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三章

關燈
第二十三章

七夕佳節, 平湖秋月,西子湖畔,燈影繁華。

人道中秋賞月, 七夕觀星, 這西湖之濱最佳賞月觀星之處, 一為泛舟湖上,二為孤山禦苑, 三為豐樂高樓。這三者非達官顯貴而不可得,然若一貧如洗, 還想附庸風雅,卻也有去處。畢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焉有富貴貧賤之別?

湧金橋畔望月亭中,正是聚集了這樣一群清貧儒生。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古往今來七夕佳句數不勝數,私以為樊川居士這句當為魁首。”

“李兄此話置秦少游的這闕《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於何地?”

“不然不然,二者皆俗,統統比不上東坡這句‘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來得雅致。”

幾人飲秋水,食赤豆,談及古人詩詞, 興高采烈甚為忘情,聲音不免越來越大。

啪啦——

忽而一聲清脆碎響, 一口空酒壇摔在了亭外小徑上,七零八碎,酒香淡淡。

亭中儒生驚了一驚,不禁四處尋望。

望月亭四面通透,方圓皆不見人影,不知酒壇從何而來,只道是巧合之事,於是眾人置之不理,繼續高談闊論。

啪啦——

又一口酒壇憑空砸在了亭外地上,摔得稀碎,眾儒生再坐不住,紛紛走出望月亭,一探究竟。

“誰呀這是?”

“哪個混賬在此生事?”

“啊,你們看——”

正在大家四處尋覓之時,忽有一人叫了一聲,眾人順著他所指看去,但見那望月亭飛檐之上竟坐個了青衣身影,一腿屈膝,一腿長伸,姿態隨意,身邊壘了十壇八壇酒水,顯然正是那始作俑者。

那獨愛杜牧的儒生率先開口質問道:

“我等在此觀星品詩,你這渾人何故作亂,壞我等雅興?”

餘人接連附和:

“不懂禮數,有辱斯文!”

“就是就是!”

那青衣勁裝之人恍若未聞,兀自將壇中所剩的半壇藍橋風月仰頭一飲而盡,隨手用袖口擦了擦唇畔酒漬,只扔下了兩個字:

“聒噪。”

眾儒生聞言頓時火冒三丈:

“你這渾人說誰聒噪?”

“鄉野村夫,粗鄙不堪!”

啪啦——

又是一口酒壇從天而降摔在了眾人中央,這回不是空壇卻是滿滿的一壇佳釀,落地之後,酒水四處流散,頓時香氣四溢。

又不少酒水迸濺在了眾人長袍上,見衣衫臟汙,儒生們更是氣極,紛紛破口大罵。有人靈機一動,撿起地上石塊向亭上扔了回去,其他人有樣學樣,跟著反擊。

然亭上人居高臨下,優勢盡占,很快便有更多的酒壇從天而降。那人手上極準,酒壇無一傷人,壇中酒水卻是盡數潑灑下來,猶如一場醉意熏人的大雨,將亭下人兜頭兜腦淋了個濕透。

青衣人朗聲笑道:

“未至瓊林宴,先飲禦庫酒,這薔薇露、思堂春的味道如何?”

眾人忙著抱頭鼠竄,哪有功夫細品這瓊漿玉飲?故而他們亦不曾註意到,夜幕下,另有一個紫袍身影悄然而至,落在望月亭飛檐之上,悄無聲息的攜起那青衣人縱身而飛,自此飄然遠去了。

待那“酒雨”驟停,儒生們才發現亭上人已不見,前後左右望去,都沒尋到半分蹤影。

一人臉色煞白:“莫莫莫莫非,咱們遇見了鬼?”

“子不語怪力亂神!世間哪有鬼神?!”另一人呵斥。

還有一人嗅著衣衫上的酒味,納罕道:“薔薇露,思堂春...這可是宮廷禦酒,這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青衣人自然是裴昀。

此時她雖看似臉未紅,氣未喘,實則已是喝得爛醉,分不清南北,辨不出東西,全然不知自己在說何話做何事,連被人抱起以輕功飛馳,起落如蜻蜓點水,最終悠然落在了豐樂樓三層樓高的房檐之上,都無知無覺,沒有絲毫反抗。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豐樂樓本是為念昔日故都汴京樊樓而名,美景卻更勝樊樓,登樓而望,湖光山色,月影煙波,奇花異草,亭臺樓閣盡收眼底,實乃“湖山之冠”也。

裴昀躺在飛檐瓦上,兀自仰頭凝望著滿天星河,似是有些癡了,全然沒曾察覺到有人坐在她的身側,伸手緩緩摩挲著她的面頰,鉗住她的喉頸。

呼吸相近,氣息相聞,一個熟悉的嗓音在耳畔問道:

“喝了多少?”

“三......”

“三壺?”

“三壇......”

“......你是打算將自己醉死嗎?”

她楞了楞,一字一頓道:

“今朝有酒醉,醉可解千愁。”

她大師伯羅浮春,綽號醉劍俠,癡於劍術,亦嗜好美酒,經常掛在嘴邊的便是這句不倫不類的詩。彼時她不懂,並非不懂為何杜康解憂,卻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不知這世間終是悲歡離合,去日苦多。

那聲音冰冷而諷刺:“你裴家四郎而今春風得意,名利雙收,將旁人一片真心棄之敝履,耍得團團轉,又有何可愁?”

“春風得意,名利雙收?我家破人亡,父兄皆故,一路踏著親人與仇人之血走到今日,也算春風得意,名利雙收嗎?”

她唇角緩緩勾起一抹空洞的笑,自言自語般呢喃:

“你可知,今天是何日子?”

