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7 章

關燈
第 17 章

四季春宅,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原是春已經順上枝頭。

昨夜寧王夜闖侯府被罰在鹿臺,後又因律法出紕漏死了不少人,聖人大怒,一連折去寧王不少在朝中的人。

趙鑿杵立一旁,出頭等候主子洗漱完出來。

珠簾撩起,碰撞出清脆汵汵的聲音,腳步聲緩慢行來,落座至案前翻開上面擺放的書信。

顧蘊光耷拉著眼皮,懶散地往後倚靠,長腿交疊,上下覷著信上的字。

倏的一下,他輕笑出聲。

趙鑿好奇地小心翼翼擡眸偷看,見主子看起來漫不經心,實際玉面上浮著戲謔,還有似不屑的輕蔑。

“看來這禮送大了。”顧蘊光噙著笑,將信折上壓在書下,骨節分明的手指屈叩在扶手上。

“趙鑿,送回去那人如何了?”

趙鑿如實稟明。

顧蘊光閉眸頷首,冷峻的面上看不出什麽,骨節分明的手搭在案上,隨意敲出響動。

諸侯朝拜,各方府主不日便會到達京都,進貢朝廷,稟明歷年。

想到此處,腦中忽閃過那張倔強不屈的臉。

“東西尋到了嗎?”他閉著眸,聲線惺忪地詢問。

自上次毒發一次後,許是體內殘留的毒素並未壓下去,時刻會產生困頓,而小蛇至今還未醒來。

趙鑿一臉慚愧,圖璧是尋到了,但一同丟失的東西還沒有尋到。

“爺,奴已經加大力道在尋了。”趙鑿現在甚至連罪都不敢請。

顧蘊光並未睜眼,也未發怒,輕叩扶手的手指微頓住,隨後再次垂下,發出沈悶的聲響。

室內靜寂,此時從外面匆忙行進來一下人。

“爺,不好了,太子出事了!”

顧蘊光睜開眼,眸中清明毫無渾濁,沈默聽完下人的話,站起身往外行去。

趙鑿趕緊上前跟著,順便取下一旁的披風,追上去給他披上。

疾步出府,顧蘊光翻身上馬,持著韁繩趕往太子府。

太子府如今也亂做一團,聖人剛從此處離去,後腳顧侯爺又至。

太子妃執著帕子拭去眼角的淚,忙喚人將顧侯爺請進來。

片刻,一襲玄裳錦袍的顧蘊光冷峻著面行進來,接過侍女遞過來的帕子擦拭著手,然後行進內殿。

“太子殿下如何了?”他上前覷看榻上躺著的太子,轉眸問向一旁的太子妃。

太子妃擦拭眼角,“太醫已經看過了,倒是無大礙。”

只要人不死在此時,那便沒有關系。

顧蘊光頜首,席地坐在墊上,聽著太子妃語氣忿忿地說著。

“都怨殿下自己,同我說道是前去外面聽小戲,誰知竟是貪念美色,獨自一人跑去沈府,然後在沈府遇害。”太子妃攪著手中的絹帕,眼底懼是怨懟。

太子好色也不是一兩日了,但這次翻在溝裏去,還讓她出了這般大的醜。

“這次更好了,沈千是個陰奉陽違的,太子出事竟隱瞞不報,這不是欺君,這是要弒君啊!”

“阿姐,慎言。”對面的人冷靜聽完,面上並無波動,連聲線都是無情的冷然。

太子妃聞言才頓時清醒,此處是太子寢殿,雖太子還尚在昏迷,但萬一被聽去,恐生不好影響。

如此想著,她站起身,吩咐一旁的侍女好生照顧著太子。

兩人一前一後行至花園中,再將周圍的下人屏退遠些。

此時太子妃才敢在他的面前哭訴。

“蘊弟,你不知姐姐在這太子府上過得度日如年,太子好色又荒唐,昨兒個將那大臣女玷汙了,今兒個又跑去旁人府中偷香。”太子妃哭得不由自己。

顧蘊光垂眸聽著,並不置一詞,太子荒唐的也並非這一件事。

不過此次之事倒是有些意思,他倒是沒料到沈千竟這般大膽,太子出事,他竟將事情壓下不報。

聖人雖對沈千寬厚,但與沈千到底不是君臣,聖人也早已經覬覦沈府富貴甚久,恐怕此事不能善了。

“蘊弟。”太子妃哭訴完後,擦完淚,又恢覆往日端莊,但卻將語氣壓低:“這些年在闃關前可還好,之前聽言你在回京路上重傷失蹤,身子現如今可有大礙?”

