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反
關燈
小
中
大
謀反
169
要說秋東幹的這事兒吧, 並不是多隱秘,當然了他本也沒想太隱秘,狄仁傑能查到他身上來屬實不算出乎意料。
狄仁傑也是很多年沒見過這種囂張的歹徒了, 他是懷著一絲好奇,用請教的口吻問秋東:
“坊間素傳殿下是宗室中少有至純至孝, 待陛下與娘娘體貼至極之人,可臣瞧著您大喇喇做下此事, 甚至連收尾都潦草的很,明晃晃挑釁天後娘娘權威, 又是為何?”
秋東示意狄仁傑吃橘子, 面上表情淡淡的,反問他:
“難道如明崇儼那般奸佞小人,放縱他繼續在陛下與娘娘身邊進讒言便是對的嗎?”
狄仁傑卻也不傻,見福王對他的問題避而不談,但有時候避而不談,也是一種態度,他很快便明白了。
“您是因英王妃趙氏之死, 方才憤而斬殺明崇儼,借此向娘娘表明您的態度?”
趙氏因何被牽連囚禁, 在有心人眼裏並非秘密, 何況狄仁傑這種人精。
如此想來, 福王殿下也沒預料到, 長安城內那些隱在暗處的家夥們, 會集體沈默, 並主動幫殿下將尾收的幹幹凈凈, 以至於天後娘娘的人都查不到兇手,最後將懷疑的目光放在太子殿下身上。
當然了, 在此時尚年輕的狄仁傑想來,不論是太子殿下,還是福王殿下,都是天後娘娘親子,不論天後娘娘認定此事是誰做的,也不論是哪位殿下主動出面擔下此事,結果都是大事化小。
畢竟在明崇儼和親兒子中間做選擇,還用猶豫嗎?
秋東見狄仁傑這樣,便知他已然想明白了。絲毫沒有犯罪嫌疑人被抓當場的尷尬,很是坦蕩的問:
“狄大人欲如何呢?”
狄仁傑並非死腦筋,不是一心追求和維護律法正義,認定福王殿下擅殺明崇儼不符合律法程序的犟種。他只是忽然對傳聞中一心吃喝玩樂,無心政事,宗室中最沒有權勢欲的福王殿下,有了全新認識而已。
這位殿下,當真是含而不露,隱而不發,然而利劍出鞘,定能一擊即中。
“下臣並非此案主審,不過是偶然得了些線索,上門詢問一二罷了,多有打擾,這就告辭了。”
秋東見他這般,很有興致邀請道:
“狄大人有空上家來耍。”
至此,在太子殿下已然認罪的前提下,天後娘娘雖生氣,令太子禁足思過,連狄仁傑這種腦瓜子好使的聰明人都認定,明崇儼之死,到此為止了。
便是東宮太子,也認為在這一回合的戰鬥中,是他勝了母親,頗覺解氣。
唯有秋東,這個向來沒長在阿娘身邊的孩子,最是了解她阿娘的性子,認定此事不過是個開頭罷了。
因而他沒耽擱,去溫泉宮找到阿娘,直截了當道:
“明崇儼一案,是吾做的。”
武後先是一楞,再是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他,良久,一切情緒恢覆平靜,她問:
“阿娘一向認為,眾多子女中,唯你最能理解阿娘的志向,如今瞧著,連你也要反對阿娘嗎?”
