事,固然世家談錢未免俗套,也不覺更坐直了些。
但他顯然不能將自己的興趣表露得如此直白,而是問道:“此事與先前喬侯所提及的叔優又有什麽聯系?”
喬琰回道:“買賣的意義莫過於牟利,長者比我這個晚輩更懂這個道理,若是一事之中的效益不只一處,又或者權衡比對之下,一方更優,自然能有所抉擇。”
王揚頷首,又聽喬琰繼續說道:“令我抉擇的無外乎就是王氏和唐氏而已。王氏於樂平縣中有分支,在這晉陽城中也是大戶風範盡顯,卻並不能抵過唐氏可能拿出更高籌碼的效益。讓我選擇前來王氏的緣由,乃是王叔優。”
王揚心中有數,光是王柔是個有才幹本事的人,顯然不足以讓喬琰做出這種決定,其中必然還有些別的原因。
果然他旋即便聽到喬琰說道:“光和二年,中郎將張修擅殺單於呼徵,扶持右賢王羌渠為新任單於,光和五年,王叔優接任張修為護匈奴中郎將。”
“然而羌渠此人乃是右賢王,並不遵從匈奴以左為貴的規則。”
“昔年琰之祖父曾為度遼將軍,督軍於五原,對並州局勢頗有關註,我未上並州來前便已聽聞,先時張修殺南匈奴單於,無外乎便是因為呼徵不與我大漢親厚,而羌渠則順應得多,然羌渠上位不正,南匈奴之中多有怨言,這是王叔優之困境。”
事實上這種困境的局面在隨後還被加劇了。
南匈奴歸順漢朝後,護匈奴中郎將時常憑借手中權柄和兵力,對南匈奴就的單於冊立之事做出武裝幹擾,務必要讓其首領乃是親漢之人,這樣在必要時候,便能將南匈奴作為一支已被大漢馴服的援軍。
張修殺呼徵後冊立羌渠就是這麽個情況。
於是在中平四年,幽州張純、張舉勾結烏丸反叛之時,朝廷的地方兵力不足,直接征調了南匈奴羌渠部下。
但也正是這場征調鬧出了大麻煩。
羌渠之子於夫羅剛領兵離開南匈奴於西河郡的王庭,不滿於需要犧牲族人性命的南匈奴左部貴族,當即聯合休屠各部斬殺羌渠,又連殺數位並州官員,自此掀起了並州被匈奴鮮卑入侵分裂的開端。
現在太原王氏的王柔面對的,就是潛在危機還未曾爆發,但匈奴內部已經對大漢有所怨言的情況。
王揚對此情形固然心知肚明,可現在驟然聽聞喬琰口中提起此事,還是不免為之詫異。
這絲毫也不像是她這個年紀的人會考慮的事情。
但喬琰卻覺得,她既然已經身在並州,起碼也得將她那不必上繳獻費的五年給全盤考慮清楚。
近在咫尺的黑山賊是一方面,並州西側的另一處潛在危機卻也不能完全忽略掉。
從起先關於買糧的想法,結合上這補料釀造法的籌碼深入探究下去,到如今已經完全不只是對於楊修的考驗而已了。
在買到供給樂平的米糧,建立起長期的供應鏈之餘,她要從中牟取多少利益,在樂平發展的前期她需要出頭多少、又要借助其他勢力多少,以及她是否要平衡清楚名與利的獲取關系,都成了她在這一個月內重新深入考慮的問題。
所以此刻,她朝著晉陽王氏的決策者說道:“若選唐氏,謀取的無非是小利而已,但若選王氏,所圖為大,既是大名,也是大利。”
喬琰笑了笑,又問道:“以長者看來,旁的銷路姑且不論,此酒可能銷往南匈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鮑鴻這人怎麽說也是在京城裏混的,那些個話中潛藏深意的東西,他就算說不來,聽總是聽得明白的。
聽那些人打啞謎打多了,他也有了那麽點自認為可以算是直覺的反應。
比如說現在,在喬琰問他,此酒可否叫做英雄酒的時候,鮑鴻怎麽聽怎麽覺得這句話像是在說,他既然已經喝了這壺酒了,是不是就該當去剿匪去了,所謂烈酒壯膽送行正是如此。
雖然這酒不那麽烈,但顯然意義也……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鮑鴻的表情定格在了當場。“喬侯莫要與我開玩笑……”
他如今帶著抵達這樂平的也只有兩百多人而已,再如何算得上是精銳兵將,也難應付數十倍的敵人。
這不是去當英雄,是去送死的!
