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心計10
關燈
小
中
大
公主心計10
原劇中的何離, 一入宮就是李隆基的陣營,與太平公主無任何交集,他與任三恕兩個是李隆基最倚仗的左膀右臂。在劇情的後半段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也沒有打算做回王子和李隆基爭天下, 更是為了喜歡的女孩子元玥, 假意與太平公主合作,不顧自身安危策劃了一出反間計, 在朝廷大殿,文武群臣面前給太平公主致命一擊。
若沒有何離的傾力相幫, 李隆基也不會那麽容易坐穩江山!
何離這個民間長大的王子與世無爭,他沒有什麽坐上皇位的野心,更不願意做皇親國戚,唯一的心願就是幫心愛的女孩兒給她姐姐報仇。卻根本沒想到,在李隆基的誤導下, 放過了真正的仇人還幫了人家大忙。
一直到何離和元月出宮,去逍遙天下時,仍然不知道親手殺死圓月姐姐的人,正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主子李隆基。
當然,他們既然已經離開了皇宮那個是非之地,終其一生也不會知道元玥姐姐死的真像,還會對李隆基心懷感念,為他歌功頌德。都說無知的人更快樂,他們正是不知真相才得以安全,否則,把富有天下的皇上當做仇人, 只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另一種意義上,他們也算因禍得福, 只是終究活得太荒唐。
這天,龍武軍開始部署安排隨皇上出宮的人手。聽說皇上要去給先帝中宗看皇陵,太平便說也想一同前去。
皇上說:“你七哥一向最疼你,他的安葬之地,你去幫看一看也好。”
太平說:“要不是韋氏,七哥怎麽會死的那麽慘,大唐也不會屢歷動亂元氣大傷。所以我對韋氏深惡痛絕!如果她還活著,我還能讓三郎再殺她一次,更不允許還有她的餘孽留在世上。”
太平表現出對韋後的深惡痛絕,這是在給皇上打預防針,因為不久之後就會遭遇刺殺,而刺殺的根源就是除掉韋後餘黨而起。未免皇上事後想起來心裏存疙瘩,太平抓緊機會表明立場。
想起先帝李顯,皇上也唏噓不已,誰也沒想到他這位七哥會死在自己的結發妻子的手上,那女人為了篡政亂權甚至可以傷害丈夫,殺害君王,當真是不能小覷。
李旦想到,他生活的時代,有太多強勢的女人。上到武皇,到韋後,下到上官婉兒,甚至他妹妹太平公主,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女人,而是能把君王甚至整個王朝玩弄於股掌中的。
李旦嘆道:“只怪造化弄人,為先帝選定寶穴之後,便把他喜歡的妃嬪遷過來陪葬,至於韋氏那個毒婦,自然是打發的遠遠的,讓先帝眼不見心不煩。”
太平積極讚同,為了讓李旦相信她絕對是個會為哥哥報仇的好妹妹。
韋氏生前畢竟是個皇後,她死了之後自然也不能隨便就處置。因她是在李顯的葬禮上被殺的,為了方便靈柩就和李顯得停在一處了,李顯若當真是在天有靈,這些天來說不定要怎麽膈應呢。但是想讓她還保有死後哀榮與李顯合葬,那是不可能了。
跟隨出行的龍武軍由新上任的中郎譚發帶領,隨行的侍衛當中竟有任三恕。距離拆墻事件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任三恕終於靠一己之力把回心院的圍墻原封不動的還原。
若不是太平格外開恩,別說三個月,就是三年他也建不完。任三恕也沒想到重回龍武軍的第一個任務就能遇見太平公主,明顯的有些尷尬,不過發現太平公主並沒有特別在意他,他也就放開了。
太平沒有特別在意他,是因為她從來沒覺得任三恕代表的是他自己。太平整他是為了讓任三恕難堪嗎,當然不是!任三恕在那兒砌磚每一天,都代表平王面上無光。沒見最近平王十分老實,不論是在前朝還是平王妃在宮裏都很安守本分。所以若是論個人恩怨,這任三恕還不在太平公主眼裏。
經過層層勘察,最後選定報到皇上跟前的地方自然是風水寶地,背山面水,真龍吐浦。
李旦在河邊棧頭眺望對岸,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遙望皇陵腹地,東西兩峰猶如鳳凰展翅,氣勢磅礴!遠處渭河滔滔,近處這條活水龍脈,確是上等龍穴!”
