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52 章
嚴知行是衛輝府一個普通秀才, 為了讀書考科舉,從村子裏走出來, 舉家搬遷到衛輝府城,就為了在衛輝最好的書院讀書,那裏有最好的夫子,最優秀的同窗,可以在科舉之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他的哥哥在碼頭賣力氣做裝卸的活計,嫂子掌管著一家老小的所有家務,他的母親為左鄰右舍漿洗縫補, 就連比他小四歲的妹妹每日都是頭也不擡地給繡莊做繡活,每日可以賺到五六十文錢,說是可以給他添置一些筆墨。
為了這個他都和他母親吵了不知道幾次了, 村子裏女兒家十五六歲就說親了, 就算是在府城, 那也最多十七八歲就要嫁人了, 可是現在妹妹已經十六歲了,他母親連給她說親的心思都沒有,整日裏就壓著她做繡活, 全家人攢下來的錢都用在嚴知行的讀書寫字交束脩上了,縱然三個人沒日沒夜的幹活,但是依舊多不出一文錢來!
他母親總和他講, 他父親早喪, 當年就是一個秀才公, 她只生下兩個兒子,其中只有他是有讀書天分的, 他父親還在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地培養他,沒道理等丈夫死後, 自己就撒手不管了。
他母親一心要繼承先夫的遺志,砸鍋賣鐵也要將他培養出來,幸虧嚴知行是個有讀書天賦的,十四歲開始考科舉,一路順利,秀才功名也到手了,原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等到考舉人的時候,第一次沒有考中,嚴母覺得是村裏的夫子本身也只是個老秀才,沒有本事教,背井離鄉一家人到了府城,又想盡了各種辦法將兒子送進了府城最有名氣的書院。
學了兩年後,嚴知行自己都覺得學問精進了很多,以為這次希望很大,誰知道偏偏天不遂人願,嚴知行在開考前得了痢疾,拉的幾欲脫水,連站都站不起來,哪裏還能去赴考?
人說窮秀才、富舉人,只有考到了舉人那才是達到了為官者最基本的起跑線,連這條線都沒有達到,家中有能耐的還能疏通疏通在衙門裏謀個差事,若是沒有門路的,那麽就只能原地蹉跎,將希望押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上面。
嚴知行原本不想再考了,他們這一家人實在過的太苦了,大哥三年沒有做過一件新衣,大嫂一個人帶著三個小蘿蔔頭操持內外家務,老娘常年浸在冷水裏的一雙手已經糙的不行了,還有小妹,明明花骨朵一樣的年紀,看東西居然還要瞇著眼,顯然是做繡活做壞了眼睛!
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苦,還有所有人省吃儉用,點燈熬油,將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卻一而再地讓家人失望之苦。
嚴知行覺得這些苦難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他不再讀書,他們一家搬回鄉下,他在鄉間也開個學堂收幾個村童,他們家就會寬松許多,何至於此!
但是奈何嚴母絕不答應這樣的請求,甚至還以死威脅,說只要她還在世一天,嚴知行就必須讀一天書,要想不讀書,除非她死了!
為了這個,一向孝順的嚴知行都和母親大吵了一架,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整整兩天沒出來,幾次舉起火折子想把自己這麽多年所學都一把火燒了,可是翻到就連自己五歲開蒙的時候練的字稿,都被他母親好好地一張張抹平收好,一個二十歲的大男人忍住不蹲在地上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淚水從他的手指縫裏傾瀉出來,從一開始的小聲嗚咽到後來的放聲大哭,全家人都聽到了動靜,只是嚴母攔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去,讓嚴知行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
終究,嚴知行也是舍不得啊!
他舍不得自己經年所學,舍不得他愛惜無比的書本,舍不得用全家人的汗水和愛凝結成的每一本書,每一個字!
