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洛陽行

關燈
洛陽行

這延英殿秋東近日是真不想來, 若非阿娘特意宣召,他萬不想看三兄李顯在阿娘跟前的作態。

此前,內閣精挑細選, 專門呈送去東宮讓太子批閱的折子,太子是看都不看, 一股腦兒全部讓人搬到延英殿,還撒嬌耍賴道:

“阿娘便當是幫幫兒吧, 兒自來不愛文墨,看見這些東西就頭疼。”

朝臣雖然怒其不爭, 但出於維護李唐正統的決心, 還是專挑太子在東宮的時間去堵人送奏折,當面奏事,希望太子能爭點氣。

誰知為了躲避百官,李顯白日裏直接待在延英殿,武後去哪裏他便跟到哪裏,美其名曰“隨侍聽政”。

實則恨不能將侍茶奴婢的差事都搶了。

秋東自打見過幾次那個場景後,便深覺辣眼睛。這不, 他才進殿請安吶,李顯已經親自動手, 給他斟好了茶, 待他起身, 便親熱的拉他一起落座, 恨不能直接將茶送到他嘴裏。

秋東才不要喝呢, 這茶噎人吶, 他問太子:

“難道三兄隨侍阿娘聽政, 學來的便是這些端茶倒水眉高眼低的本事嗎?以前咱們兄弟一處,可是誰都沒這種習慣的!”

李顯聽了這話臉都白了, 往武後那邊瞧了一眼,見對方正垂首處理奏折,好似不打算搭理這邊兄弟兩的口角,才拽住秋東衣擺,眼露祈求之色。

秋東:“……”

不知道的,還以為阿娘把劍架在你脖子上了呢已經!

李顯心想,看看阿娘對二兄的處置,難道比直接把劍架在脖子上好多少嗎?

這邊兄弟兩不說話,秋東便將視線轉到阿娘那頭。

只見身懷六甲的韋氏親自為阿娘呈上一盞軟糯香甜的蓮子羹,殷勤道:

“這道蓮子羹乃兒媳的拿手菜,是叫人一大早取了太液池的新鮮蓮子,兒媳親手剝的,又親自盯著火候,文火細細熬了一個時辰,母後嘗嘗可還合口味?”

秋東見阿娘對這種殷勤小意十分受用,被韋氏親自伺候著用了一盞,還很大方的吩咐:

“味道不錯,叫太子和福王也嘗嘗你的手藝,你用心了。”

韋氏得了婆母誇讚,十分愉悅,不用奴婢插手,親自為秋東盛了一盞,笑盈盈很有長嫂風範道:

“阿弟快嘗嘗,若覺著味道好,吾便將方子細細寫下來叫人送去你府上。”

秋東覺得這蓮子羹他怕是吃不下的,三兄兩口子的吃食,總叫他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韋氏如今可是身懷六甲,還是太子的第一個孩子,說她和太子不重視,安樂坊的狗都不信。

可稍微有點條件的尋常人家也不會叫身懷六甲的婦人親自煮粥燒菜伺候婆母,放在他們老李家,偏兩人上趕著做,婆母也享受的很。

雙方願打願挨,秋東連說什麽都不能,顯得他多事似的。

罷了,或許這便是為常人所不能為,吃得苦中苦,再做人上人吧。

從三兄和韋氏配合之默契,便能看出他為何對韋氏如此喜愛了。兩人是為了活命,真能拉下臉面吶,與韋氏對比,此前的三嫂趙氏,確實顯得和這兩口子格格不入。

秋東放下杯盞,對太子道:

“三兄隨我出去走走?”

太子面上一苦,放下調羹,迎上韋氏擔憂的眼神,拍拍她手背以作安慰,跟著秋東出了延英殿。

兄弟兩在大明宮中漫無目的隨意走動,這裏是他們長大的家,如今瞧著卻處處充滿了陌生感。

好半晌,李顯主動開口問:

“阿弟你是不是特別瞧不起吾?”

不等秋東回答,李顯又道:

“可吾有什麽辦法呢?大兄身份得天獨厚,在太子位上經驗十足深得朝臣擁戴,還不是與阿娘在朝政上發生摩擦,互有輸贏?

二兄自小聰慧,博古通今,朝政上手的又快又好,身後擁躉成群,還不是去終南山出了家?如今輪到吾,可我有什麽呢?

