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滿城金甲
關燈
小
中
大
第302章 滿城金甲
商隊在進城後就散了。
各自幹自己的活計。
她跟李硯走了會兒,先去一家驛店落個腳,話說……走了那麽些天,也沒水洗個腳,那個氣味,沒有人想知道。
路邊的驛店,走正規路子。
“客官,請出示您的路引等相關證件!”
店小二接過路引,拿到櫃臺旁,由專門的師傅進行登記,再拿了鑰匙給她。
“上房,一間,鑰匙您可拿好了!”店小二聲音洪亮,說了上一句,下一句自動降低了音:“後院往東,第三間屋子就是。”
她接過鑰匙問道:“飯菜,能送到屋內嗎?”
“客官想吃些甚?您現在就點上,稍歇歇會兒,就能送到您屋子裏去!屋子裏已經燒上了熱炕,舒坦著!”
店小二說話有那麽一點點口音,但好歹說的是官話。
基本是交流無礙。
點了兩個熱乎菜,來了幾個店小二極力推薦的“烙子”,順帶著,送去了兩大盆子水。
水,貴著。
想要洗澡——實在是奢侈。
暫時這樣吧。
兩人各自用一盆子,先洗臉,擦擦身子,再用那水洗腳。
瞅一眼那盆子裏渾濁的水。
得了。
奢侈一把——晚上再洗一次。
剛放下帕子,坐在熱乎乎的土炕上,店小二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店小二送來了食物。
“飛烙子——”
“金黃酥脆的烙子咯,吃了一個還想著一個,金子吃不了,飛烙子少不了!”
耳畔像是響起了先前聽過的吆喝聲。
倒不是金黃。
確實是金燦燦的,看著十分討喜,外面刷了一點點的油,有光澤,又不會覺得膩,一張烙餅有巴掌那麽大,薄薄一層,盤子裏堆放了六張。
拿起就往嘴裏放。
不自覺的行為。
也不管裏面會不會有蒙汗藥。
入口微微發鹹。
嚼幾下,酥脆,綿柔,也有嚼勁兒。
吞進肚裏。
嘴中回甜。
“好吃,趁熱吃啊!”
招呼李硯快吃,她拿起筷子去撿菜。
前面點菜,點了好幾個,店小二卻說道:“客官,我家店的菜飯著實美味,既然你們不止住上這一日,不如一一細吃。”
店裏的飯菜分量足——她不用一次性點五個菜。
三個足以。
一盤子飛烙,一盆子類似菜羹湯的菜,還有一碟雜菜燴肉。
盆子有她四五個拳頭大,哪怕是一個壯漢,一人吃上這一盆,肚子裏也是飽飽的,只不過不太經餓而已。
不。
其實是經餓的。
表面上看是綠綠的葉子,底下有像面疙瘩的東西,吃得來像面,口感不是很像,因為十分粗糙。
最後一道菜,即是名菜,也是梁州家常菜。
雜菜,就是現成有什麽除肉以外的菜,往裏放上一些,與肉一起擱大鍋子裏燴,再加上當地特有的一種醬料。
說不上好吃。
也說不上不好吃。
蠻特別的口味。
不知不覺,兩人就光盤了。
“咦,你沒咳了?”
“熱乎。”
“你這毛病……真稀奇。”
屋子裏真熱乎。
都不想出去了。
睡覺的土炕底下被挖空,裏面燒些柴火,整個屋子都帶著熱乎起來——當然咯,這要收費。
走了那麽好些天,進來時只見到梁州的一角,對於外面再感興趣,卻抵不住熱炕頭的實在。
為了方便,更為了安全,他倆還是只要了一間屋子。
李硯悄悄紅了耳根子。
她只求,李硯別再莫名其妙消失不見。
從梁州到淮安,已經有很遠一段距離,她要一個人回去,風險系數還是很高很高的,如果真是那樣,她準備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叫花子。
應該安全……吧?
吃飽喝足,也睡好了。
翌日。
起了個早。
伸了個懶腰,喊上李硯上街去。
梁州城已經熱鬧起來了,因為他們有早市,城門口一帶,附近的莊子或村上的農民,他們會帶一些自己的農副產品來趕集,賣點東西,再買點東西,那些趕路的商旅,一向也是得起個大早。
除了早市,這裏還有午市,就是在午後,熱鬧的地方在西邊,多是正兒八經的商行。
沒有宵禁,倒也沒有晚市。
梁州天寒的時候,較多,冷的地方那就是晝短夜長,夜裏溫度低,還上哪兒溜達呢?