他剛琢磨起了自己也效仿那先前的樂平縣令,直接包袱款款跑路的可能性,又忽然見到喬琰笑了出來,“鮑將軍想到哪裏去了,我不過是在說此酒醇厚,堪配英雄飲,若要取名何不叫做英雄酒。”
鮑鴻一怔,訥訥回道:“……原是如此,原是如此。”
還好他剛才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心裏話給說出來,不然豈不是很尷尬。
他緊跟著又聽到喬琰說道:“並州之地苦寒,對酒需求更大,且邊關將士戍守比之境內更多戰事,一日之內便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此酒既誕生在並州,便也自當與此地契合,否則豈不可惜。”
鮑鴻不懂那些個銷售套路,卻也聽來覺得其中頗有可行之處,問道:“那麽喬侯是要將此酒打出這個名聲來?”
“倒也不是。”喬琰的回答讓鮑鴻不由一噎。
他發覺自己便不必想著能看透這位君侯,然她神色從容言辭篤定,分明也不像是存著什麽尋他開心的意思。
喬琰又道:“鮑將軍莫要忘了,我此前便同楊修說過,這釀酒改良一事,本就是為了打通我們與此地酒坊的關系,以釀酒之方換取對方采購米糧的渠道。現在也不該本末倒置。”
“一來我們還不曾有這個大規模生產酒的本錢,樂平今歲減免畝稅,發展農耕的想法並不會改變,二來我喬琰就算是個縣侯也到底是此地的外來戶,貿然和人競爭,於樂平無益,只有結怨而已。”
“三來——如今不過是個嘗試而已,往後保留這十方陶鈁繼續提升,尚不知會到何種程度,何必急於站到臺面上來。”
鮑鴻:“那果如喬侯所說,又何故要提英雄酒三字?”
“不過是為了更多的利益而已。”
喬琰的這個回答讓鮑鴻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他自覺自己不算是個聰明人,再一看楊修也沒聽懂喬琰的想法,他那些微的郁悶情緒也就不翼而飛了。
再者說,他也實在沒有郁悶的必要,反正他出動些許兵卒協助陶鈁之中的酒分裝搬上車,便能從喬琰這裏得好酒一品,總的說來他還是賺了!
正是如此!
他何必費腦子想那麽些個有的沒的。
這麽說來,他不免覺得自己和那為了一口喝的前來打白工的酒鬼有些共同話題了。
雖然在他搬完了酒,拍了拍那酒鬼的肩膀,一副很懂對方想法神態的時候,換來的是個有些莫名的神情。
鮑鴻倒是沒在意這個,轉頭就讓兵卒去留意樂平周遭的情況去了。
雖這一個月來那太行山上流竄匪寇仿佛銷聲匿跡一般並未出現,但趙雲所說的張牛角部和褚燕部會合的消息,始終讓鮑鴻有些緊張,生怕不知道何時就出現了點意外。
他卻並沒看到,在他身後,那“智才”收回了看向他的目光,本看起來有些懶散的目光裏流露出了幾分興味來。
這喬侯著實有點意思……
也不枉他來這一趟。
他可不像是楊修和鮑鴻等人所以為的那樣,只是個以工代酒的尋常人。
他是刻意被楊修招進來的。
當然智才這名字確實有些敷衍,只不過誰讓他名為戲志才,這太原晉中又正好有個智的姓氏來源,他就正好借用了。
他自然也並非是太原人士,而是潁川人。
正是專出士子謀臣的那個潁川。
數月前,戲志才自潁川北上,與南陽何伯求一道抵達洛陽,何颙有意為三公府征辟,所交往之人也大多有那些個一手的政治消息,戲志才雖暫時沒有出來做事的想法,卻也從中聽了不少,不免對喬琰生出了幾分興趣來。
在他看來,這世上雖有天縱其才之人,但到了喬琰這個程度的,讓人甚至不免懷疑她生而知之。
不過感興趣是一回事,要與之接觸是另一回事。
戲志才行事放曠,自然也並未在意於五月中旬在洛陽城中傳出的敕封縣侯消息,甚至照舊按照自己的遍覽山川四方行游計劃,離開洛陽北上並州,於雲中山一游後暫時在晉陽城裏落了腳。
也正是在此時,他收到了何颙的書信,提到了喬琰在京城中的一番策論,以及許劭對喬琰的評價。
戲志才回了一封信。
【郭林宗以王子師為王佐之才,伯求以荀文若是也,今皇甫義真與盧子幹以喬侯為王佐,又有子將以其為雛鳳,然三人可堪王佐尚需時日,不若評說之人當先一決高下。】
何颙收到信,差點沒被戲志才這個促狹鬼給氣個半死。
看看他說的什麽玩意。
郭林宗,也就是郭泰,乃是和許劭齊名的評論家,他在太原之時,說太原王氏的王子師,也就是王允,是有王佐之才。
何颙呢,也就是何伯求,在先前居於潁川的時候,見到了荀彧,說他有王佐之才。
現在好啦,皇甫嵩和盧植說喬琰有王佐之才。
但是這三個“王佐之才”,現在一個在豫州協助黃巾平亂,一個還在家進學,剩下的那個現在才十歲,總之這三個人到底有沒有這個王佐之才的本事都還需要時間驗證。
那該怎麽辦呢,不如你們幾個評論的人打一架吧。
且不說讓何颙去跟皇甫嵩和盧植這等能上戰場的打,到底是什麽完全沒有可行性的事情,就說郭林宗吧,他跟許劭時常被合並到一處來說,可不是說他們兩個現在一南一北各有一評論家的名號——
要知道郭林宗早已經去世了。
難道他要到地下去找郭林宗打一架說到底誰更有才嗎?