既不聰慧也沒處理朝堂政務的手段,又心軟喜歡聽好話,自來最擅長的是鬥雞走狗。

那些朝臣想讓吾與大兄一樣知人善任,吾做不到明察秋毫,最後還不是被他們擺弄著與阿娘作對?想讓吾與二兄一樣為朝政鞠躬盡瘁,吾甚至分辨不出他們言語間究竟是出於何種立場,聽了這人的話便會得罪那人,不脫下幾層皮,還真沒法兒清楚誰衷誰奸。”

李顯的臉皺成了苦瓜,他朝秋東聳肩,露出了似哭似笑的表情,用深刻剖析自我的嘲諷語氣道:

“阿弟吶,吾就是這樣一個平庸,普通,胸無大志,膽小,怯懦,欺軟怕硬,渾身充滿缺點,想在父兄的庇護下,錦衣玉食,快樂的做一輩子閑散王爺的人吶。

如今將吾架在這個位置上,吾不想步上二兄的後塵。遠離朝臣,討好阿娘,是吾唯一能想出來的辦法,吾這麽想難道有錯嗎?”

秋東搖頭。

不想死,用盡手段活下去,當然沒錯。

可身為太子,享受了全天下的供奉,錦衣華服加身,難道不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嗎?

若最上面的人在其位不謀其政,只顧自身安危和享受,下面群起效仿,這天下還能有秩序嗎?

可這道理李顯難道不明白?不過是他不想聽罷了。

兩人走在錦繡繁華的花園中,周身被馥郁的香氣包裹,可誰都沒法兒享受眼前的一切。

秋東隨手折下一根枝條拿在手裏把玩,隨口問他:

“三兄覺得你能退到什麽程度,阿娘將來又會進到哪一步?”

李顯幾乎是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

“吾可以做阿娘手中的傀儡太子,甚至將來做她手中的傀儡皇帝,吾會乖乖聽話!阿娘有能力,有才華,有野心,她想要權利,吾給她。吾相信大唐在她的治理下,比在吾手中更好。”

秋東幾乎是用討教的口吻道:

“三兄你作此判斷的倚仗是什麽呢?”

但這話李顯沒聽懂。

他不解。

“那是我們的親阿娘吶,即便吾不學無術也曉得,以往太後垂簾聽政,最大的阻礙是皇帝想親政。可吾心甘情願不與阿娘爭搶。阿娘今年都多大了,待她百年之後,天下還是李唐的,還是吾子孫的,難道不好嗎?”

秋東似笑非笑看他一眼。

如今這大明宮對武後而言沒有秘密,太子這番話,即是對他說的,也是在對武後表明心跡。

“你都說了你耳根子軟還愛聽好話,怎的就確定將來不會有人攛掇你與阿娘爭權,而你又不會心動呢?”

那韋氏可不是個省油的燈,你想做傀儡皇帝,難道韋氏將來生了兒子,想讓兒子傀儡太子?她自己想做傀儡皇後?永遠低聲下氣像個奴婢一樣服侍婆母?

不見得吧!

李顯這會兒卻是十分自信,他為自個兒的將來做了規劃並認為前景可觀。

“阿弟你講的沒錯,吾承認經常會對各種誘導心動,可每每見著阿娘,想想太子李忠的下場,想想二兄的處境,甚麽花花腸子都該歇了。”

行叭,從這一方面來講,李顯是真的對他很自信。

當然了,於眼下而言,他的自信並沒有錯,目前為止,他是心甘情願只想做傀儡太子,韋氏是心甘情願服侍婆母想得到婆母認可,阿娘也是心甘情願做皇後將來做權勢滔天的太後,並未有直接取李氏而代之登基為帝的心思。

如今的李顯,用一句話形容——

強勢的媽,病重的爸,短命的大哥和無能的他。

“回吧,天色不早,去瞧瞧阿娘特意宣召吾來究竟所為何事。”

事實上,武後找秋東,只為了一件事。

“你大兄祭日快到了,你親自去洛陽一趟為他祭奠,將太平一並帶上,她是個念舊的好孩子,前幾日在吾跟前提及此事,想將她即將大婚的消息親口告訴你們大兄。”

武後說這話的時候,眼裏有懷念,也有欣慰。

當然了,這不妨礙她想將福王從長安城支走的目的,她很淡然道:

“祭奠結束,你二人順道在洛陽佛寺裏為你大兄做三個月法事,再以你大兄的名義在洛陽街頭施粥,好叫他的恩澤得以延續,這些花用從阿娘的私庫裏出。”

這個幺兒,總能在關鍵時刻給她來個出其不意。武後如今的計劃中,最不想要的便是出其不意,所以把人一桿子支出去最好。

秋東自然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為了安撫幺兒,武後溫聲告訴他:

“年後阿娘打算陪你阿耶去洛陽行宮住一段時日,你們或可不必在路上來回奔波,等咱們一家在洛陽團聚也行。”

話是這麽說,但細究內裏原因,不過是各地對如今朝中局勢的不滿,加上四處天災不斷,當權者需要巡視天下,安撫人心。

行叭,秋東正想找借口出去一趟親自瞧瞧,畢竟有些事情,從書信上了解到的,跟親眼所見還是有差距的,為了萬無一失,很有必要親自走一趟。

這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嘛!

