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十二章
“大喜之日, 連夜上門問診,在下這還是頭一遭遇見。”
救必應帶著弟子背著藥囊進了門,嘆了口氣:
“世子人呢?”
杜衡賠笑回道:“公子無事, 此番還是之前那位姑娘。”
“哦?可是內傷反覆了?”
“這......大抵不是, 但是突然暈厥, 不知緣由......”
杜衡吞吞吐吐,他可是當真不知緣由。今晚公子不踏入新房, 在若梅軒過夜乃是意料之中之事,以往常經驗來看, 就是上演了十八般武藝也不意外。但這回事情與前兩次都不同,聽門外守夜的婢女說一切本來是頗為順當的,誰料突然就又鬧翻了,而後一個莫名暈倒,一個陰沈著張臉命他去請大夫, 當真令人捉摸不透究竟發生了什麽。
但救必應畢竟見過人世百態不足為奇,也沒多問,只按部就班看診。床上之人閉目躺在床榻之上,面色如常,呼吸平穩,便如沈沈睡去了一般,分外安詳。
搭脈片刻,救必應收回手,淡淡道:“這位姑娘內傷已是大好,此番乃是郁結於心,氣走岔道, 一時撅了過去,稍加艾灸藥熏舒筋活血便可無礙。”
杜衡不禁松了口氣:“有勞神醫了。”
救必應頷首, 一邊命弟子準備,一邊對他道:“此舉須得寬衣,請杜公子先在外稍後片刻。”
杜衡拱手道:“好,那我與......便在門外靜候了。”
說著他不動神色的瞥了一眼外間。
救必應頓時了然,心中不禁感嘆,果然還是嘴硬心軟......
杜衡等人相繼退下,救必應身邊那藍衣弟子點燃艾草火筒,房中頓時彌漫開一股苦澀焦氣。
救必應並未急著為阿英施針,只是捏開她下頜,將一粒解毒藥丸塞進她口中,輕撫喉間助她下咽。
不多時,留守伺候的四名婢女頭暈眼花,相繼倒地,沈沈睡去,一時間屋內清醒站立的只剩救必應與弟子二人。
藍衣弟子將四女搬至墻角或屏風側,做出小憩假象,而救必應捏起一根銀針在阿英人中處施去,片刻後,針下人眼皮動了動,緩緩睜開雙眼。
阿英望向眼前之人,面露覆雜之色,心中百感交集,開口之時,聲音不禁帶了三分哽咽:
“四師伯......”
救必應眉宇間亦是飽含慈愛,他伸手摸了摸阿英發頂,憐惜道,
“孩子你受苦了。”
千金手救必應,師出蜀中春秋谷,乃是秦碧簫膝下四弟子,尤擅岐黃之術,少時行走江湖,立志懸壺濟世,多年來謹守門規,不曾向外人透露過師門只字片語。
乍見親人,阿英且悲且喜,便有千般委屈,萬般苦澀湧上心頭,強自忍耐著淚水,訥訥道:“之前我在半夢半醒間依稀看見了四師伯,還疑心是夢境,沒想到確是真的。”
救必應嘆道:“我與世子已相識十多年了,但他性情冷傲,若是我開口央他放你,怕是不成,唯恐適得其反,我便未言明與你的關系,一直想法設法等候再見你一面的機會。倒是孩子你,之前三師兄還道你出谷去太華山為寧掌門吊唁,卻為何落身此地?”
兩月前那顏玉央風風火火派人將他催來世子府救人,救必應如何也未想到床上所躺,那一腳都踏進鬼門關了的垂死之人,正是他的小師侄。彼時她臉上那副人/皮面具,還是當年他親眼見三師兄曲墨做來送給阿英做生辰之禮呢。
“此事,說來話長。”阿英艱難道。
其中種種陰差陽錯,此時不便細講,她長話短說,只道是因為奪回千軍破之故,這才掉進了顏玉央本為引裴昀上鉤而設下的陷阱中。
“這卻是,太難為你了......”
救必應搖頭嘆息,他自是知曉阿英與裴家與靖南王府之牽連,故而更是明白阿英此番受了多大了苦,心中疼惜更甚。
“事已至此,不必深究了。”阿英苦笑道,“四師伯,我如今武功尚未恢覆,你快想辦法助我一臂之力罷。”
其實阿英方才真切見到救必應的那一刻,這些時日提心吊膽孤立無援的煎熬就已統統放下了。她自幼在春秋谷長大,不自覺便將眾位師長奉若神明。她始終深信若非他們淡泊名利山野閑居,一旦出世必定能在江湖中激起千層巨浪。
就如小師公曾戲言一般,這幾人能文能武,醫星占蔔,進可攻城掠地,退可安邦治國,得此五人,足以一爭天下,又何況此時此刻區區一世子府?
