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貪生怕死 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關燈
小
中
大
第52章 貪生怕死 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群臣臉色盡變,朱祁鎮更是臉色難堪又難看。
從聽到現在,他內心可謂是五味雜陳,煎熬又覆雜不已。
眼見出征在即,竟是如此慘烈又慘敗的結局,這誰能接受?!
而且先生……王振……
每每聽起天幕提起“王振”,朱祁鎮這個心啊,都是不可抑制的一顫又一頓,覆雜又難以言表。
他當自己是最了解王振的人,對方究竟如何,怎能不清楚?
然而眼下這樣的情況……
如果沒有天幕,那些死於戰場的數十位朝臣和將士!讓他怎麽交代?
哪怕當下事情還沒有發生,可此時朝堂之上的氛圍,朱祁鎮又如何感受不到……
這可真是叫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但現在不開口,恐怕是不行。
內心激烈交戰再三,朱祁鎮還是打算留下王振一命,不過僅此而已。
畢竟事情確實還未發生,他也算是給眾臣一個交代——
【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戰喪師辱國,葬送了明朝幾十萬大軍。】
朱祁鎮欲張口的動作一頓,聽此言,眼角竟抽搐了一下,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
【聽起來,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的存在感十足,可是明英宗朱祁鎮是個傻的嗎?會任由王振隨意擺布甚至聽令?】
【從朱棣起,設立東廠,宦官登上了政治舞臺,權利更大,可真要較真起來,為什麽偏偏是朱祁鎮這裏出現宦官專權?】
【就算有前幾位皇帝的“扶持”積累,可說到底,真正大權在握的其實還是皇帝吧?宦官專權又能“專”到哪裏去?】
朱祁鎮之前的明朝皇帝皆是一頓,隨後又是深深嘆了口氣。
誰說不是呢。
這點道理,他們還是能想明白的。
可朱祁鎮……朱祁鎮不想承認,也不想接受,更不願意接受!
但他……不能阻止天幕繼續說下去……
為什麽不能?!
【有土木堡之變活下來的大臣曾記載道——
此戰中主戰場20餘萬明軍戰死三分之一,傷者約一半,衣甲兵器輜重盡失,幾近全軍覆沒。】
【總計傷亡近30萬,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敗。】
【除此之外,大明帝國最精銳,配備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也毀於一旦,此後雖然經過重建,但也再不覆從前戰力。】
【明朝國勢亦就此中衰,鑄九州之鐵,不能為此一錯。】
“國勢中衰,鑄九州之鐵,不能為此一錯……”
朱元璋和朱棣等盡是咬著牙——
大明建立至今,發展至此,不是為了毀在後輩手裏的!
【傳統史學觀點,包括《明史》以及《明實錄》,均認為此戰大敗的元兇,主要是因為朱祁鎮所寵幸的宦官王振所致——由於其犯下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低級錯誤,才最終導致了明朝大軍的覆沒。】
【可後世學者研究證明,其歸根結底,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真正罪魁禍首,必然是朱祁鎮無疑。】
【否則朱祁鎮這樣一個成年人,整場戰事中難道就一直像個王振的提線木偶一樣?王振怎麽說,朱祁鎮就怎麽去指揮群臣三軍去做,然後還全無半點異議嗎?】
【那到底是朱祁鎮智商低下不正常,還是王振真的有如此大的權利,能真的左右皇帝的意志?】
【朱祁鎮,他就是識人不明,任由宦官當政,自己更沒好到哪裏去。】
【他才是隱沒在王振背後,致使土木堡之變,而後大明國勢由此中衰的罪魁禍首!】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君臣皆認同點頭——
一國之主,哪怕被宦官幹政,歸根究底,也是自身問題更嚴重所致。
若為君者真如個提線木偶一樣,那皇室宗親能甘願?
就算是朝臣也不會任由此等荒謬,甚至是以下犯上,如此膽大包天的離譜行徑吧?
所以只能說,讓那王振做到如此地步,這背後帝王的意願不可忽視!!