“無事。”顧蘊光回道。

聽見他道無事,太子妃松一口氣,“無事便好。”

兩人皆是被送進京都的質子,她此生是無望回去了,但顧蘊光卻不能一直困在京都。

兩人又道了幾句旁的話,便有侍女來報,說是太子已經醒來,但瞧著不太正常。

太子何時正常過?

太子妃扶額苦笑,然後領著顧蘊光往太子寢殿行去。

相隔甚遠便聽見裏面傳來雜亂的聲音,拐進內間,果真見太子身著一身雪白裏衣,赤著腳往外跑去,神色慌張又帶著癡迷。

那些侍女根本就攔不住太子。

太子一臉興奮地跑至門口,恰好撞上進來的太子妃,一屁股坐在地上。

“再敢攔著孤,信不信將你們都砍了!”太子呲牙咧嘴地擡頭。

先見的是太子妃,眉頭下意識蹙起,還欲說些什麽,又瞥見身後神色沈默的青年。

太子一見顧蘊光,臉上浮起笑,擡手推開前來扶自己的侍女,從地上爬起來。

“蘊光來得甚好,快,快,裏面來,孤有事要吩咐與你。”太子一臉興奮地將顧蘊光拉著往裏進。

路過方才攔自己的侍女時,想起剛才,洩憤地擡腳一踢。

“全部都滾出去!”

侍女皆慌張地往外滾,這般習慣也並非是一兩次能養成,太子殘暴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顧蘊光立在一旁觀著內殿荒唐。

待殿中的人都退下去,太子與他坐在一旁。

“殿下身體可有恙?”顧蘊光問道。

太子不甚在意地擺手:“無事,無事,不過是落水,受了點驚嚇,皆是那些人聽風是雨的胡亂說的。”

說罷,太子掠過此間話,語氣含著興奮道:“這次雖是落了水,但卻收獲不小,沈千那女兒,當真生得天下僅有,當之無愧是大慶第一美,膚如凝脂,眉眼如畫,輾轉承情。”

顧蘊光聞言不言,垂下眼瞼,冷瘦的指尖轉著茶胚。

“怪不得沈千這老匹夫要將人送去大佛寺,女兒生得這般好,恐怕早就該入孤後宅,而不是與那勞什子謝岐宴定親。”太子的興奮散去,想到這一層嗤笑出聲。

謝府本就是寧王的人,而沈千掌管大慶財運,富可敵國,若是落在了寧王手中,恐怕就是如虎添翼。

太子如何能幹?

所以此次表面是色心起,實際卻是藏著另一層心思。

太子絮叨地說完,顧蘊光才徐徐開口述道:“此事殿下勿擔憂,謝府與沈府並無可能。”

經由這般點醒,太子才想起來,表情變得幽幽的,連帶著對美人的興趣都減了不少。

他往後一靠,無力地揮手道:“這倒是,安悅非得要嫁給謝岐宴,順帶著也替孤解決不少麻煩,罷了,這事就此翻篇,孤也將那沈長生娶做良娣,此事蘊光不會介意吧。”

太子妃畢竟是姓顧,太子再是荒唐,還是會顧及顧蘊光的臉面。

顧蘊光嘴角微扯,將笑未笑,漫不經心地轉著茶胚道:“但憑殿下做主。”

有人可不會讓沈府過得這般輕松,所以,太子最後究竟能不能娶美人良娣還得另說。

腦中劃過那看似無害的少年,顧蘊光眼中閃過興味,仰頭飲下一盞茶。

太子眉開眼笑,拍手稱好。

拜別太子,外面暮色收光,金烏矮下山峰,柔圓玉盤若影若現地懸掛蒼穹。

趙鑿牽著馬前來,“爺,師禦史之事已經定下,那些人皆將此事推至師府,明哲保身,而師府那些尚未離去的女眷皆被杜叔明帶走了。”

“嗯。”顧蘊光接過韁繩,翻身上馬,神色晦澀不明地挑眼看去前方。

看似此事寧王吃了個大掛落,但太子今日這般行事也沒有討到什麽好處。

馬蹄踐踏街道殘留的水,一路奔馳入府前,將一下馬,門口候著的官家便上前來。

趙鑿還在稟明正事。

顧蘊光不太在意地頜首,接過遞過來的絹帕擦拭著手,然後擲給管家。

顧蘊光拾步朝裏行去,隨口問道:“人在何處?”

