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269 章

關燈
第 269 章

保毅軍在緩沖區迅速站穩腳跟。軍寨之外, 又修建一個高規格校場,開始“遼東分賽場”的比試。臨行前,蔣敬給設計了一疊表格, 把這個新賽場的積分納入到整個梁山擂臺賽計分體系當中。

當然,由於緩沖區內人煙稀少, 暫時還只有內部人員循環參賽, 定期展示肌肉。盧俊義當仁不讓地在個人賽中列為第一。一兩月後,不論是山匪還是潰兵, 還是意圖破壞和平的好戰分子,都很少再來挑釁維和兵馬。

不管什麽政治立場、鬼蜮伎倆,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都只能聽話。

當然並不是義軍比遼金兵馬都厲害。一則遼金已經打疲, 最精銳的部隊都消耗掉了。二是當地亂軍眼界有限, 都沒見過這些新鮮的打法。

到得春分時節, 緩沖區兩側的緊張局勢得到緩解, 岌岌可危的和平進程愈發夯實。不少百姓回遷到舊時家鄉。義軍將領得閑時, 會幫助百姓搬磚犁田, 重建家園。遼金官兵來送糧餉補給之時, 帶來各自朝廷的表彰狀。宋朝也借遼使之手,贈了一批美酒布帛,表示朝廷沒忘了你們這些優秀子民。

甚至還有一些當地江湖武人, 慕名前來“遼東分賽場”打擂——當然來得不多,畢竟緩沖區地處偏遠, 路途險惡,尋常人也不會隨便來溜達。因此,凡是來報名打擂的, 身上都有兩把刷子。其中有個出身幽州的好漢,喚作紫髯伯皇甫端, 拳腳功夫平平,卻善於醫馬相馬,當即讓義軍重金聘來,管理軍中馬匹。

(不過後來阮曉露推測,這皇甫端大概是專門來求職的。遼國馬匹資源豐富,相關專業人士也十分眾多。皇甫端在遼國可能很難出人頭地,可在義軍眼裏就是香餑餑,可見職業遷移收益無窮。)

當然,義軍也並非處處如魚得水。初到異國,不適應的地方多如牛毛。剛到沒幾天,就有人水土不服,上吐下瀉,不得不打道回府。遼國飲食粗獷,王公貴族附庸風雅,可能還會吃點南國精細美食;至於各民族的游牧漁獵邊民,啖生肉、飲生血、吃內臟是家常便飯,頂多拿芥韭蒜醋去去腥。肉的種類更是錯綜覆雜,野雞野兔黃羊是家常便飯,熊肉、鹿肉、兔肉、大雁、天鵝、甚至田鼠、貔貍、駱駝,也都能堂而皇之地登上餐桌,腥膻味道不可言說。不論多新鮮的肉,只要一頓吃不完,必用重鹽腌制。至於主食,則以在游牧生活中長期攜帶的炒面炒米為主,調上冷水就能吃,營養夠了,口感自然不太理想。軍隊裏雇了幾個契丹夥夫,只敢讓他們熬粥喝。可就算熬粥,他們也必加生油或奶,而且堅持要放涼再吃,屢勸不聽……

更離奇的是,遼國人吃水果也不吃新鮮的。譬如梨子柑橘,常於冬日凍硬,再取冷水浸,方才可食。味道倒是不錯,可吃完一個梨,全身透心涼,轉天就感冒。

至於酒,倒是有宋朝不多見的葡萄酒、馬奶酒,可以嘗個新鮮。但眾好漢喝慣了高度烈酒,對這些新鮮玩意也只是淺嘗輒止。倒是阮曉露、張貞娘這些平常不甚嗜酒的,葡萄酒喝得津津有味,拿它來緩解肉食的油膩。

大家於是想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梁山時,就有不少人兼職種田種菜養豬養雞,如今到了異國,擁有充分自主權,自然也謀劃著開墾點田地菜園。但一則地理氣候不同,過去的經驗難以勝任,二則種地周期太長,遠水難解近渴。

好在後勤隊伍帶了不少家鄉特產,茶葉煎餅腌菜冬棗之類,還有幾百壇梁山窖藏的“仙人釀”,原本打算在北國悄悄的賣一賣,賺個差價。結果因為心疼自己人,慢慢都拿出來分了。等帶的東西消耗完,就只能倚仗遼金兩國提供的物資,或者自己出去打獵。大夥都是平民胃口,“山珍”吃多了也不消化。久而久之,大家開始思念家鄉風物。有人整天無精打采,著了魔似的念叨:“大蔥,大蔥,俺要新鮮的大蔥……”

