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1章
為司馬家幹活,還能讓馬小良自己掏腰包的?
不存在的事!
虧本的生意,馬小良從來不做!
他又不傻,橫豎都是司馬家賺到的事,為啥他要下血本?
本來幫助這邊搞建設,都是為了此地的百姓。
畢竟這打仗落到最後的話,最慘的還是當地百姓。
家園被毀,生活沒有了依靠。
馬小良到了本地,先是紮起了無數的帳篷,畢竟跟隨他前來的工匠們,需要有住的地方。
老遠看過去,就跟住在草原一般。
為此不來一頭烤全羊,說不過去了吧!
源源不斷的物資,從建康被運送了過來,同時還在修那水泥的官道。
用水泥需要的人工比較少,只要不是下雨天,很快就會凝固。
只等水泥路凝固結實,就可以投入使用。
每一段的位置,只需要幾個熟練工,就可以修築。
他們一次投入幾百人,這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只幾個月的時間,已經修築了大半,同時新的城市,也在穩步的建設當中。
所有的百姓臉上都洋溢著止不住的笑容,沒辦法,家裏有糧,才有活下去的底氣。
否則他們怕是要背井離鄉,去到別處求生活了。
對給與當地百姓幫助的馬小良,百姓都是充滿了感激的。
要不是有小公子,他們甚至都熬不過這個春天。
對於這些,馬小良倒是不在意,畢竟他有最大的金主爸爸在。
司馬興男反正債多了不愁,橫豎她直接問朝廷要錢。
就是王導,也不可能不給銀子,更何況,把控朝廷的人,還有她親舅舅。
這是什麽,這就叫朝中有人好辦事!
作為護國長公主,司馬興男這點份量還是有的。
主要是,他們從長安城內,搜出來的金銀財寶,也足夠他們用來購買物資。
至於送回建康?
那就要看他們的心情了,司馬興男才不搭理建康朝堂上的嘰嘰歪歪。
主要是那些朝廷大官們嘰嘰歪歪,她叔叔司馬煥根本無所謂。
這些人最多就是寫信跟司馬興男抗議,司馬煥那邊,連一個屁都不敢放。
沒辦法,司馬煥是真的會殺人的。
從他一口氣滅了前趙就知道了,這人根本不是什麽善茬。
馬小良也做的很歡快,有足夠的銀子,做啥都不需要畏手畏腳的。
新城把長安城的百姓都直接收留了,馬小良也將他的一些工廠開到這邊。
舊城能拆的拆了,完全可以繼續使用,主打一個絕不浪費。
其實除去皇城以外的地方,一部分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像那些士族門閥的住家,基本都還算不錯。
只要將貧民窟給拆了,完全可以建成新的園林。
這裏面可以成為內城。
像馬小良所建的外圍,就能組合成為外城。
外城更像是一個個網格,若是可以從山上俯視的話,就會發現這裏都是四四方方的。
從內城的城門延伸出來,寬大的道路,然後是一個一個的坊間。
這思路來自於上輩子見過的唐代長安城,這樣容易管理,而且一個個的方塊,看著就舒服!
強迫癥表示很滿意,其實對他來說,這一個個的,相當於一個個住宅小區。
前後兩個門的,那就是小區的門衛。
道理都是一樣的存在,從長安內城出來的四條路,相當於四個主要的商業街。
商業街的四塊,那當然是四個住宅區域。
就這四個區域裏還能分成好四塊,反正每一個建築,都是對等的。
其中一個大的區域,是用來給那些士族門閥的,他不反對士族門閥住在這裏。
反正只要他們掏的出銀子,買得起就行。
內城就不對外出售了,可以成為行宮一般的存在。
馬小良這地方都還沒建完呢,當初因為害怕,跑路的士族門閥便都回來。
準備跟他們購買房子,雖然不能回到原來的住所,但看過新建的位置,覺得也可以接受,便下了定金購買。
是的,暫時還只收定金,因為還沒建完呢。
普通的百姓就不一樣了,基本都依靠搖號。
是住的高,還是住的矮,全程靠搖號來。
這叫啥,這叫命運的齒輪!
