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持節
關燈
小
中
大
使持節
孝琬還記得清操初到東館授琴, 教他們如何焚香調琴,他便將那個眉如新月,眼中含星的女孩印在了心底。
後來趙郡王妃帶著清操客居霸府。他們曾一起在校場射箭、玩耍, 家家也曾暗中跟他說過, 等他再長大一點,會為他在滎陽鄭氏中擇一女子為妻。
然而, 東柏血案改變了這一切。
他空有世嫡之名, 卻無法獲得父親的權力。
他被每一任皇帝所忌憚, 以至於不可能再與任何高門聯姻。
雖然早已遁入空門的母親曾想在鄭門旁支中為他擇妻, 但他拒絕了;他哪裏是貪慕鄭氏高門的名望, 他只是喜歡鄭清操罷了。
再後來,陰錯陽差,清操嫁給了他的四弟。
那個從小就性格懦弱, 眼瞅著家家受辱都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四弟……
最重要的是, 他知道四弟並不愛她。
如若愛她, 怎會任由她在北風狂嘯的寒夜彈奏起那麽淒涼的琴曲?怎會因為舊日竊妻的一股發釵而赤腳奔去靜湖?又怎會留她一人在偌大的晉陽宮中迷失前路……
可他又能為她做什麽呢?
除了遠遠地看著她, 不顧性命的去突厥營救四弟;看著她,從高門貴女淪落為階下之囚……
他又能做什麽呢……
他豈非同他那四弟一般無二的懦弱無能……
自孝琬受傷後, 他就命令庵廬的醫士, 去洛陽營中為他診治。
初時是馬嗣明幫他看傷,清操為他上藥。
後來, 晉陽大捷的消息傳到平陽, 斛律光一封書信寫給達奚武:“鴻鵠已翔於寥廓,羅者猶視於沮澤”,便是用莊子的典故在笑他, 鳥兒入秋飛去南方,獵手卻在隆冬織網, 豈非白忙一場?①
達奚武也知東伐失敗,只得退了兵。
斛律光回鄴覆命,征調的太醫在幫忙處理完平陽的傷患後,也漸漸返還了本處。
張信是仲春時節回到河陽的。因他擅長折傷,官銜又高,馬嗣明便請他來看護孝琬。
張信帶著阿巫來到軍營。
然而,孝琬對張信的手法極不滿意,說要明日換馬嗣明前來。
豈料第二天,馬嗣明竟還是帶著阿巫來了。
孝琬礙於清操的身份也不便發作,只得硬著頭皮讓阿巫幫他換藥。
說來這個名喚阿巫的醫女年紀不大,性格卻十分活潑,而且孝琬驚訝的發現,她的眉眼,竟與少時的清操有幾分相似。
到了夏天,孝琬的腿上的傷終於好了一些,他便不再讓馬嗣明來營中,而是親自去庵廬拿藥。
清操在庵廬中,主要負責藥物采買和記錄折傷,這也是她為何不去營地的原因。
孝琬走進庵廬,見清操正在專心寫字,他從袖中拿出一封信,在清操面前晃了晃。
清操只覺輕風佛面,擡頭見是孝琬和他手中的信,忙站起身欲行禮。
孝琬制止了她,道:“是四弟從陘嶺關寄來的。”
清操接過信,信皮上只有簡單兩個字“贈內”,確是孝瓘的筆跡。清操還未展信,卻已露了笑顏——幾個月來,這是孝琬第一次見她笑。
晉陽之戰後,皇帝高湛將所有參戰的將領召回鄴城,然後抱著斛律光痛哭了一場。任城王高湝勸道:“敵寇已退,陛下何至如此?”
高湛這才止了哭,以酒席犒賞各位將軍。
席間,眾人又議起突厥全身而退的事,斛律光拍著桌子道:“我追達奚老賊,擒獲他兩千餘口!爾等怎可輕易饒了北狄?”
眾人都望向段韶,無人應答,唯是皇帝高湛幹笑著解釋道:“段老將軍持重。”
斛律光也看了看段韶,冷聲道:“段婆是在送女兒出嫁嗎?”②
眾人一楞,誰也不敢多言,高湛岔道:“除了這頓酒宴,朕與諸位還另有封賞。”說著喚來內侍讀起了聖旨。
氣氛漸漸緩和下來,畢竟浴血疆場,大都是為著此刻。
唯獨孝瓘,當他聽到他還是晉升為領軍將軍時,他跪在高湛面前,並未謝恩。
他的時間本就不多,而她還在河陽等候,他又怎能食言?
宴畢,高湛將他留下來,並未治罪,反是很有耐心地問他想要什麽賞賜。
“臣不敢居功,惟請陛下準允,讓臣去洛陽疏通陽渠便好。”孝瓘答道。
高湛卻搖頭道,“我晉升你為領軍將軍,並非要你留在鄴城,而是想讓你去代北。”
“代北?”
“方才斛律笑段韶是送女出嫁,你怎麽想?”
孝瓘擰眉道:“許是……斛律將軍的醉話……”
“朕命你為使持節,命你去陘嶺關看一看,去代北看一看,能改的你幫朕改過來,改不了的你幫朕記下來。等回來時,你再來答這個問題。”
“至尊的意思是想讓臣去北境整肅軍紀嗎?”
高湛深吸了一口氣,“此番西虜打進來,連下二十餘城,並非他們有多麽厲害,而是咱們自己的問題!哎,朕真的不想這樣的情況發生第二次!”
孝瓘沈了半晌,道:“臣謹遵聖諭。”
他回到蘭陵王府,提筆給清操寫了一封信。
信中,他先問清操的病有沒有好轉,又把晉陽大捷的消息告訴她,只不過天子要他去北境巡查,不能如約返回河陽了。
至於鹽澤的事,他斟酌良久,最終寫進了信裏。
他不想瞞著她,更不想她從別人口中知道這件事。
他相信,她能理解他,亦會支持他。
他把信帶到了廣寧王府。
時逢三兄孝琬即將趕赴洛陽,接替他疏通陽渠,二兄孝珩擺了酒宴,把自家兄弟邀至府中同為孝琬踐行。
“三兄,別幫他帶信!”延宗瞧見孝瓘交給孝琬的書信,“他有什麽話,讓他親自跟他女人說去!”
延宗這話一出,弄得遞信的、接信的俱是一臉尷尬,他自己卻咧嘴笑道,“反正你休想去代北!”
孝瓘瞪了一眼延宗,“這是至尊的聖旨,我豈能違抗?”
孝珩卻也走到孝瓘身邊,拍了拍他肩膀道:“這回延宗說得倒也沒錯,你確實應該留在鄴城。你若覺不便,為兄可替你跟陛下講明原委。”
孝瓘早就料到,以延宗的大嘴,他知道的事,便是眾人都知道的事了。
他看了看兄弟們,低聲道:“我在鄴城還是代北,區別本已不大……”
他聲音不大,卻鉆進兄弟們心裏,氣氛一度哽滯。
延宗端來兩杯酒,將其中一杯交到孝瓘手中,“阿兄,你別說話了,只管罰一杯酒吧……”
“我陪你一杯,也陪你一程,我陪你去代北!”他說完,自顧自地昂頭飲下另一杯,飲完抹了抹眼睛,“呵,這酒好辣……”
延宗以為孝瓘會反對,卻不料孝瓘非但沒有,還向至尊舉薦他,同行代北。
他們從晉陽出發,一路北上。
不同於前次的白雪皚皚,素裹銀裝,此行的景象可謂觸目驚心。
七百餘裏的城鎮村舍,被突厥人洗劫一空。
他們屠殺老幼,搶奪糧食,擄掠女子,最後再用一場大火掩去所有痕跡。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殘雪絞著焦燼,肆舞在空中……
孝瓘恍然明白了斛律光的那句話:“‘段婆是在送女出嫁嗎?’——難道突厥的嫁妝就是這七百裏中原百姓的身家性命嘛?”
