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提高了門檻
關燈
小
中
大
第177章 提高了門檻
於是黎老頭在族長家吃了一頓酒飯告別之後,黎族長就開始運作這件事了。
能夠做到一族之長的位置,哪怕是他們黎氏這樣的小族,也是有幾分才幹的。
也不需要黎老頭多說什麽,主要是黎三郎同意了這才是重點,接下來的事情黎族長就可以放手去幹了。
而且因為黎三郎的慷慨無私,這件事可以做的更漂亮了。
原本紅橋村的那個學堂,就是老秀才憑著一己之力為村裏人造福的,只是在他家的一間空屋擺放了幾張桌椅而已。
既然黎三郎願意把掛靠田地的租子用作黎氏族學的錢財,那自然可以在他們紅橋村修一座大房子專門做學館。
哦,不,是他們黎氏一族的族學。
就在黎氏宗祠的旁邊,建了一座房子,前後兩進的院子青磚大瓦房與村子裏大部分人家的土坯房有著本質的區別。
而且,跟一般農人家裏起個房子三五天就完工了不同,這座房子足足用了二十天才建好的。
除了黎氏一族,其他姓氏的像是老方家,一家也都派出了一個壯勞力一起幫著建房子。
就因為人多一起努力,所以這棟房子建的格外引人註目,特別是建成之後門楣上族長親自掛上去的牌匾。
“紅橋學館”。
這個也是一開始黎修平就取好的名字,寫在了紙上,只是在房子建好之後黎老頭才拿出來交給族長的。
黎族長不由地對黎修平更加的另眼相看了,在去參加會試之前就講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那小子真是一個人才。
就連建房子的錢,也是老黎家拿出來的。
雖然說了,舉人老爺接受村民鄉紳的投誠,所交的租子只需要原本稅收的三成。
今年畢竟還只是第一年,自然是還沒有收到銀錢。
而族長只是名頭好聽,實際上他們整個族裏也沒有餘錢的,所以蓋房子的錢其實是黎家墊付的。
就連去縣城請先生的銀錢,也是黎家先行墊付的,做好事幹脆就做全套。
雖然黎父黎母俱都十分的心痛,這些可能要花光他們的積蓄了,可一想到這是三郎的囑托就都認認真真的落實了。
如今別說黎老頭了,就連石氏都知道,兒子進京去考試以後可能還要當官讀書人的名聲對他而言十分的重要。
從一開始建這座房子的時候,族長就將黎三郎的意圖告訴了村裏人。
學館正式落成之後,紅橋村以及附近的人都知道了,這座學館接受附近所有貧寒子弟入學讀書。
不需要交束脩,只需要每個月帶米糧作自己的午食就行了。
消息一放出去,別說紅橋村了,在這十裏八鄉的都引起了轟動。
聽說這是舉人老爺的無私奉獻,大家都心情激動,紛紛稱讚著;
不愧是舉人老爺啊,品德高尚,跟他們一般的鄉下人看著就是不一樣的!
這是一件大好事,對於黎老頭來說,也是他人生中難得的壯舉。
學館落成的那一天,族長讓他代表著三郎對著眾人講話,這輩子黎老頭都忘不了那一天的風光。
雖然吧,咳咳,他私下裏練了無數次那天依然是有些怯場。
對著眾人失措了半天,才可以開口講話的。
但是之後每每回想起那一天的場景,他依舊是心情激動。
表面上看紅瓊村也只是多了一個正式的學館,至少不用擔心老秀才不再教書育人之後村裏的孩子以後都沒有讀書的可能了。
其實,不只是如此,紅橋學館對於整個村子的意義還有更深遠的。
比方說,在黎氏一族出錢出力的建了這麽一座學館,村長一咬牙又號召村民們把從學館到村口的大路重新修了一次。
如今這條道路寬敞又平展,不止是每天清晨上學的孩童們行走方便多了,偶爾也會有馬車牛車的從這條路過。
由此一來,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多的生機。
之後,黎老頭就經常回鄉了,借著下地的名義經常性的去學館逛一逛。
哪怕裏面的有些學子不認識他,見面只是禮貌的跟“老爺爺”打招呼,黎老頭也覺得很是驕傲。
這一切,在由大毛二毛合力完成的家書中,全部都告訴了黎修平。
黎修平很是欣慰,終於,可以正正經經的為爹娘以及鄉親們做件實事了。
和黎家的家書一起送到京城的,是方家人寫給方青青的信件。
說是信件,也不過是一張紙罷了。
跟已經在縣城學館讀了幾個月的大毛二毛不同,紅橋村方家的幾個孩子,也是今年沾了舉人老爺的光不要束脩。
於是,都可以去學館念書了。
包括方老二的兩個閨女,一咬牙,方老頭決定幾個孩子都送去學館。
就像幺妹說的,需要的書可以抄回來,無非就是筆墨紙硯費一些錢財。
讓孩子們學會了認字算數,哪怕以後不能去考取功名,好歹以後的路也會好走許多。
不過大牛二牛目前學的還沒有老黎家的幾個孩子好,寫信什麽的也就比不上了。
寥寥數語,事情卻是說清楚了,主要是告訴方青青大牛定親了。
一開始方青青還呆住了,那個可是她侄子,比她小一輩呢。
現在,這麽早,就定親了?
