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Chapter42
關燈
小
中
大
第42章 Chapter42
==========================
Chapter42
一封警告信,為什麽寄給《泰晤士趣聞早知道》?
錢伯斯兄弟新開的大眾知識出版社,主營三方面的業務。
自營兩本雜志《錢伯斯愛丁堡雜志》、《泰晤士趣聞早知道》,以及出版科普書籍。
從名字便知兩兄弟目前的精力放在了第一本雜志上。
《泰》,這本在倫敦主營的周刊,具體事務交給總編丹尼爾負責。
如有特殊事件發生,可以找另一位股東馮·菲利伯特先生協商。
丹尼爾沒想到剛剛上任一個月就遇到了特殊情況。
六月即將舉行牛劍兩校船賽,賽前預熱之風吹遍了歐洲,雜志社居然在開賽前夕收到了警告信。
“我打聽過了,《泰晤士報》與《衛報》都沒有收到相關警告。
為什麽不把這類恐嚇發給倫敦最熱的報刊?反而發給剛創刊一個月的《泰晤士趣聞早知道》?究竟是針對我們雜志的陰謀,或者背後另有隱情?”
這是讓丹尼爾不理解的地方。
有人不願意船賽順利展開,為什麽不直接投信給大賽舉辦方?
想要引起媒體關註為什麽不給更大的報社寄信?那才更能引起轟動效應。
丹尼爾:“這封信寄到我們雜志社,怎麽看都不合理。”
埃裏克仔細檢查警告信。
信紙普通,沒有寫字,而是從不同報紙剪下一個個單詞,拼湊粘貼成一句話。
信上沒有寄信人的姓名落款,也沒有時間。
信紙背面蓋有兩枚郵戳。
拜這段時間研究混亂的英國郵政所賜,他立刻認出了郵戳縮寫字母與數字的含義。
一枚代表已繳費3便士。
另一枚代表收入信件的時間與郵局。
“這信從伍利奇郵局發出,發信時間是昨天下午六點。”
埃裏克解釋了郵戳印章圖案的意思。
“伍利奇在倫敦東南部,是格林威治的郊區,處於三便士郵區範圍內。在泰晤士河南岸,也是一個渡河點。”
寄信人是在伍利奇區域生活嗎?
或是特意繞行,去那裏投出了警告信?
埃裏克:“找人先去當地郵局,查一查誰是可疑的寄信人。”
丹尼爾:“那麽要把這封信交給大賽主辦方嗎?它會不會就是一次惡作劇?交出這封信,說不定會被認為是我們在蓄意炒作,妄圖踩著大賽的風頭打響雜志的名氣。”
自家事,自家知。
丹尼爾確定雜志社沒有造假炮制警告信,但這個事實不一定會被外界認同。比賽主辦方可能以惡意來揣度提出示警的人。
他顧忌的就是此次船賽的主辦方背景。
牛津高層與英國政府都含括在內,被這群人一起厭惡,會對雜志社的發展不利。
埃裏克:“給,為什麽不給?寧可信其有。六天後進行船賽,時間不多了。現在無視這封警告信,比賽時真的出事呢?
到時候,寄信人會不會爆料說早就給雜志社示警?你能否認說沒收到信,但一樣會沾上醜聞。”
與其提心吊膽地被動等待未知,不如主動出擊參與到警告信調查中。
埃裏克:“既然《泰晤士趣聞早知道》被恐嚇者不合常理地選擇為爆料平臺,你就要化被動為主動,而不是裝作無事發生。”
“好。我親自去一趟水務局。”
丹尼爾得了股東授意,更有了底氣一些。
埃裏克目送丹尼爾離去。
他從書桌抽屜裏取出B先生的信。
瞧著圓圓圈圈的字跡,似乎能看出寫信人落筆時的心情愉悅。
這封信的內容簡潔明快,恰如他曾經設想的B先生行事作風,如此的不落俗套。
B先生省去時下通信的習慣客套語句,直接讚美了幽靈先生在數理空間上的才學見識,又表達了願意保持聯絡的意願。
不過,空閑時間不多,暫時只能維持每個月一兩封信的通信頻率。
每次收信地址或有變化,會隨信附上便於聯絡的地點。
隨後,聊了幾句日常。
談及牛劍船賽,從水流速度分析,不同河段適合的不同劃船方式。
又表示自己終究是紙上談兵,體育競技的美妙之處就是現實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不可控力,它們讓比賽結果無法被100%預測。
未知讓生活更有樂趣。
恰如兩人不知彼此真實身份。
信末問,幽靈先生認為哪一隊會獲勝?
埃裏克無法從字裏行間看出B先生的更偏愛哪一支船隊。
在回信中,他寫下了支持牛津隊。
沒有寫明理由,其實只為掩蓋行蹤。
距離劍橋年市的沃德案過去了八九個月。
傑克學院沒有再發生可疑事件,籠罩在學院上空的緊張氣息消散。
埃裏克的帶資進修計劃,遲到一年後得以實現。
以三萬英鎊的捐款,從今年九月起開啟為期兩年的劍橋進修生活。
他的目標是讀遍大學藏書,試圖尋覓出治療臉傷的藥方。
因為將要在劍橋生活,所以把票投給了牛津。
這個選擇毫無問題。
它成功塑造了幽靈先生偏愛牛津的表象,讓人想不到他會去劍橋研學。
話說回來,今日的匿名警告信針對兩校船賽而來。
埃裏克不希望血染泰晤士河的恐嚇成真。
B先生的第一封提及船賽,應該是會來觀賽的吧?
