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我統管全家完

關燈
我統管全家完

崔近月之所以會猶豫不決, 是因為她想叫李家擁有立身之本。

做什麽樣的生意,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如果她只是想得到一大筆錢,完全可以像7438說的那樣, 搞“發明”, 靠賣方子掙錢。

可她不用做都知道,這是高高在上的穿越者的人生,不是她的人生, 也不是原身的人生。

原身的自尊心很強,她的確想讓兒女們過好日子,可她要的是百年計, 是兒女們學到本事,而不是簡單粗暴拿錢把他們當豬玀一樣圈養起來,把他們養得白白胖胖, 靠啃老娘和兄弟活著。

因此, 崔近月才否決了7438的種種提議, 那些太過超前的東西都不適合李家人。

最重要的是, 做生意沒靠山本就不易,身懷重寶那更是災難了。

大夏立國前,所有世家皆被亂軍所滅, 可過了幾十年, 新的世家貴族又重新出現, 他們把控著諸多獨一無二的技術和生意,當成傳家之本,絕不允許任何人染指,也對任何東西都抱有貪婪之心。

就算不被世家註意到, 隨便來個鄉下土財主,以崔近月現在的身份都得認栽。

她想這兩年安安穩穩做點生意, 就得選個不會那麽引人註意的,既然不能高大上,那就只能將接地氣貫徹到底了。

低調又要賺錢,也就意味著她要做的,是最底層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消耗品。

大夏國力強盛,萬邦來朝,帶來了很多新文化和事物,看著甚為繁榮,可事實上,能惠及普通百姓的東西並不多,別的不說,價錢就是個問題。

便是肥皂鹽糖這種還算親民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消費得起,更不是人人都需要的。

老百姓除了填飽肚子,別的都不重要,而吃飯最重要的一步是,點火。

所以,崔近月準備把火柴做出來。

大夏還沒發達到擁有火柴的地步,不管是高門大戶還是底層民眾,取火都不容易,有的人家連火石都沒有,做飯引火就靠最原始的鉆木取火。

崔近月想靠低廉的價格,把火柴打入大夏的每家每戶,只有人人都買得起,人人用完了就又要買,何愁賺不到錢。

甚至,這還能成為李家兄弟姐妹的畢生事業。

想好了目標,崔近月也不著急去幹,待到李豐雪回了學堂,才挑了個時間,讓李豐收送自己去了一趟縣城。

李豐收不知道她是想做什麽,好在他聽話,一大早就驅車趕路,又帶著崔近月幾乎把縣城逛了個遍,也絲毫沒有怨言。

直到下午,崔近月才湊齊了想要的東西,分量不多,一個小包裹就裝齊了。

李豐收中午被她帶著吃了碗城裏的肉絲面,現在心裏還美得很,忍不住問,“娘,咱啥時候再來縣城吃好吃的呀?”

崔近月笑瞇瞇道,“若是我的事成了,我們全家都到聚味樓吃一頓,怎麽樣?”

聚味樓是白水縣第一酒樓,據說一桌席最少也要三兩銀子。

李豐收不免吃驚,回頭望她,“您說真的?”

“看路。”崔近月老神在在,“真不真的,你以後就知道了。”

李豐收忍不住又確認一回,聽崔近月不耐煩讓他好好趕路,他不敢再問,只在心裏暢想著能在聚味樓裏吃到什麽好東西,口水都差點流出來。

李豐收絲毫不覺得崔近月是在給他畫餅,他深谙聽娘的話有肉吃之道,也真心覺得,娘要幹的事沒有不成的。

他等著吃好吃的就行。

李豐收頭腦簡單,李家其他人也不遑多讓,除了李豐雪,可他又不在家,家裏人自然是崔近月說什麽做什麽。

如今正好已經開始貓冬,村裏人大都足不出戶,崔近月便帶著一家子搞發明,柳小果和包歡歡手巧,能幫她糊小紙盒,而李豐收兩兄弟,則幫她削木條,趙小蘭和李延昭負責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至於最重要的燃燒物,自然是崔近月負責,在後世,火柴可以說是技術含量最低的東西,可在這個時代,想做出它並不容易。

崔近月知道其中原理,才能試驗一次就把火柴做了出來,李家怎麽也弄不懂為什麽火柴頭和盒側一摩擦就能起火,她只說這是夢中看到的秘方,他們也沒多糾結,一下子就接受了這個方便簡單的點火之物。

這個世界能點火的除了火石等天然物,還有一吹即燃的火折子,後者卻只在達官顯貴裏流通,原因無他,造價很貴。

火柴燃燒的原理和火折子有共通之處,崔近月買磷硫等物回來提煉,只一小包東西,就花了五兩銀子。

這個世界丹道盛行多年,王公貴族的追捧從未消失,丹藥的原材料價格自然高居不下,許多人都認為這些東西可以治病,只是能吃得起的寥寥無幾而已。

事實上,崔近月在問詢出這些東西的價格後,都有點想打退堂鼓了,好在她提煉之後得到的東西很經用,做完一千份火柴還能剩下一半。

而除了燃料原材料之外,用來做火柴盒的紙張,花去了她九百文,剩下的大概還能做個六百份火柴盒。

崔近月算了算,她做的是安全火柴,一盒五十根,批發價五文錢,去除成本和人工,她能賺個一文錢左右,唯有薄利多銷,才能掙大錢。

當然,光靠著他們一家子,累死都沒辦法把這生意做大。

拿李家兄弟舉例,他們忙活一個月不停,手上繭磨破再長再破,弄得滿手血泡,勉勉強強才削出五萬根細小的火柴棒,而妯娌兩也是,糊紙盒糊得手都擡不起來了。

認真算起來,火柴的利潤是有些對不起他們付出的,可崔近月想靠低價打進千家萬戶,她不僅不會制定高價,還會讓所有賣貨的,都得照著她的價格來賣。

李家沒辦法包圓這些事,崔近月便想著,拉整個小河村的人來做工,同時,她也想到了提高效率的法子。

因此,等到李豐雪再次旬休歸家,崔近月與他又談了一番,他心思覆雜地給老娘花了好些草圖,並把找工匠做工具的事,也攬到了自己身上。

不管他心裏是怎麽想的,在見識了火柴的妙用後,他很是讚同崔近月想靠低價將其賣到天下各處的策略。

讀書人,為官者,大多初心都是想為百姓做些事,李豐雪便是如此。

在包歡歡生孩子之前,火柴小作坊在李家屋後頭搭了起來,作坊分了兩間,一間給崔近月提煉原材料、做砂紙,一間用來烘木料,鋸木頭,至於裁紙,則在前院的空房裏進行。

崔近月的打算是,李家提供工具,以及鋸好的等長木棍和紙張,村裏人對照著樣品削木棍、糊紙盒,百支火柴棍和百個火柴盒都是一文錢,對於賺錢不易的村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活計。