太平說道:“之前報上來幾處都很適合做皇陵,最後定下的這處是成器選的。成器和先帝都喜歡寄情於山水,相信他選的這個地方會很和先帝他的心意。”
皇上含笑說:“不錯,先帝在世時最喜歡就是鄰水賞花,湖中望月。成器的愛好也是作畫觀花,這一點上的確會心意相通。”
對岸水邊正好有兩間小屋,皇上對貼身的太監吩咐:“派人將這兩間小屋改建,一間修葺為望月閣,一間打造成賞花亭,還要在四周種滿鮮花。”
老太監說:“是,奴才回去就吩咐下去。”
皇上滿懷願景地說:“願先帝安眠於此,能夠福澤大唐,庇蔭子孫。從此紛爭不在一起,亂政不在臨。”
太平說:“皇兄的願望一定都會實現的,大唐將在你手裏再創盛世。”
皇上說:“朕老了,就算是有高遠的抱負也力不從心。”
太平說:“皇兄何必妄自菲薄,您正是鼎盛之年,有你的英明領導,再加上大t唐的良才良將傾力輔佐,盛世近在眼前。”
此處除了這一行人,方圓百裏再無人跡,所以在他們安靜下來時,四周就更安靜,鳥鳴山更幽,太平敏銳地聽到了湖中有不正常的汽泡之聲,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過了片刻任三恕也聽到了動靜,正在他剛剛捕捉到異樣想側耳傾聽的時候,卻聽到了不遠處傳來長長的馬嘶,一個黑衣人騎著一匹快馬,拉起一張早就埋伏在林中的大網,兜頭就向幾個龍武軍套去,任三恕大叫:“小心!”
就算有提醒,來的一人一馬太快了,還是被一網套住了好幾個,大網上面藏有淬了麻藥刀片,在人身上劃出的細小傷口不會致命,卻很快被麻倒,被兜住的幾人瞬間就失去了戰頭力。
“皇兄小心!”一柄長劍眼看要向李旦襲過來,太平立刻擋在李旦身前,長劍被及時趕到的龍武軍擋開,李旦驚嚇之餘重心不穩,險險地就要摔倒,這老爺子年紀也不小了,若摔實了骨頭可能要受不住,太平心中無奈,只得不引人註目地拉他一把幫他墊了一下。
李旦倒是沒事,太平一個養尊處優沒什麽力量的女子,若是挨了這樣一下還一點事沒有可能會惹人懷疑,於是她沒有自救,任由手掌觸到地上,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腳也扭到了。
李旦驚呼:“皇妹!”
太平:“我沒事,皇兄快走!”
太平站起來,和太監一左一右扶著皇上,盡量遠離打鬥現場。也不敢走得太遠,目前來看刺客有兩人,但這裏的植被茂盛,長草裏面萬一也藏人,走遠了更危險。
好在龍五軍的戰鬥力還可以,譚發一劍刺中其上一個,另一個就不再戀戰,迅速撤走了。雖然讓人給逃脫,總算是沒讓皇上受傷。
李旦命人不要追擊,而是護在周圍,急急地問:“皇妹,你怎麽樣啊?”
太平額頭冒汗:“沒什麽大礙,腳扭了一下而已。”
因為皇上是微服出巡,要求盡量低調不得擾民,龍武君這次出來沒帶多少人手,根本分不出人去追刺客。皇上一向寬和,也沒有降他們的罪,只是讓人提高警惕,擺駕回宮。
來時駕了兩輛馬車,回程為安全起見,太平和皇上同程一車,方便集中保護。到了馬車上,皇上這才發現太平的手流血了,又心疼又自責,“皇妹你怎麽樣?你怎麽那麽傻呀!刺客沖我來的時候,你怎麽不躲遠點!”情急之下,甚至忘了自稱朕。
太平反過來安慰他:“我沒事,只是蹭破了點皮而已,幾天就養好了。”
皇上:“你的腳怎麽了?”
