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報仇第六十五天
關燈
小
中
大
京城報仇第六十五天
秋雨淅淅瀝瀝。
晏容時的面前擺放著一份墨跡尚新的供狀。末尾簽字畫押, 寫明供狀之人的姓名:“朱臣年。”
供狀篇幅不長,裏頭只兩件事:
其一:朱臣年自稱是鄭相麾下幕僚。
其二:堅稱被綁是一場誤會。他在街上偶遇應小娘子,想起近期聽聞的餘慶樓案,起了好奇之心, 閑聊幾句而已。
當然, 第二條證實是謊言。
應小滿回家半途中遇到個不懷好意的中年文士, 把壞人對她說的原話來了個竹筒倒豆子——一點不留。
所以, 朱臣年清楚地知道應小滿的身份,並且知道應小滿的義父和餘慶樓方掌櫃相識的往事。特意來尋她。
至於他半路攔住應小滿想說什麽,話未說完, 目的不明。
但一定有目的。
晏容時思忖著,指節在供狀上敲了幾下。
人是鄭相幕僚。朱臣年這回來尋應小滿,是他主家鄭相的意思?他自己的意思?背後另有其人?
但人突然暴死在河童巷小院中。
而且是在晏家好手的嚴密看守下,被人無聲無息潛入房中, 扭斷頸骨而死。
線索又斷了。
細煙雨籠罩的京城, 仿佛有一只冥冥之中的無形之手, 於某處嚴密操控著局面。一旦案件有所進展,即將突破的前夕, 即刻掐斷線索。
但反過來想……被刻意掐斷的線索, 正是有用的線索。
長檐雨聲裏響起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仵作驗屍完畢, 把屍首交還大理寺看管。此刻裹著白布的屍身就停在堂下。
晏容時的案牘前, 依次擺放著幾份供證。
刑部主簿周顯光供證:
大理寺移交刑部過程中動了手腳, 被兩邊文書一筆勾銷、憑空消失的眾多收繳贓物,俱交由大理寺卞評事處置。
大理寺評事卞知書供證:
大理寺收繳的贓物,按照不同功用, 有許多的銷贓渠道。鐵器高價賣給城東餘慶樓。無論私鑄還是官造鐵器,無論犁田的鐵耙, 翻墻的飛爪,飛賊偷來的鐵蒺藜、小銅炮,餘慶樓都要,穩定可靠,是合作多年的銷贓渠道。
至於餘慶樓要這些鐵器作什麽?卞評事一問三不知。他只記得被大理寺收繳入庫的一門報廢的虎頭小銅炮,叫他賺了一大筆。
餘慶樓掌櫃方響供證:
北國土地貧瘠,急缺精鐵。兩國長期交戰,邊境查禁銅鐵交易。餘慶樓作為在京城的長期據點,重要任務之一,便是購買精鐵武器。
但武器管控嚴厲,再如何熱絡交結,京城這些六七品的主簿、員外郎們不敢牽扯進武器庫買賣。餘慶樓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民間私自買賣、官府查繳的精鐵器盡數買下來。能買多少是多少。
“去年秋冬傳遍京城的精鐵武器倒賣大案?和餘慶樓無關。”方響扛了幾輪嚴刑拷打,依舊死活不松口。
晏容時提審過他一次。方響當面自嘲地道:“若有交結貴人,悄無聲息弄走滿庫倉精鐵火器的本事,餘慶樓又何必連民用的鐵耙、盜匪用的飛爪都收?老夫又何必在餘慶樓裏一待二十年?歸國領功榮養不好麽。”
說得雖然不好聽,確實像大實話。
綿長不絕的細雨裏,晏容時取過另一摞供狀。
這摞供狀是十一郎近日坐鎮兵部,跳過上頭的兵部尚書和兩位兵部侍郎,從官衙主事的五品兵部郎中以下、直到八品承務郎的幾百號官員挨個排查提審,錄來的口供。
邊境長期有戰事。朝廷倚重兵部,年年撥下大筆開支。
兵部養出了一大群老油子。
這些每日過手六部來往庶務的低品階官員,一個個提起庫倉裏消失的大批精鐵武器便哭訴叫屈:
“兵部記錄在冊的武器數目,和京畿三處庫倉裏的實際數目,從來就沒有對上過。”
“幾十年了。兵部裏人人皆知,這就是一筆陳年爛賬。”
“不止庫倉裏的武器數目和在冊數目對不上,各處禁軍、廂軍的實際人數,邊境配發馬匹數目,從來都對不上。下頭報上來的數目原本就不實,我等身在京城,又如何核實?”
