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二百一十二章無價之寶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百一十二章 無價之寶
極雨之地,浩瀚無邊的海洋裏,汐兒與小蛇架著小木船從浪濤翻滾的海面上急速行進著。
由於汐兒擁有水系能力,所以他們的駕駛不需要普通人力去擺動船槳。
她們互相討論著從水闕仙臺上得到的知識與感悟。
“小蛇,知道為何我要讓你講講你的感受嗎?”汐兒問。
小蛇搖了搖頭。
“因為我想要知道更多。”汐兒笑著繼續道:“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去看同一本書,就會發現彼此的想法和感悟各有不同,當然可能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這是因為你我的生活經驗存在差異,總的來說就是三觀不同,導致想法不同。”
所謂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見小蛇點頭,汐兒繼續道:“所以,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吸取多方面的想法,取其精華,博采眾長,並在與人的交流中獲得進步。”
“那個,小姐,我有話要說。”小蛇犯難了。
“你說。”汐兒同意道。
“小姐,不瞞您說,我穿越去見宣博益的時候,就只是站在一邊看,畢竟我學識有限,能幫到您的不多。”小蛇尷尬道。
“就像,就像……”小蛇猶豫著。
“不用擔心什麽,我會認真聽的,你繼續說。”汐兒示意小蛇繼續說下去。
“就像,小姐您和我看同一本書的話,由於我的懂的太少,可能會看不懂那本書,那本書上的內容於我而言,就像是晦澀而又枯燥無味的文字,讓我無法領悟到任何東西。”小蛇尷尬著說完。
“這……”
聽完小蛇的話,汐兒也是一陣尷尬,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的確,如果一個人因為看不懂書本上的語句所蘊含的深奧的大道真理,那麽只會感覺到看書是在浪費時間;或者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看了一本自己沒有能力閱讀的外文書本,就像是讓沒上過學的小孩子去閱讀課文,然而這個小孩卻只能勉強看懂書上的圖畫。
真是強人所難。
可小蛇接下來的話卻又讓汐兒看到了希望。
“小姐,不知為何,當我每次看到有人從宣博益那裏如獲至寶一般地離開,眼睛亮得像兩顆太陽,我都感到好奇和遺憾,就好像自己缺少了什麽很重要的東西一般,很渴望得到,卻又不知如何才能得到。”
“孺子可教也,你有這個想法就對了,我可以讓你得到它。”汐兒兩眼發亮地看著小蛇,胸有成竹道。
“多謝小姐。”
說完,小蛇就要拜倒,卻被汐兒扶住了,“誒,別這樣,你這一拜我可受不起,我教你是應該的。”
“可是……”
“不要可是,你記住了,我從沒有把你當做我的奴隸看待,對我來說,你是一個人,我把你當做妹妹來看待。”
“那我以後可以叫您姐姐嗎?”小蛇問。
“可以的。”汐兒開心地點頭道。
對於如何教育小蛇,汐兒已經想好了,她打算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運用宣博益的教學之道。
宣博益曰:
界外有華夏,華夏儒釋道。
教育可以釋為先,釋為佛,乃習得八正道;
然後知借典籍之暗以悟明,成無上正覺,方成覺者。
覺者習儒,天降大任於其身,乃生可入世,自律之,以行天命。
天命盡,生無憾,方習道,終以隱世無為而不在乎生死,可以化道矣。
此教育方法為宣博益所總結,說的是一開始的教育應該教育學生以修煉八正道為先,所謂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具體來說就是指要修煉正當的認識、正當的言行舉止、正當的思想與念頭;並從事正當的工作,擁有正當的使命,擁有上進心,然後要堅定不移。
習得八正道後,便開始學習儒家的積極入世,身負天命,完成天降之大任。直到人年老體衰,有心無力,再也無法完成天命大任,也就是到了學習道家無為的時候,可隱居山林,看淡生死,不再有心思和氣力去改變世間的一草一木,更沒有絲毫遺憾,死後精神和肉身都回歸自然世界,身化於道中。
這是汐兒對於宣博益教育之道的部分理解。
只是汐兒在穿越時,見到過不同時期的宣博益,發現宣博益的教育之道在發展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宣博益通過不斷的推翻、繼承、創新與重建,最終認為儒釋道在教育中並不需要有先後之分,三者應該同時進行,並完美結合,以便學生能夠對他們自己的人生及時作出有效的規劃,免得虛度光陰。