【尤其是那些戰場上死掉的大臣們,其中英國公張輔——永樂大帝朱棣麾下的第一名將,交趾的征服者,安南人的噩夢,大明帝國的軍神,年紀已過七旬,卻在亂軍戰事之中遇害,最終還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誰不說一聲可惜?】
【是以英國公張輔的軍事才能,竟然預見不到面臨的危險,只能眼看著大軍蹈入死地嗎?】
【是以英國公張輔的德高望重,竟然卻面對王振一個宦官無能為力,只能賠上自己的性命嗎?】
【不……是因為宦官身後還站著個皇帝。】
明朝朱棣時期——
朱棣與面色覆雜的張輔對視一眼,深深嘆了口氣。
四朝元老,到頭來竟是那等下場,確實是叫人嘆息也可惜!
明朝朱祁鎮時期。
被提到的英國公張輔也望向坐在高位的朱祁鎮——
他真想問問,若他身死亂軍之中……不,不止是他,而是他們這些隨軍出征的大臣們,如此多的人都死在了亂軍之中,身為帝王,身為一國之主,究竟是作何感想??
【這裏還要再提到一個太監——宦官喜寧。】
【這位宦官喜寧,本為關外女真人,請記住“女真人”這三個字。】
又是“請記住”……
往往這時候,這代表著“劃重點”。
而且女真……女真!
那金國不也是女真人嗎?!
怎麽這裏又來了個請記住的“女真人”!
難道……?!
【喜寧是關外女真人,被俘入宮後,同樣得朱祁鎮信任。】
漢朝未央宮。
劉徹:“……”
“這朱祁鎮怎麽回事?怎麽總是信任太監???”
【喜寧與英國公張輔有舊仇,曾想要侵占張輔的田宅。
其弟弟還帶著人去拆毀張輔家佃戶的宅院,打死了孕婦,造成一屍兩命。】
【張輔憤然訴之法司,結果到最後竟然還被反咬一口。】
【而朱祁鎮更是一味拉偏架,不僅赦免喜寧,還讓其弟弟花錢贖了罪,僅將直接行兇的家奴戍邊。】
【由此得見,四朝元老,托孤重臣,勳貴之首,位極人臣的太師國公,竟也是被一個佞幸欺淩到只能忍氣吞聲,從而以避其禍的地步,那麽英國公張輔就算能預見所面臨的危險,可朱祁鎮他願意去聽嗎?】
秦王宮。
嬴政連連冷笑,竟是來了一個宦官,又來了一個宦官!
這明朝,當真是奸佞官宦“聚集地”吧?
明朝朱祁鎮時期。
聽到此,張輔倒是低垂了視線,不與朱祁鎮去對視——
而朱祁鎮自然也看不到張輔此時的表情。
到此,朱祁鎮心跳已然是更加抑制不住的加快,甚至更是坐不住了。
他張了張嘴,聲音已然幹澀:“朕……”
“朕就算是被俘……”
朱祁鎮幾次停頓,總想起先前天幕之言——那“雪鄉二聖”……
可他必然要說下去,要表明態度。
“朕……”
【朱祁鎮就是明朝最丟人也最差勁的一個皇帝。】
朱祁鎮:“……”
天幕……!!
他臉色慘白,竟有如搖搖欲墜之感。
【強漢盛唐,對於明朝,後世也有論之“剛明”的稱呼。】
“嗯?”
朱元璋立即直了直身體:“剛明?”
【只是這“剛明”,指的只是兩位君主——】
【有句話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和其“剛明”一樣,這“天子守國門”,敬的是永樂大帝朱棣!】
老四?!