“兵部慣例,每逢大戰前夕,只需調撥去邊境的武器數目符t合調令即可。若清點數目不夠便緊急趕工趕制。至於庫倉裏到底囤積了多少武器,冊子上的數目多少,沒人當真。”
人人過手都拿一點。人人都覺得自己無辜。消失了整片海,怎能責怪海邊只舀了一滴水的人呢。
厚厚大摞供狀最上頭三份,是兵部尚書和兩位兵部侍郎的錄狀。
去年新調來兵部的右侍郎年輕氣盛,就是他察覺京畿三大倉囤積的精鐵武器虧空了一整倉,把事情捅了出來。
兵部左侍郎已經在兵部坐鎮十年。
當著緊追不舍的十一郎,沈默良久,說了句:“武器庫倉虧空之事,其實,早在二十餘年前,晏相當政時期,就已如此了……”
坐鎮兵部二十年的兵部尚書沈默了更久,最後說:“水至清而無魚……”
十一郎早晨親自來大理寺移送供狀時,人就坐在對面。
眼下青黑,瘦了一圈,狹長眼裏泛起陰沈幽光。
“聽聽看,七郎。這幫老油子推來推去,推到二十多年前,你祖父頭上去了。”
大理寺吏人奉上清茶,十一郎冷笑連連。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突發’的‘精鐵火器倒賣案’。有的只是一年遮掩一年,掩蓋不知多少年前的舊虧空。官場自成規矩,人人習以為常,庫倉武器不夠,緊急趕制就是。錢不夠,伸手跟國庫討要就是。消失的整倉庫精鐵火器去向如何?究竟怎樣一點點地消失在歲月長河裏,如何在眾多眼皮子底下消失的?只要六部如常運轉,誰在乎。”
十一郎越說越氣,憤然擡手砸了茶盞。茶水流淌滿地。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些老匹夫在隱晦告誡我無需多管閑事!四月裏我曾單獨提審一位掌管武器庫倉的前兵部員外郎,許以重諾,他才松口說考慮考慮,當夜就暴死獄中,難說其中沒有這些人的手段!”
“七郎,牽扯到二十餘年前晏相當政時期,如何追查?這件事你如何想?七郎?!”
晏容時的長案上擺得滿滿當當都是供狀。
修長指節按住面前一份,耐心地挨個翻找著,從紙堆裏搜出第二份。
“稍安勿躁。先看看我家八郎的供狀。”他不緊不慢地把晏八郎的供狀拿到近前,果然一目十行地查看起來。
十一郎的嘴角抽搐:“什麽時候了,你還管晏八郎的事?他在你手裏翻不出浪花,謀害你這兄長的案子往後推一推……”
“推不得。八月天氣不算冷,再推幾日,屍身要放壞了。”
晏容時幾句對話間已經找到了想要尋的關鍵字眼,指節在紙面上輕輕地叩了叩。
“去歲冬夜晚,當街攔住八郎,巧舌如簧說動他往外遞送消息的,是一位四十來歲年紀的文士。身高七尺上下,體態瘦削,山羊胡,言談頗為文雅。——相貌對上了。”
他當即吩咐下去:“八郎人在何處?傳來上堂。”
晏八郎正在戴罪立功。
在大理寺某處審訊室裏,昏天黑日地審人犯,錄口供。除了一天三頓堂食機會能出審訊室放放風,幾乎不見天日。
被自家兄長相召,晏八郎像個幽魂般飄過來。
眼下青黑,比起關在待審小院整天傷春悲秋那陣,人瘦了一大圈。
晏容時滿意地召八郎近前。
晏八郎確實能幹。有他頂著,自己最近清閑了不少。
晏容時開始每日例行的溫言勉勵。
“按理來說,你現在應該罷官待審。但你的運氣實在好,最近大理寺接連排查大案,急缺人手。因此,才有罕見的戴罪立功的機會放在你面前。八郎,你還能頂得住否?”