再後來,宣博益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虛度光陰說法,他認為學生需要一些迷茫,迷茫有時候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合理地放縱,以發洩一下他們自己的情緒欲望,讓人的天性得到必要的滿足,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因此,享受適度的娛樂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些都是汐兒穿越見到宣博益後所感悟到的精髓,對目前的汐兒來說已經算是一個極限了,畢竟她的閱歷還是太少,缺乏很多感性經驗。
她敢肯定,未來當她回憶起那些關於宣博益的畫面時,她將會領悟到更多東西。
現在考慮到小蛇擁有對黑暗的直接經驗,所以暫時不需要書籍刺激,已經覺醒的小蛇就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正能量。
關於書籍對現實世界的影響。看書可以讓人經歷間接的黑暗經驗,然後產生力量,作為成長之路上的強大推力。一個會看書並且善於利用書籍的人,就是能夠在見識到書本中的黑暗後,內心變得無限光明和強大無比。
那些什麽仙和神都是不存在的,仙與神要麽是人死後被奉若神明,要麽就是自然界的不可知力——天道、地法和水文。
假若有活著的人自稱為神,那麽只有三種可能,要麽他是個騙子,要麽他是他自己的神,要麽別人吹捧出來的玩笑。
那些自大自稱神明的家夥,不過就是覺悟到了一些真理,然後誇張地將其稱為無上心法、無上正覺、無上神覺什麽的,其實這些真理都很好領悟,只不過領悟到的人總喜歡遮遮掩掩,故作高明,把簡單的東西覆雜化,神秘化。卻不知他們自身在領悟到這些真理後,一開始可以極度興奮,但隨後的現實又讓他們失去新鮮感,乃至變得麻木,最終不再有絲毫興奮,失去了原先的光明,以至於內心只剩下一小朵燭火之花,散發著微弱的光團,那種感覺究竟去了哪裏?
有人說內化在心,藏於心底;也有人說人類對真理產生了精神免疫。想要重獲能量,必須接觸那些新鮮的東西,閱讀新題材的書本,才有可能二次覺醒;或者積極入世,通過解決現實問題來完成二次覺醒,再次讓內心綻放無限光明。
因此,只有當千辛萬苦地求得真理後,真理才會被視為無價之寶,否則就會被揮金如土,視作玩笑。
積極入世。
在現實生活中,人既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又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說法看起來矛盾,實則用哲學解釋起來,就是對立統一,絲毫沒有矛盾。主要就是現實情境的不同,就比如神洲邊境戰場上那些被殺的將士們,他們都想活,但當被逼到絕境的時候,他們又會放手一搏,看似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命運依舊在他們的手中緊緊握著,假若不能活,那他們願意拼命,就算戰死也不枉費此生。
命運是最難以主宰的,也是每一個人所必須主宰的,並且一個人只能主宰自己一個人的命運。
妄圖主宰他人的行為都是笑話,畢竟人的生命本來就很脆弱,沒了也就沒了,倒不如好好珍惜,順其自然。
道家所謂“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指在遵循自然法則的情況下,不作為地維持一個最有利於人的發展的生態平衡。
界外,道家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思是說,當失去了這個平衡後,就會有仁義出現,以維持平衡穩定;聰明智慧出現,就顯得有些虛偽,在這個時候想要修覆平衡,是很難很難的。
對此,宣博益結合當時自己所吸納的諸多思想,對其進行總結時說:為何大道廢,才有仁義?為何不在大道無缺時,及時做出補救預防?讓仁義智慧及早出現,防患於未然,以護大道平衡。
意思就是說,不到事情緊急,火燒屁股的時候,仁義智慧就不會出現;可當事情緊急,火燒屁股的時候,仁義智慧才出現,就顯得太遲了,甚至還有些可笑,基本上難以補救過來,甚至還要實施搶救。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
在問題剛出現時,及時處理,可以輕松解決;不及時處理的話,積少成多,泛濫成災就晚了,再處理就只能於事無補。
也有人認為大道毀壞之後,才有所謂的仁義。大道不行,才要假托仁義,但是成效不彰;老天爺不消滅壞人,那麽俠義之士才需要替天行道。
汐兒領悟了哲學,對於教育小蛇,勉強可以試試,將理論聯系實際,化作行動。