秋東搖頭,坐在武後對面,腰背挺直,眼神清明,語氣雖不大卻很堅定:
“吾反對的向來不是阿娘,而是觸及吾底線的行事方式。”
明崇儼行事,觸及到了他的底線,英王妃趙氏的死狀,也觸及到了他的底線。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明崇儼付出了代價,而同樣的,他直截了當告訴武後:
“您知曉的,吾並非心懷天下之人,在乎之人統共也就這麽幾個。若你們用合情合理的手段爭奪,吾無話可說,兩不相幫。可若再有三嫂那般事發生,死的可就不止一個明崇儼了。”
秋東說罷,也不等武後表態,直接起身道:
“天色不早,不打攪阿娘,您早些歇著吧。”
好半晌,武後撂下手中朱筆,喃喃自語:
“到底是小孩子吶,世間哪有那麽多光明正大,非黑即白的事情?若人人都追求一個合情合理,那太|宗皇帝當年也不該發動玄武門之變,更沒有大唐如今的光景。”
罷了,到底是小孩子脾氣,雖則明崇儼一案背後的真兇讓她有點驚訝,可也僅限於此了。她的謀劃,並不會因福王這番話就發生任何改變。
武後意志力堅定,可她到底是沒想過,她眼中的小孩子,其實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早就成長起來了。
在她與人密謀的時候,秋東也料到她不會被他的三言兩語嚇退,因此也沒閑著。
臨近年關,整個朱雀大街上都喜氣洋洋,商販們用各種彩頭吆喝吸引客人,衙門在做封筆前的最後準備,朝野上下都放松警惕,預備回家過個好年之時,朝中發生了一件堪稱捅破天的大事。
起因是有人向武後暗中舉報,言及太子李賢密謀造反。
從明面上看,武後作為太子生母,自是不能相信此等駭人聽聞的荒謬言論,先命人將告密之人秘密看押,然後為了證明太子清白,親自帶人,連夜去搜查東宮。
然而,事與願違,竟真的從東宮馬房中搜出數百具鎧甲,證實了太子確有謀反之心。
這並非小事,沒法兒瞞著陛下,當然了,武後也沒打算瞞著陛下,因此當夜便將事情稟明聖上。
發生此等大事,溫泉宮連夜召集大臣商議此事,整個長安城夜裏都不平靜,街上巡夜武侯間不同尋常的氣氛,帶動的坊市也隱約捕捉到一點不詳氣息。
然而此等大事,卻未有人前往福王府通報福王這個南衙十六衛統領一聲,很難說究竟是所有人都將他遺忘了,還是有人想將有些消息故意瞞著他。
但在如今的長安城中,許多事不過是秋東想不想知道罷了。
秋東站在閣樓上,眺望溫泉宮方向,夜風吹起衣擺,無人知曉他心中究竟在想什麽。因為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的他,並未急著動身。
等他到溫泉宮時,遠遠地便聽到了裏頭鬧哄哄之聲,甚至還有拳腳相加的動靜。
秋東對此見怪不怪,朝臣大多繼承了孔聖先賢之志,在言語說服和動手說服之間,來回切換自如,大朝會上還有禦史一言不合互相扔靴子的舉動吶,何況如今涉及太子謀反,沒上演全武行都是斯文的。
他勸急急迎上來,眼裏閃著淚光的太平:
“阿姐莫哭,有吾在。”
這一勸,太平眼裏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簌簌往下掉,握住阿弟的手,語氣哽咽道:
“骨肉至親,何至於此?”
秋東很溫和的掏出帕子給太平擦眼淚,沒說話,輕輕拍她後背。
這種事要怎麽說呢?李賢謀反,何其可笑?
連一向天真的太平都知曉裏頭有貓膩,且貓膩和自家阿娘有關,難道滿朝堂的人精都是傻瓜嗎?
朝臣怎會讓阿娘的謀算得逞?可阿娘的計謀雖粗疏,但奈何她將太子抓了現行,手裏確實握有太子謀反的證據,這一點上,朝臣們也很被動,因此裏頭才會吵作一團。
等太平情緒穩定些,啞聲與秋東道:
“阿娘已命人連夜將東宮諸人捉拿下獄,薛元超等人為阿娘張目,主張依法處置,警示天下。另有許多朝臣認為此案疑點頗多,需細細查清楚再說,雙方各執一詞,已經打起來了。”
此刻,整個溫泉宮裏亮如白晝。
秋東握著小皇姐的手,帶人往裏頭走,不時與行色匆匆的朝臣擦肩而過,顯見眾人此刻都不輕松。
“二兄呢?”
“二兄自打被阿娘著人押至阿耶面前,便一言不發,吾瞧著他頗有些心灰意冷。”
太平只要設身處地的想想,便覺二兄實在可憐。就因他排行第二,承接了大兄的太子之位,便在失去庇護他的大兄的同時,也失去了阿娘。
秋東點點頭,牽著她往裏走。
正好聽見有朝臣義正詞嚴,慷慨激昂道:
“私藏兵甲,形同謀反,太子身為一國儲君,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如今證據確鑿,人贓俱獲,還請陛下速速下令,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秋東便是這時候,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時,一腳將說這話之人踹翻在地,那人當場吐了口血,翻著白眼暈了過去。
眾人驚!