在信末給出的本次回信地址,是倫敦東區的白教堂附近雜貨鋪。
某個瞬間,他想去白教堂二十四小時蹲守,瞧一瞧究竟是什麽人來取件。
但,忍住了!
埃裏克讀了無數遍信裏的那句“未知讓生活更有趣”,明白B先生沒有立刻見面的意願。
克制!他必須克制住好奇心與掌控欲。單方面破壞規則,只會讓B先生消失在人海。
哪怕兩人相遇而不識,但同一時刻在河畔人群中觀賽,何嘗不是默契友情之始。
基於這個純粹原因,他希望能盡快查明警告信的來龍去脈。
*
*
6月4日,天氣晴朗。
午休時間。
佩林·大衛靠窗而坐,舒服地曬著太陽,愜意地閉目休息。
近幾日,他的心情不錯。
父親與兄長對他從中牽線購買下布蘭度的削筆器專利給予了讚揚,這能使大衛家做大文具新市場。不玩虛的,佩林被贈予了家族文具廠2%的股份。
家事順利,而工作方面的小煩惱只需再等待六天即可。
等船賽結束,原本水務局的清閑狀態又回來了。
然而,晴天霹靂總是猝不及防地到來。
佩林接待了總編丹尼爾,猝不及防被一封警告信打破了賽前的平靜。
“惡作劇,一定是惡作劇。”
佩林口頭不願承認有人敢在劍橋與牛津的盛賽上鬧出血案,但不敢掉以輕心,將此事迅速上報。
不說比賽涉及學校榮耀與政府臉面,只說事關參賽隊員的安全,就要嚴肅對待警告信。
他輔導校隊四個多月,與隊員們培養出了團隊感情,怎麽能眼睜睜看著隊員們遭遇生命威脅。
不僅上報給水務部的頂頭上司,還立刻回家找了馬夫,讓馬夫立刻去劍橋母校報信。
佩林知道大英政府體系的辦事速度。
他生怕遲則生變,更怕上面會壓下警告信,導致惡劣局面發生。
有的話,不能明說。
假如發生血案,死的更可能是河上賽船隊員,而不是水務局長官。
因此,必須以最快速度通知羅伊斯副校長突發了意外,不能讓政務長官們把警告信一事瞞下不查。
傍晚七點,羅伊斯副校長抵達倫敦。
收到消息後,他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來。
今年四十六歲了,他很久都沒有這種騎馬騎到假發飛禿的感覺。
一個字概括:急!
怎麽可能不急。
兩校船賽在倫敦最繁華水域進行。
比賽預熱吹風吹了很久,在五月到達頂峰,歐洲人都知道了。觀眾席門票、賽場周邊合作集市攤位均已售出。
計劃將本次比賽一炮打響,然後連年舉辦。讓劍橋與牛津的船賽,恰如馬賽一樣成為影響全國的盛事。
前期投入巨大,一旦搞出血染泰晤士河的醜聞,兩個學校從名到利都損失巨大。
羅伊斯入城時留意了路邊的晚報,沒有一則新聞提及警告信。
他直接來到佩林家,“究竟怎麽回事?!這句恐嚇到底是真是假?你的長官弗蘭克怎麽說?倫敦警務處與泰晤士河水警有介入嗎?”
佩林:“弗蘭克局長約見了幾大報刊的總編,直到我下班為止,確定沒有第二家報刊收到警告信。然後,他向劍橋與牛津發信,講述這個消息。
根據郵政運輸的速度,您與牛津的梅尼副校長最遲明天上午收到信,明日午後派人來到水務局。屆時共同商議對策,再看要不要與警隊方面聯絡。”
羅伊斯不鹹不淡地說:“真是有條不紊地安排。今天6月4日,而在6月10日上午10點開始比賽。
水務局有著多麽高的工作效率,弗蘭克有著多麽好的遇事不慌心態,才能毫不在意晚一天才開始調查。”
誰說不是呢。
佩林入職十個月,已經看明白了政務系統的集體拖延癥,否則也不會私人傳信。
佩林:“聽弗蘭克局長的意思,他認為這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碼。《泰晤士趣聞早知道》剛剛創刊,以此拙劣手段來借著兩校比賽炒熱度。
他見了總編丹尼爾,警告對方不許在周刊上登載相關文章,否則一定會讓《早知道》在倫敦不好過。”
英國不似隔壁法國,沒有查理十世搞出的變態新聞審查制度,但什麽內容能見報什麽不能,也是有一套潛規則標準。
羅伊斯:“呵!弗蘭克這樣認為,那麽丹尼爾方面怎麽表示?”
