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Chapter65
關燈
小
中
大
第65章 Chapter65
==========================
Chapter65 一更
聖誕節前期,倫敦比往日冷清了些許。
各種俱樂部掛出了休息中的通知,沙龍與酒會也多數都暫停了。人們紛紛返回家鄉,度過這一年裏最重要的節日。
不過,總有人無法提前一周休假。
比如郵政總署,加急會議一輪接著一輪開,探討究竟該以哪種圖案為第一版郵票。
只剩七天就要在倫敦幾大報刊上公布結果了。
象征英國的動物獅子、威斯敏斯特宮、大不列顛島嶼等等,這些都被納入了最終角逐範圍內。
每一種圖案都有支持者。吵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不可開交。
爭吵不僅發生在郵政總署。
十一月末,另一場爭執剛剛落幕。
皇家學會的新會長選舉結束了。
今年春夏,前任會長提出離職開始,對於繼任者的人選就在會內引起軒然大波。
被前任會長內定提名的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裏克,不是改革派系認可的人選。
改革派堅持認為唯金錢論的學會喪失了科學性,新的會長應該是科學家才能肅清風氣。
為了促成目標,改革派在這大半年內不斷游說。像是六月的兩校船賽宴會上,也派出了宣講團隊。
一則則有關皇家學會陳腐不堪的分析報告,持續在下半年在學會會議上提出。
最後,改革派說服了約翰·赫歇爾參與競選。
約翰·赫歇爾,今年三十八歲,是知名天文學家。
其父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文星,是恒星天文學的創始人。
姑姑卡洛琳·赫歇爾也是著名天文學家,一直是威廉最得力的助手。
可以說威廉在天文學上的成就,離不開妹妹卡洛琳的幫助,而卡洛琳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的金獎章。
約翰畢業於劍橋的聖約翰學院。
在父親威廉死後,子承父業,重新校驗了父親編制的雙星星表,以此獲得了天文學會的金獎章。
“赫歇爾先生原計劃要離開英國,去非洲好望角進行觀測南半球的天空,彌補他父親威廉爵士在天體觀察上的空缺之處。
威廉爵士從德意志來到了英國,他一直觀測的是北半天球,以及南半天球上不太南的天體。”
今天,是「倫敦星空俱樂部」今年的最後一次活動。
這個俱樂部聚集的多是天文、數學、物理愛好者,其中半數都是皇家學會的改革派。
布蘭度受邀而來,正聽著知名科普作家瑪麗·薩默維爾正向講述上個月末的皇家學會新會長選舉過程。
瑪麗·薩默維爾苦笑,“是我們耽誤了赫歇爾先生的出海行程,更給他帶去了一些名譽上的質疑與損害。”
約翰·赫歇爾同意代表改革派參選皇家學會會長。
這讓他必須承擔各項改革工作,勢必會延緩去南半球觀測天體的行動。
這個決定也給他招來保守派們的非議與誹謗。
說他忘恩負義,他的家族受到英國皇室讚助支持頗多,怎麽能與公爵殿下來同臺競爭。
尤其此次選舉的意義非常,它是改革與保守兩股勢力的猛烈對抗,約翰怎麽能成為這個領頭羊。
瑪麗·薩默維爾:“如果選舉獲勝,赫歇爾先生的付出還能說頗有意義,但很遺憾我們失敗了。11月30日,111對119票,贏的人是公爵。”①
布蘭度:“八票之差,只能說是以微弱優勢獲勝,足見角逐非常激烈。
換一個角度看,學會內部支持改革的人數近半。諸位此前的努力沒有白費,改革思潮雖然在本次選舉中看似失利了,但一次失敗不意味著之後不會成功。”
瑪麗·薩默維爾:“話雖如此,只是……”
只是難免失落遺憾,因為很多人以為這次可以贏的。
瑪麗·薩默維爾:“十月郵政改革提案被議會迅速通過,十一月中旬議會重新就擴大解剖屍體合法來源的問題投票。
終於,捐贈屍體、死於救助機構無人認領的屍體也都能被合法解剖了。從明年一月新的《解剖法》生效,持續幾年的屍體之爭也得到了解決。”
接連兩次改革者的獲勝,給了皇家學會改革派極大的信心,萬萬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事與願違。
瑪麗·薩默維爾向布蘭度發出今日邀請,正是因為前兩次改革提案通過都有這位的幕後身影。
“恕我冒昧一問,小班納特先生,您對學會的選舉結果有什麽看法?”
