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留宮小住第七天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章 留宮小住第七天
“她來做什麽,”太後看了神色淡淡的裴良玉一眼,心裏有了猜測,面上也差了幾分,“罷了,她是個事忙之人,難得進宮,也不好駁了,先叫她去見皇後吧。”
裴良玉昨兒才進宮呢,今日汾陽王妃就忙不疊的也要來,若說是和裴良玉沒關系,換誰誰信啊?就是裴良玉自己,那也是不信的。
想到此,裴良玉心裏止不住的添了幾分厭倦,原以為好些日子都不必見到汾陽王府的人了,可這才幾天。
太後這邊允了,不過半個時辰,汾陽王妃和郡主就到了,同時來到長樂宮的,還有皇後。
給皇後行完禮,裴良玉又給汾陽王妃也見了禮,不過卻不是以母親稱之,口中只說:“見過王妃。”
汾陽王妃一楞:“玉兒不必多禮。”
汾陽王妃身邊,郡主早忍不住上前親親熱熱的喊了裴良玉一聲姐姐,又和她一同坐了。
郡主位尊,自然在汾陽王妃對面,裴良玉在郡主下首,王妃則在太後下首。
太後神色懶懶,連面上的喜歡都不樂意做:“汾陽王妃今日怎麽有空進宮,看哀家這個老婆子?”
“許久未進宮請安,臣婦心中不安,”汾陽王妃說著,又看向郡主,“且明年春裏,卿卿遠嫁,臣婦也想先帶她來見過太後。”
提起郡主,太後臉色稍稍好了幾分,轉頭問郡主婚禮準備的如何。
郡主一一答了,但三五句後,太後也不想再問。
裴良玉就在郡主身邊坐著呢,郡主嫁的有多好,準備的有多盡善盡美,就難免讓太後升起對比裴良玉的心思。嬌嬌俏俏的女孩子她是喜歡,可人也總有個親疏遠近。
氣氛一時安靜,裴良玉見郡主有些不安,便笑道:“卿卿出門子,必然是十裏紅妝,可惜路遠,我卻見不著,實在可惜。”
裴良玉說這話時,滿臉笑意,又帶著幾分向往,悄悄對郡主眨了眨眼。
這熟悉而俏皮的小動作,讓郡主不自主的笑開,屋裏的氣氛也隨著這個笑變得緩和了許多。
見秦良玉不介意,還特意為郡主開口,太後看向她時,還帶了幾分驕傲讚許。
裴良玉重又端正坐好,不經意間掃到皇後和汾陽王妃的神色。汾陽王妃神色覆雜,她能理解,可皇後怎麽一副看自家人的模樣看她?
“其實今日進宮,臣婦也還有幾分是為了玉兒,”汾陽王妃捏著帕子的手因為用力,已有些發白。
屋內剛剛好轉的氣氛,被汾陽王妃這一句話打散,可這回,裴良玉也不能接了。
皇後看了王妃一眼:“王妃這話怎麽說。”
“說來本是兩家家事,可太後是長輩,也不是外人,臣婦便舔著臉想請太後做個見證,”汾陽王妃說著,看向裴良玉,“這幾年,委屈玉兒了。”
裴良玉忙站了起來:“王妃這是說哪裏話。”
“你也不必安慰我,當初那些事,我靜下心想想,也實在不像話,”汾陽王妃嘆了口氣,“我將心裏的怨氣憤懣都撒在你身上,可你又有什麽錯呢。”
裴良玉腦子嗡的一聲,登時紅了眼圈,但心卻提了起來。汾陽王妃這是要做什麽?
汾陽王妃轉身看向太後與皇後:“玉兒是個好孩子,便是臣婦對她不好,她也從來恪守禮儀,我這兩年常常生病,家中上下,也全靠玉兒操持,是臣婦和這個好兒媳沒有緣分。”
汾陽王妃落下淚來,可她說出的話,皇後反聽得上心。
汾陽王妃略收了收:“臣婦想請太後與皇後做個見證,無論玉兒日後嫁入誰家,永遠都是我汾陽王府的姑奶奶。”
誰想做你家的姑娘!裴良玉在心裏大喊,我只想離你汾陽王府遠遠的,最好是再也別見!
皇後聽罷,問了一句,“這是王妃你的意思?”