她明白,有時候,很多人並不是理解能力有問題,而是理解錯誤,或者為了自身利益刻意扭曲真理;亦或者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當邪惡腐敗之人掌權了,就會將智慧當做狗屁與禍害,把擁有仁義的君子當做毒瘤,視作害群之馬殺掉,讓小人的阿諛奉承之聲環繞,導致大道有缺,最終釀成大禍。
要是這時候再將君子請回,修覆大道平衡,已經很難再搶救了;即使上天垂簾,搶救過來了;掌權者不再需要君子,將君子殺掉,又會重蹈覆轍,畢竟沒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新的問題會接連出現。
誤了,誤了。
“這就是孔子失敗的原因啊!孔先生積極入世,卻沒能挽救局面,但他最後卻成功作出《春秋》,亂臣賊子皆懼,三百多年後,他的思想才受到世人的青睞。”汐兒一邊回憶,一邊以宣博益的語氣說同樣的話。
孔子自己無法成為掌權者,卻想用繁雜的周禮來束縛國君的昏庸欲望,在道家老子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做人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汐兒記得,宣博益有一個弟子,叫月衍。
月衍因為生怕自己待人不周,沒法做到全部的禮儀,所以每次在見人的時候,都會十分緊張,又害怕見到人,不想與人交流,從此不再出門。
宣博益見弟子月衍沒來,便前往月衍住處,詢問緣由。
得知緣由後,宣博益叮囑月衍,讓他不必在意太多無用的禮節,做好自己,順其自然便可。
太在意禮節,反而不利於禮節的施行,沒法面面俱到,有時候人還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禮節而被問罪,被視為大不敬,這在孔子生活過的春秋時代更是如此,周禮之大弊就像是枷鎖一般捆綁住人人的身心,讓人喘不過氣。
宣博益評價說,周禮太過於註重形式,說它不務實事,是因為人們要花太多時間浪費在這上面,最後發展得像是嚴酷的法律一樣,讓人忘記了其禮之本意,死板而不知變通,並非以人為本。
禮儀本就來源於心誠。
假若齊之以禮,無法讓人感到羞愧,那禮儀也就無用,因為他人無法讓你保持心誠,心不誠,自然無須禮儀,如果這時還用禮儀這一套,要麽就是虛偽,要麽就是身不由己,要麽就是擁有了對禮儀的信仰。
信仰是崇高的,但卻很少有人擁有對禮儀的信仰,假若君主擁有這種信仰,臣子也擁有這種信仰,君臣一心,自然不再有昏君奸臣。孔子應該是這樣認為的,但讓他感到無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因為矛盾沖突,而在有意無意中打破彼此對禮儀的認知,將禮儀踐踏於腳下,使人漸漸失去對禮儀的信仰與依賴。
克己覆禮為仁,但這是建立在人的生存需要為基礎上的。
物極必反,宣博益思考過很多,他時而喜歡儒家的思想,時而又討厭儒家的那一套;轉而喜歡上道家,可過了沒多久他卻討厭道家,又喜歡上了儒家。
最後他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看到了道家的一句話——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意思就是說,古代善於推行道的人,不是用道來使人聰明,而是用道來使他們處於無知的狀態中。
在宣博益看來,這無異於是使人處於一個黔驢技窮的狀態,智者變成騙子,以欺負愚者來獲利。
界外,華夏春秋時期,有位法家名叫管仲,因為“愚公之谷”事件而主動請求修明法治,此事件說明:假若智不欺愚,國的確可以長治久安。
所謂蠢驢蠢驢,應該就是來源於黔驢技窮這個典故。
使人無知的後果很明顯,那就是使人變成驢頭,然後被老虎吃掉。
剛開始,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猛虎會因為無知而懼怕驢子,而驢子因為蠢而不知道逃走。
後來,猛虎經過一系列的試探而知道黔驢技窮,最後把驢子吃掉了。或許直到被咬死之前,驢子才從無知變為有知。
猛虎和驢子一開始可以相安無事,是因為無知,可隨後事情的發展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實,壞人可以用禮來束縛,但如果狗急跳墻,難免不會在需要生存的時候對好人下手。
使人無知,根本是不現實的,把眼光放大一點,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和斑馬在野外生活,雖然是動物,但都是有知的,更不要說人了。
道法自然,非洲大草原就是最好的例子。
斑馬在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獅子吃掉後,就知道獅子是他們的天敵,這一點無可避免;獅子在吃到斑馬肉後,就知道斑馬是它們的食物;這一點也無可避免。
