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瞬間6(1)
關燈
小
中
大
黑白瞬間6(1)
容釋之調出幾則新聞標題,將便攜型筆記本轉過來對著我們。
“2023年10月8日,警方抓獲五名持槍兒童;該年12月29日,警方督察被一個十五歲女孩當街刺殺;2024年7月14日,七名初中生搶劫珠寶店價值千萬元的珠寶,時隔半月後被捕獲——這裏是我隨手找出來的幾條,最後一起搶案的犯人被捕就在前幾天。他們行動時的肢體語言具有強烈統一性,在審訊時他們居然寧願死也要維護組織,整體呈現符合葉永恒所期望的傀儡狀態。我們唯一獲取的信息是他們稱呼首領為‘正義先生’……”
容釋之是想問無歆為什麽派出來行動的都是孩子,而且這些孩子還拼命維護折磨他們的組織。學過心理學的人就是喜歡包裝自己的話,使其容易接受。很顯然,無歆現在沒有閑心等他講完,直接打斷了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基於蒙面電擊實驗,在1971年夏天策劃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原本計劃持續兩周,卻在第六天結束了。他們的訓練基地很多,我所見過最大的一處是一座無名島。那也是我最初被送去訓練的地方。他們采用‘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機制和一些傳銷組織的套路,建立了一套無懈可擊的洗腦程序,專門針對或拐或騙來的幼童。”
近年來心理學逐漸普及,歷史上著名實驗的曝光率也越來越高,其中較廣為人知的就有斯坦福監獄實驗。
當年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招募男性志願者來參加一次為期兩周的關於監禁的心理學研究,承諾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報酬。
他在報名者中選出24人作為受試者,他們均為20歲左右身心健康的男大學生,並且沒有經歷過會對成長造成影響的重大事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沒有犯罪史。津巴多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讓一組人扮演監獄看守,另一組人扮演囚犯。
這些“囚犯”被蒙住雙眼,被警察從自己家中送到模擬監獄。到達監獄後,囚犯們被要求脫光衣服,面向墻壁站著,“看守”們會向他們發放囚衣與塑膠拖鞋,並給他們噴上編號。囚犯們被剝奪了名字,只能以囚衣上的編號稱呼。看守們穿著統一的制服,配有警棍,還戴著銀色反光太陽鏡,可以在模擬監獄內自由行動。看守叫囚犯時必須叫編號,囚犯則必須稱呼看守為“長官”。
開始實驗的第一天,所有受試者都感到不適應。囚犯們舉止散漫,不願意服從命令,但看守們無師自通,很快建立起一套嚴酷的懲罰機制。如果囚犯敢反抗,他們就用噴滅火器或者關小黑屋的方式懲罰他們。總之,當看守們發現自己手上的權力能夠直接影響到囚犯們時,他們的懲罰方式就越來越肆無忌憚。
面對囚犯的反抗,看守們學會了挑撥離間,比如讓表現好的囚犯享受特權,然後把叛亂分子分成兩部分,給其中一部分人好吃好喝,讓另一部分人懷疑這些同伴是在賣友求榮。