佩林說起總編丹尼爾在下午五點又來找過他。
比起水務局的拖沓行事,雜志社方面已經去匿名信的發出郵局確認了信源來歷。
“信,昨天從伍利奇郵局發出。郵遞員對昨天的寄信人有印象,說他穿了一身很舊的工裝,戴著一頂蓋住眉眼的鴨舌帽。
瞧著年紀大概在二三十歲,沒有刮胡子,棕褐色短卷發,大概一米七五。郵遞員之所以記得他,就是因為觸摸信紙覺得有點奇怪。”
一般情況,人們在信紙正面寫內容,把信紙折幾折黏膠封口,然後在信紙背面寫收信地點。
由於預付費的便士郵政對信件有重量限制,郵差的職業習慣使然,會去留意信紙厚度。
這封警告信不厚,但觸感不對。
寄信人不是正面寫字,而是粘貼了某些紙片。
“怎麽寫信是寄信人的自由,郵差昨天沒多問,但多留意了幾眼寄信人。”
佩林取出一幅素描,“這是丹尼爾總編帶來的。他派去的記者憑著郵差的描述,畫出了一幅可疑寄信人的肖像。”
羅伊斯接過,然後一口氣堵在嗓子眼。
要怎麽說呢?如果能憑這幅畫像找到人,那麽自己能買彩票中獎了。
畫像只有寄信人的下半臉。偏偏,那半張臉還被胡子遮蓋住了。
他的衣著也沒有特點,敢說倫敦有半數工人都這樣穿。
“特點呢?”
羅伊斯彈了彈肖像畫,“這畫畫出了什麽鮮明特點,能在人群中鎖定他?”
佩林不確定指向頭發,“到耳朵位置的微卷棕發算不算?”
羅伊斯:“佩林,你聽聽自己說的。僅憑著微卷棕發的這個特點,在倫敦近兩百萬人中找嫌疑人,你認為能找到嗎?”
說完,羅伊斯深吸一口氣。
靠譜點吧!越是危急時刻,越需要靠譜的幫手!
氣氛一度沈默。
佩林忽然靈光一閃。
“布蘭度!我是說找小班納特先生,現在就在倫敦市中心,蓓爾美爾街附近的短租房。”
羅伊斯也眼前一亮。
去年九月的年市沃德案,布蘭度辦得非常漂亮。這人正在倫敦,真是大好消息。
“帶路。”
羅伊斯一刻不停,“去找我們劍橋的幸運星。”
*
布蘭度正走出齊普賽街。
剛剛與嘉丁納舅舅一家共進晚餐,尚不知自己頭頂被加冕了“幸運星”光環。
飯後散步,她慢悠悠地返回租屋。
這段日子過得很舒適,隨意穿行大街小巷,盡情感受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倫敦風貌。
倫敦有多繁華,環境問題就有多堪憂。
穿馬路要當心踩到馬糞,走在河邊不時被臭氣攻擊。
幾百年來,倫敦人早就習慣將廢水排入泰晤士河。
如今的下水道系統,從設計之初就沒有處理過濾垃圾的結構。
尤其是河流下游地帶,河水被廢棄垃圾與排洩物汙染,不時散發惡臭。
布蘭度知道城市下水道系統的弊端積重難返,但也明白倫敦最糟糕的時刻尚未到來。
倫敦市內,泰晤士河是自西向東。
富裕的西區處於河流上游位置,雖然也有臭氣飄來,但還能忍一忍。
1830年,遙望泰晤士港,港口四周已有黑煙飄散。
黑煙是蒸汽機船的產物,而蒸汽船此時尚未占據航運的主流,還能看到許多三桅帆船進出港口。
1807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試航了第一艘往覆式蒸汽機船。
此後,蒸汽機船不斷升級改進,在一步步取代海上主流的風帆船。
當泰晤河遍布蒸汽機船,河道渾濁惡臭汙穢叢生,空中黑氣滾滾遮天蔽日,那時恐怖之城就會現世。
假如不做出改變,惡臭事件不會在明天就來,但也絕不會太遠。
可能是十年,或是二十多年。倫敦環境會每況愈下,直至崩潰式大爆發。
布蘭度卻不希望長時段生活越來越糟的環境中。
如果絕大多數人不到極限崩潰就懶得改變,那就在背後狠狠推他們幾次。
六天後的兩校船賽會是一個良好開端。
讓人們先聚焦泰晤士河。而當投入的關註越多,獲取的利益越多,才會有改變動力。
半小時後,布蘭度前腳回到租屋,就聽於連說起居室有兩位客人等候。
“親愛的小班納特先生,幾個月不見面,甚是想念。”
羅伊斯副校長等了半個小時。不見他面露焦急,只把重遇布蘭度的欣喜溢於言表。
布蘭度:不請自來,能有好事?
如此想著,她似乎熱情地歡迎了兩位來客。
“晚上好,羅伊斯校長、佩林先生。船賽即將開始,兩位在忙碌中還來看望我,我真的非常榮幸。”
羅伊斯親切地笑了,“以我們的熟悉程度,不必客套寒暄。今夜,我不請自來,有一件急事與你商議。你先看看這個。”
警告信,被總編丹尼爾交給了佩林,佩林上交給局長弗蘭克,又被退回到了他的手中,再交給了羅伊斯副校長查看。
兜兜轉轉,它被送到布蘭度手裏。
布蘭度看後,一時無語。
究竟是為什麽呢?她不是職業偵探,不必時刻為她創造業績。
就不能平平順順地辦一場比賽嗎?事到臨頭,關鍵時刻,總要冒出一些妖魔鬼怪。
這時,她完全懂了兩位的來意,“這封信,不論出於什麽目的被寄出,都要重視它。寧可信其有,不能放任不管,避免真的出現比賽血案。請兩位直接說,有關這封匿名警告信,現在掌握了多少情況?”