布蘭度明白學會改革派失敗的原因,三連勝是保守勢力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
郵政改革是被豐厚利益驅動,獲得了郵政總署的大力支持,同時借助了隔壁法國的七月革命之風。
新的解剖法在幾年拉鋸戰後終於通過,與木乃伊覆活事件牽扯出的「伯克幫」被突襲式一網打盡相關。
多起數量龐大、聳人聽聞的屍體走私案告破,那狠狠打了保守派的臉。
去年上議院駁回屍源合法化的提議,而實施了加大刑罰力度的決議。在暴利面前,嚴刑威懾力卻失效了。
如此一來,只能從源頭解決根本矛盾——合法屍體極其少與醫學研究日益增加的解剖需求。
布蘭度:“皇家學會確實需要改革,第一步改變入會制度,以才能論而非錢多者進。那才能讓它恢覆最初成立的目的,以促進科學研究為主。
然而,諸位沒有讓保守派充分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
新郵政問世,因為郵政總署持續虧空,財政部也極度不滿。
新解剖法出臺,因為接連不斷的惡.性事件一直出現,嚴酷刑罰也遏制不住,已經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
皇家學會的改革沒有這種火燒眉毛的危機感。科學精神的流失,它造成的傷害是緩慢顯現的,無法讓保守派察覺到迫在眉睫的利益受損。
以我的拙見,既然新會長已經選出了,何不嘗試著說服新會長弗雷德裏克公爵,讓他主導學會的改革。
盡管他不是科學家,但不一定就是舊制度的堅定固守者。而且要做好準備,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布蘭度點到為止,不再多說了。
瑪麗·薩默維爾若有所思,直接“策反”新會長,倒是不錯的方法。
細細回想薩塞克斯公爵的年輕時的行事作風,不說他是一身反骨,也是不怕與王室對著來。
主張廢除奴隸貿易、議會改革等等,多是傾向於自由派的理念。
盡管公爵是被前任保守派會長內推為繼任者,但誰能說他在接任後一定會代表保守派的利益。
“謝謝您的建議。”
瑪麗·薩默維爾也適時換了話題。
“今年的最後一次俱樂部活動,大家準備聊聊外星人話題。聽說法國那邊有新動向了。瞧,保羅準備好要講說了。”
“女士們,先生們。”
保羅站到了講臺前,“在1830年走向尾聲之際,讓我們就以「外星來客」來慶祝聖誕。最新消息,三天前在巴黎郊外,博士霍爾丹完成了縮減版「馮·利特羅計劃」。”
話音一落,絕大多數人都熱情地鼓掌。
“好!霍爾丹博士勇於實踐。”
“上帝啊,是我落伍了。最近沒怎麽看巴黎新聞,霍爾丹具體是怎麽做的?”
“什麽時候能在撒哈拉沙漠做出完整版召喚陣?”
人們顯然為此消息感到振奮,興致勃勃立刻發表了觀點。
什麽是「馮·利特羅計劃」?
布蘭度慶幸自己日常閱讀多種報刊,哪怕很多新聞與自己有“代溝”,她時不時會被炸一炸三觀認知,但也能充分認識到了19世紀初期的各種思潮。
上輩子生活的時代,當人們被問起如何看待與外星文明接觸?
得到的回答多是“黑暗森林法則”、“不要回答”。
19世紀初期的情況完全不同。
「馮·利特羅計劃」是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瑟夫·馮·利特羅提出的一種聯絡外星文明構想。②
在廣袤的撒哈拉沙漠,挖出形似溝壑縱橫的幾何圖形壕溝。
然後往裏面倒入海量的助燃油,在某個夜裏將其一把火點燃。熊熊火光直沖天際,說不定就被天空中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了訊息。
人站在地球大氣層之外,能不能看到沙漠大火?