汾陽王妃搖了搖頭:“這是臣婦與王爺商量過的。”
皇後臉上剎那間露出幾分喜氣,看向太後:“母後,這是好事啊。”
好事?太後不知何時已將腕上珠串拿在手裏,只那珠串轉動的速度,便可知道,太後的心不靜。
所有人都在等太後開口,太後卻問:“這事你和裴家說過沒有?”
汾陽王妃低了低頭:“原是想先告訴您二位知道,已預備好出宮後,就往裴家去的。”
“是嗎,”太後一句看似沒什麽意義的話,倒叫汾陽王妃緊張起來,“哀家雖是玉兒長輩,可玉兒到底是裴家的女兒,這樣的大事,王妃還是和裴家商議才好。”
汾陽王妃起身,諾諾的應了一聲。
太後看了李嬤嬤一眼,很快就有人捧了給郡主的賞賜上前:“不是什麽金貴東西,郡主拿去玩吧。”
這就是要送客了。
汾陽王妃忙領著郡主道謝告辭。
太後點點頭,不置一詞,皇後卻點了裴良玉去送一送。
這明顯是要支開裴良玉的做法,讓太後側目。
“皇後是有事要說?”
“還是母後知道兒媳,”皇後親自為太後捧了一盞茶,屋內伺候的人,就都被李嬤嬤都遣散了。
“還是太子繼妃之事,”皇後嘆了口氣,“趙國公府養出個不知檢點的女兒,雖說是處置了,皇上也讓到此為止,可太子妃一日沒有著落,兒媳的心就一日放不下。”
太後抿了一口茶水,雖沒做聲,卻也是默許了皇後繼續往下說。
“玉兒品貌皆為上乘,又是出身裴家,”皇後頓了頓,“不瞞母後,兒媳先前也猶豫著,預備先問問皇上的意思,可方才聽見汾陽王妃那樣誇讚玉兒,便有些忍不住想先向母後打探打探,裴家對玉兒可有什麽章程沒有?”
太後撚轉佛珠的手漸漸停了:“玉兒只是來陪伴哀家幾日,旁的裴家不說,哀家又如何會知道。不過裴家乃大族,當初玉兒又是為了裴家清名才去了汾陽王府,這一時半會兒的,怕是裴家也還沒什麽想法。”
太後說完,又補了一句:“哀家仿佛聽湘姐兒提過一句,裴家廟小,卻也不是養不起一個老姑娘。”
太後明著說是不清楚,可幾句話間,卻把自己有的消息都透露給了皇後,順便,也把自己的態度,給賣了個幹凈。
皇後滿意極了:“兒媳知道了,多謝母後。”
“這事,你還是先問過皇帝再說吧,”太後再次轉動念珠,“皇後事忙,哀家就不多留你了。”
皇後告辭出去,裴良玉也剛好送汾陽王妃母女到內宮宮門處。
“卿卿,你先回馬車上,我與你嫂子說說話,”汾陽王妃說完,又看向裴良玉身後的雲裳。
裴良玉只當看不懂汾陽王妃的暗示:“這是太後身邊的雲裳女史。”
“女史可否稍做回避?”汾陽王妃是鐵了心要和裴良玉私下說話了。
等到裴良玉點頭,雲裳才道:“內宮門處不好久留,王妃還請務必簡短些敘話。”
裴良玉將手攏在袖子裏:“王妃是有什麽事要同我說?”
汾陽王妃神色覆雜的看了她一眼:“二郎與宋家親事沒成。”
裴良玉心一沈,攏在袖中的手也收緊了,面上卻擺出驚訝之色:“不是都大致說定,要請人上門說媒了?”
“是啊,”汾陽王妃動了動唇角,“誰能想得到呢。”
汾陽王妃說得意味深長,裴良玉心裏卻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微微偏頭,看著宮門上金黃的門釘:“我已歸家,王妃不該與我說這些了。”
“可我心裏,還是把你當親兒媳看的,”汾陽王妃嘆了一聲,“你的戶籍還在汾陽王府呢。”
裴良玉心中一凜,方才在太後面前說的這麽好聽,原來都是在這裏等著?
“多謝王妃提醒,”裴良玉攏了攏披風,擋去身上寒意,“我會記得求太後替我送信給家裏,早些上汾陽王府,把事情辦妥的。”
“不必了,我出宮後去你家中,也是要辦此事的,”汾陽王妃嘆了口氣,意有所指道,“若我還想玉兒你做兒媳,玉兒你肯不肯?”