好在何颙對戲志才荒誕不經的性情有數,這氣也至多不過是有些無語而已,再便是覺得這家夥到現在還沒闖出個名聲來,實在是有些道理的。
但何颙大概也沒想到的是,戲志才寄回去洛陽的書信中雖然頗有對這評價不置可否的意思,實際上他可不是這麽做的。
在發覺喬琰等人因黑山賊之故繞行晉陽,又有個楊修不知道何故在城中招募釀酒的人手之時,因對喬琰的幾分興趣,他也幹脆混入了隊伍裏,甚至打著有酒喝即可的名頭,連工錢都沒要,還給自己取了這麽個不走心的假名。
至於那些個釀酒的理論說辭,他在閑暇的時候多記住了些哪有什麽難度。
他也正好有了個近距離觀察喬琰的機會。
此前的一月之中,她對樂平中人口的統計和實行的一年減稅政策,已經讓戲志才看出了幾分喬琰行事的風格,而今日這一番說法,讓他越發確信自己得給喬琰打上一個“實幹家”的評價。
這種對自我的清醒認知和循序漸進的步調,出現在一個年少才高且已有列侯之位封賞的孩子身上出現,無疑顯得極其驚人。
即便戲志才與荀彧交好,也不得不說,通過這種細枝末節中窺見的東西,讓他覺得他那位好友只怕還是差了喬琰一籌。
他也旋即盤算起了喬琰那對英雄酒之名的想法。
大約是因為她跟鮑鴻的一番交談中,著實很有喜歡讓人意外的風格,戲志才雖對如何牟利有些想法,卻也覺得喬琰的計劃很有可能跟他所猜測的也並不是一回事。
奈何他因為賣不了力氣活,被喬琰排出了此番前往晉陽之人的名單,他又暫時不樂意將自己的馬甲給扒了,表現出什麽太過出挑的樣子,以至於也只能等個二手消息。
不過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他又給自己沽了一小壺酒。
這分作九次加料的補料發酵,釀造出的酒風味獨特,讓他在斜躺於院落中淺酌之時,頗有幾分享受,只覺這樂平之名倒也名副其實,此地也著實是比潁川和洛陽讓他待得舒服。
只是臥榻之側尚有賊人,不知道這位喬侯到底要何時發起對黑山賊的計劃。
以他看來,那褚燕能當機立斷,在冀州黃巾被朝廷剿滅的當口撤入太行山中,保持了作戰優勢和有利地位,又能讓人主動來投,只怕是個足夠審時度勢之人。
在他未曾摸清楚喬琰的底細之前,他是不會貿然襲擊樂平的。否則難保便會步了有些人的後塵。
除非啊……
戲志才又給自己灌了一口酒。
除非擺在他面前的是讓他不得不動手的巨大利益。
而這就要看那位喬侯的本事了。
此時的喬琰已經領著人到了晉陽。
不過那輛裝載有新酒的車還被停在晉陽城外,讓人小心看守著,喬琰只帶了楊修、典韋和趙雲幾人進的那晉陽城,在典韋的背後背著幾個酒葫蘆,裏面盛放了這補料發酵出的黃酒而已。
楊修先前在購買陶鈁、酒曲和調研酒坊酒業的時候,對這晉陽城中的情況也算是摸熟悉大半了,現在自然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領路的責任。
他也順帶著介紹道:“這城裏最出名的酒坊背靠的都是太原世家,一個是唐氏,一個是王氏。”
說到世家,楊修這個出自弘農楊氏的也就更加熟悉了,他繼續說道:“太原王氏,準確的來說應當要分作兩支,一支叫做晉陽王氏,一支叫做祁縣王氏,後者世代為官,出大才的情況更多些,王允王子師就是出自這一支的。但前者這一輩出了一對兄弟,也就是王叔憂和王季道這對兄弟,也算是有了昌盛之象。”
“至於唐氏,若非要追根溯源的話,可以往前到先秦時期。”
“戰國策士唐雎的唐。”喬琰對此還有些印象,便是那“唐雎不辱使命”。