阮曉露是全軍參謀,除了行軍打仗之事,其餘都是她的責任範圍。熟思之下,決定重啟跑腿服務,把後勤事務外包給眾家眷。然後張貼告示,定期將義軍將士們需要的南國物品列舉出來,請當地商販輸至邊境,由後勤部門負責對接。

當然,在梁山上實施的“軍功換物資”政策,也入鄉隨俗,稍微修改了一下:義軍人員需要物資的,得用自己積攢的餉銀購買。有軍功者,可優先發布需求與挑選貨物。

這其中當然頗有油水可撈。不過大家也撈得很克制:首先,後勤部門的主力是張貞娘等女性家眷,她們宅心仁厚,不肯胡亂坑人。而且當地商販能在戰火中活到現在也不容易,敢跟這些來歷離奇的悍將們做生意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不能欺人太甚,把人都嚇跑了不值當。

如此實行了個把月,成效顯著。大家終於喝到了像樣的茶酒,吃到了豬肉和湯餅。代價是,義軍三千人全部錢袋見底。“維和”軍餉眼看捉襟見肘,連從梁山帶來的零花錢也所剩無幾。原因也很簡單。緩沖區沒有成形的市場,買東西也沒有固定價格,通常都是懸賞招標,價格多變。而緩沖區附近都被戰亂摧殘狠了,人口也不多,物產幾乎沒有,官道疏於維護,常有東北虎上路溜達——如此惡劣的商業環境,如果要商賈自願前來販售,那就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得加錢。

自古以來,農副產品都是當地產出、就近消耗。本朝商品經濟發達,也只有少量貨品貢品進入長途運輸。到了終端,其售價通常成倍增長,價格大頭都在運費上。

於是,一斤粗劣的四川散茶,在濟州鋪子裏賣八十文一斤,在遼國賣到三五百文,在金國價值千錢,而賣到停火緩沖區,價格飆升到三兩銀子一斤,而且還只能用商人自己的秤。

其餘宋朝土產也都略同。雖然段景住有時也拿自己的俸祿買單請客,但大家不好意思全盤接受。涉及國際爭端,親兄弟也得明算賬,否則拿人手軟,日後不好自處。

而且義軍還發現,遼國鑄造的刀劍鐵甲,品質十分精良,不僅比宋朝官兵的裝備優秀不少,甚至比梁山自己鐵匠鋪裏造出來的還略勝一籌。習武之人看重兵甲,於是紛紛換了遼刀遼甲。這樣一來,錢更不夠用了。

劉唐悄悄找到阮曉露:“給咱梁山大寨遞個信,讓軍師派人送點補貼吧!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話跟其他兄弟說,都顯得太沒志氣。只有小六姑娘善良細心,應當能共情一二。

“咱山上也不是沒錢,”劉唐自作聰明地提議,“李俊兄弟不是送了那麽多金銀珠寶?也沒說不許咱使吧?”

阮曉露腦袋一扭:“他只說讓我隨便花,不包括你們。”

劉唐:“……”

阮曉露發愁的是,她鼓動梁山兄弟改組成維和義軍,雖然是為自身、山寨、和大環境整體考量,也跟大家達成了共識,這並非一條功名富貴之路——可總不能還自己倒貼錢吧!

否則,t z豈非辜負了當初那些放棄招安,毅然投票的兄弟姐妹。

“放心,我盡快想個辦法,不會讓大夥一直窮下去。”

---------------------------

“維和協議”雖然規定了義軍糧餉由遼金官方提供,但畢竟只能管個溫飽;要想過得和以前一樣舒適,至少生活水準不要降級太多,成本極大。

如何沖淡緩沖區的高昂物價,讓南國土產的供需稍微平衡一點呢?