救必應回她道:“不必擔心,師伯此番正是為救你而來。況且我非獨身前來,你且看此人是誰——”
阿英順著救必應的示意,向他身後那藍衣弟子看去。
此人自進門便彎腰塌背,低首垂目,而今終是挺胸擡頭,擦去面上易容,露出風流倜儻的眉目:
“四年不見,別來無恙。”
阿英定定望了他片刻,頗有隔世之恍然,輕輕一笑,五味雜陳:
“不是別來無恙,卻是別來多事,你應當是再清楚不過了。”
此人正是定南王府晚宴上,那三言兩句解了陳侍郎僵局的大宋和親副使——謝岑!
謝岑,字疏朗,姑蘇人士,曾是東宮太子賓客,與太子趙韌既為君臣又是知己。昔日臨安城中,謝岑、趙韌、阿英與裴家三郎裴顯,幾人少年相識,意氣相投,縱馬游街,肝膽相照,好不快活。
四年前,謝岑椿庭亡故,丁憂去職,回鄉守孝。不久北伐戰起,阿英隨候府諸人奔赴沙場,征戰一年有餘,而後便是開封大敗,趙韌被俘,裴家下罪,三郎裴顯禦前杖斃,四郎裴昀刺配崖山,鷂子嶺生死未蔔。
眾人天各一方,風流雲散,一轉眼,竟是過去了這許多年。
當年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謝岑亦是心中感概,幽幽一嘆:
“我本以為你也亡故,卻不想那夜定南王府乍遇,而你竟是......這副模樣。”
他上下打量阿英,露出些許戲謔之色。
二人雖然相交多年,但性情不合,多少有些齟齬,阿英知他所想,不由臉色紅白交織,用衣衫將紫金鎖蓋了蓋,冷聲道:
“你眼裏就只有這些個無謂之事?我舍命給你搭了戲臺,你倒唱是沒唱下去?”
夙昔他亦見過她和著琴曲舞梅花劍法,當日晚宴之上,她提及《玉妃引》而他接了茬,她便心知他是認出她了。阿英相信那紇石烈一死,哪怕她當場斃命,他也能知她深意,趁機挑撥離間,顛倒黑白,把燕廷二王相爭的這潭池水攪得更渾幾分。
謝岑似笑非笑:“你倒是下了招不要命險棋,可惜你被那世子當庭救走,正旦不在,我這袍帶醜委實孤掌難鳴。況且燕廷這場戲起轉承合,唱得火熱,已是用不了我再煽風點火了。”
上月初定南王顏泰康彈劾顏泰臨不成,擅自指使學士改動詔書,遭左丞相單衍昌揭發,燕帝大怒,遂將定南王削去兵權,貶至太原府領行臺尚書省事。雖在顏泰康甫一離京,燕帝便即刻反悔,派人將其召回,官覆原職,然君臣兄弟之間嫌隙已生,日後必生禍端。
對謝岑所言,阿英不疑有他,她清楚此人本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即便身為異國使臣,這兩個月時間也足夠他在燕廷官場中結交個遍了。
“你為何會與我四師伯一同前來?”
救必應道:“我與謝公子早年於江南有過一面之緣。”
“普天之下有幾人沒受過救神醫的恩惠?我派人監視世子府數日,得知神醫上府出診,便尋上神醫想請他相助混進世子府,未曾料到你竟是神醫的師侄。”謝岑頓了頓,又道,“不過,我早便知曉你在燕京了,送嫁隊伍前腳剛進城下榻,後腳便有人找上門來,你猜是誰?”
阿英心念一動,沖口而出道:“卓航!”
“不錯。”謝岑點頭,“他帶人尋著你留下的暗號一路北上,卻失去了你的蹤影,已在燕京徘徊數月了。和親使團一入京,他便找上我來,亮明身份,商量對策。”
是了,當初盜槍那一行人幾乎皆已身死,航二哥自是猜不到她在那顏玉央手中,難為他為追尋她下落奔波至今。
阿英頗為愧疚,卻也後知後覺發現,若非那顏玉央突然將她帶離京去了小湯山兩月有餘,恐怕謝岑與四師伯早已聯絡上了自己,雖然此行治好了她的內傷,卻也是橫生枝節,平添糾葛......