羅伊斯對佩林點了點頭。
佩林就一股腦地把已知情況都講了出來。
“目前,我沒收到第二封匿名信。丹尼爾總編在抓緊自查,寄信者會不會是單純與雜志社不睦,才搞出這種恐嚇。”
布蘭度:“排除雜志社在自編自導,寄信人不選擇幾大熱門報社投遞信件,而投給新開的雜志社,確實反常。反常必有原因。
趁著天沒完全黑,我先去一趟《泰晤士趣聞早知道》雜志社,試找出寄信人選中它家的理由。另外……”
她看向了羅伊斯副校長。
羅伊斯一眼便知布蘭度的未盡之意。“雖然這裏是倫敦。我不能保證你在此能像在劍橋查案時一樣暢通無阻,但也會盡力為你免去不必要的阻礙。明天梅尼來了,想必他也是一樣的想法。 ”
布蘭度笑著點頭,“謝謝校長。”
羅伊斯:“我們都是為了兩校的和平在努力。”
閑話不說。
羅伊斯獨自離開了,去找該找的人疏通關系,而不是等弗蘭克局長慢悠悠把事情拖到明天下午再商議處理。
今夜,蘇格蘭場、泰晤士水警隊該配合巡查的就都要行動起來。
佩林引路,帶著布蘭度去找丹尼爾總編。
其實,布蘭度認識路。
之前,於連推薦不妨入股《早知道》雜志社,她有在觀察考慮。
閱讀了雜志社從五月中旬起出版發行的三期刊物,文章內容都不錯。
務實、辛辣又不乏幽默,其受眾群瞄準了倫敦中產與勞工們。
有些調查采訪,是幾大熱門報紙也不涉及的。
比如有一期專欄探討《家庭裝修中的綠色墻紙含有砷化物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記者對墻紙制作的勞工們健康狀況做了大面積調查,又走訪各大醫院診所,查詢使用綠色砷化物墻紙的病例。
通過大量數據,旁證應該禁用綠色含砷墻紙。多數人習慣性以為不食用砷就不會中毒,這是錯誤認知。其實,大面積用砷劑染料鋪墻體也會造成健康危害。
《早知道》雜志的名字裏有“趣聞”,內容卻沒有脫離大眾日常生活,反而從生活出發,進行相關各種報道。
“就是這裏,艦隊街99號。”
佩林指了指二樓位置的雜志社招牌,招牌是嶄新的,一個月前剛剛掛上去。
布蘭度來過,去年九月秘密前來。
當時,它還是《泰晤士河周報》的辦公地點。
自己特意選擇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報社刊登了回應幽靈先生的密文。
時隔九個多月,世事幻變。
她收到了幽靈先生的第一封回信。
幽靈先生的行文,措辭表達處處透著理性嚴謹。唯一的感性語句,就是他不說緣由的支持牛津船隊獲勝——這真是“不錯”的選擇。
收回思緒。
再看眼前的辦公樓,改換了門庭,開起了新的雜志社。
“走,進去看看。”
布蘭度推開了《早知道》雜志社的大門。
佩林向前臺表明身份,被請入了總編辦公室。
總編辦公室,不只丹尼爾一人。
埃裏克坐在沙發上,正在翻閱所有寄到雜志社的稿件,試圖尋找可疑寄信人的蹤跡。
擡頭,看到了來人。
有一點意外,但又不是特別意外。
埃裏克不茍言笑,卻先開口打了招呼。“晚上好,劍橋小先生。”
就說他上次沒起錯綽號。他稱呼得很對,當劍橋有事時,這不就又見到了布蘭度。
布蘭度微笑。今年初在劇院咖啡館相遇,她進行了自我介紹,這人真的記性不好嗎?或是故意板著臉調侃?
“好巧,又見面了。馮·線索·菲利伯特先生,繼沃德案後,您又來提供線索了呢。”
這是在陰陽怪氣吧?!
埃裏克維持著面無表情的神態,不願回想去年因為沃德案,他被迫推遲了劍橋進修計劃。
此刻再見到布蘭度,總有一種不詳預感。警告信極有可能是真,泰晤士河上多半不會有好事發生。
上帝保佑,別再橫生枝節。
埃裏克只想太太平平地看一場比賽,順順利利地九月進校研學,怎麽就不行呢!
佩林與丹尼爾相互看了一眼。
這兩位原來認識啊?氣氛怎麽有一點點古怪呢?
--------------------
歷史上,1858年倫敦爆發大惡臭。
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倫敦人口暴漲,產業結構極大變化後,臟亂差環境問題逐年堆積,越來越嚴重。
直到1858年的酷夏高溫讓倫敦崩潰式惡臭彌漫,不論是女王或是平民都忍無可忍,只能開始重造下水道系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
Chapter42
一封警告信,為什麽寄給《泰晤士趣聞早知道》?