朱元璋又是一楞,轉頭看向同樣怔楞住的朱棣。
而同一時間門——
明朝朱棣時期。
已經成為皇帝的朱棣也是一怔——
天子守國門……敬的是他。
後世之“剛明”,敬的是他……
【明朝建立後,北方還有韃靼和瓦剌等強敵,這讓朱元璋心存顧慮,便將都城設在了南京,即當時的應天府。】
【在這之後,朱元璋又將自己幾個能力出眾的兒子——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的藩王封國,全部封在了北方,讓他們替大明鎮守北方邊疆,防禦北元,韃靼和瓦剌等。】
【但朱棣稱帝之後,卻決定遷都北京!】
【盡管這有北京原本就是其封國的原因在,也可能有考慮到建文帝朱允炆的相關影響,但北京位於北方,在當時可是屬於抵抗北元,韃靼,以及瓦剌等北方強敵的前線,所以基於此,這才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試問誰能做到?古往今來,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也就只有朱棣一個人!】
【而且身為皇帝,朱棣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帝王之尊封狼居胥之人!】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這是最高軍功成就,也是軍人的最高榮譽!】
【而朱棣,一個皇帝,他做到了。】
【永樂大帝,不虛此名是也!】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封狼居胥!”
劉徹不禁讚嘆著點了點頭:“這永樂大帝朱棣,確實是可敬其能!!”
唐朝李世民時期。
貞觀君臣也是一臉讚嘆。
能以帝王之尊做到此等份上,這位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確實不枉“天子守國門”之敬意!
明朝朱元璋時期。
聽到此,朱元璋真是不由得一嘆。
他不得不再次正視起他這第四個兒子——
確有帝王之能啊……這真是既讓他欣慰,又讓他更加糾結。
哎,糾結啊。
不過話說回來,那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二百年的天子守國門,末代君王死社稷。】
【這“君王死社稷”,敬的是明朝末代皇帝以身殉國的那份剛強。】
【盡管對於崇禎帝的種種施政舉措雖然不乏微辭,但是卻無人能否定他臨難一死殉國的那份擔當!】
【明朝末代,天災**,各種弊病,加上關外清軍入關等,這讓大明在崇禎皇帝手中走向了滅亡。】
【然而在走投無路之際,崇禎於煤山自殺。
他死後,明朝眾多大臣,紳生生員等也跟隨崇禎自殺,遂大明王朝就此滅亡。】
【除了南宋的小皇帝——宋少帝趙昺,崇禎也是歷史上一位為江山社稷而死的帝王。】
崇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棣嘆息著閉了閉眼睛,大明……原來到最後,竟也是如此結局。
就是從土木堡之變的中衰,然後就像走向衰落之路的嗎?!
那朱祁鎮……
【為君者,守節而死,哪怕是因為走投無路,可最後那份敢赴死亡的勇氣,而不是茍延殘喘的活著,也確可一敬。】
【然而大明中期,卻偏偏出了一個土木堡喪師辱國,茍且偷生,不肯自裁的軟骨頭朱祁鎮!】
【土木堡之變後,被瓦剌所俘。】
【可若是他僅僅只貪生怕死,那也就罷了。】
【因土木堡之變後,瓦剌首領也先並沒有停止進攻明朝的打算,而是想要趁著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之際,繼續率軍南進,企圖攻占明朝都城北京!】
【於是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八月十六日——
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被俘的明英宗,由新保安,宣化,以及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
九月份,則在與朱祁鎮一起被俘的——宦官太監喜寧的唆使下,欲以送還明英宗朱祁鎮為名,趁勢進取北京。】
【是的,英國公張輔等一幹文臣武將,連同十幾萬大軍戰死了,朱祁鎮成了瓦剌人的俘虜,然而太監喜寧卻搖身一變,成了瓦剌軍首領也先的得意紅人——他不僅盡告大明邊關守備詳情,還盡心竭力的給瓦剌軍出謀劃策。】
“女、真、人!”
朱元璋咬牙:“果然是奸佞之輩!”
可天幕為何又說那不肖子孫朱祁鎮也不僅是貪生怕死?
難道他也——
【也先率軍南侵大明,挾制朱祁鎮攻宣府,攻大同,令他在關下叫門。】
什……麽?
【除了喜寧,帶路的也有朱祁鎮的一份“功勞”所在。】
【而朱祁鎮真的昏庸怕死,竟完全聽任也先擺布,真的去傳命守將開城。】
【並且為了讓守城將領開城門,還不惜放下身份套近乎。】
【這種幫敵軍叫門的騷操作,自古以來還真是獨一份啊。】
【此等臨危投敵之行徑,給瓦剌侵略之君當頭帶路,堂堂天子為其叩關叫門,完全喪失了民族氣節!其行徑實與漢奸無異,之前明朝的列祖列宗,之後明朝的子子孫孫,恐怕皆要為其醜行蒙羞才是!】
【也是由此,這“叫門天子”的稱號,可真真是歷史少有,叫人不得不如雷貫耳啊。】
歷朝歷代諸人:“……”
所謂的“叫門天子”,竟是如此?!