太平:“只是有點扭傷了。”
皇上:“唉,我真的沒想到這次出來竟是你幫我擋了災,不然如今受傷的必定是朕。”
太平說:“皇兄,我怎麽可能眼看著你受傷,我就只剩下你一個兄長了,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有我在一天,必然拼盡全力也要護皇兄周全。”
皇上說:“朕當然知道你的心情,朕也只剩下你一個皇妹了,有朕在一天也要護著你。”
太平說:“這次刺客事件,我必定追究到底!”
皇上忽然想起什麽,說:“對了,朕記得你手中有暗衛,今日情況危急,怎麽沒見暗衛出現保護?”太平手中的暗衛是武皇留下的,說傳女不傳男,就留給了太平。
太平說:“與皇兄一起出門,我自然不敢帶暗衛同行,以免洩露帝蹤招來危險,沒想到,還是給刺客可趁之機。”
她不帶暗衛就是為了避嫌,李旦是一個慈愛的兄長,卻也是皇上。皇上隱瞞身份出巡,若是還有人帶著暗衛跟隨,實在是不合適。而且帶暗衛,就得幫忙抓刺客。何離他們就兩個人,哪夠暗衛分的,當場就得抓獲。
皇上釋然道:“原來如此,皇妹其實不必這麽小心翼翼,你的人皇兄自然相信。”
太平說:“太平知道了,下次若是還能有幸和皇兄一起微服出巡,便帶上他們吧。”
回宮之後,皇上立刻招來太醫給太平公主醫治。
皇上也受了驚嚇,不過仍然堅持要讓太醫先給太平診治。賢妃聽到皇上遇刺,嚇得臉色都白了:“到底是誰這麽大膽,竟然敢行刺皇上!”
皇上剛喝了太醫給開的安神茶,平王就已經到了,肯定地說:“是文泉書院的門生。”
皇上驚訝:“三郎你查到了行刺的人?”
任三恕跟在平王後頭,說:“龍武軍接到密報,刺客是為了報文泉書院滅門之仇,所以行刺陛下。”
皇上說:“朕與文泉書院素無瓜葛,為何要行刺朕?”
李隆基說:“文泉書院之前被指窩藏韋後亂黨,羽林軍中郎管成帶兵剿滅,書院上下被當場斬殺!幸存者寥寥可數,依三郎估計,他們以為是父皇下令不留活口屠殺書院眾人。”
皇上怒道:“一派胡言,朕從沒下過這道命令。”
任三恕意有所指地說:“如果陛下沒有下過這道命令,恐怕是領軍的管中郎揣摩聖意,自作主張。”
太平看向他:“你這是什麽意思,羽林軍一直是本宮在掌管,你何不直接說本宮罔顧聖意,痛下殺令?”
任三恕頓了頓,才說:“卑職不敢。”
李隆基不客氣地說:“姑姑,管中郎是你的心腹大將,此事你可知曉啊?”
太平:“你是在質問我?本宮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早在讓管成去追查餘孽的時候,就讓他全權處置,可先斬後奏,事後再報給本宮知曉。我一直認為管中郎做得對,剿平亂黨,自然是寧枉勿縱!”
任三恕說:“羽林軍在文泉書院所殺的整整百餘口人,個個身首異處,慘絕人寰。”
對文泉書院當時動手的是管成,這的確是原主的命令,不過這個時候太平當然不能承認是她讓殺的。不僅是因為眼前局勢,還因為下令殺了文泉書院的指揮者,就會是何離的仇人。何離這個人她一定要爭取到她這邊,就只能讓平時行事就很囂張的管成背鍋了。
太平面向皇上:“皇兄,我覺得管中郎如此行事本無可厚非,韋後的餘黨匿藏在書院當中,又如何分辨忠奸,有可能書院上下早就被滲透了。我們要隨時防範敵人來犯,與其卻不知何時卷土重來,自然是要斬草除根。”
李隆基態度強硬地說:“你所謂的斬草除根,反倒為父皇招來刺殺禍患!”
太平說道:“你怎麽知道他們是為了書院報仇來的,你抓到刺客嗎?或許他們根本就是韋氏餘黨的漏網之魚!”
李隆基說:“大唐以法治國!理當查清、審訊,再做決斷,不枉不縱才是治國之道!”
