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50 ? 婚後的第二十三天

關燈
50   婚後的第二十三天

◎這最出挑的,還得是崔夫人◎

姜蓉因著去抽簽的緣故,被她們這邊的小娘子禮讓到第一座。

她也知道,這不過是表面緣由。

大家都覺得她出身鄉野,胸無點墨。看在崔家的面子上,讓她在首座,先過一輪,總比一句也答不上好。

畢竟她的夫君當年也是正經進士出身,崔盧兩家又都底蘊深厚。

若她玩一個小小游戲,連一輪都挨不過,自己丟臉倒是小事,這兩家的臉面可就會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姜蓉知曉七娘的擔憂,她看了她一眼,輕快答道:“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1]

是李太白的《子夜吳歌·秋歌》。

她話音剛落,身後的小娘子們齊齊松了一口氣。

對於這樣溫柔地“特殊待遇”,姜蓉早有經驗,她深知只有靠實力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接下來她們便拭目以待罷。

“楞著幹嘛?”沈玉明回首看了眼幾人,指著下面道:“左邊的是盧十一,中間的是李五,右邊那皮笑肉不笑的是崔恒那廝新娶的夫人,青州那邊的一個農家女罷了。”

咿?聽五哥這語氣,好似對李五娘沒什麽怨氣,倒對那位崔夫人有些不滿啊,跟班暗自揣摩。

但沈玉明說完不再言語,幾人便也湊上去繼續看個熱鬧。

躲在這個高處,看著下面燕環肥瘦的小娘子們飛花行令,自有一番隱秘的刺激。

說起崔恒的夫人,他們都聽說是個草包。沒成想,還真的能接了一輪又一輪的詩詞,難道在家裏沒少被崔恒那廝壓著背書。

他們是聽說長得好,沒想到長得這麽好看。這可真的是便宜崔恒那呆子了,好幾人在心中暗暗咬牙,嫉恨想道。

要是他們去青州,那這樣姿容賽過雙姝的美人就被自己帶回來了,哪還有崔恒什麽事。

同隊的方娘子楞楞看著對答如流的姜蓉,不禁發起呆來。看到崔夫人第一眼,只覺得她雲鬢花顏,容光艷麗。她本以為她第一輪就會被出局,卻沒想她也能出口成章,頗有林下風致。

這從容自若的氣質不像是出身鄉野,倒更像正正經經的汴京官宦人家的嫡女。

方小娘子思來想去,怕是只有宋玉的那句“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能夠勉強形容崔七娘的這位嫂嫂了吧。

也難怪,以她的出身,崔郎君卻願意聘她為正妻,她在心中連連感慨。

眼見著三局行令將盡,水榭眾人紛紛將視線移至姜蓉身上,這位橫空出世的崔夫人,果真讓人驚艷。

本以為只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卻沒想到她竟一次也未失手出局。隨著時間流逝,連一開始想看笑話的盧、李兩人也不禁正視起她來。

若說一次兩次答對是運氣,但次次皆無錯漏,這就說明她定然具備一定的實力。

盧、李二人兩人不約而同對視一眼,眸光交錯的那一剎那,兩人皆心照不宣地避開對方視線。

前兩局玉竹、青竹各勝一場。

在第三局,姜蓉力挽狂瀾,勸說福安采用田忌賽馬之計,石竹隊終以一人之數險勝。

三局下來,三隊各勝一場,竟意外打出個平局來。

楊夫人出聲笑道:“看來各位小娘子都有懷珠抱玉之才,也是咱們定國公府鼓腹含和,借著國公爺的壽誕祥瑞,才得了這般個平和的局,這可真是天時地利t人和。”

曹夫人和徐夫人也接連捧場:“楊夫人說的在理。”

而閣樓上,一時間不知道誰開的頭,話題變成了哪一個小娘子最好看。

“依我看,還是十一娘氣質更佳。”盧十一娘的追捧者穩住心神,堅定立場。

“你這傻子,不會看人,小娘子嘛,除了一張臉蛋,當然還得看身姿。李五娘容貌相當,身姿卻更勝一籌。但這最出挑的,還得是崔夫人。成了婚的婦人果然不一樣,嘿嘿。”