斛律光為何會這麽說?天子又為何讓他去查?
段韶,段孝先,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他是齊國柱石,更是孝瓘從小就立志要成為的榜樣啊……
他不敢往下想了。
轉眼行至陘嶺,如今的陘嶺關已成為一座無人把守的關隘。
一行人先到了東面,峻拔的城墻上掛著飛爪練索,墻內有激烈打鬥的痕跡,烽火臺邊尚有未燃的蘆葦和紅柳。
“看來西賊是從東面破城。”延宗道。
孝瓘點了點頭。
他們又轉到西邊的太和嶺道。
那裏稀稀拉拉有幾隊商賈,瞧見孝瓘的隊伍,都嚇得趕緊避到道邊。
孝瓘喚來其中一隊的管事。
那人一頭濃密的卷發,窄袖胡服,尖頂胡帽,手中捧著一貫錢,一臉堆笑地呈進給孝瓘。
他夏言說得很蹩腳,還夾雜著些許鮮卑詞匯,不過孝瓘好歹是聽明白了,他們是西胡的商隊,將西域的樂器香料販賣到中原,再從中原采買絹帛玉器返回。
“這些是給使君們的借道禮。”這句話胡人說得最是清晰。
孝瓘先推開錢,想問他些問題,還沒開口,那人就伏跪在地,嗚咽求饒性命了。
尉相願在他面前的空地上掃了一馬鞭,他才又擡起頭,認真聽孝瓘的問題:“你以前過陘嶺關,怎麽交借道禮?”
胡人抹淚答道:“自然是遇到著鎧甲官服的,皆要交了。二位使君放心,這錢您們只管收了,餘下的大人們另有孝敬……”
孝瓘又問:“東面步道也是如此嗎?”
他說:“東面山勢陡峭,道路狹窄,商賈隊中有馬匹、駱駝,甚至是大象,所以從未走過東邊。”
延宗聽完冷哼一聲,“為了競相收取好處,他們只在西面的太和嶺道布防,而賊人已從東面破城了!”
孝瓘下令放了那西胡,他又向孝瓘奉了一次錢。
孝瓘轉念一想,命尉相願收了,延宗也要伸手,卻被孝瓘抽了一馬鞭。
“疼,疼,疼——許你收錢,不許我收?”延宗嗔道。
“朝廷早有法度,過邊的胡商,均應繳納關稅,以資軍餉。但執行的時候,因為沒有具體的稅額,邊鎮大多含混,以致商旅行賄的錢都遠超稅款,漸漸造成軍資不足,商旅卻怨聲載道的局面。不過,陘嶺關的人,竟為了爭收借道禮,都擠到西面來駐守,也是大大超出了想象!”
“那要怎麽辦?”
“定好稅額,指定專人來收。”孝瓘笑了笑,“我以前在恒安鎮這麽幹過。後來到了河陽,發現獨孤將軍更為周到,他不是按舟車數量來收,而是命人先將財貨估值,再行征稅,這樣更加公平。③”
延宗聽完點了點頭。
依照聖旨,臨近的州陸續派了人馬來參與重組駐軍,只因肆州刺史的人選尚未確定,孝瓘暫時留在陘嶺關布防。
一晃到了五月。
這日,尉相願拉著兄長尉相貴來見孝瓘和延宗。
“殿下,這就是我兄長尉相貴。”
“瓜州司馬尉相貴④拜見蘭陵王、安德王!”
相願和相貴出身代人。他們的父親尉摽是太祖皇帝的帳內都督,後來升為伏波將軍,大寧初年,冊封為海昌王。長子相貴外放瓜州做司馬,次子相願在蘭陵王府為參將。
相較隨和親切、斯文秀氣的相願,相貴的面容嚴猛,更肖一員虎將。
孝瓘笑著止了叩拜,“足下頗有當年伏波將軍的風采!”
尉相貴剛想開口客套兩句,只聽一旁的尉相願小聲嘀咕道:“分明是我長得更像阿耶一些。”
孝瓘扭頭看了他一眼,“我說的是整體感覺。”
相貴的表情甚為得意,口中卻道:“末將空有勇武,卻不比阿弟愛讀經史,更善籌劃。”
“嗯,別說,相願這小子還真有些鬼主意,確可為‘伏波將軍’!”延宗笑道。
孝瓘望了眼延宗,又對尉相願道:“難得安德王這麽欣賞你,以後你就跟著他吧。”
“不!”延宗與尉相願異口同聲。
“我笨得很……”尉相願低頭解釋道。
“我這麽聰明……”延宗道,“不需要!”
孝瓘輕聲嘆了口氣。
尉相貴有些不明就裏,他只管從懷中取出兩張喜帖,呈遞給孝瓘:“父親給阿弟定了一門親事,婚禮定在十月,還請二位殿下大駕光臨。”
尉相願一聽這話,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等……等一下,何時定的親?跟誰定的親?我怎麽都不知道?”
尉相貴白了他一眼,“父母之命,還須與你商量嗎?”
孝瓘接了喜帖,又遞給延宗。
延宗看了,道:“王氏女,是你舅舅家的女兒吧?”
尉相願也湊過去看,看完嘴角銜笑,沒再多言。
延宗註意到他神情的變化,笑道:“咦?你怎麽不鬧騰了?”
尉相願紅了耳朵,小聲道:“阿兄說得對,婚姻大事,的確應遵父母之命。”
尉相貴又白了他一眼,正色對孝瓘道:“殿下,末將來此,除了送喜帖,還有件重要的事想跟您說……”
尉相貴的屬將侯明⑤,負責清理陘嶺關的屍體。
他先逐一檢查齊國士兵衣領後的名字,並將他們記錄在冊,再將屍身放入挖好的大坑中掩埋。而後清點周人和突厥人,繳獲武器和財物,最後用大火焚燒屍體,以免傳播疫病。
陘嶺以南凍死的周人和突厥人很多。
尤其是那些馬被凍死了的突厥人,他們只能拄著截斷的槊桿,在大雪中艱難前行,最終體力不支倒在雪地中。
侯明在某個突厥人身上,發現了一封書信,上交給了尉相貴。
尉相貴從袖中取出那封信,交到孝瓘手上。
那信是寫在一種名貴的絹帛之上的,雖然被冰水浸泡而模糊了字跡,卻依稀可以辨出幾個字:“……如約退兵……則以晉北為酬……”落款也可看出是個“叡”字。
尉相貴又道:“侯明說,他還發現了兩件事。其一,在陘嶺凍死的突厥人多為木桿和步離的族人;其二,活捉的幾個小卒都說,楊忠一路都在破口大罵,‘突厥就是三頭一身的怪物!俟斤的話只有他自己的腿聽,其他腿根本不聽!就這樣還敢妄言強盛?那幫子耍筆桿子的指定是吃了突厥人的好處!讓老子來這裏挨凍受罪,差點沒把老命搭在這兒!⑥’”
“你的意思是……此人……”孝瓘指了指落款的那個“叡”字,“與庫頭相通?”