太平說:“姑息只會養奸,治亂世當用重典!力保聖上安全才能穩固大唐基業。”
皇上打斷他們愈演愈烈的爭吵:“夠了,朕知道你們關心朕的安危,也心系大唐江山,不過目前首要的,是捉拿刺客。”
皇上覺得就算太平有縱容手下,沒能事事親自過問的嫌疑,但是那時是非常時期,而且她對韋氏餘黨深惡痛絕,也情有可原。
賢妃打著圓場說道:“刺客一日不除,皇上恐怕寢食難安。”
皇上說:“三郎,這個重任就交給你。”
李隆基鏗鏘有力地說:“三郎領命!一定將刺客捉拿歸案!”
出了太極殿,因為太平扭傷了腳,皇上直接派禦輦送她回去,登上禦輦後,遇到還沒走遠的李隆基兩人。
李隆基說:“姑姑,管成屠殺文泉書院百餘口,你當真不知情嗎?”
太平看了看他身後跟著的任三恕,答非所問:“羽林軍上下很齊心,不論羽林軍的管中郎如何處事,有本宮這個統領幫他擔當。我看你們龍武軍才很有問題,整天放個參軍在身邊,不知道你們新上任的那個譚中郎是什麽心情?”
李隆基皮笑肉不笑地說:“三郎麾下的事不勞姑姑費心。”
太平說:“這正是本宮想說的,羽林軍上下不勞你費心。”她故意看了看任三恕,說:“三郎還真是在哪兒都帶著他呀,怎麽,你們安仁店也有圍墻需要修嗎?任參軍的確很有經驗。”說完就已經啟行走遠了。
被留在原地的主仆二人,任三恕非常尷尬,覺得簡直無地自容。
遭到諷刺的李隆基臉上一陣青一陣白,自言自語:“走著瞧吧,看誰能笑到最後。”
他對沒精打采的任三恕說:“父皇說的對,當前要務是抓到刺客,無論都要用多少人的物力,一定要立刻緝拿歸案。”
“是!”垂下頭的任三t恕微露異樣,不過他並沒有向平王說什麽,直接回了龍武君的衛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原劇中的何離, 一入宮就是李隆基的陣營,與太平公主無任何交集,他與任三恕兩個是李隆基最倚仗的左膀右臂。在劇情的後半段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也沒有打算做回王子和李隆基爭天下, 更是為了喜歡的女孩子元玥, 假意與太平公主合作,不顧自身安危策劃了一出反間計, 在朝廷大殿,文武群臣面前給太平公主致命一擊。
若沒有何離的傾力相幫, 李隆基也不會那麽容易坐穩江山!
何離這個民間長大的王子與世無爭,他沒有什麽坐上皇位的野心,更不願意做皇親國戚,唯一的心願就是幫心愛的女孩兒給她姐姐報仇。卻根本沒想到,在李隆基的誤導下, 放過了真正的仇人還幫了人家大忙。
一直到何離和元月出宮,去逍遙天下時,仍然不知道親手殺死圓月姐姐的人,正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主子李隆基。
當然,他們既然已經離開了皇宮那個是非之地,終其一生也不會知道元玥姐姐死的真像,還會對李隆基心懷感念,為他歌功頌德。都說無知的人更快樂,他們正是不知真相才得以安全,否則,把富有天下的皇上當做仇人, 只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另一種意義上,他們也算因禍得福, 只是終究活得太荒唐。
這天,龍武軍開始部署安排隨皇上出宮的人手。聽說皇上要去給先帝中宗看皇陵,太平便說也想一同前去。
皇上說:“你七哥一向最疼你,他的安葬之地,你去幫看一看也好。”
太平說:“要不是韋氏,七哥怎麽會死的那麽慘,大唐也不會屢歷動亂元氣大傷。所以我對韋氏深惡痛絕!如果她還活著,我還能讓三郎再殺她一次,更不允許還有她的餘孽留在世上。”
