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
關燈
小
中
大
暗潮
秋東在回洛陽後十分低調, 與等待封賞的將士們一起紮營在洛陽城外三十裏處,並未提前在人前露面。
依然有很多人直接出城,在軍營外求見他, 想與他共商大事。
可秋東認為他們想商量的所謂大事,並沒有與他商量的必要。
如果在靈山寺出家的李旦, 亦或者在廬陵種菜的李顯,當真有重新登基執掌朝政的決心, 只是苦於無人可用,派人來尋求他這個阿弟的幫助, 秋東自然會考慮。
可如今的情況是, 太後做出了還政給李旦的姿態,李旦也不敢接。他沒有做皇帝的心,群臣硬逼著他做皇帝,李旦本人戰戰兢兢,群臣也恨鐵不成鋼,何苦呢?
依照他對李顯和李旦的了解,群臣私下為他們奔走, 想逼太後還政於他們中的一位,但凡成功, 他兩自然樂意坐上那把椅子, 君臣相和。
可一旦失敗, 他兩撇清關系的速度, 比誰都快, 軍營外那些人便是推出去的替死鬼, 和當年的上官儀一般無二。
如此說來, 倒也有幾分和阿耶一脈相承的意思。
秋東叫王孝傑出面:
“將人都打發了,便說吾從戰場下來, 身上有傷,不便見客。”
王孝傑應了一聲轉身便走,他也被那些人給煩的夠嗆。
他覺得那些人真是見不得大將軍好,如今大將軍才立了軍功,在軍中站穩腳跟,正是兩不相幫,穩坐釣魚臺的好時機。
那些人非要把大將軍拉下水,叫大將軍頂在前頭,替他們與太後打擂臺。
安的甚麽心吶?
大將軍憑甚麽替李旦那種只會躲在寺廟裏念經的皇帝沖鋒陷陣吶?那種懦弱無能之輩都能當皇帝,大將軍也是先帝與太後的親兒子,哪樣比他差了?就得為他左右奔波?
王孝傑意識到他的想法有多大逆不道後,趕忙止住念頭。
即便誰都沒見著福王當面,可只要他人在那裏,很多人依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似的,不停上書,表示太後應該還政於陛下。
太後也感受到了隨著幺兒進京,帶來的這股壓力,於是很積極應對。
她直接下詔,允許內外九品以上官員和百姓向朝廷自薦,若通過朝廷審核,便可被任用。*
要知道此前當官的途徑,只有前朝留下的舉孝廉,本朝的科舉制實行時間短,並不十分完善。如今多了這麽一途徑,武太後在底層官員那裏便得到了大量支持。
另外,她又下令讓人制造了四個銅匭,也就是銅匣子,叫人放在洛陽宮城前。
分別用作延恩、招諫、伸冤、通玄之用。*
延恩,顧名思義便是給那些謀求出仕又無門路之人,投遞文章之用,同時大量接收各路人馬獻上的歌功頌德的詩詞歌賦,華美文章。
招諫則更為實際,讓天下人當今對朝政上的得失暢所欲言。
伸冤自不必講,有何冤屈自投便可,朝廷會派人定時處理。
通玄則是留給那些懂得天象,能預測各種災難變化之人的。
武太後一套連招下去,廣開言路,立馬穩住了當前局勢。
但秋東並不看好她這一舉措。
廣開言路本身沒有任何錯,可要看把握這項政策之人,想利用這件事達成什麽樣的目的。
在秋東想來,如今的阿娘,並非一個會虛心納諫,接受天下人批評之人。
因而,他除了參與獻俘儀式外,日常都待在府中,偶爾接待阿姐一家,與往日的友人品酒閑聊,並沒有露出要參與朝事的意思。
這叫不少人暗地裏松了口氣。
即便如此,他的聲望依然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就是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先帝臨終前留下的遺詔中說,福王殿下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完全是描述事實,而非先帝給兒子臉上貼金的不要臉稱讚。
秋東因為此次功績,被封為策安大將軍,加封太尉,食邑八千戶。
身在洛陽權力中心,沒有永遠風平浪靜的舒心日子給他過。
這不,阿娘為了監督大臣,直接規定任何人都能利用銅匭進行告密,且她本人對此事非常看重。
但凡是告密者,不論是農夫還是樵夫,不管他告的是王爺還是陛下,都不許臣下私自審問,朝廷會用官方驛站,將人接到洛陽城,由阿娘親自接見。*
期間管吃管住。
如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若所告屬實也就罷了,可阿娘為了鼓勵下面人勇敢的站出來告密,規定了即便所告非實,也不會被問罪,朝廷還會出盤纏將人給好端端送回去。
更別提所告屬實的話,就地升官也不是夢想。
如此一來,民間簡直將此作為前往洛陽,白吃白喝旅行的新途徑,告密者絡繹不絕。
一時間洛陽城簡直熱鬧的不得了。
秋東待在家裏,聽來臣繪聲繪色的講:
“有那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老者,想在臨死前瞧瞧神都洛陽究竟長啥樣兒,於是不顧兒孫阻攔,硬說他要告裏正貪汙。
裏正直接給他跪下嘍,指天發誓,言明他若是貪汙了村裏一文錢,叫他全家不得好死,求老者安生在村裏待著。
奈何老者鐵了心要來洛陽,楞是安撫裏正——言說他只是誣告而已,朝廷不會將裏正如何,叫他安心。
驛站只得將人好生接來洛陽,結果那老者今兒上午進了洛陽城,激動之下,一口氣沒緩過來,人沒啦!”