如今人們不是不想這個問題,而是不會想得那麽多。
這個年代的人類飛天方法只能坐熱氣球。
載人熱氣球所達到的高度雖然看不到地面發生小火災,但能看到森林裏的特大火勢。
正因現實技術能夠達到的飛行高度不夠高,插著想象的翅膀才能不受拘泥地胡亂飛翔。
布蘭度做不到。
有時候,某些知識成為常識認知,反而會限制假想力。
當見過了月球、火星、太陽系的真實照片,主觀上就不會把那裏描繪成與地球相似的生態世界。
這就是“代溝”。
布蘭度不會因此嘲諷如今的天文學家們,反而心生羨慕。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多麽奇妙又偉大,是如今的幻想才推動了將來的科技進步。
當然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實驗也有很多,比如俱樂部裏正在說的巴黎遠郊火焰召喚術。
保羅給不知情的會員們介紹了具體情況。
“博士霍爾丹在巴黎空曠的郊野,用稻草布置出了一個精妙的巨大五芒星陣。五個角上分布著不同的數學幾何圖形。
12月15日,夜間23:30,他帶領團隊在稻草堆上澆上助燃劑,在零點到來時點火。這一把火持續燒了一個小時,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傳來好消息。”
俱樂部許多人紛紛點頭。
顯然,如今人們對外星文明持樂觀態度,而不是後來的外星入侵論。
一個人感嘆:“有生之年,我也許能等來天狼星的朋友,見證《米克羅梅加斯》成真。”
另一個人說:“哦不。米克羅梅加斯太高了,我可不想變成小矮人。”
布蘭度:還好,這本書她在這學期剛剛看過,不至於像個傻子一樣壓根不知人們在聊點什麽。
《米克羅梅加斯》是伏爾泰寫的。
她必須承認,之所以會讀這本書只是因為作者的名氣加持,否則也不會在圖書館眾多藏書中選擇了它。
概括地說,此書寫了兩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
一個是天狼星人米克羅梅加斯,非常高,身高約四五千米。
另一個是土星人,他就矮了些,不到兩千米。
兩個外星人到了地球,宛如進入了小人國。
布蘭度看了這本書,它的宇宙科幻部分較少,而更多是關於社會認知、哲學觀點的思辨。
身在1830年,閱讀它時卻不能說它不是科幻作品。
伏爾泰筆下這個故事的結尾,兩個外星人是離開地球了。
米克羅梅加斯留下一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人類,說裏面寫了宇宙的真相。
當巴黎科學院眾人打開它時卻發現書頁全是白紙,一個字也看不見。
布蘭度想著故事劇情,天外來客給出的是無字天書,這何嘗不是對宇宙認知的一種解讀。
不過,此刻俱樂部說的不是伏爾泰書中側重的哲學問題,而是談著是否真的會遇上地外來客。
有人說:“我支持威廉爵士的火星暗海論。”
布蘭度默默翻譯,這裏說的就是剛剛提到的天王星發現者威廉·赫歇爾。
上個世紀,威廉·赫歇爾用望遠鏡觀察火星,看到星球表面明暗不一的模糊景象。
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明亮區域是陸地,陰暗區域是海洋。火星與地球說不定有相似的生態結構,換句話說就是存在火星人。
也有人講:“我還是支持月球人先來找我們。開普勒《夢》裏的場景說不定是真的。還有《顱相星游記》,坐著氣球登月後,發現了古埃及的後裔。”
布蘭度:!