門外侍衛來報:“二位殿下,新任肆州刺史婁叡來見。”
初夏的夜,雖然花絮飛盡,卻有清風蟲鳴,和著庵廬中飄溢的淡淡藥香。
清操坐在明月之下,小心翼翼地展開那封信,一字一字地讀起來。
信中,他還是先問了清操的身子,還有沒有咳喘低熱。他說,他現在最怕收到馬嗣明的信,因為只有清操出事,馬先生才會輾轉千裏把信送到陘嶺來。幸而一直未得音信,他就權作佳音了。
他還說,至尊已欽定婁叡為肆州刺史,所以他也將離開陘嶺關,去代北諸鎮看察了。若無意外,他將於秋天返回鄴城。
至於他何時能來河陽,他沒有說;
他的毒可有覆發之象,他亦沒有說。
他只是在信的結尾問她:“彼時梔子已熟,吾摘數枚贈君,可好?”
她望著灼灼的明月,煌煌的繁星,輕輕道了一聲“好”。
再低頭看,只發覺那信上的字大多胖了一圈,她趕忙抖落著信紙,待上面淋漓的字都幹了,才坐回窗前。
她攤開紙墨,提筆回信。
信寫好了,也晾幹了,她卻把它壓在枕下,與此前所回的那封信一起。
她知道,身為罪囚,她的信是不能寄出去的。
過了一段時間,孝琬又來了庵廬。
這回倒不是來換藥,而是帶了個老嫗來找馬嗣明看病的。
那老嫗荊釵布裙,並非顯赫,卻是由孝琬帶著數十甲士親自送過來,清操不由多看了幾眼。
孝琬瞧見清操正往他這邊看,就趁馬嗣明給老嫗看病的空當,走到清操面前。
清操行了禮,好奇問道:“何人如此大的排場?”
孝琬嘆道:“她便是宇文四姑。你連她都不認得……你這罪名屬實是太冤了些。”
清操苦笑,“是要把她送歸西虜嗎?”
孝琬點點頭。
“去年開始,西邊來聘,就要我們歸還兩個老媼,楊忠在晉陽城下叫陣也說了此事。今年,至尊遣使到玉璧和談,他們又提出來,為表誠意,至尊準允先把宇文氏送還給他們,又令閻姬寫了信一並捎給宇文護。對了,四弟給你的信看了嗎?”
“看了,有勞殿下傳信。”
“回信呢?我可以幫你夾在文書中,以郵驛相傳。”
清操搖了搖頭,道:“以奴婢所犯之罪,不宜做這樣的事。”
“是我疏忽了……現在這個時候,你的確不能寄信到軍中。”孝琬頓了頓,“反正他也快回鄴城了,到時把信遞至蘭陵王府會好一些吧。”
“他在信中跟我說,要到秋天才能回鄴城的……”
怎麽突然提前了?
清操心中發緊,連忙問道:“孝瓘……他怎麽了?”
孝琬見她一臉焦急的神情,不禁心中一酸,小聲嘟囔道:“他到底哪裏好……”
“啊?”清操一怔,“殿下說什麽?”
孝琬驕傲自矜,從不肯低頭認輸,這憋了多年的話終於問出口,便不怕再多問一次:“他,到底哪裏好?”他一字一頓問得清清楚楚。
他如此唐突,倒令清操不知所措,不過她很快穩下心神,答道:“初見他時,為他姿容所惑;再見他時,為他深情所感;及至後來,他舍棄私情,不顧性命,救城救民。而今,我與他已有抱柱之信,他在我眼中,便是哪裏都好。”
她的聲音不大,語氣卻無比堅定。
孝琬扭頭便走,再未多說一句。
這時,馬嗣明已開好了方子,交由清操去抓藥。
孝琬對馬嗣明道:“先生隨我一同去東境吧,此媼事關重大,萬不能出了紕漏。”
馬嗣明點頭稱諾。
孝琬的話只說了一半,就帶著馬嗣明走了,留下清操日夜懸心。
她問過張信,張信也是一臉懵,道:“我只是河陽關的小校,哪裏能知道北境和鄴城的事呢?”
好在幾日之後,馬嗣明回來了,可他似乎也不知情。
“這一路上,河間王並未與我提過殿下的事。”
“我看至尊就是糊弄咱們兄弟,婁叡那老匹夫才卸了幾日的官兒啊,如今又當上肆州刺史了!還威風凜凜的,把你此前的布防全都給改了!擺明就是在排擠咱們!”
孝瓘和延宗騎馬駢行,領著親兵出了陘嶺關。
孝瓘回頭望了望高大巍峨的關樓,轉而對延宗道:“我本就是臨時布防,他要改便改,只要能守好關就好。”
“守好關?”延宗冷笑一聲,“我怕他會直接給突厥人開城門!”
他頓了一頓,又道,“於私,他與我們有殺兄之仇;於公,他勾連突厥,魚肉百姓,你為何不把那張絹帛交給至尊呢?”
“你怎麽知道是他寫的?”
“落款啊!”延宗比劃著,“落款是‘叡’啊!而且你沒聽他這幾日一直在跟他親隨訓話,若繳了絹帛,定要上交,不可私藏。他這麽急,還能是誰?”
“朝中名中有‘叡’的人,又不止他一個。”孝瓘扭頭看了眼延宗,“他那時在家自省,何時能勾連突厥?”
延宗撫著自己的大腹,“別的‘叡’……”他用力一拍,“不會是說趙郡……不可能,不可能……趙郡王可是和三兄一起勒住了至尊的馬,力勸至尊留在晉陽啊!”
“那還有誰叫‘叡’呢……”延宗繼續撫著自己的肚子。
孝瓘微微一笑,沒有多言。
二人行了幾日路,過了幾個代北的軍鎮。
這些邊鎮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戍主信佛修廟,有的戍主擴建家宅,有的戍主私販鹽鐵,但造成的結果卻很一致,屯田荒蕪,士卒毫無鬥志。
孝瓘以使持節的身份,斬首了幾名戍主,並將他們的頭顱懸於城樓之上。
他在鎮中重設了屯田郎,告訴他們年底朝廷會考察收成。
又從下層士卒中選拔出勇武有謀之人,舉薦到朝廷,以為新的戍主。
延宗看著孝瓘在正堂行令,不禁道:“我從未想過治軍如此威武,且比我以前走馬鬥雞有趣得多!”
“你剛明白道理嗎?在定州板子算是白挨了。”
“哼,我那時覺得至尊就是成心針對我!”
“那現在呢?”
“跟你比,我確有些不學無術了……”
孝瓘剛想開口安慰他,卻忽覺腹內翻絞,他把頭歪向另一邊,幹嘔了一聲。
延宗馬上察覺了不對,他慌忙起身,扶住孝瓘的肩膀,“阿兄,你怎麽了?”