隨後才想起來,大嫂的老大實際上比她還要大一些,現在只是定親還沒有成親而且鄉下孩子本就成親的早。
小郎君在十四五歲定親,談婚事走流程拖個一兩年的,十六七歲成親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牛的信中告訴小姑,他現在定親了,爺爺奶奶說等明年再選個好日子成親不知道到時候小姑小姑父能夠到場。
如果黎修平這次能夠考中留在京城做官,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鄉探親呢,這一點方青青也保證不了。
說不定等他們下次回鄉的時候,她大侄子已經成親孩子都要生出來了。
想想方青青都覺得好笑,她和黎修平可還沒有做事實夫妻呢。
倒是大牛的信中還提及了他定親的對象,這才是方青青驚訝的,說起來還是熟人呢。
居然是於大夫的孫女,這門親事還是老大夫主動提及的,要不然以老方家目前的狀況方母的眼界還不敢那麽高。
哪怕於大夫只是游方郎中,在村民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一開始媒人上門的時候劉氏還大吃一驚了呢。
“說起來,這門親事也是沾了你的光,有你這個舉人老爺女婿老方家說親的門檻都提高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於是黎老頭在族長家吃了一頓酒飯告別之後,黎族長就開始運作這件事了。
能夠做到一族之長的位置,哪怕是他們黎氏這樣的小族,也是有幾分才幹的。
也不需要黎老頭多說什麽,主要是黎三郎同意了這才是重點,接下來的事情黎族長就可以放手去幹了。
而且因為黎三郎的慷慨無私,這件事可以做的更漂亮了。
原本紅橋村的那個學堂,就是老秀才憑著一己之力為村裏人造福的,只是在他家的一間空屋擺放了幾張桌椅而已。
既然黎三郎願意把掛靠田地的租子用作黎氏族學的錢財,那自然可以在他們紅橋村修一座大房子專門做學館。
哦,不,是他們黎氏一族的族學。
就在黎氏宗祠的旁邊,建了一座房子,前後兩進的院子青磚大瓦房與村子裏大部分人家的土坯房有著本質的區別。
而且,跟一般農人家裏起個房子三五天就完工了不同,這座房子足足用了二十天才建好的。
除了黎氏一族,其他姓氏的像是老方家,一家也都派出了一個壯勞力一起幫著建房子。
就因為人多一起努力,所以這棟房子建的格外引人註目,特別是建成之後門楣上族長親自掛上去的牌匾。
“紅橋學館”。
這個也是一開始黎修平就取好的名字,寫在了紙上,只是在房子建好之後黎老頭才拿出來交給族長的。
黎族長不由地對黎修平更加的另眼相看了,在去參加會試之前就講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那小子真是一個人才。
就連建房子的錢,也是老黎家拿出來的。
雖然說了,舉人老爺接受村民鄉紳的投誠,所交的租子只需要原本稅收的三成。
今年畢竟還只是第一年,自然是還沒有收到銀錢。
而族長只是名頭好聽,實際上他們整個族裏也沒有餘錢的,所以蓋房子的錢其實是黎家墊付的。
就連去縣城請先生的銀錢,也是黎家先行墊付的,做好事幹脆就做全套。
雖然黎父黎母俱都十分的心痛,這些可能要花光他們的積蓄了,可一想到這是三郎的囑托就都認認真真的落實了。
如今別說黎老頭了,就連石氏都知道,兒子進京去考試以後可能還要當官讀書人的名聲對他而言十分的重要。
從一開始建這座房子的時候,族長就將黎三郎的意圖告訴了村裏人。
學館正式落成之後,紅橋村以及附近的人都知道了,這座學館接受附近所有貧寒子弟入學讀書。
不需要交束脩,只需要每個月帶米糧作自己的午食就行了。
消息一放出去,別說紅橋村了,在這十裏八鄉的都引起了轟動。
聽說這是舉人老爺的無私奉獻,大家都心情激動,紛紛稱讚著;
不愧是舉人老爺啊,品德高尚,跟他們一般的鄉下人看著就是不一樣的!