至於怎麽讓村裏人理解這件事,也很簡單,崔近月派李豐雪搞定了村長,由村長把這件事跟村裏人細說,又讓李豐收在村裏的谷場教了兩回,村裏人就知道該如何削木棍糊火柴盒了。

甚至在貨郎來小河村之前,村裏每戶人家就都用上火柴了,只需要成本價五文錢,就能解決點火困難,他們很難不喜歡這個新奇的玩意兒。

解決了制造的問題,就剩下銷路問題了,崔近月本想到鎮上打聽一番,沒成想小兒媳的遠房表哥就是個貨郎,這位表哥跟相熟的貨郎們一吆喝,他們就來小河村看貨了。

而在見識到火柴的神奇之後,他們立即將崔近月手裏的一萬件貨搶了個幹凈,還預定了不少,即使崔近月要與他們簽契約,嚴格定下火柴的售出價格,也無一人退縮。

走街串巷的貨郎們都很有些見識,他們知道火柴的價值,比起扁擔上的其他貨物,火柴絕對是最不愁賣的東西。

崔近月之所以沒有和鎮上縣裏的大商鋪合作,而是找了貨郎來,是因為她想在最開始就奠定火柴的底層群眾基礎,想用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東西推廣出去。

不過連她也沒想到,火柴的風靡速度能如此之快,沒幾天平安鎮十裏八鄉的人就都知道了火柴這東西,無論男女老少,都對它很是推崇。

連李豐雪在學堂裏,都能聽到同窗討論它,價格之低廉,點火之方便,都讓他們將火柴視為利民好物,恨不得為它吟詩作賦,盼著它沖出白水縣,風靡整個大夏,說不定還會被聖上知曉。

待到那時,他們這些白水縣學子,也與有榮焉啊!

外界對於火柴的評價,身在小河村的崔近月無從知曉,唯有源源不斷的訂單,讓整個李家的人都放下心來。

村裏人人都可以削木棍糊火柴盒,崔近月自然也不虧待李家另外幾房的人,不僅每家都來了人到作坊幫忙,還讓李豐雪立契,日後每家都可分利。

幾乎是這契約一立下,其他幾房的人就有了以他們這房為首的架勢,且之前各自分散的李家五房,徹底擰成了一股繩。

若說之前,是李豐雪將來會有出息這件事讓他們心懷期待,偶有襄助,那如今能清清楚楚看到的利益,就是讓他們心甘情願跟在五房後面沖鋒陷陣了。

崔近月自然是故意的,她觀察了幾個月,李家另外四房的家風都不錯,孩子們被教得善良老實,叔伯妯娌有事也都想著原身這一家,讓幾成利而已,把整個李家團結起來才最重要。

小河村有一百多戶人家,大多姓何,李是散姓,他們這一房人單力薄,如今有了火柴生意,就算是讓村人都因此獲利,也可能會被人摘桃子,而李家五房加起來五六十號人,足以震懾不少宵小。

這就是古代宗族的力量,崔近月不怎麽喜歡,卻不妨礙她利用。

隨著貨郎將火柴帶到各個城鎮,崔近月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甚至不再只是貨郎拿貨,還有其他縣的商人前來訂貨,即使是疾風暴雪,也阻擋不了他們的腳步。

這個冬天,整個小河村的人都窩在家中做工,手巧的糊火柴盒,手笨的削木棍,厲害些的家庭,一天能掙上十幾文錢,便是家裏人丁單薄的,也能有個幾文錢入賬,多攢些日子就是筆不少的錢了。

那些以往冬日裏連柴火都不敢多燒的,也能拿工錢買些劣質木炭,一家老小窩在一塊兒做工,再不會被凍得去了半條命了。

村裏不知多少人都感念李家,尤其是窮得連棉襖都買不起的人家,在他們心裏,李家發下來的工錢,是實打實救了他們的命,甚至以往冬天都會悄無聲息過世的老人,今年都好好活下來了。

臨近過年,李家的作坊仍熱熱鬧鬧的,崔近月只負責調配火柴燃料,其他的事都不用她多管,甚至連他們一家加作坊裏幾個大小夥子的飯食,都是二嫂林氏來幫忙做的。

畢竟這個時候,包歡歡快要生了,柳小果肚子也已經很大,崔近月早就不讓她們做什麽活,每日都帶著她們出去散步,回家就帶著她們給小孩做衣服,速度不快,主要是打發時間。

這日早晨,崔近月帶著她們出去散步時,就覺得包歡歡有一點不對勁,果然回家後沒多久,她就開始肚子疼,看著是要生了。

一家子都因此有些慌張,崔近月讓李豐收回屋裏陪柳小果和兩個孩子,又讓李豐餘並老大家的李豐喜去大河村請穩婆。

大河村和小河村相鄰,不過大河村有兩百多戶人家,村裏有大夫有穩婆的,是十裏八鄉接生經驗最為豐富的,崔近月早就為兩個兒媳請好穩婆了。

吩咐完後,崔近月又請二嫂林氏幫忙燒熱水,自己則扶著包歡歡在屋裏踱步,邊走邊安慰她。

包歡歡是第一次生孩子,疼得滿頭汗,心裏也惶恐得很,可被崔近月扶著走了一會兒,聽她說著話,心裏竟慢慢平靜了下來。

待到包歡歡羊水破了,崔近月才扶她躺下,給她收拾東西,沒過多久,穩婆就被請了回來,凈了手就開始為她接生。

崔近月始終在一旁握著包歡歡的手,用少得可憐的真氣助她生產,雖然無法減輕包歡歡的痛苦,但至少能讓她生產順利一些。

兩個時辰後,包歡歡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嬰。

穩婆邊拍孩子邊笑著道,“你家這孩子又白又嫩,可見胎裏養得好,恭喜恭喜,喜得千金哪。”