很好,漸漸步入知識盲區了。
開普勒在十七世紀,創作了小說《夢》,說的是在夢裏飛往月球,從另一個星球視角認知宇宙的故事。
對,就是那個搞出了開普勒三大定律的開普勒。
布蘭度沒看過《夢》,只知道大概。
書中,月球總是面向地球的那一面叫做薩勃伏爾伐,背對地球的一面叫做普拉伏爾伐。
這兩者永不相見,而地球人被月球人叫做“伏爾伐”。
月球人似乎在月食、日食之際,有特殊力量穿梭在地月之間。
至於《顱相星游記》,聽名字就知道是近年的新書。
近年,歐洲興起了顱相學。簡單地說,是看一看腦袋的模樣就知道這個人的品性。這書的內容,她是真的只字不知。
接下去,俱樂部成員的討論越來越熱烈。
多是在暢想外星文明的模樣,等外星人來到地球後,要怎麽接待它們?有沒有可能在它們離開時,搭便車也去天上旅行一番。
各種小說被提了出來,從17世紀的故事開始。
不只是往天上走,也有去南極、北極、神秘海島、地心等等。
布蘭度全程保持微笑,不時認真點頭,像是讚同某人觀點。
事實上,全程腦中回蕩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是我讀書少了,一句話也插不上。」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她聞所未聞。
今年聖誕節回家不幹別的,這就去把歐洲與科幻沾邊的書籍都借來,重新做一下功課。
*
*
12月22日。
埃裏克踏了返回巴黎地下迷宮的路程。
這次來倫敦轉一圈,先是去看了齊普賽街222號。
布蘭度買的房子果然不同尋常,竟是被上任房主扒光了墻紙。自己也是第一次瞧見這麽“幹凈”的房屋買賣,必須要重頭裝修。
最終表示等聖誕假期結束給出準確答覆,是不是接下這個設計工作。
一旦接下,說不定會聽到布蘭度提出設計需求——在倫敦金融城的鬧市區打造出一棟“機械小樓”。
埃裏克沒想好是不是要滿足布蘭度的惡趣味,決定視自己的心情而定。
然後,等來了一件令心情愉悅的事。
在他離開倫敦之前,居然發現B先生向聯絡點加送了一份包裹。
打開,是聖誕禮物!
精美制作的月球純銀擺件,背面刻著「探索永無止境」。
隨包裹附上一張卡片。
圓圓的字跡,寫了一行簡潔的祝賀詞:
「幽靈先生,願您聖誕愉快 ——與您同在地球的B(不必回禮,我離開倫敦了)」
埃裏克捧起了小小一只純銀月球。
他宣布,這是二十二年以來,即將度過的最愉快的聖誕節。
B先生送給他聖誕禮物了!
這還不是驚喜,什麽是驚喜呢?
為什麽是月球擺件?
很好理解。
B先生描述了兩個人一起站在地球上,哪怕相互從未見面,但一起沐浴在月光下的場景。
—— 這一定表示了他願意兩人一起歡度聖誕,在月光下歡歌起舞、飲酒作樂。
陽光明媚。
埃裏克仰望天空,仿佛透過太陽看到了月亮。
這會懊悔不已。
自己明明準備了一套華麗宮殿的微雕模型作為聖誕禮物,但左思右想之後決定今年先不送了。
沒見面,擔憂B先生不喜歡收禮,也擔憂B先生對模型沒興趣,那樣一來反而降低了兩人之間的友誼默契度。
埃裏克:他錯了!就該送的!至少是表達了友好心意。
*
布蘭度也離開了倫敦,帶著一車兩百年以來的科幻相關書籍,聖誕節要讀完它們。
不知道幽靈先生能不能深刻領會「月球」擺件的奧義?
聖誕節千萬別閑著,喝什麽酒,唱什麽歌,跳什麽舞,一起讀書啊!
看一看各種離譜故事,瞧一瞧17世紀到19世紀的神奇腦洞。從月球人到各星球的外星文明,總有一款能令你瞠目結舌。
布蘭度:她倒要看看,是不是有故事能夠成真。
--------------------
晚上有二更~
——
①《英國皇家學會》,[英]阿德裏安·泰尼斯伍德。
1830年的選舉,就是119VS111票,約翰·赫歇爾輸給了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裏克親王。
不過,在公爵的八年任期中,他不是一味守舊的保守派,而是積極投入學會事務中,尤其是前四年身體情況尚佳時。
·
約翰·赫歇爾,1833年去了好望角觀察南半球天體,除了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外,也為人所知的是他對攝影術的推動。比如發現硫代硫酸鈉能夠清洗掉鹵化銀溶液、發明了藍曬工藝把傳統感光材料的銀鹽換成鐵鹽,發明了金版印相等等。
~
②從18世紀到19世紀初期,歐洲對於外星文明都是持樂觀態度。
·
19世紀初,數學家高斯建議在西伯利亞森林中搞出一片麥田,讓麥田被修剪成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圖形,以此來向太空發送人類文明信號。
