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太重
關燈
小
中
大
私心太重
劉挽知道劉徹痛心, 痛心各家夠狠,妥妥要亡大漢的前奏。
可同樣,劉徹要是下狠心整治, 與之而來要面臨的何嘗不是須得接受天下動/亂的可能。
既然如此, 想個折中的辦法, 不必一口氣解決, 一個一個的解決。她提出的所謂民不告則官不究,未必不是惑敵之策。
劉徹目光閃爍著精光,“民不舉則官不究。辦法不是不可以,有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他們會變得越發精明, 倘若將來想查時,未必能查得出來。”
“事情做了, 必有痕跡。”劉挽覺得再聰明的人, 無論他們用多少辦法,都無法完全抹去所有的痕跡。況且,現如今的人都捏著免死金牌。
對的, 沒錯,大漢的律法對於官勳貴族都有特權, 那才是滿天下的士紳貴族有恃無恐的根本所在。告了,他們捏著特權, 也並不會因此傷筋動骨。故,民告又有何用?
大漢的律法, 大漢的律法......
劉挽捏緊手, 有些話屬實不適合說出口,然不吐亦不快。
“有別的話不妨直說。”劉徹半響沒有聽見劉挽說話, 又問上一句,視線落在劉挽的身上, 不曾錯過劉挽流露出的那份踟躕。
劉挽偷瞄劉徹一眼,劉徹揮氣道:“說,朕聽著。”
“先說好,我胡亂想的,要是父皇覺得不舒服大可改了。別罵我。”劉挽趕緊解釋一番,她知道律法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發展,和政策一樣,都在不斷的改進,她現在算是在有意的推動發展,但落在別人的耳朵裏,都得覺得她腦子有病。
劉徹道:“再異想天開的事朕都聽你提過了,用不著你提醒,你只管說,朕聽著自會辨別你的主意到底好不好。”
行,劉徹知道決定權在自己的身上,別把劉挽當成敵人,讓劉挽說什麽都沒問題。
“大漢給官紳士族的特權是不是稍微太多了。律法管的是人性之惡,尋常百姓的惡要管,官員的惡也得管。之前父皇總覺得我給各家的人太多,讓他們敢騎到我的頭上作威作福。同樣的話我也想還給父皇,大漢給他們的太多,多得他們眼裏都沒有大漢,更沒有您這個大漢皇帝。”劉挽小聲的點出問題所在,請劉徹想想他之前教給她的道理。教劉挽的時候劉徹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事到臨頭,劉徹總不能丟得一幹二凈的吧。
忘,劉徹是不可能忘記的,然而劉挽提出的律法問題,劉徹同樣得在想後果。
早有念頭卻不敢把話說出口的劉挽,考慮的是後果,劉徹又怎麽可能不考慮後果?
“大漢律法由當年的開國功臣所定,想改律法......”劉徹凝望著劉挽一頓,劉挽提醒道:“法從有到無,從不為天下人所知,到告知天下人,法在變,人也在變。如何變法,在人,不在律法的本身。法為人所創,自當因時因勢而變。”
劉挽是在提醒劉徹,別忘了法是為何而存在的,那是由人們來創造的。既然是由人創造出來的,該怎麽變,變與不變,都應該由人來決定。劉徹須要考慮的後果是,推行變法之後,是否讓大漢更好,不斷壯大的官紳士族,他們的權利是否受到約束,從此,大漢朝廷可以更加的穩定?
