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91 章
自從申時行做首輔以來, 已經很久沒有人挑戰過他的權威了。
申時行不算一個性格特別強勢的人,但是他極有政治上的謀略和手段, 內閣之中幾位閣臣要麽是他的自己人,要麽就是不得不依附他們而生存的人,江南文風獨秀,每年科舉錄取的人都是最多的,同鄉、同年是天然的盟友,在朝堂中集結成了一股很大的勢力。而申時行本身就出自南直隸蘇州府人,如今又坐到了內閣首輔這樣的位置, 背後又有一股極大的支持他的勢力,自然是一呼百應,權盛一時。
申時行一向奉行的是中庸之道, 說好聽點是不偏不倚, 說難聽點就是喜歡和稀泥, 只要是不涉及到他的根本利益的事情, 他認為墨守陳規總比胡亂變動要來的好,不看之前的張居正改革就是前例在嗎?最後該廢的廢,死後還要牽連家人, 辛苦數十年,幾乎沒落下什麽,那改來改去又是為了什麽呢?
就像是對待國本之爭中一樣, 在群臣面前他讚同群臣的說法, 要立長, 但是在萬歷面前,他又會將責任推脫出去, 折取讓萬歷徐徐圖之的打太極的辦法,讓萬歷也無可奈何, 就算知道他的蛇鼠兩端,可是還是需要申時行這樣的人來平衡朝堂,弄到最後,只能萬歷自己避入深宮,消極抵抗。
而這次,秦修文的折子是真正觸到了他的核心利益了,如何能不跳腳,秦修文在折子中,居然提出了修建其他官道的時候,采取官民合辦的方式,先借用民間力量,籌集出銀兩,然後再在未來的過稅中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抽調出來給到這些願意出資的商人。
憑心而論,在朝廷拿不出那麽多銀子進行修建道路的時候,這是一個辦法,但是過稅,是申時行絕對不願意被其他人染指的。
過稅簡而言之就是不同府之間流通的時候,對商品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稅收,也就是俗稱的“過路錢”。
但凡做生意,自然是需要讓產品在市場上流通,而不管流通到何處,朝廷都可以直接在裏面閉著眼睛抽稅,這過稅也是朝廷非常重要的稅收來源之一。
江南地區不僅僅文風極盛,商人也極多,商業貿易也是最為繁華的,每年從江南地區運送往全國各地的商品數t不勝數,而有些江南大商人,雖然人不在朝堂上,但是他們都有自己在朝堂上的發言人。
別人尚且不說,就是申時行自己,也是出自富商之家,有他在朝堂上庇佑申家,申家的生意那自然是做的順風順水,絲毫沒有磕碰的。
這些商人賺到錢,自然會更加支持自己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每年都會拿出不少銀兩供應到京城官員手中,這已經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了。
而成了自己人後,對有些江南大商人的過稅,自然是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畢竟關鍵鈔關位置的官員又是江南一派親自指派過去的,如此一來,才能損公肥私,商人們將利讓出來也才讓的心甘情願。
而如今不管秦修文的計策是好是壞,動了他們江南一派上下利益了,那麽就算申時行答應,他背後的支持者,朝堂上的同盟者,也不會答應的。
到時候一切大變動,利益重新分派,這麽多年的汲汲營營就要毀於一旦,就算江南商人願意參與道路的修建,但是能阻擋得了其他地區商人的侵入?已經將一樣東西牢牢攥在手中了,哪裏舍得讓渡出去,讓別人一起共享?就是有一絲一毫的意外,都是不允許的。
這是人天性中的貪婪,在危險來臨之際,必然要奮起反抗。
這一日早朝,不再像是之前第一次一般,大家毫無準備,大部分人都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也知道在朝堂之上應該如何應對。
這天,照舊是天不亮就要早朝,如今天氣漸暖,沒有了寒風瑟瑟,縱使天光還未放亮,也比之前好受許多。大家等在午門前,因為最近修好了路,路面好走了許多,習慣了按照原來時間出發的人,發現到了的時候時間都有所提早,幹脆三三兩兩圍在一起,悄聲討論今日的早朝。
秦修文官職低,跟在宋尚書、唐侍郎和焦侍郎後面,一言不發,焦侍郎是早就離他遠遠的,生怕被秦修文牽扯到,就連宋尚書也是長嘆一聲,和秦修文沒有什麽言語。
宋尚書也是有心無力,按照他的想法來說,此事若是能成,必然會是大功一件,但是這裏面牽扯如此之深,以秦修文一人之力如何可以抗衡?