崔近月接過這個扯著嗓子哭的小孩,也忍不住笑,“長得像她娘,漂亮。”

已經完全脫力的包歡歡聞言,扯了扯嘴角,終於放心地睡了過去。

穩婆熟練地給包歡歡收拾,又道,“看老姐姐你這麽喜歡,這孩子是個有福氣的。”

這是崔近月第一次親眼見證一個孩子的降臨,她知道穩婆的意思,女孩兒,怕她不喜。

可在她看來,這個小女孩是真的很可愛,很討人喜歡。

如今天冷,崔近月沒抱孩子出門,只讓李豐餘進來看她們娘倆,又帶著穩婆去東屋喝果子茶,給她包了個大紅封,提了一小籃雞蛋,才把人客客氣氣地送出了門。

這個孩子的降生,給家裏添了幾分喜氣,即使她只會閉著眼睛扯著嗓子哭,連笑都不會,所有人都還是很喜歡她。

崔近月的態度,也影響了其他人的態度,她喚孩子寶寶,孩子就有了個寶兒的乳名,至於大名,李豐餘說,想請她小叔來取。

她肉眼可見的喜歡這個孫女,讓李豐餘兩口子都松了口氣,其他人也都愛誇寶兒。

倒是李小蘭這孩子,很怕母親喜歡小孫女多過她,有些悶悶不樂,還是崔近月夜裏跟她咬耳朵哄她,才把她哄好,轉眼就跟李延昭一起,每天都要到西廂看小侄女好幾回。

在過小年之前,李豐雪終於開始放長假,他回家第一時間就被二哥抓住,讓他幫小侄女取名。

索性這已不是他第一次為子侄輩取名,李豐雪略微思索一番,便提筆寫下了三個字,李樂婉。

李豐餘和包歡歡兩口子念了好幾遍這個名字,都覺得很是好聽,不過仍喚孩子寶兒。

對於家中如今的改變,李豐雪因為不常回來,所以感觸最深,不管是院後熱火朝天的作坊,還是村裏所有人對他家的感激,都令少年人心頭熱乎乎的。

而正是火柴的出現,讓他徹底信了,自己娘真的得天眷顧,有神仙教授了她不同於凡俗的知識。

上山打獵認草藥的本領不算神異,可火柴這種便易取火的工具,做起來好似簡單,可千百年來,也沒見哪個聖賢能想出這種法子來。

便是他知道火柴頭的紅色燃燒物,是他娘從幾樣稀奇古怪石頭裏弄出來的,他也不明白為什麽這些東西摻到一起,又要在粗糙的紙上摩擦才能燃燒起來。

李豐雪至今也無法理解其中奧妙,之前第一次見到火柴,就更是心生惶恐了。

他甚至忍不住試探,如今的娘,還是不是他的娘,可惜不管他怎麽試探,娘都能對他的事信手拈來,除了偶爾會很嫌棄哥哥們智商之外,和以前一模一樣。

只能說,夢到過神仙的娘變得聰明又有本事了些,可不管怎樣,還是他娘沒錯,李豐雪不想庸人自擾,很快就把某種奇怪的念頭拋在了腦後。

崔近月自然知道家裏唯一的聰明人李豐雪曾懷疑過她,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著原身記憶的她,說是原身也沒錯,李豐雪的小試探對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最重要的是,她所做的一切都對李家百利而無一害,李豐雪是個聰明人,他就算有所懷疑,也不會對任何人說。

好在這孩子很快就轉過彎來了,倒也不叫崔近月覺得厭煩,李豐雪不比哥哥們頭腦簡單,他會懷疑才是正常的。

隨著大批貨郎行走於鄉鎮,賣給千家萬戶,這個便宜又便於攜帶的東西,迅速沖出了白水縣,朝著整個承天府蔓延開來,想來到了開春,才是真正發力的時候。

不過就算如今冰天雪地的,也仍有不少外來的商人找到小河村,向李家訂貨。

這個年,李家和小河村所有人都沒有閑下來的功夫,便是李豐雪,也得幫忙盤賬,忙得不可開交。

崔近月也算了一筆賬,火柴這東西是消耗品,不說遠的,就說承天府並附近的幾個府城,只要都用上了這個便宜好用的東西,訂單定然源源不斷,到那時,就不是她家這個小作坊,還有小河村這些人能吃得下的了。

這件事倒不急,大河村和小吉村離這兒很近,那兩個村子加起來也有四五百戶人家,想必都不會拒絕賺外快的,到時候由村長去交涉便是。

村長姓何,她亦是何家女,何家宗族在十裏八鄉都有些影響力,而火柴生意做起來對小河村也是好事,這種事村長一定會幫。

不過糊紙盒和削木棍的活計可以外包出去,烘木料鋸木頭以及采購磷石等原材料,還是得李家人來。

崔近月計劃著,等天不那麽冷了,找塊地蓋個大點的作坊。

不過對她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還是給孫女辦滿月宴。

李樂婉小朋友生下來就白白嫩嫩的,等到滿了月,長了些肉肉,越發像個軟糯的白團子,滿月宴上抱出來溜了一圈,人人都誇這孩子長得好。

在許多人看來,這個孩子非常有福氣。

她到來之時,正是李家發家之時,從還在娘胎裏時,她就得到了充足的營養,出生後,更是樣樣都不缺,不管是親大伯親小叔,還是隔房的叔伯嬸娘們,都又是給她做衣服,又是給她買禮物的。

便是李小蘭這個小姑姑和哥哥李延昭,都願意把自己的糖分給她吃,當然,都被包歡歡滿臉笑容地拒絕了,寶兒還不能吃糖呢。

崔近月作為祖母,更是給李樂婉打了平安鎖和銀鐲子帶,還給家裏另外兩個小朋友都補上了,她是一家之主,她願意花這個錢,沒人敢道一句不是。

包歡歡的娘家人本來還擔心女兒頭胎生了個丫頭,會讓婆家不喜,直到來李家吃了豐盛的滿月宴,又看到孩子身上的平安鎖銀鐲子,才徹底放下心來。

為這,包家人跟著李大蘭一家回小吉村,一路上都親親熱熱說著話,等到了村裏,更是把外孫女的滿月宴誇上天了,連說李家厚道,閨女沒嫁錯人家。

崔近月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只見過李大蘭幾面,這個女兒是個很立得起來的人,吳家也是小吉村的大姓,不過吳阿生是獨生子,性子也老實本分,從來不跟李大蘭紅臉,而她也不盛氣淩人,家裏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在小吉村名聲特別好。