“父皇既容不得墨家的壯大,必也是容不得旁人權力淩駕於父皇之上。墨家的俠士眼裏沒有法該管,大漢朝的官員們眼裏沒有大漢,更應該管。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好言相勸既無用,不如執法嚴明。”劉挽認為天下間最最應該管的恰恰是一個個都盤算如何讓自己更加壯大的士紳豪強,正因為他們算著自己的那點私利,不斷壓榨百姓,才會造就大漢朝的百姓越來越苦。
他們膽敢不給百姓活路,為了大漢,劉徹更應該想法子讓他們把吃過界的東西吐出來。但凡劉徹不出手管,瞧著吧,往後這天下指不定由誰說了算。
不得不說,劉挽說到劉徹的心坎上。
一些問題的存在,並非劉徹沒有意識到,而是劉徹不得不考慮,究竟他該用哪一種的方式才能把問題解決得更好。
“想要堵住他們的嘴,須得用他們的人堵住他們的嘴。反正都要修史了,順便把律法也改上一改,有何不可?”劉挽小聲的補上一句,提醒劉徹其實他們有現成的人選,制定律法不能由一人來制定,修史召集來多少的人,這些人到底是修史亦或者修律法,還不是劉徹一句話的事?
劉徹睜大眼睛,不難看出他眼中的震驚,劉挽反倒眨眨眼睛,似在無聲的說,爹啊,您看我給您準備的禮物行吧?
“悄悄的辦,不必大張旗鼓。”劉徹有什麽理由拒絕,問題存在,劉挽腦子好使,該準備的她都給劉徹準備好了,接下來的事,等著結果,瞧那些群人把史書和律法修得怎麽樣。修得好,劉徹大可用之,修得不好,劉徹不用,對劉徹並沒有過多的負面影響。
劉挽脆聲答應。
“你平陽姑姑這些年借安容處收養不少的女孩你知道。”劉徹話鋒一轉問起。
劉挽不以為然的答道:“多年來平陽姑姑一直在尋各種各樣的美人。”
針對此事,劉徹不由幹咳一聲,以掩飾尷尬。
平陽長公主尋美為何,難道劉徹能不知道嗎?
劉徹不怎麽想跟劉挽討論此事,只道:“朕會讓你平陽姑姑往後不再管安容處的事。”
引得劉挽困惑的看過去,劉挽當初請幾位姑姑們出面,目的在於平衡,怎麽現在劉徹覺得平衡不妥?
啊,不對,是平陽長公主做得不好。
“你平陽姑姑所為,你當真不知?”劉徹沒能忍住問上劉挽一句,不喜於劉挽的裝傻。
劉挽眼神有些飄的道:“我又不能管。總跟父皇告狀,豈不是讓父皇覺得我過於小氣,或者是心裏那口惡氣沒散呢。正好,我也嘗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這其中透露出多少的無奈,想來劉徹不會聽不懂。
聽懂的劉徹狠狠的瞪劉挽一眼,“朕記得你當初設安容處時說過,安容處是為大漢收攏人心所設,你要給大漢朝兜底。怎麽?當年誇下海口,如今反而不想作為了?”
“父皇明知道根本所在。我當年想把事情辦得更好,堵住朝堂上好些人的嘴,把姑姑們和姑祖母們都叫上,本意是要她們的勢,有利有弊,如何能想到,最最聰明,最該顧忌父皇的平陽姑姑,竟然會只借助安容處達到私欲的目的。”劉挽還委屈著呢,平陽長公主做的事但凡換成旁人,劉挽早把人換了。偏劉徹在上頭,劉挽不得不忍著讓著。底下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告狀,劉挽一次一次的壓下,鬧到如今都對劉挽生出不信任了。
劉徹聽著劉挽小聲嘀咕,瞥過劉挽道:“朕會出面,無論是安容處,亦或者是藥坊,由你來全權負責,從今往後,誰若處事不公,不守規矩,你該換則換,無一例外。”
這話劉挽愛聽,重重點頭道:“是。父皇放心,我一定安排好的。”
此非虛言,劉徹看著劉挽鋪下的攤子越來越大,但凡沒有劉家人摻和其中的攤子,至今沒有一個出過亂子。
安容處的事,劉徹先前以為也是不錯的,結果這一回劉徹生出查查之心,不查不知道,一查劉徹才發現,平陽長公主在其中動了不少的手腳,將長安的安容處弄得那叫一個烏煙瘴氣。
劉徹在知曉平陽長公主的手企圖伸往藥坊時,當下決定再不能容忍。
藥坊是劉挽針對前線戰士,為他們準備救命的藥包而設的,其中關系著前線戰士的性命,劉挽對藥包的制作要求極高。前線的將士一回一回的肯定劉挽的付出,沒少誇讚多虧劉挽的藥包,才讓他們的人得以一次次的死裏逃生。