結果囚犯們之間的信任被摧毀了,看守們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威。實驗僅進行了36小時,就有1名囚犯精神崩潰,津巴多不得不將他提前釋放。之後又有好幾名囚犯出現了嚴重的應激反應,一共有5名囚犯被提前釋放,而剩下的囚犯都變得麻木不仁,逆來順受,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囚犯身份。看守們同樣入戲太深,懲罰方式也越發殘酷,甚至讓囚犯們模仿同性戀的性行為。
津巴多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並在實驗的第6天提前結束了這個原本計劃持續兩周的實驗。聽到實驗結束的消息,囚犯們如釋重負,甚至因重獲自由而抱頭痛哭,但看守們好像還有點意猶未盡,表現得很不舍。
實驗過後,有人做出總結:
第一,他們獲取了絕對的權利,並且會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化自己的過激行為,無法察覺對於囚犯的暴力傾向。
第二,去個性化。看守從心底認為他們不需要自己做過的壞事負責。
第三,群體服從權威的心理。囚犯們會通過服從看守的權威來獲取安全感,以此對抗心裏的恐懼。
第四,不論看守還是囚犯,受試者都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入了戲。囚犯們徹底變成了極端環境下的弱勢者,認為自己沒有決定權,甚至忘記了這一切根本只是實驗。
第五,實驗中囚犯們沒有名字,只用編號來稱呼。看守們通過把囚犯變成一個抽象的概念來避免內疚感。
第六,習得性無助。人們在反覆反抗失敗之後,會變得消沈,不再嘗試抵抗。
“邪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凡。經歷過折磨的孩子都堅信自己所受的磨難皆源自父母親人的冷血無情,要不是被親人拋棄,他們就獲得幸福的生活。正義先生不僅是收養他們這些棄子的恩公,還是無所不能的聖人。於他們而言,既然命都是正義先生給的,那麽無論是維護自己的救命恩人,還是誓死執行命令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對於孤兒或被拋棄的孩子來說,給他們灌輸一套獨特的思維體系實在是太容易了,這套思維不需要遵循倫理法則,只要一個群體權威的流程就足夠了。
容釋之找出不合理之處:“即便是再完善的洗腦程序,也總不可能使數量如此龐的大孩子全部臣服。既然你可以找機會跑出來,就一定有漏洞可以讓聰明的孩子重獲新生,再不濟也能找到機會傳遞出關鍵消息。”
“不聽話的孩子會受到懲罰。”無歆拿起茶杯,隨意地用手指沾茶水澆盆栽,“做實驗不可能只用一種人,受過訓練的特工是做特殊試驗不可多得的材料。關於大腦杏仁核的實驗是他們最喜歡的懲罰方式之一。”
“你在說沈南兒?”
無歆只是看著容釋之的眼睛含笑不語。她不疾不徐地坐回座位上,將倒扣在桌面上的手機翻正。在這個動作完成的瞬間,一通電話打了過來,備註是“譚警官”。
她接起電話,按了免提。
“餵,小無歆,沈南兒要見你。”
無歆沒有回應。
“她在精神病院。”
“我知道。”
“不是,重點不在這裏。”
“我明白。正常情況下,你根本不可能考慮沈南兒這個要求的可實施性,更不會打電話來找我。她一定是在審訊的時候供出了什麽人的名字,而這個人跟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是‘正義先生’吧?”
“對,沒有人會在一顆棄子面前暴露身份。他們在通過沈南兒傳話,而且是有極強針對性的傳話。”
“什麽時候去?”
“盡快。”
“好。”
對方先掛了電話。
我看無歆一副不慌不忙、淡定不已的樣子,忍不住發問:“時間掐這麽準,策劃者都要甘拜下風。怎麽做到的?”