這件事的可笑程度,讓武太後設立的這個告密制度,跟笑話似的。
秋東自來便不讚成通過誣陷的手段互相攻訐,黨派鬥爭無處不在,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他能理解。
可最起碼上位者自身要能立得住,而不是帶頭將經給唱歪了。
於是他問來臣:
“那老者是如何處置的?”
來臣眼角抽搐,哭笑不得道:
“依照往常規定,朝廷出盤纏,送他歸鄉,鑒於他上了年紀橫死異鄉,另外由當地官府出一筆喪葬費用。”
秋東搖頭,吩咐道:
“去,告訴負責此事的官員,便說是吾的意思,在城外二十裏處的山腳下選一荒地,將那老者葬在那兒,不許其兒孫為其遷墳。”
落葉不能歸根,子孫後代又遠在千裏之外,四時八節無法按時燒香,時人眼裏,這與孤魂野鬼也沒差,在地底下是要受旁的鬼欺負的。
懲罰著實不輕。
秋東又道:
“另,墳地選的空闊些,往後再有這種事發生,一律照此辦理,好叫天下人知道為老不尊的下場,也叫那些家裏有老人的家族知曉,縱容老人犯糊塗,便是給整個家族抹黑。”
那確實是抹黑,殿下這命令一下去,那老者的家族,怕是幾輩子都在外人跟前擡不起頭啦。
來臣轉念又想,可那一大家子人真的攔不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兒嗎?還不是也想叫家中老者占朝廷的便宜罷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森*晚*整*理文學城
老頭兒本人更是老而不死是為賊,裏正又做錯了什麽?因為他嚷嚷著上告,便跟著擔驚受怕好些日子。
來臣且管不了旁人如何,他擔憂的是:
“如此一來,旁人恐會非議於您。”
秋東擺手,叫他自去安排便是。
殺雞儆猴罷了,能殺一殺這種隨意誣陷,浪費朝廷人力物力財力的行為才是要緊事。
果然,福王殿下這招一出,消息傳出去,把那些鄉間閑來無事,用告密當做前往洛陽免費旅游之人,徹底給震懾住了。
消息傳到後來,坊間甚至有人說那老者並非自個兒激動死的,而是秋東這個王爺出手,一刀下去,親手結果掉的。
反正不管怎麽著,前來洛陽“旅游”之人算是消失無蹤啦,走出去洛陽街道空氣都清凈了許多。
對此,武太後也不惱,她對坐在下首吃茶的幺兒溫聲道:
“你做的對,朝廷的精力不該放在沒事找事的升鬥小民身上。此乃吾的疏漏,你能及時補上,阿娘很欣慰。”
秋東放下茶盞問她:
“道理兒與您講過太多遍了,您還是堅持如此做嗎?”
武太後頷首:
“你的做法只能震懾住那些鄉間升鬥小民,對於真正一心往上爬,且有能力往上爬之人,是無用的。阿娘只不過是給他們一個途徑,他們很快便能抓住這個機會,無所不用其極。”
“您需要那種人,是嗎?”