晏八郎強打精神,咬牙說:“下官撐得住!下官還可以做更多!”
“很好。過去堂下,看一眼角落停著的屍體。”
晏八郎不明所以,但人陀螺般轉了幾日,腦子已麻木了,幽魂般地飄過去,果然掀開白布盯一眼。
只一眼就臉色大變。
連著倒退兩步,扶住墻柱,閉了閉眼。
晏容時露出滿意的神色:“所以你們認識。究竟是如何認識的,如實說。”
“有勞。”他把晏八郎的供狀放去十一郎面前。“親友涉案,審斷回避。”
十一郎:“……”誰讓他不長記性,一次兩次往七郎面前湊,活該他被抓差!
十一郎面無表情地提筆蘸墨。
晏八郎的供狀又新添三四行。
被掐斷頸骨而死的文士朱臣年,他不知姓名,但確實就是去年冬日開始和他接洽,見過幾面的“幕僚”。
朱臣年背後的主人,便是許諾晏八郎“高升”之人。
晏容時把朱臣年的那份供狀翻過來,在“鄭相”兩個字下,提筆畫了個圈。
若無其事把供狀扔進一大堆卷宗裏。
值守吏人戰戰兢兢送上第二杯新茶時,晏容時另起個話頭,和面沈如水、查驗屍體相貌的十一郎說話。
“說起我祖父,老人家看人極準。曾經有幾次笑說點評朝廷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性情,為人,長處,弱點,事後均一一應驗。”
“朝中只有一人,他老人家看走了眼。這位無論性情還是處事,和祖父當年的預判截然不同。祖父因病隱退後,還有兩三次提起了他。”
十一郎的註意力被轉移過來。
“晏相當政時的後起之秀,如今年歲只怕也不小了。不知評議的是哪位朝廷棟梁?”
晏容時捧著茶盞啜了一口,慢悠悠地道:“正是如今的鄭相。”
——
傍晚時分,老門房顫巍巍把兩個燈籠高高掛上大理寺官衙門楣時,一輛馬車在官衙臺階前緩緩停下。
應小滿跳下車,攙扶著義母和阿織下車。晏家幾名長隨從馬車上提下大包小包。
“西邊請。”隋渺當前帶路,走進大理寺。
河童巷突發命案,住在隔壁的應家又成了人證,又住進來官衙西邊小院。住的還是同一間小院。
一回生,二回熟,應家人這次搬進來官衙住,心態比上回自在了很多。
宮裏賜下的玉如意最先從箱籠裏取出,連同觀音大士畫像供奉在堂屋正中,其他的箱籠包袱再慢慢收拾。
義母一邊收拾著箱籠一邊和應小滿閑聊。
“咱們又搬進官衙裏,七郎晚上會來麽?他忙成個陀螺了。”
“最近有八郎幫他。七郎這邊逐漸騰出手,可以偶爾過來咱家吃飯。如今搬進官衙了……興許得空就會來吧。”
義母很高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自家兄弟就該互相幫襯著。”
但對著眼前擺了滿地的大包小包,人又犯起了愁。
“馬上要回老家了,咱們還搬來搬去,夠折騰的。”
應小滿抿著嘴只笑,高高興興地把包袱打開,物件四處放好。
阿織含著隋家哥哥幫忙搬家時塞來的糖人兒,篤定地說:“阿姐喜歡住這裏。”
應小滿刮了下阿織的小鼻子。
心裏惦記著人,嘴上硬扯別的事。
“肉鋪子就在斜對面,走過去幾步路就到了,做生意方便。就在這裏住到八月底也不錯。”
義母不信:“住在官衙裏做人證錄口供,怎麽做生意?你還能在官衙裏殺羊?”