汾陽王妃一句話,聽得裴良玉渾身毛骨悚然,這話一個回不好,汾陽王妃定會生疑。
想到那日去主院,忙前忙後的那個婆子,裴良玉手指都掐進了掌心,只怕汾陽王妃今日,本就是帶著疑慮進宮的。
“王妃說的哪裏話,”裴良玉幽幽嘆了口氣,“我與您既有一段婆媳緣,以後便不是一家人,卻也是抹不去的。只是我已歸本家,和從前,到底是不一樣的。”
“是啊,不一樣的,”汾陽王妃盯著裴良玉看了許久,方笑著伸手替她理了理鬢角碎發,“天冷,小姑娘家家的,別在雪地裏久站,快回吧。”
汾陽王妃伸手時,裴良玉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但此刻,她只含笑欠身一禮:“我送王妃,自然請王妃先行。”
汾陽王妃點點頭,上了離宮的馬車。
裴良玉臉上笑容不變,喊了雲裳一同回去,等到了住處,才道:“大冬天的在雪地裏走上兩回,出了一身的汗,雲裳你替我問問小廚房有熱水沒有,我要擦擦身。”
待雲裳出門離開,留裴良玉自己在屋子裏了,她方軟在榻上。
什麽繼續做兒媳,她都回裴家了,若要繼續做她兒媳,還有什麽辦法?
汾陽王府與宋氏結親不成,就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了?
想起那日偷聽到汾陽王妃拒絕的話,裴良玉反應沒上回那麽大,只是覺得諷刺,到底還是活著的親兒子更重要:“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裴良玉閉上眼,揉著有些抽痛的太陽穴,不成,我裴良玉一輩子的事,可不能靠著汾陽王府的良心。那一家子,做出什麽都不會叫人驚訝。若再帶累了家族名聲……
等重新梳洗更衣,裴良玉換了身衣裳去了太後屋裏。
“玉兒來了,”太後見裴良玉打散了頭發,待了從前做姑娘時最愛的頭飾,很是喜歡,轉頭吩咐李嬤嬤,“哀家記得前兒送了一匣子粉珍珠?過會兒你去找出來,讓人送去司珍司,給玉兒打套新頭面來。”
“我又要偏姑姥的好東西了,”裴良玉高高興興上來謝恩,被太後拉著就在身邊坐了。
“司制司的新衣裳也做的差不離,本是今日就要送來,哪知事情雜亂,哀家便打發人讓她們明日再來了,”太後說罷,才問,“方才你送汾陽王妃出門,可還順利?”
裴良玉猶豫片刻,才小聲道:“我想向姑姥借個人。”
太後聞言便說:“這事同你李嬤嬤說去。”
“可我想借人出宮替我傳個話,”長樂宮中的事,李嬤嬤管得,但出宮的事,就得太後發話了。
見太後疑惑,裴良玉悄悄道:“方才我送王妃出宮,她同我說還要去我家將我的戶籍之事辦妥。”
太後面上露出幾分恍然大悟之色,裴良玉面上浮出幾分羞意:“不是我不信王妃,可將戶籍落回家這種事,還是得知道確切的結果,才能安心。”
“你說的是,”太後含笑看向李嬤嬤,“這汾陽王妃也是,兩府改戶籍之事,只要兩家同意,照流程並不難辦,怎麽她還要親自去。”
李嬤嬤聽出太後話裏的意思:“我去好生挑個能說會道的去。”
“去吧去吧,連著方才那事也一並問問,”太後又意味深長道,“要麽還是你親自走一趟,有些話,不是你去,只怕說不清。”
“怎敢勞動嬤嬤,”裴良玉沒料想太後竟讓李嬤嬤去。
“也不獨你這一樁,我也有話要問的。”
太後這話出來,才叫裴良玉松口氣,卻也有些好奇,太後有什麽話,是要李嬤嬤親去才能問的?
*
到了晚間,鳳儀宮中處處點起燈火,皇帝駕臨,自然非同一般。
等用過晚膳,皇帝見皇後遣退了一幹宮人,便知皇後必然有事要說。
皇後已卸了頭上釵環,身上氣勢便不如白日淩厲,又有燈火映襯,更添五分柔順:“太子妃沒了快一年,不知皇上可已定了人選?”
聽到太子妃三字,皇帝心下一緊,也沒了燈下看美人的心思。無他,只因趙國公府那道德敗壞的姑娘,是他挑的。又因要用趙國公,礙於兩家臉面,甚至這壞名聲,都只能取其輕的落在太子身上,而不是趙國公府。
“尚未,皇後這是有了人選?”