各回各家。
各找各媽。
低頭。
看看腳下的路。
只是普通的黃土地,被踩的踏踏實實,走起來帶著泥沙,若是有馬兒跑過,那半條街可能都染了顏色。
縱使如此,路是真的好走。
走哪兒都方便。
像是一個個“口”字,一個套了一個,那就成了“回”字。
再拓展開。
變成了“井”字。
李硯跟她說道:“從梁州到敦煌,步行,只需七日,乘車三日不到,即可達到。”
“那麽快?”
“從梁州去大嶺,關山,也要不了幾日。”
“交通那麽便利?”
“梁州附近的路,早在二十多年前,梁州縣令親自帶頭修繕。”
“喲?現在可還是那位縣令?”
“正是。”
“怎麽……沒升遷啊?”
“梁州縣令是郭家的人。”
“富陽郭家?”
“你也知道?”
“聽說過,只是聽說。”
四大家族的事兒,就別翻出來說了。
誰知道李硯實際上是哪一頭的。
有些話,不能說。
“梁州一帶的任命,朝廷的指令並不好使,好在,這位洋縣令,倒是一位有真本事的。”
“縣令姓什麽?”
“洋。”
李硯在手掌裏給她寫了個字。
她硬是楞了半天:“還有這個姓的?”
“你可知釧先生的釧字,如何書寫?”
李硯又寫給她看。
“在下……孤陋寡聞。”
“那你那麽多詩句,哪裏學來的?”
“主要是詩詞作者們鮮少見過那些姓氏。”
朝廷掌控起梁州來,難度系數不小,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也管不著誰是縣令,只要他們能安穩過些日子就成。
在壓梁州的大路時,碰見個米鋪子在搞活動——大折。
掌櫃的今年屯了一批新米。
新米到了,去年陳米還沒有清倉,此時正在賤賣。
看了看價錢。
的確便宜。
可她要買了,等著運送回去,那不知得花多少倍的路費。
不自覺想起了鏢局。
唉。
任重而道遠。
逛了逛午市,就準備往回走了。
一拐彎,碰見幾個小夥子,一溜兒,蹲在街邊巷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商隊在進城後就散了。
各自幹自己的活計。
她跟李硯走了會兒,先去一家驛店落個腳,話說……走了那麽些天,也沒水洗個腳,那個氣味,沒有人想知道。
路邊的驛店,走正規路子。
“客官,請出示您的路引等相關證件!”
店小二接過路引,拿到櫃臺旁,由專門的師傅進行登記,再拿了鑰匙給她。
“上房,一間,鑰匙您可拿好了!”店小二聲音洪亮,說了上一句,下一句自動降低了音:“後院往東,第三間屋子就是。”
她接過鑰匙問道:“飯菜,能送到屋內嗎?”
“客官想吃些甚?您現在就點上,稍歇歇會兒,就能送到您屋子裏去!屋子裏已經燒上了熱炕,舒坦著!”
店小二說話有那麽一點點口音,但好歹說的是官話。
基本是交流無礙。
點了兩個熱乎菜,來了幾個店小二極力推薦的“烙子”,順帶著,送去了兩大盆子水。
水,貴著。
想要洗澡——實在是奢侈。
暫時這樣吧。
兩人各自用一盆子,先洗臉,擦擦身子,再用那水洗腳。
瞅一眼那盆子裏渾濁的水。
得了。
奢侈一把——晚上再洗一次。
剛放下帕子,坐在熱乎乎的土炕上,店小二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店小二送來了食物。
“飛烙子——”
“金黃酥脆的烙子咯,吃了一個還想著一個,金子吃不了,飛烙子少不了!”
耳畔像是響起了先前聽過的吆喝聲。
倒不是金黃。
確實是金燦燦的,看著十分討喜,外面刷了一點點的油,有光澤,又不會覺得膩,一張烙餅有巴掌那麽大,薄薄一層,盤子裏堆放了六張。
拿起就往嘴裏放。
不自覺的行為。
也不管裏面會不會有蒙汗藥。
入口微微發鹹。
嚼幾下,酥脆,綿柔,也有嚼勁兒。
吞進肚裏。
嘴中回甜。
“好吃,趁熱吃啊!”