太平表現出對韋後的深惡痛絕,這是在給皇上打預防針,因為不久之後就會遭遇刺殺,而刺殺的根源就是除掉韋後餘黨而起。未免皇上事後想起來心裏存疙瘩,太平抓緊機會表明立場。
想起先帝李顯,皇上也唏噓不已,誰也沒想到他這位七哥會死在自己的結發妻子的手上,那女人為了篡政亂權甚至可以傷害丈夫,殺害君王,當真是不能小覷。
李旦想到,他生活的時代,有太多強勢的女人。上到武皇,到韋後,下到上官婉兒,甚至他妹妹太平公主,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女人,而是能把君王甚至整個王朝玩弄於股掌中的。
李旦嘆道:“只怪造化弄人,為先帝選定寶穴之後,便把他喜歡的妃嬪遷過來陪葬,至於韋氏那個毒婦,自然是打發的遠遠的,讓先帝眼不見心不煩。”
太平積極讚同,為了讓李旦相信她絕對是個會為哥哥報仇的好妹妹。
韋氏生前畢竟是個皇後,她死了之後自然也不能隨便就處置。因她是在李顯的葬禮上被殺的,為了方便靈柩就和李顯得停在一處了,李顯若當真是在天有靈,這些天來說不定要怎麽膈應呢。但是想讓她還保有死後哀榮與李顯合葬,那是不可能了。
跟隨出行的龍武軍由新上任的中郎譚發帶領,隨行的侍衛當中竟有任三恕。距離拆墻事件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任三恕終於靠一己之力把回心院的圍墻原封不動的還原。
若不是太平格外開恩,別說三個月,就是三年他也建不完。任三恕也沒想到重回龍武軍的第一個任務就能遇見太平公主,明顯的有些尷尬,不過發現太平公主並沒有特別在意他,他也就放開了。
太平沒有特別在意他,是因為她從來沒覺得任三恕代表的是他自己。太平整他是為了讓任三恕難堪嗎,當然不是!任三恕在那兒砌磚每一天,都代表平王面上無光。沒見最近平王十分老實,不論是在前朝還是平王妃在宮裏都很安守本分。所以若是論個人恩怨,這任三恕還不在太平公主眼裏。
經過層層勘察,最後選定報到皇上跟前的地方自然是風水寶地,背山面水,真龍吐浦。
李旦在河邊棧頭眺望對岸,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遙望皇陵腹地,東西兩峰猶如鳳凰展翅,氣勢磅礴!遠處渭河滔滔,近處這條活水龍脈,確是上等龍穴!”
太平說道:“之前報上來幾處都很適合做皇陵,最後定下的這處是成器選的。成器和先帝都喜歡寄情於山水,相信他選的這個地方會很和先帝他的心意。”
皇上含笑說:“不錯,先帝在世時最喜歡就是鄰水賞花,湖中望月。成器的愛好也是作畫觀花,這一點上的確會心意相通。”
對岸水邊正好有兩間小屋,皇上對貼身的太監吩咐:“派人將這兩間小屋改建,一間修葺為望月閣,一間打造成賞花亭,還要在四周種滿鮮花。”
老太監說:“是,奴才回去就吩咐下去。”
皇上滿懷願景地說:“願先帝安眠於此,能夠福澤大唐,庇蔭子孫。從此紛爭不在一起,亂政不在臨。”
太平說:“皇兄的願望一定都會實現的,大唐將在你手裏再創盛世。”
皇上說:“朕老了,就算是有高遠的抱負也力不從心。”
太平說:“皇兄何必妄自菲薄,您正是鼎盛之年,有你的英明領導,再加上大t唐的良才良將傾力輔佐,盛世近在眼前。”
此處除了這一行人,方圓百裏再無人跡,所以在他們安靜下來時,四周就更安靜,鳥鳴山更幽,太平敏銳地聽到了湖中有不正常的汽泡之聲,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過了片刻任三恕也聽到了動靜,正在他剛剛捕捉到異樣想側耳傾聽的時候,卻聽到了不遠處傳來長長的馬嘶,一個黑衣人騎著一匹快馬,拉起一張早就埋伏在林中的大網,兜頭就向幾個龍武軍套去,任三恕大叫:“小心!”