為敵軍叩關叫門,是嫌大明亡得不夠快?還是太自信叫了門什麽事兒也沒有?
是怎麽有臉做到為敵軍叫門的?
這到底是腦子有問題,還是過於貪生怕死?!
可貪生怕死到這種地步,真是還不如幹脆死了算了!!
同一時間門——
朱元璋和朱棣等人盡是這種想法!!
如此叫門行徑,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怎麽會這麽丟人?!怎麽會這麽叫人不恥!!
朱祁鎮!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明朝朱祁鎮時期。
聽到此,朝堂瞬間門又是一靜,隨即不可抑制的抽氣聲和小聲驚呼,詫異,訝然,難以置信等……瞬間門響於朝堂之上。
那聲音聽在朱祁鎮耳朵裏,簡直讓他難堪到不能再難堪的地步!
他緊緊攥著拳,卻仍是止不住雙拳顫抖。
目光掃下朝堂之上眾臣,越看就越是心驚……
這些人……這些人為何如此看他?!
他們想要幹什麽!
朕是天子!朕是皇帝!
那是朕“未來”所犯之錯,現在又有何幹系?!
更何況除了他之外,難道還能——
【土木堡之變後,就是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此戰由明代宗朱祁鈺,以及兵部尚書於謙等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最終使得瓦剌軍退出塞外,而京師由此解嚴!】
【也是由此,此戰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北京的野心,明朝最終得以轉危為安。】
“等等——那是什麽?!”
朱祁鎮猛地臉色大變的站了起來:“明代宗……朱祁鈺——”
話落,他瞬間門朝堂上一人看去,臉色已經變得極其難看。
“郕王……朱祁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群臣臉色盡變,朱祁鎮更是臉色難堪又難看。
從聽到現在,他內心可謂是五味雜陳,煎熬又覆雜不已。
眼見出征在即,竟是如此慘烈又慘敗的結局,這誰能接受?!
而且先生……王振……
每每聽起天幕提起“王振”,朱祁鎮這個心啊,都是不可抑制的一顫又一頓,覆雜又難以言表。
他當自己是最了解王振的人,對方究竟如何,怎能不清楚?
然而眼下這樣的情況……
如果沒有天幕,那些死於戰場的數十位朝臣和將士!讓他怎麽交代?
哪怕當下事情還沒有發生,可此時朝堂之上的氛圍,朱祁鎮又如何感受不到……
這可真是叫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但現在不開口,恐怕是不行。
內心激烈交戰再三,朱祁鎮還是打算留下王振一命,不過僅此而已。
畢竟事情確實還未發生,他也算是給眾臣一個交代——
【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戰喪師辱國,葬送了明朝幾十萬大軍。】
朱祁鎮欲張口的動作一頓,聽此言,眼角竟抽搐了一下,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
【聽起來,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的存在感十足,可是明英宗朱祁鎮是個傻的嗎?會任由王振隨意擺布甚至聽令?】
【從朱棣起,設立東廠,宦官登上了政治舞臺,權利更大,可真要較真起來,為什麽偏偏是朱祁鎮這裏出現宦官專權?】
【就算有前幾位皇帝的“扶持”積累,可說到底,真正大權在握的其實還是皇帝吧?宦官專權又能“專”到哪裏去?】
朱祁鎮之前的明朝皇帝皆是一頓,隨後又是深深嘆了口氣。
誰說不是呢。
這點道理,他們還是能想明白的。
可朱祁鎮……朱祁鎮不想承認,也不想接受,更不願意接受!
但他……不能阻止天幕繼續說下去……
為什麽不能?!