不看就是坐到張居正的位置上,當時想要丈量個天下土地,就得罪了多少人,損了多少人的利益?當時又在明處暗處仗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才將這事給辦成了?
而秦修文所要做的事情,居然是和張居正做的大差不差,可是當時張居正是什麽地位?在朝堂上蟄伏了數十載,等到幼年萬歷登基了,大權獨攬,真正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才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的,那時侯的張居正有皇帝和太後的支持,有朋黨的相幫,有絕無僅有的號召力。
可是秦修文有什麽?他幾乎一無所有。
這是一個必敗的局面,宋不是沒有勸過,但是秦修文一意孤行,當時宋也是被秦修文的一身反骨弄的下不來臺了,只能怒聲讓他出去,等秦修文出去之後,暴脾氣的宋還砸了一個自己之前極為珍愛的鎮紙,讓外面等候傳喚的典史嚇得大氣不敢喘。
後來宋甚至想,就讓這個年輕人去做吧,等到碰到頭破血流了,撞了南墻了,就知道以後要學著韜光養晦、積聚力量了。
秦修文身邊似乎呈現了一個真空地帶,沒有人會上前與他攀談一句話,但是每個人在經過秦修文的時候,都會若有似無地看上他一眼,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人是這場朝會的主角。
周景康和周邦彥同樣也從秦修文身邊走過,但是這次兩人的姿態也和旁人一般無二,甚至連一個眼神都欠奉。
原本周家都牽線搭橋到這裏了,已經準備找人探一探秦修文的口風,若是秦修文應下,那就結成兩姓之好。可是誰知道秦修文這麽能折騰,剛把京城內外道路修建好,名聲扭轉了一些,接著又搞出這麽大的陣仗,一下子把周家人整不會了。
周景康只能暗自慶幸,自家出手還沒那麽快,否則如今真的成為眾矢之的了。雖然愛惜秦修文這樣的人才,但是這人實在是個一意孤行的大刺頭,到時候成了周府的女婿之後,唯恐是禍不是福。
甚至周景康都在想,像秦修文這樣的人,是有人可以降服的住的嗎?如今單槍匹馬都這麽勇,攀扯上周家後,不會到時候反而要把周家一起給搭上吧。
原本想要結親的心思瞬間淡了很多,如今周家只想作壁上觀,不想再讓別人發現自己家和秦修文有過多的牽扯。
局勢變化太快,牽一發而動全身,大家身在局中,只能各自小心。
秦修文也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站在隊伍最末端,儀態一絲不亂,既不見焦慮,也不見狂傲,光是這份定力,還是讓人欽佩的。
許多人是沒有承接大事的勇氣的,當大事來臨,不是自亂了陣腳,就是病急亂投醫,還沒等人出招,自己那頭就已經沒了鬥志。
然而秦修文絕對不是這樣的人,曾經在金融市場練就的心態讓他可以從容面對一切。古人的節奏還是比較慢的,不像秦修文曾經面對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瞬息萬變的局勢,若是維持不住自己內心的穩定,那麽很快就容易在市場上崩潰,繼而被其他人一擁而上,蠶食殆盡。
隨著午門的打開,群臣列隊而入,很快就行至“太和殿”,迎來今日的早朝。
萬歷坐在禦座之上,翼善冠下是一張年輕的面容,臉上表情不辯喜怒:“今日召集眾愛卿,是為了秦侍郎上了一份新的修路折子,張公公,你來念一念。”
張公公聞言馬上接過折子,開始大聲朗讀起來,雖然在場的許多人已經知道了折子的內容,但是還有一些消息滯後的人是不知道的,聽完折子所論之事後,忍不住心中“嘶”了一聲:看來今日的早朝有好戲要看了。