瞧瞧那健壯的能拉開兩石弓的大臣,再瞧瞧恨不能走一步喘三喘的福王,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了什麽。
皇帝倚在榻上,只冷冷瞥了一眼,擺擺手,便有內侍拖死狗一般將人拖了出去。
然後叫人給福王看座。
秋東沒瞧武後驚訝的眼神,想也知道是武後攔了給他報信之人。
對於他能出現在此,武後多少是有些驚詫的,不過她的情緒收斂的很快,當下便做出沒事人樣子,露出悲傷難過表情,好似真的被太子謀反一事給打擊到了的母親。
秋東不去打斷她的表演,先去瞧阿耶的身體,見他雖面色難看,但精神頭還算可以,才在他下首坐下,涼涼掃視一圈兒殿內眾人。
“說啊,不是都挺能說的嗎,啞巴了?”
眾人是被他方才的彪悍給驚住了,好好的二品大員,他一腳就給踢廢了,究竟還有沒有留住一條命都不曉得。眼瞧著陛下和娘娘也不會因此便懲治於他。
往日只覺這位王爺是個萬事不管的病秧子,如今瞧著哪裏病弱啦?簡直是大力士吶!
大家爭權奪利,是為了更好的享受榮華富貴,沒了命,可就什麽都白搭啦!
因而,哪個都不願先開口,惹這混不吝的主兒!
沒錯,不管哪方人馬,都在心裏不約而同,給福王殿下貼了個標簽——混不吝。
但秋東卻一改往日萬事不摻和的做派,強勢道:
“既然你們不說,那本王姑且先問上一問。吵了半天,都說太子謀反,證據確鑿,動機呢?動機是什麽?”
無人應答。
秋東冷嗤一聲:
“阿耶自來身子骨弱,如今風疾愈發嚴重,到了不能處理政務的程度,朝中大事幾乎全部需從東宮過一道手,阿耶對太子的看重舉朝皆知。這種情況下,太子謀反,吃錯藥了嗎?
說句大家夥兒都不敢講出口的,阿耶還能在人間享幾天福吶?太子只需安靜等待一段時日便可名正言順登上皇位,即便他吃錯藥了想謀反,總不能東宮屬官全部吃錯藥昏了頭跟著他亂來吧?反正幾百幅鎧甲,太子不可能不驚動任何人,就悄無聲息藏去東宮的吧?
再有,在東宮上下全部昏頭的前提下,誰來給本王講講,我堂堂大唐儲君殿下,究竟是打算如何僅靠幾百幅鎧甲謀反的?當南衙十六衛,北衙禁軍都是死的嗎?人手呢?計劃呢?同謀呢?”
這些事當然沒人能解釋清楚,若不然雙方也不會在禦前爭執起來。
當下便有人出列道:
“殿下所言有理,可您也沒法兒解釋從東宮搜出來的幾百幅鎧甲吧?證據擺在面前,解釋不清,太子殿下便是有謀反嫌疑吶!此事必須給陛下,給朝臣,給天下一個交代!”
“你想要什麽交代?”
“殿下何須如此惱怒,下臣雖不知太子殿下緣何生出了謀反的心思,可據太子殿下男寵趙道生招供,太子殿下對陛下與娘娘心存不滿已久,那明崇儼一案,便是太子殿下令人做的,原是明崇儼在陛下與娘娘面前,數次為英王與相王說話,惹得太子不快。
當然,如此也不能證明太子殿下有謀反之心,可據那趙道生言,太子殿下不知從何處得知,明崇儼對娘娘說過相王與英王更有帝王命格的話。
想必,這點很能證明,太子殿下並不清白了吧?”
此話實在牽強附會之極。
但武後卻在此時點頭,開口證實此事:
“沒錯,明崇儼自稱精通相面之術,這點陛下也是知曉的,他曾言相王與英王比太子更具有帝王相,吾當時便想叫人將他趕出宮去。可念在他能為陛下緩解風疾的份兒上,硬是生生忍下此事,只訓斥於他,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吶!”
