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求收留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十三章 求收留
正月十五一過,農歷新年算是徹底結束了。
大家該覆工的覆工,轉眼恢覆了往日的行色匆匆。薛文倩和黎康明則回歸「起早貪黑」的生活,獨剩黎想在家無所事事。
她照舊每天睡到自然醒,暖煦透過玻璃窗將她從頭曬到腳,烘得整間屋子都暖呼呼的。她花了好幾分鐘醒盹,感嘆不用工作的愉悅,同時又忍不住心虛:拖延癥患者再也不能再拿「過年」當借口,該認真找工作了。
朋友圈裏每個人都新年新氣象,連沈確那個毫無事業心的家夥都擺拍了一張和工位的合影,配上了「我愛工作」這樣假惺惺的文案。
黎想給她發了個開工紅包,和她閑聊了幾句;再一一點讚大家的躊躇滿志。她視線一路下滑至陸安嶼的朋友圈:桌上放了個保溫杯和一個大蘋果,配文:「早上查房,病人家屬給每個人都塞了個金冠蘋果,說是自家種的。」
又是金冠,他怎麽這麽愛吃蘋果。黎想扯扯唇角,大拇指頓了幾秒,還是沒能坦然按下那顆小心心。
“媽...怎麽了?”黎想清清嗓子,“你們幾點出門的?我都沒聽見。”
薛文倩那頭背景音嘈雜,應該在菜市場。她語調始終揚著,不時向小攤販詢問菜價:“八點。店裏這幾天生意火,每天連菜幫子都沒得剩,我得多備點。中午來店裏吃飯嗎?”
黎想翻了個身,睡意盡消:“不去了,我得在家改簡歷。”
“行,要給你送外賣嗎?”
“不用啦。”
“那我去忙了啊,下午我在店裏還有事,不回家了。”
“嗯,我看看待會沒事的話,就去店裏找你。”
黎想掛了電話,心尖暖暖的。離家這些年,她足夠獨立,看上去「所向披靡」,卻也明白這份底氣來自於對父母的依賴:他們就在那,始終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替她保駕護航、遮風擋雨。
父母給予的安全感給了她一個堅不可摧的保護罩,幫忙隔開了些她和現實煩惱的距離,卻也使她相對晚熟、活得不夠接地氣。
那一晚飯桌上,她聽到最多的字眼便是「養老」。
薛文倩和黎康明下崗多年,每個月自行繳納社保,待到退休年齡時大概能繳滿 35 年左右的工齡。江城養老金水準線在省內算高的,兩個人加一起約莫能拿到八千出頭,足夠往日開銷,卻擋不住大病大災。
他們這些年攢了不少積蓄,卻沒怎麽替自己打算,一心惦記給黎想在申城買套房子紮根。他們努力給她鋪後路,生怕她一個人出門在外受委屈、被人欺負;擔心她照顧不好自己,更害怕她孤獨終老,無人陪伴。
可她呢?有幫父母兜底的能力嗎?等再過十年、二十年,父母進入耄耋之年,她能獨當一面嗎?
再之後呢?