“沒事……”他抹去唇邊的汙物,也不知說些什麽,只是抱歉地笑了笑。
“四兄,你向至尊舉薦我,帶著我一路行來,是想讓我多學多看,將來成為你一樣的人嗎?”延宗終於忍不住問道。
“我從小就以段將軍和斛律將軍為榜樣,較之他們戰略眼光和戰術經驗,我還差很遠。但我心中的理想與他們相同,那便是守土安民,護衛家國,這件事,我希望你能同我一樣。”
延宗鄭重地點了點頭。
他們行到馬邑城時,已是烈日炎炎。
馬邑城是朔州的治所所在,新上任的刺史是侯莫陳相。
侯莫陳是覆姓,單名一個相字。他家與尉氏一樣,出於代郡。他早年跟隨太祖起兵,在韓陵大敗爾朱氏。不過這兩年,隨著年歲漸長,已入古稀之年的老將軍早已解甲歸田,若非此次晉陽之圍,他不會來做這朔州刺史。
孝瓘一入城,侯莫陳相就把孝瓘和延宗拉到衙廨的後堂。
他光著膀子,扇著蒲扇,卻點著火爐,爐上煨著酒。
“在我這裏,不必拘束,若覺得熱,就只管脫!”說完坐在蒲席上夠了兩把蒲扇,交到二人手中。
延宗本就胖,這時正熱得受不了,徑直就把鎧甲卸了,上褶也褪了,肥厚的胸背上僅剩了抱腰。
孝瓘有些抹不開,只把鎧甲卸了。
“這酒烈,待會兒汗浸了衫子,更難受!”
延宗看了一眼孝瓘,對侯莫陳相笑道:“阿兄不飲酒,我陪老將軍!”
侯莫陳相一臉不高興,“不喝酒,怎麽聊天?再說我大齊軍中,哪個兒郎不會喝酒?”
孝瓘笑了笑,“將軍莫聽他的,我從會吃飯就飲酒,怎地不會喝?”
“我就說嘛!” 侯莫陳相展開笑顏,將斟滿的酒盞遞到二人手中,“酒壯三軍,來!”
酒喝了七八輪,話題從早年從龍,到大小戰役,席間孝瓘出去了三四次。
延宗剛想替他擋,侯莫陳相已說起了正事。
“入夏以來,草原又遇蟲災,草木不豐,牛羊自然減產,再加上他們去年冬天折損的,今秋必會南下大肆擄掠。昨日我已將線報轉呈至尊,突厥又派使臣去了長安。”
延宗趁他說話,似作無意地飲盡了孝瓘杯中的殘酒。
侯莫陳相說完,正瞇著昏黃的老目出神,並未看清延宗的舉動,過了好半天才慢吞吞地呷了一口酒,道:“看來今年又有仗要打咯!”
從衙廨一出來,孝瓘腹痛難抑,他上前幾步,扶住一棵樹,將酒食盡數嘔出。
延宗順著他的脊背,見他吐凈,又解了腰間的水壺遞給他,埋怨道:“阿兄何故逞能?他不過一刺史,雖有功業也是舊事,阿兄無需給他面子。”
孝瓘倚樹反轉過身,接過水壺漱了漱口。
“若無他們當年浴血疆場,哪有我們今日的榮華?”他把水壺交還給延宗,“何況我飲酒並不是為了給誰面子,而是不想改變我自己。原先喝酒便還喝酒,原先提劍便還提劍,我不想因這毒而失了本性。若同樣的事,不過是少做些年,倒也沒什麽所謂了。”
他說完,抓了馬韁,躍上馬背。
延宗跟在他身後問他要去哪裏。
他側轉馬頭,望向延宗,道:“回館驛上書至尊,我想要回鄴城。”
延宗顧不得上馬,幾步上前握著他的韁繩,“你怎麽了?是不是……”
孝瓘笑了笑,“沒有。你先上馬,路上我同你慢慢說。”
“去年楊忠想領一萬人馬入晉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是來刺探我們虛實的。北境諸鎮的表現不好,西賊必會大舉來攻。我本以為他們會休養一兩年,可突厥那邊急不可待,西賊主力未曾受挫,很有可能在今年黃河上凍後,再來攻齊。”
“那你為何要請回鄴城?留在北境不正好禦敵嗎?”
“楊忠是奇兵,一萬人馬行動迅速。若是大軍又怎敢從北至南,孤軍深入?糧食補給都供應不上。”
“不是還有突厥人嗎?”
“突厥人就是來趁火打劫的,哪裏靠得住?”
“那你的意思是……西賊還會打洛州的主意?”
孝瓘點了點頭。
自高歡把持了魏國權柄,高氏與宇文氏爭奪的重點從來都是黃河兩岸的區域,畢竟那裏沃野千裏,人口繁熾。
“那我呢?跟你一起回鄴城嗎?”
“你繼續北上吧。可惜楊忠未死,北邊的路他蹚熟了,許還會為突厥人引路。”
孝瓘回到鄴城已是六月底,又是梔子花落,果尚未結的時候。
到達蘭陵王府的那日,天空陰霾,雨絲飄散,他望著後苑那幾株被雨洗得鮮綠的梔子樹,伸指掐下幾片葉子放入函中。
回到房裏,脘腹又絞痛起來,他強行忍下,坐到案前執筆寫道:“無花無果唯此葉,風霜雨雪翠不雕。我已歸鄴。念卿。”
他寫完這句話,直覺腹中的痛漸漸彌散到心膈內,他不得不放下筆,額頭抵著桌案,任憑淚水沿著鼻梁蜿蜒下來,一滴滴落在蒲席上。
他唯願這毒發作的慢一些,至少,能再見她一面。
相比於馬邑城裏的焦憂,鄴城的氛圍倒是一片祥和。
早些時候,周主令門下大夫尹公正和勳州刺史韋孝寬在玉璧城郊設宴,接待了高湛派去求通互市的使者。席間,周人提出要齊國交還宇文四姑和閻姬的要求。
半個月前,天子高湛下令送歸了宇文四姑,並隨附了一封閻姬寫給其子宇文護的信以及他幼年穿過的錦袍。
“天地隔塞,子母異所,三十餘年,存亡斷絕。肝腸之痛,不能自勝。想汝悲思之懷,覆何可處。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既逢喪亂,備嘗艱阻,恒冀汝等長成,得見一日安樂,何期罪釁深重,存歿分離。吾凡生汝輩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興言及此,悲纏肌骨。賴皇齊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楊氏姑及汝叔母紇幹、汝嫂劉新婦等同居,頗亦自適,但為微有耳疾,大語方聞。行動飲食,幸無多恙。今大齊聖德遠被,特降鴻慈,既許歸吾與汝,又聽先致音耗,積稔長悲,豁然獲展。此乃仁侔造化,將何報德……” ⑦
聽聞周國大冢宰宇文護讀完此信,悲不自勝,涕淚橫流。
他在回信中悵天下離亂,恨自身不孝,感激齊國送歸宇文皇姑,更希望能盡快把他母親送回來與之團聚。
高澄手握如此重要的籌碼,自是不肯輕易放歸閻姬。
他與周國互通了幾次書信,開價越來越高,而周國回覆的言辭也愈發激烈。
雙方僵持之下,突厥人率先襲擊了北境。
朝廷內的氛圍陡然變得凝重起來。
“段孝先,朕命你領並州兵馬塞上阻擊突厥!”
段韶沒有說話,而是看了眼身側的尚書令高叡,高叡猶豫了一下,還是出班奏道:
“臣以為北境諸鎮歷經天子遣使清整,足能應付突厥雜部,無需段將軍親往。”
“趙郡王有所不知,我派長恭去的是代北,但此番突厥人集結的方向改在了幽州!若他們再如去年那般,攻破長城,兵臨晉陽,那怎麽辦?”