阮曉露不是經濟學家,而且以眼前的特殊狀況,就算真的空降一個經濟學家,其理論大概也多不適用。她跟相熟的朋友討論半晌,回房,撇開雜思,拾起床頭一封信。

義軍部隊當然與大本營時時聯系。但商賈罕至,信件往來也並不頻繁,大多數都是弟兄們互相報平安。

這一封是阮小七帶給她的私人信函,厚厚的一沓。阮小七文化有限,會讀不會寫。信件明顯是他口述,蕭讓代筆。開頭字體端莊大方,結構嚴謹,筆畫流暢,濃淡相宜;寫到十幾頁後,那字體逐漸暴躁淩亂,龍飛鳳舞。後來大概是被阮小七拳頭威脅,到得最後幾頁,字跡又重新清晰飽滿起來。

前一半的內容都是匯報老娘的吃喝拉撒,林林總總事無巨細;然後是兩三頁的想哥哥、想姐姐、沒有你們俺好無聊;最後才想起來告訴阮曉露,李俊來了一趟。

李俊到了梁山山門,才知道她跟著維和義軍“北漂”去了,氣得他找茬跟留守的阮小七打了一架。阮小七還委屈呢,說你老人家把這麽多贓物堆在梁山保管,明顯就是三年五載脫不開身,俺姐難道還等你?沒有俺姐孤註一擲,投了一大把軍功券,梁山現在都招安啦。李俊當然不買賬,說她的好多軍功還是托我的福拿到的呢,現在用完就把我丟一邊,良心呢?

總之,吵了兩頁紙。當然從阮小七視角來看,純屬李俊沒事挑刺。

阮曉露自語:“我們北上維和的事,應該都發了江湖帖呀?”

不過這年頭長途旅行不穩妥,一封平郵在路上耽擱幾個月是常事。梁山轉型太急,李俊很可能沒來得及接到訊息。

此時有人在門外喊:“姑娘,開飯了!今兒鮑旭兄弟在林子裏打了十幾只野兔,熱騰騰的生切兔肝,晚了就沒有了!”

阮曉露眼前一黑,長籲短嘆:“大俊,俺想你呀。”

以往每次跟李俊在一塊的時候,不管多艱苦,嘴上沒虧著,每天家常菜吃得美滋滋。有時候她還嫌他做太多了,她吃不完。

現在看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該打。

她尋思,要是能把李俊忽悠來就好了。可轉念一想,就算他來,憑現有這些死亡食材,估計也整不出好活。

繼續讀信。阮小七這廝倒是沒忘正事,告訴她,李俊此來梁山,實有要事商議。

從去歲起,整個華北黑市多了這麽一條貿易鏈:金國派人渡海前往登州蓬萊鹽場,非法以馬匹換取食鹽;李俊的鹽幫得到女真良馬,輸送至梁山,大大提升梁山軍馬的戰鬥力;作為報酬,梁山付給鹽幫大量現銀。這些銀子則是遼國暗中從梁山走私火炮煙藥,直接給付的高純度宋朝官庫銀錠——歲幣。

如今國際局勢陡變。遼國暫時不需要補充高尖火器,按照“沙門島和議”的內容,金國也不能從宋國走私食鹽,必須通過官方榷場買賣。於是這樣一條食鹽——馬匹——銀兩——火炮的四方貿易鏈,靜悄悄走到了盡頭。

而李俊接收更多江南鹽田後,鹽幫控制的產鹽量穩步高升。如果在當地非法傾銷,價格壓太低,過度打擊官鹽買賣,必然會招致朝廷暴力清算。

李俊此來梁山,詢問晁寨主,有沒有可能牽線一些北方□□勢力,幫他找些新買主。

各地鹽田都有得力部下分管,到時可以分別商議價格,販運途中也可合力抵禦官兵清查。

晁蓋一聽,彰顯梁山綠林影響力的時刻到了,當即滿口答應。在他心目中,殺人放火、攻城掠地才叫正經造反。如今梁山不做這些,已經給足了朝廷面子。至於買賣私鹽,人人都做,法不責眾,根本不算犯罪。

阮小七急老大之所急,最後在信裏問:姐,你們保毅軍缺不缺鹽?跟誰買不是買,不如便宜自己人,想來他也不敢坑咱們。

……

紙面上有淡淡的大蔥味兒,阮曉露低頭聞了兩聞,折好信。

阮小七想得挺好,但如今義軍吃的鹽都是遼國提供的——理論上,生活軍需物資遼金雙方各自供給一半,但實際執行起來,肯定會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和資源優勢,有所側重地輸送物資。遼國境內有鹽場,於是承包了大夥吃鹽,而金國贈送了大多數建房所需的木料。

所以這邊並沒有買鹽的需求。就算他們想買,手頭眼下也沒錢。下頓的豬肉還沒著落呢。

她提筆,打算給小七寫封回信,又不知該從哪說起,是該抱怨生活條件艱苦,還是該描述那壯美難以言說的北國風光,還是介紹一下維和事務的進展……

忽然,她撂下筆,心中模糊閃過一個念頭。

“俺真是個天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