另一人笑得猥瑣,用手肘頂了頂一旁的王郎君,兩人相視一笑。

一旁的人都被他倆給膩味到了,好好的,又說到這上邊來。

“別打她們主意。”沈玉明豎眉警告兩人。

“那是自然。”王郎君連忙接話:“咱雖風流,卻不下流,那崔夫人已經成婚,我等自然不會失禮去沾惹。”

這話說得沈玉明一梗,讓他噎在喉間的話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堵得他內心跟被灌了一盆豬油一般難受。

王郎君這話雖是在表明心跡哄著沈玉明,但卻在無意中戳中了他心中隱秘而晦澀的小心思,倒是馬屁又拍到了馬腿上而不自知。

沈玉明瞥了他一眼,不再做聲。

他看向被眾星捧月的姜蓉,心中的想法像是那破土而出的春筍,出現得疾迅而又兇猛,再多的理智也難以抑制。

比賽結束後,姜蓉被同隊的方娘子、何娘子,福安縣主等人團團圍住交談。

李五娘與盧十一娘也相繼走近稱讚姜蓉,畢竟能連戰三局而不敗的娘子,在場不足十人。

這兩人聲望斐然,又皆一身傲氣,能得她們一句誇讚,實屬不易,其餘娘子見狀自然也是紛紛跟風讚譽。

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更是恨不得宴會趕緊結束,好回家將這盧、李二人整人不成反被訓的糗事與密友分享。

楊夫人看到姜蓉的表現,心中亦十分訝然。

她本以為只是個會說奉承話的投機者,不意竟是錦心繡口。她知她識字不久,能在短時間內積累這等學識,天賦和勤奮缺一不可,楊夫人心中不禁對姜蓉更添一分好感。

若一個女子只有美貌,那她在汴京不一定能走長遠。但若她還有智慧與勤奮,那必然是絕殺好牌。

看到楊夫人都對嫂子連連點頭,面露滿意,七娘心下欣喜,看來嫂嫂不說一戰成名,起碼也能破除那些罵她是草包的偏見了。

七娘心下暗嘆,她一直以為哥哥是被嫂子的容顏所惑,沒想到他竟然這般慧眼識珠。

圍在姜蓉身邊的這些小娘子具都文采上佳,談吐不俗。

尤其是方娘子,她本就是個書癡,聽姜蓉談及最近看的《淩雲詩集》這本書時,頓時雙眼放光,激動地抓住姜蓉,視她為知己。

這位淩雲先生是她最喜歡的一位大家,他的作品除詩詞外,還不乏各地游記、經史子集,涉獵範圍極廣。

只可惜,這位先生神出鬼沒,四海為家,能尋得到他蹤跡和真實身份的讀者寥寥可數。即使方家在汴京城內也算屈指可數的高門,但方小娘子仍然探尋不到他的絲毫信息。

這也讓她一腔熱情無處安放,乍然遇到同樣喜歡淩雲先生的人,生性內斂的她也不禁有些激動。

她拉著姜蓉的手熱情邀請她去方家玩,屆時兩人可一同翻閱她珍藏的淩雲先生作品集。

認識了幾位可愛的小娘子,也見識了聞名汴京的雙姝風采,姜蓉認為今兒也算不虛此行。

時下,男女大防並不嚴重。

待一群人攜著香風踏入廳堂之時,各自的桌前早已稀稀散散坐上一些客人。

她們進來的這邊招待女客,而一簾之隔,就坐著剛散朝的大人們。

說起來,崔府與定國公府一向有往來,他們成婚時,定國公夫婦都曾派兒子赴宴。崔恒今日若趕得及,應該也在對面。

姜蓉往對面看了一眼,一人高的屏風雖不厚重,卻隔絕了大部分的視野。她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晃動,根本無從探尋崔恒的蹤跡。

罷了,等散宴的時候就知道了。

她收回視線,笑著同夫人娘子們招呼,安然入座。參與了剛剛那場飛花令,這下姜蓉落座時倒是多了不少人與她主動打招呼。

她的旁邊就是婆母羅氏,在外人面前,姜蓉一向不落人口實。等開宴後,她主動伺候著羅氏用膳,為她布菜斟茶,很是殷勤。

惹得斜對角的曹夫人拈酸讚道:“崔夫人這兒媳好生賢惠,我們可就沒你這麽好的福氣喲。”