可是這份愛如此沈重,如同一個厚厚的殼背在自己身上,沒有一刻是輕松的,若是沒辦法在科舉之路上更進一步,或許這個殼他要背到死!沒錯,他是想當懦夫,想當逃兵了,他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去承受這樣的負擔了。
這次之後,嚴知行整日閉門讀書,書院那邊他和母親商議過,自己已經在那邊學了三年了,若有不懂的再去詢問夫子和同窗,其餘時間不必再去,也算是節省了一項開支。
嚴知行除了更加刻苦地讀書,剩下的時間就是抄書,幸好他在書院裏還是結交了幾位不錯的同窗,同樣都是家境一般的,但是要比嚴知行好上不少,平時他們若有書肆或者富戶子弟需要抄書的活計,都會叫上嚴知行。
嚴知行字跡端正飄逸,抄書之時一氣呵成,很少有錯漏之處,所以抄上一本書一般能得個兩三兩銀子。
兩三兩銀子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價格了,夠他們一家六口大半個月的嚼用。可惜這樣的活不是每天都有,況且每次抄一本書都要耗費五六天的功夫,且那麽多讀書人都虎視眈眈這些活,每個月能接到一次抄書活計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還是自己不去書院了才能去抄書,否則若是在書院裏,夫子們是禁止學生幹抄書的活計了,畢竟書院讀書日程安排的非常滿,晚上也是寄宿在書院,四個人一間的大通鋪,若是自己點燈熬夜豈不影響他人?第二天起來後精力也不佳,如何能應付第二日的功課?
所以現在雖然讀書的時間有所減少,但是好在也能為家裏小小出一份力了,嚴知行感覺稍微松了那麽一口氣。
就抄書這個事情,還是在嚴母面前再三保證自己不會耽誤功課,同時只抄寫一些和科舉有關的書,絕不抄那些話本子雜書閑書之流從而移了性情,才得到嚴母的同意且接受了嚴知行的抄書銀子。否則他去做別的事情,就算賺到了銀子,嚴母也不會收。
嚴母雖然固執,但是也講理,只要是對兒子學業有益的事情,她都會全力支持。
那日嚴知行將抄好的書用藍布包好放在懷裏,緊了緊身上的棉衣,冒著風雪走了出去,繞過幾條巷子,走到了一家小院前面,敲了敲同窗範恒的家門。
寒冬臘月的,今日正好又在下雪,嚴知行想著範恒應該在家。
範恒老家不在衛輝,不過在衛輝另外賃了一個小宅子,平時吃住都在書院,只有放假才會到這個小宅子裏,但是最近書院已經關門放假了,畢竟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照理範恒應該在家才是。
嚴知行又敲了好幾次門,露在外面的手凍的直哆嗦,見還無人開門,就知道此刻範恒應該是不在了。
原本此刻嚴知行該走了,可是答應好範恒今日交書的,聽範恒講明日一早他要帶給一個朋友,若是現在自己回去了,範恒交不了差該如何?
還是等一等吧,不差這點時間。
嚴知行冒著寒風等在嚴知行家門口,冬日的風雪似刀似劍,往他臉上刮去,嚴知行雙手攏在袖中,來回踱步,可是腳趾已經凍的失去了知覺,身上的棉衣外面看著還行,裏面的棉絮早就是好幾年的了,哪裏還有多麽防寒,只能時不時對著手地哈上一口氣,讓自己不至於凍僵。
好在等了大約一刻鐘,範恒終於露面了,一看到等在寒風中的嚴知行,範恒懊惱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連忙將嚴知行請進屋子,把屋裏的火爐點了起來,兩人圍著火爐烤著火,火爐上面燒了一壺水,等水開了又給嚴知行沏了一杯茶。
嚴知行捧著茶盞,烤著火爐,才感覺到自己好像活過來一點,講話也不舌尖發麻了,放下茶盞,從懷裏將藍布包好的書拿出來,遞給範恒查驗。
範恒是知道嚴知行的為人的,再是放心不過,而且今日他還心頭掛著別的事情,草草翻了兩頁見字跡端正,沒有塗改就放到了一邊,然後壓抑不住興奮地問嚴知行可知道“衛輝時報”上“征稿啟事”的事情。
嚴知行懵了一下,“衛輝時報”他知道,他家大哥就在碼頭上做事,那個“衛輝時報”恨不得t到衛輝的商旅人手一份,上面的內容也從他大哥口中知道一二,嚴知行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現在又出了一個“征稿啟事”?