當真是一場孽債啊,阿英不禁心中苦笑。
救必應安撫她道:“孩子你不必擔心,世子府雖戒備森嚴,但你若想立即離開,師伯自是有法子。”
“我當然知曉四師伯本事,其實這段時日我也不是全然沒有逃脫之隙,只是我現下還不能走。”阿英慘淡一笑,低聲道,“和千軍破一同落在了那顏玉央手裏,還有侯爺夫婦的屍骨。”
槍乃死物,固然可棄,但她就算拼去這條性命不要,也決不能叫二人遺骨被毀!
謝救二人聞言皆是一楞,面面相覷。
阿英察覺有異,不禁問道:“怎麽了?發生了何事?”
謝岑嘆道:“許是你被幽禁已久,不知此事。年前燕主已聖旨昭告天下,派人於黃河畔尋到了裴侯夫婦的遺骨與寶槍千軍破,應靖南王所奏,感其忠勇仁義,追封裴侯為‘豫王’,將其與夫人風光厚葬,千軍破亦隨葬。”
“豫王?”阿英聞言勃然大怒,“豫州乃大宋昔日京畿所在,燕帝如此封賞,不正是做實裴侯通敵叛國,不臣之心?如此豈非陷裴家於萬劫不覆?”
“不錯,這正是燕廷挑撥離間之計,既假作仁善美名,又敲打大宋將領不敢再生主戰之心,當真是歹毒!”
“顏泰臨!”
阿英在心中將這一筆狠狠的記在了此人頭上,日後她必定要他千百倍奉還!
救必應寬慰她道:“事已至此,至少暫時不必再擔心燕人將侯爺夫婦的屍骨糟蹋,至於其他,便待日後從長計議罷。”
阿英豈不明白其中道理,當下只能強自忍耐住憤恨之情,至少顏玉央以此挾持自己的最大籌碼,卻是不覆存在了。
“縱是如此,卻還是要你在世子府再委屈一段時日,”謝岑意味深長道,“既然你如今已身在囹圄,正好可以趁機做個內應,你我裏應外合,方便下一步行事。”
阿英稍稍平覆心緒,問道:“你有何目的?”
對謝岑說出此話,阿英並不驚訝,反而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釋然。她早料到以他行事作風,斷然不會千裏迢迢來做這勞什子和親使,必是有所圖謀。
謝岑頓了頓,沈聲問道:“你可有聽聞太子近況?”
阿英聞言心中一顫,靜默片刻,點了點頭,輕聲道:
“我知道。”
趙氏子嗣稀薄,當今官家趙淮乃是先帝過繼之子,少時繼位,仍由太後垂簾聽政,把持朝政多年,而立之年才真正掌權,便養成了懦弱反覆之心性,聽信讒言,寵幸佞臣,不思進取,只求安穩度日,致使朝野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幸而其獨子趙韌乃是一道清流,太子少年神童,飽讀詩書,有日記萬言,過目不忘之本領。兼之溫文爾雅,宅心仁厚,禮賢下士,更是有雄心壯志,北定中原,收覆河山,乃是朝中為數不多的主戰一派。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年少之誓,言猶在耳,發願之人,卻是面目全非。
議和之後,太子歸朝,竟是性情大變,整日躲在府中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問世事,如同廢人。
自北伐戰敗,武威候府沒落,主戰一派幾乎被全盤清洗,官家稱病不朝,朝政大權一夕落在了首相韓齋溪之手。而太子非但不以為忤,反而對韓齋溪禮遇有加,萬事以他馬首是瞻,致使那韓齋溪在朝堂獨攬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比照昔日蔡相公秦相公有過之而無不及。
外有強敵環飼,內有奸臣當道,目下大宋當真是內憂外患,江山飄零矣。
謝岑緩緩道:“你我與太子乃是少年之交,相識多年,他的為人你再清楚不過。即便突逢大難,性情有變,又如何能像這般換了一個人一樣,難道你不覺這其中有蹊蹺之處嗎?”