高叡一時語塞,卻聽身後有人忽道:“臣有一淺言。”
高叡回頭一看,見那人身著絳色紗質單衣,頭戴貂尾武弁,腰懸水蒼玉——正是蘭陵王高長恭,心中不由得一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孝琬還記得清操初到東館授琴, 教他們如何焚香調琴,他便將那個眉如新月,眼中含星的女孩印在了心底。
後來趙郡王妃帶著清操客居霸府。他們曾一起在校場射箭、玩耍, 家家也曾暗中跟他說過, 等他再長大一點,會為他在滎陽鄭氏中擇一女子為妻。
然而, 東柏血案改變了這一切。
他空有世嫡之名, 卻無法獲得父親的權力。
他被每一任皇帝所忌憚, 以至於不可能再與任何高門聯姻。
雖然早已遁入空門的母親曾想在鄭門旁支中為他擇妻, 但他拒絕了;他哪裏是貪慕鄭氏高門的名望, 他只是喜歡鄭清操罷了。
再後來,陰錯陽差,清操嫁給了他的四弟。
那個從小就性格懦弱, 眼瞅著家家受辱都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四弟……
最重要的是, 他知道四弟並不愛她。
如若愛她, 怎會任由她在北風狂嘯的寒夜彈奏起那麽淒涼的琴曲?怎會因為舊日竊妻的一股發釵而赤腳奔去靜湖?又怎會留她一人在偌大的晉陽宮中迷失前路……
可他又能為她做什麽呢?
除了遠遠地看著她, 不顧性命的去突厥營救四弟;看著她,從高門貴女淪落為階下之囚……
他又能做什麽呢……
他豈非同他那四弟一般無二的懦弱無能……
自孝琬受傷後, 他就命令庵廬的醫士, 去洛陽營中為他診治。
初時是馬嗣明幫他看傷,清操為他上藥。
後來, 晉陽大捷的消息傳到平陽, 斛律光一封書信寫給達奚武:“鴻鵠已翔於寥廓,羅者猶視於沮澤”,便是用莊子的典故在笑他, 鳥兒入秋飛去南方,獵手卻在隆冬織網, 豈非白忙一場?①
達奚武也知東伐失敗,只得退了兵。
斛律光回鄴覆命,征調的太醫在幫忙處理完平陽的傷患後,也漸漸返還了本處。
張信是仲春時節回到河陽的。因他擅長折傷,官銜又高,馬嗣明便請他來看護孝琬。
張信帶著阿巫來到軍營。
然而,孝琬對張信的手法極不滿意,說要明日換馬嗣明前來。
豈料第二天,馬嗣明竟還是帶著阿巫來了。
孝琬礙於清操的身份也不便發作,只得硬著頭皮讓阿巫幫他換藥。
說來這個名喚阿巫的醫女年紀不大,性格卻十分活潑,而且孝琬驚訝的發現,她的眉眼,竟與少時的清操有幾分相似。
到了夏天,孝琬的腿上的傷終於好了一些,他便不再讓馬嗣明來營中,而是親自去庵廬拿藥。
清操在庵廬中,主要負責藥物采買和記錄折傷,這也是她為何不去營地的原因。
孝琬走進庵廬,見清操正在專心寫字,他從袖中拿出一封信,在清操面前晃了晃。
清操只覺輕風佛面,擡頭見是孝琬和他手中的信,忙站起身欲行禮。
孝琬制止了她,道:“是四弟從陘嶺關寄來的。”
清操接過信,信皮上只有簡單兩個字“贈內”,確是孝瓘的筆跡。清操還未展信,卻已露了笑顏——幾個月來,這是孝琬第一次見她笑。
晉陽之戰後,皇帝高湛將所有參戰的將領召回鄴城,然後抱著斛律光痛哭了一場。任城王高湝勸道:“敵寇已退,陛下何至如此?”
高湛這才止了哭,以酒席犒賞各位將軍。
席間,眾人又議起突厥全身而退的事,斛律光拍著桌子道:“我追達奚老賊,擒獲他兩千餘口!爾等怎可輕易饒了北狄?”
眾人都望向段韶,無人應答,唯是皇帝高湛幹笑著解釋道:“段老將軍持重。”
斛律光也看了看段韶,冷聲道:“段婆是在送女兒出嫁嗎?”②
眾人一楞,誰也不敢多言,高湛岔道:“除了這頓酒宴,朕與諸位還另有封賞。”說著喚來內侍讀起了聖旨。
氣氛漸漸緩和下來,畢竟浴血疆場,大都是為著此刻。
唯獨孝瓘,當他聽到他還是晉升為領軍將軍時,他跪在高湛面前,並未謝恩。
他的時間本就不多,而她還在河陽等候,他又怎能食言?
宴畢,高湛將他留下來,並未治罪,反是很有耐心地問他想要什麽賞賜。
“臣不敢居功,惟請陛下準允,讓臣去洛陽疏通陽渠便好。”孝瓘答道。
高湛卻搖頭道,“我晉升你為領軍將軍,並非要你留在鄴城,而是想讓你去代北。”
“代北?”
“方才斛律笑段韶是送女出嫁,你怎麽想?”
孝瓘擰眉道:“許是……斛律將軍的醉話……”
“朕命你為使持節,命你去陘嶺關看一看,去代北看一看,能改的你幫朕改過來,改不了的你幫朕記下來。等回來時,你再來答這個問題。”
“至尊的意思是想讓臣去北境整肅軍紀嗎?”
高湛深吸了一口氣,“此番西虜打進來,連下二十餘城,並非他們有多麽厲害,而是咱們自己的問題!哎,朕真的不想這樣的情況發生第二次!”
孝瓘沈了半晌,道:“臣謹遵聖諭。”
他回到蘭陵王府,提筆給清操寫了一封信。
信中,他先問清操的病有沒有好轉,又把晉陽大捷的消息告訴她,只不過天子要他去北境巡查,不能如約返回河陽了。
至於鹽澤的事,他斟酌良久,最終寫進了信裏。
他不想瞞著她,更不想她從別人口中知道這件事。
他相信,她能理解他,亦會支持他。
他把信帶到了廣寧王府。
時逢三兄孝琬即將趕赴洛陽,接替他疏通陽渠,二兄孝珩擺了酒宴,把自家兄弟邀至府中同為孝琬踐行。
“三兄,別幫他帶信!”延宗瞧見孝瓘交給孝琬的書信,“他有什麽話,讓他親自跟他女人說去!”
延宗這話一出,弄得遞信的、接信的俱是一臉尷尬,他自己卻咧嘴笑道,“反正你休想去代北!”
孝瓘瞪了一眼延宗,“這是至尊的聖旨,我豈能違抗?”
孝珩卻也走到孝瓘身邊,拍了拍他肩膀道:“這回延宗說得倒也沒錯,你確實應該留在鄴城。你若覺不便,為兄可替你跟陛下講明原委。”
孝瓘早就料到,以延宗的大嘴,他知道的事,便是眾人都知道的事了。
他看了看兄弟們,低聲道:“我在鄴城還是代北,區別本已不大……”
他聲音不大,卻鉆進兄弟們心裏,氣氛一度哽滯。
延宗端來兩杯酒,將其中一杯交到孝瓘手中,“阿兄,你別說話了,只管罰一杯酒吧……”
“我陪你一杯,也陪你一程,我陪你去代北!”他說完,自顧自地昂頭飲下另一杯,飲完抹了抹眼睛,“呵,這酒好辣……”
延宗以為孝瓘會反對,卻不料孝瓘非但沒有,還向至尊舉薦他,同行代北。
他們從晉陽出發,一路北上。
不同於前次的白雪皚皚,素裹銀裝,此行的景象可謂觸目驚心。
七百餘裏的城鎮村舍,被突厥人洗劫一空。
他們屠殺老幼,搶奪糧食,擄掠女子,最後再用一場大火掩去所有痕跡。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殘雪絞著焦燼,肆舞在空中……
孝瓘恍然明白了斛律光的那句話:“‘段婆是在送女出嫁嗎?’——難道突厥的嫁妝就是這七百裏中原百姓的身家性命嘛?”