這些消息滯後的人,當然不是朝堂上的核心人物,他們要麽是中立派,要麽還不成氣候,為人又有些迂腐不知道變通,沒有加入其他派系,自然消息就沒那麽靈通了。
萬歷看著朝堂上只有少數人面露驚訝之色,大部分都是表情不變,就知道這些朝臣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讓萬歷自己來說,其實他對秦修文的這份折子,也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這所謂的“官私合辦”的事情,之前前所未有過,又是涉及到商稅之中的過稅這麽重要的稅收,難免不讓人心中忐忑,不敢妄動。
守成總是容易一些,銳意開拓創新卻是需要勇氣謀略和決斷。
但是萬歷知道,如今他和朝臣們的矛盾不可調和,必須要在某一點上自己占盡上風,這樣他才能在朝堂上有話語權,有真正能聽從他號令的朝臣。
所以這個朝會不得不開,他要用秦修文做刀,要做這個持刀人,就要有支持秦修文的舉動在,否則經歷此事之後,朝堂上誰還敢給萬歷賣命?誰還願意做這把刀。
可以說,萬歷如今也是被架到了這個位置上,不得不給秦修文展示的機會。
其實萬歷自己心中也覺得,此事大概是不能成的。然而,若能將朝堂之水攪渾,能從其他地方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畢竟渾水才可以摸魚。
而秦修文,說到底就是一把刀而已,若是這把刀真的在砍殺過程中損了折了,那就丟棄了就是,天下有才之人何其多,折了後他相信還可以再找到一把利刃的。
等到張公公讀完了折子,馬上就有一個朝臣站了出來,而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戶部焦侍郎:“皇上,“官私合辦”之事前所未有,本朝一項以“士農工商”為根基,商是最末端,如何能夠與官相提並論?這不是大大擡高了商人的地位,動搖咱大明的根基?”
焦侍郎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不僅僅是焦侍郎說出了大家心中的點,更加是因為焦侍郎是戶部侍郎,而秦修文是戶部郎中,就連他們自己戶部的人都不讚同秦修文,這說明什麽?說明秦修文就是在一意孤行,並無勢力相幫!
宋縱然不滿焦侍郎的發言,但是在朝堂之上,可不是在戶部他的一言堂,焦侍郎有發表自己政見的權利,這是自己無法左右t的。
焦侍郎話一落地,其他朝臣紛紛也開始反對秦修文。
“啟奏皇上,不僅僅是“官私合辦”的問題,就是他要求撥付的銀兩,目前也是朝廷根本無法負擔的起的,這修建天下官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朝廷若是長此以往撥付了銀子用在修路上,其他地方的開支該當如何?”
“臣附議。此舉萬不可開,屆時拖垮財政、讓商人與官員平起平坐,這如何使得?秦郎中是要將大名的根基給毀了啊!還請皇上治其妖言惑眾之罪!”
一聽到那些文臣說要拖垮財政,還意有所指要從其他地方摳出銀兩來修路,武將們頓時也不樂意了,加入了戰鬥中去。
“皇上,依臣看,有多大肚量吃多少的飯,咱們明明修不起這個路,又何必去瞎耽誤功夫?倒不如把銀子用在正經地方,別瞎花了去。”鎮國將軍大咧咧地站出來表明了他們武將一派的想法。
武將們一向和文臣涇渭分明,朝堂議事的時候,武將一般肚子裏墨水不多,明朝又一向重文輕武,那些文臣一個個嘴皮子都利索的很,有時候拐著彎罵人,讓他們鬧了不少的笑話,所以一般和他們武將一派關系不大的事情,他們輕易不插嘴。
原本武將們只是作壁上觀,不想摻和,反正對他們來講,那什麽過稅的油水也不落在他們頭上,而且這路真修好了,對他們以後行軍打仗也是一個便利,不看光京城內的道路修好,都給予了他們許多的便利了麽?