對此,朝中的大臣不少人都想插手,可惜,劉徹信不過別人,眼看劉挽縱然遠在朔方,藥坊從來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劉徹更不會把關系前線的事交由旁人來辦。
偏偏平陽長公主又露出攪和藥坊的心思,甚至以勢壓人的將人塞進去了。
不錯,劉徹不可否認平陽長公主懂得他的心思,總能投其所好。賞賜金銀,劉徹自問從來沒有虧待過平陽長公主。然從鹽務一事上,劉徹也算瞧明白劉挽和平陽長公主的差距。
平陽長公主私心太重,全然不顧大局,更沒有劉挽那一份為國為君分憂的心境。
劉挽可以做的很多事,獨獨不能交給平陽長公主去做。
事情談完,父女達成共識,劉徹既問晚膳備得如何,飯很快擺上,劉挽順勢提道:“我身體都好了,明天我要去上林苑練兵。”
“不行。”兩道聲音響起,一道出自劉徹,一道出自衛子夫。
夫妻二人都覺得劉挽練兵的事可以再放一放,劉徹道:“初十我們去上林苑,你到時候再去練兵。”
咦,劉挽好奇劉徹怎麽會正月都沒出要去上林苑?劉徹像是知道劉挽所想,答道:“宮裏得讓人好好的查一查,朕走了方便他們查。”
好吧,劉挽把行刺一事忘了,哪怕查出所謂的幕後指使者,並不代表其他的同黨全都揪出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挽知道劉徹痛心, 痛心各家夠狠,妥妥要亡大漢的前奏。
可同樣,劉徹要是下狠心整治, 與之而來要面臨的何嘗不是須得接受天下動/亂的可能。
既然如此, 想個折中的辦法, 不必一口氣解決, 一個一個的解決。她提出的所謂民不告則官不究,未必不是惑敵之策。
劉徹目光閃爍著精光,“民不舉則官不究。辦法不是不可以,有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他們會變得越發精明, 倘若將來想查時,未必能查得出來。”
“事情做了, 必有痕跡。”劉挽覺得再聰明的人, 無論他們用多少辦法,都無法完全抹去所有的痕跡。況且,現如今的人都捏著免死金牌。
對的, 沒錯,大漢的律法對於官勳貴族都有特權, 那才是滿天下的士紳貴族有恃無恐的根本所在。告了,他們捏著特權, 也並不會因此傷筋動骨。故,民告又有何用?
大漢的律法, 大漢的律法......
劉挽捏緊手, 有些話屬實不適合說出口,然不吐亦不快。
“有別的話不妨直說。”劉徹半響沒有聽見劉挽說話, 又問上一句,視線落在劉挽的身上, 不曾錯過劉挽流露出的那份踟躕。
劉挽偷瞄劉徹一眼,劉徹揮氣道:“說,朕聽著。”
“先說好,我胡亂想的,要是父皇覺得不舒服大可改了。別罵我。”劉挽趕緊解釋一番,她知道律法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發展,和政策一樣,都在不斷的改進,她現在算是在有意的推動發展,但落在別人的耳朵裏,都得覺得她腦子有病。
劉徹道:“再異想天開的事朕都聽你提過了,用不著你提醒,你只管說,朕聽著自會辨別你的主意到底好不好。”
行,劉徹知道決定權在自己的身上,別把劉挽當成敵人,讓劉挽說什麽都沒問題。
“大漢給官紳士族的特權是不是稍微太多了。律法管的是人性之惡,尋常百姓的惡要管,官員的惡也得管。之前父皇總覺得我給各家的人太多,讓他們敢騎到我的頭上作威作福。同樣的話我也想還給父皇,大漢給他們的太多,多得他們眼裏都沒有大漢,更沒有您這個大漢皇帝。”劉挽小聲的點出問題所在,請劉徹想想他之前教給她的道理。教劉挽的時候劉徹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事到臨頭,劉徹總不能丟得一幹二凈的吧。
忘,劉徹是不可能忘記的,然而劉挽提出的律法問題,劉徹同樣得在想後果。
早有念頭卻不敢把話說出口的劉挽,考慮的是後果,劉徹又怎麽可能不考慮後果?
