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 婚後的第十八天
關燈
小
中
大
45 婚後的第十八天
◎每天上朝隨機得罪一位同僚◎
禮酒既竭,賓主盡歡,這日的家宴完美落幕。
姜蓉借此宴會結識了嚴侍講夫人與楊學士夫人,兩位夫人性情溫和,對姜蓉態度和煦,幾人聊著護膚養顏,家長裏短,倒也其樂融融。
而後,姜蓉也制造機會讓七娘相看了庶吉士伍晁,七娘當場只是低頭羞怯,並未表態,夫妻倆倒也未急著讓她選擇。
七娘在那三位郎君中搖擺了幾天後,竟出乎意料地放棄伍晁,選擇了家境清貧的晏安。
並非大家覺得晏安不好,只是對此有些意外罷了。
因為晏安很可能會被外放到其他州縣,而伍晁,起碼目前穩定地居住在京中。
崔恒本想著若七娘嫁得離家近些,兄弟姊妹間彼此好照應。
但既然七娘已經作出決定,崔恒也不再多言。他告訴七娘讓她小娘去與老夫人提前打個招呼,免得到時候男方上門提親,老夫人卻不知有這回事。
按崔家慣例,弟妹們成親,每人都可分得一座楊樓街或馬行街的二進小宅院並幾千貫的銀錢,這樣起碼可以保證離開崔府後他們在汴京也能維持生活。
現在七娘可能遠嫁,那她的那座宅院要與不要屆時得看晏安選官情況或者七娘自己意願。
若真去了外地,七娘也不要汴京的宅子,他們就折三千貫給她,這三千貫,在外地無論哪裏都可以買得一座豪華宅院了。
而伍晁這邊,雖然與七娘沒有緣分,但卻被三叔家的十一娘一眼相中。若伍晁願意,崔恒夫婦也願意替他與三叔說道。
三叔雖只是個五品官,但他身家也算雄厚,伍晁若真與十一妹成親,兩人婚後倒也不必再擔憂落身之處。
崔恒的調令很快就下來了,沒曾想,這次中書省下發的敕令將他安排去了禦史臺。
而在此期間,八娘也如願與範三郎定了親。
解決完家中幾個妹妹的親事,崔恒看著禦史臺的奏授告身,陷入了沈思。
侍禦史的活無疑比編修更難,在翰林院每日只需埋頭做事,接觸的官員也少,基本就是院內的幾位同僚。
而禦史則要糾察百官,除了掌糾舉百寮及入合承詔外,還需做知推、彈、雜事,每日接觸的官吏數不勝數。
稍不註意,每天上朝就能隨機得罪一位同僚。
如何在職責和自保之間保持平衡,是崔恒目前急需要掌握的官場生存之道。
別看侍禦史只是從六品綠袍小官,但以崔恒的年齡與資歷,能夠得到升遷,已經算是同齡人中佼佼者了。
侍禦史官雖小,卻是禦史大夫和禦史中丞的左貳副官,上可報奏禦史大夫、監督高官,下可直接彈劾中、下級官員。
所涉範圍之廣、人員之巨,遠非翰林院中撰寫敕令、修整古籍的編修所能及。
但是這個位置,即使未到高處,便已不勝寒意。
他才受聖命去滄州請回恩師,馬上便被調離翰林院,想到其背後的深意,他不禁長嘆一息。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禦史中丞也如是想。
崔恒到禦史臺第一天,他便交了一本折子給崔恒,上面是關於步軍都指揮使涉嫌虛報兵卒,貪吃空晌的密報。
此案證據確鑿,禦史臺察院早已掌控步軍士卒名單和軍餉發放的證據。
禦史臺可聞風而奏不假,但他們也從不打沒準備的仗。
崔恒新t入禦史臺中,這等穩妥奏報之功送給他,一來威懾百官,二來也算是他的上官們送給他的見面禮。
崔恒受領上官的好意,趕在上朝前將所報奏折內容熟悉。
宣武殿中,對於這殿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只是普通上朝的一天。
而對於崔恒而言,卻是一個新的裏程與挑戰。
官家端坐在龍座上,凝視著下面低頭斂眉的大臣們。
朝會議事已了,王公公照例唱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殿中有一瞬間的寂靜,正當眾臣納悶平素聒噪的禦史臺怎麽沒了動靜時。