應小滿頓時一懵。忘了這茬了……
“等七郎過來,我問問他。”
——
“把這袋卷宗交給晏寺正。”
晏容時當面把整牛皮袋二十來斤的卷宗移交給執事官員。
方掌櫃在京城人脈太廣,他自己供認的定期走動交結的人物就有三百餘人。錄供急缺人手。
還好現在有晏八郎玩命地幹活,一個抵仨。
“替本官傳話給晏寺正說,餘慶樓奸細案已經上報給朝廷,定下八月中結案。每日至少錄二十份口供,就能及時結案,將功抵罪,望他努力。對了,晚上那頓官署堂食加一道炙羊肉,叫他多吃點,莫累倒了。”
“是。”執事官員吃力地拖著沈甸甸的卷宗袋子走遠。
天邊籠罩的暮色中,晏容時換下官袍,走出官廨值房,沿著廊子往西,敲響了西邊一排清凈小院的其中一處院門。
門打開了。
阿織的小腦袋從門縫裏探出,歡天喜地回頭喊:“嬸娘,阿姐。七郎來啦!”
晏容時笑著揉揉阿織的丫髻,把手裏香氣撲鼻的油紙包遞過去。“廚房現做的炙羊肉,拿去給嬸娘。你阿姐呢。”
“在東屋裏收拾東西。”阿織捧著油紙包,蹦蹦跳跳去屋裏找義母拿大盤子。
其實應小滿已經聽到動靜,三兩步迎出來,人此刻就站在屋檐下,迎面看到熟悉的身影在暮色裏跨進門檻。
晏容時立在小院竹林邊,視線往東邊廂房方向t掃過,空蕩蕩不見人。微微一怔的功夫,眼角裏卻瞥見一道苗條影子躡手躡腳地貼著長檐陰影挪動。
一雙桃花眼裏頓時漾出了笑意。他故作不知,還配合地轉過半個身子,筆直往東屋的方向走。
身後傳來了細微的腳步聲。
應小滿忍著笑,張開手臂直撲上去,從背後一把抱住前方郎君的腰:“——七郎!”
晏容時反手摟住心心念念的小娘子,把人抱起轉了半圈。
“哇。”堂屋方向傳來一聲清脆的驚嘆。阿織興奮地喊:“七郎,我也要抱抱~我也要轉圈唔唔——”
義母一手托著炙肉盤子,一手拖著阿織,剛邁出堂屋的腳縮回去,在屋裏大聲地說:“咳,幺兒,我們要出去了。”
“嬸娘,我們剛才已經出去了唔唔——”
小院竹林邊擁抱的兩人依依不舍地分開。
借著小院燈光,晏容時仔細觀察應小滿此刻的神色。他心裏有隱憂。
畢竟事發突然,在她眼前出了條人命。
“人證暴死隔壁,你可受著驚嚇了?”
應小滿仰著頭,眼神晶亮瑩光,驚嚇沒看出來,倒有個問題問他:“大理寺小院裏能不能殺羊?”
晏容時:“……”
很好。完全沒受驚。
“活羊不能入大理寺。”
晏容時耐心跟她解釋官署規矩:“官衙大門只供人出入,就連大理寺養的獵犬都要從西邊側門進出。忘了?”
說的有道理。應小滿煩惱地琢磨了好一會兒,忽地靈光一閃。
“那,把活羊牽到隔壁養狗的院子裏,借塊地殺羊?”