可以說,也就這麽一個孩子,不需要崔近月怎麽操心,其他幾個她還有得管。

不過有了火柴生意,可以說能解決掉崔近月幾乎所有的煩惱,也讓她對之後的安排心裏更加有數了。

就如她所想的那樣,待春日化凍,來自各方的行商,都把小河村的路踏平了。

火柴這東西是真的好用,第一,它便宜,不是窮到家徒四壁的人家,都願意花六文錢買一盒回家點火,省著點,能用上一個多月,第二,它是消耗品,用完了就得買,只要用習慣的人家,幾乎就離不開它了。

只這兩點,就足夠許多承天府甚至外府的商人前來采購,不管是放到鋪子裏賣,還是給貨郎走街串巷,都完全不愁賣。

當然,也有自以為聰明的人,想把價格打上去,可惜這東西目前只有崔近月能做出來,定什麽價她說了算,契約一簽,就得聽她的。

好在火柴一出貨就以萬計,拿得多還有折扣,薄利多銷,也是筆不少的利潤了,且便宜的價格,簡直能橫掃全天下的老百姓,有點眼光的人,都不想得罪她。

崔近月之所以定價低,就是因為她不想讓火柴被大商人們壟斷,她一開始選擇讓貨郎來賣,自然希望以後也一樣,貨郎們都能拿得起貨,他們行走於各個鄉鎮街巷之間,讓所有底層百姓接觸到火柴,才能讓這個生意一直保持活力。

畢竟,有許多老百姓是不敢進城裏鋪子的,走街串巷的貨郎,才是他們購買東西的主要渠道。

隨著新的火柴作坊在小河村村中建起,崔近月的火柴生意徹底上了軌道,而這處作坊說是作坊,已經接近廠房了,高高的房頂,寬闊的屋子,幾百個人在裏面都不顯擁擠。

作坊分了三處,一處是烘木料的大窯所在,一處是裁木的地方,還有一處則是配料間。

崔近月已經把火柴的秘方交給了李豐收和李豐餘,包括采購原材料的渠道,和各種提煉配置的步驟,硬生生把他們倆教會了。

這兩兄弟雖然頭腦憨實,但足夠聽話,她說怎麽樣來操作,他們就會嚴格執行,一絲不茍,倒是不用她處處操心了。

與此同時,崔近月的第二個孫子於二月降生,同樣由李豐雪取了名,叫做李延暉。

讓崔近月比較欣慰的是,這個孩子很健康,柳小果產後的模樣也很健康,不過即便如此,她還是得想個法子,讓老大夫婦這幾年都別再有孩子了。

正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李家做起了生意,從大人到小孩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

李小蘭和李延昭都不再在外面瘋玩,開始跟著李豐雪留下的功課習字識理。

李豐收和李豐餘身子骨都強壯了不少,也不再那麽憨頭憨腦,慢慢學著算賬寫契約,出貨進貨都沒甚差錯。

而柳小果和包歡歡要照顧新生兒,有操不完的心,好在吃得飽有營養,手頭還有零花錢,眼見著日子有奔頭,都紅光滿面的。

至於李豐雪,可以說是變化最大的一個。

十五歲的少年已經開始抽條,有哥哥們三五不時給他送吃的,又有崔近月每個月用真氣給他梳理身體,他個子長得很快,氣度也變得從容自信,有了些許翩翩公子的模樣。

他不是物欲多重的孩子,可是很顯然,家裏做生意有了錢還是讓他有了一種底氣,讀書不再有任何負擔。

如今的他,想來不會再有二十歲不能中舉,就不繼續讀下去的念頭了。

在天氣暖和之後,崔近月信守了諾言,帶著一家人到了縣城的聚味樓,好好吃了一頓。

這是李家人第一次到大酒樓吃飯,吃到了他們從未嘗過的美味,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所有人都堅信,他們家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與崔近月記憶中不同的是,李豐雪在十五歲這一年,參加了院試,好在他學問紮實,即使提前了一年,還是考中了秀才,成了整個平安鎮乃至白水縣最為年輕的秀才公。

因此,李家在舉辦過兩場滿月宴後,再次為李豐雪忙碌了起來,且這一次,場面比前兩次都還要大,不僅全村的人都來幫忙慶賀,連鎮上的富戶們都派人送了禮來。

一是賀秀才公,二是與李家交好。

李家已經開始發家,李豐雪又年紀輕輕就考中秀才,未來中進士做官也有很大概率,說不準幾十年後,李家便會是一方豪族,他們已經錯過了之前更好的時機,現在再不結交,更待何時?

李豐雪年紀雖輕,但並沒有被這會兒的風光無限沖昏頭腦,他甚至主動跟崔近月提出,想去府城的白馬書院讀書,以便參加兩年後的鄉試。

崔近月對他這個要求自無不可,再苦不能苦教育,既然有了條件,那當然要把孩子往好學校送。

對如今的李家來說,讓李豐雪去府城的書院讀書,並不是很難的事。

在酷暑來臨之前,李豐雪成功進入白馬書院讀書,而崔近月也已為他梳理完經脈,只要他不作死,讀書考試都不會傷他的身子骨。

李豐雪的秀才功名,讓他兩個哥哥從此免於勞役,他們只需要專註火柴工坊的事情即可,連地裏的活計,都佃給了村裏其他人家。

相比較起去年,如今李家的日子不要太好過。

當然,崔近月深谙悶聲發大財的道理,不興什麽土財主的作派,家裏除了吃得好些,既沒添人,也沒添什麽物件,看著還與以前一般無二。

李家五房的嘴都很緊,沒人知道他們賺了多少錢,除了不知道他們的成本到底幾何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火柴賣得太便宜了,讓人總感覺賺不了什麽大錢的樣子。

偶爾聽到村人的閑話,李家人都表示您說的對極了。

李家在村裏的趣事暫且不提,只說在承天府讀書的李豐雪,他仍是個用功讀書的好少年,可崔近月能感覺到,他在悄然改變。

家世不再是拖累,而是助力,對李豐雪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他不再有終日如漂浮空中,一下行差就錯就會粉身碎骨的感覺。