“往年今日,都會有一輛滿載吃穿用度的馬車,從臨安而來,那是爹娘送我的生辰之禮。裏面總是有娘親親手縫制的衣衫鞋襪,爹爹費心挑選的書籍,京中時興的蜜餞果子、好茶美酒,次次花樣都不同。但其中卻有一件,年年必備,便是一對磨喝樂。”

那是七夕佳節供奉牛郎織女的一種土泥偶娃,以西域梵文命之,大小不一,貴賤不等,甚為孩童所喜,無論宮中顯貴,還是市井販夫,家家常見。

“隨著年歲漸長,送來的磨喝樂越來越大。初時,是拳頭大小,後來是巴掌大小,再後來大如冬瓜,擺在一起,從大到小,憨態可掬,甚為有趣。”

“可是磨喝樂只有十七對,十七之後,便再沒有了。”

她自嘲般笑著長嘆了一聲,淚水便也從眼角沿著腮邊徐徐滾落了下來。

“縱我報仇雪恨又如何?縱我手刃仇敵又如何?裴家已經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四年前的巨變太過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以至於比起悲傷,湧上心頭的更多是憤怒、愧疚、憎恨。生離死別她無能為力,故而便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覆仇之上,以此當做唯一活下去的理由,仿佛只要是報了仇,平了反,武威候府洗涮冤屈,威名重立,一切就都能回到過去的日子了一樣。

而今,這些事她一一都做到了,趙韌下詔為裴府正名,為父兄封賞之時,她真的以為自己長久以來心願終於能實現了。她在那一瞬間攀上了萬丈高峰,豪情萬丈,欣喜若狂。而今塵埃落定,憤怒、愧疚、憎恨皆褪去了之後,純粹的悲傷才如潮水般後知後覺的湧了上來。

“而今,陰曹地府,爹、娘應當已與兄嫂們團聚了吧,如此黃泉路上,一家人倒也熱鬧得緊,卻獨獨缺了一個我。可我在這人間還有孤零零的數十年好活,待我歸去之時,他們想必都已投胎輪回,重獲新生了吧......”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

一切的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身旁人聽罷沈默良久,伸手拂去她鬢邊碎發,緩緩撫摸她額角那處黥面,低聲道:

“至少,你曾擁有過這一切,便已比從不曾擁有過之人幸運得多......”

便在這火樹銀花,笙歌不夜的七夕佳節,沒人留意到,最繁華喧鬧的豐樂樓房檐之上,一瓦之隔處,竟有一雙人在此旁若無他,喁喁細低語,正如那鵲橋之上終於相會兩顆明星一般。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句句皆是不可說,不可說。

......

大師伯羅浮春好酒,常常以古法自釀,他說,少年人喝酒才能嘗出滋味,老來喝酒只是飲苦水。因此裴昀五歲那年便被醉糊塗的大師伯強行灌了一杯“劉伶醉”,此後稀奇古怪之酒更是源源不絕,酒量不說千杯不醉,倒也確實比旁人強不少。

醉得如此徹底,如此放肆,如此人事不省,還是頭一遭。

翌日一早,裴昀被巨大的鐘聲震醒,頭疼欲裂的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竟身處在一間寺廟禪房內,她茫然半晌,腦海中如漿糊般一片混沌。

衣衫齊整幹凈,只不過一身難聞酒氣。銀兩佩劍俱在,只不過肩頭多了一件玄色披風。

篤篤篤——

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施主可曾起身了。”

裴昀急忙揚聲回道:

“請進——”

一開口嗓音嘶啞得竟不像是自己。

一年約十四五歲的黃衣小沙彌端著水盆進了房中。

“師父叫小僧來服侍施主洗漱。”

“不敢不敢,我自己來就好。”

裴昀草草洗漱過後,迫不及待的問小沙彌道:

“請問這位小師傅,此地是何處?我昨夜喝得高了,有些記不清楚。”

“回施主,此地為湖心保寧寺。”

裴昀聞言頓時呆若木雞,這保寧寺可是位於西湖中小瀛洲島上,她記得自己明明是在豐樂樓喝的酒,怎麽喝醉之後,跋山涉水跑到了湖中央了?

“我自己來的?”她不確定的問。

小沙彌見她一臉茫然,不似是“有些記不清”,大抵是“全然不記得”了,故而好心釋疑道:

“昨夜小僧與師父當值巡夜,在岸邊的‘我心相印亭’發現的施主,彼時施主獨身一人睡在亭內,岸邊還系著一艘小舟,施主大約是獨自劃船來的島上。師父唯恐施主夜風著涼生病,故而將施主帶回了寺中安置在禪房。”

裴昀楞怔了半晌,腦子如同叫人挖空了一般,想不起昨夜半點細節。當真是她喝高之後,一個人劃船來的湖心島?可她明明不會劃船,而身上這玄色披風又是誰的?

她將疑惑問出口,小沙彌也一無所知,她只得壓下滿腹糾結,拱手道:

“多謝小師傅,也多謝令師,敢問令師是哪位法師?在下這就前去親自道謝。”

小沙彌搖了搖頭:“師父說出家人理應大開方便之門,施主不必言謝,他亦不會見你,施主若起身後,便自行離去罷。師父還叫我對你道,施主且保重身體,再遇愁苦之事,切莫以酒澆愁,此番僥幸遇見了他,若是遇見歹人該如何是好?”

裴昀汗顏,連忙虛心受教,又對小沙彌再道謝意,便打算告辭。

臨走之時,她突然意識到了什麽,回頭問道:

“小師傅,這間禪房中可曾熏過香?”

小沙彌一楞:“佛門之地,只有檀香,不熏俗香,”

“是麽?”裴昀有些恍惚,“那許是我嗅錯了罷。”

一柱焚之,恍然如身在孤山,雪後園林,水邊籬落,使人神氣俱清。

那是冰天雪地的清幽寒香,像極了返魂梅的味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