“大漢律法由當年的開國功臣所定,想改律法......”劉徹凝望著劉挽一頓,劉挽提醒道:“法從有到無,從不為天下人所知,到告知天下人,法在變,人也在變。如何變法,在人,不在律法的本身。法為人所創,自當因時因勢而變。”
劉挽是在提醒劉徹,別忘了法是為何而存在的,那是由人們來創造的。既然是由人創造出來的,該怎麽變,變與不變,都應該由人來決定。劉徹須要考慮的後果是,推行變法之後,是否讓大漢更好,不斷壯大的官紳士族,他們的權利是否受到約束,從此,大漢朝廷可以更加的穩定?
“父皇既容不得墨家的壯大,必也是容不得旁人權力淩駕於父皇之上。墨家的俠士眼裏沒有法該管,大漢朝的官員們眼裏沒有大漢,更應該管。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好言相勸既無用,不如執法嚴明。”劉挽認為天下間最最應該管的恰恰是一個個都盤算如何讓自己更加壯大的士紳豪強,正因為他們算著自己的那點私利,不斷壓榨百姓,才會造就大漢朝的百姓越來越苦。
他們膽敢不給百姓活路,為了大漢,劉徹更應該想法子讓他們把吃過界的東西吐出來。但凡劉徹不出手管,瞧著吧,往後這天下指不定由誰說了算。
不得不說,劉挽說到劉徹的心坎上。
一些問題的存在,並非劉徹沒有意識到,而是劉徹不得不考慮,究竟他該用哪一種的方式才能把問題解決得更好。
“想要堵住他們的嘴,須得用他們的人堵住他們的嘴。反正都要修史了,順便把律法也改上一改,有何不可?”劉挽小聲的補上一句,提醒劉徹其實他們有現成的人選,制定律法不能由一人來制定,修史召集來多少的人,這些人到底是修史亦或者修律法,還不是劉徹一句話的事?
劉徹睜大眼睛,不難看出他眼中的震驚,劉挽反倒眨眨眼睛,似在無聲的說,爹啊,您看我給您準備的禮物行吧?
“悄悄的辦,不必大張旗鼓。”劉徹有什麽理由拒絕,問題存在,劉挽腦子好使,該準備的她都給劉徹準備好了,接下來的事,等著結果,瞧那些群人把史書和律法修得怎麽樣。修得好,劉徹大可用之,修得不好,劉徹不用,對劉徹並沒有過多的負面影響。
劉挽脆聲答應。
“你平陽姑姑這些年借安容處收養不少的女孩你知道。”劉徹話鋒一轉問起。
劉挽不以為然的答道:“多年來平陽姑姑一直在尋各種各樣的美人。”
針對此事,劉徹不由幹咳一聲,以掩飾尷尬。
平陽長公主尋美為何,難道劉徹能不知道嗎?
劉徹不怎麽想跟劉挽討論此事,只道:“朕會讓你平陽姑姑往後不再管安容處的事。”
引得劉挽困惑的看過去,劉挽當初請幾位姑姑們出面,目的在於平衡,怎麽現在劉徹覺得平衡不妥?