“不錯,”楊修回道,“不過先漢之時,唐雎後嗣中分出了一支遷往沛國,數十年前又分出了一支前往丹陽,以至於近些年來,晉陽唐氏漸有些衰弱。”
正好他們在此時經過了唐氏的酒坊,楊修便道:“要我看來,若是要將利益更優,不如選擇這唐氏。唐氏衰頹,難與王氏相爭,若是此時有一特殊的釀酒技法,自然肯出更大的價錢。”
這話說的有些道理。
喬琰卻沒對他的這個建議表露出什麽決斷態度,而是說:“且先不急,看看王氏的酒坊再說。”
也正如楊修所說,王叔憂和王季道這對兄弟的出現,雖目前來看並未給王氏什麽直接的支持,但世家這種東西,只要出了能支撐門庭的人物,對整體風氣的影響毋庸置疑。
這王氏酒坊在門面上看起來也要比唐氏氣派不少,他們抵達晉陽之時已近黃昏,正是這酒家往來景象最為繁盛的時候,也更顯出了兩家的對比。
算起來若是按照楊修的說法,好像的確應該選擇唐氏才對,這般有競爭力的東西自然是交托給稍稍處在下風,又還保留有購買力的一方手裏,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但喬琰又端詳了這兩家酒坊一陣子,拍板道:“我們選王氏。”
在她此前還在樂平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決斷,若非如此也不會與鮑鴻說出那可堪為英雄酒的說法,如今親自來到晉陽,也不過是做出最後的確認而已。
至於為何選王氏而非唐氏……
喬琰著典韋往王氏在這晉陽城中的宅邸遞上了一張拜帖,而後於第二日上門的時候,楊修方才知道了答案。
在她與這位王氏族長王揚會面的時候,面對對方似有幾分不解地問及喬琰這位樂平縣侯因何而來的問題,喬琰慢條斯理地給出了一個本沒有想到會出現的回答。
“為護匈奴中郎將而來。”
王揚不由詫異:“為叔優?”
護匈奴中郎將正是先前在楊修口中提到過的王叔優,也就是王柔。
在他和弟弟年不過十二三的時候,見到了同郡有名的點評家郭林宗,問及他和弟弟未來會如何,郭林宗回說他會以做官聞名。
這個點評也並沒有出錯,他在這三十來歲正是身強體壯的年齡做到了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
何為護匈奴中郎將?
這並不是個需要出大漢地界的職位,而是在太原郡西邊方向的西河郡任職。
漢朝時期的匈奴該當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這場分裂發生在公元48年,也即建武二十四年。
南匈奴依附漢廷稱臣,被漢光武帝劉秀安頓在西河郡的美稷城一帶,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也就是這個時候定下的,用於管轄約束這些入大漢領地稱臣的南匈奴各部,到了這一代,正由晉陽王氏的領軍人物王柔所擔任。
喬琰回道:“不錯,為王叔優而來。”
這實在是一個讓王揚覺得很奇怪的答案。
要知道喬琰這位樂平縣侯跟王柔可算不上有什麽交情,兩人一個在並州之西,一個在並州之東,也幾乎沒有發生交集的機會,更談不上有什麽利益權柄的瓜葛。
以先前樂平縣內的王氏分支傳回來的消息,喬琰在樂平忙於梳理政務,也不像是個會忽然將手伸那麽長的樣子。
不過王揚到底是個老辣人物,雖在心中有困惑之處,卻也並未在面上表現出分毫,只是又問道:“不知喬侯是有何事要在下傳達給叔優?”
而他緊跟著便聽喬琰回問道:“長者可能飲乎?”