她不敢細想,莫名背脊發寒,對新一年的期盼瞬間轉為了恐慌。她噌地起床,翻出大學畢業時準備的舊簡歷,開始逐條更改。
四年多的純事務所工作經驗不算多出挑,卻也不差。她下載了幾套模版,又在論壇上搜索了前輩們的經驗之談,重點突出她主要負責的上市公司審計項目、首次公開募股和內控咨詢經歷;還不忘列舉了一些數據分析的事例。
她目光鎖定在「風控崗」和「財務分析崗」,機械式地填信息、點擊發送。一通海投完已近正午,她視線掠過一封封「職位申請遞交成功」的自動通知,浮躁的心終於安定不少。
她泡了碗方便面,邊吃邊咨詢朋友們有沒有合適的崗位內推。她懶得重覆打字,索性轉發一條籠統的【姐妹最近在找工作呢,有合適的推薦嗎?(哭哭.jpg)】。
大家回覆得都很快,多半是讓她發來簡歷幫忙留意著。
忙碌一早上,黎想總算完成了今日找工作的 KPI,減輕了負罪感,跟風發了條朋友圈:【新年願望:一心求財。】
沈確不負眾望,秒點讚回覆:【麻利滾回來!我都找不到人逛街了!】
黎想沒點私聊,直接蓋樓:【我也想啊,求收留。】
沈確:【隨時,家裏的大門永遠朝你敞開。】
黎想指尖快速跳躍,沒一會兒的功夫,老同學們見縫插針地加入了蓋樓大業:
寧旭:【趕緊趁你回申城前攢個局啊!】
話頭一起,眾人紛紛響應:【擇日不如撞日,幹脆這周末?】
黎想哭笑不得,明明是一條求職朋友圈,卻誤打誤撞成了大家聚一起吃喝玩樂的由頭。【我都行,聽從組織安排。】
寧旭:【我來安排!】
黎想聊夠了,換身衣服出了門,腳步卻不如年前那般輕盈。
人的心理有時候很奇怪,過年那會,大家都閑散在家,她倒沒覺得有什麽。
而現下,每個人都回歸原來的生活節奏,仿佛「休息」註定只能是一種短暫的生活狀態。「全員上進」的大環境下,黎想壓根沒法再躺得心安理得,腦子反反覆覆冒出那句古話:落後就要挨打。
她覷見滿大街的人來人往,篤定大家此刻都在奔著一個新目標努力。那她呢?目標是什麽?找到下一份工作,大概率會繼續被 PUA 到心力交瘁,再然後呢?
她一個勁反問,頭越垂越低,生怕被人看出一把年紀了還是閑散在家的「無業游民」,又忍不住自嘲內心戲過多:誰有空看她啊?
已過飯點,「薛記」依舊吵吵嚷嚷的。
薛文倩穿著大紅色的中國風刺繡棉襖,卷發披肩,抹了個大紅唇,正和客人眉飛色舞地聊天。
黎想乖巧地擺擺手,進店先招呼了聲“阿姨好”,又架不過對方的熱情邀請,被迫加入群聊。
她不知來者何人,卻在三言兩語中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江城人,現定居隔壁省會城市,逢年過節回老家必須到「薛記」吃頓飯 - 回味地道的家鄉風味。
對方對今日的菜品讚不絕口,不忘攛掇:“薛姐啊,考慮考慮唄,到我那開個分店。”
薛文倩平時沒少聽這些玩笑話,從不當真:“幹不動咯,一家店都累得我夠嗆。”
對方是個實在人,竟真像模像樣描繪起分店的前景:隔壁省會城市人流量大,年輕人反而更愛吃帶地方特色的菜系。薛文倩只需要負責培訓廚師,保證店內主打招牌菜的原汁原味,再順勢開發出一些適應當地特色的菜式。她還能幫忙物色適合的店鋪,推薦幾家得力的工作室幫忙做宣傳,打廣告。
薛文倩聽得樂不可支,內心絲毫不為所動。
開店又不是過家家:前期投入多,後期維護難,靠譜的供貨商、菜販更是難找。廚師是餐飲業的第一生產力,現在店裏的主廚汪師傅原先拿死工資,前些年開始吵著要分紅,否則以跳槽相逼。這幾年,他大有把控後場的架勢- 試圖擠走其他配菜師傅,捎帶上自己的侄子和老婆。
薛文倩為這事沒少費腦子,穩住汪師傅的同時也開始物色新人選,平日更是多呆在後廚,時常主動請纓上手幫忙,生怕一不留神,核心技術被人卷鋪蓋帶走。在自家地盤都能有層出不窮的幺蛾子,更別提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
對方竭力勸服:管理一體化啊,培訓到位就行,連鎖店都是這樣開起來的。
薛文倩笑著擺手,自嘲只想守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好好耕耘。
黎想認真聽著,倒覺得有些道理:如果再開一家分店,是不是能擴大知名度,分散風險?同時還能覆蓋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高競爭力。如果能做大做強...連鎖化...
