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35 章
關於綠植,C大把春天交給櫻花,把夏天交給香樟,把秋天交給楓樹,哪怕到了冬天,也有松柏作為綠色守護者為凜冬紓解寒意。
但C大外面的傳媒路,卻把四季都交給了梧桐。
冬天,雪後的梧桐銀裝素裹,像是披著婚紗的新娘。春天,梧桐的枝條探出嫩芽,帶來春的消息。夏天,梧桐墨綠色的葉片郁郁蔥蔥,與蟬鳴、微風合奏出一曲盛夏。秋天,梧桐葉漸漸泛黃,翩躚如蝶。
又到開學季,九月的梧桐是季節的使者,一排排佇立在傳媒路兩邊,迎來送往、守護每一位C大學子。
陸鳴和淩冬都瘦了一大圈,像是渡劫歸來。林夏倒是春風得意,雖然被曬黑了一個度,但整個人生龍活虎、神采奕奕。
從C大電視臺編輯部會議室出來,林夏三人在“老地方”——那家沒有招牌的C城本地菜館約了頓散夥飯。升入大二,C城電視臺會根據個人意願和電視臺需要,給成員進行分組。
淩冬自然是播音主持組,他早就定好新聞主持人的位置。在C城電視臺魔鬼訓練2個月,一回來兩位新人就開始與兩位老主持人搭檔,交替播晚間新聞。
陸鳴留在新聞組,繼續扛著相機跑新聞,滿足他那無比旺盛的好奇心。陸鳴是天生的冒險家,他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好角度記錄現場。新聞的隨機性就像開盲盒,時間和空間都不固定,想想就覺得刺激。
林夏卻在刺激和探索之間選擇了後者,她主動申請專題組並獲批。因為她更想探尋一個主題、一個人物、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用更多的精力、視角、鏡頭和文字,做更有深度的作品。
三人三組,各奔東西。
淩冬很清楚,這個結果是最符合他們三人當下發展需求的。新聞重效率,要搶黃金時間,必然會舍棄一些內容。林夏是個感情真摯、情感豐富的人,向來不太喜歡一板一眼、流水線式的產出,而是把每一個作品都潛心鉆研、精雕細琢。用林夏的話來說,新聞就像是小提琴,用高音來刺激觀眾耳膜,吸引註意力。專題則像是大提琴,低沈有力,用氛圍來感染觀眾,讓接收者不知不覺就被包裹其中,與低頻共振。
從淩冬個人來說,他自然希望林夏能夠留在新聞組,因為新聞組與播音主持組算是共生組,每一個新聞的呈現都需要兩組配合輸出。一旦林夏去了專題組,雖然大家還是同事,但工作上的交集銳減,共處的時間大幅減少,這對於一個苦苦暗戀的人來說,萬分痛苦。
但愛不是束縛的借口。林夏向來隨性灑脫,像只自由的鳥,於她而言,專題組的舞臺才是能讓她展翅高飛的那片天空。
喜歡一個人,可以寵溺和占有,但不能過度自私和控制。雖然折翼的鳥兒也很令人憐惜、心跳加速,但飛在天空的鳥兒何嘗不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
分組之後的三人各自忙碌,陸鳴由於性格好、為人熱情,還被安排了帶大一新人的任務。不過於他而言,這都不叫個事,他的人生信條就是與人相交。
淩冬身為新聞主持人,擔子重、強度高,但好在有C城電視臺那兩個月打底,目前電視臺的工作還算游刃有餘。學生會這邊也過了生手期,加之李沐雨、陳明等人與他默契度也上來了,處理業務不再束手束腳,效率很高。
令人沒想到的是,三人裏最忙的人竟然是林夏。按理說林夏是從新聞組轉的專題組,只是工作性質和側重變了,工作內容和任務量應該持平才是。可事實卻是,林夏在專題片上投入的心血肉極多,早出晚歸,白天出外景,晚上寫腳本、臺詞、采訪提綱,恨不能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加之還有文藝部的大小事宜,林夏整個人就像一臺城際高鐵,有種不顧其他交通工具死活的悲壯感。