招呼李硯快吃,她拿起筷子去撿菜。
前面點菜,點了好幾個,店小二卻說道:“客官,我家店的菜飯著實美味,既然你們不止住上這一日,不如一一細吃。”
店裏的飯菜分量足——她不用一次性點五個菜。
三個足以。
一盤子飛烙,一盆子類似菜羹湯的菜,還有一碟雜菜燴肉。
盆子有她四五個拳頭大,哪怕是一個壯漢,一人吃上這一盆,肚子裏也是飽飽的,只不過不太經餓而已。
不。
其實是經餓的。
表面上看是綠綠的葉子,底下有像面疙瘩的東西,吃得來像面,口感不是很像,因為十分粗糙。
最後一道菜,即是名菜,也是梁州家常菜。
雜菜,就是現成有什麽除肉以外的菜,往裏放上一些,與肉一起擱大鍋子裏燴,再加上當地特有的一種醬料。
說不上好吃。
也說不上不好吃。
蠻特別的口味。
不知不覺,兩人就光盤了。
“咦,你沒咳了?”
“熱乎。”
“你這毛病……真稀奇。”
屋子裏真熱乎。
都不想出去了。
睡覺的土炕底下被挖空,裏面燒些柴火,整個屋子都帶著熱乎起來——當然咯,這要收費。
走了那麽好些天,進來時只見到梁州的一角,對於外面再感興趣,卻抵不住熱炕頭的實在。
為了方便,更為了安全,他倆還是只要了一間屋子。
李硯悄悄紅了耳根子。
她只求,李硯別再莫名其妙消失不見。
從梁州到淮安,已經有很遠一段距離,她要一個人回去,風險系數還是很高很高的,如果真是那樣,她準備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叫花子。
應該安全……吧?
吃飽喝足,也睡好了。
翌日。
起了個早。
伸了個懶腰,喊上李硯上街去。
梁州城已經熱鬧起來了,因為他們有早市,城門口一帶,附近的莊子或村上的農民,他們會帶一些自己的農副產品來趕集,賣點東西,再買點東西,那些趕路的商旅,一向也是得起個大早。
除了早市,這裏還有午市,就是在午後,熱鬧的地方在西邊,多是正兒八經的商行。
沒有宵禁,倒也沒有晚市。
梁州天寒的時候,較多,冷的地方那就是晝短夜長,夜裏溫度低,還上哪兒溜達呢?
各回各家。
各找各媽。
低頭。
看看腳下的路。
只是普通的黃土地,被踩的踏踏實實,走起來帶著泥沙,若是有馬兒跑過,那半條街可能都染了顏色。
縱使如此,路是真的好走。
走哪兒都方便。
像是一個個“口”字,一個套了一個,那就成了“回”字。
再拓展開。
變成了“井”字。
李硯跟她說道:“從梁州到敦煌,步行,只需七日,乘車三日不到,即可達到。”
“那麽快?”
“從梁州去大嶺,關山,也要不了幾日。”
“交通那麽便利?”
“梁州附近的路,早在二十多年前,梁州縣令親自帶頭修繕。”
“喲?現在可還是那位縣令?”
“正是。”
“怎麽……沒升遷啊?”
“梁州縣令是郭家的人。”
“富陽郭家?”
“你也知道?”
“聽說過,只是聽說。”
四大家族的事兒,就別翻出來說了。
誰知道李硯實際上是哪一頭的。
有些話,不能說。
“梁州一帶的任命,朝廷的指令並不好使,好在,這位洋縣令,倒是一位有真本事的。”
“縣令姓什麽?”
“洋。”
李硯在手掌裏給她寫了個字。
她硬是楞了半天:“還有這個姓的?”
“你可知釧先生的釧字,如何書寫?”
李硯又寫給她看。
“在下……孤陋寡聞。”
“那你那麽多詩句,哪裏學來的?”
“主要是詩詞作者們鮮少見過那些姓氏。”
朝廷掌控起梁州來,難度系數不小,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也管不著誰是縣令,只要他們能安穩過些日子就成。
在壓梁州的大路時,碰見個米鋪子在搞活動——大折。
掌櫃的今年屯了一批新米。
新米到了,去年陳米還沒有清倉,此時正在賤賣。
看了看價錢。
的確便宜。
可她要買了,等著運送回去,那不知得花多少倍的路費。
不自覺想起了鏢局。
唉。
任重而道遠。
逛了逛午市,就準備往回走了。
一拐彎,碰見幾個小夥子,一溜兒,蹲在街邊巷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