“有是有一個,卻也就是我自己看上了,”皇後轉過身,“皇上替我參詳參詳?”
只要不是怨他,皇帝倒是很樂意搭話,三兩句便把方才的尷尬去了:“你瞧上了誰?”
“是裴家三丫頭,”皇後看到皇帝面上一閃而過的驚訝,“昨兒三丫頭進宮陪伴太後,我一見她,就覺得合適,回來再看旁人,就都覺得各種不足了。”
皇帝手指點了點桌子:“她可是二嫁,你不介意了?”
“瞧皇上說的,除了名聲上,三丫頭那算什麽二嫁,”皇後手指在茶盞蓋上轉了轉,“您今兒是沒聽見,汾陽王妃可把她誇出一朵花兒了。”
“當初汾陽王妃鬧得多難看,您是知道的,就這,還能說三丫頭的好,甚至說出日後不管三丫頭嫁到誰家,都把她當親女兒護著的話,足見三丫頭品行高潔。日後兩個皇孫養在她膝下,我也能放心。”
提起皇孫和小郡主,皇帝面上神色微暖,點了點頭:“若真是如此,三丫頭倒真是個不錯的人選了。只是裴家那邊,恐怕難應。”
皇後有些奇怪:“三丫頭非嫡長女,又是二婚,裴家還能不樂意?”
“裴家到底是世家,”皇帝眸色微暗,“前朝末帝還想求娶裴家女為後呢,你看他可成了?”
見皇後沈默不語,皇帝又道:“你別看三丫頭不是長房之女,二房又似不顯。事實上,裴二在士林中頗有清名,她當初又是為了滿族女兒名聲才嫁進了汾陽王府,裴家焉能不護著她?”
“她母親與太後是姑侄,同出自西南李氏,”皇帝越說越起勁,“姑姑嫁到了山東沈氏,幾個同輩兄弟姐妹嫁娶,莫不是大族出身。”
見皇後聽得目瞪口呆,皇帝才滿意的收了:“若只裴家一家,不足為慮,朕直接下旨,誰敢不從,但世家之間,多為姻親,如今朝中上下,與世家有關的官員,占八成以上。若她與冬郎真能成,於國於家倒都是好事。”
皇後並非世家出身,對此了解有限,只知道皇帝看重裴家,尊重太後,又兼裴良玉本人的確不錯,方起了心思。卻不想,世家這兩個字,在皇帝心裏分量頗重。
而皇帝方才說的世家之勢,在皇後心裏也燒起了一團火。好似能娶得世家之女,太子日後便能坐穩太子之位,再不必擔心其他。
“可,”皇後猶豫片刻,“若裴家真這麽好,她當初又是如何與汾陽王府說親的?”
“汾陽王妃姓高,”皇帝飲了一口茶,卻也還是壓不住腹中酸氣,“老汾陽王曾救過高家家主,和高家便有了往來,高氏出嫁前後,和裴氏幾個夫人關系都好。”
世家之後,幾個夫人又關系要好,裴良玉不是裴家嫡長女,求的也就是一個餘生順遂如意。如此,兩家議親,倒不算難想。
皇後這才明白過來:“這裏頭好些事,我竟從不知道。”
“朕也是聽太後說過,”提起太後,皇帝面上帶了幾分尊重之意,“世家有好有壞,便是一家之中,有高調的,也有謙虛若平民的,若非太後說過,朕有心梳理,怕也未必能發現。”
“前朝盛世,便多有世家子參與其中,若……”
若什麽?皇帝沒說完,可皇後卻懂了皇帝的期待。
本朝傳至今日,已有三代,雖有內憂外患,吏治尚且還算清明,少有天災人禍。作為一名皇帝,他已稱得上是明君,但誰不想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在史書上有大文章可做?
