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拾四章

關燈
第三拾四章

“為人君, 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 止於慈;與國人交, 止於信......”

行宮書齋之內, 陸秋實為趙正授課,一字一句教導釋疑。太後程氏垂簾而坐, 手持佛珠閉目默誦經文,而裴昀亦無聲陪侍在旁。

陸秋實其人, 年逾不惑,兩榜進士出身,本是朝中從六品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蒙兀大軍壓境之際,他臨危受命, 被提拔為禮部侍郎出使前線。後議和失敗,臨安投降,他帶一家老小連夜出逃,一介書生,兵危亂世,千裏奔波,終是在茫茫人海中尋到了趙正一行人。

行朝在外,一切從簡,又是幼帝在位,眾人難免懈怠,然而他卻是一絲不茍恪守臣節, 進退有度,不曾有絲毫馬虎。每每群臣朝會, 他仍著官服,持手板,儼然如過去上朝一般。他力主官家不可荒廢課業,親自撰寫《大學章句》,堅持每日為趙正授課,親力親為。

書聲朗朗,墨香裊裊,亂世之中,難得這一時一刻靜謐安逸。

俄頃,謝岑前來,向趙正與程太後請安見禮。

“謝某有事請奏,叨擾陸大人了。”謝岑象征性的對陸秋實拱了拱手,“陸大人日日風雨不誤為官家授課,著實辛勞。”

陸秋實淡淡道:“比不得謝大人赤膽忠心,書齋之中亦擔憂官家安危,令裴大人寸步不離護在左右。”

“為人臣子,應盡之責。”謝岑雲淡風輕一笑,轉頭向二宮稟報道:“詔令擬罷,派往揚州與四川的使者即日便可出發了。”

放眼當今天下,大宋手中還有三分江山,除去閩廣二路,兩浙溫州、臺州、處州外,長江以北的揚州、真州、通州尚在堅守,而川蜀部分城池雖已陷落,但不少山城仍是固若金湯。

這其中最不可忽視了兩座城池,便是揚州與釣魚城。

釣魚城的主將,乃是當年白行山的副將陳固。白行山死後,他接手了釣魚城,青出於藍,勇猛更勝,不只固守一隅,更是四面出擊,以一己之力把攻打四川的蒙軍攪得部署全亂,焦頭爛額。西南一片,大有光覆之勢。

而揚州身為兩淮重鎮,從一開始便由蒙兀宗王阿穆勒親自率兵攻打,可直至京湖崩潰,臨安投降,兩淮州郡全部覆滅,此地仍是屹立不倒。而那苦守揚州數月,誓死不降的將領不是旁人,正是淩越元帥之子,當年大破蔡州滅亡北燕的淩青松。

趙正神色懵懂,在程素宜的示意下,這才有些結巴的開口道:

“謝相辛苦,一切便、便依謝相安排罷。”

可陸秋實聞言卻皺了皺眉:“不知謝大人所擬那北上的詔書所為何事?”

“自是加官進爵,褒獎忠義之師,以昭天下。”

陸秋實反對道:“孤城困守,不過曇花一現,任精銳之師白白送死。況且四川揚州都距福州千裏之遙,長此以往,守將保不齊生出異心。不若趁現在下詔令那陳固與淩青松來福州勤王,拱衛朝廷,以防蒙軍南下!”

謝岑慢條斯理反駁道:“陸大人也說,四川揚州距福州千裏之遙,遠水不解近渴,徒勞無功。且此時便叫兩地棄守門戶,豈非自斷後路,日後我等有何依仗圖謀北上?”

“如今兩浙尚不安穩,蒙軍隨時來襲,我等勢單力薄,自保不足,此時圖謀北上未免太過異想天開!當時是自該招兵納賢,屯糧聚財,休養生息為上策!”

“休養生息不假,然休養生息能到幾時?”謝岑毫不退讓道,“蒙軍步步緊逼,早晚有一天會打到福州,若不趁此良機籌劃反攻大計,莫非要坐以待斃不成?這段時日各地軍隊陸續歸附,招募義軍亦進展順利,目下福州共有宋軍十五萬,民兵十萬,先發制人主動進攻,若能指揮得當,必可反敗為勝!”

陸秋實義憤填膺道:“二十五萬大軍了不得嗎?當年襄樊沒有二十五萬大軍嗎?臨安沒有二十五萬大軍嗎?最後結局又是什麽?調兵反攻,福州空虛,你為逞一時之勇,將官家置於險境,究竟是何居心?”