那種吸食家人血肉博取未來,卻又不確定有沒有出頭之日的感覺,他永遠不敢忘卻。

然而現在這樣的感覺,已經離他漸行漸遠了,讀書的心似乎也變得純粹起來,他的進步,便可用一日千裏來形容。

少年人本就聰明,在沒了諸多顧慮後,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超越了書院九成的學生,成了許多老師心中,來年鄉試中舉的重要種子。

崔近月半途養孩子,養著養著,倒是琢磨出了一點趣味來,她很期待,李豐雪的未來。

李豐雪也並未辜負她的期望,在白馬書院學習兩年之後,他於三年一度的鄉試之中,成功摘得解元,名聲響徹整個承天府。

這一年,他十七歲。

眼見著李豐雪成舉人了,李家的火柴生意也仍然很紅火,媒婆差點沒把李家的門檻給踏破。

崔近月作為他娘,不想管這件事也得管,她將幾個瞧著條件還不錯的姑娘給他一說,李豐雪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她有點頭疼,又靈光一閃,“你是不是有別的想法?”

李豐雪猶豫了一下,到底說了實話,“娘,孩兒暫且沒有娶妻的想法,孩兒想專心讀書,若無功名,便不成家。”

他以為說了這番話,會惹母親暴怒,卻不想崔近月並不生氣,反倒若有所思,“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兒啊,你是想人生兩大喜一塊兒辦了呀。”

李豐雪的臉瞬間變得通紅,結結巴巴道,“孩兒不是這個意思。”

崔近月拍了拍他的肩膀,“沒事,我都懂,你現在不想娶妻就不娶吧,我不逼你,不過戲文裏也說了,你們這樣的白面書生,很容易被榜下捉婿,你可得註意著些。”

李豐雪深吸了一口氣,本想再解釋一下,可看著崔近月戲謔的眼神,他很快就平靜了下來。

他朝崔近月作揖道,“娘,孩兒想起還有篇重要的文章未看,就先退下了。”

在書院中習得君子六藝的李豐雪,如今身姿挺拔,禮儀得當,又有張白皙清俊的臉,一舉一動都很是賞心悅目。

崔近月不想為難他,擺擺手讓他回去。

這才遺憾地對7438道,“孩子大了,都不經逗了。”

系統取笑她,“你該的,這孩子妥妥的天才少年,如今誰不對他客客氣氣的,也就你敢逗他了。”

崔近月得意叉腰,“誰叫我是他娘呢。”

系統小聲嘀咕,“現在倒是接受良好了,之前誰不情願給人當媽來著。”

崔近月只當沒聽見。

中舉不是李豐雪的目標,他是個驕傲的讀書人,理想是天子門生,劍指朝堂。

因此,就像崔近月記憶中那般,他想要去國子監讀書,參加三年後的會試。

崔近月並無不舍,她早已決定,陪李豐雪走上這一遭。

可她提出這個決定後,李家所有人都不願接受。

先是李小蘭,哭著撲到她懷裏,“娘別丟下我,我不想跟娘分開。”

崔近月趕緊哄她,“不哭不哭,娘不丟下你,娘帶著你一塊去京城,咱娘倆肯定不分開。”

三言兩語讓李小蘭止住淚花,她擡頭一看,李家兄弟幾個跪了一地,連兩個媳婦兒都不例外。

崔近月不由頭疼,“你們這是做什麽,老婆子我還不知道有幾年可活,還不能去京城看看了?”

李豐收差點沒哭出來,“可是娘,這個家離了你,怎麽過下去呀。”

李豐餘並兩個兒媳婦也跟著幫嘴,崔近月是一家之主,也是他們的主心骨,離了她,他們是真的不知前路要怎麽走。

李豐雪本來很驚喜,可見了哥哥嫂嫂們的反應,眸光便黯淡了下來。

這幾個沒出息的樣子,讓崔近月都不忍看,“行了,什麽就離不得我了,你們都多大了,都有孩子的人了,還想我管到什麽時候?”

“你們以後日子自己過,好還是壞都你們自個兒的,就是這生意做不下去了,也有地可種,再不濟你們弟弟也不會看著你們餓死,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少你們不是不知道,還不知足嗎?”

“今天我就把話放在這兒了,我有五個孩子,你們還有大蘭都已經各有各的家了,我現在的責任就剩老三和小蘭,等他們也長大成人成了家,我同樣不會再管了,日子過成什麽樣看你們自己,我這把老骨頭,早想享享清福了。”

幾個兒女神思各異,卻都被崔近月無情鎮壓了下去。

她也不來虛的,直接把現有的家產分了,不光有錢,還有在鎮上和縣城買的幾間鋪子,讓李豐收和李豐餘以後當自己的家,李豐雪和李小蘭的那一份還是由她暫時保管,至於李大蘭,也留了一份補給她。

還有以後火柴生意的分紅,反正契約也早就寫明了,之後讓他們按時匯去京城便是。

崔近月風風火火就把事情定下來了,不管是李豐收兩兄弟的如喪考批,還是李豐雪的欲言又止,她都沒放在眼裏。

家裏唯一高興的,可能就是李小蘭了,她就要跟娘還有三哥去京城了,據說那是全天下最熱鬧的地方,小姑娘已經迫不及待去見識一番了。

不得不說,錢是窮人膽,在知道崔近月不可能改變主意後,她分下來的錢和鋪子,就成了李豐收李豐餘最大的安全感來源了。

他們都知道在鎮上和縣城有鋪子意味著什麽,只要不吃喝嫖賭,這就是他們一輩子安身立命的本事。

本來是指望著小弟當官改換門庭,沒想到反而是他們娘,先讓他們過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

這也是他們很依賴崔近月的原因,他們很清楚家裏的改變源自於誰。

可惜,崔近月一定要去京城,他們攔都不敢攔,也就只敢跟李豐雪生生悶氣,覺得要不是小弟,娘也不會離開他們。

三兄弟的事兒,崔近月沒有摻和,倒是他們自個兒吃了一頓酒,就把話說開了,又恢覆成了以前親親熱熱的樣子。

崔近月不用想也知道,是李豐雪說了什麽,讓他們安下心來了。

在沒旁人時,她問李豐雪,“你沒把你哥哥們忽悠瘸了吧?”