“我自然有所懷疑,可是眼見為實,我不得不信。”阿英面露苦澀,“去年年初,我冒險回了一趟臨安,卻險些,命喪太子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喜之日, 連夜上門問診,在下這還是頭一遭遇見。”
救必應帶著弟子背著藥囊進了門,嘆了口氣:
“世子人呢?”
杜衡賠笑回道:“公子無事, 此番還是之前那位姑娘。”
“哦?可是內傷反覆了?”
“這......大抵不是, 但是突然暈厥, 不知緣由......”
杜衡吞吞吐吐,他可是當真不知緣由。今晚公子不踏入新房, 在若梅軒過夜乃是意料之中之事,以往常經驗來看, 就是上演了十八般武藝也不意外。但這回事情與前兩次都不同,聽門外守夜的婢女說一切本來是頗為順當的,誰料突然就又鬧翻了,而後一個莫名暈倒,一個陰沈著張臉命他去請大夫, 當真令人捉摸不透究竟發生了什麽。
但救必應畢竟見過人世百態不足為奇,也沒多問,只按部就班看診。床上之人閉目躺在床榻之上,面色如常,呼吸平穩,便如沈沈睡去了一般,分外安詳。
搭脈片刻,救必應收回手,淡淡道:“這位姑娘內傷已是大好,此番乃是郁結於心,氣走岔道, 一時撅了過去,稍加艾灸藥熏舒筋活血便可無礙。”
杜衡不禁松了口氣:“有勞神醫了。”
救必應頷首, 一邊命弟子準備,一邊對他道:“此舉須得寬衣,請杜公子先在外稍後片刻。”
杜衡拱手道:“好,那我與......便在門外靜候了。”
說著他不動神色的瞥了一眼外間。
救必應頓時了然,心中不禁感嘆,果然還是嘴硬心軟......
杜衡等人相繼退下,救必應身邊那藍衣弟子點燃艾草火筒,房中頓時彌漫開一股苦澀焦氣。
救必應並未急著為阿英施針,只是捏開她下頜,將一粒解毒藥丸塞進她口中,輕撫喉間助她下咽。
不多時,留守伺候的四名婢女頭暈眼花,相繼倒地,沈沈睡去,一時間屋內清醒站立的只剩救必應與弟子二人。
藍衣弟子將四女搬至墻角或屏風側,做出小憩假象,而救必應捏起一根銀針在阿英人中處施去,片刻後,針下人眼皮動了動,緩緩睜開雙眼。
阿英望向眼前之人,面露覆雜之色,心中百感交集,開口之時,聲音不禁帶了三分哽咽:
“四師伯......”
救必應眉宇間亦是飽含慈愛,他伸手摸了摸阿英發頂,憐惜道,
“孩子你受苦了。”
千金手救必應,師出蜀中春秋谷,乃是秦碧簫膝下四弟子,尤擅岐黃之術,少時行走江湖,立志懸壺濟世,多年來謹守門規,不曾向外人透露過師門只字片語。
乍見親人,阿英且悲且喜,便有千般委屈,萬般苦澀湧上心頭,強自忍耐著淚水,訥訥道:“之前我在半夢半醒間依稀看見了四師伯,還疑心是夢境,沒想到確是真的。”
救必應嘆道:“我與世子已相識十多年了,但他性情冷傲,若是我開口央他放你,怕是不成,唯恐適得其反,我便未言明與你的關系,一直想法設法等候再見你一面的機會。倒是孩子你,之前三師兄還道你出谷去太華山為寧掌門吊唁,卻為何落身此地?”
兩月前那顏玉央風風火火派人將他催來世子府救人,救必應如何也未想到床上所躺,那一腳都踏進鬼門關了的垂死之人,正是他的小師侄。彼時她臉上那副人/皮面具,還是當年他親眼見三師兄曲墨做來送給阿英做生辰之禮呢。
“此事,說來話長。”阿英艱難道。
其中種種陰差陽錯,此時不便細講,她長話短說,只道是因為奪回千軍破之故,這才掉進了顏玉央本為引裴昀上鉤而設下的陷阱中。
“這卻是,太難為你了......”
救必應搖頭嘆息,他自是知曉阿英與裴家與靖南王府之牽連,故而更是明白阿英此番受了多大了苦,心中疼惜更甚。
“事已至此,不必深究了。”阿英苦笑道,“四師伯,我如今武功尚未恢覆,你快想辦法助我一臂之力罷。”
其實阿英方才真切見到救必應的那一刻,這些時日提心吊膽孤立無援的煎熬就已統統放下了。她自幼在春秋谷長大,不自覺便將眾位師長奉若神明。她始終深信若非他們淡泊名利山野閑居,一旦出世必定能在江湖中激起千層巨浪。
就如小師公曾戲言一般,這幾人能文能武,醫星占蔔,進可攻城掠地,退可安邦治國,得此五人,足以一爭天下,又何況此時此刻區區一世子府?