對著面前滿是期待的晶亮眼神,晏容時沒忍住,擡手捏了捏粉嫩柔軟的臉頰。
“就跟大理寺的狗過不去是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秋雨淅淅瀝瀝。
晏容時的面前擺放著一份墨跡尚新的供狀。末尾簽字畫押, 寫明供狀之人的姓名:“朱臣年。”
供狀篇幅不長,裏頭只兩件事:
其一:朱臣年自稱是鄭相麾下幕僚。
其二:堅稱被綁是一場誤會。他在街上偶遇應小娘子,想起近期聽聞的餘慶樓案,起了好奇之心, 閑聊幾句而已。
當然, 第二條證實是謊言。
應小滿回家半途中遇到個不懷好意的中年文士, 把壞人對她說的原話來了個竹筒倒豆子——一點不留。
所以, 朱臣年清楚地知道應小滿的身份,並且知道應小滿的義父和餘慶樓方掌櫃相識的往事。特意來尋她。
至於他半路攔住應小滿想說什麽,話未說完, 目的不明。
但一定有目的。
晏容時思忖著,指節在供狀上敲了幾下。
人是鄭相幕僚。朱臣年這回來尋應小滿,是他主家鄭相的意思?他自己的意思?背後另有其人?
但人突然暴死在河童巷小院中。
而且是在晏家好手的嚴密看守下,被人無聲無息潛入房中, 扭斷頸骨而死。
線索又斷了。
細煙雨籠罩的京城, 仿佛有一只冥冥之中的無形之手, 於某處嚴密操控著局面。一旦案件有所進展,即將突破的前夕, 即刻掐斷線索。
但反過來想……被刻意掐斷的線索, 正是有用的線索。
長檐雨聲裏響起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仵作驗屍完畢, 把屍首交還大理寺看管。此刻裹著白布的屍身就停在堂下。
晏容時的案牘前, 依次擺放著幾份供證。
刑部主簿周顯光供證:
大理寺移交刑部過程中動了手腳, 被兩邊文書一筆勾銷、憑空消失的眾多收繳贓物,俱交由大理寺卞評事處置。
大理寺評事卞知書供證:
大理寺收繳的贓物,按照不同功用, 有許多的銷贓渠道。鐵器高價賣給城東餘慶樓。無論私鑄還是官造鐵器,無論犁田的鐵耙, 翻墻的飛爪,飛賊偷來的鐵蒺藜、小銅炮,餘慶樓都要,穩定可靠,是合作多年的銷贓渠道。
至於餘慶樓要這些鐵器作什麽?卞評事一問三不知。他只記得被大理寺收繳入庫的一門報廢的虎頭小銅炮,叫他賺了一大筆。
餘慶樓掌櫃方響供證:
北國土地貧瘠,急缺精鐵。兩國長期交戰,邊境查禁銅鐵交易。餘慶樓作為在京城的長期據點,重要任務之一,便是購買精鐵武器。
但武器管控嚴厲,再如何熱絡交結,京城這些六七品的主簿、員外郎們不敢牽扯進武器庫買賣。餘慶樓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民間私自買賣、官府查繳的精鐵器盡數買下來。能買多少是多少。
“去年秋冬傳遍京城的精鐵武器倒賣大案?和餘慶樓無關。”方響扛了幾輪嚴刑拷打,依舊死活不松口。
晏容時提審過他一次。方響當面自嘲地道:“若有交結貴人,悄無聲息弄走滿庫倉精鐵火器的本事,餘慶樓又何必連民用的鐵耙、盜匪用的飛爪都收?老夫又何必在餘慶樓裏一待二十年?歸國領功榮養不好麽。”
說得雖然不好聽,確實像大實話。
綿長不絕的細雨裏,晏容時取過另一摞供狀。
這摞供狀是十一郎近日坐鎮兵部,跳過上頭的兵部尚書和兩位兵部侍郎,從官衙主事的五品兵部郎中以下、直到八品承務郎的幾百號官員挨個排查提審,錄來的口供。
邊境長期有戰事。朝廷倚重兵部,年年撥下大筆開支。
兵部養出了一大群老油子。
這些每日過手六部來往庶務的低品階官員,一個個提起庫倉裏消失的大批精鐵武器便哭訴叫屈:
“兵部記錄在冊的武器數目,和京畿三處庫倉裏的實際數目,從來就沒有對上過。”
“幾十年了。兵部裏人人皆知,這就是一筆陳年爛賬。”
“不止庫倉裏的武器數目和在冊數目對不上,各處禁軍、廂軍的實際人數,邊境配發馬匹數目,從來都對不上。下頭報上來的數目原本就不實,我等身在京城,又如何核實?”