皇後突然就明白了,為何先皇要親去西南迎娶李氏女回宮。為何太後一生無有生育,卻榮寵依舊,還特意取中了太後養子登基為帝。皇家根基尚淺,還需借世家之力。
皇後心思百轉,面上卻笑道:“既然皇上也覺得好,我明日一早就讓人去探探裴家的意。”
比起皇帝,皇後心中更添幾分篤定。太後並不反對,顯然便是有意,早些時候還聽說李嬤嬤親自出宮往裴家去,這事成的把握,更該多上幾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她來做什麽,”太後看了神色淡淡的裴良玉一眼,心裏有了猜測,面上也差了幾分,“罷了,她是個事忙之人,難得進宮,也不好駁了,先叫她去見皇後吧。”
裴良玉昨兒才進宮呢,今日汾陽王妃就忙不疊的也要來,若說是和裴良玉沒關系,換誰誰信啊?就是裴良玉自己,那也是不信的。
想到此,裴良玉心裏止不住的添了幾分厭倦,原以為好些日子都不必見到汾陽王府的人了,可這才幾天。
太後這邊允了,不過半個時辰,汾陽王妃和郡主就到了,同時來到長樂宮的,還有皇後。
給皇後行完禮,裴良玉又給汾陽王妃也見了禮,不過卻不是以母親稱之,口中只說:“見過王妃。”
汾陽王妃一楞:“玉兒不必多禮。”
汾陽王妃身邊,郡主早忍不住上前親親熱熱的喊了裴良玉一聲姐姐,又和她一同坐了。
郡主位尊,自然在汾陽王妃對面,裴良玉在郡主下首,王妃則在太後下首。
太後神色懶懶,連面上的喜歡都不樂意做:“汾陽王妃今日怎麽有空進宮,看哀家這個老婆子?”
“許久未進宮請安,臣婦心中不安,”汾陽王妃說著,又看向郡主,“且明年春裏,卿卿遠嫁,臣婦也想先帶她來見過太後。”
提起郡主,太後臉色稍稍好了幾分,轉頭問郡主婚禮準備的如何。
郡主一一答了,但三五句後,太後也不想再問。
裴良玉就在郡主身邊坐著呢,郡主嫁的有多好,準備的有多盡善盡美,就難免讓太後升起對比裴良玉的心思。嬌嬌俏俏的女孩子她是喜歡,可人也總有個親疏遠近。
氣氛一時安靜,裴良玉見郡主有些不安,便笑道:“卿卿出門子,必然是十裏紅妝,可惜路遠,我卻見不著,實在可惜。”
裴良玉說這話時,滿臉笑意,又帶著幾分向往,悄悄對郡主眨了眨眼。
這熟悉而俏皮的小動作,讓郡主不自主的笑開,屋裏的氣氛也隨著這個笑變得緩和了許多。
見秦良玉不介意,還特意為郡主開口,太後看向她時,還帶了幾分驕傲讚許。
裴良玉重又端正坐好,不經意間掃到皇後和汾陽王妃的神色。汾陽王妃神色覆雜,她能理解,可皇後怎麽一副看自家人的模樣看她?
“其實今日進宮,臣婦也還有幾分是為了玉兒,”汾陽王妃捏著帕子的手因為用力,已有些發白。
屋內剛剛好轉的氣氛,被汾陽王妃這一句話打散,可這回,裴良玉也不能接了。
皇後看了王妃一眼:“王妃這話怎麽說。”
“說來本是兩家家事,可太後是長輩,也不是外人,臣婦便舔著臉想請太後做個見證,”汾陽王妃說著,看向裴良玉,“這幾年,委屈玉兒了。”
裴良玉忙站了起來:“王妃這是說哪裏話。”
“你也不必安慰我,當初那些事,我靜下心想想,也實在不像話,”汾陽王妃嘆了口氣,“我將心裏的怨氣憤懣都撒在你身上,可你又有什麽錯呢。”
裴良玉腦子嗡的一聲,登時紅了眼圈,但心卻提了起來。汾陽王妃這是要做什麽?
汾陽王妃轉身看向太後與皇後:“玉兒是個好孩子,便是臣婦對她不好,她也從來恪守禮儀,我這兩年常常生病,家中上下,也全靠玉兒操持,是臣婦和這個好兒媳沒有緣分。”
汾陽王妃落下淚來,可她說出的話,皇後反聽得上心。
汾陽王妃略收了收:“臣婦想請太後與皇後做個見證,無論玉兒日後嫁入誰家,永遠都是我汾陽王府的姑奶奶。”
誰想做你家的姑娘!裴良玉在心裏大喊,我只想離你汾陽王府遠遠的,最好是再也別見!
皇後聽罷,問了一句,“這是王妃你的意思?”