今日範恒在茶樓裏和人打了一天的嘴仗,肚子裏也是一車咕嚕的話,這才耽誤了和嚴知行約好的時間。不過就算今日嚴知行沒來,他都是要去找他的,看他一臉懵然的樣子,就知道今日嚴知行又是閉門讀書抄書,根本沒有來得及聽外頭的大熱鬧。
範恒頓時就將這事的前因後果都說了,說完之後還不忘詢問嚴知行,他站哪派,覺得誰說的有道理。
範恒厭惡那秦大人至深,認為那個秦大人沒有一點文人氣節,以前嚴知行迎合好友也好,心中也是這樣認為也罷,總要附和兩聲,可是這次他卻久久沒有回覆範恒。
範恒有些疑惑地擡起頭,便聽自己的好友低低嘆息一聲道:“之前我也認為那位秦大人急功近利,做事手段太過激烈,根本不是我等讀書人心目中的好官。可是你知道的,我家大哥就在碼頭幹活,大哥他告訴我,自從新碼頭修建以來,來往南北貨船多出來不止一倍,碼頭的工人根本不夠用,人少工價自然得往上提,有時候遇到急貨或者夜間卸貨,工錢可以比以前多一倍。我大哥說他不怕辛苦,就盼著新碼頭造好,衛輝碼頭越來越繁華,那麽咱們小老百姓就多了一份來錢的營生。以前只能種地的,現在也可以去碼頭幹活了,雖然都是賣力氣的活,但是至少給了人更多的一種選擇不是嗎?而這些變化如果沒有那位秦大人,恐怕實現不了。如今我家大哥賺錢是大頭,請原諒我,實在是不能享受了好處,還要唾棄對方幾句,屬實是不能。”
說的粗鄙點,這和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又有什麽兩樣?
範恒被好友的話說楞了,他家境尚可,雖然算不上很富裕,但是過過普通人的日子還是綽綽有餘的。家中良田幾百畝,到了衛輝求學因為路遠不方便時時回去,家中還特意幫他在衛輝府租賃了宅子,平時身邊還有個書童隨侍左右,基本無需他做雜務。
如今聽嚴知行這般一說,才發覺自己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嚴知行說完還有些誠惶誠恐,就怕惹得好友不快,沒想到範恒卻是爽朗一笑:“既然如此,那你可得要好好多寫幾篇文章,給那位秦大人搖旗吶喊了!我觀今日的架勢,秦大人的支持者可是甚少啊!”
範恒大度爽朗,這也是嚴知行喜歡與其相交的原因,兩人不因觀點不同而爭執,反而能互相理解對方。兩人說著說著,幹脆就著燈盞,鋪開紙筆,各自寫起了文章。
嚴知行只覺得胸腔內有一團火在燃燒,如同那個火爐一般越燒越旺,他將那團火都化成了筆墨精華,寫在了紙上。
十年寒窗苦,身體苦,精神亦苦,若是整個大明多一些像秦修文這樣的官員那該多好,讓老百姓多一絲希望,讓讀書人看到一種不一樣的為官者,不單單是之乎者也,也不僅僅是施行仁政,而是夠有魄力、夠有膽識、夠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抱負!
以前的嚴知行不夠知道人間疾苦,關在書院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可是如今的他,看清了自己周遭發生的一切,真真切切參與到家中的生計中去,才知道銀錢不是讀書人看不起的銅臭,它們很珍貴,很難獲取,而秦大人可以打破桎梏,能讓許許多多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取得更多謀生的手段,光這一項功績,就足以讓世人稱頌!