一個清朗悅耳的年輕聲音便從隊伍末尾傳來。
“臣崔恒有事啟奏,臣參奏步軍都指揮使寇成,涉嫌虛報兵卒人數八百人,貪吃空晌四萬三千七百貫。”
此言一出,群臣激蕩。
禦史臺察院隨即拿出早已掌控步軍士卒名單和每月軍餉發放數額意欲落實此事。
官家見此事已有初步證據,頷首示意:“此事移送審刑院備案,再交由大理寺審理,務必查清始末。”
與那寇指揮使相熟的大臣感覺自己的皮一緊,心中十分忐忑,也不知是否會牽連自己。
內心有鬼的人更是恨的牙癢癢,這崔禦史新官上任就如此難纏,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解決了家中幾位娘子的婚事,但嫁妝卻還差一大截。
姜蓉最近愁得連夜對賬,那些被賣掉的鋪子姜蓉暫時查不到,便只能拿賬簿有問題的開開刀了。
有了崔恒給的人手,姜蓉便展開拳腳,派人摸清了幾家問題嚴重的鋪子。
她略施小計,首先拿缺口大的香料鋪、藥鋪開刀。
不過兩日,便已頗見成效,從那兩個管事身上追回贓款上萬貫。其餘管事無需通知,便紛紛上門求見。
姜蓉在城中定北街和宣正街的庫房外設立兩處不聞箱,若挪用了錢財的,限令那些人七日內將錢款包好退回,不記名不計數,此事就此了結。
同時她頒布了新的賞罰規矩,將管事們的月銀與鋪面收益掛鉤,如此一來,也能減少貪贓之事發生。
“若這些箱子裏總額與我手中的數差額過大,孫管事、羅管事就是前車之鑒!”姜蓉拉高聲音強調。
她也沒想著整頓成清水衙門,水至清則無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使換了一批人也根本無法阻止這種事情發生。
她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崔家的損失。聽話的,她便給他們一次機會;不聽話的,也莫怪她心狠手辣。
經此一役,姜蓉行事狠絕果斷之名在這些掌櫃中傳開,也逐漸樹立了幾分。
填補了公中的窟窿,兩位妹妹的嫁妝也有了著落,姜蓉總算松了一口氣。
眼看著崔恒生辰臨近,他的生辰禮還沒做好。
姜蓉看著眼前這件尚未完工的長衫,疲倦地揉了揉眼周穴位。
她最近總是熬夜對賬、看書,今兒早上醒來,她竟發現眼前有蒙蒙一層薄霧。
想到前世自己只能視近,遠處一片模糊的眼睛,姜蓉只得收起手中的繡活,閉目冥思起來。
一旁的飛虎也不知為何,熱情地貼著姜蓉不停蹭蹭,尾巴搖得猶如風槳。
“你呀你,怎麽這麽粘人了?”姜蓉不覺得好笑,只覺得飛虎可憐。
這個小家夥以前一定很孤單吧,她才餵了它多久,它就這麽熱情地把心剖給她。
姜蓉彎腰,摸了摸它的頭,跟這樣講義氣的小動物打交道可比同人打交道輕松愉悅多了。
只需給點食物,便能夠得到它們全心的信任和依賴。它們回饋的情緒也能瞬間撫平她這顆千瘡百孔的心。
飛虎以為姜蓉要同它玩,興奮地咧開嘴巴朝她身上撲去。
姜蓉只得慶幸最近自己精氣神好了許多,要不然還真沒力氣跟它熬。
這天,崔恒照例參了一位文官寵妾滅妻。
那位大人家中中饋接人待物一應由妾室打理,而正妻卻被關在院內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連正常生活都難以為繼,他此舉無疑是在挑戰正統禮教背後的擁躉者們。
這位大人起初還不承認,但事實清楚,察院擺出的證據確鑿,由不得他狡辯。
等後邊散朝後崔恒經過正德門,見那位大人正在被脫衣行以仗刑。
他看見崔恒經過,不由罵罵咧咧。
直到崔恒聽到一句“生兒子沒□□。”時,他的心中不可抑制地生氣了。
崔恒一反常態,同同僚告別,轉身走到他的面前。
“我兒子沒□□?羅大人說笑了,我兒子不正在用它說話嗎?”