啊,不對,是平陽長公主做得不好。
“你平陽姑姑所為,你當真不知?”劉徹沒能忍住問上劉挽一句,不喜於劉挽的裝傻。
劉挽眼神有些飄的道:“我又不能管。總跟父皇告狀,豈不是讓父皇覺得我過於小氣,或者是心裏那口惡氣沒散呢。正好,我也嘗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這其中透露出多少的無奈,想來劉徹不會聽不懂。
聽懂的劉徹狠狠的瞪劉挽一眼,“朕記得你當初設安容處時說過,安容處是為大漢收攏人心所設,你要給大漢朝兜底。怎麽?當年誇下海口,如今反而不想作為了?”
“父皇明知道根本所在。我當年想把事情辦得更好,堵住朝堂上好些人的嘴,把姑姑們和姑祖母們都叫上,本意是要她們的勢,有利有弊,如何能想到,最最聰明,最該顧忌父皇的平陽姑姑,竟然會只借助安容處達到私欲的目的。”劉挽還委屈著呢,平陽長公主做的事但凡換成旁人,劉挽早把人換了。偏劉徹在上頭,劉挽不得不忍著讓著。底下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告狀,劉挽一次一次的壓下,鬧到如今都對劉挽生出不信任了。
劉徹聽著劉挽小聲嘀咕,瞥過劉挽道:“朕會出面,無論是安容處,亦或者是藥坊,由你來全權負責,從今往後,誰若處事不公,不守規矩,你該換則換,無一例外。”
這話劉挽愛聽,重重點頭道:“是。父皇放心,我一定安排好的。”
此非虛言,劉徹看著劉挽鋪下的攤子越來越大,但凡沒有劉家人摻和其中的攤子,至今沒有一個出過亂子。
安容處的事,劉徹先前以為也是不錯的,結果這一回劉徹生出查查之心,不查不知道,一查劉徹才發現,平陽長公主在其中動了不少的手腳,將長安的安容處弄得那叫一個烏煙瘴氣。
劉徹在知曉平陽長公主的手企圖伸往藥坊時,當下決定再不能容忍。
藥坊是劉挽針對前線戰士,為他們準備救命的藥包而設的,其中關系著前線戰士的性命,劉挽對藥包的制作要求極高。前線的將士一回一回的肯定劉挽的付出,沒少誇讚多虧劉挽的藥包,才讓他們的人得以一次次的死裏逃生。
對此,朝中的大臣不少人都想插手,可惜,劉徹信不過別人,眼看劉挽縱然遠在朔方,藥坊從來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劉徹更不會把關系前線的事交由旁人來辦。
偏偏平陽長公主又露出攪和藥坊的心思,甚至以勢壓人的將人塞進去了。
不錯,劉徹不可否認平陽長公主懂得他的心思,總能投其所好。賞賜金銀,劉徹自問從來沒有虧待過平陽長公主。然從鹽務一事上,劉徹也算瞧明白劉挽和平陽長公主的差距。
平陽長公主私心太重,全然不顧大局,更沒有劉挽那一份為國為君分憂的心境。
劉挽可以做的很多事,獨獨不能交給平陽長公主去做。
事情談完,父女達成共識,劉徹既問晚膳備得如何,飯很快擺上,劉挽順勢提道:“我身體都好了,明天我要去上林苑練兵。”
“不行。”兩道聲音響起,一道出自劉徹,一道出自衛子夫。
夫妻二人都覺得劉挽練兵的事可以再放一放,劉徹道:“初十我們去上林苑,你到時候再去練兵。”
咦,劉挽好奇劉徹怎麽會正月都沒出要去上林苑?劉徹像是知道劉挽所想,答道:“宮裏得讓人好好的查一查,朕走了方便他們查。”
好吧,劉挽把行刺一事忘了,哪怕查出所謂的幕後指使者,並不代表其他的同黨全都揪出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