“感覺。”像是覺得這兩個字太過敷衍,她補充道:“我看到了,就像看電影一樣。”
我想試著理解她的意思,很顯然失敗了。
“時間還長,借此機會,我先把該說的說完。對於淘氣的孩子,鞭打是最溫和的警告。在第一次逃跑被抓回去之後,我受到了感覺剝奪的懲罰。那是一種從世界上消失的奇感。負責實驗的研究人員會給受罰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用於限制視覺;手和胳膊被套上紙板做的袖套和手套,用於限制觸覺;狹小的房間四周不斷響著嗡嗡聲,以幹擾聽覺。常規的懲罰期限是24個小時,專門針對有較大利用價值的孩子。
“整個過程中,大腦會像被卡住一樣,無法集中註意力,也無法正常思考,有些人甚至沒有辦法進行回憶,更甚的會出現幻覺。這種感受在之後的很長時間都依然存在。實驗人員不斷計算最佳時間和方式,在不嚴重傷害人體的前提下達到威懾效果。可惜,散布威嚴的同時也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原本在群體中屬於佼佼者的孩子們變得遲鈍緩慢。因為不知悔改地出了錯,所以必須要受到更嚴厲的懲罰,直到受罰者變為行屍走肉,被榨幹最後一點利用價值為止。常規流程便是如此。好在,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
“當時他們真的發怒了,對我的懲罰進行了38個小時。我幾乎就要死在那裏。實驗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我嚴重精神失常,混亂得像是要掉進天空裏一樣,分不清時間方位,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一個茶杯還是一個鬧鐘,瘋狂地砸掉一切在我眼前出現的東西,全然無意識地用腦袋撞墻。最後,我砸破玻璃,從三樓的窗戶跳了下去。因為下意識采取較為安全的落地姿勢,所以我的身體並沒有受到太過嚴重的傷害。
“我對‘感覺剝奪’的記憶最深刻,但我接下來要說的懲罰體系是正義先生最喜歡的。杏仁核是大腦中一塊專門負責快速處理和表達情緒的區域,特別是激烈的情緒。正義先生會找來經歷過感覺剝奪的優秀特工,在他們的大腦杏仁核裏插入電極。只要給電機通電,他們就會異常恐懼、憤怒,產生強烈攻擊性。接下來,正義先生只需要找幾個資質平平的孩子,告訴他們:‘這個人已經背叛了組織,我的孩子們,為了組織的威嚴不容挑釁,為了你們自己,不懼生死,殺了他。’
“恐懼可以使人的心智停止成長,那些孩子即使能活下來,也全都瘋了。沈南兒被他們植入了電極,但……她是自願過去的。”無歆頓了一下,像是要說的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給暴力塞了回去。“我希望她跟正義先生走之前,還沒有和父母表示過自己的處境……”
空氣冷下來。
“而不是事無巨細的說完,卻得不到絲毫回應。”容釋之把她的話接了下去,“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時間差不多了,一起去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容釋之調出幾則新聞標題,將便攜型筆記本轉過來對著我們。
“2023年10月8日,警方抓獲五名持槍兒童;該年12月29日,警方督察被一個十五歲女孩當街刺殺;2024年7月14日,七名初中生搶劫珠寶店價值千萬元的珠寶,時隔半月後被捕獲——這裏是我隨手找出來的幾條,最後一起搶案的犯人被捕就在前幾天。他們行動時的肢體語言具有強烈統一性,在審訊時他們居然寧願死也要維護組織,整體呈現符合葉永恒所期望的傀儡狀態。我們唯一獲取的信息是他們稱呼首領為‘正義先生’……”
容釋之是想問無歆為什麽派出來行動的都是孩子,而且這些孩子還拼命維護折磨他們的組織。學過心理學的人就是喜歡包裝自己的話,使其容易接受。很顯然,無歆現在沒有閑心等他講完,直接打斷了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基於蒙面電擊實驗,在1971年夏天策劃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原本計劃持續兩周,卻在第六天結束了。他們的訓練基地很多,我所見過最大的一處是一座無名島。那也是我最初被送去訓練的地方。他們采用‘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機制和一些傳銷組織的套路,建立了一套無懈可擊的洗腦程序,專門針對或拐或騙來的幼童。”