對方語重心長,攬著薛文倩的胳膊:“薛姐,你好好考慮考慮。”
薛文倩敷衍著:“嗯,我再想想。”
待對方走後,黎想湊到薛文倩耳邊:“聽起來還不錯,不考慮考慮?”
薛文倩不假思索地拒絕:“我們對外地又不熟悉,得先打通一圈人脈關系吧?還得研究開在哪裏 - 好地段房租貴,差地段沒生意。很多事聽起來簡單,我一把年紀了,好不容易攢點錢,萬一虧個底朝天,我得哭死。”
“那在江城再開個分店呢?店裏生意這麽好,聽說好多人都特意從城郊開車趕過來吃。”
薛文倩掃視著面積不算大的大廳,狹窄昏暗的過道,以及門框破損的包間門,若有所思:“開店就算了,我倒真想找時間翻新一下。”
母女倆從沒正兒八經聊過店裏的事情,思路完全搭不上;加上黎想是個門外漢,一切全憑想當然,實際上心裏連店內每個月的成本、流水和水電燃氣開銷都沒數。
薛文倩壓根不指望黎想會懂這些,卻忍不住多提了一嘴:未來幾個月她會比平時更忙,前臺過完年突然放鴿子說不幹了。店裏服務員人手本就不夠,現下少了個收錢記賬的,她一時半會找不到靠譜的人,得自己頂。
黎康明作為水果市場股東之一,忙著負責和政府談判。運氣好的話大家能續租那一片空地,談不攏的話得乖乖收拾包袱走人。他肯定沒時間像之前那般,幫忙替店裏送外賣,當跑腿;得杵在市場看著那些愛鬧事的貨主們,防止矛盾升級。
薛文倩絮絮叨叨,又釋懷一笑,“過日子就是這樣,煩心事不斷,好在船到橋頭自然直。”
“要不我幫你記賬?”黎想閑人一個,在家待著反而容易胡思亂想,不如找點事做。
“你行嗎?”薛文倩掀起眼皮,筆頭沒停,唰唰記著早上在附近超市采購的東西。
“媽...我學會計的好嗎?”她連上市公司的賬都查了,還管不了一家小飯店的?瞧不起誰呢。
薛文倩將信將疑,翻出抽屜裏一大摞賬本:“你先看看再說。”
黎想翻了翻薄薄的紅紙和綠紙:“這不就是平時的賬單嗎?有什麽好看的?”
薛文倩並不意外她的反應,“平時我讓你爸去超市買一瓶辣椒醬,或是帶一份隔壁店的鹵味,都是隨手記,免得轉身忘了。”
“服務員跟你同時說了好幾桌客人要酒,你是在他們的賬單上畫「正」字來得快呢?還是打開電腦輸入得快呢?”
黎想不置可否:“那是因為你沒有完全電子化。”
“算了,你幹不好。”薛文倩沒否認電子化的好處,可十幾年下來,大家早已習慣了原始的記賬手法,哪那麽容易說改就改?
黎想生怕薛文倩反悔,忙不疊按住賬單,“我行。”
薛文倩盯了她好半天,“絕對不能對客人擺臉色。”
“媽,我是一個大人了好嗎?”