錢伯斯兄弟新開的大眾知識出版社,主營三方面的業務。
自營兩本雜志《錢伯斯愛丁堡雜志》、《泰晤士趣聞早知道》,以及出版科普書籍。
從名字便知兩兄弟目前的精力放在了第一本雜志上。
《泰》,這本在倫敦主營的周刊,具體事務交給總編丹尼爾負責。
如有特殊事件發生,可以找另一位股東馮·菲利伯特先生協商。
丹尼爾沒想到剛剛上任一個月就遇到了特殊情況。
六月即將舉行牛劍兩校船賽,賽前預熱之風吹遍了歐洲,雜志社居然在開賽前夕收到了警告信。
“我打聽過了,《泰晤士報》與《衛報》都沒有收到相關警告。
為什麽不把這類恐嚇發給倫敦最熱的報刊?反而發給剛創刊一個月的《泰晤士趣聞早知道》?究竟是針對我們雜志的陰謀,或者背後另有隱情?”
這是讓丹尼爾不理解的地方。
有人不願意船賽順利展開,為什麽不直接投信給大賽舉辦方?
想要引起媒體關註為什麽不給更大的報社寄信?那才更能引起轟動效應。
丹尼爾:“這封信寄到我們雜志社,怎麽看都不合理。”
埃裏克仔細檢查警告信。
信紙普通,沒有寫字,而是從不同報紙剪下一個個單詞,拼湊粘貼成一句話。
信上沒有寄信人的姓名落款,也沒有時間。
信紙背面蓋有兩枚郵戳。
拜這段時間研究混亂的英國郵政所賜,他立刻認出了郵戳縮寫字母與數字的含義。
一枚代表已繳費3便士。
另一枚代表收入信件的時間與郵局。
“這信從伍利奇郵局發出,發信時間是昨天下午六點。”
埃裏克解釋了郵戳印章圖案的意思。
“伍利奇在倫敦東南部,是格林威治的郊區,處於三便士郵區範圍內。在泰晤士河南岸,也是一個渡河點。”
寄信人是在伍利奇區域生活嗎?
或是特意繞行,去那裏投出了警告信?
埃裏克:“找人先去當地郵局,查一查誰是可疑的寄信人。”
丹尼爾:“那麽要把這封信交給大賽主辦方嗎?它會不會就是一次惡作劇?交出這封信,說不定會被認為是我們在蓄意炒作,妄圖踩著大賽的風頭打響雜志的名氣。”
自家事,自家知。
丹尼爾確定雜志社沒有造假炮制警告信,但這個事實不一定會被外界認同。比賽主辦方可能以惡意來揣度提出示警的人。
他顧忌的就是此次船賽的主辦方背景。
牛津高層與英國政府都含括在內,被這群人一起厭惡,會對雜志社的發展不利。
埃裏克:“給,為什麽不給?寧可信其有。六天後進行船賽,時間不多了。現在無視這封警告信,比賽時真的出事呢?
到時候,寄信人會不會爆料說早就給雜志社示警?你能否認說沒收到信,但一樣會沾上醜聞。”
與其提心吊膽地被動等待未知,不如主動出擊參與到警告信調查中。
埃裏克:“既然《泰晤士趣聞早知道》被恐嚇者不合常理地選擇為爆料平臺,你就要化被動為主動,而不是裝作無事發生。”
“好。我親自去一趟水務局。”
丹尼爾得了股東授意,更有了底氣一些。
埃裏克目送丹尼爾離去。
他從書桌抽屜裏取出B先生的信。
瞧著圓圓圈圈的字跡,似乎能看出寫信人落筆時的心情愉悅。
這封信的內容簡潔明快,恰如他曾經設想的B先生行事作風,如此的不落俗套。
B先生省去時下通信的習慣客套語句,直接讚美了幽靈先生在數理空間上的才學見識,又表達了願意保持聯絡的意願。
不過,空閑時間不多,暫時只能維持每個月一兩封信的通信頻率。
每次收信地址或有變化,會隨信附上便於聯絡的地點。
隨後,聊了幾句日常。
談及牛劍船賽,從水流速度分析,不同河段適合的不同劃船方式。
又表示自己終究是紙上談兵,體育競技的美妙之處就是現實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不可控力,它們讓比賽結果無法被100%預測。
未知讓生活更有樂趣。
恰如兩人不知彼此真實身份。
信末問,幽靈先生認為哪一隊會獲勝?
埃裏克無法從字裏行間看出B先生的更偏愛哪一支船隊。
在回信中,他寫下了支持牛津隊。
沒有寫明理由,其實只為掩蓋行蹤。
距離劍橋年市的沃德案過去了八九個月。
傑克學院沒有再發生可疑事件,籠罩在學院上空的緊張氣息消散。
埃裏克的帶資進修計劃,遲到一年後得以實現。
以三萬英鎊的捐款,從今年九月起開啟為期兩年的劍橋進修生活。
他的目標是讀遍大學藏書,試圖尋覓出治療臉傷的藥方。
因為將要在劍橋生活,所以把票投給了牛津。
這個選擇毫無問題。
它成功塑造了幽靈先生偏愛牛津的表象,讓人想不到他會去劍橋研學。
話說回來,今日的匿名警告信針對兩校船賽而來。
埃裏克不希望血染泰晤士河的恐嚇成真。
B先生的第一封提及船賽,應該是會來觀賽的吧?
