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 高蹺和背哥
關燈
小
中
大
162 高蹺和背哥
◎11月2、3、4日的更新◎
元巧和宋延本來準備吃了飯一起把碗盤收拾好, 還沒動手就被陳海燕攔下了。
“你們別動手了,就在這兒放著吧,來了之後就一直在忙, 好不容易吃過飯,休息一會兒, 這些等回來我們收拾。”
陳海燕正說著, 忽然聽到了外面隱約傳來的越來越近的鑼鼓聲, “正好, 外面的節目開始了,咱們都別收拾了,正好出去看節目去,也順便消消食。”
她一邊說著, 一邊搶過元巧手裏的碗放在桌子上, 招呼著家裏的其他人出去看表演。
……
要說每年大年初一的的娛慶節目, 那是陽城的老傳統了。反正打從元巧有記憶開始, 陽城市裏每年都會舉辦, 底下的縣城鄉鎮甚至村裏都會組織,只不過規模沒有市裏的大罷了。
過年期間,娛慶節目也不只是大年初一有, 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的娛樂節目更多, 除了白天的慶祝節目,晚上也有活動。
以前正月十五的晚上是煙火匯演, 近幾年因為防霾變成了燈會。
白天的娛慶節目由好多個表演隊伍組成, 有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表演團體,也有市裏的一些舞蹈學校或者特長培訓班等等。
在表演的時候各個表演隊伍是分開的, 但是行進路線會提前規劃好, 車隊和表演人員會沿著規定好的時間和路線在大街上表演。
一般表演隊伍的行進路線就固定在陽城市中心大街人民路和最繁華的兩條商業街人民路南邊的改革路和開放路, 表演隊伍穿過路口呈S型活動。
商業街上的商家偶爾也會趁機花錢請表演精彩圍觀人群多的隊伍在自己店門前停留多表演一會兒,既算是一種對來年生意紅火的祝願,也能為店裏聚聚人氣。
表演隊也能靠這些賺一些外快,用在來年的服裝和演出花費上。
宋延舅舅家的小區和市政府離得不遠,就在人民路上,一家人剛出小區大門,就聽見了喧天的鑼鼓聲,看見了從東邊走過來的表演隊伍。
平時穿著樸素在公園的廣場上跳著廣場舞的阿姨大媽們脖子裏都系著絲巾,穿著喜慶的繡花紅毛衣和黑色的褲子,打扮的花枝招展,一個個看著都年輕了十歲不止,正在小區門口的廣場上表演。
因為表演才剛剛開始,所以小區門口並沒有圍著太多人,元巧沒有走近也可以看的很清晰。
不同年齡的女性一邊隨著音樂搖擺和扭動身體,一邊自信的笑著,盡情的綻放著屬於不同年紀的美麗。
跳了一首歌的時間之後,廣場舞結束,扭秧歌的大媽們上場。
穿著黑色毛衣的大媽和頭發花白的奶奶們腰間圍著或紅色或綠色的綢子,左右兩手拿著糊了彩色綢子的扇子,隨著鑼鼓聲以一定的規律踏著步子,把扇子和腰間的綢子都舞出了花兒來。
秧歌過後,鑼鼓聲不停,表演團隊跟著前面放了鑼鼓的車往前走,元巧他們也跟著往前。
聽到聲音的人越來越多,路上的人群慢慢的匯集,擠滿了路的兩邊,這邊的隊伍剛過去,那邊就來了新的表演隊伍停在了十字路口。
一家人穿過人群慢慢地圍上去。
參與表演的是市裏一所私立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大的只有五歲,最小的看著只有三歲的樣子,正在老師的幫助下一個個從後面黃色的校車上下來。
車子周圍還圍了不少家長,手裏拿著小孩子的背包和水壺,探頭探腦地尋找著自家的寶貝。
女孩子穿著白紗裙,發辮上紮著紅色的蝴蝶結,男孩子穿著黑色的小西裝帶著紅色的小領結,腰上都挎著一個精致的小鼓,手裏拿著鼓棒。
下了車之後的小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排成一個方陣,在方陣前面老師敲著的大鼓的帶領下伴隨著節奏敲起腰間的小鼓來。
小孩子們的動作並不是很齊,當然也比不上專業的表演,但是一個個繃著小臉努力敲鼓的樣子萌化了周圍一群人的心。
等著鼓聲停了以後,一群小孩子們收到了比剛才上一個表演隊伍更熱烈的掌聲。元巧和宋延都在人群中鼓著掌。
小孩子們排好隊重新上了校車,沿著街道穿過人群去了下一個固定好的表演場地。
孩子們剛走,另一邊就又來了兩只表演隊伍,街上瞬間人流湧動,元巧和宋延在人群裏被簇擁著往前。