說的再義正詞嚴,也改變不了她親自作證,要把親兒子給證死的事實。
秋東不耐煩擺手:
“這都是莫須有的推測,證據呢?證人呢?勿要將一派胡言的東西當證據,拿出來糊弄事兒,那什麽男寵趙道生,無中生有,給誰頭上扣屎盆子呢?
朝中大事全部托付於太子一身,很多事太子還得現學,每日花在政務上的時間有足足十個時辰,說是夙興夜寐也不為過,人熬瘦了兩圈兒,連吃飯的功夫都騰不出來,本王去尋二兄說說話,都得在處理政務間隙吶!
就這,你給本王說太子有閑心養男寵,有閑心和男寵聲色犬馬,還能讓男寵知道如此隱秘的事?他要在每日僅有兩個時辰的休息空擋裏,還能睡完女人睡男人,本王可真要敬佩他一場!”
秋東嚴厲的看向說話之人:
“太子每日飲食起居,都有起居錄可查,見了什麽人,處理了哪些政務,花費多少時間,處處皆有憑證!若再拿此種構陷的玩意兒出來說事,便也一並去外間躺著吧!本王要的是證據!切切實實的證據!”
證據當然是拿不出的,不過朝堂這地方,怎麽說呢,只要確定了上位者的心意,該講證據的時候,自然有無數證據等著你,該胡攪蠻纏的時候,也沒人會含糊。
當下便有人道:
“那福王殿下意下如何呢?若太子殿下能證明他的清白,自然皆大歡喜,可連他自己都說不清那些東西的來歷,他究竟是在包庇什麽人?難道不令人起疑嗎?”
還有人幫腔道:
“殿下言外之意,是有人誣陷太子殿下,照您這般說,太子殿下何其糊塗,才能叫人將數百幅鎧甲藏於東宮而一無所知?如此儲君,可非一個失察之罪能解釋的,誰敢放心將大唐江山交到他手裏哪?”
秋東懶得和他們費口舌,直接問黯然垂淚的阿娘:
“既是有人向您告密,又是您親自帶人找的證據,那您意下如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169
要說秋東幹的這事兒吧, 並不是多隱秘,當然了他本也沒想太隱秘,狄仁傑能查到他身上來屬實不算出乎意料。
狄仁傑也是很多年沒見過這種囂張的歹徒了, 他是懷著一絲好奇,用請教的口吻問秋東:
“坊間素傳殿下是宗室中少有至純至孝, 待陛下與娘娘體貼至極之人,可臣瞧著您大喇喇做下此事, 甚至連收尾都潦草的很,明晃晃挑釁天後娘娘權威, 又是為何?”
秋東示意狄仁傑吃橘子, 面上表情淡淡的,反問他:
“難道如明崇儼那般奸佞小人,放縱他繼續在陛下與娘娘身邊進讒言便是對的嗎?”
狄仁傑卻也不傻,見福王對他的問題避而不談,但有時候避而不談,也是一種態度,他很快便明白了。
“您是因英王妃趙氏之死, 方才憤而斬殺明崇儼,借此向娘娘表明您的態度?”
趙氏因何被牽連囚禁, 在有心人眼裏並非秘密, 何況狄仁傑這種人精。
如此想來, 福王殿下也沒預料到, 長安城內那些隱在暗處的家夥們, 會集體沈默, 並主動幫殿下將尾收的幹幹凈凈, 以至於天後娘娘的人都查不到兇手,最後將懷疑的目光放在太子殿下身上。
當然了, 在此時尚年輕的狄仁傑想來,不論是太子殿下,還是福王殿下,都是天後娘娘親子,不論天後娘娘認定此事是誰做的,也不論是哪位殿下主動出面擔下此事,結果都是大事化小。
畢竟在明崇儼和親兒子中間做選擇,還用猶豫嗎?
秋東見狄仁傑這樣,便知他已然想明白了。絲毫沒有犯罪嫌疑人被抓當場的尷尬,很是坦蕩的問:
“狄大人欲如何呢?”