“兵部慣例,每逢大戰前夕,只需調撥去邊境的武器數目符t合調令即可。若清點數目不夠便緊急趕工趕制。至於庫倉裏到底囤積了多少武器,冊子上的數目多少,沒人當真。”
人人過手都拿一點。人人都覺得自己無辜。消失了整片海,怎能責怪海邊只舀了一滴水的人呢。
厚厚大摞供狀最上頭三份,是兵部尚書和兩位兵部侍郎的錄狀。
去年新調來兵部的右侍郎年輕氣盛,就是他察覺京畿三大倉囤積的精鐵武器虧空了一整倉,把事情捅了出來。
兵部左侍郎已經在兵部坐鎮十年。
當著緊追不舍的十一郎,沈默良久,說了句:“武器庫倉虧空之事,其實,早在二十餘年前,晏相當政時期,就已如此了……”
坐鎮兵部二十年的兵部尚書沈默了更久,最後說:“水至清而無魚……”
十一郎早晨親自來大理寺移送供狀時,人就坐在對面。
眼下青黑,瘦了一圈,狹長眼裏泛起陰沈幽光。
“聽聽看,七郎。這幫老油子推來推去,推到二十多年前,你祖父頭上去了。”
大理寺吏人奉上清茶,十一郎冷笑連連。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突發’的‘精鐵火器倒賣案’。有的只是一年遮掩一年,掩蓋不知多少年前的舊虧空。官場自成規矩,人人習以為常,庫倉武器不夠,緊急趕制就是。錢不夠,伸手跟國庫討要就是。消失的整倉庫精鐵火器去向如何?究竟怎樣一點點地消失在歲月長河裏,如何在眾多眼皮子底下消失的?只要六部如常運轉,誰在乎。”
十一郎越說越氣,憤然擡手砸了茶盞。茶水流淌滿地。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些老匹夫在隱晦告誡我無需多管閑事!四月裏我曾單獨提審一位掌管武器庫倉的前兵部員外郎,許以重諾,他才松口說考慮考慮,當夜就暴死獄中,難說其中沒有這些人的手段!”
“七郎,牽扯到二十餘年前晏相當政時期,如何追查?這件事你如何想?七郎?!”
晏容時的長案上擺得滿滿當當都是供狀。
修長指節按住面前一份,耐心地挨個翻找著,從紙堆裏搜出第二份。
“稍安勿躁。先看看我家八郎的供狀。”他不緊不慢地把晏八郎的供狀拿到近前,果然一目十行地查看起來。
十一郎的嘴角抽搐:“什麽時候了,你還管晏八郎的事?他在你手裏翻不出浪花,謀害你這兄長的案子往後推一推……”
“推不得。八月天氣不算冷,再推幾日,屍身要放壞了。”
晏容時幾句對話間已經找到了想要尋的關鍵字眼,指節在紙面上輕輕地叩了叩。
“去歲冬夜晚,當街攔住八郎,巧舌如簧說動他往外遞送消息的,是一位四十來歲年紀的文士。身高七尺上下,體態瘦削,山羊胡,言談頗為文雅。——相貌對上了。”
他當即吩咐下去:“八郎人在何處?傳來上堂。”
晏八郎正在戴罪立功。
在大理寺某處審訊室裏,昏天黑日地審人犯,錄口供。除了一天三頓堂食機會能出審訊室放放風,幾乎不見天日。
被自家兄長相召,晏八郎像個幽魂般飄過來。
眼下青黑,比起關在待審小院整天傷春悲秋那陣,人瘦了一大圈。
晏容時滿意地召八郎近前。
晏八郎確實能幹。有他頂著,自己最近清閑了不少。
晏容時開始每日例行的溫言勉勵。
“按理來說,你現在應該罷官待審。但你的運氣實在好,最近大理寺接連排查大案,急缺人手。因此,才有罕見的戴罪立功的機會放在你面前。八郎,你還能頂得住否?”