筆下的秦修文,化身為了嚴知行心中的目標和榜樣,只有成為像他那樣的人,才能執掌蒼生、不負韶華!
嚴知行筆走龍蛇、一氣呵成,從來沒有一次寫一篇文章寫得他如此意氣風發,等寫完之後將筆一擲,突然放聲大笑起來:“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等到範恒看完嚴知行的這篇文章,整個人都驚呆了,又讀了兩遍,才忍不住拍案而起:“嚴兄,沒想到你的文章又精進了!竟是如此氣勢磅礴的一篇,我讀罷都心潮起伏,不能平靜!這篇文章必須去投稿,我斷言,必中!”
嚴知行熱血過後,頭腦冷靜了一點,有些不好意思:“突然生起的一些狂悖之言罷了,豈能登大雅之堂?算了算了!”
私下裏和好友交換一下意見也就罷了,如果真的被刊登起來,讓那麽多讀書人看到自己如此吹捧秦大人,雖然他說的是肺腑之言,但是人言可畏,少不得被人說自己攀附權貴,自己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況且衛輝有才之人這麽多,恐怕自己投了也是石沈大海。
範恒卻見不得嚴知行如此鄙薄自己,將自己的文章和嚴知行的文章封好,拉著嚴知行一起走到了衛輝府投稿點,將兩個信封一起投入了一個四方形的鐵箱子裏。
“就這樣行了!明天一早就會有人過來將裏面的稿件都取走。嚴兄,別的不說,若是選中了,還能得一兩銀子,這不是天大的好事?”
嚴知行原本還想阻攔,但是一想到一兩銀子,頓時也不吭聲了——剛剛寫完這篇文章才花了一炷香的功夫,若是因此能得一兩銀子,這不是跟白得的一樣?
或許別人看不上這一兩銀子,寫文章只是求名去的,但是嚴知行很看重這一兩銀子。
嚴知行不知道,隨著這封信件的投入,自己的命運從此將被徹底改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嚴知行是衛輝府一個普通秀才, 為了讀書考科舉,從村子裏走出來, 舉家搬遷到衛輝府城,就為了在衛輝最好的書院讀書,那裏有最好的夫子,最優秀的同窗,可以在科舉之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他的哥哥在碼頭賣力氣做裝卸的活計,嫂子掌管著一家老小的所有家務,他的母親為左鄰右舍漿洗縫補, 就連比他小四歲的妹妹每日都是頭也不擡地給繡莊做繡活,每日可以賺到五六十文錢,說是可以給他添置一些筆墨。
為了這個他都和他母親吵了不知道幾次了, 村子裏女兒家十五六歲就說親了, 就算是在府城, 那也最多十七八歲就要嫁人了, 可是現在妹妹已經十六歲了,他母親連給她說親的心思都沒有,整日裏就壓著她做繡活, 全家人攢下來的錢都用在嚴知行的讀書寫字交束脩上了,縱然三個人沒日沒夜的幹活,但是依舊多不出一文錢來!
他母親總和他講, 他父親早喪, 當年就是一個秀才公, 她只生下兩個兒子,其中只有他是有讀書天分的, 他父親還在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地培養他,沒道理等丈夫死後, 自己就撒手不管了。
他母親一心要繼承先夫的遺志,砸鍋賣鐵也要將他培養出來,幸虧嚴知行是個有讀書天賦的,十四歲開始考科舉,一路順利,秀才功名也到手了,原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等到考舉人的時候,第一次沒有考中,嚴母覺得是村裏的夫子本身也只是個老秀才,沒有本事教,背井離鄉一家人到了府城,又想盡了各種辦法將兒子送進了府城最有名氣的書院。
學了兩年後,嚴知行自己都覺得學問精進了很多,以為這次希望很大,誰知道偏偏天不遂人願,嚴知行在開考前得了痢疾,拉的幾欲脫水,連站都站不起來,哪裏還能去赴考?