狄仁傑並非死腦筋,不是一心追求和維護律法正義,認定福王殿下擅殺明崇儼不符合律法程序的犟種。他只是忽然對傳聞中一心吃喝玩樂,無心政事,宗室中最沒有權勢欲的福王殿下,有了全新認識而已。
這位殿下,當真是含而不露,隱而不發,然而利劍出鞘,定能一擊即中。
“下臣並非此案主審,不過是偶然得了些線索,上門詢問一二罷了,多有打擾,這就告辭了。”
秋東見他這般,很有興致邀請道:
“狄大人有空上家來耍。”
至此,在太子殿下已然認罪的前提下,天後娘娘雖生氣,令太子禁足思過,連狄仁傑這種腦瓜子好使的聰明人都認定,明崇儼之死,到此為止了。
便是東宮太子,也認為在這一回合的戰鬥中,是他勝了母親,頗覺解氣。
唯有秋東,這個向來沒長在阿娘身邊的孩子,最是了解她阿娘的性子,認定此事不過是個開頭罷了。
因而他沒耽擱,去溫泉宮找到阿娘,直截了當道:
“明崇儼一案,是吾做的。”
武後先是一楞,再是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他,良久,一切情緒恢覆平靜,她問:
“阿娘一向認為,眾多子女中,唯你最能理解阿娘的志向,如今瞧著,連你也要反對阿娘嗎?”
秋東搖頭,坐在武後對面,腰背挺直,眼神清明,語氣雖不大卻很堅定:
“吾反對的向來不是阿娘,而是觸及吾底線的行事方式。”
明崇儼行事,觸及到了他的底線,英王妃趙氏的死狀,也觸及到了他的底線。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明崇儼付出了代價,而同樣的,他直截了當告訴武後:
“您知曉的,吾並非心懷天下之人,在乎之人統共也就這麽幾個。若你們用合情合理的手段爭奪,吾無話可說,兩不相幫。可若再有三嫂那般事發生,死的可就不止一個明崇儼了。”
秋東說罷,也不等武後表態,直接起身道:
“天色不早,不打攪阿娘,您早些歇著吧。”
好半晌,武後撂下手中朱筆,喃喃自語:
“到底是小孩子吶,世間哪有那麽多光明正大,非黑即白的事情?若人人都追求一個合情合理,那太|宗皇帝當年也不該發動玄武門之變,更沒有大唐如今的光景。”
罷了,到底是小孩子脾氣,雖則明崇儼一案背後的真兇讓她有點驚訝,可也僅限於此了。她的謀劃,並不會因福王這番話就發生任何改變。
武後意志力堅定,可她到底是沒想過,她眼中的小孩子,其實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早就成長起來了。
在她與人密謀的時候,秋東也料到她不會被他的三言兩語嚇退,因此也沒閑著。
臨近年關,整個朱雀大街上都喜氣洋洋,商販們用各種彩頭吆喝吸引客人,衙門在做封筆前的最後準備,朝野上下都放松警惕,預備回家過個好年之時,朝中發生了一件堪稱捅破天的大事。
起因是有人向武後暗中舉報,言及太子李賢密謀造反。
從明面上看,武後作為太子生母,自是不能相信此等駭人聽聞的荒謬言論,先命人將告密之人秘密看押,然後為了證明太子清白,親自帶人,連夜去搜查東宮。
然而,事與願違,竟真的從東宮馬房中搜出數百具鎧甲,證實了太子確有謀反之心。
這並非小事,沒法兒瞞著陛下,當然了,武後也沒打算瞞著陛下,因此當夜便將事情稟明聖上。
發生此等大事,溫泉宮連夜召集大臣商議此事,整個長安城夜裏都不平靜,街上巡夜武侯間不同尋常的氣氛,帶動的坊市也隱約捕捉到一點不詳氣息。
然而此等大事,卻未有人前往福王府通報福王這個南衙十六衛統領一聲,很難說究竟是所有人都將他遺忘了,還是有人想將有些消息故意瞞著他。
但在如今的長安城中,許多事不過是秋東想不想知道罷了。
秋東站在閣樓上,眺望溫泉宮方向,夜風吹起衣擺,無人知曉他心中究竟在想什麽。因為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的他,並未急著動身。
等他到溫泉宮時,遠遠地便聽到了裏頭鬧哄哄之聲,甚至還有拳腳相加的動靜。
秋東對此見怪不怪,朝臣大多繼承了孔聖先賢之志,在言語說服和動手說服之間,來回切換自如,大朝會上還有禦史一言不合互相扔靴子的舉動吶,何況如今涉及太子謀反,沒上演全武行都是斯文的。
他勸急急迎上來,眼裏閃著淚光的太平:
“阿姐莫哭,有吾在。”
這一勸,太平眼裏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簌簌往下掉,握住阿弟的手,語氣哽咽道:
“骨肉至親,何至於此?”