汾陽王妃搖了搖頭:“這是臣婦與王爺商量過的。”
皇後臉上剎那間露出幾分喜氣,看向太後:“母後,這是好事啊。”
好事?太後不知何時已將腕上珠串拿在手裏,只那珠串轉動的速度,便可知道,太後的心不靜。
所有人都在等太後開口,太後卻問:“這事你和裴家說過沒有?”
汾陽王妃低了低頭:“原是想先告訴您二位知道,已預備好出宮後,就往裴家去的。”
“是嗎,”太後一句看似沒什麽意義的話,倒叫汾陽王妃緊張起來,“哀家雖是玉兒長輩,可玉兒到底是裴家的女兒,這樣的大事,王妃還是和裴家商議才好。”
汾陽王妃起身,諾諾的應了一聲。
太後看了李嬤嬤一眼,很快就有人捧了給郡主的賞賜上前:“不是什麽金貴東西,郡主拿去玩吧。”
這就是要送客了。
汾陽王妃忙領著郡主道謝告辭。
太後點點頭,不置一詞,皇後卻點了裴良玉去送一送。
這明顯是要支開裴良玉的做法,讓太後側目。
“皇後是有事要說?”
“還是母後知道兒媳,”皇後親自為太後捧了一盞茶,屋內伺候的人,就都被李嬤嬤都遣散了。
“還是太子繼妃之事,”皇後嘆了口氣,“趙國公府養出個不知檢點的女兒,雖說是處置了,皇上也讓到此為止,可太子妃一日沒有著落,兒媳的心就一日放不下。”
太後抿了一口茶水,雖沒做聲,卻也是默許了皇後繼續往下說。
“玉兒品貌皆為上乘,又是出身裴家,”皇後頓了頓,“不瞞母後,兒媳先前也猶豫著,預備先問問皇上的意思,可方才聽見汾陽王妃那樣誇讚玉兒,便有些忍不住想先向母後打探打探,裴家對玉兒可有什麽章程沒有?”
太後撚轉佛珠的手漸漸停了:“玉兒只是來陪伴哀家幾日,旁的裴家不說,哀家又如何會知道。不過裴家乃大族,當初玉兒又是為了裴家清名才去了汾陽王府,這一時半會兒的,怕是裴家也還沒什麽想法。”
太後說完,又補了一句:“哀家仿佛聽湘姐兒提過一句,裴家廟小,卻也不是養不起一個老姑娘。”
太後明著說是不清楚,可幾句話間,卻把自己有的消息都透露給了皇後,順便,也把自己的態度,給賣了個幹凈。
皇後滿意極了:“兒媳知道了,多謝母後。”
“這事,你還是先問過皇帝再說吧,”太後再次轉動念珠,“皇後事忙,哀家就不多留你了。”
皇後告辭出去,裴良玉也剛好送汾陽王妃母女到內宮宮門處。
“卿卿,你先回馬車上,我與你嫂子說說話,”汾陽王妃說完,又看向裴良玉身後的雲裳。
裴良玉只當看不懂汾陽王妃的暗示:“這是太後身邊的雲裳女史。”
“女史可否稍做回避?”汾陽王妃是鐵了心要和裴良玉私下說話了。
等到裴良玉點頭,雲裳才道:“內宮門處不好久留,王妃還請務必簡短些敘話。”
裴良玉將手攏在袖子裏:“王妃是有什麽事要同我說?”
汾陽王妃神色覆雜的看了她一眼:“二郎與宋家親事沒成。”
裴良玉心一沈,攏在袖中的手也收緊了,面上卻擺出驚訝之色:“不是都大致說定,要請人上門說媒了?”
“是啊,”汾陽王妃動了動唇角,“誰能想得到呢。”
汾陽王妃說得意味深長,裴良玉心裏卻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微微偏頭,看著宮門上金黃的門釘:“我已歸家,王妃不該與我說這些了。”
“可我心裏,還是把你當親兒媳看的,”汾陽王妃嘆了一聲,“你的戶籍還在汾陽王府呢。”
裴良玉心中一凜,方才在太後面前說的這麽好聽,原來都是在這裏等著?
“多謝王妃提醒,”裴良玉攏了攏披風,擋去身上寒意,“我會記得求太後替我送信給家裏,早些上汾陽王府,把事情辦妥的。”
“不必了,我出宮後去你家中,也是要辦此事的,”汾陽王妃嘆了口氣,意有所指道,“若我還想玉兒你做兒媳,玉兒你肯不肯?”