在信末給出的本次回信地址,是倫敦東區的白教堂附近雜貨鋪。
某個瞬間,他想去白教堂二十四小時蹲守,瞧一瞧究竟是什麽人來取件。
但,忍住了!
埃裏克讀了無數遍信裏的那句“未知讓生活更有趣”,明白B先生沒有立刻見面的意願。
克制!他必須克制住好奇心與掌控欲。單方面破壞規則,只會讓B先生消失在人海。
哪怕兩人相遇而不識,但同一時刻在河畔人群中觀賽,何嘗不是默契友情之始。
基於這個純粹原因,他希望能盡快查明警告信的來龍去脈。
*
*
6月4日,天氣晴朗。
午休時間。
佩林·大衛靠窗而坐,舒服地曬著太陽,愜意地閉目休息。
近幾日,他的心情不錯。
父親與兄長對他從中牽線購買下布蘭度的削筆器專利給予了讚揚,這能使大衛家做大文具新市場。不玩虛的,佩林被贈予了家族文具廠2%的股份。
家事順利,而工作方面的小煩惱只需再等待六天即可。
等船賽結束,原本水務局的清閑狀態又回來了。
然而,晴天霹靂總是猝不及防地到來。
佩林接待了總編丹尼爾,猝不及防被一封警告信打破了賽前的平靜。
“惡作劇,一定是惡作劇。”
佩林口頭不願承認有人敢在劍橋與牛津的盛賽上鬧出血案,但不敢掉以輕心,將此事迅速上報。
不說比賽涉及學校榮耀與政府臉面,只說事關參賽隊員的安全,就要嚴肅對待警告信。
他輔導校隊四個多月,與隊員們培養出了團隊感情,怎麽能眼睜睜看著隊員們遭遇生命威脅。
不僅上報給水務部的頂頭上司,還立刻回家找了馬夫,讓馬夫立刻去劍橋母校報信。
佩林知道大英政府體系的辦事速度。
他生怕遲則生變,更怕上面會壓下警告信,導致惡劣局面發生。
有的話,不能明說。
假如發生血案,死的更可能是河上賽船隊員,而不是水務局長官。
因此,必須以最快速度通知羅伊斯副校長突發了意外,不能讓政務長官們把警告信一事瞞下不查。
傍晚七點,羅伊斯副校長抵達倫敦。
收到消息後,他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來。
今年四十六歲了,他很久都沒有這種騎馬騎到假發飛禿的感覺。
一個字概括:急!
怎麽可能不急。
兩校船賽在倫敦最繁華水域進行。
比賽預熱吹風吹了很久,在五月到達頂峰,歐洲人都知道了。觀眾席門票、賽場周邊合作集市攤位均已售出。
計劃將本次比賽一炮打響,然後連年舉辦。讓劍橋與牛津的船賽,恰如馬賽一樣成為影響全國的盛事。
前期投入巨大,一旦搞出血染泰晤士河的醜聞,兩個學校從名到利都損失巨大。
羅伊斯入城時留意了路邊的晚報,沒有一則新聞提及警告信。
他直接來到佩林家,“究竟怎麽回事?!這句恐嚇到底是真是假?你的長官弗蘭克怎麽說?倫敦警務處與泰晤士河水警有介入嗎?”
佩林:“弗蘭克局長約見了幾大報刊的總編,直到我下班為止,確定沒有第二家報刊收到警告信。然後,他向劍橋與牛津發信,講述這個消息。
根據郵政運輸的速度,您與牛津的梅尼副校長最遲明天上午收到信,明日午後派人來到水務局。屆時共同商議對策,再看要不要與警隊方面聯絡。”
羅伊斯不鹹不淡地說:“真是有條不紊地安排。今天6月4日,而在6月10日上午10點開始比賽。
水務局有著多麽高的工作效率,弗蘭克有著多麽好的遇事不慌心態,才能毫不在意晚一天才開始調查。”
誰說不是呢。
佩林入職十個月,已經看明白了政務系統的集體拖延癥,否則也不會私人傳信。
佩林:“聽弗蘭克局長的意思,他認為這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碼。《泰晤士趣聞早知道》剛剛創刊,以此拙劣手段來借著兩校比賽炒熱度。
他見了總編丹尼爾,警告對方不許在周刊上登載相關文章,否則一定會讓《早知道》在倫敦不好過。”
英國不似隔壁法國,沒有查理十世搞出的變態新聞審查制度,但什麽內容能見報什麽不能,也是有一套潛規則標準。
羅伊斯:“呵!弗蘭克這樣認為,那麽丹尼爾方面怎麽表示?”