人說窮秀才、富舉人,只有考到了舉人那才是達到了為官者最基本的起跑線,連這條線都沒有達到,家中有能耐的還能疏通疏通在衙門裏謀個差事,若是沒有門路的,那麽就只能原地蹉跎,將希望押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上面。
嚴知行原本不想再考了,他們這一家人實在過的太苦了,大哥三年沒有做過一件新衣,大嫂一個人帶著三個小蘿蔔頭操持內外家務,老娘常年浸在冷水裏的一雙手已經糙的不行了,還有小妹,明明花骨朵一樣的年紀,看東西居然還要瞇著眼,顯然是做繡活做壞了眼睛!
這種苦不僅僅是生活上的苦,還有所有人省吃儉用,點燈熬油,將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卻一而再地讓家人失望之苦。
嚴知行覺得這些苦難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他不再讀書,他們一家搬回鄉下,他在鄉間也開個學堂收幾個村童,他們家就會寬松許多,何至於此!
但是奈何嚴母絕不答應這樣的請求,甚至還以死威脅,說只要她還在世一天,嚴知行就必須讀一天書,要想不讀書,除非她死了!
為了這個,一向孝順的嚴知行都和母親大吵了一架,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整整兩天沒出來,幾次舉起火折子想把自己這麽多年所學都一把火燒了,可是翻到就連自己五歲開蒙的時候練的字稿,都被他母親好好地一張張抹平收好,一個二十歲的大男人忍住不蹲在地上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淚水從他的手指縫裏傾瀉出來,從一開始的小聲嗚咽到後來的放聲大哭,全家人都聽到了動靜,只是嚴母攔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去,讓嚴知行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
終究,嚴知行也是舍不得啊!
他舍不得自己經年所學,舍不得他愛惜無比的書本,舍不得用全家人的汗水和愛凝結成的每一本書,每一個字!
可是這份愛如此沈重,如同一個厚厚的殼背在自己身上,沒有一刻是輕松的,若是沒辦法在科舉之路上更進一步,或許這個殼他要背到死!沒錯,他是想當懦夫,想當逃兵了,他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去承受這樣的負擔了。
這次之後,嚴知行整日閉門讀書,書院那邊他和母親商議過,自己已經在那邊學了三年了,若有不懂的再去詢問夫子和同窗,其餘時間不必再去,也算是節省了一項開支。
嚴知行除了更加刻苦地讀書,剩下的時間就是抄書,幸好他在書院裏還是結交了幾位不錯的同窗,同樣都是家境一般的,但是要比嚴知行好上不少,平時他們若有書肆或者富戶子弟需要抄書的活計,都會叫上嚴知行。
嚴知行字跡端正飄逸,抄書之時一氣呵成,很少有錯漏之處,所以抄上一本書一般能得個兩三兩銀子。
兩三兩銀子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價格了,夠他們一家六口大半個月的嚼用。可惜這樣的活不是每天都有,況且每次抄一本書都要耗費五六天的功夫,且那麽多讀書人都虎視眈眈這些活,每個月能接到一次抄書活計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還是自己不去書院了才能去抄書,否則若是在書院裏,夫子們是禁止學生幹抄書的活計了,畢竟書院讀書日程安排的非常滿,晚上也是寄宿在書院,四個人一間的大通鋪,若是自己點燈熬夜豈不影響他人?第二天起來後精力也不佳,如何能應付第二日的功課?