淩冬和陸鳴兩人對林夏知根知底,沒多過問。最先沒沈住氣的是新上任的編輯部副主任沈昕,正好楚瀟瀟這天回電視臺看望大家。沈昕拉著楚瀟瀟一起來到播音主持組辦公室。
沈昕對淩冬說:“你快勸勸林夏吧,她這個工作狀態快把專題組卷死了。所以說起點太高有時候未見得是好事,你看林夏出道即巔峰,搞得現在沒日沒夜、天天加班,也不一定能做出超越《我想去的地方》那樣的作品。”
沈昕不了解林夏,這麽說也無可厚非,可作為林夏的好朋友,淩冬知道林夏不是那樣功利的人。
“沈昕學姐,林夏之所以那麽努力,不是為了超越《我想去的地方》,而是為了把她手裏的專題片做好。不可否認,《我想去的地方》確實提高了她對自己所做專題片的期待值,但她心裏很清楚,《我想去的地方》或許是她此生都無法再企及的高度,就像您說的——出道即巔峰。即便如此,她也還是會用心地去做每一個專題片,專註於角色、鏡頭、臺詞,無愧於參與專題片制作的每一個人,無愧於投入心血、苦心經營的自己。”
沈昕聽完倒沒反駁,只是沒忍住嘟囔了一句:“你又不是她,怎麽對她了解這麽多?”
楚瀟瀟接了這話:“他眼睛都長林夏身上了,你還沒看出來?”
沈昕大為震驚,詫異地看著淩冬:“你跟林夏不都是工作狂嗎?一個學生會學長兼電視臺新聞主持人,一個文藝部副部長兼電視臺專題組記者,哪個不是重職,還有時間談戀愛?”
淩冬嘴角抽了抽:“沒時間啊,我單戀而已。”
沈昕一時語塞,信息量太大以至於把她幹懵了。
楚瀟瀟感慨道:“現在的年輕人可不比咱們那時候了,咱們喜歡一個人都藏著掖著,生怕別人知道。你再看他,除了不敢在本人面前造次,恨不能告訴所有人。”
沈昕冒出新的疑問:“你既然喜歡她,不更應該心疼她,勸她少忙工作、註意身體嗎?”
淩冬堅定地說:“正是因為我喜歡她,所以才不應該去阻止她。為內心所愛而努力,為選擇的事業而全力拼搏,這是多麽令人激動的事。”
楚瀟瀟點點頭,鼓勵淩冬:“林夏是個過度專註的人,一旦紮在自己喜歡的事裏,就容易忽略身邊的人和事。你慢慢來,守護好她,總有一天她會回頭看到你的。”
看著這兩人互相知悉、默契十足,沈昕漸漸想明白了一些事。為什麽淩冬能舍棄私心去支持林夏的事業?為什麽三個大一的新生能拍出《我想去的地方》這樣的作品?為什麽合作了一年的他們會如此平和的分道揚鑣?……雖然都有他們各自選擇的內因,但這些還有一個共同的外因,有一個人全程參與其中、卻並未橫加幹涉。
那個人就是楚瀟瀟。
作為上一任編輯部副主任,楚瀟瀟可能不是一個出色的創作者,但她肯定是個知人善用的好領導。有些同事意志不堅、容易放縱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偷奸耍滑,楚瀟瀟就會對他們嚴格要求、時時督促;有些同事態度端正、認真負責,但新聞嗅覺和敏銳度不夠、鏡頭駕馭能力欠缺,楚瀟瀟就會安排合適的搭檔讓他們取長補短。而對於淩冬、林夏、陸鳴這些個人能力和特點都極其強烈的人,她更多的時候都是退居後方,讓他們自由發揮,遇到困難先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她才以電視臺單位的角度介入,為他們保駕護航。
從這個角度來說,楚瀟瀟真的很了不起,是她沈昕今後應該學習的榜樣。站在楚瀟瀟的肩膀上、踩著她辛苦鋪好的道路,沈昕對自己接任的新聞編輯部副主任這個職位也有了更多認識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這些優秀的理念和經驗,就這樣去蕪存菁、與時俱進,一屆接一屆、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來,成了C大電視臺的底蘊,讓全國最好的傳媒大學始終保有“全國最好的高校電視臺”這塊金字招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關於綠植,C大把春天交給櫻花,把夏天交給香樟,把秋天交給楓樹,哪怕到了冬天,也有松柏作為綠色守護者為凜冬紓解寒意。