但凡是有長安城戶口的,又或者是參與了建造長安城的,基本都可以免費的分到單人的面積。
如果是長安戶口加參與建造,那麽恭喜你,可以獲得雙倍的面積。
基本上一人住的話,那就是一室一廳一衛的,面積不算大,但一個人住足夠了。
家裏人口多的,就可以增加到一起,換成大的房子。
“我都想要大房子了。”司馬興男對建築圖流口水。
“怎麽?內城不夠你住了?”馬小良不解的問道。
“那不一樣嘛,青龍街的大房子看著真不錯,我去賣一套放著。”司馬興男拍案決定。
“不錯,我讓人給你打個折扣。”馬小良覺得這大侄女不錯,還知道給他創收。
作為長安房產的開發商,賣房子賺到的錢,當然有他的一份!
可惜,普通百姓他不收錢,只能找士族門閥,往死裏薅。
不過即便是這樣,來購房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這可是長安城的房子,以前有錢的,都不一定能買到這裏的房子住。
現在價格公道,為什麽不呢?
而且都跟他們說了,那是第一批,才給的優惠,等以後再來買,價格就要翻倍了。
四條主要街道的店面,基本都是大型的店鋪,比如劇院、酒樓、珠寶之類的。
住宅區內部的就比較豐富了,大部分都是兩層的建築,開的自然是小的商鋪。
有早餐、還有點心等,又或者是買散裝的香料之類的。
這些商鋪,基本上也都已經登記備案,萬一有人吃壞了,可以找衙門投訴,然後酌情處理。
“那是不是,需要招多點的人啊。”司馬興男光是看馬小良細分下來的職位,就忍不住頭皮發麻。
“是啊,可以從桃源縣調一些人手過來。”馬小良不忘記給自己人謀取福利,“多給點補貼就行。”
“給給給,立刻讓人過來。”司馬興男連連點頭。
“著啥急啊,這地方還沒建完呢。”馬小良不以為意的說道。
現在寫信回去,讓他們選出來長安的人,畢竟是要離家這麽遠。
想要回一趟家鄉都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目前暫時來說,這地方屬於司馬煥說的算的。
這約等於,馬小良說的算,什麽規矩之類的,都跟桃源縣用的是一套律例。
如今大晉朝的律例並不完善,加上司馬興男特別喜歡桃源縣,自然是全都跟著桃源縣走。
等王導他們派人過來,這裏的律法都已經定型了。
就像是在桃源縣一樣,在那裏的衙門,就分成好多細致的工作,雖然都是衙門裏的。
可管理治安的,便分成了好幾個部門。
吃喝拉撒睡的,每一樣都是不同的。
就仿佛朝廷要分成好幾個,比如管理財政的是大司農,有主管錢谷雇傭營建的,也有管領鹽鐵的。
鹽和鐵,那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在這年頭,管的還是很嚴格的。
早早的,當地的育幼院已經建了起來,專門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
育幼院的占地面積不小,裏面有住房,教室,玩耍運動的地方,一應俱全。
在這裏大部分都是女娃,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有父母逃命丟棄的。
馬小良也給過那些父母機會,允許他們可以認回孩子。
大概是太窮了,有些人看孩子們住在育幼院的生活不錯,幹脆就放棄了。
對此,馬小良也不客氣,放棄認回孩子權力的,他也賦予孩子不必贍養親生父母的權力。
所有滿六歲以上的孩子,都開始在育幼院內讀書識字。
對很多孩子來說,這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讀書識字一直以來,那都是上層認識的專利。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就是泥腿子,根本不配讀書的存在。
但馬公子就是不一樣,他不光給他們讀書的機會,還要他們好好讀書,利用讀書來改變他們的生活,乃至命運。
他們並非沒有榜樣,在馬小良身邊的三個助理,他們就是來自最底層的家庭,甚至還有是孤兒出身。
並沒有比他們好多少,但他們依然完成了逆天改命。
成為了馬小良身邊的助理,那是打敗了不知道多少人,才獲得的工作。
當然了,並非說其他的工作不好,只是這份工作更是榮耀。
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他們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報答馬小良。
若不是馬小良,他們還爛在泥地裏。
所有人都明白的,唯有馬小良,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還實施了出來。
畢竟像馬家在會稽郡盤旋多年,為什麽只有馬小良出生長大以後,才會想到,讓普通百姓讀書識字?
所以他們感激的,從來就只有馬小良。
是他讓整個桃源縣內的百姓,吃上了飽飯,穿上了得體的衣服,過上了像樣的生活。
這是百姓們壓根不敢去想的日子,而馬小良給與他們,還保證,在將來他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為司馬家幹活,還能讓馬小良自己掏腰包的?