說完再也不看那人氣得脹紅的臉,轉身揮袖離開。
只留下一旁目瞪口呆的宦官,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位溫潤如玉的崔郎君嗎?這才待多久,禦史臺也太可怕了……
這幾天,鎮北侯高家發生一件事情,引得汴京的百姓們津津樂道。
傳到姜蓉耳中,事情就變成了高家許久沒有消息的兒子突然回來了,鬧著要娶一個鄉野出身的民女。鎮北侯夫婦無論如何不同意,現在家裏都鬧翻了天。
而事實上,高勘的反應也比傳言中的更為激烈,他早已帶著葉白蘇離開高家,去了哪兒,連高夫人都不知道。
他去年在青州受傷後,便被洪流沖到了下游,幸好得葉白蘇相救。
當時他身受重傷,又陷入了昏迷。若不是她,高勘怕是早已入了野獸腹中或是衰竭而亡。
她是好人家的女兒,還對他有救命之恩。兩人在在照料的過程中亦恪守禮儀,清清白白,根本不存在他爹娘所說別有用心。
即使他爹娘以爵位相要挾,高勘依然不為所動。大丈夫頂天立地,若不能依靠自己能力拼得一番事業,豈不是茍活於世間。
便是沒有爵位,他高勘也照樣能闖出一番天地。
高勘望了望東邊的那堵高墻,陷入深深的沈思之中。
“高郎,晚來風寒,註意保暖。”一個清冷的女聲自背後傳來,高勘回頭,肩上一暖,是她把披肩搭在了自己後背。
他們一路自嵊州而來,除了他最初身上帶著的一些銀兩,其餘開支都是靠著白蘇走街串巷做鈴醫所得。
看到白蘇如此體貼賢惠,高勘心中愈發覺得對不住她。他牽著她的手走進房內,心中那絲隱秘的想法逐漸變得堅定。
【作者有話說】
刪了宴會內容一章,中饋內容一章,節奏加快了一點,不然看著和流水賬沒差。
年後可能會很忙,想盡快將自己喜歡的情節展開,與大家分享。這幾天在考慮要不要日六,要不然不知要好久才能完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每天上朝隨機得罪一位同僚◎
禮酒既竭,賓主盡歡,這日的家宴完美落幕。
姜蓉借此宴會結識了嚴侍講夫人與楊學士夫人,兩位夫人性情溫和,對姜蓉態度和煦,幾人聊著護膚養顏,家長裏短,倒也其樂融融。
而後,姜蓉也制造機會讓七娘相看了庶吉士伍晁,七娘當場只是低頭羞怯,並未表態,夫妻倆倒也未急著讓她選擇。
七娘在那三位郎君中搖擺了幾天後,竟出乎意料地放棄伍晁,選擇了家境清貧的晏安。
並非大家覺得晏安不好,只是對此有些意外罷了。
因為晏安很可能會被外放到其他州縣,而伍晁,起碼目前穩定地居住在京中。
崔恒本想著若七娘嫁得離家近些,兄弟姊妹間彼此好照應。
但既然七娘已經作出決定,崔恒也不再多言。他告訴七娘讓她小娘去與老夫人提前打個招呼,免得到時候男方上門提親,老夫人卻不知有這回事。
按崔家慣例,弟妹們成親,每人都可分得一座楊樓街或馬行街的二進小宅院並幾千貫的銀錢,這樣起碼可以保證離開崔府後他們在汴京也能維持生活。
現在七娘可能遠嫁,那她的那座宅院要與不要屆時得看晏安選官情況或者七娘自己意願。
若真去了外地,七娘也不要汴京的宅子,他們就折三千貫給她,這三千貫,在外地無論哪裏都可以買得一座豪華宅院了。
而伍晁這邊,雖然與七娘沒有緣分,但卻被三叔家的十一娘一眼相中。若伍晁願意,崔恒夫婦也願意替他與三叔說道。
三叔雖只是個五品官,但他身家也算雄厚,伍晁若真與十一妹成親,兩人婚後倒也不必再擔憂落身之處。
崔恒的調令很快就下來了,沒曾想,這次中書省下發的敕令將他安排去了禦史臺。
而在此期間,八娘也如願與範三郎定了親。
解決完家中幾個妹妹的親事,崔恒看著禦史臺的奏授告身,陷入了沈思。
侍禦史的活無疑比編修更難,在翰林院每日只需埋頭做事,接觸的官員也少,基本就是院內的幾位同僚。