所以現在雖然讀書的時間有所減少,但是好在也能為家裏小小出一份力了,嚴知行感覺稍微松了那麽一口氣。
就抄書這個事情,還是在嚴母面前再三保證自己不會耽誤功課,同時只抄寫一些和科舉有關的書,絕不抄那些話本子雜書閑書之流從而移了性情,才得到嚴母的同意且接受了嚴知行的抄書銀子。否則他去做別的事情,就算賺到了銀子,嚴母也不會收。
嚴母雖然固執,但是也講理,只要是對兒子學業有益的事情,她都會全力支持。
那日嚴知行將抄好的書用藍布包好放在懷裏,緊了緊身上的棉衣,冒著風雪走了出去,繞過幾條巷子,走到了一家小院前面,敲了敲同窗範恒的家門。
寒冬臘月的,今日正好又在下雪,嚴知行想著範恒應該在家。
範恒老家不在衛輝,不過在衛輝另外賃了一個小宅子,平時吃住都在書院,只有放假才會到這個小宅子裏,但是最近書院已經關門放假了,畢竟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照理範恒應該在家才是。
嚴知行又敲了好幾次門,露在外面的手凍的直哆嗦,見還無人開門,就知道此刻範恒應該是不在了。
原本此刻嚴知行該走了,可是答應好範恒今日交書的,聽範恒講明日一早他要帶給一個朋友,若是現在自己回去了,範恒交不了差該如何?
還是等一等吧,不差這點時間。
嚴知行冒著寒風等在嚴知行家門口,冬日的風雪似刀似劍,往他臉上刮去,嚴知行雙手攏在袖中,來回踱步,可是腳趾已經凍的失去了知覺,身上的棉衣外面看著還行,裏面的棉絮早就是好幾年的了,哪裏還有多麽防寒,只能時不時對著手地哈上一口氣,讓自己不至於凍僵。
好在等了大約一刻鐘,範恒終於露面了,一看到等在寒風中的嚴知行,範恒懊惱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連忙將嚴知行請進屋子,把屋裏的火爐點了起來,兩人圍著火爐烤著火,火爐上面燒了一壺水,等水開了又給嚴知行沏了一杯茶。
嚴知行捧著茶盞,烤著火爐,才感覺到自己好像活過來一點,講話也不舌尖發麻了,放下茶盞,從懷裏將藍布包好的書拿出來,遞給範恒查驗。
範恒是知道嚴知行的為人的,再是放心不過,而且今日他還心頭掛著別的事情,草草翻了兩頁見字跡端正,沒有塗改就放到了一邊,然後壓抑不住興奮地問嚴知行可知道“衛輝時報”上“征稿啟事”的事情。
嚴知行懵了一下,“衛輝時報”他知道,他家大哥就在碼頭上做事,那個“衛輝時報”恨不得t到衛輝的商旅人手一份,上面的內容也從他大哥口中知道一二,嚴知行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現在又出了一個“征稿啟事”?
今日範恒在茶樓裏和人打了一天的嘴仗,肚子裏也是一車咕嚕的話,這才耽誤了和嚴知行約好的時間。不過就算今日嚴知行沒來,他都是要去找他的,看他一臉懵然的樣子,就知道今日嚴知行又是閉門讀書抄書,根本沒有來得及聽外頭的大熱鬧。
範恒頓時就將這事的前因後果都說了,說完之後還不忘詢問嚴知行,他站哪派,覺得誰說的有道理。
範恒厭惡那秦大人至深,認為那個秦大人沒有一點文人氣節,以前嚴知行迎合好友也好,心中也是這樣認為也罷,總要附和兩聲,可是這次他卻久久沒有回覆範恒。
範恒有些疑惑地擡起頭,便聽自己的好友低低嘆息一聲道:“之前我也認為那位秦大人急功近利,做事手段太過激烈,根本不是我等讀書人心目中的好官。可是你知道的,我家大哥就在碼頭幹活,大哥他告訴我,自從新碼頭修建以來,來往南北貨船多出來不止一倍,碼頭的工人根本不夠用,人少工價自然得往上提,有時候遇到急貨或者夜間卸貨,工錢可以比以前多一倍。我大哥說他不怕辛苦,就盼著新碼頭造好,衛輝碼頭越來越繁華,那麽咱們小老百姓就多了一份來錢的營生。以前只能種地的,現在也可以去碼頭幹活了,雖然都是賣力氣的活,但是至少給了人更多的一種選擇不是嗎?而這些變化如果沒有那位秦大人,恐怕實現不了。如今我家大哥賺錢是大頭,請原諒我,實在是不能享受了好處,還要唾棄對方幾句,屬實是不能。”
說的粗鄙點,這和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又有什麽兩樣?