就算有提醒,來的一人一馬太快了,還是被一網套住了好幾個,大網上面藏有淬了麻藥刀片,在人身上劃出的細小傷口不會致命,卻很快被麻倒,被兜住的幾人瞬間就失去了戰頭力。
“皇兄小心!”一柄長劍眼看要向李旦襲過來,太平立刻擋在李旦身前,長劍被及時趕到的龍武軍擋開,李旦驚嚇之餘重心不穩,險險地就要摔倒,這老爺子年紀也不小了,若摔實了骨頭可能要受不住,太平心中無奈,只得不引人註目地拉他一把幫他墊了一下。
李旦倒是沒事,太平一個養尊處優沒什麽力量的女子,若是挨了這樣一下還一點事沒有可能會惹人懷疑,於是她沒有自救,任由手掌觸到地上,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腳也扭到了。
李旦驚呼:“皇妹!”
太平:“我沒事,皇兄快走!”
太平站起來,和太監一左一右扶著皇上,盡量遠離打鬥現場。也不敢走得太遠,目前來看刺客有兩人,但這裏的植被茂盛,長草裏面萬一也藏人,走遠了更危險。
好在龍五軍的戰鬥力還可以,譚發一劍刺中其上一個,另一個就不再戀戰,迅速撤走了。雖然讓人給逃脫,總算是沒讓皇上受傷。
李旦命人不要追擊,而是護在周圍,急急地問:“皇妹,你怎麽樣啊?”
太平額頭冒汗:“沒什麽大礙,腳扭了一下而已。”
因為皇上是微服出巡,要求盡量低調不得擾民,龍武君這次出來沒帶多少人手,根本分不出人去追刺客。皇上一向寬和,也沒有降他們的罪,只是讓人提高警惕,擺駕回宮。
來時駕了兩輛馬車,回程為安全起見,太平和皇上同程一車,方便集中保護。到了馬車上,皇上這才發現太平的手流血了,又心疼又自責,“皇妹你怎麽樣?你怎麽那麽傻呀!刺客沖我來的時候,你怎麽不躲遠點!”情急之下,甚至忘了自稱朕。
太平反過來安慰他:“我沒事,只是蹭破了點皮而已,幾天就養好了。”
皇上:“你的腳怎麽了?”
太平:“只是有點扭傷了。”
皇上:“唉,我真的沒想到這次出來竟是你幫我擋了災,不然如今受傷的必定是朕。”
太平說:“皇兄,我怎麽可能眼看著你受傷,我就只剩下你一個兄長了,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有我在一天,必然拼盡全力也要護皇兄周全。”
皇上說:“朕當然知道你的心情,朕也只剩下你一個皇妹了,有朕在一天也要護著你。”
太平說:“這次刺客事件,我必定追究到底!”
皇上忽然想起什麽,說:“對了,朕記得你手中有暗衛,今日情況危急,怎麽沒見暗衛出現保護?”太平手中的暗衛是武皇留下的,說傳女不傳男,就留給了太平。
太平說:“與皇兄一起出門,我自然不敢帶暗衛同行,以免洩露帝蹤招來危險,沒想到,還是給刺客可趁之機。”
她不帶暗衛就是為了避嫌,李旦是一個慈愛的兄長,卻也是皇上。皇上隱瞞身份出巡,若是還有人帶著暗衛跟隨,實在是不合適。而且帶暗衛,就得幫忙抓刺客。何離他們就兩個人,哪夠暗衛分的,當場就得抓獲。
皇上釋然道:“原來如此,皇妹其實不必這麽小心翼翼,你的人皇兄自然相信。”
太平說:“太平知道了,下次若是還能有幸和皇兄一起微服出巡,便帶上他們吧。”
回宮之後,皇上立刻招來太醫給太平公主醫治。
皇上也受了驚嚇,不過仍然堅持要讓太醫先給太平診治。賢妃聽到皇上遇刺,嚇得臉色都白了:“到底是誰這麽大膽,竟然敢行刺皇上!”
皇上剛喝了太醫給開的安神茶,平王就已經到了,肯定地說:“是文泉書院的門生。”
皇上驚訝:“三郎你查到了行刺的人?”
任三恕跟在平王後頭,說:“龍武軍接到密報,刺客是為了報文泉書院滅門之仇,所以行刺陛下。”
皇上說:“朕與文泉書院素無瓜葛,為何要行刺朕?”