近年來心理學逐漸普及,歷史上著名實驗的曝光率也越來越高,其中較廣為人知的就有斯坦福監獄實驗。
當年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招募男性志願者來參加一次為期兩周的關於監禁的心理學研究,承諾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報酬。
他在報名者中選出24人作為受試者,他們均為20歲左右身心健康的男大學生,並且沒有經歷過會對成長造成影響的重大事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沒有犯罪史。津巴多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讓一組人扮演監獄看守,另一組人扮演囚犯。
這些“囚犯”被蒙住雙眼,被警察從自己家中送到模擬監獄。到達監獄後,囚犯們被要求脫光衣服,面向墻壁站著,“看守”們會向他們發放囚衣與塑膠拖鞋,並給他們噴上編號。囚犯們被剝奪了名字,只能以囚衣上的編號稱呼。看守們穿著統一的制服,配有警棍,還戴著銀色反光太陽鏡,可以在模擬監獄內自由行動。看守叫囚犯時必須叫編號,囚犯則必須稱呼看守為“長官”。
開始實驗的第一天,所有受試者都感到不適應。囚犯們舉止散漫,不願意服從命令,但看守們無師自通,很快建立起一套嚴酷的懲罰機制。如果囚犯敢反抗,他們就用噴滅火器或者關小黑屋的方式懲罰他們。總之,當看守們發現自己手上的權力能夠直接影響到囚犯們時,他們的懲罰方式就越來越肆無忌憚。
面對囚犯的反抗,看守們學會了挑撥離間,比如讓表現好的囚犯享受特權,然後把叛亂分子分成兩部分,給其中一部分人好吃好喝,讓另一部分人懷疑這些同伴是在賣友求榮。
結果囚犯們之間的信任被摧毀了,看守們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威。實驗僅進行了36小時,就有1名囚犯精神崩潰,津巴多不得不將他提前釋放。之後又有好幾名囚犯出現了嚴重的應激反應,一共有5名囚犯被提前釋放,而剩下的囚犯都變得麻木不仁,逆來順受,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囚犯身份。看守們同樣入戲太深,懲罰方式也越發殘酷,甚至讓囚犯們模仿同性戀的性行為。
津巴多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並在實驗的第6天提前結束了這個原本計劃持續兩周的實驗。聽到實驗結束的消息,囚犯們如釋重負,甚至因重獲自由而抱頭痛哭,但看守們好像還有點意猶未盡,表現得很不舍。
實驗過後,有人做出總結:
第一,他們獲取了絕對的權利,並且會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化自己的過激行為,無法察覺對於囚犯的暴力傾向。
第二,去個性化。看守從心底認為他們不需要自己做過的壞事負責。
第三,群體服從權威的心理。囚犯們會通過服從看守的權威來獲取安全感,以此對抗心裏的恐懼。
第四,不論看守還是囚犯,受試者都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入了戲。囚犯們徹底變成了極端環境下的弱勢者,認為自己沒有決定權,甚至忘記了這一切根本只是實驗。
第五,實驗中囚犯們沒有名字,只用編號來稱呼。看守們通過把囚犯變成一個抽象的概念來避免內疚感。
第六,習得性無助。人們在反覆反抗失敗之後,會變得消沈,不再嘗試抵抗。
“邪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凡。經歷過折磨的孩子都堅信自己所受的磨難皆源自父母親人的冷血無情,要不是被親人拋棄,他們就獲得幸福的生活。正義先生不僅是收養他們這些棄子的恩公,還是無所不能的聖人。於他們而言,既然命都是正義先生給的,那麽無論是維護自己的救命恩人,還是誓死執行命令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對於孤兒或被拋棄的孩子來說,給他們灌輸一套獨特的思維體系實在是太容易了,這套思維不需要遵循倫理法則,只要一個群體權威的流程就足夠了。
容釋之找出不合理之處:“即便是再完善的洗腦程序,也總不可能使數量如此龐的大孩子全部臣服。既然你可以找機會跑出來,就一定有漏洞可以讓聰明的孩子重獲新生,再不濟也能找到機會傳遞出關鍵消息。”
“不聽話的孩子會受到懲罰。”無歆拿起茶杯,隨意地用手指沾茶水澆盆栽,“做實驗不可能只用一種人,受過訓練的特工是做特殊試驗不可多得的材料。關於大腦杏仁核的實驗是他們最喜歡的懲罰方式之一。”
“你在說沈南兒?”