汾陽王妃一句話,聽得裴良玉渾身毛骨悚然,這話一個回不好,汾陽王妃定會生疑。
想到那日去主院,忙前忙後的那個婆子,裴良玉手指都掐進了掌心,只怕汾陽王妃今日,本就是帶著疑慮進宮的。
“王妃說的哪裏話,”裴良玉幽幽嘆了口氣,“我與您既有一段婆媳緣,以後便不是一家人,卻也是抹不去的。只是我已歸本家,和從前,到底是不一樣的。”
“是啊,不一樣的,”汾陽王妃盯著裴良玉看了許久,方笑著伸手替她理了理鬢角碎發,“天冷,小姑娘家家的,別在雪地裏久站,快回吧。”
汾陽王妃伸手時,裴良玉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但此刻,她只含笑欠身一禮:“我送王妃,自然請王妃先行。”
汾陽王妃點點頭,上了離宮的馬車。
裴良玉臉上笑容不變,喊了雲裳一同回去,等到了住處,才道:“大冬天的在雪地裏走上兩回,出了一身的汗,雲裳你替我問問小廚房有熱水沒有,我要擦擦身。”
待雲裳出門離開,留裴良玉自己在屋子裏了,她方軟在榻上。
什麽繼續做兒媳,她都回裴家了,若要繼續做她兒媳,還有什麽辦法?
汾陽王府與宋氏結親不成,就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了?
想起那日偷聽到汾陽王妃拒絕的話,裴良玉反應沒上回那麽大,只是覺得諷刺,到底還是活著的親兒子更重要:“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裴良玉閉上眼,揉著有些抽痛的太陽穴,不成,我裴良玉一輩子的事,可不能靠著汾陽王府的良心。那一家子,做出什麽都不會叫人驚訝。若再帶累了家族名聲……
等重新梳洗更衣,裴良玉換了身衣裳去了太後屋裏。
“玉兒來了,”太後見裴良玉打散了頭發,待了從前做姑娘時最愛的頭飾,很是喜歡,轉頭吩咐李嬤嬤,“哀家記得前兒送了一匣子粉珍珠?過會兒你去找出來,讓人送去司珍司,給玉兒打套新頭面來。”
“我又要偏姑姥的好東西了,”裴良玉高高興興上來謝恩,被太後拉著就在身邊坐了。
“司制司的新衣裳也做的差不離,本是今日就要送來,哪知事情雜亂,哀家便打發人讓她們明日再來了,”太後說罷,才問,“方才你送汾陽王妃出門,可還順利?”
裴良玉猶豫片刻,才小聲道:“我想向姑姥借個人。”
太後聞言便說:“這事同你李嬤嬤說去。”
“可我想借人出宮替我傳個話,”長樂宮中的事,李嬤嬤管得,但出宮的事,就得太後發話了。
見太後疑惑,裴良玉悄悄道:“方才我送王妃出宮,她同我說還要去我家將我的戶籍之事辦妥。”
太後面上露出幾分恍然大悟之色,裴良玉面上浮出幾分羞意:“不是我不信王妃,可將戶籍落回家這種事,還是得知道確切的結果,才能安心。”
“你說的是,”太後含笑看向李嬤嬤,“這汾陽王妃也是,兩府改戶籍之事,只要兩家同意,照流程並不難辦,怎麽她還要親自去。”
李嬤嬤聽出太後話裏的意思:“我去好生挑個能說會道的去。”
“去吧去吧,連著方才那事也一並問問,”太後又意味深長道,“要麽還是你親自走一趟,有些話,不是你去,只怕說不清。”
“怎敢勞動嬤嬤,”裴良玉沒料想太後竟讓李嬤嬤去。
“也不獨你這一樁,我也有話要問的。”
太後這話出來,才叫裴良玉松口氣,卻也有些好奇,太後有什麽話,是要李嬤嬤親去才能問的?
*
到了晚間,鳳儀宮中處處點起燈火,皇帝駕臨,自然非同一般。
等用過晚膳,皇帝見皇後遣退了一幹宮人,便知皇後必然有事要說。
皇後已卸了頭上釵環,身上氣勢便不如白日淩厲,又有燈火映襯,更添五分柔順:“太子妃沒了快一年,不知皇上可已定了人選?”
聽到太子妃三字,皇帝心下一緊,也沒了燈下看美人的心思。無他,只因趙國公府那道德敗壞的姑娘,是他挑的。又因要用趙國公,礙於兩家臉面,甚至這壞名聲,都只能取其輕的落在太子身上,而不是趙國公府。
“尚未,皇後這是有了人選?”