“爺,這邊請,就在後院。”管家領著人前去。

府中許多年未曾住過人,後院更是無人,很多地方並未來得及處理,t牽藤的綠草,與盛開的花骨朵兒的花樹,雖雜亂無章卻又恰到好處。

師知苧坐在椅子上,雙手被捆住,口中塞著帕子,用力掙紮,美眸怒視周圍候著的人。

當時寧王妃將她請去,甫一進去便被人抓住,隨後便被捆著關在此處

自己被送來了何處,她暫且還不知,主要的是玉佩被拿走了。

她得想辦法將東西拿回來。

就在她昏昏欲睡之際,突然眉骨被人輕點了一下。

師知苧睜開還泛著紅痕的眸,入目便是一張深邃俊朗的五官透著冷意的臉,而嘴唇似天生上揚,給人一種將笑未笑的錯覺。

甫一看見這張臉,她下心中咯噔一聲,之前被惡意戲耍的記憶猶在。

靠得太近了,她下意識往後移,但現在這個姿勢已經退無可退。

顧蘊光將傾下的身微擡,提著手中的琳瑯玉佩折身,隨意勾過一旁的椅子,大剌剌的面對師知苧坐下,長腿交疊。

“許久不見。”

他對著她露出笑,指尖垂掛著淺綠色的玉佩,流蘇掃在地上,前後晃蕩吸引了師知苧的視線。

“嗚!”她的口被塞住,手腳也被捆住,無法動彈也無法言語,如同被捕的可憐小獸。

顧蘊光順著她的視線滑落在指尖,冷白修長的手指適配淡青綠繩,越顯得骨節修長,泛著聖潔的美感。

“你在看這個嗎?”他將手指上掛著的玉佩提起來問道。

師知苧點頭,嗚咽幾句不清楚的話。

那玉佩正是信物。

顧蘊光見她點頭,嘴角微上揚,冷眸中似噙著一抹笑:“與其擔憂此物,不如好生想想你如今的處境。”

師知苧目光一頓,冷靜下來,擡眸冷覷著他,仿佛在詢問他要作何。

將指尖上的玉佩卷起來,完全握住掌中,他腔調矜雅又帶著和善道:“我說過寧王府是進不得的。”

師知苧聞言從喉嚨發出古怪的嗤笑。

何處能去,何處不能去,與他又有和幹系?

許是憐憫她口中還塞著東西,他伸手將她口中的東西取出來。

東西突然被取下,師知苧一時還未反應過來,因長時間被堵住,口無法合並,微啟地仰靠在椅上。

她輕喘地斜覷著一旁的顧蘊光,似在嗔他,眼尾卻泛著一抹姝色。

見她如此,顧蘊光忽然想起了之前,在別苑的那夜,她也有過這般模樣。

伸手鉗住她的臉頰,歪頭含笑地看著,腔調冷然地評價:“生得倒是勾人,也難怪我會對你一見傾心,寧王妃絲毫不會懷疑,得知後,一刻不停地將你送過來。”

官家子女根本無身契,唯獨是被降至奴籍才有。

聽這話師知苧美眸中滿是懷恨之意。

見她眼中的情緒,顧蘊光坐回原位,姿態懶散地看著她。

“五兒。”

師知苧壓下眼中情緒,冷眼看著他。

他彎著嘴角,將手中的琳瑯玉佩攤開,“一起玩兒個游戲。”

……

師禦史深陷牢獄,府中親眷皆充作為奴,為奴者皆得有主。

所以不少人覬覦聞名遐邇的師知安,還有人欲花大價錢從杜叔明手中賣身契。

但杜叔明皆推拒,遲遲未曾將師府的親眷往外流放,除了師知苧。

那日宮宴眾人皆知,剛回京的顧侯爺在道上遇一女子,一見傾心,奈何寧王也對那女子不一般。

此番寧王自己都無暇顧及,這女子自然被送去了侯府。

寧王也並不會坐以待斃,沒過多久,聖人大壽,寧王以一幅由百姓親自書寫的百壽圖送往宮中。

此圖象征這君得民意,聖人喜不勝收,念及寧王被關在府中數日,也的確誠心悔過,便解除連他的禁足。

侯府被大肆翻新過,後院的雜草叢生被拔去,種上不少花樹。

聖人禦賜不少奇珍異寶至侯府,今日府上熱鬧,不少人前來恭賀翻新之喜。

師知苧蹲在小廚房,看著竈孔中燃燒越烈的明火,明眸微微失神。

她如今是侯府的下人,還是專負責燒火劈柴的下人。

那日被捆來侯府,顧蘊光最後說的那句話,她至今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但她對這人從不敢掉以輕心,他說是玩游戲,也絕非不是簡單的玩兒。