佩林說起總編丹尼爾在下午五點又來找過他。
比起水務局的拖沓行事,雜志社方面已經去匿名信的發出郵局確認了信源來歷。
“信,昨天從伍利奇郵局發出。郵遞員對昨天的寄信人有印象,說他穿了一身很舊的工裝,戴著一頂蓋住眉眼的鴨舌帽。
瞧著年紀大概在二三十歲,沒有刮胡子,棕褐色短卷發,大概一米七五。郵遞員之所以記得他,就是因為觸摸信紙覺得有點奇怪。”
一般情況,人們在信紙正面寫內容,把信紙折幾折黏膠封口,然後在信紙背面寫收信地點。
由於預付費的便士郵政對信件有重量限制,郵差的職業習慣使然,會去留意信紙厚度。
這封警告信不厚,但觸感不對。
寄信人不是正面寫字,而是粘貼了某些紙片。
“怎麽寫信是寄信人的自由,郵差昨天沒多問,但多留意了幾眼寄信人。”
佩林取出一幅素描,“這是丹尼爾總編帶來的。他派去的記者憑著郵差的描述,畫出了一幅可疑寄信人的肖像。”
羅伊斯接過,然後一口氣堵在嗓子眼。
要怎麽說呢?如果能憑這幅畫像找到人,那麽自己能買彩票中獎了。
畫像只有寄信人的下半臉。偏偏,那半張臉還被胡子遮蓋住了。
他的衣著也沒有特點,敢說倫敦有半數工人都這樣穿。
“特點呢?”
羅伊斯彈了彈肖像畫,“這畫畫出了什麽鮮明特點,能在人群中鎖定他?”
佩林不確定指向頭發,“到耳朵位置的微卷棕發算不算?”
羅伊斯:“佩林,你聽聽自己說的。僅憑著微卷棕發的這個特點,在倫敦近兩百萬人中找嫌疑人,你認為能找到嗎?”
說完,羅伊斯深吸一口氣。
靠譜點吧!越是危急時刻,越需要靠譜的幫手!
氣氛一度沈默。
佩林忽然靈光一閃。
“布蘭度!我是說找小班納特先生,現在就在倫敦市中心,蓓爾美爾街附近的短租房。”
羅伊斯也眼前一亮。
去年九月的年市沃德案,布蘭度辦得非常漂亮。這人正在倫敦,真是大好消息。
“帶路。”
羅伊斯一刻不停,“去找我們劍橋的幸運星。”
*
布蘭度正走出齊普賽街。
剛剛與嘉丁納舅舅一家共進晚餐,尚不知自己頭頂被加冕了“幸運星”光環。
飯後散步,她慢悠悠地返回租屋。
這段日子過得很舒適,隨意穿行大街小巷,盡情感受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倫敦風貌。
倫敦有多繁華,環境問題就有多堪憂。
穿馬路要當心踩到馬糞,走在河邊不時被臭氣攻擊。
幾百年來,倫敦人早就習慣將廢水排入泰晤士河。
如今的下水道系統,從設計之初就沒有處理過濾垃圾的結構。
尤其是河流下游地帶,河水被廢棄垃圾與排洩物汙染,不時散發惡臭。
布蘭度知道城市下水道系統的弊端積重難返,但也明白倫敦最糟糕的時刻尚未到來。
倫敦市內,泰晤士河是自西向東。
富裕的西區處於河流上游位置,雖然也有臭氣飄來,但還能忍一忍。
1830年,遙望泰晤士港,港口四周已有黑煙飄散。
黑煙是蒸汽機船的產物,而蒸汽船此時尚未占據航運的主流,還能看到許多三桅帆船進出港口。
1807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試航了第一艘往覆式蒸汽機船。
此後,蒸汽機船不斷升級改進,在一步步取代海上主流的風帆船。
當泰晤河遍布蒸汽機船,河道渾濁惡臭汙穢叢生,空中黑氣滾滾遮天蔽日,那時恐怖之城就會現世。
假如不做出改變,惡臭事件不會在明天就來,但也絕不會太遠。
可能是十年,或是二十多年。倫敦環境會每況愈下,直至崩潰式大爆發。
布蘭度卻不希望長時段生活越來越糟的環境中。
如果絕大多數人不到極限崩潰就懶得改變,那就在背後狠狠推他們幾次。
六天後的兩校船賽會是一個良好開端。
讓人們先聚焦泰晤士河。而當投入的關註越多,獲取的利益越多,才會有改變動力。
半小時後,布蘭度前腳回到租屋,就聽於連說起居室有兩位客人等候。
“親愛的小班納特先生,幾個月不見面,甚是想念。”
羅伊斯副校長等了半個小時。不見他面露焦急,只把重遇布蘭度的欣喜溢於言表。
布蘭度:不請自來,能有好事?
如此想著,她似乎熱情地歡迎了兩位來客。
“晚上好,羅伊斯校長、佩林先生。船賽即將開始,兩位在忙碌中還來看望我,我真的非常榮幸。”
羅伊斯親切地笑了,“以我們的熟悉程度,不必客套寒暄。今夜,我不請自來,有一件急事與你商議。你先看看這個。”
警告信,被總編丹尼爾交給了佩林,佩林上交給局長弗蘭克,又被退回到了他的手中,再交給了羅伊斯副校長查看。
兜兜轉轉,它被送到布蘭度手裏。
布蘭度看後,一時無語。
究竟是為什麽呢?她不是職業偵探,不必時刻為她創造業績。
就不能平平順順地辦一場比賽嗎?事到臨頭,關鍵時刻,總要冒出一些妖魔鬼怪。
這時,她完全懂了兩位的來意,“這封信,不論出於什麽目的被寄出,都要重視它。寧可信其有,不能放任不管,避免真的出現比賽血案。請兩位直接說,有關這封匿名警告信,現在掌握了多少情況?”