顯然道家的那一句話不切實際。
更何況壞人和好人都是人,好人可以因為經歷過的一些苦大仇深的事情而變成壞人;壞人也可以因為大徹大悟而改過自新。
正是因為這件事,宣博益才站到了孔子那邊,認為根本沒必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獅子與斑馬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關系。
弱肉強食本就不是同類相殘,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可能是宇宙中最先進的種族,那些覆刻在基因裏的記憶與秘密。
對此,宣博益雖然不站在道家那邊,但他還是吸收了道家的某些重要思想。
他並不全盤否定道家思想,也不全盤肯定儒家思想,對於佛家思想也是取其精華,他只是更偏愛儒家的思想,最終他通過知、行、學、思、耐與感悟成就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要問宣博益的思想屬於哪一家,他會說自己的思想屬於他自創的“實家”與“生家”的合一。
實家思想為聯系實際,相信現實,信仰現實,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都屬於現實需要,是特殊的現實主義。
生家思想為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生命高於一切,人的精神需要與物質需要也都屬於生命需要,是生命主義。
合起來為實生思想,就是認為生命是真實存在的,應該聯系實際好好珍惜,將其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姐姐,我想一直都跟著您。”小蛇期盼地看著汐兒說道。
“嗯,既然你已經覺醒,那就跟著我吧。”汐兒摸了摸小蛇的腦袋。
話雖如此,有主仆契約在,小蛇想不跟自己都不行。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沒錯,自己是對的,人無精神而不立,殊不知一個現象會有多種解釋,連宣博益都不認為自己的理解就是絕對正確的。
但是,偏偏有人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攻擊別人的思想,強加給別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語妄圖顛覆別人的認知和三觀,也有人固執地守著自己的思想,對任何別人的思想都不屑一顧,以至於不能耐心吸收別人思想中最積極先進的東西。
對於這個現象,汐兒選擇在與人交流哲學思想的時候,以謙虛的態度,將他人意見保留,以免去無關緊要的爭辯,求同存異,避免矛盾沖突的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極雨之地,浩瀚無邊的海洋裏,汐兒與小蛇架著小木船從浪濤翻滾的海面上急速行進著。
由於汐兒擁有水系能力,所以他們的駕駛不需要普通人力去擺動船槳。
她們互相討論著從水闕仙臺上得到的知識與感悟。
“小蛇,知道為何我要讓你講講你的感受嗎?”汐兒問。
小蛇搖了搖頭。
“因為我想要知道更多。”汐兒笑著繼續道:“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去看同一本書,就會發現彼此的想法和感悟各有不同,當然可能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這是因為你我的生活經驗存在差異,總的來說就是三觀不同,導致想法不同。”
所謂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見小蛇點頭,汐兒繼續道:“所以,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吸取多方面的想法,取其精華,博采眾長,並在與人的交流中獲得進步。”
“那個,小姐,我有話要說。”小蛇犯難了。
“你說。”汐兒同意道。
“小姐,不瞞您說,我穿越去見宣博益的時候,就只是站在一邊看,畢竟我學識有限,能幫到您的不多。”小蛇尷尬道。
“就像,就像……”小蛇猶豫著。
“不用擔心什麽,我會認真聽的,你繼續說。”汐兒示意小蛇繼續說下去。
“就像,小姐您和我看同一本書的話,由於我的懂的太少,可能會看不懂那本書,那本書上的內容於我而言,就像是晦澀而又枯燥無味的文字,讓我無法領悟到任何東西。”小蛇尷尬著說完。
“這……”