李隆基說:“文泉書院之前被指窩藏韋後亂黨,羽林軍中郎管成帶兵剿滅,書院上下被當場斬殺!幸存者寥寥可數,依三郎估計,他們以為是父皇下令不留活口屠殺書院眾人。”
皇上怒道:“一派胡言,朕從沒下過這道命令。”
任三恕意有所指地說:“如果陛下沒有下過這道命令,恐怕是領軍的管中郎揣摩聖意,自作主張。”
太平看向他:“你這是什麽意思,羽林軍一直是本宮在掌管,你何不直接說本宮罔顧聖意,痛下殺令?”
任三恕頓了頓,才說:“卑職不敢。”
李隆基不客氣地說:“姑姑,管中郎是你的心腹大將,此事你可知曉啊?”
太平:“你是在質問我?本宮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早在讓管成去追查餘孽的時候,就讓他全權處置,可先斬後奏,事後再報給本宮知曉。我一直認為管中郎做得對,剿平亂黨,自然是寧枉勿縱!”
任三恕說:“羽林軍在文泉書院所殺的整整百餘口人,個個身首異處,慘絕人寰。”
對文泉書院當時動手的是管成,這的確是原主的命令,不過這個時候太平當然不能承認是她讓殺的。不僅是因為眼前局勢,還因為下令殺了文泉書院的指揮者,就會是何離的仇人。何離這個人她一定要爭取到她這邊,就只能讓平時行事就很囂張的管成背鍋了。
太平面向皇上:“皇兄,我覺得管中郎如此行事本無可厚非,韋後的餘黨匿藏在書院當中,又如何分辨忠奸,有可能書院上下早就被滲透了。我們要隨時防範敵人來犯,與其卻不知何時卷土重來,自然是要斬草除根。”
李隆基態度強硬地說:“你所謂的斬草除根,反倒為父皇招來刺殺禍患!”
太平說道:“你怎麽知道他們是為了書院報仇來的,你抓到刺客嗎?或許他們根本就是韋氏餘黨的漏網之魚!”
李隆基說:“大唐以法治國!理當查清、審訊,再做決斷,不枉不縱才是治國之道!”
太平說:“姑息只會養奸,治亂世當用重典!力保聖上安全才能穩固大唐基業。”
皇上打斷他們愈演愈烈的爭吵:“夠了,朕知道你們關心朕的安危,也心系大唐江山,不過目前首要的,是捉拿刺客。”
皇上覺得就算太平有縱容手下,沒能事事親自過問的嫌疑,但是那時是非常時期,而且她對韋氏餘黨深惡痛絕,也情有可原。
賢妃打著圓場說道:“刺客一日不除,皇上恐怕寢食難安。”
皇上說:“三郎,這個重任就交給你。”
李隆基鏗鏘有力地說:“三郎領命!一定將刺客捉拿歸案!”
出了太極殿,因為太平扭傷了腳,皇上直接派禦輦送她回去,登上禦輦後,遇到還沒走遠的李隆基兩人。
李隆基說:“姑姑,管成屠殺文泉書院百餘口,你當真不知情嗎?”
太平看了看他身後跟著的任三恕,答非所問:“羽林軍上下很齊心,不論羽林軍的管中郎如何處事,有本宮這個統領幫他擔當。我看你們龍武軍才很有問題,整天放個參軍在身邊,不知道你們新上任的那個譚中郎是什麽心情?”
李隆基皮笑肉不笑地說:“三郎麾下的事不勞姑姑費心。”
太平說:“這正是本宮想說的,羽林軍上下不勞你費心。”她故意看了看任三恕,說:“三郎還真是在哪兒都帶著他呀,怎麽,你們安仁店也有圍墻需要修嗎?任參軍的確很有經驗。”說完就已經啟行走遠了。
被留在原地的主仆二人,任三恕非常尷尬,覺得簡直無地自容。
遭到諷刺的李隆基臉上一陣青一陣白,自言自語:“走著瞧吧,看誰能笑到最後。”
他對沒精打采的任三恕說:“父皇說的對,當前要務是抓到刺客,無論都要用多少人的物力,一定要立刻緝拿歸案。”
“是!”垂下頭的任三t恕微露異樣,不過他並沒有向平王說什麽,直接回了龍武君的衛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