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拾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拾一章
是夜, 明月當空,鳳凰山下向來燈火通明的禁宮,此時唯有星星點點的光亮在寒風中瑟縮, 大廈將傾如人之將死, 衰敗頹圮之氣悄無聲息彌漫開來。
這是裴昀此生不知第多少次踏入崇政殿的大門了, 她對這宮殿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分外熟悉。三年, 彈指一揮間,一切分毫未變, 一切已然地覆天翻。
曾經垂首林立的內侍宮娥去向無蹤,滿朝文武各奔東西,富麗奢華的殿宇顯得格外空蕩,唯有正中央案前坐著那道熟悉至極的身影,他身著十二章紋天子袞服, 頭戴十二旒冕垂五彩珠,威儀肅穆,鄭重其事。仿佛此地不是崇政殿,此夜不是兵臨城下,而是祭天大典,昭告祖先。
裴昀的腳步悄無聲息,那人本是側身出神的望著右手邊墻上某處,忽而若有所覺,他緩緩轉過頭來。
四目相接,桑田滄海,恍若隔世。
不知過了多久, 趙韌率先開口打破一室死寂,
“四郎來了?”
他眉目含笑, 語氣溫和,如同過去在這崇政殿千百次的會面與覲見般稀松平常,如同三年前二人那場歇斯底裏的難堪爭吵,君臣離心從不曾發生。
“官家——”
裴昀張了張口,喉中發澀,眼眶發酸,低啞著嗓音道:
“臣...救駕來遲,還望官家恕罪......”
前塵往事歷歷在目,她口口聲聲說著忠君報國,可每到關鍵之時卻總是慢一步,晚一步,錯一步,亂一步,終是走到了今天這般田地。
趙韌輕笑一聲,似是釋然,又似是自嘲:
“來早亦或是來遲,又有何幹系?國朝興衰,社稷興亡,豈是一人能左右的。”
“倘若有,也全然錯在朕一人。”
“回首往事,朕做錯太多太多了......”
頓了頓,他緩緩開口,語氣近乎飄渺:
“還記得當初燕京的憫忠寺麽?許多年前,徽欽二帝曾被軟禁在那地,遼國為北燕所滅後,亡國之主耶律阿果也曾被囚於那處。在被李無方刺破雙耳之前,曾有一日,朕聽見過廟墻外街頭巷陌有小兒唱起童謠,朕一字不忘,卻從不敢對任何人說起。”
“那歌謠唱道,黃土隴頭縈蔓草,憫忠寺裏亡國君。”
“也許一切在最初都已註定,這是朕的宿命,是大宋的宿命。”
“不!我不信!大宋還未亡,一切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
裴昀握緊雙拳,咬牙道:“江南雖破,兩淮卻還未全淪陷,揚州淩將軍還在死守,川蜀、閩廣都有大批將士尚在頑強抵抗,我們還有一戰之力!殿前司三千兵馬精銳猶在,官家當即刻移駕海上,一聲令下,臣必拼死護官家殺出重圍——”
而未等她說完,趙韌便打斷了她:
“遷都避禍之議,自襄樊城破之後,朝中便有無數人請奏了,朕若真有此意,何必等到今日。”
“官家為何不走?”裴昀急急問道。
“該是問為何要走。”趙韌幽幽道,“從北到南,從汴梁到臨安,又要從臨安到哪裏去?想當年我等對靖康之恥,對建炎南渡,何等深惡痛絕,如今卻要重蹈覆轍嗎?”
遙想當年,少年壯志,言猶在耳,那時的他們何等心高氣傲,何等一腔熱血,滿心滿眼是北伐,是收覆失地還於舊都,是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少年人意氣風發,心中哪裏有什麽茍且偷生,什麽忍讓退卻,只覺世上沒什麽是拼去這條性命換不來的,而這條性命又何足道哉!