“有是有一個,卻也就是我自己看上了,”皇後轉過身,“皇上替我參詳參詳?”
只要不是怨他,皇帝倒是很樂意搭話,三兩句便把方才的尷尬去了:“你瞧上了誰?”
“是裴家三丫頭,”皇後看到皇帝面上一閃而過的驚訝,“昨兒三丫頭進宮陪伴太後,我一見她,就覺得合適,回來再看旁人,就都覺得各種不足了。”
皇帝手指點了點桌子:“她可是二嫁,你不介意了?”
“瞧皇上說的,除了名聲上,三丫頭那算什麽二嫁,”皇後手指在茶盞蓋上轉了轉,“您今兒是沒聽見,汾陽王妃可把她誇出一朵花兒了。”
“當初汾陽王妃鬧得多難看,您是知道的,就這,還能說三丫頭的好,甚至說出日後不管三丫頭嫁到誰家,都把她當親女兒護著的話,足見三丫頭品行高潔。日後兩個皇孫養在她膝下,我也能放心。”
提起皇孫和小郡主,皇帝面上神色微暖,點了點頭:“若真是如此,三丫頭倒真是個不錯的人選了。只是裴家那邊,恐怕難應。”
皇後有些奇怪:“三丫頭非嫡長女,又是二婚,裴家還能不樂意?”
“裴家到底是世家,”皇帝眸色微暗,“前朝末帝還想求娶裴家女為後呢,你看他可成了?”
見皇後沈默不語,皇帝又道:“你別看三丫頭不是長房之女,二房又似不顯。事實上,裴二在士林中頗有清名,她當初又是為了滿族女兒名聲才嫁進了汾陽王府,裴家焉能不護著她?”
“她母親與太後是姑侄,同出自西南李氏,”皇帝越說越起勁,“姑姑嫁到了山東沈氏,幾個同輩兄弟姐妹嫁娶,莫不是大族出身。”
見皇後聽得目瞪口呆,皇帝才滿意的收了:“若只裴家一家,不足為慮,朕直接下旨,誰敢不從,但世家之間,多為姻親,如今朝中上下,與世家有關的官員,占八成以上。若她與冬郎真能成,於國於家倒都是好事。”
皇後並非世家出身,對此了解有限,只知道皇帝看重裴家,尊重太後,又兼裴良玉本人的確不錯,方起了心思。卻不想,世家這兩個字,在皇帝心裏分量頗重。
而皇帝方才說的世家之勢,在皇後心裏也燒起了一團火。好似能娶得世家之女,太子日後便能坐穩太子之位,再不必擔心其他。
“可,”皇後猶豫片刻,“若裴家真這麽好,她當初又是如何與汾陽王府說親的?”
“汾陽王妃姓高,”皇帝飲了一口茶,卻也還是壓不住腹中酸氣,“老汾陽王曾救過高家家主,和高家便有了往來,高氏出嫁前後,和裴氏幾個夫人關系都好。”
世家之後,幾個夫人又關系要好,裴良玉不是裴家嫡長女,求的也就是一個餘生順遂如意。如此,兩家議親,倒不算難想。
皇後這才明白過來:“這裏頭好些事,我竟從不知道。”
“朕也是聽太後說過,”提起太後,皇帝面上帶了幾分尊重之意,“世家有好有壞,便是一家之中,有高調的,也有謙虛若平民的,若非太後說過,朕有心梳理,怕也未必能發現。”
“前朝盛世,便多有世家子參與其中,若……”
若什麽?皇帝沒說完,可皇後卻懂了皇帝的期待。
本朝傳至今日,已有三代,雖有內憂外患,吏治尚且還算清明,少有天災人禍。作為一名皇帝,他已稱得上是明君,但誰不想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在史書上有大文章可做?
皇後突然就明白了,為何先皇要親去西南迎娶李氏女回宮。為何太後一生無有生育,卻榮寵依舊,還特意取中了太後養子登基為帝。皇家根基尚淺,還需借世家之力。
皇後心思百轉,面上卻笑道:“既然皇上也覺得好,我明日一早就讓人去探探裴家的意。”
比起皇帝,皇後心中更添幾分篤定。太後並不反對,顯然便是有意,早些時候還聽說李嬤嬤親自出宮往裴家去,這事成的把握,更該多上幾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