而禦史則要糾察百官,除了掌糾舉百寮及入合承詔外,還需做知推、彈、雜事,每日接觸的官吏數不勝數。
稍不註意,每天上朝就能隨機得罪一位同僚。
如何在職責和自保之間保持平衡,是崔恒目前急需要掌握的官場生存之道。
別看侍禦史只是從六品綠袍小官,但以崔恒的年齡與資歷,能夠得到升遷,已經算是同齡人中佼佼者了。
侍禦史官雖小,卻是禦史大夫和禦史中丞的左貳副官,上可報奏禦史大夫、監督高官,下可直接彈劾中、下級官員。
所涉範圍之廣、人員之巨,遠非翰林院中撰寫敕令、修整古籍的編修所能及。
但是這個位置,即使未到高處,便已不勝寒意。
他才受聖命去滄州請回恩師,馬上便被調離翰林院,想到其背後的深意,他不禁長嘆一息。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禦史中丞也如是想。
崔恒到禦史臺第一天,他便交了一本折子給崔恒,上面是關於步軍都指揮使涉嫌虛報兵卒,貪吃空晌的密報。
此案證據確鑿,禦史臺察院早已掌控步軍士卒名單和軍餉發放的證據。
禦史臺可聞風而奏不假,但他們也從不打沒準備的仗。
崔恒新t入禦史臺中,這等穩妥奏報之功送給他,一來威懾百官,二來也算是他的上官們送給他的見面禮。
崔恒受領上官的好意,趕在上朝前將所報奏折內容熟悉。
宣武殿中,對於這殿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只是普通上朝的一天。
而對於崔恒而言,卻是一個新的裏程與挑戰。
官家端坐在龍座上,凝視著下面低頭斂眉的大臣們。
朝會議事已了,王公公照例唱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殿中有一瞬間的寂靜,正當眾臣納悶平素聒噪的禦史臺怎麽沒了動靜時。
一個清朗悅耳的年輕聲音便從隊伍末尾傳來。
“臣崔恒有事啟奏,臣參奏步軍都指揮使寇成,涉嫌虛報兵卒人數八百人,貪吃空晌四萬三千七百貫。”
此言一出,群臣激蕩。
禦史臺察院隨即拿出早已掌控步軍士卒名單和每月軍餉發放數額意欲落實此事。
官家見此事已有初步證據,頷首示意:“此事移送審刑院備案,再交由大理寺審理,務必查清始末。”
與那寇指揮使相熟的大臣感覺自己的皮一緊,心中十分忐忑,也不知是否會牽連自己。
內心有鬼的人更是恨的牙癢癢,這崔禦史新官上任就如此難纏,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解決了家中幾位娘子的婚事,但嫁妝卻還差一大截。
姜蓉最近愁得連夜對賬,那些被賣掉的鋪子姜蓉暫時查不到,便只能拿賬簿有問題的開開刀了。
有了崔恒給的人手,姜蓉便展開拳腳,派人摸清了幾家問題嚴重的鋪子。
她略施小計,首先拿缺口大的香料鋪、藥鋪開刀。
不過兩日,便已頗見成效,從那兩個管事身上追回贓款上萬貫。其餘管事無需通知,便紛紛上門求見。
姜蓉在城中定北街和宣正街的庫房外設立兩處不聞箱,若挪用了錢財的,限令那些人七日內將錢款包好退回,不記名不計數,此事就此了結。
同時她頒布了新的賞罰規矩,將管事們的月銀與鋪面收益掛鉤,如此一來,也能減少貪贓之事發生。
“若這些箱子裏總額與我手中的數差額過大,孫管事、羅管事就是前車之鑒!”姜蓉拉高聲音強調。
她也沒想著整頓成清水衙門,水至清則無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使換了一批人也根本無法阻止這種事情發生。
她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崔家的損失。聽話的,她便給他們一次機會;不聽話的,也莫怪她心狠手辣。