然世事艱難,比想象中殘酷冰冷得多,死並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而比死更難的是茍活,到最後有退路也成了一種奢侈。
破釜沈舟,背水一戰,說來簡單,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做到?
裴昀艱難開口,吐出的話語苦澀不堪,連自己都不信:
“官家萬不可意氣用事,留得青山,以圖後舉......”
“沒有以後了。”
趙韌的聲音輕得仿佛能飄散在夜色中,卻重如千斤之錘狠狠的砸進耳中:
“三個時辰前,文丞相已出城向蒙軍獻上國璽與降表了。”
他笑得蒼涼而悲傷,
“如今,朕亦是亡國之君了。”
裴昀雖早有所料,此時聽罷卻仍是如遭雷擊,她只覺耳邊嗡鳴,氣血翻湧,強壓下喉間腥甜,再說不出半個字來。
呆呆盯著不遠處宮燈內跳動的燭火半晌,她輕聲問道:
“蒙軍受降了嗎?”
趙韌頷首:“統帥巴彥有一個要求。”
“什麽?”
“他要朕率文武百官親自出城相迎。”
“官家會去嗎?”
“四郎以為呢?”
二人靜默相望,裴昀心中一顫,緩緩露出一個似悲似喜的笑。
當然不會。
蒙兀人既要一國之君出城親迎,便是要名正言順受降,不會趕盡殺絕,無論軟禁亦或北上,總能留得性命。可他已不願做高宗南渡,又怎會甘做二帝受辱?
“朕乃大宋千古罪人,趙氏不肖子孫,江山社稷毀於一旦,縱慨然自戕,亦萬死難辭其咎。但當年離開憫忠寺時,朕便發過誓,此番南歸,不成功則成仁,即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趙韌一字一頓斬釘截鐵道,“階下之囚的滋味,朕絕不會再嘗了。”
憫忠寺的日日夜夜,無邊無際的絕望,鋪天蓋地的死寂,如夢魘一般折磨了他太多年,假如人間有煉獄,那麽他早已去過了。
裴昀緩緩閉上眼,她終於明白今夜趙韌一襲袞冕,在殿內威儀正坐的原因了。
一切究竟是怎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西夏泯滅,北燕亡國,吐蕃歸降,大理傾覆,西域諸國轉眼灰飛煙滅。蒙軍之悍勇,古今無匹,一統關山南北已是大勢所趨。甚至正如宋禦笙所言,帝星降世,不過是師出有名,奇人助陣,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天下早晚要落到蒙兀人手中,大宋螳臂當車又怎能幸免?
然而卻不該這樣快,這樣狼狽,忠臣猶在,良將仍守,縱使以卵擊石,怎地撐不上十年八年?可最終收場卻落得這般摧枯拉朽,兵敗如山倒。
大宋百年沈珂,朝廷世代積弊,自不必多言,趙韌之錯形如雪上加霜,入洛之戰貪功冒進,寵幸佞臣掩耳盜鈴,逼死良將錯失戰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她裴昀難道就無辜?師門投敵,忠義盡毀,錯信良醫,引狼入室,在寶陀山自欺欺人躲了這麽多年,一切塵埃落定為時已晚,這才姍姍來遲。
一步錯步步錯,她的錯,趙韌的錯,大宋的錯。
可事到如今,對錯已然毫無意義。此時此夜,他是亡國的君,她是亡國的臣,他們見過那麽多興亡衰敗,潮起潮落,終有一天,輪到了他們自己。
殿中的銅漏滴答滴答作響,這一夜竟如盤古初開天地前一般艱難而漫長。
趙韌踱步到窗邊,望向夜幕一輪圓月高懸,靜默許久,忽而開口問道:
“四郎,你還記得順和七年的上元夜嗎?”