羅伊斯對佩林點了點頭。
佩林就一股腦地把已知情況都講了出來。
“目前,我沒收到第二封匿名信。丹尼爾總編在抓緊自查,寄信者會不會是單純與雜志社不睦,才搞出這種恐嚇。”
布蘭度:“排除雜志社在自編自導,寄信人不選擇幾大熱門報社投遞信件,而投給新開的雜志社,確實反常。反常必有原因。
趁著天沒完全黑,我先去一趟《泰晤士趣聞早知道》雜志社,試找出寄信人選中它家的理由。另外……”
她看向了羅伊斯副校長。
羅伊斯一眼便知布蘭度的未盡之意。“雖然這裏是倫敦。我不能保證你在此能像在劍橋查案時一樣暢通無阻,但也會盡力為你免去不必要的阻礙。明天梅尼來了,想必他也是一樣的想法。 ”
布蘭度笑著點頭,“謝謝校長。”
羅伊斯:“我們都是為了兩校的和平在努力。”
閑話不說。
羅伊斯獨自離開了,去找該找的人疏通關系,而不是等弗蘭克局長慢悠悠把事情拖到明天下午再商議處理。
今夜,蘇格蘭場、泰晤士水警隊該配合巡查的就都要行動起來。
佩林引路,帶著布蘭度去找丹尼爾總編。
其實,布蘭度認識路。
之前,於連推薦不妨入股《早知道》雜志社,她有在觀察考慮。
閱讀了雜志社從五月中旬起出版發行的三期刊物,文章內容都不錯。
務實、辛辣又不乏幽默,其受眾群瞄準了倫敦中產與勞工們。
有些調查采訪,是幾大熱門報紙也不涉及的。
比如有一期專欄探討《家庭裝修中的綠色墻紙含有砷化物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記者對墻紙制作的勞工們健康狀況做了大面積調查,又走訪各大醫院診所,查詢使用綠色砷化物墻紙的病例。
通過大量數據,旁證應該禁用綠色含砷墻紙。多數人習慣性以為不食用砷就不會中毒,這是錯誤認知。其實,大面積用砷劑染料鋪墻體也會造成健康危害。
《早知道》雜志的名字裏有“趣聞”,內容卻沒有脫離大眾日常生活,反而從生活出發,進行相關各種報道。
“就是這裏,艦隊街99號。”
佩林指了指二樓位置的雜志社招牌,招牌是嶄新的,一個月前剛剛掛上去。
布蘭度來過,去年九月秘密前來。
當時,它還是《泰晤士河周報》的辦公地點。
自己特意選擇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報社刊登了回應幽靈先生的密文。
時隔九個多月,世事幻變。
她收到了幽靈先生的第一封回信。
幽靈先生的行文,措辭表達處處透著理性嚴謹。唯一的感性語句,就是他不說緣由的支持牛津船隊獲勝——這真是“不錯”的選擇。
收回思緒。
再看眼前的辦公樓,改換了門庭,開起了新的雜志社。
“走,進去看看。”
布蘭度推開了《早知道》雜志社的大門。
佩林向前臺表明身份,被請入了總編辦公室。
總編辦公室,不只丹尼爾一人。
埃裏克坐在沙發上,正在翻閱所有寄到雜志社的稿件,試圖尋找可疑寄信人的蹤跡。
擡頭,看到了來人。
有一點意外,但又不是特別意外。
埃裏克不茍言笑,卻先開口打了招呼。“晚上好,劍橋小先生。”
就說他上次沒起錯綽號。他稱呼得很對,當劍橋有事時,這不就又見到了布蘭度。
布蘭度微笑。今年初在劇院咖啡館相遇,她進行了自我介紹,這人真的記性不好嗎?或是故意板著臉調侃?
“好巧,又見面了。馮·線索·菲利伯特先生,繼沃德案後,您又來提供線索了呢。”
這是在陰陽怪氣吧?!
埃裏克維持著面無表情的神態,不願回想去年因為沃德案,他被迫推遲了劍橋進修計劃。
此刻再見到布蘭度,總有一種不詳預感。警告信極有可能是真,泰晤士河上多半不會有好事發生。
上帝保佑,別再橫生枝節。
埃裏克只想太太平平地看一場比賽,順順利利地九月進校研學,怎麽就不行呢!
佩林與丹尼爾相互看了一眼。
這兩位原來認識啊?氣氛怎麽有一點點古怪呢?
--------------------
歷史上,1858年倫敦爆發大惡臭。
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倫敦人口暴漲,產業結構極大變化後,臟亂差環境問題逐年堆積,越來越嚴重。
直到1858年的酷夏高溫讓倫敦崩潰式惡臭彌漫,不論是女王或是平民都忍無可忍,只能開始重造下水道系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