因為人很多,宋延擔心逆著人流行走發生踩踏事故,就沒有反抗,護著元巧順著人流往前面走。正想告訴宋舅舅他們一聲,就看見宋大舅三人被推擠著去了另一邊。
等到宋延他們隨著人群終於停下來的時候,已經到了改革路,身邊早就看不到宋大舅他們的影子了。
宋延拉著元巧好不容易才從人群裏擠出來,進了旁邊的一家商店,打了電話之後才知道,舅舅他們隨著人群去了旁邊的開放路,正在看舞龍舞獅。
知道人在哪裏之後,宋延放了心。
電話裏陳海燕讓他帶著元巧兩個人好好玩兒,宋延也沒強求著去找人匯合,和元巧一起看表演去了。
他們停下的這條街在表演的是踩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已經流傳了很多年的一種民俗藝術表演,因為表演者雙腳踩木蹺而得名,這種表演在先秦時代就已經非常流行了。
早在《列子·說符》中就有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臺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疊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註①】
清代恩竹橋也在他的詩中描述:“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註②】
這足可見高蹺這種表演活動歷史悠久,流傳甚廣。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好多有關高蹺的技藝都失傳了,陽城雖然每年都會有高蹺表演,但都是最簡單的那一種。
一個個演員穿上戲服帶上假發畫好妝容,踩在將近一米高的木蹺上,列成兩隊,隨著鼓點鑼聲往前走。
演員們扮演的形象多是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或者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像是《西游記》裏的師徒四人,《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張飛,以及八仙過海中的八仙等等。
關公一邊踩著高蹺一邊耍著手裏的大刀;女演員的裙擺隨著走動微微晃動,在空氣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元巧剛看著她踩著那麽高的木蹺優雅的走過去,就聽到旁邊騎在爸爸脖子上的小孩子看表演的孩子興奮地沖著表演人員喊著“齊天大聖”“豬八戒”。
扮演孫悟空的似乎是個十幾歲的小男孩,身穿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腳踏藕絲步雲履,一身行頭特別考究,幾乎是完全比照著電視劇裏來的。【註③】
調皮的“齊天大聖”聽到兩邊有人喊他,還會走近了給兩邊的人群作揖,再舞兩下手裏的“金箍棒”。
元巧看著有趣,也來了童心,和小孩子一起沖著人群喊起來,一時間周圍孩子們的聲音也更大了些。
踩高蹺的表演比起其他的表演更得人喜歡,尤其是小孩子,因此即使表演結束也有不少人在家裏小祖宗的要求下跟著表演隊伍走,帶著孩子準備去下一個路口看下一場表演。
元巧沒有追著去,和宋延退出人群站到路邊等著看一會兒路過的下一場表演。
人群散去之後,路兩邊的攤位就十分明顯。雖然是大年初一,但是商人們可不會放過人流量這麽大的機會,街上依然有不少的小攤販。
烤地瓜、糖葫蘆、氣球、水果攤、各式小零食,還有附近的商家看天氣不錯推出來冰箱賣雪糕的……
元巧剛剛大聲喊過之後,雖然很開心,但是因為用力過度喉嚨卻很幹,剛不舒服地咳嗽了幾聲就看見旁邊遞過來一瓶礦泉水,一扭頭就看見了宋延含笑的臉。
元巧默默紅著臉接過,擰開瓶蓋喝起來,幹的快要冒煙的喉嚨瞬間被安撫。
等喝過水,元巧正想著把水瓶放進斜挎包裏,就看見旁邊又遞過來一串紅艷艷的冰糖葫蘆。
不是山楂的那一種,而是一瓣瓣用竹簽串起來的小橘子,外面按照冰糖葫蘆的做法裹了糖漿。