武太後對上小兒子了然的眼神,坦然承認:
“是,吾需要。”
朝中但凡稍微有些出身,有些能力,在民間有些威望的大臣,各個自詡李唐忠臣,不願為她所用。
那她只能另辟蹊徑,給自個兒尋幾個得力幫手。
秋東便緩緩起身,走出殿前說了一句:
“在您沒做出甚麽前,吾不能用沒有發生的事,指責您的不對。可若真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吾也不會袖手旁觀。”
武太後在福王離開後許久都沒講話,末了,還是長嘆口氣,吩咐上官婉兒:
“宣召來俊臣。”
一時間,通過告密,背叛上司甚至親人,踩著昔日同僚屍首,行事狠辣,性格殘暴的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得到太後接見,獲得官職,並被太後賞識且加以重用。*
福王府中,秋東在聽雨樓賞曲兒,狄仁傑在旁邊痛心疾首道:
“殿下,您可知,如今洛陽城中,臣子們每每上朝前,皆要與家人訣別,是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才出門吶?
如此下去,國將不國,您真的還要繼續放任不管嗎?”*
秋東斜睨他一眼,輕哼道:
“如果你能咽下嘴裏的酥餅再說的話,可能更有可信度。”
狄仁傑趕快灌了一口茶水,砸吧砸吧嘴,心道福王殿下這裏的糕餅和茶水都比旁處多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一抹嘴,這才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吶,今日早朝,太後娘娘下令,凡是被告者,不論官職大小,根本不給伸冤的機會,先進大獄,在來俊臣等人手下走一遭。
來俊臣何許人也,想必殿下您也有所耳聞,手段殘忍毒辣,橫不似人類,能在他手底下挺住的都是硬漢中的硬漢子,百不存一。挺不住的那些,不管是不是自個兒做的,全都咬牙認了,只求一個速死。”
聽狄仁傑說的可怖,其實秋東一直叫人暗中盯著呢,如今進去的那些,雖然罪名略有誇大,但當真不是甚麽清白無瑕之流,甚至沒少作惡。
進去吃點苦頭也無妨。
不過依照這種速度,遲早有一日,會發展出“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的情況。*
因而,他斜倚在榻上,換條腿叫侍女輕輕按摩,閑閑的問狄仁傑:
“狄大人如今乃散朝大夫,可對?”
狄仁傑不甚走心的朝他拱拱手:
“殿下好記性。”
“那狄大人去做個大理寺卿如何?”
狄仁傑一驚,睜大眼看他:
“殿下的意思是?”
侍女將一顆剝好的,飽滿圓潤的葡萄送到他嘴邊,秋東咽下去後,用輕描淡寫的語氣道:
“吾已經上書太後娘娘,來俊臣等人不能私設刑堂,必須在大理寺的監管下行事。”
狄仁傑為人公正,在地方任刺史時官聲便極好,讓這樣一個人做大理寺卿,是他和武太後都能接受的結果。
狄仁傑不可置信道:
“太後娘娘能同意?”
這主意,簡直是在太後的頭上綁了一道緊箍咒。
“太後娘娘有她的考量。”
原本太後肯定是不願意的,可當秋東對她強調他的底線時,太後便知曉有些事不能碰。
就連上官婉兒也不知曉母子二人那日究竟談了什麽,福王殿下走後,太後娘娘的面色雖然說不上好看,但也沒有比她想的更壞。
不久,朝中便傳來了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卿的詔令。
知曉這是福王殿下的安排,讓很多人松了口氣。
但太後也不是沒脾氣的,在這件事上對福王低頭,於是,她壓著福王請旨回安西的折子不發,嘴上說:
“吾與福王母子情深,想留福王在身邊多陪伴些日子。”
實則近日丁點不想瞧見那個惹人心煩的幺兒,連上官婉兒偶爾在她耳邊提起,都要冷哼兩聲表示不滿。
福王便只能在洛陽城中一日日被無數人騷擾。
太平來府中做客,對此很是不悅,氣咻咻道:
“吾就知道會這樣,阿娘她怎能如此?安西那麽多人等著阿弟你回去主持大局,咱們雖然拿下了吐蕃,萬一突厥那邊見勢不妙,想先發制人,不得你親自去布防吶?
此等大事,阿娘怎能這般兒戲?”