無歆只是看著容釋之的眼睛含笑不語。她不疾不徐地坐回座位上,將倒扣在桌面上的手機翻正。在這個動作完成的瞬間,一通電話打了過來,備註是“譚警官”。
她接起電話,按了免提。
“餵,小無歆,沈南兒要見你。”
無歆沒有回應。
“她在精神病院。”
“我知道。”
“不是,重點不在這裏。”
“我明白。正常情況下,你根本不可能考慮沈南兒這個要求的可實施性,更不會打電話來找我。她一定是在審訊的時候供出了什麽人的名字,而這個人跟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是‘正義先生’吧?”
“對,沒有人會在一顆棄子面前暴露身份。他們在通過沈南兒傳話,而且是有極強針對性的傳話。”
“什麽時候去?”
“盡快。”
“好。”
對方先掛了電話。
我看無歆一副不慌不忙、淡定不已的樣子,忍不住發問:“時間掐這麽準,策劃者都要甘拜下風。怎麽做到的?”
“感覺。”像是覺得這兩個字太過敷衍,她補充道:“我看到了,就像看電影一樣。”
我想試著理解她的意思,很顯然失敗了。
“時間還長,借此機會,我先把該說的說完。對於淘氣的孩子,鞭打是最溫和的警告。在第一次逃跑被抓回去之後,我受到了感覺剝奪的懲罰。那是一種從世界上消失的奇感。負責實驗的研究人員會給受罰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用於限制視覺;手和胳膊被套上紙板做的袖套和手套,用於限制觸覺;狹小的房間四周不斷響著嗡嗡聲,以幹擾聽覺。常規的懲罰期限是24個小時,專門針對有較大利用價值的孩子。
“整個過程中,大腦會像被卡住一樣,無法集中註意力,也無法正常思考,有些人甚至沒有辦法進行回憶,更甚的會出現幻覺。這種感受在之後的很長時間都依然存在。實驗人員不斷計算最佳時間和方式,在不嚴重傷害人體的前提下達到威懾效果。可惜,散布威嚴的同時也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原本在群體中屬於佼佼者的孩子們變得遲鈍緩慢。因為不知悔改地出了錯,所以必須要受到更嚴厲的懲罰,直到受罰者變為行屍走肉,被榨幹最後一點利用價值為止。常規流程便是如此。好在,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
“當時他們真的發怒了,對我的懲罰進行了38個小時。我幾乎就要死在那裏。實驗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我嚴重精神失常,混亂得像是要掉進天空裏一樣,分不清時間方位,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一個茶杯還是一個鬧鐘,瘋狂地砸掉一切在我眼前出現的東西,全然無意識地用腦袋撞墻。最後,我砸破玻璃,從三樓的窗戶跳了下去。因為下意識采取較為安全的落地姿勢,所以我的身體並沒有受到太過嚴重的傷害。
“我對‘感覺剝奪’的記憶最深刻,但我接下來要說的懲罰體系是正義先生最喜歡的。杏仁核是大腦中一塊專門負責快速處理和表達情緒的區域,特別是激烈的情緒。正義先生會找來經歷過感覺剝奪的優秀特工,在他們的大腦杏仁核裏插入電極。只要給電機通電,他們就會異常恐懼、憤怒,產生強烈攻擊性。接下來,正義先生只需要找幾個資質平平的孩子,告訴他們:‘這個人已經背叛了組織,我的孩子們,為了組織的威嚴不容挑釁,為了你們自己,不懼生死,殺了他。’
“恐懼可以使人的心智停止成長,那些孩子即使能活下來,也全都瘋了。沈南兒被他們植入了電極,但……她是自願過去的。”無歆頓了一下,像是要說的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給暴力塞了回去。“我希望她跟正義先生走之前,還沒有和父母表示過自己的處境……”
空氣冷下來。
“而不是事無巨細的說完,卻得不到絲毫回應。”容釋之把她的話接了下去,“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時間差不多了,一起去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