經此一役,姜蓉行事狠絕果斷之名在這些掌櫃中傳開,也逐漸樹立了幾分。
填補了公中的窟窿,兩位妹妹的嫁妝也有了著落,姜蓉總算松了一口氣。
眼看著崔恒生辰臨近,他的生辰禮還沒做好。
姜蓉看著眼前這件尚未完工的長衫,疲倦地揉了揉眼周穴位。
她最近總是熬夜對賬、看書,今兒早上醒來,她竟發現眼前有蒙蒙一層薄霧。
想到前世自己只能視近,遠處一片模糊的眼睛,姜蓉只得收起手中的繡活,閉目冥思起來。
一旁的飛虎也不知為何,熱情地貼著姜蓉不停蹭蹭,尾巴搖得猶如風槳。
“你呀你,怎麽這麽粘人了?”姜蓉不覺得好笑,只覺得飛虎可憐。
這個小家夥以前一定很孤單吧,她才餵了它多久,它就這麽熱情地把心剖給她。
姜蓉彎腰,摸了摸它的頭,跟這樣講義氣的小動物打交道可比同人打交道輕松愉悅多了。
只需給點食物,便能夠得到它們全心的信任和依賴。它們回饋的情緒也能瞬間撫平她這顆千瘡百孔的心。
飛虎以為姜蓉要同它玩,興奮地咧開嘴巴朝她身上撲去。
姜蓉只得慶幸最近自己精氣神好了許多,要不然還真沒力氣跟它熬。
這天,崔恒照例參了一位文官寵妾滅妻。
那位大人家中中饋接人待物一應由妾室打理,而正妻卻被關在院內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連正常生活都難以為繼,他此舉無疑是在挑戰正統禮教背後的擁躉者們。
這位大人起初還不承認,但事實清楚,察院擺出的證據確鑿,由不得他狡辯。
等後邊散朝後崔恒經過正德門,見那位大人正在被脫衣行以仗刑。
他看見崔恒經過,不由罵罵咧咧。
直到崔恒聽到一句“生兒子沒□□。”時,他的心中不可抑制地生氣了。
崔恒一反常態,同同僚告別,轉身走到他的面前。
“我兒子沒□□?羅大人說笑了,我兒子不正在用它說話嗎?”
說完再也不看那人氣得脹紅的臉,轉身揮袖離開。
只留下一旁目瞪口呆的宦官,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位溫潤如玉的崔郎君嗎?這才待多久,禦史臺也太可怕了……
這幾天,鎮北侯高家發生一件事情,引得汴京的百姓們津津樂道。
傳到姜蓉耳中,事情就變成了高家許久沒有消息的兒子突然回來了,鬧著要娶一個鄉野出身的民女。鎮北侯夫婦無論如何不同意,現在家裏都鬧翻了天。
而事實上,高勘的反應也比傳言中的更為激烈,他早已帶著葉白蘇離開高家,去了哪兒,連高夫人都不知道。
他去年在青州受傷後,便被洪流沖到了下游,幸好得葉白蘇相救。
當時他身受重傷,又陷入了昏迷。若不是她,高勘怕是早已入了野獸腹中或是衰竭而亡。
她是好人家的女兒,還對他有救命之恩。兩人在在照料的過程中亦恪守禮儀,清清白白,根本不存在他爹娘所說別有用心。
即使他爹娘以爵位相要挾,高勘依然不為所動。大丈夫頂天立地,若不能依靠自己能力拼得一番事業,豈不是茍活於世間。
便是沒有爵位,他高勘也照樣能闖出一番天地。
高勘望了望東邊的那堵高墻,陷入深深的沈思之中。
“高郎,晚來風寒,註意保暖。”一個清冷的女聲自背後傳來,高勘回頭,肩上一暖,是她把披肩搭在了自己後背。
他們一路自嵊州而來,除了他最初身上帶著的一些銀兩,其餘開支都是靠著白蘇走街串巷做鈴醫所得。
看到白蘇如此體貼賢惠,高勘心中愈發覺得對不住她。他牽著她的手走進房內,心中那絲隱秘的想法逐漸變得堅定。
【作者有話說】
刪了宴會內容一章,中饋內容一章,節奏加快了一點,不然看著和流水賬沒差。
年後可能會很忙,想盡快將自己喜歡的情節展開,與大家分享。這幾天在考慮要不要日六,要不然不知要好久才能完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