救必應回她道:“不必擔心,師伯此番正是為救你而來。況且我非獨身前來,你且看此人是誰——”
阿英順著救必應的示意,向他身後那藍衣弟子看去。
此人自進門便彎腰塌背,低首垂目,而今終是挺胸擡頭,擦去面上易容,露出風流倜儻的眉目:
“四年不見,別來無恙。”
阿英定定望了他片刻,頗有隔世之恍然,輕輕一笑,五味雜陳:
“不是別來無恙,卻是別來多事,你應當是再清楚不過了。”
此人正是定南王府晚宴上,那三言兩句解了陳侍郎僵局的大宋和親副使——謝岑!
謝岑,字疏朗,姑蘇人士,曾是東宮太子賓客,與太子趙韌既為君臣又是知己。昔日臨安城中,謝岑、趙韌、阿英與裴家三郎裴顯,幾人少年相識,意氣相投,縱馬游街,肝膽相照,好不快活。
四年前,謝岑椿庭亡故,丁憂去職,回鄉守孝。不久北伐戰起,阿英隨候府諸人奔赴沙場,征戰一年有餘,而後便是開封大敗,趙韌被俘,裴家下罪,三郎裴顯禦前杖斃,四郎裴昀刺配崖山,鷂子嶺生死未蔔。
眾人天各一方,風流雲散,一轉眼,竟是過去了這許多年。
當年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謝岑亦是心中感概,幽幽一嘆:
“我本以為你也亡故,卻不想那夜定南王府乍遇,而你竟是......這副模樣。”
他上下打量阿英,露出些許戲謔之色。
二人雖然相交多年,但性情不合,多少有些齟齬,阿英知他所想,不由臉色紅白交織,用衣衫將紫金鎖蓋了蓋,冷聲道:
“你眼裏就只有這些個無謂之事?我舍命給你搭了戲臺,你倒唱是沒唱下去?”
夙昔他亦見過她和著琴曲舞梅花劍法,當日晚宴之上,她提及《玉妃引》而他接了茬,她便心知他是認出她了。阿英相信那紇石烈一死,哪怕她當場斃命,他也能知她深意,趁機挑撥離間,顛倒黑白,把燕廷二王相爭的這潭池水攪得更渾幾分。
謝岑似笑非笑:“你倒是下了招不要命險棋,可惜你被那世子當庭救走,正旦不在,我這袍帶醜委實孤掌難鳴。況且燕廷這場戲起轉承合,唱得火熱,已是用不了我再煽風點火了。”
上月初定南王顏泰康彈劾顏泰臨不成,擅自指使學士改動詔書,遭左丞相單衍昌揭發,燕帝大怒,遂將定南王削去兵權,貶至太原府領行臺尚書省事。雖在顏泰康甫一離京,燕帝便即刻反悔,派人將其召回,官覆原職,然君臣兄弟之間嫌隙已生,日後必生禍端。
對謝岑所言,阿英不疑有他,她清楚此人本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即便身為異國使臣,這兩個月時間也足夠他在燕廷官場中結交個遍了。
“你為何會與我四師伯一同前來?”
救必應道:“我與謝公子早年於江南有過一面之緣。”
“普天之下有幾人沒受過救神醫的恩惠?我派人監視世子府數日,得知神醫上府出診,便尋上神醫想請他相助混進世子府,未曾料到你竟是神醫的師侄。”謝岑頓了頓,又道,“不過,我早便知曉你在燕京了,送嫁隊伍前腳剛進城下榻,後腳便有人找上門來,你猜是誰?”
阿英心念一動,沖口而出道:“卓航!”
“不錯。”謝岑點頭,“他帶人尋著你留下的暗號一路北上,卻失去了你的蹤影,已在燕京徘徊數月了。和親使團一入京,他便找上我來,亮明身份,商量對策。”
是了,當初盜槍那一行人幾乎皆已身死,航二哥自是猜不到她在那顏玉央手中,難為他為追尋她下落奔波至今。
阿英頗為愧疚,卻也後知後覺發現,若非那顏玉央突然將她帶離京去了小湯山兩月有餘,恐怕謝岑與四師伯早已聯絡上了自己,雖然此行治好了她的內傷,卻也是橫生枝節,平添糾葛......