但是一聽到要從國庫撥出去大量的銀兩,這些武將們也發覺事情不對了。每年的稅收只有這麽多,給了東家,難免少了西家,地方上的軍隊就是靠多報兵丁人數吃空餉發財,每年就等著從國庫裏挪用出大筆銀錢呢,怎麽能讓什麽所謂的修路將原本要撥給他們的銀兩截胡了?
一時之間,反對之聲四起,除了還剩一些人微言輕或者是站在萬歷那一派的人沒有出聲外,其餘人或多或少都發表了自己幾句看法,但是這些言論裏面根本沒有一個人是支持秦修文的。
萬歷面上依舊是難辨喜怒的神色,但是心中卻是微微嘆息了一聲——看來秦修文還是太過年輕了,哪裏鬥得過這些老狐貍。
秦修文舉目望去,心中說不失望是騙人的。
先不說“官私合辦”的事情,就光說修路一事,在秦修文已經打過樣,修了京城內的道路,和京城到天津衛的官道後,這新道路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些人裏居然連一個站出來說這路要修該修的都沒有。
如何修是可以討論的過程,但是居然連“修”本身都否定了,難怪幾十年後這個大明朝就要玩完。
看看朝堂上站著袞袞諸公的都是一些什麽庸蠹,他們根本沒有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眼中,心中盤算的只是心中的那塊一畝三分地。
整個大明如同一株巨大的參天大樹,看著依舊枝繁葉茂、繁榮昌盛,可是在那枝葉下面已經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蛀蟲,把這顆大樹腐蝕空心了,只等著外力的雷霆一擊,就四分五裂了。
秦修文深吸了一口氣,等到所有反對他的聲音慢慢停止後,才對著萬歷行禮後,沈聲道:“皇上,既然大家都已經說了反對意見了,現在是否輪到微臣說一說了。”
萬歷一揚手,原本還有些嘈雜的朝堂頓時一靜,“那諸位便和朕一起聽一聽吧。”
“太和殿”高大寬闊,大聲說話便會有回聲,一旦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大家的註意力便都集中在秦修文身上,此刻所有人腦子裏俱都閃過的念頭是:這個秦修文的心理防線居然還沒有被擊潰,難道他還能說出花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自從申時行做首輔以來, 已經很久沒有人挑戰過他的權威了。
申時行不算一個性格特別強勢的人,但是他極有政治上的謀略和手段, 內閣之中幾位閣臣要麽是他的自己人,要麽就是不得不依附他們而生存的人,江南文風獨秀,每年科舉錄取的人都是最多的,同鄉、同年是天然的盟友,在朝堂中集結成了一股很大的勢力。而申時行本身就出自南直隸蘇州府人,如今又坐到了內閣首輔這樣的位置, 背後又有一股極大的支持他的勢力,自然是一呼百應,權盛一時。
申時行一向奉行的是中庸之道, 說好聽點是不偏不倚, 說難聽點就是喜歡和稀泥, 只要是不涉及到他的根本利益的事情, 他認為墨守陳規總比胡亂變動要來的好,不看之前的張居正改革就是前例在嗎?最後該廢的廢,死後還要牽連家人, 辛苦數十年,幾乎沒落下什麽,那改來改去又是為了什麽呢?