但C大外面的傳媒路,卻把四季都交給了梧桐。
冬天,雪後的梧桐銀裝素裹,像是披著婚紗的新娘。春天,梧桐的枝條探出嫩芽,帶來春的消息。夏天,梧桐墨綠色的葉片郁郁蔥蔥,與蟬鳴、微風合奏出一曲盛夏。秋天,梧桐葉漸漸泛黃,翩躚如蝶。
又到開學季,九月的梧桐是季節的使者,一排排佇立在傳媒路兩邊,迎來送往、守護每一位C大學子。
陸鳴和淩冬都瘦了一大圈,像是渡劫歸來。林夏倒是春風得意,雖然被曬黑了一個度,但整個人生龍活虎、神采奕奕。
從C大電視臺編輯部會議室出來,林夏三人在“老地方”——那家沒有招牌的C城本地菜館約了頓散夥飯。升入大二,C城電視臺會根據個人意願和電視臺需要,給成員進行分組。
淩冬自然是播音主持組,他早就定好新聞主持人的位置。在C城電視臺魔鬼訓練2個月,一回來兩位新人就開始與兩位老主持人搭檔,交替播晚間新聞。
陸鳴留在新聞組,繼續扛著相機跑新聞,滿足他那無比旺盛的好奇心。陸鳴是天生的冒險家,他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好角度記錄現場。新聞的隨機性就像開盲盒,時間和空間都不固定,想想就覺得刺激。
林夏卻在刺激和探索之間選擇了後者,她主動申請專題組並獲批。因為她更想探尋一個主題、一個人物、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用更多的精力、視角、鏡頭和文字,做更有深度的作品。
三人三組,各奔東西。
淩冬很清楚,這個結果是最符合他們三人當下發展需求的。新聞重效率,要搶黃金時間,必然會舍棄一些內容。林夏是個感情真摯、情感豐富的人,向來不太喜歡一板一眼、流水線式的產出,而是把每一個作品都潛心鉆研、精雕細琢。用林夏的話來說,新聞就像是小提琴,用高音來刺激觀眾耳膜,吸引註意力。專題則像是大提琴,低沈有力,用氛圍來感染觀眾,讓接收者不知不覺就被包裹其中,與低頻共振。
從淩冬個人來說,他自然希望林夏能夠留在新聞組,因為新聞組與播音主持組算是共生組,每一個新聞的呈現都需要兩組配合輸出。一旦林夏去了專題組,雖然大家還是同事,但工作上的交集銳減,共處的時間大幅減少,這對於一個苦苦暗戀的人來說,萬分痛苦。
但愛不是束縛的借口。林夏向來隨性灑脫,像只自由的鳥,於她而言,專題組的舞臺才是能讓她展翅高飛的那片天空。
喜歡一個人,可以寵溺和占有,但不能過度自私和控制。雖然折翼的鳥兒也很令人憐惜、心跳加速,但飛在天空的鳥兒何嘗不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
分組之後的三人各自忙碌,陸鳴由於性格好、為人熱情,還被安排了帶大一新人的任務。不過於他而言,這都不叫個事,他的人生信條就是與人相交。
淩冬身為新聞主持人,擔子重、強度高,但好在有C城電視臺那兩個月打底,目前電視臺的工作還算游刃有餘。學生會這邊也過了生手期,加之李沐雨、陳明等人與他默契度也上來了,處理業務不再束手束腳,效率很高。
令人沒想到的是,三人裏最忙的人竟然是林夏。按理說林夏是從新聞組轉的專題組,只是工作性質和側重變了,工作內容和任務量應該持平才是。可事實卻是,林夏在專題片上投入的心血肉極多,早出晚歸,白天出外景,晚上寫腳本、臺詞、采訪提綱,恨不能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加之還有文藝部的大小事宜,林夏整個人就像一臺城際高鐵,有種不顧其他交通工具死活的悲壯感。
淩冬和陸鳴兩人對林夏知根知底,沒多過問。最先沒沈住氣的是新上任的編輯部副主任沈昕,正好楚瀟瀟這天回電視臺看望大家。沈昕拉著楚瀟瀟一起來到播音主持組辦公室。