後來,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瑟夫·馮·利特羅提出,在撒哈拉沙漠制造巨大溝渠導入油,點燃它吸引火星人的註意力。
——
《夢》、《米克羅梅加斯》都有中文翻譯版,可以在《科幻之路(第一卷 )從吉爾伽美什到威爾斯》看到。
編著 [美] 詹姆斯·岡恩 ,譯者: 郭建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
Chapter65 一更
聖誕節前期,倫敦比往日冷清了些許。
各種俱樂部掛出了休息中的通知,沙龍與酒會也多數都暫停了。人們紛紛返回家鄉,度過這一年裏最重要的節日。
不過,總有人無法提前一周休假。
比如郵政總署,加急會議一輪接著一輪開,探討究竟該以哪種圖案為第一版郵票。
只剩七天就要在倫敦幾大報刊上公布結果了。
象征英國的動物獅子、威斯敏斯特宮、大不列顛島嶼等等,這些都被納入了最終角逐範圍內。
每一種圖案都有支持者。吵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不可開交。
爭吵不僅發生在郵政總署。
十一月末,另一場爭執剛剛落幕。
皇家學會的新會長選舉結束了。
今年春夏,前任會長提出離職開始,對於繼任者的人選就在會內引起軒然大波。
被前任會長內定提名的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裏克,不是改革派系認可的人選。
改革派堅持認為唯金錢論的學會喪失了科學性,新的會長應該是科學家才能肅清風氣。
為了促成目標,改革派在這大半年內不斷游說。像是六月的兩校船賽宴會上,也派出了宣講團隊。
一則則有關皇家學會陳腐不堪的分析報告,持續在下半年在學會會議上提出。
最後,改革派說服了約翰·赫歇爾參與競選。
約翰·赫歇爾,今年三十八歲,是知名天文學家。
其父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文星,是恒星天文學的創始人。
姑姑卡洛琳·赫歇爾也是著名天文學家,一直是威廉最得力的助手。
可以說威廉在天文學上的成就,離不開妹妹卡洛琳的幫助,而卡洛琳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的金獎章。
約翰畢業於劍橋的聖約翰學院。
在父親威廉死後,子承父業,重新校驗了父親編制的雙星星表,以此獲得了天文學會的金獎章。
“赫歇爾先生原計劃要離開英國,去非洲好望角進行觀測南半球的天空,彌補他父親威廉爵士在天體觀察上的空缺之處。
威廉爵士從德意志來到了英國,他一直觀測的是北半天球,以及南半天球上不太南的天體。”
今天,是「倫敦星空俱樂部」今年的最後一次活動。
這個俱樂部聚集的多是天文、數學、物理愛好者,其中半數都是皇家學會的改革派。
布蘭度受邀而來,正聽著知名科普作家瑪麗·薩默維爾正向講述上個月末的皇家學會新會長選舉過程。
瑪麗·薩默維爾苦笑,“是我們耽誤了赫歇爾先生的出海行程,更給他帶去了一些名譽上的質疑與損害。”
約翰·赫歇爾同意代表改革派參選皇家學會會長。
這讓他必須承擔各項改革工作,勢必會延緩去南半球觀測天體的行動。
這個決定也給他招來保守派們的非議與誹謗。
說他忘恩負義,他的家族受到英國皇室讚助支持頗多,怎麽能與公爵殿下來同臺競爭。
尤其此次選舉的意義非常,它是改革與保守兩股勢力的猛烈對抗,約翰怎麽能成為這個領頭羊。
瑪麗·薩默維爾:“如果選舉獲勝,赫歇爾先生的付出還能說頗有意義,但很遺憾我們失敗了。11月30日,111對119票,贏的人是公爵。”①
布蘭度:“八票之差,只能說是以微弱優勢獲勝,足見角逐非常激烈。
換一個角度看,學會內部支持改革的人數近半。諸位此前的努力沒有白費,改革思潮雖然在本次選舉中看似失利了,但一次失敗不意味著之後不會成功。”
瑪麗·薩默維爾:“話雖如此,只是……”
只是難免失落遺憾,因為很多人以為這次可以贏的。
瑪麗·薩默維爾:“十月郵政改革提案被議會迅速通過,十一月中旬議會重新就擴大解剖屍體合法來源的問題投票。
終於,捐贈屍體、死於救助機構無人認領的屍體也都能被合法解剖了。從明年一月新的《解剖法》生效,持續幾年的屍體之爭也得到了解決。”
接連兩次改革者的獲勝,給了皇家學會改革派極大的信心,萬萬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事與願違。
瑪麗·薩默維爾向布蘭度發出今日邀請,正是因為前兩次改革提案通過都有這位的幕後身影。
“恕我冒昧一問,小班納特先生,您對學會的選舉結果有什麽看法?”