元巧接過,不經意間看到賣糖葫蘆的攤子前纏著大人要買的小姑娘,很懷疑是不是剛剛跟著小孩子們喊的那兩嗓子給了宋延自己還沒長大的錯覺……
但是冰糖葫蘆還是很好吃的。
小橘子外面裹著的糖漿甜甜的脆脆的,或許是老板上午剛剛做好的,裏面的小橘子還很新鮮,咬破之後還能嘗到橘子裏面酸酸甜甜的汁水。
像元巧心裏一樣甜。
……
元巧的冰糖葫蘆吃了一半兒,另一個表演隊伍就來了,是元巧從小到大最喜歡的“背哥”。
“背哥”也叫“背歌”、“頂哥”,一般由兩個演員共同完完成表演,主要道具是一個輕巧的鐵架。
鐵架下端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上端則用綁帶固定著另一個演員的腿。
因為整個表演都由下面的成年演員支撐著上面的演員完成,所以一般上面的演員選擇的都是年齡較小體重較輕的孩子。
小演員們一般穿著戲服彩褂,下半身大多數都是長裙,正好可以遮擋住被固定好的腿,遠遠看去,就像人在空中表演一樣。
背哥同樣有扮演孫悟空的小演員,穿著的不再是孫悟空的盔甲,而是取經路上的虎皮裙。
小演員的腰部被固定在方形的鐵架上,偶爾還會在空中表演一個翻跟鬥……
半個下午的時間,兩個人沿著街道看了不少表演,穿著像個福娃娃一樣的幼兒園小朋友又萌又可愛的舞蹈,市裏某所小學的學生組成的腰鼓隊,舞龍舞獅,頭發花白的奶奶們組成的老年秧歌隊和戲曲表演,甚至還有市一中學生們穿著制服組織了軍樂隊……
一個又一個的節目,直到五點左右才表演完。元巧和宋延回了宋舅舅家,沒有留下吃飯,騎著車回了小飯館。
昨晚包好的餃子正好還剩下夠兩人吃的,元巧全煮了,和宋延一人一碗分著吃。
中午雖然吃了不少,但是下午在外面跑了很久,兩個人都餓了,兩碗餃子很快下肚,還一人又喝了一碗湯。
吃過晚飯,宋延去廚房刷碗,元巧坐在廚房門口,看著宋延的側臉欲言又止。
作者有話說:
【註①、註②和註③均來自各種百科】
不知道大家家裏過年都有什麽慶祝活動
本來今天想給大家搞一個稍微大額一點的抽獎的,上次跟大家說過的,結果不知道為啥不滿足抽獎的條件,只能作罷,下次有機會吧,今天這一章就還是評論發紅包。
感謝大家的支持!
愛你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11月2、3、4日的更新◎
元巧和宋延本來準備吃了飯一起把碗盤收拾好, 還沒動手就被陳海燕攔下了。
“你們別動手了,就在這兒放著吧,來了之後就一直在忙, 好不容易吃過飯,休息一會兒, 這些等回來我們收拾。”
陳海燕正說著, 忽然聽到了外面隱約傳來的越來越近的鑼鼓聲, “正好, 外面的節目開始了,咱們都別收拾了,正好出去看節目去,也順便消消食。”
她一邊說著, 一邊搶過元巧手裏的碗放在桌子上, 招呼著家裏的其他人出去看表演。
……
要說每年大年初一的的娛慶節目, 那是陽城的老傳統了。反正打從元巧有記憶開始, 陽城市裏每年都會舉辦, 底下的縣城鄉鎮甚至村裏都會組織,只不過規模沒有市裏的大罷了。
過年期間,娛慶節目也不只是大年初一有, 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的娛樂節目更多, 除了白天的慶祝節目,晚上也有活動。
以前正月十五的晚上是煙火匯演, 近幾年因為防霾變成了燈會。
白天的娛慶節目由好多個表演隊伍組成, 有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表演團體,也有市裏的一些舞蹈學校或者特長培訓班等等。
在表演的時候各個表演隊伍是分開的, 但是行進路線會提前規劃好, 車隊和表演人員會沿著規定好的時間和路線在大街上表演。
一般表演隊伍的行進路線就固定在陽城市中心大街人民路和最繁華的兩條商業街人民路南邊的改革路和開放路, 表演隊伍穿過路口呈S型活動。
商業街上的商家偶爾也會趁機花錢請表演精彩圍觀人群多的隊伍在自己店門前停留多表演一會兒,既算是一種對來年生意紅火的祝願,也能為店裏聚聚人氣。
表演隊也能靠這些賺一些外快,用在來年的服裝和演出花費上。
宋延舅舅家的小區和市政府離得不遠,就在人民路上,一家人剛出小區大門,就聽見了喧天的鑼鼓聲,看見了從東邊走過來的表演隊伍。