這依然是一個讓他覺得意外的問題。
也好像和先前的那個提及王柔的話題並沒有多少關聯度。
但他依然維持著面上的波瀾不驚回道:“少酌尚可。”
“那麽勞駕將此酒溫後送來。”喬琰擡手示意,典韋便將隨身帶著的酒壺朝著她遞了過來。
王揚朝著這存酒的器皿分出了些許目光。
他怎麽看怎麽覺得這東西看起來和喬琰的身份著實有些不匹配。
也好在這是由喬琰拿出來的東西,否則換個人將此物拿到他的面前,他只怕看都不會看一眼,這隨後被溫熱後送上來的酒也並未在外形上顯示出什麽獨特之處。
要知道如今價格高昂之酒依然以用料和清濁之分一辨高低,王氏有酒業支撐,平日裏也樂於以酒顯示風雅,自然不會對其一無所知。
而他一觀便知,這顯然並非是什麽名貴之物。
但酒一入口他便察覺出了其中的精妙之處,此酒的濃香醇厚竟遠超過尋常這等表現的酒。
“這是……”
喬琰回道:“此酒所用之米麥出自晉陽城中,所用酒曲也出自晉陽城中商鋪,我自抵達樂平以來便著手釀造此酒,入夏時節一月可成,但倘若時日延長,風味必定更佳。如此說來,不知長者願不願意與我做一做這個買賣。”
喬琰一提到用料和酒曲都出自晉陽,王揚原本還只當對方是個尋常來客的態度便已經完全改變了,現在聽到這買賣一事,固然世家談錢未免俗套,也不覺更坐直了些。
但他顯然不能將自己的興趣表露得如此直白,而是問道:“此事與先前喬侯所提及的叔優又有什麽聯系?”
喬琰回道:“買賣的意義莫過於牟利,長者比我這個晚輩更懂這個道理,若是一事之中的效益不只一處,又或者權衡比對之下,一方更優,自然能有所抉擇。”
王揚頷首,又聽喬琰繼續說道:“令我抉擇的無外乎就是王氏和唐氏而已。王氏於樂平縣中有分支,在這晉陽城中也是大戶風範盡顯,卻並不能抵過唐氏可能拿出更高籌碼的效益。讓我選擇前來王氏的緣由,乃是王叔優。”
王揚心中有數,光是王柔是個有才幹本事的人,顯然不足以讓喬琰做出這種決定,其中必然還有些別的原因。
果然他旋即便聽到喬琰說道:“光和二年,中郎將張修擅殺單於呼徵,扶持右賢王羌渠為新任單於,光和五年,王叔優接任張修為護匈奴中郎將。”
“然而羌渠此人乃是右賢王,並不遵從匈奴以左為貴的規則。”
“昔年琰之祖父曾為度遼將軍,督軍於五原,對並州局勢頗有關註,我未上並州來前便已聽聞,先時張修殺南匈奴單於,無外乎便是因為呼徵不與我大漢親厚,而羌渠則順應得多,然羌渠上位不正,南匈奴之中多有怨言,這是王叔優之困境。”
事實上這種困境的局面在隨後還被加劇了。
南匈奴歸順漢朝後,護匈奴中郎將時常憑借手中權柄和兵力,對南匈奴就的單於冊立之事做出武裝幹擾,務必要讓其首領乃是親漢之人,這樣在必要時候,便能將南匈奴作為一支已被大漢馴服的援軍。
張修殺呼徵後冊立羌渠就是這麽個情況。
於是在中平四年,幽州張純、張舉勾結烏丸反叛之時,朝廷的地方兵力不足,直接征調了南匈奴羌渠部下。
但也正是這場征調鬧出了大麻煩。
羌渠之子於夫羅剛領兵離開南匈奴於西河郡的王庭,不滿於需要犧牲族人性命的南匈奴左部貴族,當即聯合休屠各部斬殺羌渠,又連殺數位並州官員,自此掀起了並州被匈奴鮮卑入侵分裂的開端。
現在太原王氏的王柔面對的,就是潛在危機還未曾爆發,但匈奴內部已經對大漢有所怨言的情況。
王揚對此情形固然心知肚明,可現在驟然聽聞喬琰口中提起此事,還是不免為之詫異。
這絲毫也不像是她這個年紀的人會考慮的事情。
但喬琰卻覺得,她既然已經身在並州,起碼也得將她那不必上繳獻費的五年給全盤考慮清楚。
近在咫尺的黑山賊是一方面,並州西側的另一處潛在危機卻也不能完全忽略掉。
從起先關於買糧的想法,結合上這補料釀造法的籌碼深入探究下去,到如今已經完全不只是對於楊修的考驗而已了。
在買到供給樂平的米糧,建立起長期的供應鏈之餘,她要從中牟取多少利益,在樂平發展的前期她需要出頭多少、又要借助其他勢力多少,以及她是否要平衡清楚名與利的獲取關系,都成了她在這一個月內重新深入考慮的問題。
所以此刻,她朝著晉陽王氏的決策者說道:“若選唐氏,謀取的無非是小利而已,但若選王氏,所圖為大,既是大名,也是大利。”
喬琰笑了笑,又問道:“以長者看來,旁的銷路姑且不論,此酒可能銷往南匈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