晏八郎強打精神,咬牙說:“下官撐得住!下官還可以做更多!”
“很好。過去堂下,看一眼角落停著的屍體。”
晏八郎不明所以,但人陀螺般轉了幾日,腦子已麻木了,幽魂般地飄過去,果然掀開白布盯一眼。
只一眼就臉色大變。
連著倒退兩步,扶住墻柱,閉了閉眼。
晏容時露出滿意的神色:“所以你們認識。究竟是如何認識的,如實說。”
“有勞。”他把晏八郎的供狀放去十一郎面前。“親友涉案,審斷回避。”
十一郎:“……”誰讓他不長記性,一次兩次往七郎面前湊,活該他被抓差!
十一郎面無表情地提筆蘸墨。
晏八郎的供狀又新添三四行。
被掐斷頸骨而死的文士朱臣年,他不知姓名,但確實就是去年冬日開始和他接洽,見過幾面的“幕僚”。
朱臣年背後的主人,便是許諾晏八郎“高升”之人。
晏容時把朱臣年的那份供狀翻過來,在“鄭相”兩個字下,提筆畫了個圈。
若無其事把供狀扔進一大堆卷宗裏。
值守吏人戰戰兢兢送上第二杯新茶時,晏容時另起個話頭,和面沈如水、查驗屍體相貌的十一郎說話。
“說起我祖父,老人家看人極準。曾經有幾次笑說點評朝廷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性情,為人,長處,弱點,事後均一一應驗。”
“朝中只有一人,他老人家看走了眼。這位無論性情還是處事,和祖父當年的預判截然不同。祖父因病隱退後,還有兩三次提起了他。”
十一郎的註意力被轉移過來。
“晏相當政時的後起之秀,如今年歲只怕也不小了。不知評議的是哪位朝廷棟梁?”
晏容時捧著茶盞啜了一口,慢悠悠地道:“正是如今的鄭相。”
——
傍晚時分,老門房顫巍巍把兩個燈籠高高掛上大理寺官衙門楣時,一輛馬車在官衙臺階前緩緩停下。
應小滿跳下車,攙扶著義母和阿織下車。晏家幾名長隨從馬車上提下大包小包。
“西邊請。”隋渺當前帶路,走進大理寺。
河童巷突發命案,住在隔壁的應家又成了人證,又住進來官衙西邊小院。住的還是同一間小院。
一回生,二回熟,應家人這次搬進來官衙住,心態比上回自在了很多。
宮裏賜下的玉如意最先從箱籠裏取出,連同觀音大士畫像供奉在堂屋正中,其他的箱籠包袱再慢慢收拾。
義母一邊收拾著箱籠一邊和應小滿閑聊。
“咱們又搬進官衙裏,七郎晚上會來麽?他忙成個陀螺了。”
“最近有八郎幫他。七郎這邊逐漸騰出手,可以偶爾過來咱家吃飯。如今搬進官衙了……興許得空就會來吧。”
義母很高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自家兄弟就該互相幫襯著。”
但對著眼前擺了滿地的大包小包,人又犯起了愁。
“馬上要回老家了,咱們還搬來搬去,夠折騰的。”
應小滿抿著嘴只笑,高高興興地把包袱打開,物件四處放好。
阿織含著隋家哥哥幫忙搬家時塞來的糖人兒,篤定地說:“阿姐喜歡住這裏。”
應小滿刮了下阿織的小鼻子。
心裏惦記著人,嘴上硬扯別的事。
“肉鋪子就在斜對面,走過去幾步路就到了,做生意方便。就在這裏住到八月底也不錯。”
義母不信:“住在官衙裏做人證錄口供,怎麽做生意?你還能在官衙裏殺羊?”