就像是對待國本之爭中一樣, 在群臣面前他讚同群臣的說法, 要立長, 但是在萬歷面前,他又會將責任推脫出去, 折取讓萬歷徐徐圖之的打太極的辦法,讓萬歷也無可奈何, 就算知道他的蛇鼠兩端,可是還是需要申時行這樣的人來平衡朝堂,弄到最後,只能萬歷自己避入深宮,消極抵抗。
而這次,秦修文的折子是真正觸到了他的核心利益了,如何能不跳腳,秦修文在折子中,居然提出了修建其他官道的時候,采取官民合辦的方式,先借用民間力量,籌集出銀兩,然後再在未來的過稅中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抽調出來給到這些願意出資的商人。
憑心而論,在朝廷拿不出那麽多銀子進行修建道路的時候,這是一個辦法,但是過稅,是申時行絕對不願意被其他人染指的。
過稅簡而言之就是不同府之間流通的時候,對商品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稅收,也就是俗稱的“過路錢”。
但凡做生意,自然是需要讓產品在市場上流通,而不管流通到何處,朝廷都可以直接在裏面閉著眼睛抽稅,這過稅也是朝廷非常重要的稅收來源之一。
江南地區不僅僅文風極盛,商人也極多,商業貿易也是最為繁華的,每年從江南地區運送往全國各地的商品數t不勝數,而有些江南大商人,雖然人不在朝堂上,但是他們都有自己在朝堂上的發言人。
別人尚且不說,就是申時行自己,也是出自富商之家,有他在朝堂上庇佑申家,申家的生意那自然是做的順風順水,絲毫沒有磕碰的。
這些商人賺到錢,自然會更加支持自己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每年都會拿出不少銀兩供應到京城官員手中,這已經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了。
而成了自己人後,對有些江南大商人的過稅,自然是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畢竟關鍵鈔關位置的官員又是江南一派親自指派過去的,如此一來,才能損公肥私,商人們將利讓出來也才讓的心甘情願。
而如今不管秦修文的計策是好是壞,動了他們江南一派上下利益了,那麽就算申時行答應,他背後的支持者,朝堂上的同盟者,也不會答應的。
到時候一切大變動,利益重新分派,這麽多年的汲汲營營就要毀於一旦,就算江南商人願意參與道路的修建,但是能阻擋得了其他地區商人的侵入?已經將一樣東西牢牢攥在手中了,哪裏舍得讓渡出去,讓別人一起共享?就是有一絲一毫的意外,都是不允許的。
這是人天性中的貪婪,在危險來臨之際,必然要奮起反抗。
這一日早朝,不再像是之前第一次一般,大家毫無準備,大部分人都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也知道在朝堂之上應該如何應對。
這天,照舊是天不亮就要早朝,如今天氣漸暖,沒有了寒風瑟瑟,縱使天光還未放亮,也比之前好受許多。大家等在午門前,因為最近修好了路,路面好走了許多,習慣了按照原來時間出發的人,發現到了的時候時間都有所提早,幹脆三三兩兩圍在一起,悄聲討論今日的早朝。
秦修文官職低,跟在宋尚書、唐侍郎和焦侍郎後面,一言不發,焦侍郎是早就離他遠遠的,生怕被秦修文牽扯到,就連宋尚書也是長嘆一聲,和秦修文沒有什麽言語。
宋尚書也是有心無力,按照他的想法來說,此事若是能成,必然會是大功一件,但是這裏面牽扯如此之深,以秦修文一人之力如何可以抗衡?
不看就是坐到張居正的位置上,當時想要丈量個天下土地,就得罪了多少人,損了多少人的利益?當時又在明處暗處仗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才將這事給辦成了?
而秦修文所要做的事情,居然是和張居正做的大差不差,可是當時張居正是什麽地位?在朝堂上蟄伏了數十載,等到幼年萬歷登基了,大權獨攬,真正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才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的,那時侯的張居正有皇帝和太後的支持,有朋黨的相幫,有絕無僅有的號召力。
可是秦修文有什麽?他幾乎一無所有。
這是一個必敗的局面,宋不是沒有勸過,但是秦修文一意孤行,當時宋也是被秦修文的一身反骨弄的下不來臺了,只能怒聲讓他出去,等秦修文出去之後,暴脾氣的宋還砸了一個自己之前極為珍愛的鎮紙,讓外面等候傳喚的典史嚇得大氣不敢喘。
後來宋甚至想,就讓這個年輕人去做吧,等到碰到頭破血流了,撞了南墻了,就知道以後要學著韜光養晦、積聚力量了。