裴昀楞怔一瞬,緩緩點了點頭,低聲道:
“記得。”
那是她與趙韌謝岑二人的初見。
歲月如白駒過隙,忽而而已,一轉眼竟是已過去十七整年了。
趙韌眉目含笑,語氣充滿懷念道:
“往日只知武威侯府三子,個個人中龍鳳,忽有一朝突然冒出個裴家四郎。那大半年裏,裴顯張口閉口都是我四弟如何如何,我四弟劍法高超,我四弟貌若潘安,我四弟神仙般的人兒,聽得我與疏朗耳朵都起了繭子,滿心好奇。後來終得一見,倒也的確是......名不虛傳。”
他不再自稱朕,亦不再喚她臣,裴昀的思緒一時間被帶到了十七年前的那個上元夜,西子湖畔豐樂樓,桌上酒是葡萄醽醁夜光杯,臺下舞是如風胡旋美嬌娘,眼前人是鮮衣怒馬少年郎,那樣美好的年歲再也不會有。
她亦不禁笑了起來:“我還記得,我們四人一同破了城中童子失蹤奇案,毀了西湖畔的地下賭坊,揪出了幕後主使。還有在捉那綽號夜來香的采花賊時,被其暗算,險些被裝在箱子裏從懸崖上扔下去。”
“是啊,彼時為引那夜來香上鉤,你還喬裝假扮成了醉紅樓的花魁娘子。”
隔世經年,提起舊事,裴昀仍是忿忿不平:
“明明四個人抽簽,偏生我最倒黴,連中三次。”
“其實,那是疏朗從中做了手腳,戲弄於你。”趙韌緩緩道,“可若非他這番玩笑,我也不會知曉,原來英武少年濃妝淡抹,竟是錦繡佳人,綠鬢朱顏。”
裴昀聽罷一楞:“你怎麽會瞧見——”
她明明記得,當年那晚醉紅樓裏留在房中守株待兔的只有她和裴顯兩人。三哥莽撞粗心,被她三言兩語唬住,怕是至死都沒知道她的女兒身,然而趙韌卻是何時見到的......
整整十七個年頭過去,歷經人世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今日之裴昀,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心無風月的懵懂少年了。此時此刻,她看見趙韌定定望向自己的目光,熾熱而直白,平靜而哀傷,充斥著她過去那麽多年從未察覺,從未料到,亦從未想象過的隱秘情愫。
她意識到了什麽,猛然回頭,只見不遠處的墻上,方才趙韌一直凝望之處,所掛的赫然是一副泛黃的舊畫。
那依稀是室外之人偷窺的視角,畫中門裏窗邊,紅衣少女窈窕背影妝臺側坐,鏡中朱顏朦朧,寥寥幾筆,神韻盡顯,依稀是熟悉模樣,眉目如畫,卻又偏偏英姿勃發。
旁有題詩《采桑子》:
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
小來竹馬同游客,慣聽清歌。今日蹉跎,惱亂工夫暈翠蛾。
剎那間,裴昀渾身顫栗,她明白了許多事,亦糊塗了許多事。
“你為何從來沒告訴我?”她喃喃道,“我為何從來不曾知曉?這麽多年了,我不知道....我當真不知道......”
“不過是少年人一瞬一念的怦然心動,早晚會被歲月蹉跎湮沒,你既然至今不覺,那我當初說與不說又有何區別?況且這些年來,你我君臣兄弟,肝膽相照,再提那兒女私情,反而是辱沒了,只不過......”
趙韌頓了頓,眼眸微垂,“只不過沒料到今夜還能再見你一面,終是不甘心將這話永遠藏在心底帶進陰曹地府,是我私心作祟,你聽過也便忘了吧。”
裴昀楞楞盯著面前之人,心中山崩地裂,波瀾滔滔,眉峰輕顫,終是有一滴淚自眼角緩緩滾落而下。
“如何忘?怎生忘?”她慘淡一笑,“話之出口,覆水難收,你來教一教我,究竟怎能忘記......”