【有土木堡之變活下來的大臣曾記載道——
此戰中主戰場20餘萬明軍戰死三分之一,傷者約一半,衣甲兵器輜重盡失,幾近全軍覆沒。】
【總計傷亡近30萬,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敗。】
【除此之外,大明帝國最精銳,配備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也毀於一旦,此後雖然經過重建,但也再不覆從前戰力。】
【明朝國勢亦就此中衰,鑄九州之鐵,不能為此一錯。】
“國勢中衰,鑄九州之鐵,不能為此一錯……”
朱元璋和朱棣等盡是咬著牙——
大明建立至今,發展至此,不是為了毀在後輩手裏的!
【傳統史學觀點,包括《明史》以及《明實錄》,均認為此戰大敗的元兇,主要是因為朱祁鎮所寵幸的宦官王振所致——由於其犯下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低級錯誤,才最終導致了明朝大軍的覆沒。】
【可後世學者研究證明,其歸根結底,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真正罪魁禍首,必然是朱祁鎮無疑。】
【否則朱祁鎮這樣一個成年人,整場戰事中難道就一直像個王振的提線木偶一樣?王振怎麽說,朱祁鎮就怎麽去指揮群臣三軍去做,然後還全無半點異議嗎?】
【那到底是朱祁鎮智商低下不正常,還是王振真的有如此大的權利,能真的左右皇帝的意志?】
【朱祁鎮,他就是識人不明,任由宦官當政,自己更沒好到哪裏去。】
【他才是隱沒在王振背後,致使土木堡之變,而後大明國勢由此中衰的罪魁禍首!】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君臣皆認同點頭——
一國之主,哪怕被宦官幹政,歸根究底,也是自身問題更嚴重所致。
若為君者真如個提線木偶一樣,那皇室宗親能甘願?
就算是朝臣也不會任由此等荒謬,甚至是以下犯上,如此膽大包天的離譜行徑吧?
所以只能說,讓那王振做到如此地步,這背後帝王的意願不可忽視!!
【尤其是那些戰場上死掉的大臣們,其中英國公張輔——永樂大帝朱棣麾下的第一名將,交趾的征服者,安南人的噩夢,大明帝國的軍神,年紀已過七旬,卻在亂軍戰事之中遇害,最終還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誰不說一聲可惜?】
【是以英國公張輔的軍事才能,竟然預見不到面臨的危險,只能眼看著大軍蹈入死地嗎?】
【是以英國公張輔的德高望重,竟然卻面對王振一個宦官無能為力,只能賠上自己的性命嗎?】
【不……是因為宦官身後還站著個皇帝。】
明朝朱棣時期——
朱棣與面色覆雜的張輔對視一眼,深深嘆了口氣。
四朝元老,到頭來竟是那等下場,確實是叫人嘆息也可惜!
明朝朱祁鎮時期。
被提到的英國公張輔也望向坐在高位的朱祁鎮——
他真想問問,若他身死亂軍之中……不,不止是他,而是他們這些隨軍出征的大臣們,如此多的人都死在了亂軍之中,身為帝王,身為一國之主,究竟是作何感想??
【這裏還要再提到一個太監——宦官喜寧。】
【這位宦官喜寧,本為關外女真人,請記住“女真人”這三個字。】
又是“請記住”……
往往這時候,這代表著“劃重點”。
而且女真……女真!
那金國不也是女真人嗎?!
怎麽這裏又來了個請記住的“女真人”!
難道……?!
【喜寧是關外女真人,被俘入宮後,同樣得朱祁鎮信任。】
漢朝未央宮。
劉徹:“……”
“這朱祁鎮怎麽回事?怎麽總是信任太監???”
【喜寧與英國公張輔有舊仇,曾想要侵占張輔的田宅。
其弟弟還帶著人去拆毀張輔家佃戶的宅院,打死了孕婦,造成一屍兩命。】
【張輔憤然訴之法司,結果到最後竟然還被反咬一口。】
【而朱祁鎮更是一味拉偏架,不僅赦免喜寧,還讓其弟弟花錢贖了罪,僅將直接行兇的家奴戍邊。】
【由此得見,四朝元老,托孤重臣,勳貴之首,位極人臣的太師國公,竟也是被一個佞幸欺淩到只能忍氣吞聲,從而以避其禍的地步,那麽英國公張輔就算能預見所面臨的危險,可朱祁鎮他願意去聽嗎?】
秦王宮。
嬴政連連冷笑,竟是來了一個宦官,又來了一個宦官!