聽在羅氏耳中,這句話說得她好似那專門折磨兒媳的惡婆婆一般,讓她像吃了口滿是幹粉的白糕,如鯁在喉。

姜蓉也沒想這曹夫人會神來一筆,但這話她不能接,只能在一旁做羞澀狀,繼續做好手中的活。

而羅氏雖有苦難言,但也不是省油的燈,她轉身安撫兒媳:“行了,恒哥兒媳婦,你的心意我心領了,我這有丫鬟就行。你呀,別光顧著伺候我這老婆子,自己也要吃好喝好,照顧好自個的身子,早些為我們崔家開枝散葉才是正道。”

正道?那意思就是她現在伺候婆母並非正道,是裝模作樣得個名聲的歪道咯?在場的人多是人精,瞬間意會羅氏語中的未盡之意。

這果然不是親生的,關系就得隔一層。有的夫人想起崔家那位早逝的先夫人王氏,也不由暗嘆紅顏薄命。有的則慶幸自己幸好活得久,要不然親爹也要變後爹。

羅氏這話一出,無數道淩厲的視線齊齊盯向姜蓉的肚子。是呀,這崔禦史成婚也好幾個月了,怎麽還一點動靜都沒有?

怕不是不能生吧?

無視婆母明裏暗裏的諷刺,姜蓉面不改色,笑著靠近羅氏。

她傾身為她夾了一只蝦,甜甜笑道:“兒知道婆母最是疼惜我們晚輩,將心比心,兒媳侍奉您也是出自真心實意。看著您吃好,兒媳比吃了山珍海味都要開心。”

不管怎樣,羅氏是她禮法上的婆母,姜蓉對於侍奉她並無多少意見。

羅氏一楞,沒料到她竟然能在人前說出這樣肉麻惡心的話。

她眼睜睜看著那只玉手執著烏黑鎏金的長筷,無視自己的意見優雅地夾起一只蝦。

肅穆典雅的烏木,與年輕女子纖長白皙的指尖相映襯,一黑一白,極致的對比之下,晃得她兩眼發昏。

出現在碗中的蝦,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這姜氏果真奸詐,這樣都能不動如山,也難怪能騙得了崔恒娶她。

出於同類的直覺,看見姜氏的第一眼她就知道這個娘子不是簡單人物。

明明只是鄉裏普通農家出身,卻無論她怎麽試探,她都不露絲毫破綻。不管發生什麽事,她都是那副笑意盈盈,鎮定自若的模樣,看起來賢惠得緊。

聽說她在主院也是這個模樣,要麽她真的如她表現出來的一般賢淑,要麽就說明這個人心機極其深沈。

而羅氏,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她是前者的。

她觀察了幾次,就哪哪看不順眼。

她不想再與她扯來扯去,做被人圍觀的猴子,羅氏擡頭望了一眼姜蓉,笑著勸道:“你這孩子,心意我就領了,你趕緊吃飯去。要是餓著你了,回頭恒哥兒怕是要來找我麻煩。”

聽得羅氏調侃,離得近的夫人們發出陣陣意味不明的暧昧笑聲。

姜蓉見好就收,道了一聲:“多謝母親體恤兒媳。”後,回到一旁的座位,安安靜靜吃起飯來。

就在姜蓉以為她能平靜度過這場宴會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作者有話說】

【1】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小劇場】

“壓著背書?”崔恒詫異看向姜蓉:“夫人,坊間竟有這樣離譜的傳言。”

姜蓉美目流轉,右手撩過崔恒的下頜,輕輕搭在他的胸.前:“你就說壓沒壓嘛。”

看她笑得精怪,崔恒頓悟,一張玉臉瞬間通紅。他揮退姜蓉作怪的手,連連後退,氣急怒斥:“你,你青天.白日,怎能說出這樣虎狼之言,屬實粗魯!”

姜蓉掩面輕笑:“我說的是讀書,夫君你想到哪裏去了?”

按我這垃圾的控文能力和天生的水文能力,每日雙更不是日六,是日七,慚愧,慚愧!

關於北宋前期的風氣,之所以說男女大防不是特別嚴重,是觀察自《清明上河圖》。

圖中許多臨街的商婦都是身穿抹胸,外搭褙子,至少露了一半的胸.脯在外面。而街上的貨郎等平民男子,在夏日也多身穿短褐,無袖背心,那時多以背心顏色來區分貨郎所售貨物種類。

當時看到也覺十分震驚與有趣,分享給大家,望勿嫌我聒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