“今夜亡國在即,你能萬水千山趕來相見,如此情深意重,我已是萬分感念。”趙韌淡淡道,“你且自此離去,接下來的最後一程,便不必再相送了。”
“不!”裴昀擦去眼角淚痕,咬牙道,“為臣為友,我斷不會拋下你孤身一人!”
她怎會不知他的打算?
不願南遷,不願受降,那麽便只剩下最後一條路了。
天子殉江山,國君死社稷。
唯有一死,唯有一死啊!
“誰說官家是孤身一人?”
一把嬌柔的嗓音驟然響起,裴昀回首望去,只見一娉婷身影緩步走入殿中,她身著一襲錦緞綾羅華冠霞披,雖無母儀天下之威嚴,卻是溫婉秀雅,眉目含笑,恰似春風拂面,如花解語。
“你是......解娘子?!”
裴昀猶豫了片刻才認出此人,心中無不驚愕。
此女名為解雙雙,風塵從良,原是謝岑紅顏知己,後入宮伴駕,趙韌因此被朝臣屢次上書規勸乃至斥責,卻仍是一意孤行。世人道其色迷心竅,一晌貪歡,誰料這些年過去,二人竟仍是不離不棄。
“侯爺不必擔心。”解雙雙柔柔一笑,走到趙韌身邊,伸手挽住他的臂彎,“妾身漂泊無依多年,承蒙官家不嫌棄收留了妾身,這份恩情妾身此生無以為報,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無論碧落黃泉,妾身都會一直陪在官家身邊。”
趙韌亦輕拍了拍她的手臂,含笑道:“有雙雙相伴,朕必不會孤單。”
裴昀望著面前這雙相偎相依的男女,看到的並非是郎情妾意,君恩嬪寵,那不過是一對亂世風雲中,深宮高墻裏,廝守取暖的孤家寡人罷了。
然而這蒼涼塵世,能得一人相守,已是萬幸。
“四郎,朕還有最後一事托付於你。”
趙韌擡頭道:
“吾子正兒七日前已由疏朗相護離宮南下,還望四郎照看則個,免遭蒙兀所擄,為我趙氏留下最後一絲血脈。”
“臣...遵旨。”
裴昀下跪行禮,鄭重三拜,一字一頓道:
“誓死不辱使命。”
趙韌親手將她扶起,二人四目相對,他輕輕一笑:
“昀弟,再喚我一聲罷。”
裴昀聞言,瞬間紅了眼眶,哽咽著最後道別:
“承毅兄,你保重......”
更深露重,子規夜啼,裴昀一步一步走出了殿宇,走出了高墻,走向無邊無際的夜色之中。
還未離禁宮,便聽人聲鼎沸,喧嘩不絕。
再回首時,那遠處崇政殿的方向已是火光沖天。
......
「穆宗,諱韌,字承毅,帝第二子也,母張賢妃。少聰敏,善屬文,太後楊氏愛之,親自撫育。順和二年,冊為皇太子。開平元年五月,出督北伐,被俘,議和乃歸。開平四年三月,先帝因病內禪,繼位於垂拱殿,改元景明,立妃程氏為後,誅韓齋溪,追覆裴安原官,以禮改葬。景明四年十一月,令淩青松領軍從蒙兀兵圍蔡州,滅燕。景明五年三月,詔宋信南出兵入洛,敗。六月,下罪己詔,貶謝岑。七月,蒙兀侵蜀,任白行山入川,建山城。景明七年八月,嘉釣魚城大捷,十月,任甄允秋為相。景明八年正月,準楊直建播州海龍屯,三月,白行山暴斃,特贈五官。六月,召謝岑回朝覆原官。景明九年二月,淩越猝,輟朝,特贈太師、安國公,任閭文山為京湖制置使。景明十年三月,襄樊陷,八月,丁家洲敗,貶甄允秋。景明十一年正月十五,蒙軍圍臨安,自焚於崇政殿,廟號穆宗,葬於帝陵。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宋史·穆宗本紀》元相脫脫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是夜, 明月當空,鳳凰山下向來燈火通明的禁宮,此時唯有星星點點的光亮在寒風中瑟縮, 大廈將傾如人之將死, 衰敗頹圮之氣悄無聲息彌漫開來。
這是裴昀此生不知第多少次踏入崇政殿的大門了, 她對這宮殿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分外熟悉。三年, 彈指一揮間,一切分毫未變, 一切已然地覆天翻。
曾經垂首林立的內侍宮娥去向無蹤,滿朝文武各奔東西,富麗奢華的殿宇顯得格外空蕩,唯有正中央案前坐著那道熟悉至極的身影,他身著十二章紋天子袞服, 頭戴十二旒冕垂五彩珠,威儀肅穆,鄭重其事。仿佛此地不是崇政殿,此夜不是兵臨城下,而是祭天大典,昭告祖先。
裴昀的腳步悄無聲息,那人本是側身出神的望著右手邊墻上某處,忽而若有所覺,他緩緩轉過頭來。
四目相接,桑田滄海,恍若隔世。
不知過了多久, 趙韌率先開口打破一室死寂,
“四郎來了?”