這明朝,當真是奸佞官宦“聚集地”吧?
明朝朱祁鎮時期。
聽到此,張輔倒是低垂了視線,不與朱祁鎮去對視——
而朱祁鎮自然也看不到張輔此時的表情。
到此,朱祁鎮心跳已然是更加抑制不住的加快,甚至更是坐不住了。
他張了張嘴,聲音已然幹澀:“朕……”
“朕就算是被俘……”
朱祁鎮幾次停頓,總想起先前天幕之言——那“雪鄉二聖”……
可他必然要說下去,要表明態度。
“朕……”
【朱祁鎮就是明朝最丟人也最差勁的一個皇帝。】
朱祁鎮:“……”
天幕……!!
他臉色慘白,竟有如搖搖欲墜之感。
【強漢盛唐,對於明朝,後世也有論之“剛明”的稱呼。】
“嗯?”
朱元璋立即直了直身體:“剛明?”
【只是這“剛明”,指的只是兩位君主——】
【有句話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和其“剛明”一樣,這“天子守國門”,敬的是永樂大帝朱棣!】
老四?!
朱元璋又是一楞,轉頭看向同樣怔楞住的朱棣。
而同一時間門——
明朝朱棣時期。
已經成為皇帝的朱棣也是一怔——
天子守國門……敬的是他。
後世之“剛明”,敬的是他……
【明朝建立後,北方還有韃靼和瓦剌等強敵,這讓朱元璋心存顧慮,便將都城設在了南京,即當時的應天府。】
【在這之後,朱元璋又將自己幾個能力出眾的兒子——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的藩王封國,全部封在了北方,讓他們替大明鎮守北方邊疆,防禦北元,韃靼和瓦剌等。】
【但朱棣稱帝之後,卻決定遷都北京!】
【盡管這有北京原本就是其封國的原因在,也可能有考慮到建文帝朱允炆的相關影響,但北京位於北方,在當時可是屬於抵抗北元,韃靼,以及瓦剌等北方強敵的前線,所以基於此,這才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試問誰能做到?古往今來,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也就只有朱棣一個人!】
【而且身為皇帝,朱棣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帝王之尊封狼居胥之人!】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這是最高軍功成就,也是軍人的最高榮譽!】
【而朱棣,一個皇帝,他做到了。】
【永樂大帝,不虛此名是也!】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封狼居胥!”
劉徹不禁讚嘆著點了點頭:“這永樂大帝朱棣,確實是可敬其能!!”
唐朝李世民時期。
貞觀君臣也是一臉讚嘆。
能以帝王之尊做到此等份上,這位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確實不枉“天子守國門”之敬意!
明朝朱元璋時期。
聽到此,朱元璋真是不由得一嘆。
他不得不再次正視起他這第四個兒子——
確有帝王之能啊……這真是既讓他欣慰,又讓他更加糾結。
哎,糾結啊。
不過話說回來,那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二百年的天子守國門,末代君王死社稷。】
【這“君王死社稷”,敬的是明朝末代皇帝以身殉國的那份剛強。】
【盡管對於崇禎帝的種種施政舉措雖然不乏微辭,但是卻無人能否定他臨難一死殉國的那份擔當!】
【明朝末代,天災**,各種弊病,加上關外清軍入關等,這讓大明在崇禎皇帝手中走向了滅亡。】
【然而在走投無路之際,崇禎於煤山自殺。
他死後,明朝眾多大臣,紳生生員等也跟隨崇禎自殺,遂大明王朝就此滅亡。】
【除了南宋的小皇帝——宋少帝趙昺,崇禎也是歷史上一位為江山社稷而死的帝王。】
崇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棣嘆息著閉了閉眼睛,大明……原來到最後,竟也是如此結局。
就是從土木堡之變的中衰,然後就像走向衰落之路的嗎?!