秋東叫阿姐吃西瓜,安西那邊叫人快馬加鞭送來的,這個時節能吃一口,在皇家都不容易。
見太平還是氣呼呼的,便安慰她:
“阿姐你且安心,吾心裏有成算。”
太平不知阿弟的成算是甚麽,但阿弟向來不喜歡說大話,因而焦躁多日的心,神奇的因為這話平靜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秋東在回洛陽後十分低調, 與等待封賞的將士們一起紮營在洛陽城外三十裏處,並未提前在人前露面。
依然有很多人直接出城,在軍營外求見他, 想與他共商大事。
可秋東認為他們想商量的所謂大事,並沒有與他商量的必要。
如果在靈山寺出家的李旦, 亦或者在廬陵種菜的李顯,當真有重新登基執掌朝政的決心, 只是苦於無人可用,派人來尋求他這個阿弟的幫助, 秋東自然會考慮。
可如今的情況是, 太後做出了還政給李旦的姿態,李旦也不敢接。他沒有做皇帝的心,群臣硬逼著他做皇帝,李旦本人戰戰兢兢,群臣也恨鐵不成鋼,何苦呢?
依照他對李顯和李旦的了解,群臣私下為他們奔走, 想逼太後還政於他們中的一位,但凡成功, 他兩自然樂意坐上那把椅子, 君臣相和。
可一旦失敗, 他兩撇清關系的速度, 比誰都快, 軍營外那些人便是推出去的替死鬼, 和當年的上官儀一般無二。
如此說來, 倒也有幾分和阿耶一脈相承的意思。
秋東叫王孝傑出面:
“將人都打發了,便說吾從戰場下來, 身上有傷,不便見客。”
王孝傑應了一聲轉身便走,他也被那些人給煩的夠嗆。
他覺得那些人真是見不得大將軍好,如今大將軍才立了軍功,在軍中站穩腳跟,正是兩不相幫,穩坐釣魚臺的好時機。
那些人非要把大將軍拉下水,叫大將軍頂在前頭,替他們與太後打擂臺。
安的甚麽心吶?
大將軍憑甚麽替李旦那種只會躲在寺廟裏念經的皇帝沖鋒陷陣吶?那種懦弱無能之輩都能當皇帝,大將軍也是先帝與太後的親兒子,哪樣比他差了?就得為他左右奔波?
王孝傑意識到他的想法有多大逆不道後,趕忙止住念頭。
即便誰都沒見著福王當面,可只要他人在那裏,很多人依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似的,不停上書,表示太後應該還政於陛下。
太後也感受到了隨著幺兒進京,帶來的這股壓力,於是很積極應對。
她直接下詔,允許內外九品以上官員和百姓向朝廷自薦,若通過朝廷審核,便可被任用。*
要知道此前當官的途徑,只有前朝留下的舉孝廉,本朝的科舉制實行時間短,並不十分完善。如今多了這麽一途徑,武太後在底層官員那裏便得到了大量支持。
另外,她又下令讓人制造了四個銅匭,也就是銅匣子,叫人放在洛陽宮城前。
分別用作延恩、招諫、伸冤、通玄之用。*
延恩,顧名思義便是給那些謀求出仕又無門路之人,投遞文章之用,同時大量接收各路人馬獻上的歌功頌德的詩詞歌賦,華美文章。
招諫則更為實際,讓天下人當今對朝政上的得失暢所欲言。
伸冤自不必講,有何冤屈自投便可,朝廷會派人定時處理。
通玄則是留給那些懂得天象,能預測各種災難變化之人的。
武太後一套連招下去,廣開言路,立馬穩住了當前局勢。
但秋東並不看好她這一舉措。
廣開言路本身沒有任何錯,可要看把握這項政策之人,想利用這件事達成什麽樣的目的。
在秋東想來,如今的阿娘,並非一個會虛心納諫,接受天下人批評之人。
因而,他除了參與獻俘儀式外,日常都待在府中,偶爾接待阿姐一家,與往日的友人品酒閑聊,並沒有露出要參與朝事的意思。
這叫不少人暗地裏松了口氣。
即便如此,他的聲望依然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就是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先帝臨終前留下的遺詔中說,福王殿下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完全是描述事實,而非先帝給兒子臉上貼金的不要臉稱讚。
秋東因為此次功績,被封為策安大將軍,加封太尉,食邑八千戶。
身在洛陽權力中心,沒有永遠風平浪靜的舒心日子給他過。
這不,阿娘為了監督大臣,直接規定任何人都能利用銅匭進行告密,且她本人對此事非常看重。
但凡是告密者,不論是農夫還是樵夫,不管他告的是王爺還是陛下,都不許臣下私自審問,朝廷會用官方驛站,將人接到洛陽城,由阿娘親自接見。*
期間管吃管住。
如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若所告屬實也就罷了,可阿娘為了鼓勵下面人勇敢的站出來告密,規定了即便所告非實,也不會被問罪,朝廷還會出盤纏將人給好端端送回去。
更別提所告屬實的話,就地升官也不是夢想。
如此一來,民間簡直將此作為前往洛陽,白吃白喝旅行的新途徑,告密者絡繹不絕。
一時間洛陽城簡直熱鬧的不得了。
秋東待在家裏,聽來臣繪聲繪色的講:
“有那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老者,想在臨死前瞧瞧神都洛陽究竟長啥樣兒,於是不顧兒孫阻攔,硬說他要告裏正貪汙。
裏正直接給他跪下嘍,指天發誓,言明他若是貪汙了村裏一文錢,叫他全家不得好死,求老者安生在村裏待著。
奈何老者鐵了心要來洛陽,楞是安撫裏正——言說他只是誣告而已,朝廷不會將裏正如何,叫他安心。
驛站只得將人好生接來洛陽,結果那老者今兒上午進了洛陽城,激動之下,一口氣沒緩過來,人沒啦!”