他眉目含笑, 語氣溫和,如同過去在這崇政殿千百次的會面與覲見般稀松平常,如同三年前二人那場歇斯底裏的難堪爭吵,君臣離心從不曾發生。
“官家——”
裴昀張了張口,喉中發澀,眼眶發酸,低啞著嗓音道:
“臣...救駕來遲,還望官家恕罪......”
前塵往事歷歷在目,她口口聲聲說著忠君報國,可每到關鍵之時卻總是慢一步,晚一步,錯一步,亂一步,終是走到了今天這般田地。
趙韌輕笑一聲,似是釋然,又似是自嘲:
“來早亦或是來遲,又有何幹系?國朝興衰,社稷興亡,豈是一人能左右的。”
“倘若有,也全然錯在朕一人。”
“回首往事,朕做錯太多太多了......”
頓了頓,他緩緩開口,語氣近乎飄渺:
“還記得當初燕京的憫忠寺麽?許多年前,徽欽二帝曾被軟禁在那地,遼國為北燕所滅後,亡國之主耶律阿果也曾被囚於那處。在被李無方刺破雙耳之前,曾有一日,朕聽見過廟墻外街頭巷陌有小兒唱起童謠,朕一字不忘,卻從不敢對任何人說起。”
“那歌謠唱道,黃土隴頭縈蔓草,憫忠寺裏亡國君。”
“也許一切在最初都已註定,這是朕的宿命,是大宋的宿命。”
“不!我不信!大宋還未亡,一切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
裴昀握緊雙拳,咬牙道:“江南雖破,兩淮卻還未全淪陷,揚州淩將軍還在死守,川蜀、閩廣都有大批將士尚在頑強抵抗,我們還有一戰之力!殿前司三千兵馬精銳猶在,官家當即刻移駕海上,一聲令下,臣必拼死護官家殺出重圍——”
而未等她說完,趙韌便打斷了她:
“遷都避禍之議,自襄樊城破之後,朝中便有無數人請奏了,朕若真有此意,何必等到今日。”
“官家為何不走?”裴昀急急問道。
“該是問為何要走。”趙韌幽幽道,“從北到南,從汴梁到臨安,又要從臨安到哪裏去?想當年我等對靖康之恥,對建炎南渡,何等深惡痛絕,如今卻要重蹈覆轍嗎?”
遙想當年,少年壯志,言猶在耳,那時的他們何等心高氣傲,何等一腔熱血,滿心滿眼是北伐,是收覆失地還於舊都,是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少年人意氣風發,心中哪裏有什麽茍且偷生,什麽忍讓退卻,只覺世上沒什麽是拼去這條性命換不來的,而這條性命又何足道哉!