秋東很溫和的掏出帕子給太平擦眼淚,沒說話,輕輕拍她後背。
這種事要怎麽說呢?李賢謀反,何其可笑?
連一向天真的太平都知曉裏頭有貓膩,且貓膩和自家阿娘有關,難道滿朝堂的人精都是傻瓜嗎?
朝臣怎會讓阿娘的謀算得逞?可阿娘的計謀雖粗疏,但奈何她將太子抓了現行,手裏確實握有太子謀反的證據,這一點上,朝臣們也很被動,因此裏頭才會吵作一團。
等太平情緒穩定些,啞聲與秋東道:
“阿娘已命人連夜將東宮諸人捉拿下獄,薛元超等人為阿娘張目,主張依法處置,警示天下。另有許多朝臣認為此案疑點頗多,需細細查清楚再說,雙方各執一詞,已經打起來了。”
此刻,整個溫泉宮裏亮如白晝。
秋東握著小皇姐的手,帶人往裏頭走,不時與行色匆匆的朝臣擦肩而過,顯見眾人此刻都不輕松。
“二兄呢?”
“二兄自打被阿娘著人押至阿耶面前,便一言不發,吾瞧著他頗有些心灰意冷。”
太平只要設身處地的想想,便覺二兄實在可憐。就因他排行第二,承接了大兄的太子之位,便在失去庇護他的大兄的同時,也失去了阿娘。
秋東點點頭,牽著她往裏走。
正好聽見有朝臣義正詞嚴,慷慨激昂道:
“私藏兵甲,形同謀反,太子身為一國儲君,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如今證據確鑿,人贓俱獲,還請陛下速速下令,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秋東便是這時候,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時,一腳將說這話之人踹翻在地,那人當場吐了口血,翻著白眼暈了過去。
眾人驚!
瞧瞧那健壯的能拉開兩石弓的大臣,再瞧瞧恨不能走一步喘三喘的福王,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了什麽。
皇帝倚在榻上,只冷冷瞥了一眼,擺擺手,便有內侍拖死狗一般將人拖了出去。
然後叫人給福王看座。
秋東沒瞧武後驚訝的眼神,想也知道是武後攔了給他報信之人。
對於他能出現在此,武後多少是有些驚詫的,不過她的情緒收斂的很快,當下便做出沒事人樣子,露出悲傷難過表情,好似真的被太子謀反一事給打擊到了的母親。
秋東不去打斷她的表演,先去瞧阿耶的身體,見他雖面色難看,但精神頭還算可以,才在他下首坐下,涼涼掃視一圈兒殿內眾人。
“說啊,不是都挺能說的嗎,啞巴了?”
眾人是被他方才的彪悍給驚住了,好好的二品大員,他一腳就給踢廢了,究竟還有沒有留住一條命都不曉得。眼瞧著陛下和娘娘也不會因此便懲治於他。
往日只覺這位王爺是個萬事不管的病秧子,如今瞧著哪裏病弱啦?簡直是大力士吶!
大家爭權奪利,是為了更好的享受榮華富貴,沒了命,可就什麽都白搭啦!
因而,哪個都不願先開口,惹這混不吝的主兒!
沒錯,不管哪方人馬,都在心裏不約而同,給福王殿下貼了個標簽——混不吝。
但秋東卻一改往日萬事不摻和的做派,強勢道:
“既然你們不說,那本王姑且先問上一問。吵了半天,都說太子謀反,證據確鑿,動機呢?動機是什麽?”
無人應答。
秋東冷嗤一聲:
“阿耶自來身子骨弱,如今風疾愈發嚴重,到了不能處理政務的程度,朝中大事幾乎全部需從東宮過一道手,阿耶對太子的看重舉朝皆知。這種情況下,太子謀反,吃錯藥了嗎?
