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五章

關燈
第五章

隔天,吳小麥與寧花盤算了一下家裏的錢財,有五百多文,主要是賣蘑菇的錢,用來建房還是夠。打算先建一個堂屋、兩個房間,一個倉房、一個廚房,廁所、牲畜棚用木頭和草簾搭個窩棚就可以。商量完,便去找村長算日子,租借牛。用牛拉著石碾把地面夯實,用來建屋。等到了動工的日子,吳小麥請村裏來幫忙的人家吃了一頓好的,特意從村長家買了只公雞,請村長媳婦兒掌勺。村裏建房都是相熟的漢子過來幫忙,包一頓飯,吳小麥家沒有鐵鍋,不好炒菜,碗筷也不夠多,便直接擺村長家了。酸菜炒雞雜、雞血湯、冬瓜燉雞塊、加上幾樣蔬菜,便是一桌難得的吃食。之後的飯菜都是寧花用陶鍋煮的,之前買了一個新陶鍋,加上兩個舊陶鍋,勉強夠用,每天都是幹飯、燉菜加各種雞蛋湯。人多雞蛋消耗的快,從村長家買了二十個雞蛋才夠用,不時請村長從鎮上帶斤肉回來,請人幹活總要有些葷腥。農家蔬菜不值錢,相熟人家不時送些蔬菜過來,何春花特意抱了兩個大冬瓜過來,加上自己之前囤的幹菜,還是夠用的。

為防止屋腳被雨水泡軟,屋腳要用石頭壘。吳小麥選的地塊靠山,地勢高,壘兩尺來高就可以。從山上挑黃土,加稻草、加水,用牛把泥和勻。泥和好,用兩塊大木板把石頭墻基夾好,把泥倒入木板之間,用木棒把泥夯實。一層層夯實加高,保持垂直,便可形成泥墻,泥墻最好下層稍寬,這樣不容易倒塌。窗戶框、門框先做好,夯墻時,直接夯進去。有些人家為省事,直接在高處留小洞,不做窗戶,冬日用草簾或木板蓋住擋風。泥墻晾幹,便可以架房梁,房梁架好,房子的框架就出來了。房梁、房檁是最花錢的地方,畢竟要晾幹半年以上的圓木,講究的人家早早就會備好。像吳小麥這種臨時建房的,只好花錢在村中購買。幸好,房架用的木頭無需晾那麽久,之前砍柴時,便把規整的木頭留下,弄成椽子,晾了兩個多月,已經能用了。房頂若是鋪瓦,房架密實,鋪茅草,房架便可以稀疏一些。吳小麥為了以後鋪瓦,房架按鋪瓦的制作。寧花除了煮飯,便是割茅草,編茅草扇,能編多少編多少。茅草頂鋪的越厚,越不容易漏雨,之後雖然需要每年更換表面的茅草,內部的茅草,只要不被蟲蛀,可以三、五年不換。若是廚房的,靠裏側的茅草會被熏黑,只要沒腐朽,完全無需更換。現在的錢不夠,只能先鋪茅草頂,茅草扇從房檐一層層鋪到房頂,雖然用草繩綁在房架上,茅草用竹條編好,也會糊泥,但刮大風還是會把茅草刮走,終究不夠結實。瓦片則是幾年撿一次就行,可以用石頭壓著,不怕風雨。

吳娟的孩子是在房子弄石頭地基的時候出生的,穩婆之前就請好了,吳娟這幾個月日子過的好,也沒累到,生產順利。經過四個時辰的生產,在隔壁村的穩婆和劉春花的幫助下,吳娟生了一個六斤的小子。剛出生皺巴巴的,哭聲很大,一看就健康。養了一陣子,長開了些,白白胖胖的,臉型方正,眼睛烏溜溜的,骨架也大,長手長腳,像吳小麥。大夥都說外甥似舅,也誇石頭會長,這要是像洛秀才,那就很膈應人。吳娟立了女戶,這個孩子便跟著吳娟姓,名字是村長取的,叫石頭。村長說希望這孩子以後跟石頭一樣堅硬,頂門立戶。吳娟生產之後,讓寧花和吳小麥忙的暈頭轉向,畢竟小孩子不分白天黑夜的鬧騰,餓了尿了就開始哭嚎。吳娟身體沒恢覆,肯定照顧不了,石頭都是寧花和吳小麥照顧的,跟他們一屋。寧花白天還要照顧吳娟,晚上只好吳小麥來。吳小麥很快學會給石頭餵米糊換尿布洗澡,就是夜裏沒法睡整覺,白天還要去新房那邊幫忙,累的不行。後面實在撐不住,便請村長幫忙主持大局。幸好劉春花和村裏阿嬤們擔心三人年輕不知事,照顧不好石頭,白日不時過來搭把手,幫忙看著石頭,寧花才輕松些,否則家裏肯定忙不過來。等吳娟緩過來,白日自己照顧石頭,寧花一個人便能把家中的事應付好,吳小麥依舊晚上照顧石頭,白天寧花不需要吳小麥幫忙,便每日下午去新房幹半天活。等吳娟出了月子,照顧石頭的同時,還能幫忙煮飯、做些輕省的家務,寧花便騰出精力割茅草、編茅草扇。因著吳娟是和離歸家,生了石頭,沒有大肆報喜、發紅雞蛋。村裏人也未道賀,多是過來幫忙,帶幾個雞蛋給吳娟補身體。吳娟生產順利,除了請穩婆的錢,其它花銷並不大,石頭的尿布、衣服大多都是撿村長家小孩的。請穩婆的錢還是吳小麥和寧花出的,一兩銀子沒花出去,等吳娟緩過來,直接把這一兩銀子交給了吳小麥。吳小麥拿著這一兩,又湊了些錢,去鎮上訂了瓦片,起碼倉房可以蓋瓦,其它房間日後有錢了再換。