然世事艱難,比想象中殘酷冰冷得多,死並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而比死更難的是茍活,到最後有退路也成了一種奢侈。
破釜沈舟,背水一戰,說來簡單,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做到?
裴昀艱難開口,吐出的話語苦澀不堪,連自己都不信:
“官家萬不可意氣用事,留得青山,以圖後舉......”
“沒有以後了。”
趙韌的聲音輕得仿佛能飄散在夜色中,卻重如千斤之錘狠狠的砸進耳中:
“三個時辰前,文丞相已出城向蒙軍獻上國璽與降表了。”
他笑得蒼涼而悲傷,
“如今,朕亦是亡國之君了。”
裴昀雖早有所料,此時聽罷卻仍是如遭雷擊,她只覺耳邊嗡鳴,氣血翻湧,強壓下喉間腥甜,再說不出半個字來。
呆呆盯著不遠處宮燈內跳動的燭火半晌,她輕聲問道:
“蒙軍受降了嗎?”
趙韌頷首:“統帥巴彥有一個要求。”
“什麽?”
“他要朕率文武百官親自出城相迎。”
“官家會去嗎?”
“四郎以為呢?”
二人靜默相望,裴昀心中一顫,緩緩露出一個似悲似喜的笑。
當然不會。
蒙兀人既要一國之君出城親迎,便是要名正言順受降,不會趕盡殺絕,無論軟禁亦或北上,總能留得性命。可他已不願做高宗南渡,又怎會甘做二帝受辱?
“朕乃大宋千古罪人,趙氏不肖子孫,江山社稷毀於一旦,縱慨然自戕,亦萬死難辭其咎。但當年離開憫忠寺時,朕便發過誓,此番南歸,不成功則成仁,即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趙韌一字一頓斬釘截鐵道,“階下之囚的滋味,朕絕不會再嘗了。”
憫忠寺的日日夜夜,無邊無際的絕望,鋪天蓋地的死寂,如夢魘一般折磨了他太多年,假如人間有煉獄,那麽他早已去過了。
裴昀緩緩閉上眼,她終於明白今夜趙韌一襲袞冕,在殿內威儀正坐的原因了。
一切究竟是怎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西夏泯滅,北燕亡國,吐蕃歸降,大理傾覆,西域諸國轉眼灰飛煙滅。蒙軍之悍勇,古今無匹,一統關山南北已是大勢所趨。甚至正如宋禦笙所言,帝星降世,不過是師出有名,奇人助陣,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天下早晚要落到蒙兀人手中,大宋螳臂當車又怎能幸免?
然而卻不該這樣快,這樣狼狽,忠臣猶在,良將仍守,縱使以卵擊石,怎地撐不上十年八年?可最終收場卻落得這般摧枯拉朽,兵敗如山倒。
大宋百年沈珂,朝廷世代積弊,自不必多言,趙韌之錯形如雪上加霜,入洛之戰貪功冒進,寵幸佞臣掩耳盜鈴,逼死良將錯失戰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她裴昀難道就無辜?師門投敵,忠義盡毀,錯信良醫,引狼入室,在寶陀山自欺欺人躲了這麽多年,一切塵埃落定為時已晚,這才姍姍來遲。
一步錯步步錯,她的錯,趙韌的錯,大宋的錯。
可事到如今,對錯已然毫無意義。此時此夜,他是亡國的君,她是亡國的臣,他們見過那麽多興亡衰敗,潮起潮落,終有一天,輪到了他們自己。
殿中的銅漏滴答滴答作響,這一夜竟如盤古初開天地前一般艱難而漫長。
趙韌踱步到窗邊,望向夜幕一輪圓月高懸,靜默許久,忽而開口問道:
“四郎,你還記得順和七年的上元夜嗎?”