應小滿頓時一懵。忘了這茬了……
“等七郎過來,我問問他。”
——
“把這袋卷宗交給晏寺正。”
晏容時當面把整牛皮袋二十來斤的卷宗移交給執事官員。
方掌櫃在京城人脈太廣,他自己供認的定期走動交結的人物就有三百餘人。錄供急缺人手。
還好現在有晏八郎玩命地幹活,一個抵仨。
“替本官傳話給晏寺正說,餘慶樓奸細案已經上報給朝廷,定下八月中結案。每日至少錄二十份口供,就能及時結案,將功抵罪,望他努力。對了,晚上那頓官署堂食加一道炙羊肉,叫他多吃點,莫累倒了。”
“是。”執事官員吃力地拖著沈甸甸的卷宗袋子走遠。
天邊籠罩的暮色中,晏容時換下官袍,走出官廨值房,沿著廊子往西,敲響了西邊一排清凈小院的其中一處院門。
門打開了。
阿織的小腦袋從門縫裏探出,歡天喜地回頭喊:“嬸娘,阿姐。七郎來啦!”
晏容時笑著揉揉阿織的丫髻,把手裏香氣撲鼻的油紙包遞過去。“廚房現做的炙羊肉,拿去給嬸娘。你阿姐呢。”
“在東屋裏收拾東西。”阿織捧著油紙包,蹦蹦跳跳去屋裏找義母拿大盤子。
其實應小滿已經聽到動靜,三兩步迎出來,人此刻就站在屋檐下,迎面看到熟悉的身影在暮色裏跨進門檻。
晏容時立在小院竹林邊,視線往東邊廂房方向t掃過,空蕩蕩不見人。微微一怔的功夫,眼角裏卻瞥見一道苗條影子躡手躡腳地貼著長檐陰影挪動。
一雙桃花眼裏頓時漾出了笑意。他故作不知,還配合地轉過半個身子,筆直往東屋的方向走。
身後傳來了細微的腳步聲。
應小滿忍著笑,張開手臂直撲上去,從背後一把抱住前方郎君的腰:“——七郎!”
晏容時反手摟住心心念念的小娘子,把人抱起轉了半圈。
“哇。”堂屋方向傳來一聲清脆的驚嘆。阿織興奮地喊:“七郎,我也要抱抱~我也要轉圈唔唔——”
義母一手托著炙肉盤子,一手拖著阿織,剛邁出堂屋的腳縮回去,在屋裏大聲地說:“咳,幺兒,我們要出去了。”
“嬸娘,我們剛才已經出去了唔唔——”
小院竹林邊擁抱的兩人依依不舍地分開。
借著小院燈光,晏容時仔細觀察應小滿此刻的神色。他心裏有隱憂。
畢竟事發突然,在她眼前出了條人命。
“人證暴死隔壁,你可受著驚嚇了?”
應小滿仰著頭,眼神晶亮瑩光,驚嚇沒看出來,倒有個問題問他:“大理寺小院裏能不能殺羊?”
晏容時:“……”
很好。完全沒受驚。
“活羊不能入大理寺。”
晏容時耐心跟她解釋官署規矩:“官衙大門只供人出入,就連大理寺養的獵犬都要從西邊側門進出。忘了?”
說的有道理。應小滿煩惱地琢磨了好一會兒,忽地靈光一閃。
“那,把活羊牽到隔壁養狗的院子裏,借塊地殺羊?”
對著面前滿是期待的晶亮眼神,晏容時沒忍住,擡手捏了捏粉嫩柔軟的臉頰。
“就跟大理寺的狗過不去是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