布蘭度明白學會改革派失敗的原因,三連勝是保守勢力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
郵政改革是被豐厚利益驅動,獲得了郵政總署的大力支持,同時借助了隔壁法國的七月革命之風。
新的解剖法在幾年拉鋸戰後終於通過,與木乃伊覆活事件牽扯出的「伯克幫」被突襲式一網打盡相關。
多起數量龐大、聳人聽聞的屍體走私案告破,那狠狠打了保守派的臉。
去年上議院駁回屍源合法化的提議,而實施了加大刑罰力度的決議。在暴利面前,嚴刑威懾力卻失效了。
如此一來,只能從源頭解決根本矛盾——合法屍體極其少與醫學研究日益增加的解剖需求。
布蘭度:“皇家學會確實需要改革,第一步改變入會制度,以才能論而非錢多者進。那才能讓它恢覆最初成立的目的,以促進科學研究為主。
然而,諸位沒有讓保守派充分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
新郵政問世,因為郵政總署持續虧空,財政部也極度不滿。
新解剖法出臺,因為接連不斷的惡.性事件一直出現,嚴酷刑罰也遏制不住,已經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
皇家學會的改革沒有這種火燒眉毛的危機感。科學精神的流失,它造成的傷害是緩慢顯現的,無法讓保守派察覺到迫在眉睫的利益受損。
以我的拙見,既然新會長已經選出了,何不嘗試著說服新會長弗雷德裏克公爵,讓他主導學會的改革。
盡管他不是科學家,但不一定就是舊制度的堅定固守者。而且要做好準備,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布蘭度點到為止,不再多說了。
瑪麗·薩默維爾若有所思,直接“策反”新會長,倒是不錯的方法。
細細回想薩塞克斯公爵的年輕時的行事作風,不說他是一身反骨,也是不怕與王室對著來。
主張廢除奴隸貿易、議會改革等等,多是傾向於自由派的理念。
盡管公爵是被前任保守派會長內推為繼任者,但誰能說他在接任後一定會代表保守派的利益。
“謝謝您的建議。”
瑪麗·薩默維爾也適時換了話題。
“今年的最後一次俱樂部活動,大家準備聊聊外星人話題。聽說法國那邊有新動向了。瞧,保羅準備好要講說了。”
“女士們,先生們。”
保羅站到了講臺前,“在1830年走向尾聲之際,讓我們就以「外星來客」來慶祝聖誕。最新消息,三天前在巴黎郊外,博士霍爾丹完成了縮減版「馮·利特羅計劃」。”
話音一落,絕大多數人都熱情地鼓掌。
“好!霍爾丹博士勇於實踐。”
“上帝啊,是我落伍了。最近沒怎麽看巴黎新聞,霍爾丹具體是怎麽做的?”
“什麽時候能在撒哈拉沙漠做出完整版召喚陣?”
人們顯然為此消息感到振奮,興致勃勃立刻發表了觀點。
什麽是「馮·利特羅計劃」?
布蘭度慶幸自己日常閱讀多種報刊,哪怕很多新聞與自己有“代溝”,她時不時會被炸一炸三觀認知,但也能充分認識到了19世紀初期的各種思潮。
上輩子生活的時代,當人們被問起如何看待與外星文明接觸?
得到的回答多是“黑暗森林法則”、“不要回答”。
19世紀初期的情況完全不同。
「馮·利特羅計劃」是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瑟夫·馮·利特羅提出的一種聯絡外星文明構想。②
在廣袤的撒哈拉沙漠,挖出形似溝壑縱橫的幾何圖形壕溝。
然後往裏面倒入海量的助燃油,在某個夜裏將其一把火點燃。熊熊火光直沖天際,說不定就被天空中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了訊息。
人站在地球大氣層之外,能不能看到沙漠大火?