信物,還有那些能替師府有翻案機會的賬本,以及她的身契全在他的手上。

但他卻又只是將她放在後院中,自從那日後也甚少見到他,府門出不去,甚至連外間的消息也打探不到,不知長姐現在如何了。

不過這段時間在侯府,她也算是對這顧蘊光有所了解。

其母乃是聖人同胞長姐,後遠嫁晉中誕下一子,顧蘊光是自幼長在聖人身邊,深受寵愛,以前他尚在京都時,她便聽聞過。

此人仗著聖人寵愛,自幼便無法無天,後因犯事聖人也不好作保,便將他趕去軍營歷練。

在軍中他依舊沒有改過睚眥必報的習性,傳聞回京之前還曾手刃相處多年的將軍,此事傳進聖人耳中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被壓下。

但她只打聽到這些人人皆知的事,根本不知顧蘊光此人與寧王之間的糾葛。

不過唯一一點她能確認的便是,這人絕非如傳言般肆意妄為。

單從他分明早已經回京許久,卻將此事隱瞞不報,裝作剛從外歸來,就知他絕不是什麽良善的善茬。

師知苧想起自己如今處境微嘆一口氣,擡手拾起地上的木棍,撥動裏面的炭火。

從外面行進來一綠裳侍女,淩厲的眸環顧四周,最後在角落尋到了人。

上前不滿地對她道:“五兒!你還在這兒發什麽呆,不是讓你將此物送去林楓苑嗎?”

此前的確是有這件事,但她並不是很想去林楓苑,因今日府中來了不少人,出去難免會碰上。

府中的人對她身份不了解,但外面的人卻不一定。

沒有想到,躲至這裏還能被抓住。

師知苧捉著裙擺站起身,商議地道:“柔兒姐姐,我能不能不去林楓苑?”

“不行!”柔兒蹙著眉拒絕,將手中的托盤放在她的懷中:“院中的人皆有自己要忙的事,眼下只有你了。”

說道這兒,柔兒心中不由得升起妒意,左右都瞧著莫名其妙出現的師知苧不順眼,府中事務總是只有她最清閑。

趙鑿是主子身邊的人,在府中頗有威望,而他時不時回來後院尋師知苧。

但師知苧卻對趙鑿總是愛答不理,所以柔兒以為趙鑿是在追求她,才給的這便利。

這次柔兒說什麽也不松口,非得要她前去。

師知苧無法,只好捧著手中的物,步遲遲地朝著林楓苑行去。

林楓苑是府中會貴客之地,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垂花門樓,抄手游廊,抱廈上懸“林楓苑”的匾額,門外院子立著神情嚴肅的侍衛。

師知苧托著盤中用紅布蓋著無,目不斜視地朝裏行去。

托盤沈重,隱約還有一股子腥味兒,不知是裝的什麽東西。

在閣樓上,需得拾步往上行,她單手托著盤,一手提著裙擺,將行至上方,閣樓的門倏的被打開。

她沒有防備被嚇得往後退一步。

從裏面神色匆匆地行出一紫袍男子,頭戴金冠,面容俊美,眉目生怒也是頂好看。

那人看也沒有看師知苧,只當做是尋常的侍女,擡手牽連般地拂過她手中的托盤。

她一時沒有拿穩,托盤滾落在地,被紅布蓋著的東西骨碌碌地滾落下來,落在紫袍男子的腳步。

是一雙血血淋漓的眼球。

紫袍男子死死盯著自己腳邊的頭,像是被嚇住了。

師知苧同樣也被嚇住了,她沒有想到自己一直托著的物,竟是一雙眼球。

“哈哈哈哈哈!”