聽完小蛇的話,汐兒也是一陣尷尬,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的確,如果一個人因為看不懂書本上的語句所蘊含的深奧的大道真理,那麽只會感覺到看書是在浪費時間;或者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看了一本自己沒有能力閱讀的外文書本,就像是讓沒上過學的小孩子去閱讀課文,然而這個小孩卻只能勉強看懂書上的圖畫。
真是強人所難。
可小蛇接下來的話卻又讓汐兒看到了希望。
“小姐,不知為何,當我每次看到有人從宣博益那裏如獲至寶一般地離開,眼睛亮得像兩顆太陽,我都感到好奇和遺憾,就好像自己缺少了什麽很重要的東西一般,很渴望得到,卻又不知如何才能得到。”
“孺子可教也,你有這個想法就對了,我可以讓你得到它。”汐兒兩眼發亮地看著小蛇,胸有成竹道。
“多謝小姐。”
說完,小蛇就要拜倒,卻被汐兒扶住了,“誒,別這樣,你這一拜我可受不起,我教你是應該的。”
“可是……”
“不要可是,你記住了,我從沒有把你當做我的奴隸看待,對我來說,你是一個人,我把你當做妹妹來看待。”
“那我以後可以叫您姐姐嗎?”小蛇問。
“可以的。”汐兒開心地點頭道。
對於如何教育小蛇,汐兒已經想好了,她打算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運用宣博益的教學之道。
宣博益曰:
界外有華夏,華夏儒釋道。
教育可以釋為先,釋為佛,乃習得八正道;
然後知借典籍之暗以悟明,成無上正覺,方成覺者。
覺者習儒,天降大任於其身,乃生可入世,自律之,以行天命。
天命盡,生無憾,方習道,終以隱世無為而不在乎生死,可以化道矣。
此教育方法為宣博益所總結,說的是一開始的教育應該教育學生以修煉八正道為先,所謂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具體來說就是指要修煉正當的認識、正當的言行舉止、正當的思想與念頭;並從事正當的工作,擁有正當的使命,擁有上進心,然後要堅定不移。
習得八正道後,便開始學習儒家的積極入世,身負天命,完成天降之大任。直到人年老體衰,有心無力,再也無法完成天命大任,也就是到了學習道家無為的時候,可隱居山林,看淡生死,不再有心思和氣力去改變世間的一草一木,更沒有絲毫遺憾,死後精神和肉身都回歸自然世界,身化於道中。
這是汐兒對於宣博益教育之道的部分理解。
只是汐兒在穿越時,見到過不同時期的宣博益,發現宣博益的教育之道在發展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宣博益通過不斷的推翻、繼承、創新與重建,最終認為儒釋道在教育中並不需要有先後之分,三者應該同時進行,並完美結合,以便學生能夠對他們自己的人生及時作出有效的規劃,免得虛度光陰。
再後來,宣博益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虛度光陰說法,他認為學生需要一些迷茫,迷茫有時候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合理地放縱,以發洩一下他們自己的情緒欲望,讓人的天性得到必要的滿足,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因此,享受適度的娛樂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些都是汐兒穿越見到宣博益後所感悟到的精髓,對目前的汐兒來說已經算是一個極限了,畢竟她的閱歷還是太少,缺乏很多感性經驗。
她敢肯定,未來當她回憶起那些關於宣博益的畫面時,她將會領悟到更多東西。
現在考慮到小蛇擁有對黑暗的直接經驗,所以暫時不需要書籍刺激,已經覺醒的小蛇就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正能量。
關於書籍對現實世界的影響。看書可以讓人經歷間接的黑暗經驗,然後產生力量,作為成長之路上的強大推力。一個會看書並且善於利用書籍的人,就是能夠在見識到書本中的黑暗後,內心變得無限光明和強大無比。
那些什麽仙和神都是不存在的,仙與神要麽是人死後被奉若神明,要麽就是自然界的不可知力——天道、地法和水文。
假若有活著的人自稱為神,那麽只有三種可能,要麽他是個騙子,要麽他是他自己的神,要麽別人吹捧出來的玩笑。
那些自大自稱神明的家夥,不過就是覺悟到了一些真理,然後誇張地將其稱為無上心法、無上正覺、無上神覺什麽的,其實這些真理都很好領悟,只不過領悟到的人總喜歡遮遮掩掩,故作高明,把簡單的東西覆雜化,神秘化。卻不知他們自身在領悟到這些真理後,一開始可以極度興奮,但隨後的現實又讓他們失去新鮮感,乃至變得麻木,最終不再有絲毫興奮,失去了原先的光明,以至於內心只剩下一小朵燭火之花,散發著微弱的光團,那種感覺究竟去了哪裏?