如今人們不是不想這個問題,而是不會想得那麽多。
這個年代的人類飛天方法只能坐熱氣球。
載人熱氣球所達到的高度雖然看不到地面發生小火災,但能看到森林裏的特大火勢。
正因現實技術能夠達到的飛行高度不夠高,插著想象的翅膀才能不受拘泥地胡亂飛翔。
布蘭度做不到。
有時候,某些知識成為常識認知,反而會限制假想力。
當見過了月球、火星、太陽系的真實照片,主觀上就不會把那裏描繪成與地球相似的生態世界。
這就是“代溝”。
布蘭度不會因此嘲諷如今的天文學家們,反而心生羨慕。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多麽奇妙又偉大,是如今的幻想才推動了將來的科技進步。
當然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實驗也有很多,比如俱樂部裏正在說的巴黎遠郊火焰召喚術。
保羅給不知情的會員們介紹了具體情況。
“博士霍爾丹在巴黎空曠的郊野,用稻草布置出了一個精妙的巨大五芒星陣。五個角上分布著不同的數學幾何圖形。
12月15日,夜間23:30,他帶領團隊在稻草堆上澆上助燃劑,在零點到來時點火。這一把火持續燒了一個小時,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傳來好消息。”
俱樂部許多人紛紛點頭。
顯然,如今人們對外星文明持樂觀態度,而不是後來的外星入侵論。
一個人感嘆:“有生之年,我也許能等來天狼星的朋友,見證《米克羅梅加斯》成真。”
另一個人說:“哦不。米克羅梅加斯太高了,我可不想變成小矮人。”
布蘭度:還好,這本書她在這學期剛剛看過,不至於像個傻子一樣壓根不知人們在聊點什麽。
《米克羅梅加斯》是伏爾泰寫的。
她必須承認,之所以會讀這本書只是因為作者的名氣加持,否則也不會在圖書館眾多藏書中選擇了它。
概括地說,此書寫了兩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
一個是天狼星人米克羅梅加斯,非常高,身高約四五千米。
另一個是土星人,他就矮了些,不到兩千米。
兩個外星人到了地球,宛如進入了小人國。
布蘭度看了這本書,它的宇宙科幻部分較少,而更多是關於社會認知、哲學觀點的思辨。
身在1830年,閱讀它時卻不能說它不是科幻作品。
伏爾泰筆下這個故事的結尾,兩個外星人是離開地球了。
米克羅梅加斯留下一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人類,說裏面寫了宇宙的真相。
當巴黎科學院眾人打開它時卻發現書頁全是白紙,一個字也看不見。
布蘭度想著故事劇情,天外來客給出的是無字天書,這何嘗不是對宇宙認知的一種解讀。
不過,此刻俱樂部說的不是伏爾泰書中側重的哲學問題,而是談著是否真的會遇上地外來客。
有人說:“我支持威廉爵士的火星暗海論。”
布蘭度默默翻譯,這裏說的就是剛剛提到的天王星發現者威廉·赫歇爾。
上個世紀,威廉·赫歇爾用望遠鏡觀察火星,看到星球表面明暗不一的模糊景象。
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明亮區域是陸地,陰暗區域是海洋。火星與地球說不定有相似的生態結構,換句話說就是存在火星人。
也有人講:“我還是支持月球人先來找我們。開普勒《夢》裏的場景說不定是真的。還有《顱相星游記》,坐著氣球登月後,發現了古埃及的後裔。”
布蘭度:!