平時穿著樸素在公園的廣場上跳著廣場舞的阿姨大媽們脖子裏都系著絲巾,穿著喜慶的繡花紅毛衣和黑色的褲子,打扮的花枝招展,一個個看著都年輕了十歲不止,正在小區門口的廣場上表演。
因為表演才剛剛開始,所以小區門口並沒有圍著太多人,元巧沒有走近也可以看的很清晰。
不同年齡的女性一邊隨著音樂搖擺和扭動身體,一邊自信的笑著,盡情的綻放著屬於不同年紀的美麗。
跳了一首歌的時間之後,廣場舞結束,扭秧歌的大媽們上場。
穿著黑色毛衣的大媽和頭發花白的奶奶們腰間圍著或紅色或綠色的綢子,左右兩手拿著糊了彩色綢子的扇子,隨著鑼鼓聲以一定的規律踏著步子,把扇子和腰間的綢子都舞出了花兒來。
秧歌過後,鑼鼓聲不停,表演團隊跟著前面放了鑼鼓的車往前走,元巧他們也跟著往前。
聽到聲音的人越來越多,路上的人群慢慢的匯集,擠滿了路的兩邊,這邊的隊伍剛過去,那邊就來了新的表演隊伍停在了十字路口。
一家人穿過人群慢慢地圍上去。
參與表演的是市裏一所私立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大的只有五歲,最小的看著只有三歲的樣子,正在老師的幫助下一個個從後面黃色的校車上下來。
車子周圍還圍了不少家長,手裏拿著小孩子的背包和水壺,探頭探腦地尋找著自家的寶貝。
女孩子穿著白紗裙,發辮上紮著紅色的蝴蝶結,男孩子穿著黑色的小西裝帶著紅色的小領結,腰上都挎著一個精致的小鼓,手裏拿著鼓棒。
下了車之後的小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排成一個方陣,在方陣前面老師敲著的大鼓的帶領下伴隨著節奏敲起腰間的小鼓來。
小孩子們的動作並不是很齊,當然也比不上專業的表演,但是一個個繃著小臉努力敲鼓的樣子萌化了周圍一群人的心。
等著鼓聲停了以後,一群小孩子們收到了比剛才上一個表演隊伍更熱烈的掌聲。元巧和宋延都在人群中鼓著掌。
小孩子們排好隊重新上了校車,沿著街道穿過人群去了下一個固定好的表演場地。
孩子們剛走,另一邊就又來了兩只表演隊伍,街上瞬間人流湧動,元巧和宋延在人群裏被簇擁著往前。
因為人很多,宋延擔心逆著人流行走發生踩踏事故,就沒有反抗,護著元巧順著人流往前面走。正想告訴宋舅舅他們一聲,就看見宋大舅三人被推擠著去了另一邊。
等到宋延他們隨著人群終於停下來的時候,已經到了改革路,身邊早就看不到宋大舅他們的影子了。
宋延拉著元巧好不容易才從人群裏擠出來,進了旁邊的一家商店,打了電話之後才知道,舅舅他們隨著人群去了旁邊的開放路,正在看舞龍舞獅。
知道人在哪裏之後,宋延放了心。
電話裏陳海燕讓他帶著元巧兩個人好好玩兒,宋延也沒強求著去找人匯合,和元巧一起看表演去了。
他們停下的這條街在表演的是踩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已經流傳了很多年的一種民俗藝術表演,因為表演者雙腳踩木蹺而得名,這種表演在先秦時代就已經非常流行了。
早在《列子·說符》中就有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臺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疊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註①】
清代恩竹橋也在他的詩中描述:“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註②】
這足可見高蹺這種表演活動歷史悠久,流傳甚廣。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好多有關高蹺的技藝都失傳了,陽城雖然每年都會有高蹺表演,但都是最簡單的那一種。
一個個演員穿上戲服帶上假發畫好妝容,踩在將近一米高的木蹺上,列成兩隊,隨著鼓點鑼聲往前走。
演員們扮演的形象多是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或者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像是《西游記》裏的師徒四人,《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張飛,以及八仙過海中的八仙等等。