李豐雪一臉無辜,“娘,你把孩兒想成什麽人了?再說了,哥哥們有那麽笨嗎?”

崔近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扭頭就走,還不忘跟系統吐槽,“這孩子不得了了。”

7438嘎嘎直笑,“有點你的風範。”

任是李家人再不舍,崔近月娘三去京城的日子也到了。

不止是李家五房的人,整個小河村的人家,都來了人為他們送行。

在鄉親們的目光中,馬車漸行漸遠,朝著府城而去。

崔近月已經在府城找好了一隊鏢師護送,兩日後出發,先去隔壁的南順府坐船至津川府,再走一段陸路,大概二十多天就可以到京城了。

李豐雪雖然不知崔近月為何要花大價錢請鏢師,但並無異議,若是他獨身一人,隨商隊一起便是,可既有娘和妹妹跟隨,那還是由鏢師護送更安穩些。

崔近月無從考據曾經十七歲的李豐雪,是如何有勇氣獨自去京城的,被泥石流埋葬時又有多絕望無助。

只這一回,有她在,李豐雪定然不會在半路出事了。

這一趟旅程,一行人大半時間都在船上,李豐雪很能靜得下心,在搖搖晃晃的船艙裏都能看書,李小蘭就不行了,她年紀太小,暈船很是厲害,崔近月只能經常把她抱在懷裏,按著她身上的穴道,好讓她好過一些。

可就算如此,等下了船,小姑娘身上好不容易養出來的一點肉還是沒了,也提不起什麽精神來。

李豐雪便逗她,許諾到了京城給她買很多好吃好玩的,李小蘭懨懨點頭,慢慢就露出了笑模樣來。

幾日後,他們抵達京城。

這裏不愧是整個大夏最繁榮之地,馬車自巍峨的城墻下駛過,隨後所見的一切,都是承天府比不過的新鮮和熱鬧。

不僅李小蘭隔著車窗看得目不轉睛,連李豐雪也是如此,兄妹倆如出一轍的表情很是可愛,崔近月也不管,隨他們去。

京城居,大不易,從鄉下來到這裏,就猶如無根浮萍,讓李豐雪都不由生出些膽怯來。

然而沒幾天,崔近月就賃到了一個院子作為落腳地,又從牙行帶回來姓周的一家三口,其中剛十四歲的小子周榮,正好給李豐雪做書童。

一番忙活後,他們就這麽安定了下來,讓李豐雪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能從從容容去國子監報道,之後不管是一日三餐,還是路途風雨,都無需他操心,他只用安心讀書即可。

李豐雪順利入學國子監,崔近月又把李小蘭送到了一家女子私塾讀書,又有周家兩口子幫忙做事,她才總算是歇下來了。

不過她也沒完全閑著,接下來幾個月,她走街串巷把京城都溜達了一圈,然後花完了幾乎所有身家,買了個三進的宅院。

崔近月給的理由也很實在,不管是李豐雪成親也好,還是日後李豐收李豐餘他們來京城也好,有個地方落腳,心裏才踏實,錢攥在手裏不叫錢,花出去才叫錢呢!

李豐雪本來很震撼他娘能有如此遠見,聽了她後面那句話,才哭笑不得地回過神來。

雖然崔近月此舉掏空了錢袋,但不得不說,有了自己的家,感覺是真的很不一樣。

李豐雪和李小蘭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小院子,不管是請好友相聚,還是做些自己的事情,都很是方便。

而崔近月買完這個院子後,就沈寂了下來,沒再搞事,她倒是想在京城做火柴生意,可惜如今李豐雪只是個國子監學生,在鄉下,李豐雪的舉人功名,足以震懾宵小,可在一竹竿能打到一群官的京城,一個不小心,就是人財兩空的下場。

她不想以身試險,那就只能等,等李豐雪有了功名再說。

轉眼間,便是三載寒來暑往。

二月春風拂柳,大夏的頂尖學子們齊聚京城,參加決定他們一生命運的春闈。

縱是李豐雪已然沈澱學習了三年,在經過三場高度緊張的考試後,都累得瘦了一圈,回來後睡了一天一夜,才徹底放松下來。

既已盡了全力,便只等結果便是,他已問心無愧。

不過說是這麽說,到了放榜之日,李豐雪還是忍不住神思不屬,連李小蘭都被感染地狂摳手指頭。

崔近月瞧著都疼,本想讓孩子別摳了,就聽周榮風風火火從外面闖進來,笑著大聲道,“中了中了,公子是第一名,是會元。”

李豐雪的第一反應是狂喜,然後,他竟是朝著崔近月磕了三個響頭。

崔近月伸手扶他,“我兒讀書辛苦,如今得償所願,將來也定能有所作為,快快起來。”

李豐雪嗯了一聲,努力把喉間的哽咽壓了下去,唯有微微泛紅的眼睛,還能瞧出一絲情緒。

會試過後,還有殿試。

這日,崔近月為李豐雪整理完大袖襕衫的衣領,目送著他再度往皇城而去。

也就在此刻,她恍然意識到,李豐雪的命運已經徹底被改變,他不會再死在潮濕陰暗的泥土裏,他已如羽翼漸豐的鵬鳥,只待青雲相送,扶搖直上。

旁邊的李小蘭勾了勾她的手指,“娘,三哥會考上狀元嗎?就像戲文裏那樣。”

崔近月揉了揉小姑娘的頭,笑著道,“娘也不知道呀。”

還有這個被她從七歲養到十三歲的女孩,她也再不會是尚未盛開,就悄然枯萎的花朵。

李豐雪的才華毋庸置疑,他從鄉間走到了太極殿上,沒有淵源家學,沒有師從大儒,能走到這一步,全憑他自身努力。

崔近月對李豐雪能中進士信心滿滿,卻也沒想到,李豐雪最終竟是成了金科狀元。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一日,京城百姓也看盡了狀元郎的風姿,崔近月帶著李小蘭去湊了熱鬧,當李豐雪打馬在前,路過朱雀大街時,李小蘭大膽喊了一聲“三哥”。

聽到熟悉的聲音,李豐雪擡頭去看,就見母親和妹妹正站在路旁客店窗戶裏,一老一小都滿臉帶笑地望著他,為他驕傲著。

紅袍少年郎陡然一笑,似奪了春光,光耀無限,看呆了道路兩旁無數人,尤其是年少女子,香花錦囊如不要錢般往他身上丟,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便是後方更為俊美的探花郎,所得青睞都要比他略遜一籌。