當真是一場孽債啊,阿英不禁心中苦笑。
救必應安撫她道:“孩子你不必擔心,世子府雖戒備森嚴,但你若想立即離開,師伯自是有法子。”
“我當然知曉四師伯本事,其實這段時日我也不是全然沒有逃脫之隙,只是我現下還不能走。”阿英慘淡一笑,低聲道,“和千軍破一同落在了那顏玉央手裏,還有侯爺夫婦的屍骨。”
槍乃死物,固然可棄,但她就算拼去這條性命不要,也決不能叫二人遺骨被毀!
謝救二人聞言皆是一楞,面面相覷。
阿英察覺有異,不禁問道:“怎麽了?發生了何事?”
謝岑嘆道:“許是你被幽禁已久,不知此事。年前燕主已聖旨昭告天下,派人於黃河畔尋到了裴侯夫婦的遺骨與寶槍千軍破,應靖南王所奏,感其忠勇仁義,追封裴侯為‘豫王’,將其與夫人風光厚葬,千軍破亦隨葬。”
“豫王?”阿英聞言勃然大怒,“豫州乃大宋昔日京畿所在,燕帝如此封賞,不正是做實裴侯通敵叛國,不臣之心?如此豈非陷裴家於萬劫不覆?”
“不錯,這正是燕廷挑撥離間之計,既假作仁善美名,又敲打大宋將領不敢再生主戰之心,當真是歹毒!”
“顏泰臨!”
阿英在心中將這一筆狠狠的記在了此人頭上,日後她必定要他千百倍奉還!
救必應寬慰她道:“事已至此,至少暫時不必再擔心燕人將侯爺夫婦的屍骨糟蹋,至於其他,便待日後從長計議罷。”
阿英豈不明白其中道理,當下只能強自忍耐住憤恨之情,至少顏玉央以此挾持自己的最大籌碼,卻是不覆存在了。
“縱是如此,卻還是要你在世子府再委屈一段時日,”謝岑意味深長道,“既然你如今已身在囹圄,正好可以趁機做個內應,你我裏應外合,方便下一步行事。”
阿英稍稍平覆心緒,問道:“你有何目的?”
對謝岑說出此話,阿英並不驚訝,反而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釋然。她早料到以他行事作風,斷然不會千裏迢迢來做這勞什子和親使,必是有所圖謀。
謝岑頓了頓,沈聲問道:“你可有聽聞太子近況?”
阿英聞言心中一顫,靜默片刻,點了點頭,輕聲道:
“我知道。”
趙氏子嗣稀薄,當今官家趙淮乃是先帝過繼之子,少時繼位,仍由太後垂簾聽政,把持朝政多年,而立之年才真正掌權,便養成了懦弱反覆之心性,聽信讒言,寵幸佞臣,不思進取,只求安穩度日,致使朝野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幸而其獨子趙韌乃是一道清流,太子少年神童,飽讀詩書,有日記萬言,過目不忘之本領。兼之溫文爾雅,宅心仁厚,禮賢下士,更是有雄心壯志,北定中原,收覆河山,乃是朝中為數不多的主戰一派。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年少之誓,言猶在耳,發願之人,卻是面目全非。
議和之後,太子歸朝,竟是性情大變,整日躲在府中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問世事,如同廢人。
自北伐戰敗,武威候府沒落,主戰一派幾乎被全盤清洗,官家稱病不朝,朝政大權一夕落在了首相韓齋溪之手。而太子非但不以為忤,反而對韓齋溪禮遇有加,萬事以他馬首是瞻,致使那韓齋溪在朝堂獨攬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比照昔日蔡相公秦相公有過之而無不及。
外有強敵環飼,內有奸臣當道,目下大宋當真是內憂外患,江山飄零矣。
謝岑緩緩道:“你我與太子乃是少年之交,相識多年,他的為人你再清楚不過。即便突逢大難,性情有變,又如何能像這般換了一個人一樣,難道你不覺這其中有蹊蹺之處嗎?”
“我自然有所懷疑,可是眼見為實,我不得不信。”阿英面露苦澀,“去年年初,我冒險回了一趟臨安,卻險些,命喪太子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