斛律光為何會這麽說?天子又為何讓他去查?
段韶,段孝先,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他是齊國柱石,更是孝瓘從小就立志要成為的榜樣啊……
他不敢往下想了。
轉眼行至陘嶺,如今的陘嶺關已成為一座無人把守的關隘。
一行人先到了東面,峻拔的城墻上掛著飛爪練索,墻內有激烈打鬥的痕跡,烽火臺邊尚有未燃的蘆葦和紅柳。
“看來西賊是從東面破城。”延宗道。
孝瓘點了點頭。
他們又轉到西邊的太和嶺道。
那裏稀稀拉拉有幾隊商賈,瞧見孝瓘的隊伍,都嚇得趕緊避到道邊。
孝瓘喚來其中一隊的管事。
那人一頭濃密的卷發,窄袖胡服,尖頂胡帽,手中捧著一貫錢,一臉堆笑地呈進給孝瓘。
他夏言說得很蹩腳,還夾雜著些許鮮卑詞匯,不過孝瓘好歹是聽明白了,他們是西胡的商隊,將西域的樂器香料販賣到中原,再從中原采買絹帛玉器返回。
“這些是給使君們的借道禮。”這句話胡人說得最是清晰。
孝瓘先推開錢,想問他些問題,還沒開口,那人就伏跪在地,嗚咽求饒性命了。
尉相願在他面前的空地上掃了一馬鞭,他才又擡起頭,認真聽孝瓘的問題:“你以前過陘嶺關,怎麽交借道禮?”
胡人抹淚答道:“自然是遇到著鎧甲官服的,皆要交了。二位使君放心,這錢您們只管收了,餘下的大人們另有孝敬……”
孝瓘又問:“東面步道也是如此嗎?”
他說:“東面山勢陡峭,道路狹窄,商賈隊中有馬匹、駱駝,甚至是大象,所以從未走過東邊。”
延宗聽完冷哼一聲,“為了競相收取好處,他們只在西面的太和嶺道布防,而賊人已從東面破城了!”
孝瓘下令放了那西胡,他又向孝瓘奉了一次錢。
孝瓘轉念一想,命尉相願收了,延宗也要伸手,卻被孝瓘抽了一馬鞭。
“疼,疼,疼——許你收錢,不許我收?”延宗嗔道。
“朝廷早有法度,過邊的胡商,均應繳納關稅,以資軍餉。但執行的時候,因為沒有具體的稅額,邊鎮大多含混,以致商旅行賄的錢都遠超稅款,漸漸造成軍資不足,商旅卻怨聲載道的局面。不過,陘嶺關的人,竟為了爭收借道禮,都擠到西面來駐守,也是大大超出了想象!”
“那要怎麽辦?”
“定好稅額,指定專人來收。”孝瓘笑了笑,“我以前在恒安鎮這麽幹過。後來到了河陽,發現獨孤將軍更為周到,他不是按舟車數量來收,而是命人先將財貨估值,再行征稅,這樣更加公平。③”
延宗聽完點了點頭。
依照聖旨,臨近的州陸續派了人馬來參與重組駐軍,只因肆州刺史的人選尚未確定,孝瓘暫時留在陘嶺關布防。
一晃到了五月。
這日,尉相願拉著兄長尉相貴來見孝瓘和延宗。
“殿下,這就是我兄長尉相貴。”
“瓜州司馬尉相貴④拜見蘭陵王、安德王!”
相願和相貴出身代人。他們的父親尉摽是太祖皇帝的帳內都督,後來升為伏波將軍,大寧初年,冊封為海昌王。長子相貴外放瓜州做司馬,次子相願在蘭陵王府為參將。
相較隨和親切、斯文秀氣的相願,相貴的面容嚴猛,更肖一員虎將。
孝瓘笑著止了叩拜,“足下頗有當年伏波將軍的風采!”
尉相貴剛想開口客套兩句,只聽一旁的尉相願小聲嘀咕道:“分明是我長得更像阿耶一些。”
孝瓘扭頭看了他一眼,“我說的是整體感覺。”
相貴的表情甚為得意,口中卻道:“末將空有勇武,卻不比阿弟愛讀經史,更善籌劃。”
“嗯,別說,相願這小子還真有些鬼主意,確可為‘伏波將軍’!”延宗笑道。
孝瓘望了眼延宗,又對尉相願道:“難得安德王這麽欣賞你,以後你就跟著他吧。”
“不!”延宗與尉相願異口同聲。
“我笨得很……”尉相願低頭解釋道。
“我這麽聰明……”延宗道,“不需要!”
孝瓘輕聲嘆了口氣。
尉相貴有些不明就裏,他只管從懷中取出兩張喜帖,呈遞給孝瓘:“父親給阿弟定了一門親事,婚禮定在十月,還請二位殿下大駕光臨。”
尉相願一聽這話,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等……等一下,何時定的親?跟誰定的親?我怎麽都不知道?”
尉相貴白了他一眼,“父母之命,還須與你商量嗎?”
孝瓘接了喜帖,又遞給延宗。
延宗看了,道:“王氏女,是你舅舅家的女兒吧?”
尉相願也湊過去看,看完嘴角銜笑,沒再多言。
延宗註意到他神情的變化,笑道:“咦?你怎麽不鬧騰了?”
尉相願紅了耳朵,小聲道:“阿兄說得對,婚姻大事,的確應遵父母之命。”
尉相貴又白了他一眼,正色對孝瓘道:“殿下,末將來此,除了送喜帖,還有件重要的事想跟您說……”
尉相貴的屬將侯明⑤,負責清理陘嶺關的屍體。
他先逐一檢查齊國士兵衣領後的名字,並將他們記錄在冊,再將屍身放入挖好的大坑中掩埋。而後清點周人和突厥人,繳獲武器和財物,最後用大火焚燒屍體,以免傳播疫病。
陘嶺以南凍死的周人和突厥人很多。
尤其是那些馬被凍死了的突厥人,他們只能拄著截斷的槊桿,在大雪中艱難前行,最終體力不支倒在雪地中。
侯明在某個突厥人身上,發現了一封書信,上交給了尉相貴。
尉相貴從袖中取出那封信,交到孝瓘手上。
那信是寫在一種名貴的絹帛之上的,雖然被冰水浸泡而模糊了字跡,卻依稀可以辨出幾個字:“……如約退兵……則以晉北為酬……”落款也可看出是個“叡”字。
尉相貴又道:“侯明說,他還發現了兩件事。其一,在陘嶺凍死的突厥人多為木桿和步離的族人;其二,活捉的幾個小卒都說,楊忠一路都在破口大罵,‘突厥就是三頭一身的怪物!俟斤的話只有他自己的腿聽,其他腿根本不聽!就這樣還敢妄言強盛?那幫子耍筆桿子的指定是吃了突厥人的好處!讓老子來這裏挨凍受罪,差點沒把老命搭在這兒!⑥’”
“你的意思是……此人……”孝瓘指了指落款的那個“叡”字,“與庫頭相通?”