秦修文身邊似乎呈現了一個真空地帶,沒有人會上前與他攀談一句話,但是每個人在經過秦修文的時候,都會若有似無地看上他一眼,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人是這場朝會的主角。
周景康和周邦彥同樣也從秦修文身邊走過,但是這次兩人的姿態也和旁人一般無二,甚至連一個眼神都欠奉。
原本周家都牽線搭橋到這裏了,已經準備找人探一探秦修文的口風,若是秦修文應下,那就結成兩姓之好。可是誰知道秦修文這麽能折騰,剛把京城內外道路修建好,名聲扭轉了一些,接著又搞出這麽大的陣仗,一下子把周家人整不會了。
周景康只能暗自慶幸,自家出手還沒那麽快,否則如今真的成為眾矢之的了。雖然愛惜秦修文這樣的人才,但是這人實在是個一意孤行的大刺頭,到時候成了周府的女婿之後,唯恐是禍不是福。
甚至周景康都在想,像秦修文這樣的人,是有人可以降服的住的嗎?如今單槍匹馬都這麽勇,攀扯上周家後,不會到時候反而要把周家一起給搭上吧。
原本想要結親的心思瞬間淡了很多,如今周家只想作壁上觀,不想再讓別人發現自己家和秦修文有過多的牽扯。
局勢變化太快,牽一發而動全身,大家身在局中,只能各自小心。
秦修文也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站在隊伍最末端,儀態一絲不亂,既不見焦慮,也不見狂傲,光是這份定力,還是讓人欽佩的。
許多人是沒有承接大事的勇氣的,當大事來臨,不是自亂了陣腳,就是病急亂投醫,還沒等人出招,自己那頭就已經沒了鬥志。
然而秦修文絕對不是這樣的人,曾經在金融市場練就的心態讓他可以從容面對一切。古人的節奏還是比較慢的,不像秦修文曾經面對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瞬息萬變的局勢,若是維持不住自己內心的穩定,那麽很快就容易在市場上崩潰,繼而被其他人一擁而上,蠶食殆盡。
隨著午門的打開,群臣列隊而入,很快就行至“太和殿”,迎來今日的早朝。
萬歷坐在禦座之上,翼善冠下是一張年輕的面容,臉上表情不辯喜怒:“今日召集眾愛卿,是為了秦侍郎上了一份新的修路折子,張公公,你來念一念。”
張公公聞言馬上接過折子,開始大聲朗讀起來,雖然在場的許多人已經知道了折子的內容,但是還有一些消息滯後的人是不知道的,聽完折子所論之事後,忍不住心中“嘶”了一聲:看來今日的早朝有好戲要看了。
這些消息滯後的人,當然不是朝堂上的核心人物,他們要麽是中立派,要麽還不成氣候,為人又有些迂腐不知道變通,沒有加入其他派系,自然消息就沒那麽靈通了。
萬歷看著朝堂上只有少數人面露驚訝之色,大部分都是表情不變,就知道這些朝臣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讓萬歷自己來說,其實他對秦修文的這份折子,也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這所謂的“官私合辦”的事情,之前前所未有過,又是涉及到商稅之中的過稅這麽重要的稅收,難免不讓人心中忐忑,不敢妄動。
守成總是容易一些,銳意開拓創新卻是需要勇氣謀略和決斷。
但是萬歷知道,如今他和朝臣們的矛盾不可調和,必須要在某一點上自己占盡上風,這樣他才能在朝堂上有話語權,有真正能聽從他號令的朝臣。
所以這個朝會不得不開,他要用秦修文做刀,要做這個持刀人,就要有支持秦修文的舉動在,否則經歷此事之後,朝堂上誰還敢給萬歷賣命?誰還願意做這把刀。
可以說,萬歷如今也是被架到了這個位置上,不得不給秦修文展示的機會。
其實萬歷自己心中也覺得,此事大概是不能成的。然而,若能將朝堂之水攪渾,能從其他地方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畢竟渾水才可以摸魚。
而秦修文,說到底就是一把刀而已,若是這把刀真的在砍殺過程中損了折了,那就丟棄了就是,天下有才之人何其多,折了後他相信還可以再找到一把利刃的。
等到張公公讀完了折子,馬上就有一個朝臣站了出來,而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戶部焦侍郎:“皇上,“官私合辦”之事前所未有,本朝一項以“士農工商”為根基,商是最末端,如何能夠與官相提並論?這不是大大擡高了商人的地位,動搖咱大明的根基?”
焦侍郎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不僅僅是焦侍郎說出了大家心中的點,更加是因為焦侍郎是戶部侍郎,而秦修文是戶部郎中,就連他們自己戶部的人都不讚同秦修文,這說明什麽?說明秦修文就是在一意孤行,並無勢力相幫!