有人說內化在心,藏於心底;也有人說人類對真理產生了精神免疫。想要重獲能量,必須接觸那些新鮮的東西,閱讀新題材的書本,才有可能二次覺醒;或者積極入世,通過解決現實問題來完成二次覺醒,再次讓內心綻放無限光明。
因此,只有當千辛萬苦地求得真理後,真理才會被視為無價之寶,否則就會被揮金如土,視作玩笑。
積極入世。
在現實生活中,人既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又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說法看起來矛盾,實則用哲學解釋起來,就是對立統一,絲毫沒有矛盾。主要就是現實情境的不同,就比如神洲邊境戰場上那些被殺的將士們,他們都想活,但當被逼到絕境的時候,他們又會放手一搏,看似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命運依舊在他們的手中緊緊握著,假若不能活,那他們願意拼命,就算戰死也不枉費此生。
命運是最難以主宰的,也是每一個人所必須主宰的,並且一個人只能主宰自己一個人的命運。
妄圖主宰他人的行為都是笑話,畢竟人的生命本來就很脆弱,沒了也就沒了,倒不如好好珍惜,順其自然。
道家所謂“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指在遵循自然法則的情況下,不作為地維持一個最有利於人的發展的生態平衡。
界外,道家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思是說,當失去了這個平衡後,就會有仁義出現,以維持平衡穩定;聰明智慧出現,就顯得有些虛偽,在這個時候想要修覆平衡,是很難很難的。
對此,宣博益結合當時自己所吸納的諸多思想,對其進行總結時說:為何大道廢,才有仁義?為何不在大道無缺時,及時做出補救預防?讓仁義智慧及早出現,防患於未然,以護大道平衡。
意思就是說,不到事情緊急,火燒屁股的時候,仁義智慧就不會出現;可當事情緊急,火燒屁股的時候,仁義智慧才出現,就顯得太遲了,甚至還有些可笑,基本上難以補救過來,甚至還要實施搶救。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
在問題剛出現時,及時處理,可以輕松解決;不及時處理的話,積少成多,泛濫成災就晚了,再處理就只能於事無補。
也有人認為大道毀壞之後,才有所謂的仁義。大道不行,才要假托仁義,但是成效不彰;老天爺不消滅壞人,那麽俠義之士才需要替天行道。
汐兒領悟了哲學,對於教育小蛇,勉強可以試試,將理論聯系實際,化作行動。
她明白,有時候,很多人並不是理解能力有問題,而是理解錯誤,或者為了自身利益刻意扭曲真理;亦或者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當邪惡腐敗之人掌權了,就會將智慧當做狗屁與禍害,把擁有仁義的君子當做毒瘤,視作害群之馬殺掉,讓小人的阿諛奉承之聲環繞,導致大道有缺,最終釀成大禍。
要是這時候再將君子請回,修覆大道平衡,已經很難再搶救了;即使上天垂簾,搶救過來了;掌權者不再需要君子,將君子殺掉,又會重蹈覆轍,畢竟沒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新的問題會接連出現。
誤了,誤了。
“這就是孔子失敗的原因啊!孔先生積極入世,卻沒能挽救局面,但他最後卻成功作出《春秋》,亂臣賊子皆懼,三百多年後,他的思想才受到世人的青睞。”汐兒一邊回憶,一邊以宣博益的語氣說同樣的話。
孔子自己無法成為掌權者,卻想用繁雜的周禮來束縛國君的昏庸欲望,在道家老子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做人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汐兒記得,宣博益有一個弟子,叫月衍。
月衍因為生怕自己待人不周,沒法做到全部的禮儀,所以每次在見人的時候,都會十分緊張,又害怕見到人,不想與人交流,從此不再出門。
宣博益見弟子月衍沒來,便前往月衍住處,詢問緣由。
得知緣由後,宣博益叮囑月衍,讓他不必在意太多無用的禮節,做好自己,順其自然便可。
太在意禮節,反而不利於禮節的施行,沒法面面俱到,有時候人還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禮節而被問罪,被視為大不敬,這在孔子生活過的春秋時代更是如此,周禮之大弊就像是枷鎖一般捆綁住人人的身心,讓人喘不過氣。
宣博益評價說,周禮太過於註重形式,說它不務實事,是因為人們要花太多時間浪費在這上面,最後發展得像是嚴酷的法律一樣,讓人忘記了其禮之本意,死板而不知變通,並非以人為本。
禮儀本就來源於心誠。
假若齊之以禮,無法讓人感到羞愧,那禮儀也就無用,因為他人無法讓你保持心誠,心不誠,自然無須禮儀,如果這時還用禮儀這一套,要麽就是虛偽,要麽就是身不由己,要麽就是擁有了對禮儀的信仰。
信仰是崇高的,但卻很少有人擁有對禮儀的信仰,假若君主擁有這種信仰,臣子也擁有這種信仰,君臣一心,自然不再有昏君奸臣。孔子應該是這樣認為的,但讓他感到無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因為矛盾沖突,而在有意無意中打破彼此對禮儀的認知,將禮儀踐踏於腳下,使人漸漸失去對禮儀的信仰與依賴。