新房蓋好,已然入冬,等一切安置妥當,錢也花的差不多了。便挑了個吉日,一家人安安靜靜的搬到新房去了,沒有請喬遷宴,只請了村長一家和幫工的漢子,照舊擺在村長家,由村長媳婦兒掌勺,殺了只雞吃了一頓好的。新房是正對院門三個房間,泥屋茅草頂,窗戶和門都開好了。除了中間的堂屋,兩側各有一間房間,左右都留有空地,日後可以往兩邊擴建。竈房和倉房在院子的東側,距離正屋有一大段距離。廚房和倉房連在一起,倉房在廚房後面,在側邊開了個門,竈房則正對著院子方向開門。倉房那一側的屋頂鋪了瓦片,廚房依舊是茅草頂,兩側的屋檐留的很寬,底下用來放柴火。前院夯實,日後曬衣服或者曬糧食都行。穿過堂屋,來到後院,後院是一片菜地,東側是從前往後依次是茅廁、牲口棚,都是壘了三尺來高的泥墻,泥墻四角用木頭支著茅草頂,冬日若是冷了,便可以掛上草簾。家裏的兩只母雞正關在牲口棚裏,整個院子周圍用竹條紮了一圈籬笆。

家中家具不多,只有兩張床和桌椅,搬家很容易,冬日無事,家具可以慢慢添置。倒是銀錢不湊手,吳小麥和寧花去了一趟蘑菇坑,運回了一半坑底的木頭,安置在牲口棚,不時過去澆回水。兩只雞隔開,靠門口的一塊地。家中無大事,菜地寧花可以侍弄,吳小麥便與村裏的漢子一同去鎮上的碼頭搬貨掙錢,多少添些進項。天氣漸冷,牲口棚早早的掛了草簾,雞不愛下蛋,蘑菇長出來的也不多。後面天氣冷了,移了部分去竈房,在竈房的稀稀拉拉長著,牲口棚裏的已經停止生長。靠著這些蘑菇和村裏相熟人家送的菜蔬,勉強供給家中冬日的菜蔬,雞蛋金貴,都是留給吳娟的。

吳小麥往返於鎮上,才知道,洛秀才是入贅王地主家,日後孩子跟王地主家姓。洛秀才的一應花銷由王地主家供應,洛家,王地主家是不管的。王地主家覺得洛秀才學問不怎樣,考不上舉人,好拿捏,洛家人也不想再供洛秀才讀書,兩邊一拍即合。鎮上不少人家知道洛秀才為了入贅王地主家,休棄懷孕的發妻,不齒洛秀才的人品,不少讀書人皆不願與洛秀才為伍。因著洛秀才名聲不好,王地主家直接給了洛家人一百兩銀子聘禮,也沒有大操大辦。選了個吉日,請了自家親戚族老,洛家人都沒請,只接了洛秀才一人過去拜堂成親。洛家人拿了錢,打算修青磚大瓦房,洛家村人半點好處沒得,名聲還被帶累了。本來洛家村覺得村裏出了秀才,日後可以在村中開學堂,教村中後輩讀書習字,後輩就算考不上秀才,總有一兩個出息的,可以去鎮上或者縣城謀生活,免得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結果入贅到王地主家,直接掐斷了期望,又與吳家村交惡,導致洛家村人對洛秀才家多有怨懟。

冬日若是下雪,吳小麥在竈房做家具、編籮筐,家中架子、櫃子、箱子之類的都沒有,這些大件做起來耗時,農具之類也要維修,趁農閑多做一些,免得要用的時候沒有。寧花、吳娟則帶著孩子,在竈房編草簾或者做小衣服,小孩子長的快。竈房天天燒著火,火上架著陶鍋燒水,冬日洗東西凍手,有熱水舒服些。家中用水多,吳小麥每天清晨都要去河邊挑水。長蘑菇的樹枝占了廚房不小的地盤,導致在竈房洗漱,不太方便。不時澆些水,便會長出蘑菇,雖不多,但不用上山尋找,跟種菜一樣,澆澆水不費力,就是氣味不好聞。放在避光的地方,可以跟旁邊破籮筐裏的韭菜等一起照顧,冬日只能在廚房裏種些韭菜、蒜苗,存的幹菜不多,去村裏買豆腐又要花錢,之前去村長家買了不少黃豆,可以發芽菜吃,這樣省錢些。蘑菇很少吃,蘑菇價高,能存多少是多少,品相實在糟糕的才會自己吃。也試過把長蘑菇的樹枝擺在木屑和稻草上,可惜蘑菇沒長出來,稻草、木屑先腐壞了。冬日蘑菇不好晾曬,廚房生著火,可以慢慢把蘑菇烘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