關公一邊踩著高蹺一邊耍著手裏的大刀;女演員的裙擺隨著走動微微晃動,在空氣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元巧剛看著她踩著那麽高的木蹺優雅的走過去,就聽到旁邊騎在爸爸脖子上的小孩子看表演的孩子興奮地沖著表演人員喊著“齊天大聖”“豬八戒”。
扮演孫悟空的似乎是個十幾歲的小男孩,身穿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腳踏藕絲步雲履,一身行頭特別考究,幾乎是完全比照著電視劇裏來的。【註③】
調皮的“齊天大聖”聽到兩邊有人喊他,還會走近了給兩邊的人群作揖,再舞兩下手裏的“金箍棒”。
元巧看著有趣,也來了童心,和小孩子一起沖著人群喊起來,一時間周圍孩子們的聲音也更大了些。
踩高蹺的表演比起其他的表演更得人喜歡,尤其是小孩子,因此即使表演結束也有不少人在家裏小祖宗的要求下跟著表演隊伍走,帶著孩子準備去下一個路口看下一場表演。
元巧沒有追著去,和宋延退出人群站到路邊等著看一會兒路過的下一場表演。
人群散去之後,路兩邊的攤位就十分明顯。雖然是大年初一,但是商人們可不會放過人流量這麽大的機會,街上依然有不少的小攤販。
烤地瓜、糖葫蘆、氣球、水果攤、各式小零食,還有附近的商家看天氣不錯推出來冰箱賣雪糕的……
元巧剛剛大聲喊過之後,雖然很開心,但是因為用力過度喉嚨卻很幹,剛不舒服地咳嗽了幾聲就看見旁邊遞過來一瓶礦泉水,一扭頭就看見了宋延含笑的臉。
元巧默默紅著臉接過,擰開瓶蓋喝起來,幹的快要冒煙的喉嚨瞬間被安撫。
等喝過水,元巧正想著把水瓶放進斜挎包裏,就看見旁邊又遞過來一串紅艷艷的冰糖葫蘆。
不是山楂的那一種,而是一瓣瓣用竹簽串起來的小橘子,外面按照冰糖葫蘆的做法裹了糖漿。
元巧接過,不經意間看到賣糖葫蘆的攤子前纏著大人要買的小姑娘,很懷疑是不是剛剛跟著小孩子們喊的那兩嗓子給了宋延自己還沒長大的錯覺……
但是冰糖葫蘆還是很好吃的。
小橘子外面裹著的糖漿甜甜的脆脆的,或許是老板上午剛剛做好的,裏面的小橘子還很新鮮,咬破之後還能嘗到橘子裏面酸酸甜甜的汁水。
像元巧心裏一樣甜。
……
元巧的冰糖葫蘆吃了一半兒,另一個表演隊伍就來了,是元巧從小到大最喜歡的“背哥”。
“背哥”也叫“背歌”、“頂哥”,一般由兩個演員共同完完成表演,主要道具是一個輕巧的鐵架。
鐵架下端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上端則用綁帶固定著另一個演員的腿。
因為整個表演都由下面的成年演員支撐著上面的演員完成,所以一般上面的演員選擇的都是年齡較小體重較輕的孩子。
小演員們一般穿著戲服彩褂,下半身大多數都是長裙,正好可以遮擋住被固定好的腿,遠遠看去,就像人在空中表演一樣。
背哥同樣有扮演孫悟空的小演員,穿著的不再是孫悟空的盔甲,而是取經路上的虎皮裙。
小演員的腰部被固定在方形的鐵架上,偶爾還會在空中表演一個翻跟鬥……
半個下午的時間,兩個人沿著街道看了不少表演,穿著像個福娃娃一樣的幼兒園小朋友又萌又可愛的舞蹈,市裏某所小學的學生組成的腰鼓隊,舞龍舞獅,頭發花白的奶奶們組成的老年秧歌隊和戲曲表演,甚至還有市一中學生們穿著制服組織了軍樂隊……
一個又一個的節目,直到五點左右才表演完。元巧和宋延回了宋舅舅家,沒有留下吃飯,騎著車回了小飯館。
昨晚包好的餃子正好還剩下夠兩人吃的,元巧全煮了,和宋延一人一碗分著吃。
中午雖然吃了不少,但是下午在外面跑了很久,兩個人都餓了,兩碗餃子很快下肚,還一人又喝了一碗湯。
吃過晚飯,宋延去廚房刷碗,元巧坐在廚房門口,看著宋延的側臉欲言又止。
作者有話說:
【註①、註②和註③均來自各種百科】
不知道大家家裏過年都有什麽慶祝活動
本來今天想給大家搞一個稍微大額一點的抽獎的,上次跟大家說過的,結果不知道為啥不滿足抽獎的條件,只能作罷,下次有機會吧,今天這一章就還是評論發紅包。
感謝大家的支持!
愛你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