不存在的事!
虧本的生意,馬小良從來不做!
他又不傻,橫豎都是司馬家賺到的事,為啥他要下血本?
本來幫助這邊搞建設,都是為了此地的百姓。
畢竟這打仗落到最後的話,最慘的還是當地百姓。
家園被毀,生活沒有了依靠。
馬小良到了本地,先是紮起了無數的帳篷,畢竟跟隨他前來的工匠們,需要有住的地方。
老遠看過去,就跟住在草原一般。
為此不來一頭烤全羊,說不過去了吧!
源源不斷的物資,從建康被運送了過來,同時還在修那水泥的官道。
用水泥需要的人工比較少,只要不是下雨天,很快就會凝固。
只等水泥路凝固結實,就可以投入使用。
每一段的位置,只需要幾個熟練工,就可以修築。
他們一次投入幾百人,這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只幾個月的時間,已經修築了大半,同時新的城市,也在穩步的建設當中。
所有的百姓臉上都洋溢著止不住的笑容,沒辦法,家裏有糧,才有活下去的底氣。
否則他們怕是要背井離鄉,去到別處求生活了。
對給與當地百姓幫助的馬小良,百姓都是充滿了感激的。
要不是有小公子,他們甚至都熬不過這個春天。
對於這些,馬小良倒是不在意,畢竟他有最大的金主爸爸在。
司馬興男反正債多了不愁,橫豎她直接問朝廷要錢。
就是王導,也不可能不給銀子,更何況,把控朝廷的人,還有她親舅舅。
這是什麽,這就叫朝中有人好辦事!
作為護國長公主,司馬興男這點份量還是有的。
主要是,他們從長安城內,搜出來的金銀財寶,也足夠他們用來購買物資。
至於送回建康?
那就要看他們的心情了,司馬興男才不搭理建康朝堂上的嘰嘰歪歪。
主要是那些朝廷大官們嘰嘰歪歪,她叔叔司馬煥根本無所謂。
這些人最多就是寫信跟司馬興男抗議,司馬煥那邊,連一個屁都不敢放。
沒辦法,司馬煥是真的會殺人的。
從他一口氣滅了前趙就知道了,這人根本不是什麽善茬。
馬小良也做的很歡快,有足夠的銀子,做啥都不需要畏手畏腳的。
新城把長安城的百姓都直接收留了,馬小良也將他的一些工廠開到這邊。
舊城能拆的拆了,完全可以繼續使用,主打一個絕不浪費。
其實除去皇城以外的地方,一部分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像那些士族門閥的住家,基本都還算不錯。
只要將貧民窟給拆了,完全可以建成新的園林。
這裏面可以成為內城。
像馬小良所建的外圍,就能組合成為外城。
外城更像是一個個網格,若是可以從山上俯視的話,就會發現這裏都是四四方方的。
從內城的城門延伸出來,寬大的道路,然後是一個一個的坊間。
這思路來自於上輩子見過的唐代長安城,這樣容易管理,而且一個個的方塊,看著就舒服!
強迫癥表示很滿意,其實對他來說,這一個個的,相當於一個個住宅小區。
前後兩個門的,那就是小區的門衛。
道理都是一樣的存在,從長安內城出來的四條路,相當於四個主要的商業街。
商業街的四塊,那當然是四個住宅區域。
就這四個區域裏還能分成好四塊,反正每一個建築,都是對等的。
其中一個大的區域,是用來給那些士族門閥的,他不反對士族門閥住在這裏。
反正只要他們掏的出銀子,買得起就行。
內城就不對外出售了,可以成為行宮一般的存在。
馬小良這地方都還沒建完呢,當初因為害怕,跑路的士族門閥便都回來。
準備跟他們購買房子,雖然不能回到原來的住所,但看過新建的位置,覺得也可以接受,便下了定金購買。
是的,暫時還只收定金,因為還沒建完呢。
普通的百姓就不一樣了,基本都依靠搖號。
是住的高,還是住的矮,全程靠搖號來。
這叫啥,這叫命運的齒輪!