裴昀楞怔一瞬,緩緩點了點頭,低聲道:
“記得。”
那是她與趙韌謝岑二人的初見。
歲月如白駒過隙,忽而而已,一轉眼竟是已過去十七整年了。
趙韌眉目含笑,語氣充滿懷念道:
“往日只知武威侯府三子,個個人中龍鳳,忽有一朝突然冒出個裴家四郎。那大半年裏,裴顯張口閉口都是我四弟如何如何,我四弟劍法高超,我四弟貌若潘安,我四弟神仙般的人兒,聽得我與疏朗耳朵都起了繭子,滿心好奇。後來終得一見,倒也的確是......名不虛傳。”
他不再自稱朕,亦不再喚她臣,裴昀的思緒一時間被帶到了十七年前的那個上元夜,西子湖畔豐樂樓,桌上酒是葡萄醽醁夜光杯,臺下舞是如風胡旋美嬌娘,眼前人是鮮衣怒馬少年郎,那樣美好的年歲再也不會有。
她亦不禁笑了起來:“我還記得,我們四人一同破了城中童子失蹤奇案,毀了西湖畔的地下賭坊,揪出了幕後主使。還有在捉那綽號夜來香的采花賊時,被其暗算,險些被裝在箱子裏從懸崖上扔下去。”
“是啊,彼時為引那夜來香上鉤,你還喬裝假扮成了醉紅樓的花魁娘子。”
隔世經年,提起舊事,裴昀仍是忿忿不平:
“明明四個人抽簽,偏生我最倒黴,連中三次。”
“其實,那是疏朗從中做了手腳,戲弄於你。”趙韌緩緩道,“可若非他這番玩笑,我也不會知曉,原來英武少年濃妝淡抹,竟是錦繡佳人,綠鬢朱顏。”
裴昀聽罷一楞:“你怎麽會瞧見——”
她明明記得,當年那晚醉紅樓裏留在房中守株待兔的只有她和裴顯兩人。三哥莽撞粗心,被她三言兩語唬住,怕是至死都沒知道她的女兒身,然而趙韌卻是何時見到的......
整整十七個年頭過去,歷經人世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今日之裴昀,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心無風月的懵懂少年了。此時此刻,她看見趙韌定定望向自己的目光,熾熱而直白,平靜而哀傷,充斥著她過去那麽多年從未察覺,從未料到,亦從未想象過的隱秘情愫。
她意識到了什麽,猛然回頭,只見不遠處的墻上,方才趙韌一直凝望之處,所掛的赫然是一副泛黃的舊畫。
那依稀是室外之人偷窺的視角,畫中門裏窗邊,紅衣少女窈窕背影妝臺側坐,鏡中朱顏朦朧,寥寥幾筆,神韻盡顯,依稀是熟悉模樣,眉目如畫,卻又偏偏英姿勃發。
旁有題詩《采桑子》:
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
小來竹馬同游客,慣聽清歌。今日蹉跎,惱亂工夫暈翠蛾。
剎那間,裴昀渾身顫栗,她明白了許多事,亦糊塗了許多事。
“你為何從來沒告訴我?”她喃喃道,“我為何從來不曾知曉?這麽多年了,我不知道....我當真不知道......”
“不過是少年人一瞬一念的怦然心動,早晚會被歲月蹉跎湮沒,你既然至今不覺,那我當初說與不說又有何區別?況且這些年來,你我君臣兄弟,肝膽相照,再提那兒女私情,反而是辱沒了,只不過......”
趙韌頓了頓,眼眸微垂,“只不過沒料到今夜還能再見你一面,終是不甘心將這話永遠藏在心底帶進陰曹地府,是我私心作祟,你聽過也便忘了吧。”
裴昀楞楞盯著面前之人,心中山崩地裂,波瀾滔滔,眉峰輕顫,終是有一滴淚自眼角緩緩滾落而下。
“如何忘?怎生忘?”她慘淡一笑,“話之出口,覆水難收,你來教一教我,究竟怎能忘記......”