克己覆禮為仁,但這是建立在人的生存需要為基礎上的。
物極必反,宣博益思考過很多,他時而喜歡儒家的思想,時而又討厭儒家的那一套;轉而喜歡上道家,可過了沒多久他卻討厭道家,又喜歡上了儒家。
最後他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看到了道家的一句話——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意思就是說,古代善於推行道的人,不是用道來使人聰明,而是用道來使他們處於無知的狀態中。
在宣博益看來,這無異於是使人處於一個黔驢技窮的狀態,智者變成騙子,以欺負愚者來獲利。
界外,華夏春秋時期,有位法家名叫管仲,因為“愚公之谷”事件而主動請求修明法治,此事件說明:假若智不欺愚,國的確可以長治久安。
所謂蠢驢蠢驢,應該就是來源於黔驢技窮這個典故。
使人無知的後果很明顯,那就是使人變成驢頭,然後被老虎吃掉。
剛開始,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猛虎會因為無知而懼怕驢子,而驢子因為蠢而不知道逃走。
後來,猛虎經過一系列的試探而知道黔驢技窮,最後把驢子吃掉了。或許直到被咬死之前,驢子才從無知變為有知。
猛虎和驢子一開始可以相安無事,是因為無知,可隨後事情的發展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實,壞人可以用禮來束縛,但如果狗急跳墻,難免不會在需要生存的時候對好人下手。
使人無知,根本是不現實的,把眼光放大一點,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和斑馬在野外生活,雖然是動物,但都是有知的,更不要說人了。
道法自然,非洲大草原就是最好的例子。
斑馬在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獅子吃掉後,就知道獅子是他們的天敵,這一點無可避免;獅子在吃到斑馬肉後,就知道斑馬是它們的食物;這一點也無可避免。
顯然道家的那一句話不切實際。
更何況壞人和好人都是人,好人可以因為經歷過的一些苦大仇深的事情而變成壞人;壞人也可以因為大徹大悟而改過自新。
正是因為這件事,宣博益才站到了孔子那邊,認為根本沒必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獅子與斑馬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關系。
弱肉強食本就不是同類相殘,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可能是宇宙中最先進的種族,那些覆刻在基因裏的記憶與秘密。
對此,宣博益雖然不站在道家那邊,但他還是吸收了道家的某些重要思想。
他並不全盤否定道家思想,也不全盤肯定儒家思想,對於佛家思想也是取其精華,他只是更偏愛儒家的思想,最終他通過知、行、學、思、耐與感悟成就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要問宣博益的思想屬於哪一家,他會說自己的思想屬於他自創的“實家”與“生家”的合一。
實家思想為聯系實際,相信現實,信仰現實,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都屬於現實需要,是特殊的現實主義。
生家思想為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生命高於一切,人的精神需要與物質需要也都屬於生命需要,是生命主義。
合起來為實生思想,就是認為生命是真實存在的,應該聯系實際好好珍惜,將其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姐姐,我想一直都跟著您。”小蛇期盼地看著汐兒說道。
“嗯,既然你已經覺醒,那就跟著我吧。”汐兒摸了摸小蛇的腦袋。
話雖如此,有主仆契約在,小蛇想不跟自己都不行。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沒錯,自己是對的,人無精神而不立,殊不知一個現象會有多種解釋,連宣博益都不認為自己的理解就是絕對正確的。
但是,偏偏有人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攻擊別人的思想,強加給別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語妄圖顛覆別人的認知和三觀,也有人固執地守著自己的思想,對任何別人的思想都不屑一顧,以至於不能耐心吸收別人思想中最積極先進的東西。
對於這個現象,汐兒選擇在與人交流哲學思想的時候,以謙虛的態度,將他人意見保留,以免去無關緊要的爭辯,求同存異,避免矛盾沖突的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