沈昕對淩冬說:“你快勸勸林夏吧,她這個工作狀態快把專題組卷死了。所以說起點太高有時候未見得是好事,你看林夏出道即巔峰,搞得現在沒日沒夜、天天加班,也不一定能做出超越《我想去的地方》那樣的作品。”
沈昕不了解林夏,這麽說也無可厚非,可作為林夏的好朋友,淩冬知道林夏不是那樣功利的人。
“沈昕學姐,林夏之所以那麽努力,不是為了超越《我想去的地方》,而是為了把她手裏的專題片做好。不可否認,《我想去的地方》確實提高了她對自己所做專題片的期待值,但她心裏很清楚,《我想去的地方》或許是她此生都無法再企及的高度,就像您說的——出道即巔峰。即便如此,她也還是會用心地去做每一個專題片,專註於角色、鏡頭、臺詞,無愧於參與專題片制作的每一個人,無愧於投入心血、苦心經營的自己。”
沈昕聽完倒沒反駁,只是沒忍住嘟囔了一句:“你又不是她,怎麽對她了解這麽多?”
楚瀟瀟接了這話:“他眼睛都長林夏身上了,你還沒看出來?”
沈昕大為震驚,詫異地看著淩冬:“你跟林夏不都是工作狂嗎?一個學生會學長兼電視臺新聞主持人,一個文藝部副部長兼電視臺專題組記者,哪個不是重職,還有時間談戀愛?”
淩冬嘴角抽了抽:“沒時間啊,我單戀而已。”
沈昕一時語塞,信息量太大以至於把她幹懵了。
楚瀟瀟感慨道:“現在的年輕人可不比咱們那時候了,咱們喜歡一個人都藏著掖著,生怕別人知道。你再看他,除了不敢在本人面前造次,恨不能告訴所有人。”
沈昕冒出新的疑問:“你既然喜歡她,不更應該心疼她,勸她少忙工作、註意身體嗎?”
淩冬堅定地說:“正是因為我喜歡她,所以才不應該去阻止她。為內心所愛而努力,為選擇的事業而全力拼搏,這是多麽令人激動的事。”
楚瀟瀟點點頭,鼓勵淩冬:“林夏是個過度專註的人,一旦紮在自己喜歡的事裏,就容易忽略身邊的人和事。你慢慢來,守護好她,總有一天她會回頭看到你的。”
看著這兩人互相知悉、默契十足,沈昕漸漸想明白了一些事。為什麽淩冬能舍棄私心去支持林夏的事業?為什麽三個大一的新生能拍出《我想去的地方》這樣的作品?為什麽合作了一年的他們會如此平和的分道揚鑣?……雖然都有他們各自選擇的內因,但這些還有一個共同的外因,有一個人全程參與其中、卻並未橫加幹涉。
那個人就是楚瀟瀟。
作為上一任編輯部副主任,楚瀟瀟可能不是一個出色的創作者,但她肯定是個知人善用的好領導。有些同事意志不堅、容易放縱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偷奸耍滑,楚瀟瀟就會對他們嚴格要求、時時督促;有些同事態度端正、認真負責,但新聞嗅覺和敏銳度不夠、鏡頭駕馭能力欠缺,楚瀟瀟就會安排合適的搭檔讓他們取長補短。而對於淩冬、林夏、陸鳴這些個人能力和特點都極其強烈的人,她更多的時候都是退居後方,讓他們自由發揮,遇到困難先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她才以電視臺單位的角度介入,為他們保駕護航。
從這個角度來說,楚瀟瀟真的很了不起,是她沈昕今後應該學習的榜樣。站在楚瀟瀟的肩膀上、踩著她辛苦鋪好的道路,沈昕對自己接任的新聞編輯部副主任這個職位也有了更多認識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這些優秀的理念和經驗,就這樣去蕪存菁、與時俱進,一屆接一屆、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來,成了C大電視臺的底蘊,讓全國最好的傳媒大學始終保有“全國最好的高校電視臺”這塊金字招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