二十歲的狀元郎,端得是意氣風發,這無疑是李豐雪人生的高光時刻。

崔近月很為他高興,也徹底放下了最大的重擔。

在李豐雪考上狀元有了官職之後,李家人的命運就算是真的改變了,即使他以後沒有什麽大作為,至少也能保這一家老小好好活下去了。

唯一有點可惜的是,並沒有發生榜下捉婿這種事,否則李豐雪娶了媳婦,這家裏的事兒,也不需要她來管了。

大夏有中進士回鄉祭祖的習俗,李豐雪又是風光無限的狀元郎,自然得衣錦還鄉。

崔近月自然也得跟著回去,畢竟在老家,還有一位老太太呢。

原身的婆母大何氏今年已經七十六歲,是個長壽之人,在記憶裏,李豐雪意外遇難後,老太太很快就傷心病故了,可這一世,她除了不能幹重活,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的。

回去的路程,比來時更加順利,朝廷派了官差護送,他們無驚無險地回到了小河村。

令人驚喜的是,這一回李小蘭沒再暈船,始終活蹦亂跳的。

一行人回到小河村,自然是好一番熱鬧,不管是各路拜訪李豐雪的人,還是李家大擺三天流水席,都讓十裏八鄉的人瞧盡了熱鬧。

這不是李豐雪一個人的風光,是他們整個白水縣,乃至承天府的風光。

光宗耀祖,不外如是。

不過隨著李豐雪的省親假期結束,這樣的熱鬧也落了幕,而這一回,崔近月打包了一家老小去了京城,免得他們以後連自家宅子從哪進都不知道。

李豐收和李豐餘兩家人在京城待了三個月,到底還是不習慣,小心翼翼說想回老家。

崔近月沒為難他們,她很清楚,非把這一家子綁到一起,未必是件好事。

李豐雪已經入了翰林,當了京官,可他的兩個哥哥還是泥腿子,除了種地,也就只能做做火柴生意,老家才是他們的大本營,李家的根子也在那兒。

就如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各自發展,才好守望相助。

崔近月沒有強行把他們留下來,連已經十歲的李延昭也沒留,任他回鄉下讀書,不管怎樣,好歹是留在了爹娘身邊。

李豐雪為此,還特意找過她商量,“娘,孩兒有推薦子侄入國子監的資格,不若讓昭兒留在京城讀書,有名師教導,將來科考也能多幾分把握。”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在鄉下讀書的貧瘠,不說別的,國子監只藏書,就勝過全天下的書院。

崔近月卻不為所動,“你手上也只這一個資格吧,給了昭兒,日後你的孩子怎麽辦?”

李豐雪笑了笑,“孩兒尚未成親,尚無子嗣,何必憂心不知多少年以後的事情呢?”

崔近月只淡淡道,“你只是他的叔叔,不是他爹,昭兒若是有本事,將來自然能靠自己考到國子監,就如你一般,若他沒有那個本事,你又何必非要把爛泥糊上墻呢?”

李豐雪聞言怔住,摘得功名,封妻蔭子,世事如此,可他沒想到,他娘竟並不是這麽想的。

他還以為,娘會很高興讓昭兒到國子監讀書呢!

崔近月談不上什麽高不高興,她來到此間的目標,就是讓這家人都能好好活著,如今李豐雪當了官,李豐收等人有了火柴生意傍身,在她看來,已經很好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李家僅用了六年時間,就實現了階級跳躍,躋身富貴人家,實在不該再貪心。

能穩當做生意,也靠的就是李豐雪,而皇權之下,他自身尚且不穩當,崔近月並不想他成為一把保護傘,庇佑著所有族人,不管是好的壞的,都由他一人來擔。

如果都老實本分還好,萬一養出了什麽蛀蟲,有人借此攻訐,李豐雪辛苦得來的一切,就會毀於一旦。

而想要杜絕這種可能,就得從一開始便註重分寸,不要把一切都混為一談,不分你我。

即使是親兄弟之間,也不能有糊塗賬,李豐收和李豐餘現在供孩子讀書輕而易舉,承天府又不是沒有好書院,那麽,為什麽非要李豐雪來管李延昭,把到國子監讀書的名額給這個侄子呢?

如今管了李延昭,那以後李延暉、李樂婉,還有他兩個哥哥以後可能再生出來的孩子,甚至是李家另外四房的孩子們,難道都要他來管嗎?

崔近月不認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沒本事的人被擡到高位,絕對是禍患。

有些事,還是分清楚最好。

不過只要她還活著,就能幫李豐雪一把,誰都指責不了他,當然了,她不會對任何人言說這些,腦中曾出現的一段念頭,原身得到記憶時也不會發現。

她只要保證這具身體活著時,看到李家人都越來越好就行,至於下一代,下下一代,那就不關她的事了。

日後若是一門清貴讀書人當然好,可萬一出了害人害己的不肖子孫,那就作孽了。

所以,就這麽著吧。

李家五個孩子裏,唯一讓崔近月有點私心的,就是李小蘭。

崔近月之所以會把李小蘭帶到京城,讓她讀書,將她培養得落落大方,讓誰都不能輕易欺負她,是因為她不想這個小姑娘把一輩子都浪費在小村子裏。

大夏並無對女子打壓的風氣,京城裏的貴女們個頂個鮮衣怒馬,瑰意琦行,宮廷女子為官制度也非常成熟,即使與朝堂不可同日而語,也不是可以小看的勢力。

而在鄉間,完全沒有這樣的開放風氣,崔近月把李小蘭從七歲養到大,她很希望,這個小姑娘能活得快活一些。

那個七歲時怯生生傻乎乎的小姑娘,如今已然長成了膽大心細,進退有度的女孩子,崔近月並沒有給她灌輸什麽驚世駭俗的念頭,她卻仍與時下女子有些不同,心性之灑脫少有人能及,又不會不合群,很懂人情世故。

李小蘭雖然沒有當官的爹,但有個當官的親哥哥,也還是屬於官家閨秀,她又讀女學,在京中很有幾個好友,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