面上露出不太情願的表情,應了下來:

“那兒這便回去叫人收拾行李,三日後與阿姐一道兒出發。既然阿姐與薛紹已經定了婚期,是否叫薛紹同行伴架?”

武後不甚在意,目光已經重新落回奏折上,漫不經心道:

“且看太平的心意吧,她高興便好。”

對於唯一的女兒,武後很是寵愛,對她的唯一期許,是她能舒心快樂。

不過太平近些時日的心情確實挺好。

前往洛陽的路上,有青梅竹馬薛紹陪同,又不急著趕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阿弟簡直神出鬼沒的,經常被各種友人邀請,有時三五天見不著人,有時大半夜都不回來。

有時又連著幾天誰的邀都不應,待在客棧跟不認識的過路人閑聊。

當然啦,就阿弟那副樣貌,出門肯定要做遮擋的,若不然只出現在人群中,還有哪個猜不到他是誰吶。

也正是因著這個原因,太平並不樂意與阿弟攜手出游。

阿弟即便是做過遮擋,旁人瞧不見他的面容,可那身獨有的灑脫氣質,光是站在那裏也照樣能吸引許多人駐足,很是影響他人出游的心情。

秋東被嫌棄了,更加方便了他暗中行事。

借此機會,將此前有疑慮的地方挨個兒過了一遍。當然一切都是避著人的,對他此行真正目的稍有猜測的,僅有紫宸殿內的阿耶。

為了權勢,一家人終歸不似一家人了。

說是主持先太子李弘的祭祀儀式,事實上完全不用福王殿下和太平公主操心。需要什麽,下頭的官吏會準備停當。

單看兩人想在中間盡幾分心罷了。

因此,姐弟二人住進洛陽的上陽宮後便清閑的很,沒事去街上轉悠,日子與長安城時並無不同,完全是閑散宗室的活法。

太平覺得一路上她與薛紹形影不離,忽略了阿弟的感受,要知道阿弟這幾年可是她的出游好搭子,這實在不該,便主動提議道:

“聽聞洛陽近日有牡丹花會,場面壯觀,咱們一起去瞧瞧熱鬧吧!”

秋東放下酒杯,似笑非笑看她,目光不經意從她身後的薛紹身上掠過。

“是阿姐的真心話嗎?難道薛家表兄也是這般想的嗎?”

一句話把兩人逗了個大紅臉。

小年輕互相傾慕,不由自主想膩膩歪歪,哪裏容得下其他人?就算這個人福王也不行吶!

秋東又給自個兒倒了一杯,就著洛陽的晚風自斟自飲,隨意擺手打發兩人。

“去吧,趁著洛陽沒有長安規矩多,無人管束,去過幾天松快日子,吾便不打攪你們啦。”

他還得最後再確認一些東西,再見一些人,太平一直跟在身邊確實不方便。

期間抽空主持了大兄的祭奠儀式,出面感謝了為大兄做法事的洛陽高僧們,又安排人在洛陽城外施粥救濟。

這些東西不費心神,他身邊的來臣便能處理的明明白白,只在他需要親自出面的時候去露個面,說些場面話即可,旁人也不會覺得他怠慢了大兄。

因為向來如此,有例可循。

等忙完所有,已經臨近年關,這個年註定要在洛陽度過。

大年下這天,姐弟兩穿上從長安城送來的喜慶新衣,正與薛紹一道兒歡歡喜喜吃撥霞供呢,來臣頂著一身風雪進來稟報。

“殿下,長安城傳來消息,韋妃娘娘昨夜生了太子殿下的長子,陛下大喜,為其取名李重潤,並改年號為永淳。”

這對如今的大唐而言的確是一件喜事。

熟料來臣的話還沒完,悶頭接著道:

“消息說,今早陛下見了小皇孫,大暢,下旨立小皇孫為皇太孫。”

太平覺得立才出生的孩子為皇太孫有些突兀,可細想想這幾年發生的糟心事,阿耶能有此好心情,值得飲一杯。

然而秋東夾菜的手一頓,很快恢覆正常,並未多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