謝岑似笑非笑道:“陸大人你因一己貪生怕死,強留官家困守福州,四面臨敵,又是何居心?”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眼看便要吵起來,裴昀忍無可忍低吼了一聲:

“夠了!”

二人一楞,不由齊齊望向她。

裴昀徑自對程素宜與趙正道:

“天色不早,該是用膳之時,還請太後與官家移步寢宮傳膳。”

程素宜聞言頷首,仿佛根本沒看到謝、陸二人的爭執一般,只淡淡吩咐道:

“今日便到這裏,二位大人且退下罷。”

說著牽過趙正,領著一幹婢女內侍離開了書齋。一場口角幹戈就這樣虎頭蛇尾,消弭於無形。

陸秋實怒瞪裴昀與謝岑一眼,拂袖而去。

謝岑對此冷笑了一聲:“此人雖有才能,卻是太過迂腐,竟是想守福州一城茍延殘喘。他若再處處置喙,礙手礙腳,別逼我將他趕出福州——你去哪裏?”

他話還沒說完,身旁之人竟已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

趙正登基之後,並未住在福州城中,群臣宗室商議之下,擇閩江畔林浦村一處院落,稍加修葺,以作行宮,名曰泰山宮。此地風景優美,水陸通暢,屯兵九曲山,進可攻,退可守,確實是難得佳地。

裴昀出了行宮,一路來到閩江畔,立於江邊,眼見面前大江大浪,波濤滾滾,滿腔怒火漸漸付之東流,內心平生一股蕭索之意。

過去歷朝歷代營造宮殿,皆是坐北朝南,紫氣東來,唯有這泰山宮,乃是坐南朝北,靜靜遠眺北方故土。

身後有人走了上來,與她並肩而立,她知曉那是謝岑,他一路都跟在她後面。

“都到了這個地步,”裴昀幽幽開口道,“你們還要繼續黨同伐異,互相攻訐?”

如今行朝小則小矣,文官武將,五臟俱全,處處繼承臨安朝堂,連那內鬥內訌之風都一脈相。

趙正年幼,程素宜名義上垂簾聽政,實則並不插手政務,軍政大事說穿了是由謝陸張三人全權定奪,而這三人之間,卻是矛盾重重。

首先,是謝岑與陸秋實議事多有不合。其次,現下名義上雖謝岑是樞密使,但兵馬實權卻是掌握在林世俊手中,旁人無法調動。最後,那林世俊與陸秋實之間也是彼此嫌棄,林世俊瞧不起陸秋實一介書生,僥幸上位,陸秋實指責林世俊無勇無謀,擁兵自重。

就連下一步計劃,三人都各執一詞,謝岑一力主張北上反攻,陸秋實執著堅守福州,至於林世俊,他只覺福州還不夠南,一心勸官家太後繼續往南遷。

為此三人明爭暗鬥,各使本事,前不久還生出了有人指使諫官意圖彈劾政敵之事,何等可笑。

謝岑怒道:“是我願內鬥?都到了這般地步,他二人還一個迂腐頑固,一個只知南逃!那陸秋實屢次向太後上諫我獨攬大權,日日以授課之名守在官家身邊,仿佛我要加害幼主!那林世俊不思守國,暗中大肆建造海船,只怕屆時蒙軍一攻打過來,他頃刻間便要丟下城池帶官家與太後乘船而去!今時今日,若我等還不能上下一心,談何立國?談何光覆?”

裴昀望向面前之人,見到他雙眸中赤紅的血絲,半是亢奮,半是疲憊。這段時日他主持行朝軍政大事,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殫精竭力。然而大廈傾頹,獨木難支,許多事情,仍是不如所願。

在天命,在人事,若能處處如願,他們今時今日也不會流落到這般地步了。

裴昀輕聲一嘆:“我知曉你艱難,你亦該知曉,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否則她不會接任殿前指揮使之職,寸步不離守在趙正身邊,以免他人趁機進言挑撥,對他不利。

“只是......你不要忘記臨安是如何兵敗如山倒,眼下我們決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自陳橋兵變,大宋開國起,便一直提防武將篡權,可最終國破家亡卻不是敗於武將篡權,恰恰是敗於文臣內鬥。

從是戰是和,到是守是遷,從韓齋溪到甄允秋,為鏟除異己,不擇手段,最終消耗了朝廷元氣,落得個人心盡失。

前車之鑒,鮮血淋漓,如今行朝如風中飄絮,水中浮萍,已經不起內耗折損,沒有機會再行差踏錯了。

謝岑沈默良久,終是悵然一嘆:

“我知道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