突然那男子笑了起來,彎腰拾起眼球,捧在掌心左右覷看著,方才的怒意似是不存在。

他轉身回去,腳步帶著淩亂感。

“顧蘊光!”宋觀前往裏跑去,撞到裏面的玉蘭小屏風,來不及去扶起,邊走邊喚。

閣樓內殿,淡越疏星環繞暗紋雪白墻壁,仙風吹下玉爐暗自生香,素色蒲墊上盤腿而坐玄色玉冠的青年,眉眼深邃,般般入畫。

聽見外間的聲響,他並未擡首,手中拿著抻桿,淡然地挑著香灰,往下用力抻壓。

“顧蘊光,快來,快來看。”

一路奔疾而來的宋觀前,撩開衣擺,不甚在意地席地而坐,雙手捧著眼珠子放在他的面前。

顧蘊光將燃盡的香灰抻下去,掀開眼皮,覷看眼前神色癲狂的男子,玉面上浮起一縷若有若無的笑:“算作送給宋公子的禮。”

宋觀前亢奮地問道:“早說你將此物在今兒個做禮送給了我,我方才也不至於對你發脾氣。”

說著還憐愛地撫摸著兩顆漂亮的眼珠,神色癡迷。

“我最愛的便是她的眼,如今人沒了,眼卻在我這兒,簡直快哉。”

顧蘊光不置一詞,目光越過倒地的立屏望向門口。

門口的人穿著府中隨處可見的青白梨花裙,烏發僅用玉色靈蛇簪彎著,露出纖細脖頸,透著清冷的婉約。

她似也未曾見過這般瘋癲的男子,還t未反應過來,一雙眼微顯呆滯地望著裏面的兩人。

顧蘊光眼神微頓,隨後莞爾地彎著眸,對著她招手。

師知苧回神,見他對自己招手,心中劃過一絲不情願,抿了抿唇,最後還是提裙上前。

“五兒,過來,坐此處。”顧蘊光下頜微挑,示意她坐在宋觀前的身邊。

宋觀前還沈迷在喜愛之物上,未曾註意身後行來的人,直到聽見身旁響起青年松啞的聲音才回過頭。

師知苧面上無甚表情,緩坐在宋觀前的身邊,低著頭,螓首蛾眉,隱約可窺一身書卷清高。

宋觀前上下掃視身旁的女子,俄而偏頭看著前方的顧蘊光:“這女子是哪來的?”

據他所知顧蘊光身邊從未有過女人,而今日卻讓一個女人坐在身邊,可謂不是怪異萬分。

思此,宋觀前不由得再多打量身邊的女子。

面容並非絕色,勝在膚白如雪,骨肉勻亭,再細細一瞧,那眸兒更是明媚,顧盼遺光。

氣質也與旁人不同,哪怕是跪坐垂著首,背脊也是挺直,渾身皆是難折的傲氣。

這瞧著可不像是尋常人家,能養出來的侍女。

“這是從秦照手中搶來的。”顧蘊光身往後倚靠,生而上揚的唇線似含著笑,見誰都是情深的錯覺。

似乎前不久是聽說,有人送了個女人進侯府討好顧蘊光,好像是……

宋觀前眨了眨眸,然後臉上又浮起一如之前的狂熱,覆而再轉頭看向師知苧:“你便是師知安的妹妹?”

師知安聞名遐邇的美人兒,與那沈府嫡女沈長生不相上下,這兩人他曾經都親眼見過。

一個是清雅柔情的美,一個是張揚明艷的媚。

尤其是那沈長生,若非不是身體不好常年在大佛寺,恐怕門檻都被踏破了,而師府的門檻也被踏得差不多。

但那師知安自打與謝府退親後,似是傷心透了,未曾再與誰定過親事,至今還雲英未嫁。

師府出事時,他還曾想著去要師知安的身契,結果被那杜叔明四兩撥千斤地拒絕了,為此他還抱憾許久。

所以如今見到師知安的妹妹,宋觀前如何不心生激昂。

聽見長姐的名字,師知苧放在膝上的手微動,並未回話,神情漠然得好似雙耳失聰之人。

在她眼中,能與顧蘊光這等人相處融洽的,都不是什麽良善之人。

倘若是尋常人做出這番姿態,宋觀前定然受不住此等的輕慢,不說提刀殺了這人,也定會折磨得她滿心後悔。

但這是師知安的妹妹,那他倒是可以忽視這點。

宋觀前隨手丟棄方才還愛得不行的眼珠,就著染血的手撫上她的臉,似有癡迷地道:“擡起頭,讓爺好生瞧瞧你的臉。”

師知安生得那般好,想必她的妹妹也不差。

如此想著宋觀前眼中的狂熱更甚了。

冷瘦的手指將師知苧的下頜微擡,她掀開眸,目光卻看的不是眼前的宋觀前,而是一側一身懶骨的顧蘊光。

他目色沈沈地凝望著她染血的臉,神色隱在暗處,割裂出明暗,辨別不了如今心中所想為何。

看著倒是比宋觀前更像個正常人,但師知苧卻知此人的瘋病也不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