那朱祁鎮……
【為君者,守節而死,哪怕是因為走投無路,可最後那份敢赴死亡的勇氣,而不是茍延殘喘的活著,也確可一敬。】
【然而大明中期,卻偏偏出了一個土木堡喪師辱國,茍且偷生,不肯自裁的軟骨頭朱祁鎮!】
【土木堡之變後,被瓦剌所俘。】
【可若是他僅僅只貪生怕死,那也就罷了。】
【因土木堡之變後,瓦剌首領也先並沒有停止進攻明朝的打算,而是想要趁著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之際,繼續率軍南進,企圖攻占明朝都城北京!】
【於是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八月十六日——
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被俘的明英宗,由新保安,宣化,以及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
九月份,則在與朱祁鎮一起被俘的——宦官太監喜寧的唆使下,欲以送還明英宗朱祁鎮為名,趁勢進取北京。】
【是的,英國公張輔等一幹文臣武將,連同十幾萬大軍戰死了,朱祁鎮成了瓦剌人的俘虜,然而太監喜寧卻搖身一變,成了瓦剌軍首領也先的得意紅人——他不僅盡告大明邊關守備詳情,還盡心竭力的給瓦剌軍出謀劃策。】
“女、真、人!”
朱元璋咬牙:“果然是奸佞之輩!”
可天幕為何又說那不肖子孫朱祁鎮也不僅是貪生怕死?
難道他也——
【也先率軍南侵大明,挾制朱祁鎮攻宣府,攻大同,令他在關下叫門。】
什……麽?
【除了喜寧,帶路的也有朱祁鎮的一份“功勞”所在。】
【而朱祁鎮真的昏庸怕死,竟完全聽任也先擺布,真的去傳命守將開城。】
【並且為了讓守城將領開城門,還不惜放下身份套近乎。】
【這種幫敵軍叫門的騷操作,自古以來還真是獨一份啊。】
【此等臨危投敵之行徑,給瓦剌侵略之君當頭帶路,堂堂天子為其叩關叫門,完全喪失了民族氣節!其行徑實與漢奸無異,之前明朝的列祖列宗,之後明朝的子子孫孫,恐怕皆要為其醜行蒙羞才是!】
【也是由此,這“叫門天子”的稱號,可真真是歷史少有,叫人不得不如雷貫耳啊。】
歷朝歷代諸人:“……”
所謂的“叫門天子”,竟是如此?!
為敵軍叩關叫門,是嫌大明亡得不夠快?還是太自信叫了門什麽事兒也沒有?
是怎麽有臉做到為敵軍叫門的?
這到底是腦子有問題,還是過於貪生怕死?!
可貪生怕死到這種地步,真是還不如幹脆死了算了!!
同一時間門——
朱元璋和朱棣等人盡是這種想法!!
如此叫門行徑,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怎麽會這麽丟人?!怎麽會這麽叫人不恥!!
朱祁鎮!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明朝朱祁鎮時期。
聽到此,朝堂瞬間門又是一靜,隨即不可抑制的抽氣聲和小聲驚呼,詫異,訝然,難以置信等……瞬間門響於朝堂之上。
那聲音聽在朱祁鎮耳朵裏,簡直讓他難堪到不能再難堪的地步!
他緊緊攥著拳,卻仍是止不住雙拳顫抖。
目光掃下朝堂之上眾臣,越看就越是心驚……
這些人……這些人為何如此看他?!
他們想要幹什麽!
朕是天子!朕是皇帝!
那是朕“未來”所犯之錯,現在又有何幹系?!
更何況除了他之外,難道還能——
【土木堡之變後,就是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此戰由明代宗朱祁鈺,以及兵部尚書於謙等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最終使得瓦剌軍退出塞外,而京師由此解嚴!】
【也是由此,此戰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北京的野心,明朝最終得以轉危為安。】
“等等——那是什麽?!”
朱祁鎮猛地臉色大變的站了起來:“明代宗……朱祁鈺——”
話落,他瞬間門朝堂上一人看去,臉色已經變得極其難看。
“郕王……朱祁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