宋縱然不滿焦侍郎的發言,但是在朝堂之上,可不是在戶部他的一言堂,焦侍郎有發表自己政見的權利,這是自己無法左右t的。
焦侍郎話一落地,其他朝臣紛紛也開始反對秦修文。
“啟奏皇上,不僅僅是“官私合辦”的問題,就是他要求撥付的銀兩,目前也是朝廷根本無法負擔的起的,這修建天下官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朝廷若是長此以往撥付了銀子用在修路上,其他地方的開支該當如何?”
“臣附議。此舉萬不可開,屆時拖垮財政、讓商人與官員平起平坐,這如何使得?秦郎中是要將大名的根基給毀了啊!還請皇上治其妖言惑眾之罪!”
一聽到那些文臣說要拖垮財政,還意有所指要從其他地方摳出銀兩來修路,武將們頓時也不樂意了,加入了戰鬥中去。
“皇上,依臣看,有多大肚量吃多少的飯,咱們明明修不起這個路,又何必去瞎耽誤功夫?倒不如把銀子用在正經地方,別瞎花了去。”鎮國將軍大咧咧地站出來表明了他們武將一派的想法。
武將們一向和文臣涇渭分明,朝堂議事的時候,武將一般肚子裏墨水不多,明朝又一向重文輕武,那些文臣一個個嘴皮子都利索的很,有時候拐著彎罵人,讓他們鬧了不少的笑話,所以一般和他們武將一派關系不大的事情,他們輕易不插嘴。
原本武將們只是作壁上觀,不想摻和,反正對他們來講,那什麽過稅的油水也不落在他們頭上,而且這路真修好了,對他們以後行軍打仗也是一個便利,不看光京城內的道路修好,都給予了他們許多的便利了麽?
但是一聽到要從國庫撥出去大量的銀兩,這些武將們也發覺事情不對了。每年的稅收只有這麽多,給了東家,難免少了西家,地方上的軍隊就是靠多報兵丁人數吃空餉發財,每年就等著從國庫裏挪用出大筆銀錢呢,怎麽能讓什麽所謂的修路將原本要撥給他們的銀兩截胡了?
一時之間,反對之聲四起,除了還剩一些人微言輕或者是站在萬歷那一派的人沒有出聲外,其餘人或多或少都發表了自己幾句看法,但是這些言論裏面根本沒有一個人是支持秦修文的。
萬歷面上依舊是難辨喜怒的神色,但是心中卻是微微嘆息了一聲——看來秦修文還是太過年輕了,哪裏鬥得過這些老狐貍。
秦修文舉目望去,心中說不失望是騙人的。
先不說“官私合辦”的事情,就光說修路一事,在秦修文已經打過樣,修了京城內的道路,和京城到天津衛的官道後,這新道路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些人裏居然連一個站出來說這路要修該修的都沒有。
如何修是可以討論的過程,但是居然連“修”本身都否定了,難怪幾十年後這個大明朝就要玩完。
看看朝堂上站著袞袞諸公的都是一些什麽庸蠹,他們根本沒有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眼中,心中盤算的只是心中的那塊一畝三分地。
整個大明如同一株巨大的參天大樹,看著依舊枝繁葉茂、繁榮昌盛,可是在那枝葉下面已經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蛀蟲,把這顆大樹腐蝕空心了,只等著外力的雷霆一擊,就四分五裂了。
秦修文深吸了一口氣,等到所有反對他的聲音慢慢停止後,才對著萬歷行禮後,沈聲道:“皇上,既然大家都已經說了反對意見了,現在是否輪到微臣說一說了。”
萬歷一揚手,原本還有些嘈雜的朝堂頓時一靜,“那諸位便和朕一起聽一聽吧。”
“太和殿”高大寬闊,大聲說話便會有回聲,一旦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大家的註意力便都集中在秦修文身上,此刻所有人腦子裏俱都閃過的念頭是:這個秦修文的心理防線居然還沒有被擊潰,難道他還能說出花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