但凡是有長安城戶口的,又或者是參與了建造長安城的,基本都可以免費的分到單人的面積。
如果是長安戶口加參與建造,那麽恭喜你,可以獲得雙倍的面積。
基本上一人住的話,那就是一室一廳一衛的,面積不算大,但一個人住足夠了。
家裏人口多的,就可以增加到一起,換成大的房子。
“我都想要大房子了。”司馬興男對建築圖流口水。
“怎麽?內城不夠你住了?”馬小良不解的問道。
“那不一樣嘛,青龍街的大房子看著真不錯,我去賣一套放著。”司馬興男拍案決定。
“不錯,我讓人給你打個折扣。”馬小良覺得這大侄女不錯,還知道給他創收。
作為長安房產的開發商,賣房子賺到的錢,當然有他的一份!
可惜,普通百姓他不收錢,只能找士族門閥,往死裏薅。
不過即便是這樣,來購房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這可是長安城的房子,以前有錢的,都不一定能買到這裏的房子住。
現在價格公道,為什麽不呢?
而且都跟他們說了,那是第一批,才給的優惠,等以後再來買,價格就要翻倍了。
四條主要街道的店面,基本都是大型的店鋪,比如劇院、酒樓、珠寶之類的。
住宅區內部的就比較豐富了,大部分都是兩層的建築,開的自然是小的商鋪。
有早餐、還有點心等,又或者是買散裝的香料之類的。
這些商鋪,基本上也都已經登記備案,萬一有人吃壞了,可以找衙門投訴,然後酌情處理。
“那是不是,需要招多點的人啊。”司馬興男光是看馬小良細分下來的職位,就忍不住頭皮發麻。
“是啊,可以從桃源縣調一些人手過來。”馬小良不忘記給自己人謀取福利,“多給點補貼就行。”
“給給給,立刻讓人過來。”司馬興男連連點頭。
“著啥急啊,這地方還沒建完呢。”馬小良不以為意的說道。
現在寫信回去,讓他們選出來長安的人,畢竟是要離家這麽遠。
想要回一趟家鄉都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目前暫時來說,這地方屬於司馬煥說的算的。
這約等於,馬小良說的算,什麽規矩之類的,都跟桃源縣用的是一套律例。
如今大晉朝的律例並不完善,加上司馬興男特別喜歡桃源縣,自然是全都跟著桃源縣走。
等王導他們派人過來,這裏的律法都已經定型了。
就像是在桃源縣一樣,在那裏的衙門,就分成好多細致的工作,雖然都是衙門裏的。
可管理治安的,便分成了好幾個部門。
吃喝拉撒睡的,每一樣都是不同的。
就仿佛朝廷要分成好幾個,比如管理財政的是大司農,有主管錢谷雇傭營建的,也有管領鹽鐵的。
鹽和鐵,那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在這年頭,管的還是很嚴格的。
早早的,當地的育幼院已經建了起來,專門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
育幼院的占地面積不小,裏面有住房,教室,玩耍運動的地方,一應俱全。
在這裏大部分都是女娃,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有父母逃命丟棄的。
馬小良也給過那些父母機會,允許他們可以認回孩子。
大概是太窮了,有些人看孩子們住在育幼院的生活不錯,幹脆就放棄了。
對此,馬小良也不客氣,放棄認回孩子權力的,他也賦予孩子不必贍養親生父母的權力。
所有滿六歲以上的孩子,都開始在育幼院內讀書識字。
對很多孩子來說,這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讀書識字一直以來,那都是上層認識的專利。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就是泥腿子,根本不配讀書的存在。
但馬公子就是不一樣,他不光給他們讀書的機會,還要他們好好讀書,利用讀書來改變他們的生活,乃至命運。
他們並非沒有榜樣,在馬小良身邊的三個助理,他們就是來自最底層的家庭,甚至還有是孤兒出身。
並沒有比他們好多少,但他們依然完成了逆天改命。
成為了馬小良身邊的助理,那是打敗了不知道多少人,才獲得的工作。
當然了,並非說其他的工作不好,只是這份工作更是榮耀。
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他們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報答馬小良。
若不是馬小良,他們還爛在泥地裏。
所有人都明白的,唯有馬小良,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還實施了出來。
畢竟像馬家在會稽郡盤旋多年,為什麽只有馬小良出生長大以後,才會想到,讓普通百姓讀書識字?
所以他們感激的,從來就只有馬小良。
是他讓整個桃源縣內的百姓,吃上了飽飯,穿上了得體的衣服,過上了像樣的生活。
這是百姓們壓根不敢去想的日子,而馬小良給與他們,還保證,在將來他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