門外侍衛來報:“二位殿下,新任肆州刺史婁叡來見。”
初夏的夜,雖然花絮飛盡,卻有清風蟲鳴,和著庵廬中飄溢的淡淡藥香。
清操坐在明月之下,小心翼翼地展開那封信,一字一字地讀起來。
信中,他還是先問了清操的身子,還有沒有咳喘低熱。他說,他現在最怕收到馬嗣明的信,因為只有清操出事,馬先生才會輾轉千裏把信送到陘嶺來。幸而一直未得音信,他就權作佳音了。
他還說,至尊已欽定婁叡為肆州刺史,所以他也將離開陘嶺關,去代北諸鎮看察了。若無意外,他將於秋天返回鄴城。
至於他何時能來河陽,他沒有說;
他的毒可有覆發之象,他亦沒有說。
他只是在信的結尾問她:“彼時梔子已熟,吾摘數枚贈君,可好?”
她望著灼灼的明月,煌煌的繁星,輕輕道了一聲“好”。
再低頭看,只發覺那信上的字大多胖了一圈,她趕忙抖落著信紙,待上面淋漓的字都幹了,才坐回窗前。
她攤開紙墨,提筆回信。
信寫好了,也晾幹了,她卻把它壓在枕下,與此前所回的那封信一起。
她知道,身為罪囚,她的信是不能寄出去的。
過了一段時間,孝琬又來了庵廬。
這回倒不是來換藥,而是帶了個老嫗來找馬嗣明看病的。
那老嫗荊釵布裙,並非顯赫,卻是由孝琬帶著數十甲士親自送過來,清操不由多看了幾眼。
孝琬瞧見清操正往他這邊看,就趁馬嗣明給老嫗看病的空當,走到清操面前。
清操行了禮,好奇問道:“何人如此大的排場?”
孝琬嘆道:“她便是宇文四姑。你連她都不認得……你這罪名屬實是太冤了些。”
清操苦笑,“是要把她送歸西虜嗎?”
孝琬點點頭。
“去年開始,西邊來聘,就要我們歸還兩個老媼,楊忠在晉陽城下叫陣也說了此事。今年,至尊遣使到玉璧和談,他們又提出來,為表誠意,至尊準允先把宇文氏送還給他們,又令閻姬寫了信一並捎給宇文護。對了,四弟給你的信看了嗎?”
“看了,有勞殿下傳信。”
“回信呢?我可以幫你夾在文書中,以郵驛相傳。”
清操搖了搖頭,道:“以奴婢所犯之罪,不宜做這樣的事。”
“是我疏忽了……現在這個時候,你的確不能寄信到軍中。”孝琬頓了頓,“反正他也快回鄴城了,到時把信遞至蘭陵王府會好一些吧。”
“他在信中跟我說,要到秋天才能回鄴城的……”
怎麽突然提前了?
清操心中發緊,連忙問道:“孝瓘……他怎麽了?”
孝琬見她一臉焦急的神情,不禁心中一酸,小聲嘟囔道:“他到底哪裏好……”
“啊?”清操一怔,“殿下說什麽?”
孝琬驕傲自矜,從不肯低頭認輸,這憋了多年的話終於問出口,便不怕再多問一次:“他,到底哪裏好?”他一字一頓問得清清楚楚。
他如此唐突,倒令清操不知所措,不過她很快穩下心神,答道:“初見他時,為他姿容所惑;再見他時,為他深情所感;及至後來,他舍棄私情,不顧性命,救城救民。而今,我與他已有抱柱之信,他在我眼中,便是哪裏都好。”
她的聲音不大,語氣卻無比堅定。
孝琬扭頭便走,再未多說一句。
這時,馬嗣明已開好了方子,交由清操去抓藥。
孝琬對馬嗣明道:“先生隨我一同去東境吧,此媼事關重大,萬不能出了紕漏。”
馬嗣明點頭稱諾。
孝琬的話只說了一半,就帶著馬嗣明走了,留下清操日夜懸心。
她問過張信,張信也是一臉懵,道:“我只是河陽關的小校,哪裏能知道北境和鄴城的事呢?”
好在幾日之後,馬嗣明回來了,可他似乎也不知情。
“這一路上,河間王並未與我提過殿下的事。”
“我看至尊就是糊弄咱們兄弟,婁叡那老匹夫才卸了幾日的官兒啊,如今又當上肆州刺史了!還威風凜凜的,把你此前的布防全都給改了!擺明就是在排擠咱們!”
孝瓘和延宗騎馬駢行,領著親兵出了陘嶺關。
孝瓘回頭望了望高大巍峨的關樓,轉而對延宗道:“我本就是臨時布防,他要改便改,只要能守好關就好。”
“守好關?”延宗冷笑一聲,“我怕他會直接給突厥人開城門!”
他頓了一頓,又道,“於私,他與我們有殺兄之仇;於公,他勾連突厥,魚肉百姓,你為何不把那張絹帛交給至尊呢?”
“你怎麽知道是他寫的?”
“落款啊!”延宗比劃著,“落款是‘叡’啊!而且你沒聽他這幾日一直在跟他親隨訓話,若繳了絹帛,定要上交,不可私藏。他這麽急,還能是誰?”
“朝中名中有‘叡’的人,又不止他一個。”孝瓘扭頭看了眼延宗,“他那時在家自省,何時能勾連突厥?”
延宗撫著自己的大腹,“別的‘叡’……”他用力一拍,“不會是說趙郡……不可能,不可能……趙郡王可是和三兄一起勒住了至尊的馬,力勸至尊留在晉陽啊!”
“那還有誰叫‘叡’呢……”延宗繼續撫著自己的肚子。
孝瓘微微一笑,沒有多言。
二人行了幾日路,過了幾個代北的軍鎮。
這些邊鎮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戍主信佛修廟,有的戍主擴建家宅,有的戍主私販鹽鐵,但造成的結果卻很一致,屯田荒蕪,士卒毫無鬥志。
孝瓘以使持節的身份,斬首了幾名戍主,並將他們的頭顱懸於城樓之上。
他在鎮中重設了屯田郎,告訴他們年底朝廷會考察收成。
又從下層士卒中選拔出勇武有謀之人,舉薦到朝廷,以為新的戍主。
延宗看著孝瓘在正堂行令,不禁道:“我從未想過治軍如此威武,且比我以前走馬鬥雞有趣得多!”
“你剛明白道理嗎?在定州板子算是白挨了。”
“哼,我那時覺得至尊就是成心針對我!”
“那現在呢?”
“跟你比,我確有些不學無術了……”
孝瓘剛想開口安慰他,卻忽覺腹內翻絞,他把頭歪向另一邊,幹嘔了一聲。
延宗馬上察覺了不對,他慌忙起身,扶住孝瓘的肩膀,“阿兄,你怎麽了?”