她說幹就幹,當天就霸占了吧臺位,負責接聽預約和外賣電話,對進店的每個客人頷首問好。
陸安嶼進店的時候,外面早已披星戴月。他眼神清冷,只在黎想身上稍作停留,便很快撤回;卻微笑著和身旁的人談天:“吧臺旁的大圓桌,今天包間訂完了。”
黎想莫名奇妙被人忽視,內心不爽。她不作他想,專心記錄客人們的需求,越聽身旁的歡聲笑語越覺刺耳。她一不小心劃破了賬單紙,煩躁地將紙胡亂揪成一團,朝右側扔了個拋物線,卻沒投中垃圾桶 - 紙團不偏不倚砸到了陸安嶼腿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正月十五一過,農歷新年算是徹底結束了。
大家該覆工的覆工,轉眼恢覆了往日的行色匆匆。薛文倩和黎康明則回歸「起早貪黑」的生活,獨剩黎想在家無所事事。
她照舊每天睡到自然醒,暖煦透過玻璃窗將她從頭曬到腳,烘得整間屋子都暖呼呼的。她花了好幾分鐘醒盹,感嘆不用工作的愉悅,同時又忍不住心虛:拖延癥患者再也不能再拿「過年」當借口,該認真找工作了。
朋友圈裏每個人都新年新氣象,連沈確那個毫無事業心的家夥都擺拍了一張和工位的合影,配上了「我愛工作」這樣假惺惺的文案。
黎想給她發了個開工紅包,和她閑聊了幾句;再一一點讚大家的躊躇滿志。她視線一路下滑至陸安嶼的朋友圈:桌上放了個保溫杯和一個大蘋果,配文:「早上查房,病人家屬給每個人都塞了個金冠蘋果,說是自家種的。」
又是金冠,他怎麽這麽愛吃蘋果。黎想扯扯唇角,大拇指頓了幾秒,還是沒能坦然按下那顆小心心。
“媽...怎麽了?”黎想清清嗓子,“你們幾點出門的?我都沒聽見。”
薛文倩那頭背景音嘈雜,應該在菜市場。她語調始終揚著,不時向小攤販詢問菜價:“八點。店裏這幾天生意火,每天連菜幫子都沒得剩,我得多備點。中午來店裏吃飯嗎?”
黎想翻了個身,睡意盡消:“不去了,我得在家改簡歷。”
“行,要給你送外賣嗎?”
“不用啦。”
“那我去忙了啊,下午我在店裏還有事,不回家了。”
“嗯,我看看待會沒事的話,就去店裏找你。”
黎想掛了電話,心尖暖暖的。離家這些年,她足夠獨立,看上去「所向披靡」,卻也明白這份底氣來自於對父母的依賴:他們就在那,始終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替她保駕護航、遮風擋雨。
父母給予的安全感給了她一個堅不可摧的保護罩,幫忙隔開了些她和現實煩惱的距離,卻也使她相對晚熟、活得不夠接地氣。
那一晚飯桌上,她聽到最多的字眼便是「養老」。
薛文倩和黎康明下崗多年,每個月自行繳納社保,待到退休年齡時大概能繳滿 35 年左右的工齡。江城養老金水準線在省內算高的,兩個人加一起約莫能拿到八千出頭,足夠往日開銷,卻擋不住大病大災。
他們這些年攢了不少積蓄,卻沒怎麽替自己打算,一心惦記給黎想在申城買套房子紮根。他們努力給她鋪後路,生怕她一個人出門在外受委屈、被人欺負;擔心她照顧不好自己,更害怕她孤獨終老,無人陪伴。
可她呢?有幫父母兜底的能力嗎?等再過十年、二十年,父母進入耄耋之年,她能獨當一面嗎?
再之後呢?