“今夜亡國在即,你能萬水千山趕來相見,如此情深意重,我已是萬分感念。”趙韌淡淡道,“你且自此離去,接下來的最後一程,便不必再相送了。”
“不!”裴昀擦去眼角淚痕,咬牙道,“為臣為友,我斷不會拋下你孤身一人!”
她怎會不知他的打算?
不願南遷,不願受降,那麽便只剩下最後一條路了。
天子殉江山,國君死社稷。
唯有一死,唯有一死啊!
“誰說官家是孤身一人?”
一把嬌柔的嗓音驟然響起,裴昀回首望去,只見一娉婷身影緩步走入殿中,她身著一襲錦緞綾羅華冠霞披,雖無母儀天下之威嚴,卻是溫婉秀雅,眉目含笑,恰似春風拂面,如花解語。
“你是......解娘子?!”
裴昀猶豫了片刻才認出此人,心中無不驚愕。
此女名為解雙雙,風塵從良,原是謝岑紅顏知己,後入宮伴駕,趙韌因此被朝臣屢次上書規勸乃至斥責,卻仍是一意孤行。世人道其色迷心竅,一晌貪歡,誰料這些年過去,二人竟仍是不離不棄。
“侯爺不必擔心。”解雙雙柔柔一笑,走到趙韌身邊,伸手挽住他的臂彎,“妾身漂泊無依多年,承蒙官家不嫌棄收留了妾身,這份恩情妾身此生無以為報,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無論碧落黃泉,妾身都會一直陪在官家身邊。”
趙韌亦輕拍了拍她的手臂,含笑道:“有雙雙相伴,朕必不會孤單。”
裴昀望著面前這雙相偎相依的男女,看到的並非是郎情妾意,君恩嬪寵,那不過是一對亂世風雲中,深宮高墻裏,廝守取暖的孤家寡人罷了。
然而這蒼涼塵世,能得一人相守,已是萬幸。
“四郎,朕還有最後一事托付於你。”
趙韌擡頭道:
“吾子正兒七日前已由疏朗相護離宮南下,還望四郎照看則個,免遭蒙兀所擄,為我趙氏留下最後一絲血脈。”
“臣...遵旨。”
裴昀下跪行禮,鄭重三拜,一字一頓道:
“誓死不辱使命。”
趙韌親手將她扶起,二人四目相對,他輕輕一笑:
“昀弟,再喚我一聲罷。”
裴昀聞言,瞬間紅了眼眶,哽咽著最後道別:
“承毅兄,你保重......”
更深露重,子規夜啼,裴昀一步一步走出了殿宇,走出了高墻,走向無邊無際的夜色之中。
還未離禁宮,便聽人聲鼎沸,喧嘩不絕。
再回首時,那遠處崇政殿的方向已是火光沖天。
......
「穆宗,諱韌,字承毅,帝第二子也,母張賢妃。少聰敏,善屬文,太後楊氏愛之,親自撫育。順和二年,冊為皇太子。開平元年五月,出督北伐,被俘,議和乃歸。開平四年三月,先帝因病內禪,繼位於垂拱殿,改元景明,立妃程氏為後,誅韓齋溪,追覆裴安原官,以禮改葬。景明四年十一月,令淩青松領軍從蒙兀兵圍蔡州,滅燕。景明五年三月,詔宋信南出兵入洛,敗。六月,下罪己詔,貶謝岑。七月,蒙兀侵蜀,任白行山入川,建山城。景明七年八月,嘉釣魚城大捷,十月,任甄允秋為相。景明八年正月,準楊直建播州海龍屯,三月,白行山暴斃,特贈五官。六月,召謝岑回朝覆原官。景明九年二月,淩越猝,輟朝,特贈太師、安國公,任閭文山為京湖制置使。景明十年三月,襄樊陷,八月,丁家洲敗,貶甄允秋。景明十一年正月十五,蒙軍圍臨安,自焚於崇政殿,廟號穆宗,葬於帝陵。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宋史·穆宗本紀》元相脫脫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