說句大家夥兒都不敢講出口的,阿耶還能在人間享幾天福吶?太子只需安靜等待一段時日便可名正言順登上皇位,即便他吃錯藥了想謀反,總不能東宮屬官全部吃錯藥昏了頭跟著他亂來吧?反正幾百幅鎧甲,太子不可能不驚動任何人,就悄無聲息藏去東宮的吧?
再有,在東宮上下全部昏頭的前提下,誰來給本王講講,我堂堂大唐儲君殿下,究竟是打算如何僅靠幾百幅鎧甲謀反的?當南衙十六衛,北衙禁軍都是死的嗎?人手呢?計劃呢?同謀呢?”
這些事當然沒人能解釋清楚,若不然雙方也不會在禦前爭執起來。
當下便有人出列道:
“殿下所言有理,可您也沒法兒解釋從東宮搜出來的幾百幅鎧甲吧?證據擺在面前,解釋不清,太子殿下便是有謀反嫌疑吶!此事必須給陛下,給朝臣,給天下一個交代!”
“你想要什麽交代?”
“殿下何須如此惱怒,下臣雖不知太子殿下緣何生出了謀反的心思,可據太子殿下男寵趙道生招供,太子殿下對陛下與娘娘心存不滿已久,那明崇儼一案,便是太子殿下令人做的,原是明崇儼在陛下與娘娘面前,數次為英王與相王說話,惹得太子不快。
當然,如此也不能證明太子殿下有謀反之心,可據那趙道生言,太子殿下不知從何處得知,明崇儼對娘娘說過相王與英王更有帝王命格的話。
想必,這點很能證明,太子殿下並不清白了吧?”
此話實在牽強附會之極。
但武後卻在此時點頭,開口證實此事:
“沒錯,明崇儼自稱精通相面之術,這點陛下也是知曉的,他曾言相王與英王比太子更具有帝王相,吾當時便想叫人將他趕出宮去。可念在他能為陛下緩解風疾的份兒上,硬是生生忍下此事,只訓斥於他,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吶!”
說的再義正詞嚴,也改變不了她親自作證,要把親兒子給證死的事實。
秋東不耐煩擺手:
“這都是莫須有的推測,證據呢?證人呢?勿要將一派胡言的東西當證據,拿出來糊弄事兒,那什麽男寵趙道生,無中生有,給誰頭上扣屎盆子呢?
朝中大事全部托付於太子一身,很多事太子還得現學,每日花在政務上的時間有足足十個時辰,說是夙興夜寐也不為過,人熬瘦了兩圈兒,連吃飯的功夫都騰不出來,本王去尋二兄說說話,都得在處理政務間隙吶!
就這,你給本王說太子有閑心養男寵,有閑心和男寵聲色犬馬,還能讓男寵知道如此隱秘的事?他要在每日僅有兩個時辰的休息空擋裏,還能睡完女人睡男人,本王可真要敬佩他一場!”
秋東嚴厲的看向說話之人:
“太子每日飲食起居,都有起居錄可查,見了什麽人,處理了哪些政務,花費多少時間,處處皆有憑證!若再拿此種構陷的玩意兒出來說事,便也一並去外間躺著吧!本王要的是證據!切切實實的證據!”
證據當然是拿不出的,不過朝堂這地方,怎麽說呢,只要確定了上位者的心意,該講證據的時候,自然有無數證據等著你,該胡攪蠻纏的時候,也沒人會含糊。
當下便有人道:
“那福王殿下意下如何呢?若太子殿下能證明他的清白,自然皆大歡喜,可連他自己都說不清那些東西的來歷,他究竟是在包庇什麽人?難道不令人起疑嗎?”
還有人幫腔道:
“殿下言外之意,是有人誣陷太子殿下,照您這般說,太子殿下何其糊塗,才能叫人將數百幅鎧甲藏於東宮而一無所知?如此儲君,可非一個失察之罪能解釋的,誰敢放心將大唐江山交到他手裏哪?”
秋東懶得和他們費口舌,直接問黯然垂淚的阿娘:
“既是有人向您告密,又是您親自帶人找的證據,那您意下如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