這件事的可笑程度,讓武太後設立的這個告密制度,跟笑話似的。
秋東自來便不讚成通過誣陷的手段互相攻訐,黨派鬥爭無處不在,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他能理解。
可最起碼上位者自身要能立得住,而不是帶頭將經給唱歪了。
於是他問來臣:
“那老者是如何處置的?”
來臣眼角抽搐,哭笑不得道:
“依照往常規定,朝廷出盤纏,送他歸鄉,鑒於他上了年紀橫死異鄉,另外由當地官府出一筆喪葬費用。”
秋東搖頭,吩咐道:
“去,告訴負責此事的官員,便說是吾的意思,在城外二十裏處的山腳下選一荒地,將那老者葬在那兒,不許其兒孫為其遷墳。”
落葉不能歸根,子孫後代又遠在千裏之外,四時八節無法按時燒香,時人眼裏,這與孤魂野鬼也沒差,在地底下是要受旁的鬼欺負的。
懲罰著實不輕。
秋東又道:
“另,墳地選的空闊些,往後再有這種事發生,一律照此辦理,好叫天下人知道為老不尊的下場,也叫那些家裏有老人的家族知曉,縱容老人犯糊塗,便是給整個家族抹黑。”
那確實是抹黑,殿下這命令一下去,那老者的家族,怕是幾輩子都在外人跟前擡不起頭啦。
來臣轉念又想,可那一大家子人真的攔不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兒嗎?還不是也想叫家中老者占朝廷的便宜罷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森*晚*整*理文學城
老頭兒本人更是老而不死是為賊,裏正又做錯了什麽?因為他嚷嚷著上告,便跟著擔驚受怕好些日子。
來臣且管不了旁人如何,他擔憂的是:
“如此一來,旁人恐會非議於您。”
秋東擺手,叫他自去安排便是。
殺雞儆猴罷了,能殺一殺這種隨意誣陷,浪費朝廷人力物力財力的行為才是要緊事。
果然,福王殿下這招一出,消息傳出去,把那些鄉間閑來無事,用告密當做前往洛陽免費旅游之人,徹底給震懾住了。
消息傳到後來,坊間甚至有人說那老者並非自個兒激動死的,而是秋東這個王爺出手,一刀下去,親手結果掉的。
反正不管怎麽著,前來洛陽“旅游”之人算是消失無蹤啦,走出去洛陽街道空氣都清凈了許多。
對此,武太後也不惱,她對坐在下首吃茶的幺兒溫聲道:
“你做的對,朝廷的精力不該放在沒事找事的升鬥小民身上。此乃吾的疏漏,你能及時補上,阿娘很欣慰。”
秋東放下茶盞問她:
“道理兒與您講過太多遍了,您還是堅持如此做嗎?”
武太後頷首:
“你的做法只能震懾住那些鄉間升鬥小民,對於真正一心往上爬,且有能力往上爬之人,是無用的。阿娘只不過是給他們一個途徑,他們很快便能抓住這個機會,無所不用其極。”
“您需要那種人,是嗎?”