她不敢細想,莫名背脊發寒,對新一年的期盼瞬間轉為了恐慌。她噌地起床,翻出大學畢業時準備的舊簡歷,開始逐條更改。
四年多的純事務所工作經驗不算多出挑,卻也不差。她下載了幾套模版,又在論壇上搜索了前輩們的經驗之談,重點突出她主要負責的上市公司審計項目、首次公開募股和內控咨詢經歷;還不忘列舉了一些數據分析的事例。
她目光鎖定在「風控崗」和「財務分析崗」,機械式地填信息、點擊發送。一通海投完已近正午,她視線掠過一封封「職位申請遞交成功」的自動通知,浮躁的心終於安定不少。
她泡了碗方便面,邊吃邊咨詢朋友們有沒有合適的崗位內推。她懶得重覆打字,索性轉發一條籠統的【姐妹最近在找工作呢,有合適的推薦嗎?(哭哭.jpg)】。
大家回覆得都很快,多半是讓她發來簡歷幫忙留意著。
忙碌一早上,黎想總算完成了今日找工作的 KPI,減輕了負罪感,跟風發了條朋友圈:【新年願望:一心求財。】
沈確不負眾望,秒點讚回覆:【麻利滾回來!我都找不到人逛街了!】
黎想沒點私聊,直接蓋樓:【我也想啊,求收留。】
沈確:【隨時,家裏的大門永遠朝你敞開。】
黎想指尖快速跳躍,沒一會兒的功夫,老同學們見縫插針地加入了蓋樓大業:
寧旭:【趕緊趁你回申城前攢個局啊!】
話頭一起,眾人紛紛響應:【擇日不如撞日,幹脆這周末?】
黎想哭笑不得,明明是一條求職朋友圈,卻誤打誤撞成了大家聚一起吃喝玩樂的由頭。【我都行,聽從組織安排。】
寧旭:【我來安排!】
黎想聊夠了,換身衣服出了門,腳步卻不如年前那般輕盈。
人的心理有時候很奇怪,過年那會,大家都閑散在家,她倒沒覺得有什麽。
而現下,每個人都回歸原來的生活節奏,仿佛「休息」註定只能是一種短暫的生活狀態。「全員上進」的大環境下,黎想壓根沒法再躺得心安理得,腦子反反覆覆冒出那句古話:落後就要挨打。
她覷見滿大街的人來人往,篤定大家此刻都在奔著一個新目標努力。那她呢?目標是什麽?找到下一份工作,大概率會繼續被 PUA 到心力交瘁,再然後呢?
她一個勁反問,頭越垂越低,生怕被人看出一把年紀了還是閑散在家的「無業游民」,又忍不住自嘲內心戲過多:誰有空看她啊?
已過飯點,「薛記」依舊吵吵嚷嚷的。
薛文倩穿著大紅色的中國風刺繡棉襖,卷發披肩,抹了個大紅唇,正和客人眉飛色舞地聊天。
黎想乖巧地擺擺手,進店先招呼了聲“阿姨好”,又架不過對方的熱情邀請,被迫加入群聊。
她不知來者何人,卻在三言兩語中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江城人,現定居隔壁省會城市,逢年過節回老家必須到「薛記」吃頓飯 - 回味地道的家鄉風味。
對方對今日的菜品讚不絕口,不忘攛掇:“薛姐啊,考慮考慮唄,到我那開個分店。”
薛文倩平時沒少聽這些玩笑話,從不當真:“幹不動咯,一家店都累得我夠嗆。”
對方是個實在人,竟真像模像樣描繪起分店的前景:隔壁省會城市人流量大,年輕人反而更愛吃帶地方特色的菜系。薛文倩只需要負責培訓廚師,保證店內主打招牌菜的原汁原味,再順勢開發出一些適應當地特色的菜式。她還能幫忙物色適合的店鋪,推薦幾家得力的工作室幫忙做宣傳,打廣告。
薛文倩聽得樂不可支,內心絲毫不為所動。
開店又不是過家家:前期投入多,後期維護難,靠譜的供貨商、菜販更是難找。廚師是餐飲業的第一生產力,現在店裏的主廚汪師傅原先拿死工資,前些年開始吵著要分紅,否則以跳槽相逼。這幾年,他大有把控後場的架勢- 試圖擠走其他配菜師傅,捎帶上自己的侄子和老婆。
薛文倩為這事沒少費腦子,穩住汪師傅的同時也開始物色新人選,平日更是多呆在後廚,時常主動請纓上手幫忙,生怕一不留神,核心技術被人卷鋪蓋帶走。在自家地盤都能有層出不窮的幺蛾子,更別提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
對方竭力勸服:管理一體化啊,培訓到位就行,連鎖店都是這樣開起來的。
薛文倩笑著擺手,自嘲只想守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好好耕耘。
黎想認真聽著,倒覺得有些道理:如果再開一家分店,是不是能擴大知名度,分散風險?同時還能覆蓋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高競爭力。如果能做大做強...連鎖化...