很好,漸漸步入知識盲區了。
開普勒在十七世紀,創作了小說《夢》,說的是在夢裏飛往月球,從另一個星球視角認知宇宙的故事。
對,就是那個搞出了開普勒三大定律的開普勒。
布蘭度沒看過《夢》,只知道大概。
書中,月球總是面向地球的那一面叫做薩勃伏爾伐,背對地球的一面叫做普拉伏爾伐。
這兩者永不相見,而地球人被月球人叫做“伏爾伐”。
月球人似乎在月食、日食之際,有特殊力量穿梭在地月之間。
至於《顱相星游記》,聽名字就知道是近年的新書。
近年,歐洲興起了顱相學。簡單地說,是看一看腦袋的模樣就知道這個人的品性。這書的內容,她是真的只字不知。
接下去,俱樂部成員的討論越來越熱烈。
多是在暢想外星文明的模樣,等外星人來到地球後,要怎麽接待它們?有沒有可能在它們離開時,搭便車也去天上旅行一番。
各種小說被提了出來,從17世紀的故事開始。
不只是往天上走,也有去南極、北極、神秘海島、地心等等。
布蘭度全程保持微笑,不時認真點頭,像是讚同某人觀點。
事實上,全程腦中回蕩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是我讀書少了,一句話也插不上。」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她聞所未聞。
今年聖誕節回家不幹別的,這就去把歐洲與科幻沾邊的書籍都借來,重新做一下功課。
*
*
12月22日。
埃裏克踏了返回巴黎地下迷宮的路程。
這次來倫敦轉一圈,先是去看了齊普賽街222號。
布蘭度買的房子果然不同尋常,竟是被上任房主扒光了墻紙。自己也是第一次瞧見這麽“幹凈”的房屋買賣,必須要重頭裝修。
最終表示等聖誕假期結束給出準確答覆,是不是接下這個設計工作。
一旦接下,說不定會聽到布蘭度提出設計需求——在倫敦金融城的鬧市區打造出一棟“機械小樓”。
埃裏克沒想好是不是要滿足布蘭度的惡趣味,決定視自己的心情而定。
然後,等來了一件令心情愉悅的事。
在他離開倫敦之前,居然發現B先生向聯絡點加送了一份包裹。
打開,是聖誕禮物!
精美制作的月球純銀擺件,背面刻著「探索永無止境」。
隨包裹附上一張卡片。
圓圓的字跡,寫了一行簡潔的祝賀詞:
「幽靈先生,願您聖誕愉快 ——與您同在地球的B(不必回禮,我離開倫敦了)」
埃裏克捧起了小小一只純銀月球。
他宣布,這是二十二年以來,即將度過的最愉快的聖誕節。
B先生送給他聖誕禮物了!
這還不是驚喜,什麽是驚喜呢?
為什麽是月球擺件?
很好理解。
B先生描述了兩個人一起站在地球上,哪怕相互從未見面,但一起沐浴在月光下的場景。
—— 這一定表示了他願意兩人一起歡度聖誕,在月光下歡歌起舞、飲酒作樂。
陽光明媚。
埃裏克仰望天空,仿佛透過太陽看到了月亮。
這會懊悔不已。
自己明明準備了一套華麗宮殿的微雕模型作為聖誕禮物,但左思右想之後決定今年先不送了。
沒見面,擔憂B先生不喜歡收禮,也擔憂B先生對模型沒興趣,那樣一來反而降低了兩人之間的友誼默契度。
埃裏克:他錯了!就該送的!至少是表達了友好心意。
*
布蘭度也離開了倫敦,帶著一車兩百年以來的科幻相關書籍,聖誕節要讀完它們。
不知道幽靈先生能不能深刻領會「月球」擺件的奧義?
聖誕節千萬別閑著,喝什麽酒,唱什麽歌,跳什麽舞,一起讀書啊!
看一看各種離譜故事,瞧一瞧17世紀到19世紀的神奇腦洞。從月球人到各星球的外星文明,總有一款能令你瞠目結舌。
布蘭度:她倒要看看,是不是有故事能夠成真。
--------------------
晚上有二更~
——
①《英國皇家學會》,[英]阿德裏安·泰尼斯伍德。
1830年的選舉,就是119VS111票,約翰·赫歇爾輸給了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裏克親王。
不過,在公爵的八年任期中,他不是一味守舊的保守派,而是積極投入學會事務中,尤其是前四年身體情況尚佳時。
·
約翰·赫歇爾,1833年去了好望角觀察南半球天體,除了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外,也為人所知的是他對攝影術的推動。比如發現硫代硫酸鈉能夠清洗掉鹵化銀溶液、發明了藍曬工藝把傳統感光材料的銀鹽換成鐵鹽,發明了金版印相等等。
~
②從18世紀到19世紀初期,歐洲對於外星文明都是持樂觀態度。
·
19世紀初,數學家高斯建議在西伯利亞森林中搞出一片麥田,讓麥田被修剪成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圖形,以此來向太空發送人類文明信號。
後來,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瑟夫·馮·利特羅提出,在撒哈拉沙漠制造巨大溝渠導入油,點燃它吸引火星人的註意力。
——
《夢》、《米克羅梅加斯》都有中文翻譯版,可以在《科幻之路(第一卷 )從吉爾伽美什到威爾斯》看到。
編著 [美] 詹姆斯·岡恩 ,譯者: 郭建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