武太後對上小兒子了然的眼神,坦然承認:
“是,吾需要。”
朝中但凡稍微有些出身,有些能力,在民間有些威望的大臣,各個自詡李唐忠臣,不願為她所用。
那她只能另辟蹊徑,給自個兒尋幾個得力幫手。
秋東便緩緩起身,走出殿前說了一句:
“在您沒做出甚麽前,吾不能用沒有發生的事,指責您的不對。可若真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吾也不會袖手旁觀。”
武太後在福王離開後許久都沒講話,末了,還是長嘆口氣,吩咐上官婉兒:
“宣召來俊臣。”
一時間,通過告密,背叛上司甚至親人,踩著昔日同僚屍首,行事狠辣,性格殘暴的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得到太後接見,獲得官職,並被太後賞識且加以重用。*
福王府中,秋東在聽雨樓賞曲兒,狄仁傑在旁邊痛心疾首道:
“殿下,您可知,如今洛陽城中,臣子們每每上朝前,皆要與家人訣別,是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才出門吶?
如此下去,國將不國,您真的還要繼續放任不管嗎?”*
秋東斜睨他一眼,輕哼道:
“如果你能咽下嘴裏的酥餅再說的話,可能更有可信度。”
狄仁傑趕快灌了一口茶水,砸吧砸吧嘴,心道福王殿下這裏的糕餅和茶水都比旁處多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一抹嘴,這才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吶,今日早朝,太後娘娘下令,凡是被告者,不論官職大小,根本不給伸冤的機會,先進大獄,在來俊臣等人手下走一遭。
來俊臣何許人也,想必殿下您也有所耳聞,手段殘忍毒辣,橫不似人類,能在他手底下挺住的都是硬漢中的硬漢子,百不存一。挺不住的那些,不管是不是自個兒做的,全都咬牙認了,只求一個速死。”
聽狄仁傑說的可怖,其實秋東一直叫人暗中盯著呢,如今進去的那些,雖然罪名略有誇大,但當真不是甚麽清白無瑕之流,甚至沒少作惡。
進去吃點苦頭也無妨。
不過依照這種速度,遲早有一日,會發展出“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的情況。*
因而,他斜倚在榻上,換條腿叫侍女輕輕按摩,閑閑的問狄仁傑:
“狄大人如今乃散朝大夫,可對?”
狄仁傑不甚走心的朝他拱拱手:
“殿下好記性。”
“那狄大人去做個大理寺卿如何?”
狄仁傑一驚,睜大眼看他:
“殿下的意思是?”
侍女將一顆剝好的,飽滿圓潤的葡萄送到他嘴邊,秋東咽下去後,用輕描淡寫的語氣道:
“吾已經上書太後娘娘,來俊臣等人不能私設刑堂,必須在大理寺的監管下行事。”
狄仁傑為人公正,在地方任刺史時官聲便極好,讓這樣一個人做大理寺卿,是他和武太後都能接受的結果。
狄仁傑不可置信道:
“太後娘娘能同意?”
這主意,簡直是在太後的頭上綁了一道緊箍咒。
“太後娘娘有她的考量。”
原本太後肯定是不願意的,可當秋東對她強調他的底線時,太後便知曉有些事不能碰。
就連上官婉兒也不知曉母子二人那日究竟談了什麽,福王殿下走後,太後娘娘的面色雖然說不上好看,但也沒有比她想的更壞。
不久,朝中便傳來了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卿的詔令。
知曉這是福王殿下的安排,讓很多人松了口氣。
但太後也不是沒脾氣的,在這件事上對福王低頭,於是,她壓著福王請旨回安西的折子不發,嘴上說:
“吾與福王母子情深,想留福王在身邊多陪伴些日子。”
實則近日丁點不想瞧見那個惹人心煩的幺兒,連上官婉兒偶爾在她耳邊提起,都要冷哼兩聲表示不滿。
福王便只能在洛陽城中一日日被無數人騷擾。
太平來府中做客,對此很是不悅,氣咻咻道:
“吾就知道會這樣,阿娘她怎能如此?安西那麽多人等著阿弟你回去主持大局,咱們雖然拿下了吐蕃,萬一突厥那邊見勢不妙,想先發制人,不得你親自去布防吶?
此等大事,阿娘怎能這般兒戲?”
秋東叫阿姐吃西瓜,安西那邊叫人快馬加鞭送來的,這個時節能吃一口,在皇家都不容易。
見太平還是氣呼呼的,便安慰她:
“阿姐你且安心,吾心裏有成算。”
太平不知阿弟的成算是甚麽,但阿弟向來不喜歡說大話,因而焦躁多日的心,神奇的因為這話平靜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