範恒被好友的話說楞了,他家境尚可,雖然算不上很富裕,但是過過普通人的日子還是綽綽有餘的。家中良田幾百畝,到了衛輝求學因為路遠不方便時時回去,家中還特意幫他在衛輝府租賃了宅子,平時身邊還有個書童隨侍左右,基本無需他做雜務。
如今聽嚴知行這般一說,才發覺自己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嚴知行說完還有些誠惶誠恐,就怕惹得好友不快,沒想到範恒卻是爽朗一笑:“既然如此,那你可得要好好多寫幾篇文章,給那位秦大人搖旗吶喊了!我觀今日的架勢,秦大人的支持者可是甚少啊!”
範恒大度爽朗,這也是嚴知行喜歡與其相交的原因,兩人不因觀點不同而爭執,反而能互相理解對方。兩人說著說著,幹脆就著燈盞,鋪開紙筆,各自寫起了文章。
嚴知行只覺得胸腔內有一團火在燃燒,如同那個火爐一般越燒越旺,他將那團火都化成了筆墨精華,寫在了紙上。
十年寒窗苦,身體苦,精神亦苦,若是整個大明多一些像秦修文這樣的官員那該多好,讓老百姓多一絲希望,讓讀書人看到一種不一樣的為官者,不單單是之乎者也,也不僅僅是施行仁政,而是夠有魄力、夠有膽識、夠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抱負!
以前的嚴知行不夠知道人間疾苦,關在書院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可是如今的他,看清了自己周遭發生的一切,真真切切參與到家中的生計中去,才知道銀錢不是讀書人看不起的銅臭,它們很珍貴,很難獲取,而秦大人可以打破桎梏,能讓許許多多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取得更多謀生的手段,光這一項功績,就足以讓世人稱頌!
筆下的秦修文,化身為了嚴知行心中的目標和榜樣,只有成為像他那樣的人,才能執掌蒼生、不負韶華!
嚴知行筆走龍蛇、一氣呵成,從來沒有一次寫一篇文章寫得他如此意氣風發,等寫完之後將筆一擲,突然放聲大笑起來:“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等到範恒看完嚴知行的這篇文章,整個人都驚呆了,又讀了兩遍,才忍不住拍案而起:“嚴兄,沒想到你的文章又精進了!竟是如此氣勢磅礴的一篇,我讀罷都心潮起伏,不能平靜!這篇文章必須去投稿,我斷言,必中!”
嚴知行熱血過後,頭腦冷靜了一點,有些不好意思:“突然生起的一些狂悖之言罷了,豈能登大雅之堂?算了算了!”
私下裏和好友交換一下意見也就罷了,如果真的被刊登起來,讓那麽多讀書人看到自己如此吹捧秦大人,雖然他說的是肺腑之言,但是人言可畏,少不得被人說自己攀附權貴,自己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況且衛輝有才之人這麽多,恐怕自己投了也是石沈大海。
範恒卻見不得嚴知行如此鄙薄自己,將自己的文章和嚴知行的文章封好,拉著嚴知行一起走到了衛輝府投稿點,將兩個信封一起投入了一個四方形的鐵箱子裏。
“就這樣行了!明天一早就會有人過來將裏面的稿件都取走。嚴兄,別的不說,若是選中了,還能得一兩銀子,這不是天大的好事?”
嚴知行原本還想阻攔,但是一想到一兩銀子,頓時也不吭聲了——剛剛寫完這篇文章才花了一炷香的功夫,若是因此能得一兩銀子,這不是跟白得的一樣?
或許別人看不上這一兩銀子,寫文章只是求名去的,但是嚴知行很看重這一兩銀子。
嚴知行不知道,隨著這封信件的投入,自己的命運從此將被徹底改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