“沒事……”他抹去唇邊的汙物,也不知說些什麽,只是抱歉地笑了笑。
“四兄,你向至尊舉薦我,帶著我一路行來,是想讓我多學多看,將來成為你一樣的人嗎?”延宗終於忍不住問道。
“我從小就以段將軍和斛律將軍為榜樣,較之他們戰略眼光和戰術經驗,我還差很遠。但我心中的理想與他們相同,那便是守土安民,護衛家國,這件事,我希望你能同我一樣。”
延宗鄭重地點了點頭。
他們行到馬邑城時,已是烈日炎炎。
馬邑城是朔州的治所所在,新上任的刺史是侯莫陳相。
侯莫陳是覆姓,單名一個相字。他家與尉氏一樣,出於代郡。他早年跟隨太祖起兵,在韓陵大敗爾朱氏。不過這兩年,隨著年歲漸長,已入古稀之年的老將軍早已解甲歸田,若非此次晉陽之圍,他不會來做這朔州刺史。
孝瓘一入城,侯莫陳相就把孝瓘和延宗拉到衙廨的後堂。
他光著膀子,扇著蒲扇,卻點著火爐,爐上煨著酒。
“在我這裏,不必拘束,若覺得熱,就只管脫!”說完坐在蒲席上夠了兩把蒲扇,交到二人手中。
延宗本就胖,這時正熱得受不了,徑直就把鎧甲卸了,上褶也褪了,肥厚的胸背上僅剩了抱腰。
孝瓘有些抹不開,只把鎧甲卸了。
“這酒烈,待會兒汗浸了衫子,更難受!”
延宗看了一眼孝瓘,對侯莫陳相笑道:“阿兄不飲酒,我陪老將軍!”
侯莫陳相一臉不高興,“不喝酒,怎麽聊天?再說我大齊軍中,哪個兒郎不會喝酒?”
孝瓘笑了笑,“將軍莫聽他的,我從會吃飯就飲酒,怎地不會喝?”
“我就說嘛!” 侯莫陳相展開笑顏,將斟滿的酒盞遞到二人手中,“酒壯三軍,來!”
酒喝了七八輪,話題從早年從龍,到大小戰役,席間孝瓘出去了三四次。
延宗剛想替他擋,侯莫陳相已說起了正事。
“入夏以來,草原又遇蟲災,草木不豐,牛羊自然減產,再加上他們去年冬天折損的,今秋必會南下大肆擄掠。昨日我已將線報轉呈至尊,突厥又派使臣去了長安。”
延宗趁他說話,似作無意地飲盡了孝瓘杯中的殘酒。
侯莫陳相說完,正瞇著昏黃的老目出神,並未看清延宗的舉動,過了好半天才慢吞吞地呷了一口酒,道:“看來今年又有仗要打咯!”
從衙廨一出來,孝瓘腹痛難抑,他上前幾步,扶住一棵樹,將酒食盡數嘔出。
延宗順著他的脊背,見他吐凈,又解了腰間的水壺遞給他,埋怨道:“阿兄何故逞能?他不過一刺史,雖有功業也是舊事,阿兄無需給他面子。”
孝瓘倚樹反轉過身,接過水壺漱了漱口。
“若無他們當年浴血疆場,哪有我們今日的榮華?”他把水壺交還給延宗,“何況我飲酒並不是為了給誰面子,而是不想改變我自己。原先喝酒便還喝酒,原先提劍便還提劍,我不想因這毒而失了本性。若同樣的事,不過是少做些年,倒也沒什麽所謂了。”
他說完,抓了馬韁,躍上馬背。
延宗跟在他身後問他要去哪裏。
他側轉馬頭,望向延宗,道:“回館驛上書至尊,我想要回鄴城。”
延宗顧不得上馬,幾步上前握著他的韁繩,“你怎麽了?是不是……”
孝瓘笑了笑,“沒有。你先上馬,路上我同你慢慢說。”
“去年楊忠想領一萬人馬入晉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是來刺探我們虛實的。北境諸鎮的表現不好,西賊必會大舉來攻。我本以為他們會休養一兩年,可突厥那邊急不可待,西賊主力未曾受挫,很有可能在今年黃河上凍後,再來攻齊。”
“那你為何要請回鄴城?留在北境不正好禦敵嗎?”
“楊忠是奇兵,一萬人馬行動迅速。若是大軍又怎敢從北至南,孤軍深入?糧食補給都供應不上。”
“不是還有突厥人嗎?”
“突厥人就是來趁火打劫的,哪裏靠得住?”
“那你的意思是……西賊還會打洛州的主意?”
孝瓘點了點頭。
自高歡把持了魏國權柄,高氏與宇文氏爭奪的重點從來都是黃河兩岸的區域,畢竟那裏沃野千裏,人口繁熾。
“那我呢?跟你一起回鄴城嗎?”
“你繼續北上吧。可惜楊忠未死,北邊的路他蹚熟了,許還會為突厥人引路。”
孝瓘回到鄴城已是六月底,又是梔子花落,果尚未結的時候。
到達蘭陵王府的那日,天空陰霾,雨絲飄散,他望著後苑那幾株被雨洗得鮮綠的梔子樹,伸指掐下幾片葉子放入函中。
回到房裏,脘腹又絞痛起來,他強行忍下,坐到案前執筆寫道:“無花無果唯此葉,風霜雨雪翠不雕。我已歸鄴。念卿。”
他寫完這句話,直覺腹中的痛漸漸彌散到心膈內,他不得不放下筆,額頭抵著桌案,任憑淚水沿著鼻梁蜿蜒下來,一滴滴落在蒲席上。
他唯願這毒發作的慢一些,至少,能再見她一面。
相比於馬邑城裏的焦憂,鄴城的氛圍倒是一片祥和。
早些時候,周主令門下大夫尹公正和勳州刺史韋孝寬在玉璧城郊設宴,接待了高湛派去求通互市的使者。席間,周人提出要齊國交還宇文四姑和閻姬的要求。
半個月前,天子高湛下令送歸了宇文四姑,並隨附了一封閻姬寫給其子宇文護的信以及他幼年穿過的錦袍。
“天地隔塞,子母異所,三十餘年,存亡斷絕。肝腸之痛,不能自勝。想汝悲思之懷,覆何可處。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既逢喪亂,備嘗艱阻,恒冀汝等長成,得見一日安樂,何期罪釁深重,存歿分離。吾凡生汝輩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興言及此,悲纏肌骨。賴皇齊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楊氏姑及汝叔母紇幹、汝嫂劉新婦等同居,頗亦自適,但為微有耳疾,大語方聞。行動飲食,幸無多恙。今大齊聖德遠被,特降鴻慈,既許歸吾與汝,又聽先致音耗,積稔長悲,豁然獲展。此乃仁侔造化,將何報德……” ⑦
聽聞周國大冢宰宇文護讀完此信,悲不自勝,涕淚橫流。
他在回信中悵天下離亂,恨自身不孝,感激齊國送歸宇文皇姑,更希望能盡快把他母親送回來與之團聚。
高澄手握如此重要的籌碼,自是不肯輕易放歸閻姬。
他與周國互通了幾次書信,開價越來越高,而周國回覆的言辭也愈發激烈。
雙方僵持之下,突厥人率先襲擊了北境。
朝廷內的氛圍陡然變得凝重起來。
“段孝先,朕命你領並州兵馬塞上阻擊突厥!”
段韶沒有說話,而是看了眼身側的尚書令高叡,高叡猶豫了一下,還是出班奏道:
“臣以為北境諸鎮歷經天子遣使清整,足能應付突厥雜部,無需段將軍親往。”
“趙郡王有所不知,我派長恭去的是代北,但此番突厥人集結的方向改在了幽州!若他們再如去年那般,攻破長城,兵臨晉陽,那怎麽辦?”
高叡一時語塞,卻聽身後有人忽道:“臣有一淺言。”
高叡回頭一看,見那人身著絳色紗質單衣,頭戴貂尾武弁,腰懸水蒼玉——正是蘭陵王高長恭,心中不由得一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