對方語重心長,攬著薛文倩的胳膊:“薛姐,你好好考慮考慮。”
薛文倩敷衍著:“嗯,我再想想。”
待對方走後,黎想湊到薛文倩耳邊:“聽起來還不錯,不考慮考慮?”
薛文倩不假思索地拒絕:“我們對外地又不熟悉,得先打通一圈人脈關系吧?還得研究開在哪裏 - 好地段房租貴,差地段沒生意。很多事聽起來簡單,我一把年紀了,好不容易攢點錢,萬一虧個底朝天,我得哭死。”
“那在江城再開個分店呢?店裏生意這麽好,聽說好多人都特意從城郊開車趕過來吃。”
薛文倩掃視著面積不算大的大廳,狹窄昏暗的過道,以及門框破損的包間門,若有所思:“開店就算了,我倒真想找時間翻新一下。”
母女倆從沒正兒八經聊過店裏的事情,思路完全搭不上;加上黎想是個門外漢,一切全憑想當然,實際上心裏連店內每個月的成本、流水和水電燃氣開銷都沒數。
薛文倩壓根不指望黎想會懂這些,卻忍不住多提了一嘴:未來幾個月她會比平時更忙,前臺過完年突然放鴿子說不幹了。店裏服務員人手本就不夠,現下少了個收錢記賬的,她一時半會找不到靠譜的人,得自己頂。
黎康明作為水果市場股東之一,忙著負責和政府談判。運氣好的話大家能續租那一片空地,談不攏的話得乖乖收拾包袱走人。他肯定沒時間像之前那般,幫忙替店裏送外賣,當跑腿;得杵在市場看著那些愛鬧事的貨主們,防止矛盾升級。
薛文倩絮絮叨叨,又釋懷一笑,“過日子就是這樣,煩心事不斷,好在船到橋頭自然直。”
“要不我幫你記賬?”黎想閑人一個,在家待著反而容易胡思亂想,不如找點事做。
“你行嗎?”薛文倩掀起眼皮,筆頭沒停,唰唰記著早上在附近超市采購的東西。
“媽...我學會計的好嗎?”她連上市公司的賬都查了,還管不了一家小飯店的?瞧不起誰呢。
薛文倩將信將疑,翻出抽屜裏一大摞賬本:“你先看看再說。”
黎想翻了翻薄薄的紅紙和綠紙:“這不就是平時的賬單嗎?有什麽好看的?”
薛文倩並不意外她的反應,“平時我讓你爸去超市買一瓶辣椒醬,或是帶一份隔壁店的鹵味,都是隨手記,免得轉身忘了。”
“服務員跟你同時說了好幾桌客人要酒,你是在他們的賬單上畫「正」字來得快呢?還是打開電腦輸入得快呢?”
黎想不置可否:“那是因為你沒有完全電子化。”
“算了,你幹不好。”薛文倩沒否認電子化的好處,可十幾年下來,大家早已習慣了原始的記賬手法,哪那麽容易說改就改?
黎想生怕薛文倩反悔,忙不疊按住賬單,“我行。”
薛文倩盯了她好半天,“絕對不能對客人擺臉色。”
“媽,我是一個大人了好嗎?”
她說幹就幹,當天就霸占了吧臺位,負責接聽預約和外賣電話,對進店的每個客人頷首問好。
陸安嶼進店的時候,外面早已披星戴月。他眼神清冷,只在黎想身上稍作停留,便很快撤回;卻微笑著和身旁的人談天:“吧臺旁的大圓桌,今天包間訂完了。”
黎想莫名奇妙被人忽視,內心不爽。她不作他想,專心記錄客人們的需求,越聽身旁的歡聲笑語越覺刺耳。她一不小心劃破了賬單紙,煩躁地將紙胡亂揪成一團,朝右側扔了個拋物線,卻沒投中垃圾桶 - 紙團不偏不倚砸到了陸安嶼腿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