這是一件大好事,對於黎老頭來說,也是他人生中難得的壯舉。
學館落成的那一天,族長讓他代表著三郎對著眾人講話,這輩子黎老頭都忘不了那一天的風光。
雖然吧,咳咳,他私下裏練了無數次那天依然是有些怯場。
對著眾人失措了半天,才可以開口講話的。
但是之後每每回想起那一天的場景,他依舊是心情激動。
表面上看紅瓊村也只是多了一個正式的學館,至少不用擔心老秀才不再教書育人之後村裏的孩子以後都沒有讀書的可能了。
其實,不只是如此,紅橋學館對於整個村子的意義還有更深遠的。
比方說,在黎氏一族出錢出力的建了這麽一座學館,村長一咬牙又號召村民們把從學館到村口的大路重新修了一次。
如今這條道路寬敞又平展,不止是每天清晨上學的孩童們行走方便多了,偶爾也會有馬車牛車的從這條路過。
由此一來,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多的生機。
之後,黎老頭就經常回鄉了,借著下地的名義經常性的去學館逛一逛。
哪怕裏面的有些學子不認識他,見面只是禮貌的跟“老爺爺”打招呼,黎老頭也覺得很是驕傲。
這一切,在由大毛二毛合力完成的家書中,全部都告訴了黎修平。
黎修平很是欣慰,終於,可以正正經經的為爹娘以及鄉親們做件實事了。
和黎家的家書一起送到京城的,是方家人寫給方青青的信件。
說是信件,也不過是一張紙罷了。
跟已經在縣城學館讀了幾個月的大毛二毛不同,紅橋村方家的幾個孩子,也是今年沾了舉人老爺的光不要束脩。
於是,都可以去學館念書了。
包括方老二的兩個閨女,一咬牙,方老頭決定幾個孩子都送去學館。
就像幺妹說的,需要的書可以抄回來,無非就是筆墨紙硯費一些錢財。
讓孩子們學會了認字算數,哪怕以後不能去考取功名,好歹以後的路也會好走許多。
不過大牛二牛目前學的還沒有老黎家的幾個孩子好,寫信什麽的也就比不上了。
寥寥數語,事情卻是說清楚了,主要是告訴方青青大牛定親了。
一開始方青青還呆住了,那個可是她侄子,比她小一輩呢。
現在,這麽早,就定親了?
隨後才想起來,大嫂的老大實際上比她還要大一些,現在只是定親還沒有成親而且鄉下孩子本就成親的早。
小郎君在十四五歲定親,談婚事走流程拖個一兩年的,十六七歲成親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牛的信中告訴小姑,他現在定親了,爺爺奶奶說等明年再選個好日子成親不知道到時候小姑小姑父能夠到場。
如果黎修平這次能夠考中留在京城做官,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鄉探親呢,這一點方青青也保證不了。
說不定等他們下次回鄉的時候,她大侄子已經成親孩子都要生出來了。
想想方青青都覺得好笑,她和黎修平可還沒有做事實夫妻呢。
倒是大牛的信中還提及了他定親的對象,這才是方青青驚訝的,說起來還是熟人呢。
居然是於大夫的孫女,這門親事還是老大夫主動提及的,要不然以老方家目前的狀況方母的眼界還不敢那麽高。
哪怕於大夫只是游方郎中,在村民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一開始媒人上門的時候劉氏還大吃一驚了呢。
“說起來,這門親事也是沾了你的光,有你這個舉人老爺女婿老方家說親的門檻都提高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