崔近月早早就開始為她攢錢攢地,她若嫁人就是嫁妝,若將來不嫁人,這就是她安身立命的本錢。

連李豐雪有時候都會有些羨慕,他感覺母親把所有的偏愛都給了小妹,不過做兄長的,總不能跟妹妹吃醋,反而也忍不住寵著她些。

總的來說,崔近月帶著兒子女兒在京中的生活,還是不錯的。

李豐雪考上狀元時已經二十歲,不僅沒成親,連個相好的女子都沒有,她也不急,完全不催著他找媳婦。

也不知李豐雪是怎麽想的,竟然也不著急,他是在京中當了五年官的時候,也就是二十五歲這一年,才定下了未來的妻子人選。

此女子姓餘,小字綰綰,其兄長是與李豐雪同年的進士,蒙父輩餘蔭,也在京中當一小官,往上數兩代,也是寒門,倒沒甚莊重規矩,與李家堪堪相配。

李豐雪是狀元之身,直接進了翰林院,沒過多久又成了禦前侍講,入了新帝的眼,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前途不可限量。

之前不是沒有大官看中他做女婿,只是不知李豐雪是怎麽操作的,反正都被他巧妙婉拒了,還沒惹出什麽事來。

如今這門婚事,同樣是李豐雪自己找的,崔近月不知前因後果,但欣然接受。

餘家很看重學識,餘綰綰雖是女子,但也飽讀詩書,是個很聰明通透的女子。

她因著為祖母守孝,耽擱了婚期,如今已經十九歲,與李豐雪年紀倒相合。

至於李豐雪,雖然已經二十五歲,但他無妻無妾,在時下很多人眼裏,都是上乘的女婿人選。

唯獨一點,他有個寡母。

一手把兒子養到功成名就的寡婦,是最不好對付的,見李豐雪多年都沒有成家,不少人都在私底下議論,怕是他母親太過挑剔,哪家女兒嫁過去,定會被這樣的婆母磋磨。

餘綰綰未成親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擔憂。

她與李豐雪,可以說是自由戀愛,時下並沒有過於嚴厲的男女大防,她和李豐雪相識,是因著討論學問,通了兩年信,皆折服於對方的才華,這才相知相許。

她一直是滿心歡喜的,直到開始談婚論嫁,這才害怕起來。

然而嫁到李家之後的日子,和她想象中不說一模一樣,簡直是毫不相幹。

京城居,大不易,李家始終住在最開始買的三進宅子,即使李豐雪成親,也沒有挪窩的打算。

三進的院落聽起來不大,實際上人要是少了,連打掃都費勁。

是以,家中仆人除了周榮一家,崔近月又另外聘了兩個廚娘和仆婦。

除了跟在李小蘭身邊的丫鬟年紀小些,崔近月院子裏幫忙的兩個仆婦,都三四十歲的年紀,是很尋常的婦人模樣。

餘綰綰在見到李家所有人之後,就悄然松了口氣,她不是不相信李豐雪,只是他身邊果真沒有紅袖添香,還是令她很愉快的。

崔近月也只作不見,在餘綰綰適應李家的生活後,就慢慢把管家的事兒交到了她手上。

餘綰綰本來還有些惶恐,怕自己做不好,可被崔近月一通好話忽悠後,她就稀裏糊塗答應下來,成了真正的當家主母。

直到回了自己院子裏清醒過來,她懊惱不已。

而與李豐雪說起這事,他竟是笑不可支,“娘子啊娘子,你可知道,你是上了母親的當了。”

餘綰綰被嚇了一跳,“什……什麽當?”

李豐雪搖搖頭,“母親早就不耐煩管這些事,她一直盼著我娶妻,如今你終於來了,她可不就哄了你,自己做甩手掌櫃去了。”

餘綰綰這才明白,原來是這個意思。

她美目一嗔,“夫君,你怎可這樣說母親呢?”

李豐雪卻攬住她的肩膀,垂眸遮住眼中微光,嘴角仍帶著笑意,似嘆非嘆,“日後你就明白了,母親……若沒有她,就沒有我今日,你日後若是遇到什麽事,都可以去請教她,母親會幫你的。”

餘綰綰這個時候,並沒有將李豐雪的話當一回事,當然,她還是很尊敬崔近月這個婆婆的,自此之後,不管是小姑子出嫁,還是家中諸多事宜,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絲毫不讓婆婆費心。

直到後來,餘綰綰生子難產,因著婆婆護在她身邊,還拿出有幾百年藥性的山參,讓她平安把孩子生了下來,她這才意識到,她這個婆婆似乎真的不太一般。

再後來,李豐雪不小心卷入官場爭鬥被下獄,李家人心惶惶,也是婆婆站了出來,安撫好家裏人,又帶著她備禮疏通,展現出從未有過的人脈,最終好好兒將李豐雪從牢裏接了出來。

又過了多年,餘綰綰的兒子即將迎娶郡主,她不想讓整個李家傷筋動骨去迎娶這個金娃娃,婆婆悄然把她叫到房中,將一筆巨財教到了她手裏,解了她的煩憂,她這才明白,她婆婆才是真正的金娃娃。

什麽叫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一鳴驚人?這就是了。

餘綰綰其實早就知道,有這樣一位從不找事,不給她立規矩,不給丈夫塞小妾,不無腦溺愛孫輩的婆婆有多難得,每每在外與人相談,聽到那些陰損的後宅手段,她都後怕不已,又慶幸自家安寧。

可是好像每一次,她婆婆都能給她意外的驚喜。

崔近月在這個世界活到了八十三歲,無病無痛,壽終正寢。

幾乎所有人都說,她是個有福氣的老太太。

崔近月也是這麽想的,就如餘綰綰把她神化了一樣,她也感覺自從有了這個兒媳婦後,她才總算過上了好日子。

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盼望起的養老生活,過了十幾年才終於到賬,很難說如果李豐雪不是娶到了餘綰綰這樣有學識有胸襟有腦子的妻子,她會不會要為李家這些人操心一輩子。

好在沒有如果,李豐雪夫妻是她最好的一對牌,保她後顧無憂。

在她離去之時,五個兒女一個都沒少,孫輩們更是快把屋子都站滿了。

五世同堂,家族興盛。

崔近月想,原身應是沒有遺憾了。

至於她,過了好幾十年清閑日子,修身養性又融入世俗,她感覺自己骨頭都要生銹了。

也是時候,奔赴下一段奇妙的旅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